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23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

23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

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题:《秋兴》何解?
江间波浪兼天涌,
【明确】
“兴”就是《诗经》中“
塞上风云接地阴。 赋比兴”的“兴”,即借
丛菊两开他日泪, 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19
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 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6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 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尤为著名,标志着他 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
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
独自投奔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 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 疏营救房琯(guǎn)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8
【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
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节度使严 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6年,严武病 逝,已经55岁的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 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 《秋兴》就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 共有八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 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石壕吏》《潼关 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
7
4.西南飘泊时期(48至59岁) 因为战争,杜甫弃官,携家逃难,到了成都(杜 甫草堂),在好朋友严武的帮助下过了一段比较安定 的生活。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 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一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秋兴》等。

《秋兴八首》(其一)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课件
文化交流
杜甫的诗歌在海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他的作品成为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增进了彼此之间 的了解和认同。
如何更好地欣赏杜甫的诗歌
了解时代背景
在欣赏杜甫的诗歌时,需要先了 解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 ,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
内涵。
品味语言艺术
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 需要仔细品味其中的意象、比喻和 修辞手法,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结构严谨
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通过秋景的描绘,层层 深入地表达主题思想。
03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诗文解读
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通过对 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 的忧虑和对个人身世的感慨。
第二句“巫山巫峡气萧森”则进一步 描绘了三峡的萧瑟景象,给人以压抑 的感觉。
第一句“玉露凋伤枫树林”描绘了秋 天的景象,玉露和枫树林都是秋天的 象征。
仍具有指导意义。
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01
文学传承
杜甫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理念被广泛传承,影响了众多文学家和诗人。
02 03
思想启示
杜甫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影响力,同时也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和文 化产生了影响。他的作品启发了人们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丰富 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春望》
总结词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 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0张PPT)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自己 “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情感的千回百折、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
节奏的徐疾相间、
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 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712-745)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759-770)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 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 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 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 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 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 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二十岁 后, 他开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 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 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 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这个时期的创作, 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 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 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这两年时间里,杜甫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写于这个时 期。

秋兴八首(其一)优质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优质课件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 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
玉露凋伤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气萧森。
秋兴八首(其一)
江间波浪 兼天涌, 塞上风云 接地阴。
丛菊两开 他日泪, 孤舟一系 故园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寒衣处处 催刀尺, 白帝城高 急暮砧。


肩膀
高 分 作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 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 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

所用话题

肩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 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 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 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 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 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 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 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 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 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 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 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 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
教学目标1:诵读初识
xìng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通过诵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手法初探

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
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 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 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 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5.1《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5.1《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          (共26张PPT)
尊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
杜 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
甫 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
作 品
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丽人行》、《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
《春夜喜雨》、《秋兴》、《登岳
阳楼》等。
了解背景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唐朝发生了 “安史之乱”,社会陷入混乱当中。杜甫为避“安史之 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 的接济维持生活。他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国家与百 姓能够重归安宁。可事与愿违,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 回纥、吐蕃等民族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 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 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犹如四季 处在暮秋,动荡不安,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乘舟 沿江东下,寄居夔州。
在寄居夔州的两个年 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 岁,已处在人生之秋, 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 落,壮志难酬,他日夜 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 法实现愿望,心境非常 寂寞、抑郁。当此秋风 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 情,感发诗兴,故曰 《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 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 有八首,“玉露凋伤枫 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随堂练习
• 请同学们选取诗歌中任意一联改写
成一段细致的写景的文字,并表现出 作者的感情来。
示例:江上波浪在地而兼天涌,塞上风云在天而接地阴, 整个天地之间风云翻滚,波浪滔天。万里长江滚滚而来, 波涛汹涌,天翻地覆;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笼罩 着阴暗的战争风云。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 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的处境,作者胸中翻腾着起伏的忧 思与不平之气。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21页)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21页)
杜甫《捣衣》: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 作。
诗人形象地描述了巫山、巫峡及 秋色、秋声,抒发了诗人的忧国 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情、羁旅思乡
之情。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
拓展深入
有人评价说, 杜甫的“悲 秋〞比其他 诗人来得深 沉,你认为 呢?
诗人的忧患层次
个人忧患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

诗 唐以前的诗歌及

〔 按
〔唐〕唐以近后体诗诗人〔的格仿律作诗。〕
古代
音 律 形 式
词〔宋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 小令
诗 歌
分 〕
散曲

套曲
杂剧
古诗分类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古 体 诗
包括:《诗经》、《楚辞》、《汉 乐府》〔《孔雀东南飞》〕、《古 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歌〞〔《长恨歌》〕、〞歌行〞
有“诗圣〞美誉的杜甫,因其生活在唐由盛 而衰的动乱年代〔安史之乱〕,又饱受动乱带 来的离乱之苦,杜诗像一面镜子,照耀出安史 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成为中国 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
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 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少尹徐知 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làng州一带。正欲乘 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 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 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 ,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就是他大历元 年〔766年〕秋日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 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大家能想起哪些关于秋的意象?
秋的意象:秋雨、秋夜、秋声、秋叶、秋草、 秋菊、秋梦、秋雁、秋霜、梧桐、西风、木叶、 帘等。这些意象在诗人眼中,都会染上不同的 感情色彩,表达诗人不同程度的哀愁。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16页)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16页)
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 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也因担任检校工 部员外郎,后人称之“-杜--工--部”。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 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
诗歌鉴赏
意象
意境(氛围)
首联: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萧瑟中有清丽
情感 悲凉
颔联:波浪 风云 天 地 雄浑壮丽 萧瑟阴森
颈联:丛菊 孤舟
见花流泪 羁旅漂泊
离乱 之苦
怀念 长安
尾联:寒衣 白帝城 暮砧 诗人闻捣衣声思乡 伤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深化
有人评价说, 杜甫的“悲 秋”比其他 诗人来得深 沉,你认为 呢?
诗人的忧患层次
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

诗 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诗人的仿作。

( 按

音 律

形 式
(唐)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
词(宋)
诗 歌
分 )
小令
散曲

套曲
(元) 杂剧
古诗分类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代表作:《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歌”(《长恨歌》)、”歌行” (《燕歌行》、《琵琶行》)、“曲”(《塞下

曲》)、“吟”(《游子吟》)、“引”(《李凭 箜篌引》)等。
古诗分类
特点: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 体 诗
五言绝句(五绝)
绝句 《江雪》
分 类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

19岁----33岁,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34岁始困守长安求仕。
44岁才获得参军的官职。一个月后,安史乱 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 官职,又因直谏被贬。
47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 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 郎。53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 滞夔州二年。56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 带,58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 舅,行至耒阳时病死。
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 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巫山巫峡”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 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给你一个 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而言 “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 第二联蓄势 。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 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 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 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 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 《秋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 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 宋诗醇》)
在这八首诗中,无论以内容言,
以技巧言,都显示出来杜甫的七
律,已经进入了一种更为精醇的
艺术境界。
课 • ① 先就内容来看,杜甫在这

些诗中所表现的情意,已经不是 一种单纯的现实之情意,而是一
难 种经过艺术化了的情意。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孤帆一系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 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 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 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的打 算。因此他说,我不能放弃我的船,我随时准备登上 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去,它是我唯一的依赖和 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心”!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 景色写起,他那感发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 了他的故园。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5张PPT)

赏析写景类诗歌的方法
➢1、感情基调; ➢2、题目; ➢3、诗眼; ➢4、意象和意境; ➢5、知人论世。
谢谢观看!
诗歌中的秋天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中的秋天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文人对秋的感受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 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 老,世称杜少陵。祖籍 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 县。有《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 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 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 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 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 不免触景生情。因写下这组诗。
诗文大意
首联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译文:秋风侵袭凋谢了枫林,巫山巫峡
气象萧森阴森。
诗文大意
颔联 江间波浪兼开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译文:江上惊涛骇浪如涌上青天,塞上
风云漫卷大地,阴气沉沉。
诗文大意
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译文:江上惊涛骇浪如涌上青天,塞上
风云漫卷大地,阴气沉沉。
诗文大意
尾联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为赶制冬衣家家正忙着剪裁缝
制,暮色中高高的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 的声音。
触景伤情
静 玉露、枫林、波浪、风云、丛菊、孤舟、

6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人教版

6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人教版


“渼陂”,水池名,水出终南山诸谷,合胡公泉为陂,水澄
清而味美,故称“陂”,是当时的游览胜地。陂,水池。昆
吾、御宿、紫阁、渼陂,都是往日长安胜游之地。自长安游
渼陂必经昆吾山、御宿川。及至,则见峰阴入陂,故曰逶迤。
香稻啄馀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1.

香稻乃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乃凤凰栖老之枝, 因为描写重在说“稻”之“香”、“梧”之
五、 创 作 背 景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 (大历元年)、 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 这是八首蝉联、结构周密、抒情深挚 的七言律诗, 体现了诗人晚年的 思想感情和艺术成 就。写这组诗时, 离开安史之乱的爆 发(755)已十一年。
六、 课 文 讲 解
白寒孤丛塞江巫玉其 帝衣舟菊上间山露一 城处一两风波巫凋 高处系开云浪峡伤
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
伤,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
“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
代和身世的双重悲伤。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1.
作者写完夔州秋色的大环境之后就要写自己的感情了。

菊花开在秋天,所以这“丛菊”回应了诗题中那个“秋”
字。 “他日”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未来,在这里是指过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1.
昆吾和御宿,都是地名,在上林苑中。上林苑是汉武帝开

辟的游猎场所。“御宿”,因武帝曾宿于此而得名。昆吾,

有亭;御宿有菀。逶迤,一般写为委蛇。委曲自得的样子。
“紫阁峰”,在终南山寺之西。紫阁,终南山之峰也,其形

上耸如楼阁,太阳初升时,山呈紫色,故谓之“紫阁”。

秋兴八首(其一)(共16张PPT)

秋兴八首(其一)(共16张PPT)
第六页,共16页。
颔hàn联:3、4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 风云接地阴。
颔联象征寓意,写望中的巫峡景象,骇浪滔 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 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这里没有情字点拨,但通过滔天波浪、接地 风云与社会动荡、战争风云的同构联想 (liánxiǎng),就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当时杜甫胸 中正翻腾着忧国忧民的滚滚心潮。这是融情入景 ,也是象征抒情。
杜甫诗歌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其内 容的深厚博大,表现手法的蕴藉沉著,又形成了“沉郁 顿挫”的风格。
有《杜少陵集》。
第三页,共16页。
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 夔kuí(今四川奉节)州时所作,共八首,是组诗, 这里选录第一首。唐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少尹 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làng州一带 (yīdài)。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 ,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 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 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 就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
秋兴:因秋天而感发情怀。
第四页,共16页。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wū xiá)
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概括(gàikuò)本诗的情
感内容杜甫写作(xiězuò)此诗时, 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国家局 势尚未安定,回归长安的心愿 仍无法实现。诗人面对深秋的 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 不能东归故园的悲哀。
第二页,共16页。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正式完美版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正式完美版

秋兴八首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主题影响
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表达出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诗 人创作的主题和灵感来源。
艺术手法
这组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也被后世诗人广泛借鉴和模仿,如象征、隐喻、意象等手法的运用,对后世的诗歌创作起 到了推动和启示的作用。
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主题资源。
学习艺术手法
02
秋兴八首(其一)所采用的象征、借景抒情等手法,为后来的诗歌
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借鉴。
感悟诗歌意境
03
通过对秋兴八首(其一)的深入感悟,可以领略到诗歌所营造的深
远意境,从而提升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秋兴八首(其一)可以作为重点篇目,讲解其主题思 想、艺术手法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启发式教学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秋兴八首(其一)的主题和艺术 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歌,以及同时期的诗歌作品,通过比较阅 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学素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秋兴八首(其一)的影响与 评价
后世对秋兴八首的评价
高度赞誉
后世对杜甫的《秋兴八首》评价 极高,认为这组诗歌情感深沉, 艺术造诣高超,是杜甫诗歌的代
表作之一。
深入解读
许多学者和批评家对《秋兴八首》 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研究,从主 题、意象、语言、结构等方面进
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
广泛传播
由于《秋兴八首》的艺术价值和 深刻内涵,这组诗歌在文学史上 被广泛传播,成为脍炙人口的名 篇,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个打击,年迈体弱,无家可归,病死客船。
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北方还是兵荒马乱,他的亲友都失去了联 系,他就以船为家,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穿的 是补丁又补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惦记着灾难的祖国,忘 不了受尽折磨的老百姓。杜甫怀着这种郁郁的心情,在他五十九岁 的时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了。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首,一代 诗圣满腹才华,得不到赏识,多种不幸,多层磨难困绕了一生,在 无声无息地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生命,真是让人伤心落泪。
一般用四字概括(如:幽深僻远、 清幽明净、幽静平和、雄浑壮阔、孤寂凄清、 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安谧美好、清新自然、 迷离邈远、)
整体语言特点和具体词语赏析(动 词、名词、形容词、虚词、数量词、叠音词、 颜色渲染的词、拟声形象词)及诗眼的分析
(写作手法、写作方式、艺术技 巧):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 写)、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江间波浪兼天涌, 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 塞上风云接地阴。 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 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 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 心却长系故园。
杜甫经历八个打击: 第一个打击,特考中的失败。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 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 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 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 ,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 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 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 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 独自投奔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 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八品谏官,不负责某 项具体工作,职责是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推荐人才)。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营救房琯(guǎn)被贬为华州司功 参军。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 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2.长安求职期(35—44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因李林甫把权弄 奸,杜甫和全体应考者都落第(“野无遗贤”),故 终生未成进士。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 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 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
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杜甫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前)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年(时20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
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 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 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第四个打击,儿子饿死了。
杜甫得到了这个很低的职务后,在长安一干就是十年, 已经五十四岁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就回家去看看老婆和 孩子,一路上,看到了社会的灾难,连年水灾旱灾不断,民不 聊生,他心更加牵挂着家里的人,可是,当他一进家门的时候 ,一片嚎哭之声,原来他那不到两岁的儿子已经饿死了,这时 ,杜甫的心里象撕碎一样的痛苦,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 实,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玉露凋伤枫树林, 并说说这些意象的总特点。
巫山巫峡气萧森。 【明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波浪 塞上风云
孤舟 白暮帝砧城凄 萧凉 条阴 冷沉 清
白帝城高急暮砧。 丛菊
、二、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 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漂泊之愁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
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
生于河南巩县。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 郎,又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 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 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
第七个打击,穷困再次逼进了他的生活。
杜甫在成都西郊外,在亲友的帮助下,开辟荒地,建起了杜甫 草堂,每天植树栽花,养鸡养鸭,本想过上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 然而,老天也不给他种生活,在一年的八月,秋风怒吼,把他的草 堂给刮走了,没地方住了,这时,下起了大雨,屋里湿淋淋的一片 ,无处安身,长夜难眠,这个夜里,杜甫写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他从自已的处境看到了社会上广大的“寒士”,幻想着天 下有平安富裕的时候到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表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有“诗圣”美誉的杜甫,因其生活在唐由盛 而衰的动乱年代(安史之乱),又饱受动乱带 来的离乱之苦,杜诗像一面镜子,照射出安史 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成为中国 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
诗歌风格
所谓
,主要指诗歌内容
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

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
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赶 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 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 加凝重,愈加深沉……
【诗歌鉴赏】
shigejianshang
《秋兴》
问题:分析这首诗歌的抒发
玉露凋伤枫树林,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
巫山巫峡气萧森。 结合诗文作简来自分析。登高《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歌鉴赏】
shigejianshang
《秋兴》
杜 甫
【齐读】学习目标
❖ 1 . 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会鉴赏诗歌。 ❖ 2 .本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情景交融的手法。 2、体会作这深沉苦痛的情感。
❖ 一般有五言和七言律诗(也有超过四年联的, 称排律),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没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 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 字的平仄不得随意改变,凡偶句都要押韵, 中间两联讲究对仗。(句数固定、押韵严格、 讲究平仄)
主人公人物形象和诗人形象
如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 怀人、离愁别绪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朗读指导:
律诗
❖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 ❖ 每联两句,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
尾联。 节奏:
七律一般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 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
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
杜诗风格:沉郁顿挫
❖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古代诗歌的六品法
自然意象(自然景观类、植物类、 动物类)和社会意象(人物形象类、人造物 象类、人物行为类、神仙鬼怪类)
第五个打击,安史之乱中当了俘虏。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各地的人们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尝尽了各种辛苦,当时,杜甫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混杂在 人群之中逃离了长安,去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安禄山的人给 抓起来了,把他又送回了长安,杜甫一看到长安那种河山破碎 的悲惨景象,伤心欲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反映了 他当时的忧愤的心情。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放弃了官职。
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想方设法地逃跑,终于,在公元 757年夏天,杜甫逃出了长安,拜见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 作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可这个皇帝却不喜欢听取劝谏 ,反把杜甫打发到华州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的小芝麻 官,这下,在杜甫的眼皮底下又出现了各种民间的痛苦,唤起 了他深切的同情,杜甫越看越对当时的社会失望,他毅然抛弃 了官职,去了成都建起一座草堂,去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了 。
第二个打击,他父亲病故。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 父亲一个人把持着,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 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弱书生,肩不能挑, 手不能提,这么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 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江间波浪兼天涌, 【明确】
塞上风云接地阴。
功业无成
丛菊两开他日泪, 心忧时局
孤舟一系故园心。 思乡念归
寒衣处处催刀尺, 羁旅飘泊
白帝城高急暮砧。
小结
❖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 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巫山、巫峡及秋色、 秋声,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 郁之情。
❖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 秋和国运衰落之秋。
❖ 绝句和律诗是近体诗的两种诗体。
❖ 对于五言律诗来说,它有四种基本句型: (甲)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