(完整word版)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西林中学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上海西林中学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在天平托盘中分别放入不吸水的纸,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所示。

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接着将鸡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______g;(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量筒放在水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

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_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鸡蛋的体积为______cm3;(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______g/cm3;(4)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它的质量为m,然后利用ρ=mV计算出鸡蛋的密度。

用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答案】水平右42相平40 1.05偏大【解析】【分析】【详解】(1)[1][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左盘较重,应当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平衡。

[3]图乙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鸡蛋的质量20g+20g+2g42gm==(2)[4][5]如图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2cm3,量筒读数,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底部相平,由图丙所示量筒可知,鸡蛋排开水的体积340cmV 排=因为鸡蛋沉底,所以鸡蛋的体积340cm V V 排==(3)[6]鸡蛋的密度3342g ==1.05g/cm 40cm m V ρ=(4)[7]若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 ,再用天平测其质量,这样鸡蛋上会沾有水,使得鸡蛋质量的测量值偏大,由密度公式mVρ=可知,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完整word版)word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完整word版)word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word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Word中,单击下面四个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以打开一个下拉列表,该按钮是:(A)显示比例(B)拼写检查(C)帮助(D)新建2.在Word窗口的工作区中,闪烁的垂直条表示:(A)鼠标位置(B)插入点(C)键盘位置(D)按钮位置3.在Word中,不打印却想查看要打印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可单击:(A)"打印预览"按钮(B)"文件"按钮(C)"新建"按钮(D)"文件名"按钮4.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选取全部文档。

(A)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全选"命令或按Ctrl+A组合键(B)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C)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连续三击鼠标(D)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双击鼠标5.把单词cta改成cat,再把teh改成the后,单击"撒消上一次"按钮会显示:(A)cta (B)cat (C)teh (D)the6.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A)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D)使用剪切板粘贴其他文件的部分图形或全部图形(C)使用"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D)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7.要改变文档中单词的字体,必须:(A)把插入点置于单词的首字符前,然后选择字体(B)选择整个单词然后选择字体(C)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选择单词(D)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单击单词一次8.Word把格式化分为等3类。

(A)字符、段落和句子格式化(B)字符、句子和页面格式化(C)句子、页面格式和段落格式化(D)字符、段落和页面格式化9.在Word中,进行段落格式设置的功能最全面的工具是:(A)制表位对话框(B)水平标尺(C)段落对话框(D)正文排列对话框10.双击文档中的图片,产生的效果是:(A)弹出快捷菜单(B)启动图形编辑器进入图形编辑状态,并选中该图形(C)选中该图形(D)将该图形加文本框11.页面设置对话框由四个部分组成,不属于页面对话框的是:(A)版面(B)纸张大小(C)纸张来源(D)打印12.要删除分节符,可将插入点置于双点线上,然后按:(A)Esc键(B)Tab键(C)回车键(D)Del键13.在表格中可以像对待其他文本一样,格式化每个单元格里的文本。

2022年物理中考真题考点汇编:密度(word版 有答案)

2022年物理中考真题考点汇编:密度(word版 有答案)

2022年物理中考真题考点汇编之密度1.(2022•南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容重有关,工程上把容重定义为1m3混凝土的重。

某发泡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容重的关系数据如表。

下列关于混凝土容重γ、抗压强度p与密度ρ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抗压强度p(106Pa) 3.3 3.8 4.3 5.0 5.5 6.27.4容重γ(103N•m﹣3)8.28.68.99.39.59.710.02.(2022•河南)小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她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

她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牌的密度为()A.ρ水B.ρ水C.ρ水D.ρ水3.(2022•兰州)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4.(2022•绥化)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A.158g,0.75g/cm3B.90g,0.9g/cm3C.140g,0.9g/cm3D.248g,1.4g/cm3 5.(2022•绍兴)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6.(2022•毕节市)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较准确测量以下物体密度,合理的是()A.一枚大头针B.一粒大米C.比赛用铅球D.小石块7.(2022•宜昌)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甲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8倍8.(2022•泰安)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

(完整word版)主体结构检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主体结构检测试题及答案

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类(2。

1)1)、回弹法一、单项选择题(在所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1 分)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规程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的()检测。

A.表面硬度B.抗压强度C.表面强度D.抗折强度答案:B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中指的普通混凝土系主要由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配置的密度为( )Kg/m3的混凝土。

A.2000~2400 B.2200~2800 C.2400~2800 D.2000~2800 答案:D3.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称为()。

A.测点B.测区C.测域D.以上均不对答案:B4.由测区的( )值和()值通过测强曲线或强度换算表得到的测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值称为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A.最大,最小B.平均,最小C.最大,碳化深度D.平均,碳化深度答案:D5.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的构建中的混凝土强度值. A.90% B.95% C.99% D.99。

5%答案:B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中一般用()符号表示碳化深度值。

A.R B.S C.f D.d 答案:D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中一般用符号S 表示下列( )参数。

A.碳化深度B.测区强度修正量C.标准差D.回弹值答案:C8.回弹仪除应符合《回弹仪》GB/T9138 的规定外,在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瞬间,回弹仪的标称能量应为()J。

A.2.207 B.3.207 C.4.207 D.5。

207 答案:A9.用于率定回弹仪的钢砧的洛氏硬度HRC 应为().A.50±2 B.60±2 C.70±2 D.80±2 答案:B10.在洛氏硬度HRC 为60±2 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A.80±1 B.60±1 C.80±2 D.60±2 答案:C11.数字式回弹仪的数显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不应超过( ).A.1 B.1.5 C.2 D.2。

七年级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线段AB=20cm.(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cm/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3cm/秒运动,几秒后,点P、Q两点相遇?(2)如图,AO=PO=2cm,∠POQ=60°,现点P绕着点O以30°/秒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一周后停止,同时点Q沿直线BA自B点向A点运动,若P、Q两点也能相遇,求点Q运动的速度.【答案】(1)解:设x秒点P、Q两点相遇根据题意得:2x+3x=20,解得x=4答:4秒后,点P、Q两点相遇。

(2)解:①当点P.Q在OB与圆的交点处相遇时:P点运动所用的时间为:① (秒),P点的运动速度为:(20-4)÷2=8cm/秒②当点P,Q在A点处相遇时:P点运动所用的时间为:②(60+180)÷30=8(秒),P点运动的速度为:20÷8-2.5cm/秒【解析】【分析】(1)此题是一道相遇问题,根据相遇的时候,P点所走的路程+Q点运动的路程等于AB两地之间的距离,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分①当点P.Q在OB与圆的交点处相遇时,②当点P,Q在A点处相遇时两类讨论,分别根据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算出P点运动的时间,即Q点运动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即可算出Q点的运动速度。

2.如图(1)观察思考如图,线段AB上有两个点C、D,请分别写出以点A、B、C、D为端点的线段,并计算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2)模型构建如果线段上有m个点(包括线段的两个端点),则该线段上共有多少条线段?请说明你结论的正确性;(3)拓展应用8位同学参加班上组织的象棋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即每两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那么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请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上述模型,并直接应用上述模型的结论解决问题.【答案】(1)解:∵以点A为左端点向右的线段有:线段AB、AC、AD,以点C为左端点向右的线段有线段CD、CB,以点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线段DB,∴共有3+2+1=6条线段(2)解:,理由:设线段上有m个点,该线段上共有线段x条,则x=(m-1)+(m-2)+(m-3)+…+3+2+1,∴倒序排列有x=1+2+3+…+(m-3)+(m-2)+(m-1),∴2x= =m(m-1),∴x=(3)解:把8位同学看作直线上的8个点,每两位同学之间的一场比赛看作为一条线段,直线上8个点所构成的线段条数就等于比赛的场数,因此一共要进行场比赛【解析】【分析】(1)线段AB上共有4个点A、B、C、D,得到线段共有4×(4-1)÷2条;(2)根据规律得到该线段上共有m(m-1)÷2条线段;(3)由每两位同学之间进行一场比赛,得到要进行8×(8-1)÷2场比赛.3.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CD=2AB+3.(1)若点C是线段AD的中点,求BC-AB的值;(2)若BC=AD,求BC-AB的值;(3)若线段AC上有一点P(不与点B重合),AP+AC=DP,求BP的长.【答案】(1)解:设AB长为x,BC长为y,则CD=2x+3.若C是AB的中点,则AC=CD,即x+y=2x+3,得:y-x=3,即BC-AB=3(2)解:设AB长为x,BC长为y,若BC= CD,即AB+CD=3BC,∴x+2x+3=3y,∴y=x+1,即y-x=1,∴BC-AB=1(3)解:以A为原点,AD方向为正方向,1为单位长度建立数轴,则A:0,B:x,C:x+y,D:x+y+2x+3=3x+y+3.设P:p,由已知得:0≤p≤x+y,则AP=p,AC=x+y,DP=3x+y+3-p,∵AP+AC=DP,BP= ,∴p+x+y=3x+y+3-p,解得:2p-2x=3,∴p-x=1.5,∴BP=1.5【解析】【分析】(1)此题可以设未知数表示题中线段的长度关系,设AB长为x,BC长为y,则AC=AB+BC=x+y,CD=2x+3 ,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出 AC=CD ,从而列出方程,变形即可得出答案;(2)设AB长为x,BC长为y ,则CD=2x+3 ,由BC= CD,得出AB+CD=3BC,从而列出方程变形即可得出答案;(3)设AB长为x,BC长为y ,则CD=2x+3 ,以A为原点,AD方向为正方向,1为单位长度建立数轴,则A点表示的数为0,B点表示的数为x,C点表示的数为x+y,D点表示的数为x+y+2x+3=3x+y+3.设P点表示的数为p,由已知得:0≤p≤x+y,则AP=p,AC=x+y,DP=3x+y+3-p,由AP+AC=DP,列出方程,并行得出P-X的值,再根据BP= 即可得出答案。

(word完整版)5S考试题(答案)

(word完整版)5S考试题(答案)

有限公司5S培训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1整理:1.2整顿:1.3清扫:1.4清洁1.5素养: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2.1 划区域线时,油漆、胶带宽度一般为( )A:6cm B:12cm C:7~10cm D:15cm2。

2 产生寻找的原因在于( )A:无定位 B:无归位 C:无标示 D:无整理 E:以上都是2.3 素养是要员工养成()A:定位 B:习惯 C:整顿 D:清扫 E:清洁2.4 5S的重点在于()A:整理 B:素养 C:整顿 D:清扫 E:清洁2.5 5S目视管理的手段( )A:标识 B:颜色 C:区域线 D:看板 E:责任图2.6 清洁的目的( )A:提高产品品位 B:塑造洁净的工作场所 C:提升公司形象 D:A+B+C E:B+C2.7 整理的实施方法为( )A:把永远不可能用到的物品清理掉 B:把常用物品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 C:把长期不用但有潜在可用性的物品指定地方放置 D:A+B+C2.8 整顿的活动对象为( )A:人员 B:异常 C:脏污 D:时间 E:空间2.9 5S的实施技巧不包括()A:红单作战 B:目视管理 C:检查表 D:计划表2。

10 5S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 )A:组织及计划 B:宣导及实施 C:竞赛及评比 D:检讨及奖惩E:总结及展望 F:以上全部2。

11 5S中管理上很简单,又很有效果,被定义为“一看便知”的管理方法为()A:目视管理 B:目标管理 C:自我管理 D:制度管理2.12 5S是对下列哪些不良现象开处的一剂药方()A:工作人员仪容不整姿态不当 B:标识不清 C:设备摆放不当保养不良D:原料、物品、工具随意摆放 E:通道不畅 F:以上全部2。

13 5S的最终结果,企业经营者和各级主管所期待的最终目的是()A:整理 B:素养 C:整顿 D:清扫 E:清洁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3。

七年级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①数轴上表示5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②数轴上表示﹣2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③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归纳: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应用:①如果表示数a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7,则可记为:|a﹣3|=7,求a的值.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3之间,求|a+4|+|a﹣3|的值.③当a取何值时,|a+4|+|a﹣1|+|a﹣3|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请说明理由.(3)拓展:某一直线沿街有2014户居民(相邻两户居民间隔相同):A1, A2, A3,A4, A5,…A2014,某餐饮公司想为这2014户居民提供早餐,决定在路旁建立一个快餐店P,点P选在什么线段上,才能使这2014户居民到点P的距离总和最小.【答案】(1)解:①数轴上表示5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②数轴上表示﹣2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③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7.(2)解:①如果表示数a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7,则可记为:|a﹣3|=7,a=10或﹣4.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3之间,|a+4|+|a﹣3|=a+4+3﹣a=7;③当a=1时,|a+4|+|a﹣1|+|a﹣3|取最小值,|a+4|+|a﹣1|+|a﹣3|最小=5+0+2=7,理由是:a=1时,正好是3与﹣4两点间的距离.(3)解:点P选在A1007A1008这条线段上【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分别计算可得出答案。

(2)① 利用绝对值等于7的数是±7,就可得出a-3=±7,解方程即可;② 由已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3之间,可得出a+4>0,a-3<0,先去掉绝对值,再合并同类项即可;③ 根据线段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的和最短,可得出答案。

(完整版)WORD复习题及答案.doc

(完整版)WORD复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WORD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文 Word编辑软件的运行环境是。

A.DOSB.UCDOSC.WPSD.Windows2.在 Word 环境下, Word()。

A. 只能打开一个文件B.只能打开两个文件C.可以打开多个文件D.以上都不对3. WORD是()的文字处理软件。

A.编辑时屏幕上所见到的,就是所得到的结果B.模拟显示看到的,才是可行到的结果C.打印出来后,才是可行到的结果D.无任何结果4. Word 程序启动后就自动打开一个名为()的文档。

A.NonameB.UntitledC. 文件 1D. 文档 15.在 Word 环境下,改变 " 间距 " 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改变段与段之间的间距B. 只能改变字与字之间的间距C.只能改变行与行之间的间距D. 以上说法都不成立6.在 Word 环境下, Word 在保存文件时自动增加的扩展名是()。

A..TXTB..DOCC..SYSD..EXE7.在 Word 环境下,如果你在编辑文本时执行了错误操作,()功能可以帮助你恢复原来的状态。

A. 复制B. 粘贴C. 撤消D. 清除8.( WORD文字处理)使用模板的过程是:单击(),选择模板名。

A. 文件 --- 打开B. 文件 --- 新建C. 格式 --- 模板D. 工具 --- 选项9.( WORD文字处理)在WORD中,可以利用()很直观地改变段落缩进方式,调整左右边界。

A. 菜单栏B. 工具栏C. 格式栏D. 标尺10.在 Word 环境下,在删除文本框时()。

A. 只删除文本框内的文本B. 只能删除文本框边线C.文本框边线和文本都删除D. 在删除文本框以后,正文不会进行重排11.( WORD文字处理)在()菜单中选择“打印”命令,屏幕将显示“打印”对话框。

A. 文件 B. 编辑 C. 视图 D. 工具12.( WORD文字处理)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有关按钮,下列()种文本属性不会作用到选定的文本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六单元 3套 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六单元 3套 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一、二、三章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图12. 大鲵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其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它属于 ( )A.软体动物B.环节动物C.两栖动物D.爬行动物3.血吸虫病曾经在洞庭湖地区流行,该病是由扁形动物——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

以下关于血吸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殖能力不强B.消化器官简单C.身体呈两侧对称D.有口无肛门4.蚯蚓适应在土壤中生活,鲫鱼适应在水中生活。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靠刚毛的收缩就能进行运动B.鲫鱼向前的动力来自尾鳍C.蚯蚓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D.鲫鱼靠肺进行气体交换5.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

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图2A.甲、乙、丁是变温动物B.乙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6.在图3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不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 )图3A.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B.变温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C.狼的牙齿、门齿、犬齿D.运动器官、足、翅7.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鲤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B.蟾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C.家燕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D.猎豹体表被毛,体内有膈8.如图4是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有关动物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图4A.①和②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③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C.④体温恒定,利用气囊辅助呼吸D.⑤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成活率9.下列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B.两端的肌腱跨过关节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C.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D.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能收缩10.单手投篮时需完成伸腕、屈腕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投篮时维持身体平衡需要小脑的调节B.投篮动作是由一块骨骼肌在起作用C.骨的移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D.必须是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完成11.下列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B.黑猩猩钓取白蚁作为食物C.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D.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12.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屈肘和伸肘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B.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D.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13.东方蜜蜂面对天敌胡蜂攻击时,守卫蜂巢的工蜂会集结成团,围困胡蜂,其中心温度可达50 ℃以上,从而将胡蜂“热死”。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达标练习题〔Word 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 .如下图,让小车从斜而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8点和C 点的时 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小车的平均速度.〔1〕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实验时应保持斜而的倾角 〔选填“较大〞或 “较小〞〕: 〔2 〕小车通过48段时测得时间1AB =L6S ,那么加段的平均速度皿=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8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8点才停止计时,那么测得A8段的平均 速度VAB 会偏 〔选填“大〞或“小〞〕:〔4〕根据你的实验经历,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时,斜面的倾角增大后,通过相同的路 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来源】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答案】便于测量时间较小25小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⑴田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 音,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⑵斜而坡度越大,小车沿斜而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 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 ⑵⑶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40.0cm,以8=1«,小车通过A8段的平均速度:〔3〕[4]如果让小车过了 8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测得的时间偏大,由公式〞三知,测得的 t平均速度会偏小:⑷⑸小车由静止释放,斜面的倾角增大后,小车的运动变快,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 的平均速度变大.2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 的、分度值为1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4、8、C 三处时电子 表的显示时刻:40.0cm1.6s=25.0cm/s :〔1〕此实验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应该有和;〔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陡〞或“缓〞〕些;〔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4点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会导致所测4c段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来源】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物理试题【答案】v=-刻度尺秒表缓大t【解析】【详解】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1--:⑵[3]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⑵[4]斜而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缓一些;〔3〕[5]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上算出的速度偏大.t3.如下图,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4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8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⑴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 AB=1.6s,那么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⑵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⑶实验中应屡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4〕UBC VAB 〔填“了、%〞或.【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八校联考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下〕开学测试物理试题〔3月月测试题〕【答案】40.0 25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48段的距离是:S AB =80.0cm-40.0cm=40.0cm;⑵由于A8段的时间是1AB=L6S,所以,小车通过A8段的平均速度是:40.0cm V ,v AB = A = ------------ = 25cm/s ,『AB 16s⑵⑶如果让小车过了8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u = 士知道, t平均速度会偏小:〔3〕[4]本实验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屡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所以,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⑷⑸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在8c段的速度大于4c段的速度,即VBC>VAC.4.小海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1〕试用刻度尺和停表,如下图,图甲读数为cm,图乙读数为s o〔2〕用图装置实验时,测得48间距离SA6=40.0cm, AC间距离gc=80.0cm,小车从A到8 所用时间08=2S,A到C所用时间t AC=3s,那么AB间平均速度以8=rn/s, AC间平均速度味48 〔选填">"、"="或,小车做〔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3〕如果小车过了4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4C间平均速度〔选填“偏大"、"不变" 或“偏小〞〕.【来源】广东珠海市香洲区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答案】2.65 220.5 0.2 >变速直线偏大【解析】【详解】⑴出由图像可知待测物体起始端与4.00cm 刻度对齐,末端与6.65cm 刻度对齐,因此待测 物体长度为6.65cm-4.00cm=2.65cm :⑵由图像可知分针位于3min 至4min 之间,偏向4min 位置,秒针指向40.5s 刻度处,因此 时间为3min40.5s=220.5s :〔2〕[3]八8间平均速度v .…== 9°吧=20cm/s=0.2m/s .j2s⑷AC 间平均速度80cm -r ,八 cr ,v.r = = ------ q 27cm/s=0.27m/s〃 3s因此以c> V AB ;⑸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变速直线运动;〔3乂6]如果小车过了 4点才开始计时,那么所测得的时间偏小,由u = e 可知,会使所测4ct间平均速度偏大.5 .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车从斜而顶端由静止下滑,到达A 、8、C 三处时电 子表的显示如下图〔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2〕实验中斜而的坡度应该较 〔选填“小"或"大"〕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3〕假设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那么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m/so 实验中如果让小车过了 8点才停止计时,那么所测AB 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来源】福建省莆田市. 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 【答案】v =-小0.2小【解析】【详解】 ⑴田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 = -:t⑵⑵斜而的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所以小车所放的斜而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 小车在斜而上运动的时间会长些,而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⑶⑶由图中48的路程s^B=60cm=0.6m由电子表的显示可知从A 到B 所用时间为3s,由速度公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 速度〔3〕[4]如果在测量小车到达8点的时间时,小车过了 8点才停止计时,就会导致记录的时间 偏大,从而使得48段的平均速度办8会偏小.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 .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 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 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 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2〕记录;〔3〕量出 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_____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 依据是 o【答案】自己的像和广告牌重合时 自己站的位置 自己站的位置到玻璃屏蔽门 刻度尺 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析】 【分析】 【详解】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在 同一竖直平面上,广告牌在小明像的位置.〔2〕[2]根据物体和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和平而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并记录此时自己站立的位置.s AH 0.6m t 3s=0.2m/s⑶⑶⑷⑸实验时要用刻度尺测量小明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测量小明到平面镜的距 离,间接知道广告牌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是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7 .新思维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学完光学中小孔成像知识后,提出一个问题,小孔在光屏上所 成像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经过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测: 猜测一:像的形状可能与物体形状有关; 猜测二:像的形状可能与小孔的形状有关.同学们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 “E 〞、"F 〞和“R 〞形状的LED 发光字来充当物体,做 成两个小孔形状不同的纸筒,纸筒另一端绷装半透明膜,做好装置后同学们进行实验探 ,射出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 “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2〕同学们将“F 〞发光字固定好后,先用小圆孔纸筒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倒立的“F 〞,如下图,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能呈现在半透明膜上,说明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同学们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后,再换用小方孔 纸筒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3〕同学们再换用“E 〞和“R 〞形状发光字,分别根据实验〔2〕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 结果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发光字小孔形状 像的形状半透明膜上是否呈现 1 F 圆形 倒立呈现2 F 方形 倒立呈现 3 E 圆形 倒立3呈现 4 E 方形 倒立呈现5 R 圆形 倒立呈现 6R方形倒立呈现〔4〕通过比拟,同学们验证了猜测一,得出结论:在小孔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 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究〔1〕物理上将“F 〞、"E 〞和形状的LED 发光的字称为〔5〕同学们通过比拟1、2, 3、4和5、6,得出结论:〔6〕实验小组在该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答案】光源直线较黑暗实像1、3、5 〔或2、4、6〕在物体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限制变量法【解析】【分析】【详解】⑴田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LED发光的字是光源.⑵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⑶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在较黑暗的环境进行,成的像会比拟清楚.⑵⑷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成在光屏上,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能呈现在半透明膜上,说明所成的像是实像.〔4〕[5]通过比拟1、3、5 〔或2、4、6〕实验数据可知,小孔形状相同,物体形状不同,所成像的形状不同,说明在小孔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5乂6]通过比拟1、2, 3、4和5、6,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形状相同,小孔形状不同,所成像的形状相同,说明在物体形状相同时,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形状无关.⑹⑺实验小组在该实验中,有两个变量物体形状和小孔形状,采用的实验方法是限制变量法.8 .小明同学在使用洗手间水龙头时发现:当手伸进水龙头下如下图窗口前时,水龙头出水,当手离开时断水.〔1〕小明听老师说这是一种由红外线限制的自动出水龙头,他想到: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水龙头自动出水可能是温度较高的手辐射的红外线被窗口接收,使限制阀翻开而出水.为验证猜测,他取3个相同的塑料杯分别装入等质量不同温度的水,以相同的方式将杯子逐渐靠近窗口,发现限制阀是否翻开出水与杯子到窗口的有关,把刚好出水时杯子与窗口的距离定为最远出水距离,每次测量这个距离都是15cm.他对实验现象分析如下:温度不同的杯子辐射的红外线强弱〔选填不同或相同〕,最远出水距离应该不同,但实际却相同,可见他的猜测是错误的.〔2〕为了进一步寻找原因,小明分析得到限制水龙头出水的红外线可能是由窗口发出的, 于是他取了面积形状完全相同的梳妆镜和透明玻璃板,保持它们与窗口平行,分别将它们逐渐靠近窗口,测出最远出水距离分别为32cm、7cm.入射到梳妆镜上的光线全部反射, 而入射到玻璃板上的光线〔选填“全部〞“局部〞或“不发生〞〕反射,接收到的反射光越弱,最远出水距离会越,因此说明水龙头出水是由于窗口发出的红外线被手一到窗口而使水龙头限制阀翻开自动出水.〔3〕得到出水原因后,他又进一步探究最远出水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并完成实验, 数据记录如下:反射面面积/cm?最远出水距离/cm1瓷祷100302纸板10018.23棉布10017.54海绵10016.1实验结果说明,自动出水龙头的最远出水距离与有关,此表中对红外线的反射效果最好.实验后他查资料得知:有一种红外线夜视仪的原理是利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物体,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来看到物体.为使物体不易被暴露,应使其外表材料对红外线反射作用较〔选填强或弱〕.【答案】距离不同局部近反射反射而材料瓷砖弱【解析】【分析】【详解】⑴田小明取3个相同的塑料杯分别装入等质量不同温度的水,以相同的方式将杯子逐渐靠近窗口,实验中限制其它条件相同,水的温度不同,那么限制阀是否翻开出水与杯子到窗口距离不同,进而说明限制阀是否翻开出水与杯子到窗口的距离有关.⑵温度不同的杯子辐射的红外线强弱是不同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⑵⑶入射到玻璃板上的光线会折射,所以入射到玻璃板上的光线局部反射.⑷收到的反射光越弱,那么需要的距离越近.⑸通过实验说明水龙头出水是由于窗口发出的红外线被手反射到窗口而使水龙头限制阀打开自动出水.〔3乂6]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反射面积相同,反射面的材料不同,最远出水距离不同,说明自动出水龙头的最远出水距离与反射面的材料有关.⑺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反射而积相同时,瓷砖的最最远出水距离最短说明,瓷砖的反射效果最好.⑻使用表而对红外线反射作用较弱的材料,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少,使物体不易被暴露°9 .如图中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⑴小明在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除了要用到铁架台、空白纸板做成的可折转光屏、光源和直尺外,还要用到和:⑵小明屡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ON两侧同一平而的光屏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由此得出“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而内〞的结论,为使结论可靠,同学小敏建议:将光屏绕轴线ON向前或向后折转,同时观察光线是否仍旧出现在光屏上:⑶小明测量图中入射角N ___________ (选填“1〞、“2〞、“3〞或“4〞)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平面筏/⑷另一组的小军将原本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调行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A 上,但始终没能在纸板B上找到反射光线,经检查纸板A、B在同一平而上.这是由于法线,而反射光线应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答案】平面镜量角器反射光线2不在纸板上【解析】【分析】【详解】(1)[1][2]由于实验是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必须有平而镜:另外还需要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还需要量角器.⑵⑶将光屏绕轴线ON向前或向后折转,让入射光线贴着光屏沿八.方向射入,同时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仍旧出现在另一侧的光屏上:⑶⑷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中入射角是角2.⑷⑸将原本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后,当入射光线贴着纸板射向0点后, 法线将不会在纸板上,所以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但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仍在同一平而内.10 .小明的书桌放在南窗边,冬日的暖阳斜射在书桌玻璃台板上,在房间竖直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块规那么的光斑.有一次他将一支铅笔放在玻璃圆镜正上方约10厘米处,墙上光斑中出现了两个黑色的阴影,小明在思考:〔1〕光斑的形成是由于,影子的形成是由于造成的.〔2〕为什么墙上有两个黑影呢?小明进行了探究,如图甲和乙所示,当笔放在玻璃圆镜上时,两个黑影变为紧挨着.改变铅笔和玻璃圆镜的距离.发现两个黑影对称着变化移动.于是他认为两个黑影中一个是铅笔的影子,另一个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帮助分析他的猜测是否有道理? .〔3〕为什么一只笔出现了两个影子呢?小明再次移动铅笔偏离镜面的正上方,结果发现影子只剩下一个,如图丙所示.你能用在丁图中用光学作图来说明光斑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黑影的道理吗?':〕------ A光线141 的白增【答案】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没有道理挡住了反射光线,形成光斑1挡住了入射光线,形成光斑2【解析】【分析】光被遮挡没有到达的地方会形成影子.光被铅笔遮挡没有到达平面镜,这时影子形成在平而镜上,反射后墙上是影子的投影.【详解】当太阳光斜射玻璃圆镜上时,发生了镜而反射,发射光射到墙壁上留下一块规那么的光斑,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当铅笔放在玻璃圆镜上时,铅笔会挡住射向镜面局部入射光线和由镜面射向墙壁的局部反射光线,从而在墙上形成两个黑影;如下图:光被铅笔遮挡没有到达平面镜,这时影子形成在平面镜上,反射后墙上是影子的投影,如图②.这个是先有影子后成像,所以是影子的像.另一个是光通过镜子反射后照在铅笔上,投影在他上,是铅笔的影子,如图①.而铅笔通过平而镜所成的像在镜子的下方,故小明的猜测是没有道理.改变铅笔和玻璃圆镜的距离,发现两个黑影对称着变化,再次移动铅笔偏离镜而的正上方,发射光线将不会被遮挡,如图①消失,只剩以下图②的黑影了.三、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1 .如下图是小兰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她根据〔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当她观察到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体积〔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时,说明水开始沸腾.〔3〕她还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示数如如下图,那么水的沸点为 C.〔4〕通过预习她已经知道沸腾过程要不断吸热,可是,当她移开酒精灯时,发现水还会沸腾一会儿,原因可能是.【答案】自下而上变大97石棉网上有余热,水可以断续吸热【解析】【分析】【详解】⑴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h.温度计的高度;⑵沸腾时气泡不断吸收周闱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故气泡是不断变大,到了水而气泡破裂,里面的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⑶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7C:⑷熄火酒精灯,观察到水还会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由于石棉网温度高,水会继续吸热: 水要想持续沸腾,需要持续吸热.故答案为自下而上;变大:97:石棉网温度高,水会继续吸热.12.〔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本钱次实验,由表格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测温物质熔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如图甲,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试验,如图乙.每隔hn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4min时温度示数如图丙,此时温度为°C,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有表可知水的沸点为℃.时间/min012345678温度/° C8889929497989898•甲乙丙【答案】热胀冷缩水银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96 98【解析】〔1〕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C,酒精的沸点是78C,水银的沸点是357C,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3〕①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C.②当温度到达98c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沸点为98.点睛:〔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所测温度应高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低于液体的沸点.〔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水蒸气遇冷的物体时会发生液化现象.〔3〕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之前首先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沸点.13 .雪灾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陆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洁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为此,他进行了以下探究过程: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有如下图的二种方法, 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正确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选填“甲〞或“乙〞〕.选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图丙〕,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图甲SZ图丙【分析】根据曲线图可知:〔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选填“是〞、“不是〞〕晶体.实验中浓盐冰的熔点是 c.【归纳】根据分析可以推想得到:〔2〕在水中加适量的盐,可以〔选填“提升〞/ “降低〞〕水的凝固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水,凝固点越 _________________ 〔选填"高〞、“低〞〕.〔3〕在选择器材时,小陆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C〜102c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C〜102C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答案】乙受热均匀,延长熔化时间便于观察是-7降低低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解析】甲图中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火焰温度较高,会使冰熔化过程加快,来不及观察, 所以应选择乙图的实验装置,选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将试管放入空气中,当时室温保持10 C不变,冰的受热均匀,延长熔化时间便于观察.〔1〕有图像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在融化时由固定不变的温度,即有熔点,所以是晶体. 实验中浓盐冰的熔点为-7 ℃.〔2〕由图像可知,冰的熔点为0 ℃,淡盐水的熔点为-3 °C,浓盐冰的熔点为-7 ℃,由此可知,在水中加适量的盐,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水,凝固点越低.〔3〕由于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 ℃,所以选用温度计的最小值应低于-2 ℃.点睛:此题通过给出的实验信息,考查了学生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水平,同时将所得的结论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练习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14 .如下图,将盛有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烧瓶中冷水的温度.⑴刚刚开始加热不久,烧杯里就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这是固态的碘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选填“放〞或“吸〞〕热;⑵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细心的小明发现烧杯里还出现了液态的碘,这是由于碘的温度达到了它的〔选填“熔点〞或“沸点〞〕,并且继续吸热而导致的;⑶停止加热后,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现象有可能使得温度计的示数〔选填“升高〞或“降低〞〕.【答案】升华吸熔点凝华升高【解析】【分析】【详解】⑵固态碘吸收热量,直接变成碘蒸气,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⑵⑶烧杯里出现了液态的碘,这是由于碘的温度到达了它的熔点,并且继续吸热而导致的.⑶⑷⑸碘蒸气直接变成碘晶体是凝华现象,在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升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变高.15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块熔化的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1〕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min.〔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固体密度的测量(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固体密度的测量(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固体密度的测量1.(2019益阳,19) 为确定某种矿石的密度,用天平测量出一小块矿石的质量为35.2g。

用量筒测小块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该小块矿石的体积为 cm3。

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矿石的密度为 g/cm3【答案】10 ; 3.522.(2019哈尔滨,48)“创新”小组在某次实践活动中,采集了一块矿石(矿石不吸水),测量它的密度.(3)永深同学继续如下操作:①将矿石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天平上测质量记为m测,并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3.②测量体积时,才发现矿石有变化了,将它处理复原后,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值V4,从而求出矿石的体积并算出密度.这样的操作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请你写出产生的影响及原因.【答案】(1)量程和分度值;(2)4135;2.68(3)测量的密度偏大3.(2019绵阳,20)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室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细线、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待测小石块。

请按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1)调节天平平衡。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石块质量。

三次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3)在量筒中装入60mL的水,把小石块放入量筒内,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

(4)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5)实际上,小石块要吸水,本实验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小石块的真实密度。

【答案】(1). 右(2). 20 (3). 2.63 (4). 大于4.(2019枣庄,22)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长方体实心金属块,金属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

从此处匀速下放金属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金属块未与容器底部接触),在金属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金属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g=10N/kg,ρ水=1.0×103kg/m3.由图象可知:(1)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

(完整版)Word2010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Word2010试卷含答案

Word2010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通常Word文档的默认扩展名是___________。

2.字体的特殊效果可以在___________对话框中设置。

3.在Word中,删除、复制、粘贴文本之前,应先___________。

4.在Word中,文本的对齐方式有五种,它们是___________对齐、___________对齐、___________对齐、___________对齐及___________对齐。

5.文本框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3分,共60分)1.新建一篇文档的快捷键是(),保存文档的快捷键是()。

A、Ctrl+OB、Ctrl +NC、Ctrl+SD、Ctrl+A2.在Word中,可以用来很直观地改变段落缩进、调整左右边界和改变表格列宽的是().A、工具栏B、标尺C、状态栏D、滚动条3.在Word的编辑状态,使用格式工具栏中的字号按钮可以设定文字的大小,下列四个字号中字符最大的是()。

A、三号B、小三 C 、四号 D、小四4 .在Word中如需弹出快捷菜单,应将鼠标指向某一对象,再()。

A、单击鼠标左键B、双击鼠标左键C、单击鼠标右键D、双击鼠标右键5.在文档中插入特殊符号,则应选择( )。

A、“插入”、“分隔符”B、“视图”、“粘贴”C、“工具”、“自定义”D、“插入”、“符号”6.在Word的编辑状态,要想为当前文档中的文字设定行间距,应当单击“开始”选项卡→(),设置字间距,应当单击菜单“开始”选项卡→()。

A、“字体”命令B、“段落”命令C、“分栏”命令D、“样式”命令7.Word在正常启动之后会自动打开一个名为( )的文档。

A、1.DOCB、1.TXTC、DOC1.DOCD、文档18.在Word的编辑状态,要想为当前文档中的文字设定上标、下标效果,应当单击菜单“开始”选项卡→()。

A、“字体”组中的相应命令B、“段落”组中的相应命令C、“编辑”组中的相应命令D、“样式”组中的相应命令9.“页眉”和“页脚”命令在( )功能区中。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题1(word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题1(word版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8分)1.读拼音,写字词。

(12分)(1)那个留着mó gūzǒu lá里,yǎ头看天空té飞的鸟儿。

(2)水面如同被mò水rǎ红,绿油油的水hú随处可见。

细suì的là花拍打着堤岸,发出“哗哗”的声响。

2.选择正确的选项。

(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飞溅.(jiàn) 剃.(tì)头B.和.(huò)弄颤.(chàn)抖C.脆薄.(bó) 瞭.(liào)望D.山巅.(diān) 抛.错(má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与其他不一样的一项是()。

A.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B.松鼠桂鱼味道..甜美,我特别爱吃。

C.这几种菱角的味道..都一样,只是它们的模样不大相同。

D.我特别爱看《草房子》这本书,觉得越看越有味道。

...(3)下面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五色的浮光度过天河B.锃亮的剃刀拨动浪花C.时髦的发式钻出泥土D.黏稠的肥皂水揉出眼泪(4)下面加点词语加引号的作用是()。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A.表示反语,具有讽刺否定意思。

B.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C.特指水性好的孩子。

D.表示一种特殊的葫芦。

(5)下列作品不是冰心所写的是()。

A.《繁星》B.《春水》C.《寄小读者》D.《稻草人》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1)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梦,还怕剃头。

(仿写) 我的爸爸天生爱玩,他,,,。

(2)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仿写,用上加点词)4.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5分)(1)《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三个场景、、。

诗句“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中的“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是。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1. 下列都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A. 时间,长度,硬度B. 长度,质量,密度C. 质量,密度,弹性D. 硬度,颜色,密度2. 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小明取毫升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克,则这种牛奶A. 未掺水B. 掺水含量以下C. 掺水含量D. 掺水含量以上3. 如图所示,瓶中装有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测出水深,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若再用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得瓶底直径为。

该瓶的容积为A. B. C. D.4. 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

这种材料的优点是A. 密度小B. 弹性小C. 体积小D. 硬度小5. 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

它不仅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而且还以其特有的价值造福于人类。

常言说“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A. 金的熔点高B. 金的延展性好C. 金有金属光泽D.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6. 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

此时他应该A. 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B. 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C.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D. 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7. 在一瓶水温度降低的过程中,这部分水的密度A. 一定不变B. 可能变大C. 一定变大D. 可能不变8. 下列说法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 课桌的高度约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C. 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D. 一名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9.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10. 一物体的质量为毫克,这个物体可能是A. 一张课桌B. 一块橡皮C. 一头大象D. 一个苹果11.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 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的棉花比的铁块质量小D. 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12. 以下是司索同学测定酒精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⑤计算酒精的密度。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测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测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测试卷检测题(Word 版 含答案)一、必修第3册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ABCD 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管道,其中AB 部分是半径为R 的1/4圆弧形管道,BCD 部分是固定的水平管道,两部分管道恰好相切于B .水平面内的M 、N 、B 三点连线构成边长为L 等边三角形,MN 连线过C 点且垂直于BCD .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M 、N 两点,电荷量分别为+Q 和-Q.现把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由管道的A 处静止释放,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运动到B 处时受到电场力的大小; (2)小球运动到C 处时的速度大小;(3)小球运动到圆弧最低点B 处时,小球对管道压力的大小.【答案】(1)2qQ k L (22gR (322229qQ k m g L ⎛⎫+ ⎪⎝⎭【解析】 【分析】 【详解】(1)设小球在圆弧形管道最低点B 处分别受到+Q 和-Q 的库仑力分别为F 1和F 2.则122qQ F F kL==① 小球沿水平方向受到的电场力为F 1和F 2的合力F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F=2F 1cos60° ② 联立①②得2qQF kL =③ (2)管道所在的竖直平面是+Q 和-Q 形成的合电场的一个等势面,小球在管道中运动时,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和管道对它的弹力都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有mgR =12mv C 2−0 ④ 解得2C v gR =(3)设在B 点管道对小球沿竖直方向的压力的分力为N By ,在竖直方向对小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2B By v N mg m R-=⑥ v B =v C ⑦联立⑤⑥⑦解得N By =3mg⑧设在B 点管道对小球在水平方向的压力的分力为N Bx ,则2Bx qQN F kL ==⑨圆弧形管道最低点B 处对小球的压力大小为B N .⑩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圆弧管道最低点B 的压力大小为B B N N '=2.我们可以借鉴研究静电场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周围空间的引力场,如用“引力场强度”、“引力势”的概念描述引力场。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6单元共6个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Word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6单元共6个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Word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6单元共6个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总分:150 分考试时长: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3)取义成仁今日事,。

(陈毅《梅岭三章》)(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身不得,男儿列,,。

(秋瑾《满江红》)(7)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在和同舍生进行对比后,以“,”两句揭示了精神追求可以战胜物质贫困。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复习阶段,能否做到高效有质,是成绩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C.今年春天,近30天左右的阴雨天气一直困扰着长沙市民。

D.教育部1月23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疫情流行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和考试。

3.语言综合运用。

(7分)新冠(A.guān B.guàn )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

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领导干部要使命在肩、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既要【甲】 (A.发扬 B.发挥)斗争精神,也要增强斗争本领。

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②(A.畴 B.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才能切实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

领导干部要发挥【乙】 (A.发扬 B.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坚守岗位、靠前指挥,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暖人心、聚民心,做到。

(新华社2020《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2 分)①处②处(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武汉华一寄中学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武汉华一寄中学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夏居家实验,利用身边物体测量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细绳(若干)、橡皮筋、铝块(已知铝的密度为ρ铝)、石块、容器、待测液体。

实验步骤如下∶A .如图甲,在刻度尺左端扎上橡皮筋,用细绳悬挂刻度尺,调节橡皮筋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B .如图乙,将悬挂铝块的细绳固定于a 位置并保持不变,记录oa 长度l 1;C .如图乙,调节悬挂石块的细绳b 的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ob 长度l 2;D .如图丙,将铝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调节右侧细绳至c 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oc 长度l 3;(1)步骤A 中,橡皮筋相当于______,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2)位置c 应在位置b 的_________侧(填“左”或“右”);(3)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4)若将步骤D 与步骤C 顺序对调,会导致密度测量值偏_____________。

【答案】平衡螺母 可方便测量力臂 左 321l l ρ⎛⎫- ⎪⎝⎭铝 大 【解析】【分析】【详解】(1) [1]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调节橡皮筋位置,因此橡皮筋相当于平衡螺母。

[2]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与杠杆重合,可方便测量力臂。

(2)[3] 将铝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铝块受到浮力的作用,对杠杆的拉力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知c 应在b 的左侧。

(3)[4]当刻度尺在空气当中平衡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12=G l G l 石铝12=G l G l 铝石 ① 将铝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此时()13=G F lG l -石铝浮31=G l F G l -石浮铝 带入①式可得13132121==G l l G l l l F G G l l l --铝铝浮铝铝 1321=Vgl l Vg Vg l l ρρρ-铝液铝则 13332122===1l l l l l l l l ρρρρρρ⎛⎫--- ⎪⎝⎭铝铝液铝铝铝 (4)[5] 若将步骤D 与步骤C 顺序对调,则因石块沾有水,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知,测得的l 2变大,但由32=1l l ρρ⎛⎫- ⎪⎝⎭液铝 可知会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

七年级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
综上所述, 的值为 或 或 或 【解析】【分析】(1)由线段的和差关系,以及 QB=2PC,BC=2AC,即可求解;(2)设 AC=x,则 BC=2x,∴ AB=3x,D 点分四种位置进行讨论,①当 D 在 A 点左侧时,②当 D 在 AC 之间时,③当 D 在 BC 之间时,④当 D 在 B 的右侧时求解即可.
4.如图,点 O 为直线 AB 上一点,过点 O 作射线 OC,使∠ BOC=135°,将一个含 45°角的 直角三角尺的一个顶点放在点 O 处,斜边 OM 与直线 AB 重合,另外两条直角边都在直线 AB 的下方.
(1)将图 1 中的三角尺绕着点 O 逆时针旋转 90°,如图 2 所示,此时∠ BOM=________度 (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在图 2 中,OM 是否平分∠ CON?请说明理由; (2)紧接着将图 2 中的三角板绕点 O 逆时针继续旋转到图 3 的位置所示,使得 ON 在 ∠ AOC 的内部,请探究:∠ AOM 与∠ CON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 O 按每秒 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 中,第 t 秒时,直线 ON 恰好平分锐角∠ AOC,请你直接写出 t 的值为多少. 【答案】 (1)90°, OM 平分∠ CON.理由如下: ∵ ∠ BOC=135°, ∴ ∠ MOC=135°-90°=45°, 而∠ MON=45°, ∴ ∠ MOC=∠ MON
x=- CD(不成立), ③当 D 在 BC 之间时,
|AD-BD|=AD-BD= CD,
∴ x+CD-2x+CD= CD,
CD= x,


|AD-BD|=BD-AD= CD,
∴ 2x-CD-x-CD= 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 分)
1、分别用铅、铁、铝制成三个体积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密度大小:铅>
铁>铝)()
A、铅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铝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2、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
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A. ρ1>ρ2>ρ3
B. ρ1<ρ2<ρ3
C. ρ1=ρ2=ρ3
D. 无法判断
3、一枝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部分
的()
A.质量、密度都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半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4、A、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A.5∶2
B. 2∶5
C. 1∶2
D. 2∶1
5、一架天平称量是200g,则它不能称量200mL的
(ρ酱油>ρ水>ρ酒>ρ煤油>ρ汽油):
A.酱油
B.白酒
C.煤油
D.汽油
6、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 =3∶4,且两物体体积V A∶V B = 4∶5,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 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7、四个一样大小和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分别是铅、铁、铝、铜制成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是( )
A.铅球 B.铁球 C铝球 D.铜球
8、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
9、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kg/m3 B.1.16×10kg/m3
C.1.2×10kg/m3 D.1.75×10kg/m3
10、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 ×103kg/m3,ρ铜=8.9 ×103kg/m3、ρ铅=11.3 ×103kg/m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B、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C、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1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了,此时液体的质量,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质量为2kg的固体物体,将其运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kg,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会;给此物体加热,其密度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量筒中有50 ml的水,把质量为565 g的某种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水面处刻度恰好是100 ml,那么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cm3,此金属的密度是____g/ cm3.
14、小红在探究甲、乙两
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4
所示的图象.由此可知,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
比ρ甲:ρ乙= ;用甲、
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
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
体积之比V甲:V乙= 。

1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___kg 的水银;最多能装______m3的酒精。

(ρ水银=13.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16、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
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
得出了如图5所示的图像。

由图
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
中,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
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质
量较大。

17、如图,某实验小组要称量物体的质量,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时指
针恰好指在分度
标尺中线处,但
发现游码停
在g处。

对这
种情况,按照操
作规范,称量前
还应将游码放在
称量标尺左端
的处,并把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直至指针重新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

若不重新调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直接称量物体质量,则被称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称量读数(填“加上”或“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

18、一尊大理石人像的高度是质量为50kg的人的高度的两倍,若大理石的密度是,人的密度大约是。

可以估算这尊石像的质量大约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分,共?分)
19、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铜块的质量,当把铜块放到天平左盘中,右
盘中的砝码和
游码所处的位
置如下图所示
时天平平衡,则
该铜块的质量
为g。

(2)将该铜块放到盛有60mL水的量筒中,量
筒中的水面如图所示,则该铜块的体积
为cm3。

20、在讨论物体质量大小时,有位同学说“铁
块的质量比木块大”。

这位同学的说法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

好学的强强同学利用物理课外活动时间在实验室对“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首先,他取形状规则、体积不同的木块两块,用天平和直尺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测算出来;接着,取体积不同的两块实心铁块,用天平和量筒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也分别测量出来;最后,算出相应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见表)
实验次数物体
质量
(g)
体积
(cm3

质量与体积
之比(g・
cm-3)
1 干松木1 8.8 17.8 0.49
2 干松木2 19.7 39.
3 0.50
3 铁块1 83.6 10.6 7.89
4 铁块2 164.4 20.8 7.90
⑴通过分析实验1和2,以及3和4,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综上所述,“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调节好了的天平测出某石块的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放入盛有60mL水的量筒中,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那么,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四、计算题(每空?分,共?分)
21、有一个玻璃瓶质量为30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800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700g,求:⑴这个瓶的容积是多少L?
⑵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⑶这个瓶子装满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后总质量是多少kg?
22、小明有一个小铝球,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个铝球是否空心的,当他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利用了身边的天平和杯子,测出了这个铝球的密度,并判断出了铝球是否空心.
步骤如下:他用天平测出了杯子的质量为100g,将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80g,再测出小铝球的质量是54g,将这个小铝球轻轻的放进装满水的杯子,测得总质量为204g;
①请你计算出小球的体积.
②请你计算出小铝球的密度.(ρ铝=2.7×103kg/m3,ρ水=1.0×103kg/m3)
③判断该铝球是否是空心球,如果是,空心部分有多大?星期一小测题范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B
4、.B
5、A
6、B
7、C
8、B
9、C
10、A
二、填空题
11、变大不变变小
12、2kg 不变减少
13、50 11.3
14、9:4;4:9
15、:6.8 5×10-4
16、乙乙
17、0.4 零
刻度
线右
减去
18、
1080
三、实验,探究题
19、(1)89 (2)10
20、⑴对同一种物质而言,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值;
⑵铁块与木块的体积相同;
⑶20;2.59×103。

(每空2分)
四、计算题
21、⑴0.5L ⑵0.8×103kg/ m3 (3) 1.2 kg
22、解:(1)铝球排水的质量m排=(180g+54g)﹣204g=30g,
由ρ=得,铝球的体积:V球=V排===30cm3,
(2)小铝球的密度:ρ球===1.8g/cm3=1.8×103kg/m3,(3)由ρ=得,铝球中铝的体积:
V铝===20cm3,
V铝<V球,铝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为:V=V球﹣V铝=30cm3﹣20cm3=10cm3.答:①小球的体积是30cm3;
②小铝球的密度为1.8×103kg/m3;
③该铝球是空心球,空心部分为10c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