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c控制系统的实施高精度测频方法.
基于芯片视觉检测的测量系统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芯片视觉检测的测量系统控制系统研究摘要:人工智能带动了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的健全更是带动了电子零部件及其检测技术的发展。
本设计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主要运用Halcon算法和C#语言,设计出一款基于芯片视觉检测的测量系统。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控制系统设计部分,主要涵括了硬件设备的选型、调试;基于MVS客户端对于工业相机的拍图测试;相机触发方式的考虑;基于Arduino使用UNO 板通过驱动器对于步进电机的控制最终得以显示出各引脚间及主体的相对距离, 以及相对芯片的合格率。
关键字:机器视觉;C#;芯片测量1引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现今时代的技术革命,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革命创新,现代制造业及相关企业的进步日益显著。
现代制造业重中之重的标志是精度优、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批量大和标准性强。
在生产线上,还有精密部件的检查和测量,这正是确保产出的质量的最重要步骤。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目前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为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关电力电子行业的元件的封装的方法和技术现在正朝着高速、微观和高性能的水平趋近。
表面贴装技术是现今世界范围内使用量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密封操作。
这种现今最普遍的的封装方法造就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产品,也就是芯片。
在芯片的日常制造的途中,针对芯片的尺寸测量和缺陷等问题的检测正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步骤。
芯片测量技术在整个芯片制造过程中发挥出的作用愈发显著。
现今,这主要是通过人工用眼睛进行视觉测量和激光回波测量出结果。
这两种测量方法都是非物质的,导致测量误差较大,而长时间单调重复工作会引起工人的视觉疲劳,进而导致新的不稳定性因素;此外,恶劣的工作环境会对雇员的健康形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通过这点可得,上述方式造成的危害不可逆,并且也已经不能符合现今制造企业发展的需要。
本设计的构想为了引入机器视觉的可视化测量,灵活、实时、精度高、无接触。
为此,基于自身知识储备及研究方向的探索,设计出一款智能设备及控制系统,针对芯片表面非接触使用,且减轻人工负担,来进行芯片主体及引脚相对长度的测量。
ipc测试方法
ipc测试方法IPC测试方法是指对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功能进行验证和检测的方法。
IPC是指操作系统中不同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共享资源和通信的机制。
在多核、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中,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IPC功能进行充分的测试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一、IPC测试方法的分类1. 语言独立测试方法:这种方法独立于编程语言,主要是通过模拟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来验证IPC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创建两个进程,一个作为发送方,另一个作为接收方,利用共享内存、消息队列或管道等方式进行通信,并检测数据是否能够正确地传递和接收。
2. 语言依赖测试方法:这种方法依赖于具体的编程语言,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来测试IPC功能。
例如,使用C语言编写两个进程,一个进程向共享内存中写入数据,另一个进程从共享内存中读取数据,并进行比较验证。
3. 性能测试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评估IPC功能的性能指标,例如传输速度、延迟等。
可以通过发送大量数据、频繁通信等方式来测试IPC的性能。
同时,也可以通过监测系统资源占用情况来评估IPC功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IPC测试方法的步骤1. 确定测试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需求,例如测试哪种类型的IPC功能、测试的场景和条件等。
2.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目标,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的测试,以覆盖IPC功能的各种情况。
3. 编写测试代码:根据测试用例,编写相应的测试代码,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代码,以及验证代码。
4. 执行测试:运行测试代码,观察和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数据是否正确传递、接收方是否能够正确处理等。
5. 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判断IPC功能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存在问题或异常情况。
6. 优化和调试:如果测试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需要进行优化和调试,修改相关代码或系统配置,以确保IPC功能的正常运行。
IP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
IP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概述IPC控制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图像处理和数据采集功能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和监控领域。
本文档将介绍IP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帮助用户顺利完成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安装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在开始安装前,需要先进行准备工作:1. 确保用户已经了解IP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检查IPC控制系统包含的设备和硬件是否完好。
步骤二:安装硬件设备1. 将IPC控制系统的主机设备与显示设备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2. 将相应的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连接到IPC主机上,根据硬件接口进行正确连接。
3. 所有硬件设备连接完成后,进行电源接入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供电。
步骤三:安装软件和驱动程序1. 打开操作系统,并插入已经准备好的软件光盘或USB设备。
2. 打开软件安装包,并根据安装向导的提示完成软件的安装步骤。
3. 根据系统提示,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并确保驱动程序安装成功。
步骤四:配置系统参数1. 双击系统桌面上的IPC控制系统图标,进入系统配置界面。
2.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系统的参数和功能选项,包括图像处理算法、数据采集间隔等。
3. 根据界面提示,保存配置并关闭系统配置界面。
调试方法步骤一:系统自检1. 启动IPC控制系统,并确保连接状态良好。
2. 系统自检过程中,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显示设备是否能够正常显示图像。
3. 在自检过程中,观察系统是否发出错误或警告信息。
步骤二:功能测试1. 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包括图像处理、数据采集等功能的正常运行。
2. 检查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确保系统能够按照预期功能进行操作。
3. 检查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步骤三:故障排除1.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系统功能异常或数据采集出错,需要进行故障排除。
2. 根据系统提示或日志信息,检查可能存在的故障点,并逐一排除故障。
3. 在排除故障后,对系统进行重新测试,确保故障已经解决。
基于高精度采样和控制系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压高稳定电源
基于高精度采样和控制系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压高稳定电源顾立波;梁昊
【期刊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年(卷),期】2024(50)4
【摘要】针对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高分辨率和全天候工作的严格要求,提出并研制了具备高稳定度以及绝缘性能优良的200 kV 高稳定性高压直流电源。
实验表明该系统能达到3.42‰的开关纹波和2.45‰的工频纹波,每小时的长期稳定性达到0.093‰~0.158‰,能够满足SEM对纹波和稳定性的要求。
【总页数】7页(P102-108)
【作者】顾立波;梁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86
【相关文献】
1.基于PIC单片机的电源采样及线路控制系统设计
2.一种用于高压开关电源的高精度电流采样电路
3.2kV高稳定度高压脉冲电源设计
4.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半导体激光器恒流驱动电源
5.ASO-S卫星基于太阳导行镜的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系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IPC的空气压缩机数据采集和压力控制系统
888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12(9) C om puter Measurement &C ontrol数据采集收稿日期:2004-01-14;修回日期:2004-01-24。
作者简介:徐庆龙(1964-),男,江苏省高邮市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方向的研究。
文章编号:1671-4598(2004)09-0888-03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B基于IPC 的空气压缩机数据采集和压力控制系统徐庆龙,杨月高,昝剑秋(盐城市自动化研究所,江苏盐城 224001)摘要:介绍了应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交流变频调速器以及参数传感变送器组成的空气压缩机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硬件工作原理、软件设计方法和可靠性设计措施,给出了温度、压力检测和信号调理电路,系统实现了对空气压缩机的主要运行参数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压力控制,使用结果表明,系统精度高,功能强,可靠性好。
关键词:空气压缩机;数据采集;PID 控制;工业控制计算机;可靠性设计Air Compressor Data Collection and Pressure Control SystemBased on Industrial ComputerXu Qinglong,Yang Yue gao,Zan Jianqiu(Yancheng Automation Institu te,Yancheng 224001,China)Abstract:An air compressor data collection and p ressure control system that is composed of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exchange frequency conversion governor and parameter sensor i s introduced.The systematic hardware operation pri nciple,the design method of software and design measure of reliabili ty are explained.The temperature,pressure measurement circuit is proposed.The sys tem realizes online data collection of the main operation data and pressure control of air compressor.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ystem has high preci sion,strong function and good dependabili ty.Key words:air compressor ;data collection;PID control;IPC;reliability design0 引言空气压缩机的各种运行参数(如排气压力、排气温度、电机温度、油压、油温等)采用人工定时抄表记录,而压力的控制一般都是二位式控制方式。
新型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
CATALOGUE目录•引言•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概述•新型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设计•新型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性能测试•新型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应用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传统的时间频率校准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复杂度高、校准精度低、无法实现远程校准等。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大大提升时间频率校准的效率和精度。
时间频率校准系统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尤其在航空航天、通信网络、智能交通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新型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实验验证等方面展开研究。
研究方法将采用理论分析、系统设计、实验验证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对时间频率校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进行理论分析;其次,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一种新型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精度。
研究内容与方法时间频率校准系统定义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时钟和频率同步,通常覆盖广泛的地理区域。
它采用了先进的信号传输技术,如光纤传输、卫星通信等,以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准确传输。
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还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特点,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运行。
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特点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广泛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GPS)、通信网络、电力系统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在GPS系统中,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能够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确保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通信网络中,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能够实现不同节点之间的时钟和频率同步,保障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应用场景基于云计算架构分布式架构高可用性设计030201系统架构设计高精度时钟源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设备,用于实现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
网络通信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自动化校准软件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结果计时器和频率计。
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结果在规定时间内,连续监测新型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的输出,并记录其变化情况。
基于IPC的经济型数控系统的研究
档型 ) 数控 系统j种。巾于经济型数控系统具有结构简 较高的 町靠性 , 特别适合于 业现场控制 。IC所具有的 P 单、 功能实用 、 价格 低廉 、 性价 比适 中等优 点 , 凶此仍有 丰 富 的软 硬 件资 源 和强 大 的 系统 功 能足 以开发 出 高性 能 它存在的空问和时 间,有 它在一定时期 内存在的必要
基 金项 目 : 肥工 业 大 学科 研 发展 基金 项 目(4 2 1 ) 合 0 00 F
控制 。经 四倍频 电路 后 , 系 统 分辨 率提 高 了 4 。 使 倍
1 4 机械工程师 20 年第 1 期 2 06 1
维普资讯
数控技术
4 系统 的 软件 结构
积木 式 设 计 、 全钢 结 构 密 机械加工业需要不 同类型和高 、 、 当 同层次 采 用通 用 的兀 源 总线 底 板结 构 、 中 低卡 不
的数控机床 。按照数控 系统的功能水 , 数控系统可 以
既 又 具 分为经济型 ( 低梢 型 )普及型( 、 中档型 ) 和全功能型( 高 低 通 滤 波 器滤 波 , 能 防止 电 磁 干 扰 , 能抗 冲 击 , 有
35 圆 范 栅 .
本系统 选用每转发 出 10 0 0个脉冲的圆光栅作 为位
置检 测 元件 实 现 半 闭环控 制 ,它用 联 轴节 与 步进 电机输
轴相连 , 直接把角度的变化转换为脉冲个数 , 并把信号
3 系统 的硬件 组 成
.
输 m到倍 频 辨 向电路 进 行进 一 步处 理 。
关 键词 : 工业控制计算机 ;半 闭环 ;经济 型数控 系统
中图分类号 :G 5 T 69
高清IPC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IPC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IPC监控系统的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有线到无线,实现远程监控和移动监控。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IPC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简单的画面传输到智能分析、预警和识别,提高监控效率和响应速度。
IPC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
2023
高清ipc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CATALOGUE
目录
方案设计概述高清IPC监控系统架构设计高清IPC监控系统硬件设计高清IPC监控系统软件设计IPC监控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IPC监控系统应用案例与前景展望
01
方案设计概述
高清IPC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网络摄像机(IP Camera)对目标进行音视频监控,并将监控画面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的系统。
数据检索与分析
测试数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性能,以满足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报警需求。
01
02
03
显示分辨率
测试客户端显示设备在不同分辨率下的显示效果和响应时间。
多屏显示
测试多屏显示时的画面拼接、同步和刷新率表现。
客户端软件稳定性
测试客户端软件的启动、运行和关闭时的稳定性表现。
客户端显示性能测试
06
定义
高清IPC监控系统的目标是在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上,提供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实时音视频监控,并通过网络传输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监控效率和响应速度,同时降低监控成本。
目标
定义与目标
高清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IPC监控系统的图像分辨率不断提高,从标清到高清,甚至到4K、8K超高清分辨率,不断提高监控画面的清晰度和质量。
视频监控系统测试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测试方案V1.0.4xxx 电子有限公司xxxx 年xx月文档信息修改过程目录1 编写目的 (9)2 测试环境 (9)2.1 硬件环境 (9)2.2 软件环境 (9)2.3 测试工具 (10)2.4 网络拓扑 (10)3 测试内容 (11)3.1 系统功能 (11)3.1.1 视频监控 (11)3.1.1.1 监控控件下载及更新 (11)3.1.1.2 视频监控 (13)3.1.1.3 调节视频分辨率 (13)3.1.1.4 调节视频帧率 (14)3.1.1.5 调节视频亮度 (14)3.1.1.6 调节视频对比度 (15)3.1.1.7 调节图像质量 (16)3.1.2 云台控制 (16)3.1.2.1 云台基本功能 (16)3.1.2.2 云台极限值 (17)3.1.2.3 云台控制权限 (17)3.1.3 字幕时间戳显示 (18)3.1.4 拍照 (18)3.1.5 客户端本地录像 (19)3.1.5.1 短时间本地录像 (19)3.1.5.2 长时间本地录像 (20)3.1.5.3 本地录像中终端重启或掉线 (20)3.1.6 中心录像 (21)3.1.6.1 按天设置中心录像 (21)3.1.6.1.1 结束时间为当日 (21)3.1.6.1.2 结束时间为次日 (21)3.1.6.2 按日期设置中心录像 (22)3.1.6.3 按周设置不循环录像 (22)3.1.6.4 按周设置循环录像 (23)3.1.6.4.1 按周不跨日循环录像 (23)3.1.6.4.2 按周跨日循环录像 (24)3.1.6.4.3 按周临界点循环录像 (24)3.1.6.4.4 按周循环/不循环录像起始时间的正确性 (25)3.1.6.5 查看录像设置内容和录像状态 (26)3.1.6.6 取消中心录像设置 (26)3.1.6.7 修改录像时间 (27)3.1.6.7.1 加长录像时间 (27)3.1.6.7.2 缩短录像时间 (27)3.1.6.8 移动侦测触发录像 (28)3.1.6.8.1 单次触发 (28)3.1.6.8.2 连续触发 (29)3.1.6.9 传感器触发录像 (29)3.1.6.9.1 单次触发 (29)3.1.6.9.2 连续触发 (30)3.1.6.10 移动侦测和传感器同时触发录像 (30)3.1.6.11 中心录像中终端状态发生变化 (31)3.1.6.11.1 在线 (31)3.1.6.11.2 在线、不在线 (32)3.1.6.11.3 在线、不在线、在线 (32)3.1.6.11.4 不在线 (33)3.1.6.11.5 不在线、在线 (34)3.1.6.11.6 不在线、在线、不在线 (34)3.1.6.12 移动侦测触发录像中终端重启或掉线 (35)3.1.6.13 传感器触发录像中终端重启或掉线 (36)3.1.6.14 录像中录像服务器重启 (37)3.1.6.15 23:59:00---00:00:00 之间开始或结束的录像 (37)3.1.6.16 录像时长 (38)3.1.6.17 异常提示 (39)3.1.6.17.1 终端不在线提示 (39)3.1.6.17.2 终端分配空间满提示 (39)3.1.6.17.3 终端分配空间满后,设置新录像 (40)3.1.6.17.4 终端分配空间为0,设置录像 (40)3.1.6.17.5 录像服务器空间满提示 (41)3.1.6.17.6 终端录像中发生异常,检查录像结束时间 (41)3.1.7 空间管理 (42)3.1.7.1 循环使用空间 (42)3.1.7.2 不循环使用空间 (43)3.1.7.3 循环策略下增大录像空间 (44)3.1.7.4 循环策略下减小录像空间 (45)3.1.7.5 不循环策略下空满未满时增大录像空间 (45)3.1.7.6 不循环策略下空间满后增大录像空间 (46)3.1.7.7 不循环策略下减小录像空间 (47)3.1.7.8 循环策略变不循环 (47)3.1.7.9 不循环策略变循环 (48)3.1.7.10 循环策略变不循环& 空间变小 (49)3.1.7.11 循环策略变不循环& 空间变大 (49)3.1.7.12 不循环策略变循环& 空间变大 (50)3.1.7.13 不循环策略变循环& 空间变小 (50)3.1.7.14 将已分配的空间置0 (51)3.1.7.15 对不在线终端设置录像查看空间 (52)3.1.7.16 空间释放 (52)3.1.8 目录设置 (53)3.1.8.1 使用默认路径 (53)3.1.8.2 设置新路径 (54)3.1.9 录像查询 (54)3.1.9.1 查看所有录像 (54)3.1.9.2 按终端名称查询 (55)3.1.9.3 按录像类型查询 (55)3.1.9.4 按时间查询 (56)3.1.9.5 查询正在录像的记录 (56)3.1.9.6 组合查询 (57)3.1.10 录像查看 (57)3.1.10.1 录像点播 (57)3.1.10.2 录像点播中的视频控制 (58)3.1.11 录像下载及播放 (58)3.1.11.1 录像下载控件下载 (58)3.1.11.2 录像下载播放 (60)3.1.12 录像删除 (60)3.1.12.1 删除已录制完的录像 (60)3.1.12.2 删除正在录像的记录 (61)3.1.12.3 删除正在点播的录像 (61)3.1.12.4 删除正在下载的录像 (62)3.1.13 移动侦测报警 (63)3.1.13.1 开启移动侦测报警 (63)3.1.13.2 手动关闭移动侦测报警 (63)3.1.13.3 自然关闭移动侦测报警 (64)3.1.13.4 触发间隔控制 (64)3.1.13.5 修改短信内容或手机、小灵通号码 (65)3.1.13.6 修改录像时长 (65)3.1.13.7 修改输出时长 (66)3.1.13.8 取消短信、录像、报警输出设置 (67)3.1.13.9 移动侦测开启时终端重启 (67)3.1.13.10 查看移动侦测录像设置和录像状态 (68)3.1.14 传感器报警 (69)3.1.14.1 开启传感器报警线路 1 (69)3.1.14.2 关闭传感器报警线路 1 (69)3.1.14.2.1 手动关闭 (69)3.1.14.2.2 自然关闭 (70)3.1.14.3 开启传感器线路 2 (71)3.1.14.4 关闭传感器2线 (71)3.1.14.4.1 手动关闭 (71)3.1.14.4.2 自然关闭 (72)3.1.14.5 同时开启1线和2线 (73)3.1.14.6 触发间隔控制 (74)3.1.14.7 线路1开启时终端重启 (74)3.1.14.8 线路2开启时终端重启 (75)3.1.14.9 线路1和2同时开启时终端重启 (75)3.1.14.10 错误选择触发模式 (76)3.1.14.11 修改触发模式 (77)3.1.14.12 修改短信内容和手机小灵通号码 (77)3.1.14.13 修改录像时长 (78)3.1.14.14 修改输出时长 (79)3.1.14.15 取消短信、录像、报警输出设置 (79)3.1.14.16 查看DI/DO 录像设置和录像状态 (80)3.1.15 平台重启终端 (81)3.1.16 firmware 自动更新 (81)3.1.17 个人信息修改 (82)3.1.18 修改显示名称 (82)3.2 系统性能 (83)3.2.1 Proxy 服务器注册认证压力测试 (83)3.2.1.1 注册认证能力 (83)3.2.1.2 并发处理能力 (83)3.2.2 媒体服务器分发压力测试 (84)3.2.2.1 分发处理能力 (84)3.2.2.2 并发分发处理能力 (85)3.2.2.3 通道释放 (86)3.2.3 媒体服务器稳定性测试 (87)3.2.4 MS 压力测试 (87)3.2.4.1 录像能力 (87)3.2.4.2 点播能力 (88)3.2.4.3 并发点播能力 (88)3.2.5 延时测试 (89)3.2.5.1 注册认证系统响应延时 (89)3.2.5.2 MRS 分发系统响应延时 (90)3.2.5.3 云台控制处理延时 (90)3.2.6 视频稳定性测试 (91)3.3 异常测试 (91)3.3.1 Proxy 服务器异常 (91)3.3.1.1 监控中Proxy 服务器断网 (91)3.3.1.2 监控中Proxy 服务器断电 (92)3.3.1.3 录像中Proxy 服务器断网 (93)3.3.1.4 录像中Proxy 服务器断电 (93)3.3.1.5 点播中Proxy 服务器断电断网 (94)3.3.2 MCC 服务器异常 (94)3.3.2.1 监控中MCC 服务器断网 (94)3.3.2.2 监控中MCC 服务器断电 (95)3.3.2.3 录像中MCC 服务器断网 (95)3.3.2.4 录像中MCC 服务器断电 (96)3.3.3 MRS 服务器异常 (97)3.3.3.1 监控中MRS 服务器断网 (97)3.3.3.2 监控中MRS 服务器断电 (97)3.3.3.3 录像中MRS 服务器断网 (98)3.3.3.4 录像中MRS 服务器断电 (98)3.3.4 MS 服务器异常 (99)3.3.4.1 录像中MS 服务器断网 (99)3.3.4.2 录像中MS 服务器断电 (100)3.3.4.3 点播中MS 服务器断网 (100)3.3.4.4 点播中MS 服务器断电 (10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是家庭视频监控系统测试方案,在文档中规定了家庭视频监控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和测试内容。
高清IPC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监控系统不具备智能化分析功能,需要人工干预 。
监控系统扩展性差,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业务需 求。
需求分析
需要支持高清视频播放,提高 监控画面的清晰度。
需要具备智能化分析功能, 减少人工干预。
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适应 业务发展的需求。
方案目标与预期效果
安全可靠
系统的安全性高,数据传输加密可靠。
05 高清IPC监控系统 维护与优化
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
设备巡检
定期对高清IPC监控系统的设备进行巡检,包括摄像头、 传输设备、存储设备等,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性能稳定 。
故障处理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定位故障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进行修复。若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联系技术支持 人员进行排查和解决。
备份与恢复
为避免数据丢失或设备故障对监控系统的影响,应定期对 数据进行备份,并制定相应的恢复策略,确保系统的正常 运行。
系统优化建议
01
网络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和优化,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稳定
性。
02
存储优化
合理规划存储空间,采用分级存储和备份策略,提高存储效率。同时,
对存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存储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监控功能
验证监控画面的清晰度、监控设备的接入情况 等。
控制功能
验证对监控设备的控制功能是否正常,如云台控制、灯光控制等。
功能测试与性能评估
报警功能
验证系统对异常情况的报警 功能是否正常,如移动侦测 、越界报警等。
性能评估
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 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 户数等。
响应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IPC控制系统的实时高精度测频方法张予生1,王明武2,王永华2(1郑州轻工业学院后勤保障处,河南郑州 4500022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摘要:针对IPC控制系统中流量计高精度的实时测频问题,分析了PCI-1712L和KPCI-714的测频原理和实际测试结果;通过PLC高速计数功能完成了对流量计的测频,实现了实时流量的高精度测量;利用平均值滤波算法修正了误差,使得精度进一步提高。
该方法测到的频率精度达到0.4%, 采集速度为20次/秒。
关键词:IPC控制系统;流量计频率测定;PLC高速计数通道;PCI-1712L; KPCI-7414 中图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识码:BA real-time frequency measuring method with high accuracy based on IPC control systemZhang Yusheng1,Wang Yonghua 2, Wang Mingwu 2( 1 Dept. of Logistics,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2, Henan State2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al Electric Apparatus in Henan State,Zhengzhou 450002)Abstract: To solve real-time frequency measuring problem of flow meter with high accuracy in the IPC control system, analyzed the frequency measuring principium and actual results of PCI-1712L and KPCI-714. By using high speed counter of PLC, measured the frequency of flow meter at high accuracy. Adopted the average filtering algorithm to modify error and improve data precision. The precision of frequency parameter can reach 0.4 % and the sampling speed can reach to 20 times/sec by using this method.Keywords:Industry PC control system; frequency measuring of flow meter; high speed counterof PLC; PCI-1712L; KPCI-74140 引言气动阀性能参数采集与处理系统是针对高标准的军用气动阀性能测试要求而设计的。
介质流量是气动阀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它是通过流量计输出的一串幅值为30VDC的频率信号而获得的。
测试介质是高压压缩空气,流速极快,所以如何实现流量计实时的高精度测频是整个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个难点和重要环节。
我们先后使用台湾研华公司PCI-1712L数据采集卡和北京科日新公司KPCI-7414测频模块对流量计测频,结果都很不理想,满足不了系统设计的实时性和精度要求。
我们最后用PLC高速计数功能成功完成了这一环节的设计。
1 系统工作原理图1为气动阀性能参数采集与处理系统原理图。
系统采集的参数主要有前压、后压、压差、温度和流量等。
测试气源由电磁阀来控制开断,气源开通后,被测阀前后的压力变送器实测值分别为P1和P2,两者差即为被测阀的压差。
调节阀用来调节测试介质的流量。
科氏质量流量计选择瑞士E+H 的产品,它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提供两路输出信号,一路为频率信号,用来测试介质的流量;另一路为4~20mA标准信号,用来测试介质的温度。
综合考虑,系统选用工控机(IPC)、数据采集卡和PCAtuo组态软件配合使用的控制方案。
前压力变送器图1 被测阀检测过程原理图2 流量计测频E+H 流量计的频率信号用来测定介质的瞬时流量,其满量程为2~1000Hz。
压缩空气的流速极快,7~ 8秒就测试完毕一次,系统设计要求每60ms采集一次流量计频率值,精度为0.5%,这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难点。
2.1 PCI-1712L数据采集卡测频由于本控制系统是基于IPC的,所以我们首先想到用数据采集卡上的集成功能对流量计进行测频。
PCI-1712L是一款高速多功能PCI总线数据采集卡。
它提供16路模拟量输入,16路数字量输入/输出,以及3个10M Hz时钟的16位多功能计数器通道。
PCI-1712L是硬件和软件配合进行测频,需要两个计数器通道CNT来完成,如图2所示。
CNT1的OUT端接到CNT2的GATE端,流量计的频率信号接到CNT2的CLK端。
CNT1采用单触发(One Shot)方式,用来触发和结束CNT2计数;CNT2用来累计CNT1的每个单触发周期内被测到的信号脉冲数,从而测出信号频率。
流量计输出频率范围为2~1000Hz(属于板卡的0.2Hz~13kHz低频信号),此时板卡的内部时钟频率默认为10kHz ,每个单触发周期为6秒左右,即每6秒才能更新读数一次。
实际的测试结果比这个延迟时间还长一些,所以无法满足流量计测频的实时性要求。
图2 PCI-1712L测频示意图 2.1 KPCI-7414模块测频K-7414 是CAN总线脉冲计数测频模块,具有独立的RS485串行通信接口,计数频率最高达2MHZ,如图3所示。
K-7414采用8254作为计数芯片,其工作方式由上位机通过串口总线设定,这里使用的RS-485串行通讯。
实际接线时把被测信号接到R485A端和R485B端,并短接RR端和R485B端。
信号上升沿触发K-7414模块计数,下降沿终止计数。
KPCI-7414输出信号通过RS485/RS232转换器送入IPC中进行处理。
KPCI-7414图3 KPCI-1714测频示意图KPCI-7414的板载晶振是2MHz(脉冲周期0.5µs),它的测频原理是当模块采集到N个现场脉冲频率信号时,通过所含有的晶振脉冲个数计算出现场脉冲信号的周期和频率。
比如1个信号半周内晶振脉冲个数是100,那么被测的现场频率信号半周的脉宽为100×0.5µs =50µs,一周的脉宽就是100µs,从而其频率f就是1/100µs=10000Hz。
KPCI-7414测频是严格以现场脉冲频率信号的占空比为50%为前提的,另外在高频时现场脉冲信号的脉宽很小,这些都给实际测试结果造成较大的误差,无法达到流量计测频的精度要求。
2.3 S7-200 PLC高速计数通道测频我们最后采用S7-200 PLC(CPU 222)的高速计数功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具体的实现框图如图4所示。
PLC高速计数通道在每个50ms时间内累加它采集到的脉冲个数,脉冲个数存放在VD604存储单元中。
最后VD604*20,即为流量计的实时频率值。
图4 PLC频率测试程序流程框图为了使数据精度更高,测频程序中还采用了平均值滤波算法。
实际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PLC高速计数通道测频,既能满足测频的实时性的要求,又能满足数据精度的要求。
具体的系统程序如下。
主程序:LD SM0.1MOVB 16#F8, SMB37 //初始化高速计数器0控制字节MOVD +0, SMD38 //清高速计数器当前单元HDEF 0, 0 //定义高速计数器0为工作方式0CALL SBR_0 //调用子程序0子程序:LD SM0.0MOVB 50, SMB34 //时基中段0,定时50msATCH INT_0, 10 //50ms时间到,调用中断程序0ENI //全局开中段HSC 0 //启动高速计数器0中断程序:LD SM0.0 //读高速计数器0的读数值到VD200MOVD HC0, VD200LD SM0.0 //把脉冲个数依次压入到VD516- VD504中MOVD VD504, VD500MOVD VD508, VD504MOVD VD512 VD508MOVD VD516, VD512MOVD VD200, VD516LD SM0.0 //求脉冲个数的5次累加和MOVD VD500, VD600+D VD504, VD600+D VD508, VD600+D VD512, VD600+D VD516, VD600LD SM0.0DTR VD600, LD0LD SM0.0MOVR LD0, LD4/R 5, LD4 //得到脉冲的平均值LD SM0.0MOVR LD4, LD8*R 20.0, LD8 //测得频率信号的大小PLC不仅完成了流量计的频率测定,同时,系统的几路数字量(电磁阀、接近开关以及指示灯等)也用PLC来实现其逻辑控制,这样就省去了在数据采集板上使用数字量I/O时所必须采取的一些麻烦措施。
3 结语采用PCI-1712L数据采集卡对低频率信号进行测定,其测频周期的延迟时间太长;采用KPCI-1714进行测频,其测频结果误差比较大,它们都不能同时满足测频的实时性和精度要求。
最后,在IPC测控系统中我们使用PLC高速计数通道对流量计进行测频,并且采用平均值滤波算法对误差进行修正,完成了测频环节的设计。
该方法的使用结果表明它在实时性和精度两个方面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本文的创新点是解决了在基于IPC的控制系统中高精度实时频率测量的问题。
4 参考文献1. Advantech. PCI-1712/1732 User's manual. 2001.32. kerix. K-7414光隔脉冲量计数/测频模块实用说明书.2006.23.李堃弸等. 测控领域中基于VB 的数据采集的设计与实现[ J] .微计算机信息2005, 1: 46- 474.于锋等. 基于PCI- 1714 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微计算机信息 2005,1:60-625.王永华主编.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3作者简介:张予生(1962-),男,汉,电气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气技术工程项目开发和电气设备维护等工作;王明武(1980-),男,汉,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工业控制网络技术与应用;王永华(1963-),男,汉,教授,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工业自动化技术集成与应用,信息化工业测控电器与系统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