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绝句和律诗是近体诗的两种诗体。
❖ 对于五言律诗来说,它有四种基本句型: (甲)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 七言律诗只是在五言句型的前面再加一个节 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甲)仄仄平 平仄仄平,(乙)平平仄仄平平仄,(丙) 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杜甫经历八个打击: 第一个打击,特考中的失败。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 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 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 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 ,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 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4.西南飘泊时期(48至59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 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 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 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 杜甫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 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一时期,(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其作品有《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病 橘》、《登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秋兴》、《三绝句》等大量名作。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 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 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 独自投奔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 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八品谏官,不负责某 项具体工作,职责是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推荐人才)。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营救房琯(guǎn)被贬为华州司功 参军。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 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杜 甫
【齐读】学习目标
❖ 1 . 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会鉴赏诗歌。 ❖ 2 .本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情景交融的手法。 2、体会作这深沉苦痛的情感。
❖ 一般有五言和七言律诗(也有超过四年联的, 称排律),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没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 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 字的平仄不得随意改变,凡偶句都要押韵, 中间两联讲究对仗。(句数固定、押韵严格、 讲究平仄)
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杜甫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前)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年(时20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
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 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 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作业:
❖ 【微写作】
❖ 把《咏怀古迹》改写成一篇散文
❖
要求:不少于200字
最迟周一下午交上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放弃了官职。
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想方设法地逃跑,终于,在公元 757年夏天,杜甫逃出了长安,拜见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 作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可这个皇帝却不喜欢听取劝谏 ,反把杜甫打发到华州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的小芝麻 官,这下,在杜甫的眼皮底下又出现了各种民间的痛苦,唤起 了他深切的同情,杜甫越看越对当时的社会失望,他毅然抛弃 了官职,去了成都建起一座草堂,去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了 。
【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 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节度使 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6年,严武 病逝,已经55岁的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 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 《秋兴》就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 共有八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第二个打击,他父亲病故。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 父亲一个人把持着,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 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弱书生,肩不能挑, 手不能提,这么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 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第五个打击,安史之乱中当了俘虏。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各地的人们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尝尽了各种辛苦,当时,杜甫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混杂在 人群之中逃离了长安,去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安禄山的人给 抓起来了,把他又送回了长安,杜甫一看到长安那种河山破碎 的悲惨景象,伤心欲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反映了 他当时的忧愤的心情。
一般用四字概括(如:幽深僻远、 清幽明净、幽静平和、雄浑壮阔、孤寂凄清、 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安谧美好、清新自然、 迷离邈远、)
整体语言特点和具体词语赏析(动 词、名词、形容词、虚词、数量词、叠音词、 颜色渲染的词、拟声形象词)及诗眼的分析
(写作手法、写作方式、艺术技 巧):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 写)、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第七个打击,穷困再次逼进了他的生活。
杜甫在成都西郊外,在亲友的帮助下,开辟荒地,建起了杜甫 草堂,每天植树栽花,养鸡养鸭,本想过上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 然而,老天也不给他种生活,在一年的八月,秋风怒吼,把他的草 堂给刮走了,没地方住了,这时,下起了大雨,屋里湿淋淋的一片 ,无处安身,长夜难眠,这个夜里,杜甫写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他从自已的处境看到了社会上广大的“寒士”,幻想着天 下有平安富裕的时候到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表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四个打击,儿子饿死了。
杜甫得到了这个很低的职务后,在长安一干就是十年, 已经五十四岁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就回家去看看老婆和 孩子,一路上,看到了社会的灾难,连年水灾旱灾不断,民不 聊生,他心更加牵挂着家里的人,可是,当他一进家门的时候 ,一片嚎哭之声,原来他那不到两岁的儿子已经饿死了,这时 ,杜甫的心里象撕碎一样的痛苦,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 实,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题:《秋兴》何解?
江间波浪兼天涌,
【明确】
“兴”就是《诗经》中
塞上风云接地阴。 “赋比兴”的“兴”,即
丛菊两开他日泪, 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
孤舟一系故园心。 感。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歌鉴赏】
shigejianshang
《秋兴》
问题:找出本诗中的意象,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赶 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 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 加凝重,愈加深沉……
【诗歌鉴赏】
shigejianshang
《秋兴》
问题:分析这首诗歌的抒发
玉露凋伤枫树林,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
巫山巫峡气萧森。 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登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jì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歌鉴赏】
shigejianshang
《秋兴》
江间波浪兼天涌, 【明确】
塞上风云接地阴。
功业无成
丛菊两开他日泪, 心忧时局
孤舟一系故园心。 思乡念归
寒衣处处催刀尺, 羁旅飘泊
白帝城高急暮砧。
小结
❖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 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巫山、巫峡及秋色、 秋声,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 郁之情。
❖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 秋和国运衰落之秋。
玉露凋伤枫树林, 并说说这些意象的总特点。
巫山巫峡气萧森。 【明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波浪 塞上风云
孤舟 白暮帝砧城凄 萧凉 条阴 冷沉 清
白帝城高急暮砧。 丛菊
、二、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 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
杜诗风格:沉郁顿挫
❖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古代诗歌的六品法
自然意象(自然景观类、植物类、 动物类)和社会意象(人物形象类、人造物 象类、人物行为类、神仙鬼怪类)
2.长安求职期(35—44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因李林甫把权弄 奸,杜甫和全体应考者都落第(“野无遗贤”),故 终生未成进士。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 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 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
江间波浪兼天涌, 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 塞上风云接地阴。 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 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 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 心却长系故园。
有“诗圣”美誉的杜甫,因其生活在唐由盛 而衰的动乱年代(安史之乱),又饱受动乱带 来的离乱之苦,杜诗像一面镜子,照射出安史 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成为中国 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
诗歌风格
所谓
,主要指诗歌内容
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
,
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
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
第八个打击,年迈体弱,无家可归,病死客船。
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北方还是兵荒马乱,他的亲友都失去了联 系,他就以船为家,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穿的 是补丁又补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惦记着灾难的祖国,忘 不了受尽折磨的老百姓。杜甫怀着这种郁郁的心情,在他五十九岁 的时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了。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首,一代 诗圣满腹才华,得不到赏识,多种不幸,多层磨难困绕了一生,在 无声无息地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生命,真是让人伤心落泪。
。
第三个打击,才华得不到赏识。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 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 是没有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三大礼赋》 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 进行考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甫这个机会。 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 ,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主人公人物形象和诗人形象
如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 怀人、离愁别绪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源自文库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朗读指导:
律诗
❖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 ❖ 每联两句,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
尾联。 节奏:
七律一般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 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
漂泊之愁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
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
生于河南巩县。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 郎,又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 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 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
❖ 对于五言律诗来说,它有四种基本句型: (甲)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 七言律诗只是在五言句型的前面再加一个节 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甲)仄仄平 平仄仄平,(乙)平平仄仄平平仄,(丙) 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杜甫经历八个打击: 第一个打击,特考中的失败。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 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 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 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 ,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 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4.西南飘泊时期(48至59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 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 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 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 杜甫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 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一时期,(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其作品有《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病 橘》、《登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秋兴》、《三绝句》等大量名作。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 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 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 独自投奔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 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八品谏官,不负责某 项具体工作,职责是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推荐人才)。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营救房琯(guǎn)被贬为华州司功 参军。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 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杜 甫
【齐读】学习目标
❖ 1 . 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会鉴赏诗歌。 ❖ 2 .本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情景交融的手法。 2、体会作这深沉苦痛的情感。
❖ 一般有五言和七言律诗(也有超过四年联的, 称排律),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没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 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 字的平仄不得随意改变,凡偶句都要押韵, 中间两联讲究对仗。(句数固定、押韵严格、 讲究平仄)
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杜甫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前)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年(时20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
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 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 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作业:
❖ 【微写作】
❖ 把《咏怀古迹》改写成一篇散文
❖
要求:不少于200字
最迟周一下午交上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放弃了官职。
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想方设法地逃跑,终于,在公元 757年夏天,杜甫逃出了长安,拜见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 作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可这个皇帝却不喜欢听取劝谏 ,反把杜甫打发到华州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的小芝麻 官,这下,在杜甫的眼皮底下又出现了各种民间的痛苦,唤起 了他深切的同情,杜甫越看越对当时的社会失望,他毅然抛弃 了官职,去了成都建起一座草堂,去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了 。
【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 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节度使 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6年,严武 病逝,已经55岁的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 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 《秋兴》就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 共有八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第二个打击,他父亲病故。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 父亲一个人把持着,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 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弱书生,肩不能挑, 手不能提,这么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 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第五个打击,安史之乱中当了俘虏。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各地的人们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尝尽了各种辛苦,当时,杜甫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混杂在 人群之中逃离了长安,去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安禄山的人给 抓起来了,把他又送回了长安,杜甫一看到长安那种河山破碎 的悲惨景象,伤心欲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反映了 他当时的忧愤的心情。
一般用四字概括(如:幽深僻远、 清幽明净、幽静平和、雄浑壮阔、孤寂凄清、 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安谧美好、清新自然、 迷离邈远、)
整体语言特点和具体词语赏析(动 词、名词、形容词、虚词、数量词、叠音词、 颜色渲染的词、拟声形象词)及诗眼的分析
(写作手法、写作方式、艺术技 巧):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 写)、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第七个打击,穷困再次逼进了他的生活。
杜甫在成都西郊外,在亲友的帮助下,开辟荒地,建起了杜甫 草堂,每天植树栽花,养鸡养鸭,本想过上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 然而,老天也不给他种生活,在一年的八月,秋风怒吼,把他的草 堂给刮走了,没地方住了,这时,下起了大雨,屋里湿淋淋的一片 ,无处安身,长夜难眠,这个夜里,杜甫写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他从自已的处境看到了社会上广大的“寒士”,幻想着天 下有平安富裕的时候到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表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四个打击,儿子饿死了。
杜甫得到了这个很低的职务后,在长安一干就是十年, 已经五十四岁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就回家去看看老婆和 孩子,一路上,看到了社会的灾难,连年水灾旱灾不断,民不 聊生,他心更加牵挂着家里的人,可是,当他一进家门的时候 ,一片嚎哭之声,原来他那不到两岁的儿子已经饿死了,这时 ,杜甫的心里象撕碎一样的痛苦,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 实,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题:《秋兴》何解?
江间波浪兼天涌,
【明确】
“兴”就是《诗经》中
塞上风云接地阴。 “赋比兴”的“兴”,即
丛菊两开他日泪, 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
孤舟一系故园心。 感。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歌鉴赏】
shigejianshang
《秋兴》
问题:找出本诗中的意象,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赶 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 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 加凝重,愈加深沉……
【诗歌鉴赏】
shigejianshang
《秋兴》
问题:分析这首诗歌的抒发
玉露凋伤枫树林,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
巫山巫峡气萧森。 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登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jì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歌鉴赏】
shigejianshang
《秋兴》
江间波浪兼天涌, 【明确】
塞上风云接地阴。
功业无成
丛菊两开他日泪, 心忧时局
孤舟一系故园心。 思乡念归
寒衣处处催刀尺, 羁旅飘泊
白帝城高急暮砧。
小结
❖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 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巫山、巫峡及秋色、 秋声,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 郁之情。
❖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 秋和国运衰落之秋。
玉露凋伤枫树林, 并说说这些意象的总特点。
巫山巫峡气萧森。 【明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波浪 塞上风云
孤舟 白暮帝砧城凄 萧凉 条阴 冷沉 清
白帝城高急暮砧。 丛菊
、二、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 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
杜诗风格:沉郁顿挫
❖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古代诗歌的六品法
自然意象(自然景观类、植物类、 动物类)和社会意象(人物形象类、人造物 象类、人物行为类、神仙鬼怪类)
2.长安求职期(35—44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因李林甫把权弄 奸,杜甫和全体应考者都落第(“野无遗贤”),故 终生未成进士。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 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 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
江间波浪兼天涌, 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 塞上风云接地阴。 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 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 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 心却长系故园。
有“诗圣”美誉的杜甫,因其生活在唐由盛 而衰的动乱年代(安史之乱),又饱受动乱带 来的离乱之苦,杜诗像一面镜子,照射出安史 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成为中国 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
诗歌风格
所谓
,主要指诗歌内容
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
,
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
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
第八个打击,年迈体弱,无家可归,病死客船。
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北方还是兵荒马乱,他的亲友都失去了联 系,他就以船为家,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穿的 是补丁又补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惦记着灾难的祖国,忘 不了受尽折磨的老百姓。杜甫怀着这种郁郁的心情,在他五十九岁 的时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了。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首,一代 诗圣满腹才华,得不到赏识,多种不幸,多层磨难困绕了一生,在 无声无息地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生命,真是让人伤心落泪。
。
第三个打击,才华得不到赏识。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 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 是没有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三大礼赋》 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 进行考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甫这个机会。 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 ,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主人公人物形象和诗人形象
如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 怀人、离愁别绪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源自文库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朗读指导:
律诗
❖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 ❖ 每联两句,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
尾联。 节奏:
七律一般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 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
漂泊之愁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
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
生于河南巩县。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 郎,又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 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 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