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教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13fe1a5a76e58fafbb00387.png)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课程名称:中药学学时:108(90/18)学分:6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
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
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龙江医派名医白郡符治疗皮肤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龙江医派名医白郡符治疗皮肤病的用药规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2af8a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4.png)
龙江医派名医白郡符治疗皮肤病的用药规律分析陈婷婷;韩彦华【摘要】目的:分析龙江医派名医白郡符治疗皮肤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中药方剂56首,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首中药方剂中涉及中药104种,用药总频数为826次.结论: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赤芍、当归、金银花、天花粉、知母、生地黄、穿山甲、茯苓、没药等;治疗皮肤病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肺、胃、心、脾、肾为主.【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6(044)005【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龙江医派;白郡符;皮肤病;用药规律【作者】陈婷婷;韩彦华【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龙江医派是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1-5]。
白郡符先生是龙江医派的杰出医家,是全国著名中医皮肤外科专家。
曾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皮肤外科主任、兼任黑龙江省中医外科学会主任,全国中医外科学会委员。
他自幼随父学医,从事中医外科近60载,善长各种皮肤外科疑难杂证[6-10]。
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用药规律与临床经验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但是目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寥寥无几。
本文通过搜集并整理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中药方剂56首,利用统计学方法探究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医师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用药提供理论支持。
1.1 资料来源收集、整理白郡符先生治疗皮肤外科疾病的中药方剂56首,包括医案医话、经验集与学术论文。
1.2 资料的整理1.2.1 中药名称规范化以《中药学》[1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2]为标准,进行中药名称的规范化。
例如:为方便药物统计,双花、金银花均统一为金银花;淡芩、黄芩均统一为黄芩;当归尾、归尾均统一为当归。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https://img.taocdn.com/s3/m/0d5237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e.png)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编写的,涵盖了基础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学科。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2.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
3. 针灸推拿学:针灸学、推拿学、康复医学等。
4. 中药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案例,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3. 实践教学法:进行针灸、推拿等操作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互动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六、教学安排1. 学期安排:本学期共18周,其中理论教学16周,实践教学2周。
2. 课堂时间:每周4课时,共计72课时。
3. 实践时间: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材,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2. 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模型、标本等。
3. 网络资源:校园网、在线学习平台等。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介绍教案overview 和教学资源。
2. 第二周至第四周:基础医学知识讲解。
3. 第五周至第七周:中医学知识讲解。
4. 第八周至第十周:针灸推拿学知识讲解。
5. 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中药学知识讲解。
6. 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复习和实践操作。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法象药理”学说阐释中药功效的利弊分析
![“法象药理”学说阐释中药功效的利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46f2d750e2524de5187e60.png)
“法象药理”学说阐释中药功效的利弊分析*常惟智李久全杨云松柴剑波曲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150040)摘要:“法象药理”学说是指在传统的中药性能理论中,用以探究药物功用和奏效原理的一种思维推理模式和方法。
主要内容是认为药物的功用与其形、色、气味、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密切相关。
该学说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药药性理论内容,使临证用药由单纯凭借经验向有理论指导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根据法象理论,采用取类比象思维方式进行逻辑分析,有助于宏观认识中药功效并阐释奏效原理,从而对用药规律和方法原则予以归纳总结。
但这种推理方式简单、机械,主观随意性强,故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使得对药物作用实质的探求起到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对此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
关键词:法象药理;中药药性理论;中药功效;取类比象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bout using pharmacological method state theory to explain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CHANG Wei-zhi, LI Jiu-quan, Y ANG Yun-song, CHAI Jian-bo, QU Miao(The 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Abstract:Pharmacological method state is a kind of reasoning mode about performanc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 can be used to explore the usefulness and effective medicines principles. The reasoning mode thinks that shape, color, smell, origin, ripening season will affect function of the drug. Pharmacological method state can enrich medicine proper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some extent,and it will make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change from experience to theoretical. The reasoning mode is useful to recognize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xplain the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with orientation analogy law,which can summarize the method of administration and law.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is issue that pharmacological method state has a kind of simple, mechanical reasoning and obvious limitations, which ha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esearch of the nature of drug action.Keyword: pharmacological method state;medicine proper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rientation analogy law*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HGJXHC11084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课题作者简介: 常惟智(1974 -),男,医学博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药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药学教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药学教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36fc901610661ed9ad51f3f6.png)
(1)解表药的概念、作用及适应证。
(2)麻黄、桂枝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3)麻黄、桂枝的发散风寒作用特点。
(4)麻黄与桂枝在性能、功效和应用方面的异同。
麻黄的应用:①外感风寒表实证。其能散风寒,透毛窍。发汗力极强,为发表第一药,故善治此证。
(1)解表药的概念、作用及适应证。
(五)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等。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中药剂量的含义。
提问
需特殊煎煮的药物的特点。
3.小结(时间)(5分钟)
(1)中药剂量的含义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
(2)中药的特殊煎煮方法。
4.布置作业(时间)(2分钟)
(1)中药剂量的含义。
(2)中药的特殊煎煮方法。
(3)应当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的药物的特点。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一、煎法
(2)药物“七情”的含义及其与配伍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含义。
(2)相畏与相杀的区别。
教具
无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3分钟)
介绍课题——中药的配伍。
复习提问
(1)何为归经?
(2)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二、药物“七情”的内容
1.单行
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3篇)
![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3873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4.png)
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3篇)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精选3篇)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篇1专三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这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
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
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中药学、药学、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等课程。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在校学习期间,我热爱。
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纪律。
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党校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取得了党校结业证书。
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从班到系、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献策。
时刻关心同学,与家关系融洽。
医学、作为班干部,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协调同学与集体的关系,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充满生气、有活力的班集体。
在课余生活中,我还坚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为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各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三年中,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学校党校培训,这些经历,不仅增强了我吃苦耐劳、自理自立的能力,还提高了我与别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我是一个外向型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待人处事热情方,生活态度端正向上,思想开放积极,能很快接受新鲜事物。
Access数据库在《中药学》教学内容信息管理的应用
![Access数据库在《中药学》教学内容信息管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71e567561252d380eb6ea0.png)
科技 一向导
2 0 1 3 年2 9 期
A c e s s 数据库在《 中药学》 教学内容信息管理的应用
旺建伟 赵文静 常惟智 孙 敏 柴剑 波 曲 苗 隋方宇 张 淼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 医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4 0 )
【 摘 要】 通过 A c c e s s 数据库构建《 中药学》 信 息管理 系统 , 将 中药按 照药物来源、 出处 、 性 能、 功 效、 主治证 、 代 表方剂等信息进行分类存储 于数据库 中, 根据 用户提 出的统计要求 , 进行 分门别类的统计查询 , 进 而探 讨 中药对病证的治疗及其作 用特 点, 从数据 库的角度研 究 中药学教 学内 容 构建、 整合 进行 了有益的探 索。 【 关键 词】 A c c e s s 数据库; 中药学; 教 学内容; 信 息管理
药 物的性能 、 功效和应用 是 中药 的重点 内容 . 根 据 中医学 辨证用 源不 同人药部位 的药物 药 的理 法 . 以中医理论阐述各个药的基本功效及其适应范 围Ⅲ 。 药物数 3 . 2 “ 药名 ” 分为“ 正名” 、 “ 别名” 中药学教学 中常需引证代表方剂以体现实际应 用的法度 . 但 由于 量 繁多 、 信息量大 、 知识面广 等诸多 因素 , 给系统 、 客观的进行 中药学 教学 内容的研究 带来 了极大的困难 。如何 避免研究 中工作 量大 、 方法 历史久 远 。 各种方书中药物名称 混乱 。 别名 、 俗 名混杂 。 故在 录入代表 单一 、 仅凭个人经验综 述分析结果 , 缺乏全 面、 准确 、 系统的分 析等缺 方剂时 , 在药物的别名之后标明正名 , 以便检索查询规范化 。 憾 。A c c e s s 创建 的是关 系数据库 . 可按 照不同的主题或任务将 数据存 3 . 3 “ 功效” 分有“ 简化功效 ” 、 “ 药 物功效 ” 储在各 个独立 的表 中 . 合并多个 文件 中的数据 , 从而 避免重复输 入信 由于性 能功用相似 的同一类 药物 . 也各有其 个特征 . 为 突出功用 息。 甚 至提 高了数 据输人 的效率和准确度日 。 之共性 . 故功效分有简化功效 、 药物功效 ,  ̄ [ I J l l 芎、 丹参均为 活血化瘀 本 研究利用数据库 的前 台开发环境 A c c e s s 开发 《 中药学》 信息管 药. “ 活血止痛 ”为J l l 芎的药物功效 . “ 活血调经”为丹参的药物功效 。 理 系统 . 针对 中药学 教学 内容设 计统计分析 软件 , 将 中药按照药 物来 “ 活血” 为简化功效 . 通过 “ 简化功效 ” 条件可检 索查询 功用 相似 的药 通过“ 药物功效” 条件可检索查询功用相 同的药物 源、 出处 、 性能 、 功效 、 主治证 等进行 分类存储 于数据库 中, 根 据用户提 物 . 出的统 计要求 . 进行 分门别类 的统计查 询 , 进而探讨 各个 中药 对病证 3 . 4 “ 主治证” 分有“ 病证” 、 “ 病 机” 的治疗及 其作 用特点 , 从数 据库的角度研 究 中药学教学 内容构建、 整 不 同类药物可用治同一疾病 . 结合病证用药 将治疗该种疾病不 同 证候 的药物可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通过“ 病证 ” 条件可检索查询可用治 合进行 了有益 的探索 同一疾病 的不 同类 药物 . 通过“ 病证 ” & “ 病机” 条件可检索查询 可用治 1 . 申药学档案信息录入 中药的来源和标准 同一疾病 的不 同类药物的不同作用机 理 收集研究 资料 , 确定 《 中药学》 数据库录入中药的来源和标准。 录人中药的来源 : 普通高等 教育 中医药类 规划教材 《 中药学》 ( 上 4 _ 中药 学档 案信息功能模块设计 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 。目前此版《 中药学》 教材为我校本科 、 七年制各专 从功能上分 , 整个系统由三大功能模块组 成 , 分别是中药的录入 、 业 中药学课程授课主要指定教材 . 以此教材为 录入中药来源主要针对 中药的检索、 中药查询筛选 、 中药组合重用分析 , 系统的安全 维护。 我校学生教学 如今后 中药学教材有所更换 . 可再在此教材 录入 中药 ( 1 ) 中药 的录入 : 按照系统提供 的交互界面 , 将 中药学基本信 息、 数据基础上进行补充 、 更新 。 中药主治证信息 、代表方剂信息 录入到数据表 中 .以供统 计查询 依 录人 中药 的标准 : 所 录人 中药必须为 临床 常用 , 且主治证 明确 , 一 据 。 般为我 国教育部《 中药学》 教学 大纲所制定 的掌握 、 熟悉 、 了解类药 物 , ( 2 ) 中药查询筛选 : 对所 录入的中药数据进行查询检索 , 并 可以根 l 临床常用 的参考类药物亦可考虑录入 据来源 、 出处等条件进行分类筛选 、 组合 、 分析 。 . ( 3 ) 中药的统计查询 : 用户可 以根据统计查询模块 . 分别按 照不 同 2 . 中药 学档 案信 息录入 根据 中药 学 内容 的组成 . 设计数 据库 的具 体数据表 . 以 中药药 名 的条件进行统计查询 ( 4 ) 系统的安全维护 : 为增加系统 的安全性 , 系统 为用户设 置了相 为主元素创建 中药学基 本信息数据 、 中药主 治证信息 、 代 表方剂信 息 进行用户 与组权 限设置 。 在系统登录时识别用户的合法性 , 3 个表 。中药学基本信息数据表 包含“ 药名 ( 正名 ) 、 药名 ( 别名 ) 、 药 物 应的密码 , 来源 ( 药 物基源 ) 、 药物来源 ( 人药部分 ) 、 药图( 基源 ) 、 药图 ( 饮片) 、 始 提高系统的安 全性和中药信息 的安全可信 载著作 、 炮制 、 性能 ( 味) 、 性能 ( 性) 、 性能 ( 归经 ) 、 性 能( 毒性 ) 、 功效 ( 简 5 . 结 语 化功效 ) 、 功效 ( 药物功效 ) 、 用法 、 用量 、 使用注意 ” 字段 ; 中药主治证信 本研究从 数据库 的角度研究 中药学教学 内容构建 、 整合进行 了有 息表包含 “ 主治证 、 病证 、 病机、 药名 、 作用、 代表 方剂” 字段 ; 代表方 剂 益的探索 . 对 中药 学知识资源进行科 学管理 : 并 以此 为平台为教学研 信 息表包含代表 “ 方剂 、 组成 、 主治证 ” 字段 。既 涵盖各 味中药具体 内 究、 科 学研究 提供信 息 服务 , 提 高中药学资源和信 息的利用效率 。 利用 容, 又突出中药的重点内容 。 以全面反映 中药的特点 。 创建主键设置表 《 中药学》 数据库 , 根据用户 提出的查询 、 筛选、 统计要求 , 进 行分 门别 关系, 以中药学基本信息表为主表 , 构建中药学数据库关 系 , 将 中药学 类 的统计查询 .进而探讨各个 中药对某一病 证的治疗及其作用特点 . 各部 分数据表关联组合 . 既避免数据冗余 , 便于更新数据 , 又有利于 中 该 数据库信息量大 、 查询快捷 、 使用方便 、 实用性强 . 可满 足了查询药 药 学各知识点整合、 各部分 内容关联组合 。 物信息 的需要 , 是实现 中药学资源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构建 《 中药 学》 数据库为初步规模 集成 、 整合 中药 学知识信息资 源 , 整体提 3 . 中药学档案信息特定条件结构设计 为学生 、 学校 、 社会各方面提供 中药学 的信息量 大 . 知识 面广 , 记忆 困难 , 本 研究利 用 A c c e s s 查 高中药学资源 的综合和查询利用价值 , 询筛选 、 分析 功能与中药学研 究结合 . 针对中药学学科特点 . 设 计特定 中 药学知识管理与中 药学知识服务的信息 化手 段。 q 条件结构 . 以便检索查询规范化。 3 . 1 ‘ ‘ 药 物来 源” 分有“ 药物基 源” 、 “ 入药部位” 【 参考文献 】 根据药物来 源。 将 相同来 源不 同人药部 位的药物可进行 比较 这 [ I ] 旺建伟 , 赵文静 , 常惟智 , 等提 高 中药学教 学质量相关教 学策略 的研究 ( Ⅱ) 类药 物功用相近 . 因此应将这类 药物进行 归纳总结 . 以更好地 掌握各 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质量相关性研究. 中医教育[ J 】 . 2 0 0 7 , 2 6 ( 3 ) : 5 - 7 . 药 的功用特点 通 过“ 药物基 源” 条件可检索查询相同入药部位但来源 [ 2 ] 马郁, 赵 铭玲 . A C C E S S数据 库分 层管 理 . 电脑 知 识与 技术 叨. 2 0 1 0 , 2 9 ( 6 ) : 可不 同的药物 . 通过 “ 药 物基 源” & “ 人药部位 ” 条件 可检索查询相 同来 81 5 7 — 8 1 7 8 .
新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b295a6bb68a98271fefafe.png)
得到拟录取消息的前些天一直忐忑不安,想象着自己失败时的沮丧或者自己成功时的兴奋。
终于尘埃落定,内心激动,又面色平静地拿起手机给每一个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发了这个好消息。
也想在这里写下自己考研路上的点点滴滴,给自己留一个纪念,也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
立大志者得中志,立中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
所以我建议刚开始大家就朝着自己喜欢的,最好的学校考虑,不要去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的问题,以最好的学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学习。
大家可以去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官网上下过去的录取分数线,报录比之类的信息给自己一个参考和努力目标。
包括找一些学长学姐问下经验也是很有用的。
备考那个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让我在备考的路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尤其是那些珍贵的笔记本,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很是感动,还好现在成功上岸,也算是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所以想着成功之后可以写一篇经验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话不多说,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吧。
文末有笔记和真题下载,大家可自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为:1.《中药化学》(新世纪第三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中药药剂学》(第二版),李范珠李永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药鉴定学》(新世纪第四版),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学位论文要求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学位论文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86373bcc281e53a5802ffd1.png)
❖ 六、6月12日,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人根据答辩 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修改学位论文,并向所在学院和 研究生学院提交答辩后相关材料。
2016年毕业博、硕士生答辩时间安排
❖ 七、 6月15日前,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研 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及修改情况,之后将所有材料 转交到研究生学院,未通过审核的研究生,将不予 授予相应学位。
❖ (3)如果论文的几个部分分别针对不同的研究对 象,也可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再在“第 一部分、第二部分”之下分为“一、二、三、四” 或再细分。
❖ (4)学位论文的目录不提倡采用章节体例,章节 体例一般为教科书的常用体例模式。
3、中文摘要
❖ 论文摘要,顾名思义,是摘取论文之精华和 要义。是一篇文献的浓缩版本,或者可以说 是一篇“迷你”论文。
负责人:于伯承
临床医学院受理部门
附属第一医院科研科
负责人:韩雨潇
(1)中医内科学(消化)
(2)中医内科学(血液)
(3)中医外科学
(4)中医妇科学
(5)中医儿科学
(6)中医五官科学
(7)针灸推拿学
(8)护理学
(9)中西医结合临床(循环一)
(10)中西医结合临床(循环二)
(11)中西医结合临床(循环三)
1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此处应附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发表论 文复印件。
1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论文使用 授权的说明
❖ 原创性声明必须要求学位论文撰写者本人签 名。
❖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只有作者和导师共同签 名后,予以刊登在指定网站。
❖ 原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签署时间 应在答辩通过之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发布今年考研招生目录完整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发布今年考研招生目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08559fdd36a32d72758173.png)
陈 波
徐京育
客 蕊
崔健昆
王莹威
孙 静
张春芳
李 杨
陈会君
张雅丽☆
02中医药治疗消化及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谢晶日
吕瑞民
李季委
杜丽坤
刘朝霞
马国庆
潘立民
朴勇洙
刘颖哲
03中医药防治慢性肾病的研究
张传方
戴晓霞☆
04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的研究
尹 艳
王金环
05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的研究
吴 限
马 建
04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病的研究
佟 颖
05中西医结合治疗神志病的研究
赵永厚☆?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学术型)
4(1)
06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研究
郭伟光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①外科学基础②西医外科学
07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研究
殷 越
刘环清☆
杨伟鹏☆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18(2)
01中医药抗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
于英君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①分子生物学②生物化学
郭丽新
宋高臣☆
李晓军☆
官 杰☆
02中药复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孙 力
03中药与自由基生化研究
王国忠☆
04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孟宪宇
杨福彪
王正雷☆
王淑梅☆
赵树森☆
马秋野☆
100509中医妇科学(学术型)
9(1)
01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的研究
2023_癸卯年柳成刚教授运用黄芪茯神汤的经验
![2023_癸卯年柳成刚教授运用黄芪茯神汤的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d90345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4.png)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9), 14764-14768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920652023癸卯年柳成刚教授运用黄芪茯神汤的经验刘禹含1,柳成刚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8月19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4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9日摘要 五运六气源自于《黄帝内经》,强调了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时间、气候,分析自然界的五行之气以及人体的发病情况。
导师柳成刚教授为龙砂医学流派主要传承人,善于将五运六气学说与六经辨证结合指导临床,注重时令,经验丰富。
时值癸卯之年,柳师根据运气推算,临证多以黄芪茯神汤治之。
黄芪茯神汤的组成以黄芪、茯神、远志、紫河车、酸枣仁为主,具有的温阳补虚功效,在治疗脾胃病、心系疾病、肢体经络病的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临床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并附验案一则加以说明。
关键词柳成刚,五运六气,黄芪茯神汤,临床经验Professor Liu Chenggang’s Experience in Using “Huangqi Fushen Decoction” in 2023 Guimao YearYuhan Liu 1, Chenggang Liu 2*1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2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Aug. 19th , 2023; accepted: Sep. 14th , 2023; published: Sep. 19th , 2023AbstractThe theory of Five Evolutive Phases and Six Qi is derived from Huangdi Neijing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which emphasizes the need to adapt to the times. It analyzes the five elements of nature’s qi as well as the human body’s morbidit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imes *通讯作者。
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可编辑)
![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f9f492e61711cc7930b71684.png)
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可编辑)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王雪华讲《金匮要略》王雪华简介王雪华教授女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金匮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学术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委省医药管理局哈尔滨市卫生局科技成果立项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职现受聘美国中国医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主讲《中药学》《金匮要略》等学验俱丰深得海内外不同层次学员的赞誉并应邀赴韩国讲学2002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启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被遴选为四大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金匮要略精讲》主讲人完成80学时VCD光盘制作内容所需的100余万文字的修改与校订工作自1985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指导研究生30余名2002年1月荣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首批"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称号在"张仲景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和"经方的临床应用与开发实验研究"领域富有开拓性创新性主持重大科研课题7项参与项目3项已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1经方加味治疗肺癌的机理研究以及放化疗损伤的研究2当归芍药散胶囊剂汤剂加味治疗妇科腹痛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系列研究3射干麻黄汤冲剂治疗小儿寒饮咳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4研制痛痹贴治疗寒湿历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研究颇具特色有利于深入挖掘仲景学说的理论内涵有利于深刻阐发张仲景对内伤杂病的证治规律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国际国家省级学术会议颁发的奖杯奖牌证书15个主审主编副主编大型辞书专著教材教参等计19部2002年11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最擅长治疗肿瘤及放化疗损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结石症过敏症胸痹心悸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精神抑郁症以及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等疾病第01讲《金匮要略方论》性质与沿革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来学习《金匮要略》这门课程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多是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王雪华教授我为能够荣幸地被遴选为本课程的主讲人我很高兴一有一种荣誉感就是对我个人对我的工作单位对我所在的临床基础学科金匮教研室的全体老师和研究生们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二是责任感为了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把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大温课的重任交给了我我决不能辜负各级领导和所有听课学员对我的信任和期望三使命感正当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争创佳绩迎接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已经开始进入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快车道我能够为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尽心竭力地工作是值得庆幸和终身难忘的因此我把这次学习的好机会看作是代表全国的同行们在这里作一次中心发言作一次公开教学愿抛砖引玉并广泛听取宝贵意见借此机会我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的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全体工作人员和现场学员的真诚合作好了我们开始上课内容是开头的话绪言学习《伤寒论》讲沿革我们已经了解到医圣张仲景在东汉时期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其中十卷是辨伤寒六卷是来论杂病由于历史原因原著虽已亡佚但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自然地逐渐地形成了我们现在所通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本书学术界已确认这是张仲景的著作两者互为羽翼堪称姊妹篇这两本书都是祖国医药伟大宝库当中的四大经典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药学的必读之书为了全面继承发扬这一份宝贵遗产开篇的绪言我准备讲四个问题第一《金匮要略方论》的性质和沿革第二就是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编写体例第三有关本书的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最后讲一下学习目的和方法在第一个问题里我首先讲一下书名释义书名释义呢也就是说刚才我们说《金匮》或者讲义叫做《金匮要略》我认为全名就是我写在板书上的这个叫做《金匮要略方论》那么要解释这个书名的话应当从三部分进行理解第一首先我们来看金匮金就是指的黄金了它是世间的珍宝那么作为匮[guì]这个只能念[guì]不能念[kuì]匮[kuì]表示知识贫乏缺憾那么就是匮乏这里面的匮[guì]虽然没有带木字旁但是和我们大家知道的衣柜书柜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这个地方呢我觉得金匮一个是当名词来看是一种器具藏物之器比方说我们现在要放个书还得有个书架有个书柜是不是啊这个在古代也是这样的作为名词来用比方说《周书?金縢》篇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这个就是把一些珍贵的书册放到由黄金封缄的柜里这是作为名词的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名词就是用来藏放古代皇帝的一些比如圣训玉牒实录以及重要档案的地方我们这次来到北京使我想起在南河沿有北京皇史宬那里就藏放着明清两代皇帝的有关这些重要档案其实它是一个文物保护的地方现在那个地方仍然是蔚为可观能够看到153个鎏金雕龙的金匮特别大象大箱子一样不仅外观美观就是防蛀保护保密的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这个就证明金匮的含义小的话呢就是一个器具如匣子啦箱子啦或者是大的柜那么这个就是藏放这些东西的放金匮的地方象明清两代的这个就是叫皇史宬如果说形容词的含义作为书名它是形容词的作用就是比喻文献资料价值珍贵应当保慎或者说应当慎重保藏这个就是在《汉书?高帝纪》里面与功臣剖符作书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这是我把金匮作为名词作为形容词的功能以及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情况给大家作了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从书名上来说比方说先于张仲景在《素问》里面有《金匮真言论》《伤寒论》的别本有叫《金匮玉函经》还有北宋王洙所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在清代有陈士铎著有《石室秘录》所以这里面金匮玉函石室用黄金宝玉石头那个石头现在我想不是一般的石头盖的房子玉函什么叫函呢信封或者是匣子用宝玉做的这就证明他要珍藏的文献资料相当宝贵所以林亿也说缘仲景有金匮录故以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下面我要说的是要略的含义要略可想而知要略就是简要节略的意思就是它经过人删减不是一个全本而是一个节略本所以要略它实际上可以互训比方说颜师古他就说以金以匮保慎之义《新书?胎教》也说书之玉版藏之金匮也陈修园又说书之所以名为要略者盖以握要之韬略在此也那就是要略者就是盖以握要之韬略在此也因此有一层意思我刚才讲了就是节略本之意内容怎么样呢精要现在我说根据陈修园的这种说法实际上他是要反映张仲景的治略思想比方说进一步来理解要略就是为什么叫治略思想比方说西汉刘安著《淮南子》在他的书末有要略一篇到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许慎他著其篇名对要略他怎么呢他说要略二字其义可互训也要略者乃谓其医学精要之中最精要者这就是说呢不是一般的节略本的问题而是它包含着医学精要部分里最精要的内容所以要保慎另外还有高诱他解释说《淮南要略训》的要略二字略数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论其大体也不是一般的简要把内容简明扼要就得了略数其要是要把精要部分的最精要的内容拿到《金匮要略》里面记载明其所指对各篇章所说明的内容要层次清楚要便于检用那么序其微妙对其深奥的理论奥妙之处要特别的加以阐述加以论述论其大体我觉得这个大体就是张仲景在祖国医药学里面他的重要的学术成就和对世界医学科学的贡献就在于他首创了辨证论治的疹疗体系不仅对外感热病而且对内伤杂病尤其富有指导意义所以这个要略的内容我说的比较多概括起来讲要略即表示内容精要又能够阐明仲景的治略思想所说方论就是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所以我们说杂病的疹疗体系它理法方药脉因证治全备我从三个方面解释为什么叫《金匮要略方论》它的含义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讲首先说金匮它内容精要有方有论价值珍贵应当保慎或者说应当慎重保藏这就是我解释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书名释义概括起来是内容精要有方有论价值珍贵应当保慎或者说应当慎重保藏下面谈本书的性质请大家把书打开在绪言的第一段开始的地方讲到了《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时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也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所说专书就意味着它是专治杂病的治疗学也就是说它是杂病治疗学也可以说是仲景杂病的辨证治疗学这本书是张仲景完成而且是在东汉末年问世所以它具有首创性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作为经典著作我认为它当之无愧是我们中医药学必读之书原因呢我觉得第一是它的权威性所说权威性就是它不管是对外感热病还是对内伤杂病是理论源头第二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在临床应用上可以说它是临床应用无尽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变化无穷常读常新啊所以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权威性也是被公认的下面是指导性这个指导性就是对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均具有广泛而较高的指导意义这个指导意义集中表现在《金匮要略》里面四个基本论点这四个基本论点我就是点题第一就是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为指导第二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恒动观第三是辨证施治或者说叫辨证论治第四就是治病求本这个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反映了我们中医学的特色第三我认为是它的科学性就是它创制大量的经方这些经方对热病对杂病的疗效可以说现在已经经历了1800年了不仅是时间而且是临床实践的考验证明它的实用价值所以它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后世医家包括古代的医家都一致推崇它赞誉它称它是什么呢是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这个将在第三个问题重点来阐述本书的学术成就和贡献的时候我们要分别来论述它为什么是首创治疗杂病的辨证论治的疹疗体系这个诊疗体系有哪些特色为什么说它是方书之祖医方之经第三个就是关于它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是一个怎么样的地位和重大影响在这里面我们不细说了古代神医华佗称张仲景的书为真活人书也这就是对它的神奇的疗效给予高度的赞赏象清代的徐灵胎告诫后学者说如果能通金匮之理天下无难治之症目前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学科目录的调整工作中就是把《伤寒》《金匮》《温病》合起来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进行加强建设就是要在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医疗科研上要大踏步的前进要打好基础重视经典的教学重视经典方剂学习重视经典方剂的临床应用而且要从科研的角度从临床实践的疗效上挖掘整理提高它我现在说到这里我觉得作为临床基础课加强不仅是对于中医学生的理论提高而且特别是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包括他的科研技术能力这个方面是很有道理的我说到这里实际上就是绪言的第一个自然段大体上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第三谈一下沿革有关沿革的内容我准备分成三个时期来说成书散佚整理校定因为《伤寒论》的绪论它也要在沿革方面谈到之些问题因此我准备讲基本的和《金匮》相关的内容成书时间我们《讲义》上请大家看一下它写的是公元三世纪初成书的时间马继兴先生的研究结果是他依据仲景的原序说到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建安纪年实际上是公元196年十稔一稔是一年十稔是十年所以相当于公元206年我觉得这个是在考究的具体时间上和公元三世纪初的宽泛的认识都是比较合理的这样的话我们都把它做为一个常识来了解一下下面来说第二个问题就是散佚散佚这个佚字是当丢来讲但是不能念散失散佚亡佚都是说由于战乱而未见其书在什么时候丢的呢我们《讲义》强调的一个。
医学资料大全文库
![医学资料大全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e3883d1a59eef8c75fbfb3f4.png)
医学资料大全文库.txt20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该套资料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由芸芸视频搜集整理,我们命名为医学资料大全,是因为我们绝对自信,这套资料是医学类互联网上最全的资料。
其中,一,二目录中的资料我们会每年更新!我们的联系方式永远不改变,QQ:747883097 tl:028 8194 2202(小灵通)希望获得该套资料朋友,请及时联系,我们期待您的到来!整理时间:2007.9.25深夜总目录:一,西医综合二,职业医师(药师)考试辅导资料三,医科大学本科视频课程四,医学保健系列录象五,医学继续教育视频录象六,心理学七,中医学视频系列八,卫生部视频全套(口腔医学,护理学,儿科,内科,外科,诊断,解剖,妇产科,耳鼻咽喉科,影象,康复)九,原装医学电子图书一,西医综合08文都西医全套07文都西医全套(视频)11.2G07启航西医全套(视频)二,职业医师(药师)考试辅导资料(1),2007职业药师资格考试专家辅导视频公共课程:药事管理与法规西药师: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师:介绍略形式:图文并茂+完美音质(2),2007年临床职业助理医师笔试辅导专家讲座简介: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考试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考试。
临床职业医师基础科目(一),包括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临床职业医师基础科目(二),包括病理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临床职业医师专业科目(一),包括内科学,妇产科学临床职业医师专业科目(二),包括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临床职业医师公共科目,包括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每门课程包含2套模拟试卷由老师对其部分题目做选择性的讲解(3),2007年临床职业医师笔试辅导专家讲座简介: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考试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四气、五味的概念。
(2)四气和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3)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教学难点
(2)苦味能泻下,包含通泄、降泄、清泄三方法。
教具
无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5分钟)
介绍课题——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及升降浮沉的概念等。
复习提问
炮制的概念、目的、作用及方法。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四气
一、概念
二、作用及适应证
《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公元1578年),李时珍著,载药1892种。
(1)中药的来源、特征、概念。
(2)历代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药学成就。
提问
无
3.小结(时间)(10分钟)
(1)总结中药及中药学的概念。
(2)总结历代本草对中药学发展的影响。
4.布置作业(时间)(5分钟)
去图书馆查阅课堂所讲授的本草著作,对其有一步的认识。
提问
(1)苦味药的作用及适应证,并解释坚阴作用。
(2)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
3.小结(时间)(10分钟)
(2)总结四气五味的概念、作用及适应证。
(3)总结升降浮沉的概念、作用及影响其的因素。
4.布置作业(时间)(5分钟)
(1)试述中药“味”的含义。药味共有哪几种?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各如何?
(3)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是怎样认定的?
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成书明代,载药1892种。
6.《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清代,作者赵学敏。
7.《中华本草》
(2)熟悉火制法等常用炮制方法。
(3)了解其余炮制方法。
(1)炮制的目的。
(2)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的方法及意义。
教学难点
(2)水飞的方法及作用意义。
教具
无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5分钟)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及
中药学的发展
历代有代表性著作:
1.《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200年左右,载药365种,采取三品分类法。
2.《本草经集注》:成书公元498年(南北朝梁代),作者陶弘景,双分类法。
3.《新修本草》:成书于唐代(公元659年),载药844种,作者为苏敬等。
4.《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作者唐慎微。
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教学难点
教具
无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3分钟)
介绍课题——归经理论、毒性。
复习提问
(1)四气的概念及作用。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归经
一、归经的概念
二、临床意义
三、何为“引经药”
2.讲授(时间)(40分钟)
(1)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归经的含义: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药物的归经是怎样确定的?
提问
根据课堂讲授,回答药物归经的确定依据。
3.小结(时间)(5分钟)
(1)总结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总结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4.布置作业(时间)(2分钟)
(1)何为归经?
第五节 毒性
一、毒的含义
(2)药物“七情”的含义及其与配伍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含义。
(2)相畏与相杀的区别。
教具
无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3分钟)
介绍课题——中药的配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药学教案
教研室:中药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中药学
专业班级:五年制各专业
教学时数:108学时
教材:《中药学》六版规划教材
教学目的
(3)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2)历代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量及贡献等。
教学难点
(2)中药学的概念。
教具
无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5分钟)
提问
水火共制四种方法的目的意义。
3.小结(时间)(5分钟)
(1)总结炮制的五种方法。
(2)总结炮制的总体目的意义。
4.布置作业(时间)(5分钟)
(1)什么叫炮制?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2)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些?其意义如何?
(一)修制
(二)水制:洗、漂、润、泡、水飞等。
(三)火制:炒、炙、煅、煨。
(四)水火共制:煮、蒸、潬、淬。
(1)课时大体安排,学习方法,教学要求。
(2)交待课题。
复习提问
无
板书设计
总论 绪言
一、中药的概念。
二、中药学的概念。
三、学习中药学的目的。
2.讲授(时间)(80分钟)
(2)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3)历代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量及贡献等。
重点介绍历代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量及贡献等。
(1)简要复习前次课的内容。
(2)课题:炮制的概念、方法及意义。
复习提问
(1)何为中药及中药学?
(2)《本草纲目》的成书年代、作者及载药量。
板书设计
三、炮制的方法。
2.讲授(时间)(85分钟)
(3)炮制的方法。
(2)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的方法及意义。
淬法的作用目的及具体炮制。
(1)炮制的目的。
(2)潬、水飞、煨、淬法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第二节 五味
一、概念
二、作用及适应证
三、气、味的综合作用
第三节 升降浮沉
一、概念
二、作用
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四、临床意义
第四节 归经 第五节 毒性
(1)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3)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三、临床意义
2.讲授(时间)(80分钟)
(2)四气的概念、作用、适应证及临床意义。
(3)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包括淡、涩味)。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辛味的作用及适应证:能散(发散表邪),能行(行气、行血),用治表证及气滞血瘀证。
(1)甘味的能补、能缓、能和;苦味的能燥、能泄、能坚阴。
(2)升降浮沉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二、临床应用
三、中毒的主要原因
四、有毒药物的使用原则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1)掌握配伍的含义及目的。
(2)掌握药物“七情”的含义及其与配伍的关系。
(3)掌握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含义。
(4)熟悉正确对待药物单用和配伍关系的原则。
(5)了解《本经》对药物“七情”的论述。
(1)配伍的含义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