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中生物专题复习_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光合,呼吸作用知识点,推荐文档
生物光合作用记忆口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两反应,(光反应、暗反应)光暗交替同步行;(光反应为暗反应基础,同时进行)光暗各分两不走,(光反应、暗反应都包括两步)光为暗还供氢能;(光反应为暗反应还原C3化合物提供氢和厶匕曰、\冃匕量)色素吸光两用途,(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解水释氧暗供氢;(分解水释放氧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氢)ADP变ATP,光变不稳化学能;(光能转变成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在光反应的基础上进行暗反应,先固定C02再还原C3)二氧化碳由孔入,C5结合C3生;(C02由气孔进入,与C5 化合物结合生成C3化合物)C3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又需氢;(C3化合物的还原需要酶、能量、还原剂氢,经历多步反应)还原产生有机物,能量储存在其中;(C3化合物被还原生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C5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不曾停。
(C3化合物被还原,分离出C5化合物,继续固定C02)ATP例子:ATP的上耍来源——细胞呼吸X相关攜加u细胞呼吸:fit有机物在細胞内经过•系列的氧化分解.怎终生廳二氧化碳城其它严断澤放川能呈莽生成ATP的过程’扭標总斷仃氣驗与询为’肴氧呼吸和尢氧呼吸—交一2、召氧呼毗乜捋綢胞在召氧的倉与口遇过雾种阳的偉化作用H把甸荀雜等有机翎韧底强优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禅放川大金離屋,生成AIP的过程。
3、龙牡呼欣:般咼折细应在无猊的糸井■週过胡的傣优作用,把葡苟商尊冇机物力辭为不初底的氧化严物〔池托* C(h或虬樓),同W释放幽少屋匪呈馆过程.4.垃酵上徽生舸<^;酵址菌、汛战葡)的无捱呼吸。
二、右辄呼吸的忌反械式:CgHnOft + 6D汁6H3O^^ 6CO:+ J2H1O +能呈三*无氧呼艇的忌应屁式tc h n12o, 2cji s on (酒粘}+2co’ + 少星或GH.iOe圭2QHM言1乳酸)4少虽能虽四、•仃氧呼吸过程五、仔氣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六、形响呼吸遠率的外界因索: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仃关的酶的活性来彫响细胞的呼吸作用.温度过低戒过高鄙会形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2、氣r;氣气充足,则尢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冇氧呼吸将会减弱戒受抑制:3、水分:•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杵用将增强。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点总结高考生物考题中,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常常涉及的重要概念。
下面是对两个考点的总结: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的一种代谢现象,主要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生物体在充分供氧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糖解(糖原的分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解:将葡萄糖分子分解成两个三碳的丙酮酸,然后通过有机酸分解成乙醇。
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ADP+2Pi→2C3H6O3+2ATPKrebs循环:乙醇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醛酸,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2C3H6O3 + 9ADP + 9Pi + 6NAD+ + 6FAD → 6CO2 +6C2H4O2 + 9ATP + 6NADH + 6FADH2氧化磷酸化:乙醛酸被氧化成乙酸,并通过线粒体呼吸链最终生成水。
反应方程式为:6C2H4O2+24ADP+24Pi+18O2→12CO2+12H2O+24ATP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产生能量的方式为乳酸发酵和乙酸发酵。
乳酸发酵:糖在肌肉中发酵产生乳酸,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ADP+2Pi→2C3H6O3+2ATP乙酸发酵: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为乙酸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葡萄糖)的过程。
1.光化学反应:光能被吸收,激发叶绿素a的电子,产生高能电子;水分子被光解,产生氧气和两个氢离子。
反应方程式为:光能+2H2O→2H++1/2O22.光合糖合成反应:高能电子通过光合色素系统传递,最终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葡萄糖。
反应方程式为:6CO2+18ATP+12NADPH+12H+→C6H12O6+18ADP+18Pi+12NADP++6H2O 值得注意的是,光合作用不仅出现在植物中,还出现在一些浮游植物和光合细菌中。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实验预期和结论: ①红叶组与绿叶组相比,若红叶组着重观察的那条色 素带________,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②若同学们比较结果发现,除绿色的色素带变窄甚至 缺失外,其他色素带的宽窄没有改变。你认为该种叶片变 红最可能的原因与叶片细胞内________中的色素有关,实 验中未检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思考:(1)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什么阶段? 答案:光反应阶段。 (2)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的ATP最多的阶段是什么阶段? 答案:细胞有氧呼吸阶段Ⅲ。
3.以气体变化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不同状态下植物的代谢特点及相对强度的关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细胞代谢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1)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体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2)激素与神经系统是通过改变细胞代谢而实现调节的; (3)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4)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变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1.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物质转 变过程
2.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环境 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曲线分析
3.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探究实验 中有氧与无氧条件的控制方法
细胞呼吸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丙酮酸 [H]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加选修三专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甲图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者之间的关系,乙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合作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响,图中实线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虚线示呼吸作用速率,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①一⑤的过程(仅考虑有氧条件)中能使ADP含量减少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写标号);②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过程④可发生在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
(2)分析乙图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有关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昼夜不停地光照,乙图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若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若该植物在密闭的环境中,温度为40℃时,一段时间体内最可能积累的有害代谢产物是____________.2、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回答下列问题I、如图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实验及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1)甲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能给我们启示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中的P点与乙图中的C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共同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
C-F段,叶绿体内ADP移动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4h内,______点(用图示字母表示)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一昼夜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填增加、减少、不变)。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作用知识点在生物学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作用。
本篇文档将介绍生物学中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概念。
光合作用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植物需要接收光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利用这些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最终产生出氧气和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反应式:光能+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光合作用的要素光合作用需要三个要素:光能、水和二氧化碳。
这些要素通过叶绿体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产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度、温度、水分等。
光照度越高,光合作用速度越快;温度越高,光合作用速度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过高时,作用会被抑制;水分不足会使光合作用速度减慢甚至中断。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控制全球湿度的重要环节。
同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体所需要的氧气的来源。
呼吸作用什么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利用有机物质和氧气产生能量的过程,同时也是将有机物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根据有无氧气参与,呼吸作用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有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质和氧气产生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反应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利用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反应式:C6H12O6 → 2乙醇 + 2CO2 + 能量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呼吸作用产生的速度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氧气浓度、温度等。
氧气浓度越高,呼吸作用的速度也越快;温度越高,呼吸作用速度也越快。
但是当温度过高时,作用也会被抑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习题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相关概念:1、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色素在膜上,酶到处有)3、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素a (蓝绿色)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3/4) 叶绿素b (黄绿色)色素胡萝卜素 (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二、专有名词辨析1、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
2、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可直接测得。
衡量量: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
3、呼吸作用速率:衡量量:O 2消耗量、CO 2产生量、有机物消耗量三、光合作用的发现◆ 1648 比利时,范·海尔蒙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水,而不是土壤。
◆ 1771 英国,普利斯特莱: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1779 荷兰,扬·英根豪斯: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并且需要阳光才能更新空气。
◆ 1880美国,恩吉(格)尔曼: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 1864 德国,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1940美国,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糖类中的氢也来自水)。
◆ 1948 美国,梅尔文·卡尔文:用标14C 标记的CO 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
四、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过程:(见书P61) 3、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胡萝卜素(橙黄色) 最快(溶解度最大) 叶黄素 (黄 色)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宽(最多)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 :蓝绿色 b :黄绿色叶绿素b (黄绿色)最慢(溶解度最小)4、注意:●丙酮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石英砂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5、色素的位置和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自然界中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指将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以下是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详细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膜上,主要包括光合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光合光反应是指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中,通过光能激发叶绿体色素分子,产生高能电子和氧气。
其中,光合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3.光合光反应主要包括光能捕获、光化学传递和光合电子传递三个过程。
光能捕获是指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光能,激发电子跃迁到高能态。
光化学传递是指激发电子通过传递分子链,最终被载体分子接受。
光合电子传递是指高能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上传递,最终用于合成有机物和生成ATP。
4.暗反应是指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
暗反应主要包括碳同化和C3和C4途径两个过程。
碳同化是指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通过碳酸化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碳水化合物。
C3和C4途径是植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
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是通过氧气氧化有机物质,释放出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2.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分为糖类有氧呼吸和脂类有氧呼吸。
糖类有氧呼吸是指糖类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脂类有氧呼吸是指脂类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3.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糖类被氧化成乳酸。
酒精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糖类被氧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4.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包括三个步骤:糖分解、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
糖分解是指糖类被分解成丙酮酸,进而通过三羧酸循环生成能量分子ATP。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1.根据图示,正确的判断是C,N点时该器官进行有氧呼吸。
M点是氧气浓度最适合贮藏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最低。
B选项不正确,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
O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不是线粒体基质。
2.根据图示,除了D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3.分析错误的是B,乙图中曲线中EF段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加快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而不是增加。
甲图中12点左右D点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
植物一天中含有机物最多的时刻在甲图中是E点,在乙图中则是H点。
植物在甲图中的C、E两点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D、H两点的生理状态相同。
4.叙述正确的是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 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
甲、乙两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不一样,因为乙植物的曲线图比甲植物的曲线图高。
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减少。
当光照强度为Z 时,光照强度不再是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因素,但仍是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5.在氧浓度为a时,消耗的氧相等,因此答案是D。
线段xy表示有氧呼吸,Yz表示无氧呼吸。
6.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所测气体为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气,因为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
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导致蔬菜的呼吸作用加快,释放出二氧化碳。
C。
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分别呈增加和减少趋势。
D。
当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为A、C、D、E。
7、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了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
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C。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它们对于学习生物学以及应对考试都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将对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进行详细总结。
一、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条件:光照、光合色素、酶。
场所:类囊体薄膜。
过程:水的光解,即水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H(还原型辅酶Ⅱ);ATP 的合成,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
2、暗反应阶段条件:多种酶参与。
场所:叶绿体基质。
过程: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在H和 ATP 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如糖类)和五碳化合物。
(四)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加快;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速率加快。
3、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一般来说,在最适温度之前,随着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速率加快;超过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且能影响气孔的开闭,从而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缺水会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5、矿质元素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乏镁元素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五)光合作用的意义1、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植物自身、动物和微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
2、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1.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下面
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位置: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的叶片细胞中。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也是氧气的主要产生者。
•光合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光合作用的阶段: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强、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2.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的过程,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以
下是呼吸作用的主要知识点:
•呼吸作用的位置: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
•呼吸作用的作用:呼吸作用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的公式: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呼吸作用的类型: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两者形成了生物体的气体交换循环。
总的来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过程,二
者相辅相成,在生物体内形成了能量和物质循环。
深入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过程 1、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2、无氧呼吸2C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原理:温度:实质是通过影响 的活性,进而影响呼吸作用.氧气浓度:当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进行 ,场所是在 .当氧气浓度为0~10%之间是,细胞进行 和 ,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 作用增强, 作用减弱,场所是在 、 、 。
当氧气浓度大于或者等于10%时, 消失,此后只进行 ,但当氧气浓度到达一定值后,有氧呼吸强度不再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当氧气浓度为C 时,有机物消耗量 ,在该氧气浓度下储存瓜果蔬菜效果较好。
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细胞含水量的增加,细胞呼吸作用 。
二氧化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细胞呼吸作用 。
三、细胞呼吸的能量变化C 6H 12能量O 2浓度 O 2浓度CO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内能) 中活跃的化学能ATP的结构及其与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名称为,其中A指的是,T指的是,P指的是 ,~指的是。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条件、场所、能量来源及去向要辨析清楚,此过程只有可逆,不可逆,股整个细胞呼吸作用为过程。
注意:1.ATP在人体内的含量,但转化十分,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的反应类型、所需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所以说能量是,但是物质是。
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两种原料(和)、和。
另合成ATP的过程有水生成。
4.ATP的水解分为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其中初步水解只能断裂远离腺苷A的高能磷酸键,而彻底水解则可两个高能磷酸键同时断裂。
5.ATP产生量与氧气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在无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TP,随着氧气量的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加强,ATP产生量随之增加,但当氧气供给量达到一定量之后,ATP产生量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条件可能是,,,等。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提纲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过程,也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下面是一个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复习提纲,帮助你复习这两个过程。
1.光合作用
1.1光合作用的定义
1.2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1.2.1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
1.2.2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1.3光合作用的发生地点
1.4光合作用的条件
1.5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1.6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消耗物
1.7光合作用与生态
2.呼吸作用
2.1呼吸作用的定义
2.2呼吸作用的方程式
2.3呼吸作用的过程
2.3.1细胞呼吸
2.3.2有氧呼吸
2.3.3乳酸发酵
2.3.4酒精发酵
2.4呼吸作用的发生地点
2.5呼吸作用的条件
2.6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2.7呼吸作用与能量释放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
3.1物质的参与者
3.2方程式的区别
3.3反应的位置
3.4能量的转化
4.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4.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分工合作
4.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物质循环
4.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能量转化
4.4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意义
5.1光合作用的意义
5.1.1维持生态平衡
5.1.2供给有机物质和氧气
5.1.3为全球能量供应做出贡献5.2呼吸作用的意义
5.2.1产生能量
5.2.2维持生命活动
5.2.3物质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综合专题1.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c 代表C 3植物,b 、d 代表C 4植物B .a 、d 代表C 3植物,b 、c 代表C 4植物C .b 、c 代表C 3植物,a 、d 代表C 4植物D .b 、d 代表C 3植物,a 、c 代养C 4植物2.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如果突然中断CO 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 3和C 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 .C 3增多,C 5减少B .C 3增多,C 5增多C .C 3减少,C 5增多D .C 3减少,C 5减少3. 下面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4 .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5、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 点的选项是A 、若a 点在a 2,b 点在b 2时B 、若a 点在a 1,b 点在b 1时C 、若a 点在a 2,b 点在b 1时D 、若a 点在a 1,b 点在b 2时6.右图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整体表现出的吸收2O 和释放2O 量的状况。
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绘出人参、甘蔗两种植物其整体表现出的吸收2O 和释放2O 状况的曲线,其中a 、b 、c 、d 点位置的变化应是A .人参:a 点上移XY Z W 阳生C 3植物光照强度0C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B .人参:b 点右移C .甘蔗:c 点左移D .甘蔗:d 点下移7.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和。
下图表示该植物在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若将温度提高到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为A. 点上移,点左移,值增加 B. 点不移,点左移,值不变 C. 点下移,点不移,值增加 D. 点下移,点右移,值减少 8.植物的生理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适当提高温度,则Y 点应向右移动。
B 、若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则Y 点应向左移动C 、若横坐标为CO 2浓度,曲线表示C 4植物,则Y 应向右移动D 、处于X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9.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 点叶肉细胞产生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 .b 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 时,a 点上移,b 点左移,d 点下移D .当植物缺镁时,b 点将向右移10.在右面曲线图中,有M .N 、O 、P 、Q 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M 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②N 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 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③Q 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④P 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11.下面的曲线以及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1代表典型的阳生植物 2代表典型的阴生植物α表示植物在黑暗中细胞呼吸放出CO 2的量β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吸收CO 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放出CO 2的量时的光照强度)①.I ②.Ⅱ③.Ⅲ④.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
下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代表的含义是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量C.叶面积指数越大对农作物增产越有利。
D.二氧化碳浓度增加,A点会右移13.右图表示外界二氧化碳浓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甲、乙、丙代表三种不同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A.甲能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B.a点表示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C.b点的数值越小,其对二氧化碳的利用能力就越弱D.d点限制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暗反应14.分析下列甲、乙、丙图,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强度的影响,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右移B.在光照强度相同时,t2℃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胡萝卜素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大棚15.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
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光照强度BCCO2CO2B COCO216.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氧含量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17.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如图。
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CO2量增加或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B.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量高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18.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达率的影响,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适中范围。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甲图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乙图Q点,高CO2浓度条件下,若要进一步提高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可尝试采取的措施是;预计丙图Q点之后3条曲线的走势为(2)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___图来说明,其具体解释是(3)除上述因素外,也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19. 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
(2)图一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
(填“高”、“低”、“基本一致”)(5)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如图所示,图A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指的是02或C02。
图B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中的C02浓度与C0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02最低浓度。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题中所说的“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2)图A中哪几个字母代表02 ______________ 。
(3)请在图B中绘出b点之前的部分,使曲线完整,与Y轴的交点为a。
(4)当C02浓度分别为c和n时,图A中,对应的a~f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
(5)图A中的b若指的是葡萄糖,图示还正确吗?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加入适量NaHCO 3稀溶液,将杨树叶片迅速封入其中,装置如图所示,摇动容器,使容器内空气中的CO2和溶液的CO2达到动态平衡,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几分钟后,容器内溶液的pH (增大、减小),其原因是。
XYZ W阳生C3植物光照强度CO2释放量CO2吸收量(2)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溶液的pH的变化速度趋于变 (快、慢),其原因是。
(3)如果将装置置于暗室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增大、减小),其原因(4)该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植物的和。
22.一个研究人员将三种不同的植物放到不同的光照条件(光照强度从0到全日光照射)下培养几天。
培养条件为正常空气,温度为32℃,所有植物都不缺水。
这三种植物是:C3植物(阳生植物);C3植物(阴生植物);C4植物。
研究人员测定了每种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甲图。
甲乙(1)从曲线B可以看出,甲图中cd段主要受光合作用的_____(光或暗)反应的限制。
在60%全日照光强照射下,通过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
(2)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X点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Y点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3)若乙图曲线表示阴生C3植物,则Y点如何移动?______,原因是_若乙图曲线表示C4植物,横坐标为CO2浓度,则Y点如何移动?______,原因是:___ __。
23.下图是夏季睛朗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观察后回答:(1)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______________。
(2)对于C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解释是:由于中午_____ _过高,_______作用过大,叶片的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______供应大量减少,以致_________反应阶段植物体内的五碳化合物不能与之结合,使______ ____的形成大为减少。
(3)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 __以致光合作用的_______反应产生的___ __、__________减少,因而影响_________反应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