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要点(课堂PPT)
合集下载
2024版早产儿的家庭护理PPT课件
![2024版早产儿的家庭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6f99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9.png)
学习早产儿相关知识
了解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增强家长的信心和 应对能力。
寻求社会支持
加入早产儿家长互助组织,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减轻心 理压力。
亲子互动游戏推荐
抚触游戏 通过轻柔的抚触和按摩,促进早产儿 的触觉发育和亲子情感交流。
视觉游戏
使用黑白或彩色玩具、图片等视觉刺 激物,促进早产儿的视觉发育。
危险因素
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备与优化
REPORTING
室内温度与湿度调节
保持适宜的温度
定时通风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室内温 度应保持在24-26℃,避免过冷或过 热。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避免细菌滋生。
控制湿度
关注早产儿的智力发展情况,包括语 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表现。
注意观察早产儿的运动发育情况,如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 是否落后于同龄儿。
如发现异常表现,及时就诊并进行干 预治疗。
PART 06
心理关爱与成长支持体系 建设
REPORTING
家长心理调适指南
接受现实,积极面对
早产儿出生可能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长需要接受现实, 积极面对,并寻求专业帮助。
喂养量与频率
根据宝宝体重、年龄等调整喂养量 与频率。注意观察宝宝反应,避免 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
辅食添加时机及方法
添加时机 一般建议在早产儿矫正年龄满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在 此之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添加原则 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逐步增加辅 食种类和量。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及时调整辅食添加计划。
避免过度摩擦
在清洁和护理过程中,避免过度 摩擦早产儿的皮肤,以免损伤角
了解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增强家长的信心和 应对能力。
寻求社会支持
加入早产儿家长互助组织,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减轻心 理压力。
亲子互动游戏推荐
抚触游戏 通过轻柔的抚触和按摩,促进早产儿 的触觉发育和亲子情感交流。
视觉游戏
使用黑白或彩色玩具、图片等视觉刺 激物,促进早产儿的视觉发育。
危险因素
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备与优化
REPORTING
室内温度与湿度调节
保持适宜的温度
定时通风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室内温 度应保持在24-26℃,避免过冷或过 热。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避免细菌滋生。
控制湿度
关注早产儿的智力发展情况,包括语 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表现。
注意观察早产儿的运动发育情况,如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 是否落后于同龄儿。
如发现异常表现,及时就诊并进行干 预治疗。
PART 06
心理关爱与成长支持体系 建设
REPORTING
家长心理调适指南
接受现实,积极面对
早产儿出生可能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长需要接受现实, 积极面对,并寻求专业帮助。
喂养量与频率
根据宝宝体重、年龄等调整喂养量 与频率。注意观察宝宝反应,避免 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
辅食添加时机及方法
添加时机 一般建议在早产儿矫正年龄满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在 此之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添加原则 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逐步增加辅 食种类和量。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及时调整辅食添加计划。
避免过度摩擦
在清洁和护理过程中,避免过度 摩擦早产儿的皮肤,以免损伤角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1dc6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0.png)
谢谢观看
每天早晚用棉球蘸取碘伏消毒脐带根部,由脐带根部向周围轻轻擦拭,以避免用力过大刺激宝宝皮肤。
如果发现宝宝脐带有出血、异味、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宝宝脐带未脱落之前,要进行合理的喂养,以避免消化不良等问题。
宝宝的脐带未脱落之前,要尽量避免触碰,以免造成感染。
在宝宝脐带未脱落之前,应避免衣物和尿布摩擦到脐带根部,以免造成疼痛和感染。
01
为了避免过于粘稠或易误入气道的的食物,可以适当给早产儿使用果冻状的罐装食物,这些食物对肠道蠕动的要求较小,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反流的问题。
3. 避免过细的食物
01
早产儿的专业护理方法
03
1. 呼吸管理
1.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以及胸廓起伏和皮肤颜色,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01
2. 维持合适的空气湿度,避免干燥和温度波动。
5. 早产儿在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干燥。
02
03
04
05
3. 保持清洁
早产儿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1
早产儿的基本护理措施
2
保持清洁是早产儿护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定期给早产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其次,要勤换尿布,保持臀部、会阴部等部位的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此外,要注意口腔卫生,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口腔黏膜和舌头,防止口腔感染。同时,要定期更换衣服和被褥,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总之,保持清洁是早产儿护理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减少感染和促进生长发育。
3. 健康监测
4. 合理喂养
选择合适的配方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喂养,避免发生胃肠道感染。
5. 注意保暖
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需注意保暖,保持适宜的室温。
2. 隔离防护
每天早晚用棉球蘸取碘伏消毒脐带根部,由脐带根部向周围轻轻擦拭,以避免用力过大刺激宝宝皮肤。
如果发现宝宝脐带有出血、异味、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宝宝脐带未脱落之前,要进行合理的喂养,以避免消化不良等问题。
宝宝的脐带未脱落之前,要尽量避免触碰,以免造成感染。
在宝宝脐带未脱落之前,应避免衣物和尿布摩擦到脐带根部,以免造成疼痛和感染。
01
为了避免过于粘稠或易误入气道的的食物,可以适当给早产儿使用果冻状的罐装食物,这些食物对肠道蠕动的要求较小,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反流的问题。
3. 避免过细的食物
01
早产儿的专业护理方法
03
1. 呼吸管理
1.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以及胸廓起伏和皮肤颜色,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01
2. 维持合适的空气湿度,避免干燥和温度波动。
5. 早产儿在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干燥。
02
03
04
05
3. 保持清洁
早产儿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1
早产儿的基本护理措施
2
保持清洁是早产儿护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定期给早产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其次,要勤换尿布,保持臀部、会阴部等部位的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此外,要注意口腔卫生,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口腔黏膜和舌头,防止口腔感染。同时,要定期更换衣服和被褥,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总之,保持清洁是早产儿护理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减少感染和促进生长发育。
3. 健康监测
4. 合理喂养
选择合适的配方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喂养,避免发生胃肠道感染。
5. 注意保暖
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需注意保暖,保持适宜的室温。
2. 隔离防护
【全文】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全文】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737c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d.png)
5.血液系统早产儿贫血常见。生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迅速下降, 体重愈低、下降愈早,6周后血红蛋白可跌至70~lOOg/L(足月儿 8—12周后低至llOg/L),有核红细胞持续出现在外周血象中的 时间长
6.神经系统 (1)胎龄越小,咳嗽、吸吮、吞咽等各种反射越差,肌张力低下,拥抱反 射不明显,活动少,哭声细小,常处于抑制状态。 (2)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当缺氧缺血时易发生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 病、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3)脑室管膜下存在着胚胎生发层组织,胎龄<32周、体重<1 500g的早产 儿可有自发性脑室内出血,预后较差,出生后应常规给予止血药物。 (4)早产儿视网膜发育未完全,吸入高浓度氧气或吸氧时间过长易发生视 网膜病变,严重者可致失明。
汗腺发育不全,其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常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发生硬 肿症。因此,维持早产儿体温很重要。对体重小于2000g者,箱温调至 32℃~33℃;1500~2000g者,箱温调至32℃~34℃;1500g者,箱温调 至 32℃~36℃。在患儿体温未升至正常之前应每1h测体温1次,升至 正常后可每4h测1次,并做好记录。
进行眼底检查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 重<2kg必查)、体格及神经行为的发育状况、2.一般0-3个月 1个月复查一次,4个月-1岁每3个月复查一次,1岁后每半年 复查一次,3岁后如生长发育良好可停止复查。3.如有特殊情 况可及时就诊复查
三.喂养时注意:
1.强调坚持母乳喂养。2.如果不能坚持母乳喂养,应选用早产 儿专用配方奶粉。3.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应及时补充适量的维 生素k1,预防出血症。1个月开始补充铁剂预防贫血,补充鱼肝 油预防佝偻病。4个月内不需添加辅食。
3 消化系统
(1)吸吮及吞咽能力弱,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发生溢奶、胃食管反流,严重者可 致窒息、吸人性肺炎。 (2)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较少,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当存在缺氧缺血、 喂养不当的情况时,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肝功能不成熟,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肠蠕动慢致胎粪排出延迟,生理性黄 疸持续时间较长且较重。当存在感染、酸中毒等病理情况时,未结合胆红素可通 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5e00516c175f0e7dd13716.png)
17
校正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
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一般 早产儿身长矫正至40月龄,头围至18
月龄,体重至 24月龄。
18
出院后需通过定期随访监测进行连续评估 来调整喂养方案。
19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的重点包括喂养和生长 代谢的评估(可参照附件随访表), 监测频 率为出院后6月龄以内每月1次,6—12月
3
一般认为,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 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第1年是早产 儿脑发育的关键期。
4
早产儿追赶生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 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导致生长迟缓,偏离 正常轨迹。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 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 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
龄每2个月1次。高危早产儿第一年应每月1 次,尤其出院后l~2周内应进行首次评估。
20
评价内容:
1、喂养评估: 喂养情况包括早产儿的进食需求及状态转
换、喂养方式(乳类)、每日奶量、有无吐、 腹胀等、排尿和排便的次数和性状。
21
2、生长评估:
1、生长水平:横向;身高、体重、头围、上 臂围等
9
正确哺乳方式:
10
饥饿表现:
11
2、强化人乳: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 2 000 g的早产
儿,采用人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 HMF)加人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可增加人乳 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确保其营养需求。
12
对象:
1、出生体重1800g早产儿。 2、EUGR早产儿、尚未完成追赶生长的小
39
NBNA评分参考表
40
校正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
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一般 早产儿身长矫正至40月龄,头围至18
月龄,体重至 24月龄。
18
出院后需通过定期随访监测进行连续评估 来调整喂养方案。
19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的重点包括喂养和生长 代谢的评估(可参照附件随访表), 监测频 率为出院后6月龄以内每月1次,6—12月
3
一般认为,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 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第1年是早产 儿脑发育的关键期。
4
早产儿追赶生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 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导致生长迟缓,偏离 正常轨迹。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 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 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
龄每2个月1次。高危早产儿第一年应每月1 次,尤其出院后l~2周内应进行首次评估。
20
评价内容:
1、喂养评估: 喂养情况包括早产儿的进食需求及状态转
换、喂养方式(乳类)、每日奶量、有无吐、 腹胀等、排尿和排便的次数和性状。
21
2、生长评估:
1、生长水平:横向;身高、体重、头围、上 臂围等
9
正确哺乳方式:
10
饥饿表现:
11
2、强化人乳: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 2 000 g的早产
儿,采用人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 HMF)加人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可增加人乳 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确保其营养需求。
12
对象:
1、出生体重1800g早产儿。 2、EUGR早产儿、尚未完成追赶生长的小
39
NBNA评分参考表
40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369a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e.png)
2. 控制喂奶量和时间
早产儿控制喂奶量和时间是很重要的护理要点。 喂奶量应该根据宝宝的体重、胎龄和生长速度来 调整。一般来说,早产儿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喂 100-120毫升的奶,但具体的喂奶量应该根据 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同时,喂奶的时间也需要注 意,不能太频繁也不能太长,以免影响宝宝的消 化吸收和睡眠。另外,早产儿需要更频繁的喂养, 因为他们的胃容量小,需要少量多次地进食来满 足生长需求。在喂奶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以确定是否吃到了足够的奶。
0
2
暖箱保暖和家庭照料
1. 使用暖箱维持舒适温度
早产儿需要使用暖箱维持舒适温度,暖箱温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湿度维 持在55%-65%之间。暖箱内温度和湿度应保持恒定,并注意预防感染。家庭照 料中,需要保证早产儿体温稳定,注意室内温度和衣服增减,以避免感冒。在
出暖箱后,应逐步适应外部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并注意空气流通。
家长应学会正确的护理 方法,如抱姿、换尿布 等。同时,注意宝宝的 情绪变化,及时安抚。
4. 预防感染
5. 及时就医
家长在护理过程中要注 意卫生,勤洗手、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如宝宝出现发热、咳嗽、 腹泻等异常症状,应及 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3. 家庭照料及早产儿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1. 家庭照料
在家庭照料中,首先要注意早产儿的 保暖措施,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4~ 28℃之间,避免过低或过高。
5. 高危早产儿需要减少疼痛刺激, 以避免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6. 高危早产儿需要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以及接受必要的医疗护理。
3. 特殊情况的应对方案及转诊标准
1. 特殊情况的应对 方案: 2. 转诊标准:
谢谢观看
处理。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及早期智力培训(ppt)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及早期智力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ac9abaaf1ffc4fff47ac63.png)
0-1月(新生儿期)
六种意识状态 ❖ 安静觉醒状态 ❖ 活动觉醒状态 ❖ 哭的状态 ❖ 瞌睡状态 ❖ 安静睡眠状态 ❖ 活动睡眠状态
0-1月(新生儿期)
惊人的行为能力 ❖ 视觉:出生后几分钟就有看的能力; ❖ 听觉:喜欢听人声、喜欢高调的声音; ❖ 敏感的触觉: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疼痛
有反应 ❖ 良好的味觉 ❖ 惊人的嗅觉
▪ 6个月后增加到18000 个(7.2倍)
▪ 2岁时达到最高浓度, 约为成人的1倍半
大脑发育的科学依据
❖ 大脑发育有关键期 ▪ 早期经验对大脑发 育具有重要作用 ▪ 婴儿的感知觉经验, 是大脑发育不可缺 少的条件
早期训练心理学依据
❖ 视觉发育关键期 ▪ 婴儿从出生起缺乏有效视觉刺激(如先天性白 内障)视觉脑细胞萎缩,3岁得不到恢复,将永 久失明。如意大利有一个6岁男孩,婴儿期有 一眼因感染被包裹两周而失明。人视觉关键期, 可长达4~5年
维生素及铁剂的补充
❖ 早产儿生后10天起开始补充维生素AD, 400IU/天;
❖ 6周开始补充铁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续12-15个月。适当户外 活动,接受日光照射。
疫苗接种
❖ 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患病期间不宜接种疫苗。
疾病筛查
❖ 进行听力、眼底及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的筛 查,特别是住院期间给予过氧疗的早产儿必须早 期做眼底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配合医院 随访评估。
❖ 2、面部、外耳道、鼻孔清洁,勿挖耳道及鼻腔, 不挑马牙。
❖ 3、保持小儿皮肤及脐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 防止尿布浸湿及污染脐部。
预防感染
❖ 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避免去公共场 所,尽量减少亲友探视和家人亲吻,避免交叉感 染,不能与患有感冒、气管炎等疾病的人接触。 孕母感冒时应佩戴口罩,接触早产儿前后洗手, 不要在家喂养宠物。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e1113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2.png)
早产儿出院后应注意奶粉的成分与适应性。 首先,应选择适合早产儿生长和发育的配方 奶粉,避免过敏原和乳糖不耐受等问题。其 次,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胎龄选择适合的奶 瓶和奶嘴,避免吞咽困难和溢奶等问题。此 外,要注意奶粉的渗透压和营养素含量是否 适合早产儿的身体需求。最后,根据早产儿 的生长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逐步调整奶粉的浓 度和喂养量,确保早产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和 水分。
03
母乳与配方奶的选择
1. 尽量选择母乳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食物,富含营养和免疫物质,有助于促进早产 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与配方奶相比,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益处更为显著。如果母亲无法提供足够的母 乳,可以考虑使用配方奶,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喂养方法和剂量,并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2. 注意膳食纤维和水果的摄入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策略中,合理搭配营养餐是很重要的。在搭配营养餐时,注意膳食纤 维和水果的摄入是很关键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功能,预防便秘和腹泻等问题。 同时,适量的水果摄入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在 喂养中,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合理搭配营养餐,并注意膳食纤维和水果的摄入量。
05
5. 如果孩子的皮肤出现任何问题, 如黄疸、皮疹等,应及时就医。
06
6. 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任何变化, 如睡眠习惯改变、烦躁不安等, 应及时就医。
谢谢观看
3. 对于生长迅速的早产儿,其 蛋白质的需求量是正常体重儿 子的三倍。
5. 对于生长迅速的早产儿,其 矿物质的需求量是正常体重儿 子的三倍。
3. 消化吸收能力较弱
02
喂养计划与实施
1. 制定详细的喂养计划
1. 确定喂 养目标
03
母乳与配方奶的选择
1. 尽量选择母乳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食物,富含营养和免疫物质,有助于促进早产 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与配方奶相比,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益处更为显著。如果母亲无法提供足够的母 乳,可以考虑使用配方奶,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喂养方法和剂量,并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2. 注意膳食纤维和水果的摄入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策略中,合理搭配营养餐是很重要的。在搭配营养餐时,注意膳食纤 维和水果的摄入是很关键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功能,预防便秘和腹泻等问题。 同时,适量的水果摄入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在 喂养中,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合理搭配营养餐,并注意膳食纤维和水果的摄入量。
05
5. 如果孩子的皮肤出现任何问题, 如黄疸、皮疹等,应及时就医。
06
6. 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任何变化, 如睡眠习惯改变、烦躁不安等, 应及时就医。
谢谢观看
3. 对于生长迅速的早产儿,其 蛋白质的需求量是正常体重儿 子的三倍。
5. 对于生长迅速的早产儿,其 矿物质的需求量是正常体重儿 子的三倍。
3. 消化吸收能力较弱
02
喂养计划与实施
1. 制定详细的喂养计划
1. 确定喂 养目标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要点PPT课件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要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ef915d0b1c59eef9c7b404.png)
16
17
18
19
预防感染
•呼吸道感 染 •消化道感 染 •皮肤感染
注意洗手
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
注意衣服清洁 注意奶具清洁 消毒 注意宝宝个人 卫生
20
日常观察
吃奶及体重增 长良好 大小便正常, 无腹胀 皮肤颜色正常 体温正常无低 体温及发热 黄疸消退 精神状态反应 好
出现下列情况, 请及时就医
早产儿出院后 家庭护理要点
.
1
关于早产儿
•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近足月儿(相对成熟早产儿):34周以 上。 •极早产儿:胎龄28周至不足32周。 •超早产儿:胎龄<28周 •胎龄越小,越不成熟,并发症多,救治 及护理难度越大。
2
关于出生体重
出生体重
•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 体重<2500g的婴儿 •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 体重1000~1500g的婴 儿
• 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 体重<1000g的婴儿 • 出生体重越轻,越不成
出生后的体重
• 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 的“生理性体重减轻” 可下降10%---15%,超低 体重儿的体重下降可 增加到20%,一周后, 早产儿体重开始恢复 正常,至2—3周末恢 复到出生时体重。
3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要点
•早产儿出院后的保暖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 •预防感染 •日常观察
•对远期心血管健康的有利影响
23
添加母乳强化剂
•用于纯母乳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强化母乳,补充不足。 •国外推荐母乳喂养的部分早产儿使用 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母乳强 化剂以确保满足预期的营养需求。 •添加时间:当极低出生体重儿耐受 100ml/kg的母乳喂养之后,母乳加母 乳强化剂是低体重早产儿的最佳选择
17
18
19
预防感染
•呼吸道感 染 •消化道感 染 •皮肤感染
注意洗手
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
注意衣服清洁 注意奶具清洁 消毒 注意宝宝个人 卫生
20
日常观察
吃奶及体重增 长良好 大小便正常, 无腹胀 皮肤颜色正常 体温正常无低 体温及发热 黄疸消退 精神状态反应 好
出现下列情况, 请及时就医
早产儿出院后 家庭护理要点
.
1
关于早产儿
•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近足月儿(相对成熟早产儿):34周以 上。 •极早产儿:胎龄28周至不足32周。 •超早产儿:胎龄<28周 •胎龄越小,越不成熟,并发症多,救治 及护理难度越大。
2
关于出生体重
出生体重
•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 体重<2500g的婴儿 •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 体重1000~1500g的婴 儿
• 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 体重<1000g的婴儿 • 出生体重越轻,越不成
出生后的体重
• 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 的“生理性体重减轻” 可下降10%---15%,超低 体重儿的体重下降可 增加到20%,一周后, 早产儿体重开始恢复 正常,至2—3周末恢 复到出生时体重。
3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要点
•早产儿出院后的保暖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 •预防感染 •日常观察
•对远期心血管健康的有利影响
23
添加母乳强化剂
•用于纯母乳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强化母乳,补充不足。 •国外推荐母乳喂养的部分早产儿使用 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母乳强 化剂以确保满足预期的营养需求。 •添加时间:当极低出生体重儿耐受 100ml/kg的母乳喂养之后,母乳加母 乳强化剂是低体重早产儿的最佳选择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4f0fe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4.png)
02
情绪发展
早产儿情绪较为不稳定, 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安抚来 稳定其情绪。
03
社交发展
早产儿社交发展相对较晚, 需要更多的社交互动和引 导来促进其发展。
02
早产儿的基础护 理
温度和湿度控制
01 温度控制
早产儿需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比正常婴儿稍高, 约24-26°C,以防止体温过低。
02 湿度控制
营养需求
01 高能量食物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持其 生长发育,因此应提供高能量的
食物,如牛奶、奶粉等。
02 易消化食物
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应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
如稀粥、烂面条等。
03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是早产儿生长发育所必需 的营养素,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
白质,如鸡蛋、鱼肉等。
饮食建议
和身高,并记录监测结果。
03
早产儿的医疗护 理
需要特别注意的疾病
01
败血症
早产儿免疫系统较弱,易感染败血症,需 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02
呼吸暂停
早产儿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现象,需密切监 测,必要时给予呼吸支持。
03
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可能存在喂养不耐受问题,需采用 特殊喂养方式,如微量喂养、间断喂养等。
神经心理发展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神经 影像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目的
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 相应干预措施
评估意义
有助于早产儿全面发展,提 高生活质量
持续的健康监测
定期身体检查
早产儿需要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包括体重、身高、 头围等指标,以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神经心理评估
早产儿可能面临神经发育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 进行神经心理评估,以便早期发现干预。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6e365e4a7302768e9939e9.png)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目录
1
概况
2
出院后营养重要性
3
出院后营养强化时间
4
乳品的选择
5
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辅食添加
2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概念及分类
❖胎龄满28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 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LBW) 体重<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1000克<体重≤1500克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ELBW) 体重≤1000克
氯(mmol)
1.13~1.44
VitA(IU)
200~204
VitD(IU)
40.5~41.0
VitE(IU)
1.35~1.36
VitK(μg)
5.4~5.5
早产儿配方奶
80.0~81.0 2.20~2.40
2.5 4.1~4.3 8.6~9.0 134~146 67~73 1.2~1.4 1.3~1.5 2.1~2.7 1.9~2.0 250~1000 70.0~192.0 3.2~5.0 6.5~9.7
的成熟起一定作用早产儿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足月成熟乳含量的
1.5-2倍,对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16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 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 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 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 7. 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 摇动或晃动宝宝。
39
正确的喂养方法 喂奶后打嗝排气
喂奶后正 确的体位
40
常见口服药的分类
目录
1
概况
2
出院后营养重要性
3
出院后营养强化时间
4
乳品的选择
5
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辅食添加
2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概念及分类
❖胎龄满28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 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LBW) 体重<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1000克<体重≤1500克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ELBW) 体重≤1000克
氯(mmol)
1.13~1.44
VitA(IU)
200~204
VitD(IU)
40.5~41.0
VitE(IU)
1.35~1.36
VitK(μg)
5.4~5.5
早产儿配方奶
80.0~81.0 2.20~2.40
2.5 4.1~4.3 8.6~9.0 134~146 67~73 1.2~1.4 1.3~1.5 2.1~2.7 1.9~2.0 250~1000 70.0~192.0 3.2~5.0 6.5~9.7
的成熟起一定作用早产儿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足月成熟乳含量的
1.5-2倍,对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16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 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 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 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 7. 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 摇动或晃动宝宝。
39
正确的喂养方法 喂奶后打嗝排气
喂奶后正 确的体位
40
常见口服药的分类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a6ea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2.png)
2. 检查牙齿和口腔健康
在早产儿出院后,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确保牙齿和口腔的健康。一般来说,每三个月应进行一次检查。
1. 检查次数
口腔检查应包括牙齿生长情况、口腔黏膜状态、口腔内酸碱度以及有无炎症感染等。
2. 检查内容
每次进食后,应用温水清洁口腔,避免食物残渣留存,以预防感染。
3. 正确清洁口腔
3. 家长在添加泥糊状食物时,需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渐增加食物的稠度和口感,避免婴儿因为口感突变而引起消化问题。
4. 在喂食泥糊状食物时,家长可以与婴儿面对面坐在一起,用勺子喂食,并让婴儿尝试用勺子抓取食物,帮助婴儿逐渐掌握抓握技巧。
5. 除了泥糊状食物外,家长还可以给婴儿添加一些半固体食物,如煮烂的面条、软馒头等,帮助婴儿逐渐适应固体食物。
01
3.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以确保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03
5. 在早产儿出院后的饮食计划中,应尽量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障宝宝的健康。
05
2. 早产儿在出生后短期内需要额外的Biblioteka 养,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02
4. 医生通常会建议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铁,以帮助早产儿骨骼和免疫系统的发育。
早产儿出院后需要特别护理,由于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吸吮能力较弱,吞咽不协调,喂奶较困难。因此,出院后的喂养需要精心护理,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同时,针对早产儿出院后的特殊需求,建议使用特别的奶粉喂养,避免出现过敏等现象。另外,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体重增长情况,并做好日常护理,预防感染等问题。
喂养技巧
当孩子有第一颗牙齿时,就可以使用儿童牙刷和温和的牙膏进行刷牙。
4. 牙刷使用
在医生建议下,定期为孩子涂氟,以增强牙齿的抵抗力。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c7c9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6e.png)
5. 如果使用奶瓶喂奶,需 定时消毒奶瓶和奶嘴。
6. 如果早产儿出院后出现 发热、咳嗽、呕吐、腹泻 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 啼哭观察
1. 观察啼哭:早产儿啼哭的频率、声音、节奏等可能反映其身体状态,尤其是肠胃道异常情况,应加以注意。啼哭不寻常的表现 包括啼哭无力、阵发性急哭或声音特别大,这可能表示婴儿不舒服,家长应及时进行查看,从而给予合理的处理措施。
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 促进神经发育
早产儿抚触和按摩可以促进其神经发育。抚 触可以刺激大脑分泌生长激素,有助于宝宝 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按摩则可以促进宝宝的 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宝宝的不适感。 抚触和按摩还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 习惯,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此外,抚触和 按摩还可以增强宝宝的安全感,有助于建立 亲子关系。因此,抚触和按摩对早产儿的成 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护理需求:特殊照顾和养分补给
1. 早产 儿的特点
提供恒温、 恒湿环境, 预防感染, 注意保暖。
3.营养补 给
观察生命体 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及时就医。
5.早期教 育
体重轻、器 官发育不完 全、免疫力
弱等。
2.特殊照 顾
母乳最佳,无 母乳可选用早 产儿专用奶粉, 少量多次喂养, 预防消化不良。
5. 早产儿应避免暴露 在寒冷的环境中,以 避免出现低体温。
6. 早产儿应使用保温 箱进行保温保暖,以 保持体温稳定。
2. 卫生清洁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 2. 每天给早产儿洗澡, 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早产儿。 保持皮肤清洁。
3. 勤换尿布,防止红臀 和尿布疹。
4. 每次喂奶后要清洁口腔 及面部皮肤,防止发生鹅 口疮和湿疹。
如果发现孩子出 现异常症状,如 发热、咳嗽、腹 泻、呕吐等,应 及时就医,避免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8f927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0.png)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早产儿呼吸、心率、血压等 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期检查评估
定期对早产儿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和相 关检查,及时调整护理和治疗方案。
神经系统观察
注意早产儿神志、肌张力等神经系统 表现,预防脑损伤等并发症。
03
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呼吸系统并发症及护理
1 2 3
眼科检查。
04
早产儿出院指导与家庭护 理
出院前评估与教育
评估早产儿健康状况
包括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指标,以及呼吸、心率、体温等生 命体征。
家长教育
向家长讲解早产儿的特点、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家长的护理 能力。
指导家长观察早产儿状况
教授家长如何观察早产儿的吃奶、睡眠、大小便等日常情况,以及 异常情况的识别和处理。环 Nhomakorabea湿度控制
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 55%-65%之间,以防皮 肤水分蒸发过多。
减少光线刺激
降低室内光线强度,避免 对早产儿眼睛的刺激。
喂养与营养支持
尽早开始喂养
根据早产儿情况,尽早开 始经口或鼻胃管喂养,以 促进胃肠发育。
选择合适乳品
根据早产儿情况选择母乳 或早产儿配方奶,以满足 其特殊营养需求。
营养支持
消化系统并发症及护理
喂养不耐受
01
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不协调,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护理中应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02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护理中应密切观察腹部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腹胀、呕吐等症状。
黄疸
03
早产儿肝脏功能不成熟,处理胆红素能力有限,易发生黄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9
16
2020/4/29
17
2020/4/29
18
2020/4/29
19
预防感染
•呼吸道感 染 •消化道感 染 •皮肤感染
注意洗手
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
注意衣服清洁 注意奶具清洁 消毒 注意宝宝个人 卫生
2020/4/29
20
日常观察
吃奶及体重增 长良好 大小便正常, 无腹胀 皮肤颜色正常 体温正常无低 体温及发热 黄疸消退 精神状态反应 好
• 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 体重<1000g的婴儿 • 出生体重越轻,越不成
2020/4/29
出生后的体重
• 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 的“生理性体重减轻” 可下降10%---15%,超低 体重儿的体重下降可 增加到20%,一周后, 早产儿体重开始恢复 正常,至2—3周末恢 复到出生时体重。
3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要点
•消化能力弱而易发生呕吐, 腹胀,腹泻
•早产儿出院时基本上能自行 摄入足够的营养,满足其生 长发育需求
2020/4/29
9
喂养时注意
•查阅出院证明书,了解宝宝24小时奶量 摄入记录。分8至12次喂养,回家后基本 保持一致。
•母乳最好。纯母乳喂养可至生后6个月, 六个月后除了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外,需 要添加辅食
2020/4/29
出现下列情况, 请及时就医
不吃 不哭 不动 体温不升 体重不增 黄疸不退
21
希望今后我们可以共同努力 迎接每一个新生命 谢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4/29
22
母乳的优点
•较好的胃肠道耐受性,接受母乳的早产儿 能够较快的达到全肠道喂养和需要较少的 肠外营养。
•提供免疫物质,减少感染机会。
2020/4/29
14
可能出现的问题
•呛奶、呕吐 •腹胀 •腹泻 •营养不良
2020/4/29
15
喂养常见问题及处理
呛奶、呕吐
• 预防:将宝宝侧卧或直立喂奶;喂奶后拍背, 取侧卧位;少食多餐。 • 处理:立即停止喂奶,翻身拍背,清除口鼻腔 处的奶汁及分泌物。若宝宝仍有口鼻发绀,呼 吸增快等情况,立刻就医。
•有阳性过敏家族史的婴儿中较低的过敏性 疾病的发生率。
•改善神经发育:与喂养其它饮食的早产儿 相较,喂养自己母亲母乳或人乳库的早产 儿在18个月时有较高的发育评分7,5岁时较 高的IQ评分。
•对2020/4远/29 期心血管健康的有利影响
23
添加母乳强化剂
•用于纯母乳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强化母乳,补充不足。
早产儿出院后 家庭护理要点
1
关于早产儿
•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近足月儿(相对成熟早产儿):34周以 上。
•极早产儿:胎龄28周至不足32周。
•超早产儿:胎龄<28周
•胎龄越小,越不成熟,并发症多,救治 及护理难度越大。
2020/4/29
2
关于出生体重
出生体重
•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 体重<2500g的婴儿 •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 体重1000~1500g的婴 儿
•原因:
•保暖不够
•摄入奶量不够
•疾病导致,如新生儿败血症等。
2020/4/29
7
暖箱
早产儿治 疗护理时 应该集中 操作,避 免刺激
2020/4/29
8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
•新生儿消 化系统特 点与喂养
• 新生儿胎龄越小,其吸吮力 愈差,甚至无吞咽反射。
•喷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 易产生溢乳、呛咳。
•早产儿出院后的保暖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 •预防感染 •日常观察
2020/4/29
4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与保暖
•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糖原和 皮下脂肪少,表面体积相对大,散热 机会增加
•早产儿易随环境温度的高低而发生体 温变化,常因寒冷导致硬肿或因保暖 过度导致发热等问题。
•适度保暖可增加早产儿的存活率。
2020/4/29
5
早产儿出院后的保暖
•注意离开医院回到家途中的保暖 •注意居室的环境温度20℃~26℃ •注意沐浴及更衣换尿布时的保暖 •注意喂奶时的保暖
2020/4/29
6
对早产儿温度的观察
• 感觉皮肤及四肢温度 • 监测日常体温,维持体表温度36~37℃,小于 35 ℃(低体温)及大37.5℃(发热)都是不正 常的。(小于35 ℃ )为低体温
•片剂要将药片研碎加小量温开水溶解, 但任何药均不可混与奶中喂服。
•早产儿喂药可用滴管或去掉针头的注射 器给药,也可用小药勺喂药,从宝宝的
的嘴角处顺口颊方向慢慢倒入药液,一
次量不可过多,待药液咽下后再将药勺
拿开,以防宝宝将药液吐出。
2020/4/29
13
口服喂药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让宝宝完全平卧,喂药时最 好抱起宝宝或抬高其头部,以防呛咳。 •宝宝喂药应在奶前或两次奶间进行, 以免因服药时呕吐而将奶吐出引起误 吸。
•国外推荐母乳喂养的部分早产儿使用 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母乳强 化剂以确保满足预期的营养需求。
•添加时间:当极低出生体重儿耐受 100ml/kg的母乳喂养之后,母乳加母 乳强化剂是低体重早产儿的最佳选择
2020/4/29
24
•较小早产儿需要添加母乳强化剂
•早产儿的营养需求是先天不足后天补。
2020/4/29
10
喂养时应注意
•奶液的温度
• 保持奶液的温度38— 40度,人乳不可经高 温浸泡或煮沸,以免 使人乳中脂肪酶变性, 破坏溶菌酶,乳清蛋 白和IGg.。也不能使 用微波炉解冻。先温 室解冻再用温热水 420020/4—/29 50度加热即喂养。
• 吸吮乳头无力可选择 奶瓶或小汤勺喂养
• 选择稍软的奶头和慢 的流速。轻柔的唤醒 宝宝,使之处于觉醒 状态。用奶瓶喂养时, 将奶液充满整个奶嘴, 避免空气随着吞咽的 时候进入胃内引起腹 胀,导致呕吐误吸
11
常见口服药的分类
•片剂 •水剂 •粉剂 •胶囊
2020/4/29
12
服药时应注意
•口口服法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对宝宝 的不良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