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西游记》阅读成果展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能对《西游记》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影响对作品的理解。
举例解释:针对情节理解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孙悟空与白骨精的较量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的逻辑。对于修辞手法的识别,教师可以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辨别和运用。在文学鉴赏技巧方面,教师可以提供鉴赏的框架和方法,如从人物、情节、语言、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如何深入解读文本。至于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补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对孙悟空形象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成语、典故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为此,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成语接龙、典故讲解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中能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紧张,不敢大胆展示自己。针对这一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鉴赏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的写作风格,分析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节课将紧密围绕以上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开展互动、讨论、分享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举例解释:通过分析孙悟空在故事中对白骨精的识别和应对策略,强调其智慧和正义感,使学生理解这一形象所体现的正面价值观。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西游记》阅读成果展示
情 节 通过描写人 物思想性格 和情感欲望 的冲突及引 起的人物之 间的关系、 命运变化来 展开,在人 物性格形成 和发展中, 才能显现出 人物灵魂深 处的东西。
示例2: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 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 不甘受冤 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 懂得感恩 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有情有义
《西游记》阅读成果展示
二、阅读任务回顾
要 西游故事会 求 我的选择 必 选
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轮流讲西游故事。
大画西游
影视模音 《西游》剧社 西游论坛
以连环漫画形式呈现西游故事
给影视版《西游记》配音 排一出《虚拟西游》的话剧 举办一场西游人物、主题讨论会 必 选
“名著有约”
举行“名著有约”西游读书笔记大赛
环 境
示例3:菩萨道:“悟空过海。”行者躬身道:“请菩萨 先行。”菩萨道:“你先过去。”行者磕头道:“弟子不 谦虚虔诚 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 佛性渐现 我不敬。”
人物活动和 故事发生发 展的场所。 人物是在特 定环境中成 长起来的, 对小说环境 描写的分析, 也是理解人 物形象的一 个重要方面。
④西游论坛
论题 1 :鲁迅评论吴承恩《西游记》“神魔皆有人 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 戒和沙僧四人中,哪一个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 说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论题 2 :有人说,西游记主题是“合作才能共赢”, 有人说,主题是“坚持是人生成功的通行证”,还 有人说主题是“面对奸邪大恶、阶级压迫要敢于斗 争反抗”,你认为呢?
学生的批注
3.集合式展示动态反馈
名著阅读西游记探究过程和结果
名著阅读西游记探究过程和结果《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佛教修行为背景的神魔奇幻小说。
这部小说以描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冒险和磨练,展现了人物的成长和修行过程。
本文将从阅读《西游记》的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阅读《西游记》是一段充满乐趣的过程。
小说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很多欢乐和惊喜。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能够跟随唐僧师徒一起经历各种奇遇和挑战,感受到他们的勇气和智慧。
比如,他们在火焰山遇到了火焰妖魔,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战胜了妖魔并得到了灵石。
这段故事展示了他们的勇敢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让人深受鼓舞。
阅读《西游记》也是一次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他们既有各自的优点和特点,也有各自的缺点和弱点。
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成长,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比如,孙悟空是一个聪明机智、勇猛无畏的猴子,但他也有自负和冲动的一面;猪八戒是一个懒散贪吃的猪妖,但他也有善良和忠诚的一面。
这些人物形象让我们反思人性的善恶之间的斗争,以及每个人都有成长和改变的可能性。
阅读《西游记》还能够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
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使我们对佛教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佛教的理念和价值观,如舍身取义、慈悲为怀等。
同时,我们还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白骨精、蜘蛛精等。
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发。
最终,通过阅读《西游记》,我们能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启示。
小说中唐僧师徒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磨砺,但他们始终坚持信念,勇往直前。
他们不仅克服了各种魔障和诱惑,还帮助了许多人解决了困难和问题。
他们的行为和精神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了坚持和奉献的重要性。
同时,他们也教会了我们宽容和包容的态度,以及相信每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阅读《西游记》是一次充满乐趣和思考的过程。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一、教学内容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西游记》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2. 情节梳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火焰山等3. 主题探讨:师徒四人取经过程中的成长与蜕变、团结协作、坚持信念4. 文学手法:神话色彩、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等5. 思考与感悟:从《西游记》中汲取的人生智慧二、教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2. 掌握故事情节,学会概括和梳理3. 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 学习并运用文学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5. 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人物形象分析: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学会从细节中把握人物形象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学会概括和梳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 主题探讨:结合教材内容,探讨《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 文学手法分析: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西游记》中的神话色彩、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6. 思考与感悟: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从《西游记》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2. 学生能够概括和梳理故事情节,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 学生能够理解《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 学生能够分析并运用文学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5. 学生能够从《西游记》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思考能力二、核心素养目标1. 语言运用:提高学生对《西游记》中神话色彩、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等文学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2024年版)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书籍概况】《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
该书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西行途中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以及降妖伏魔,化险为夷的传奇故事。
本书最显著的特点是充满了奇幻色彩。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构思,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神话世界。
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筋斗云,猪八戒的九齿钉耙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书中还描绘了诸多栩栩如生的妖怪形象,如白骨精、牛魔王等,令人畏惧又不禁感叹其独特魅力。
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的道路上,历经磨难,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齐心协力,最终战胜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取经任务。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勇敢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教学目标】1.读《西游记》整本书,多角度分享阅读感受,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阅读成果,进一步体会阅读《西游记》的乐趣。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作品谈感悟,树立良好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3.激发学生运用整本书阅读分享的方法,分享其它名著的阅读成果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过程】任务一:交流阅读感受,确定分享主题。
1.一本书,一个世界;打开一本书,开启一段旅程。
同学们,前段时间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计划,完成了《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这节课就让我们回到西游记的神魔世界,一起分享阅读真经吧!(板书:《西游记》阅读分享)2.读完了《西游记》这本书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先和同桌说一说,交流完以后的举手示意。
(生交流阅读感受)读完《西游记》后,我的感受是:,因为。
(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感受相机归纳出三点:取经艰难、人物鲜明、情节精彩。
)预设评价:你分享读书感受时响亮的声音和完整的表达感动到老师了,请下一位同学继续。
预设评价:你真会读书,你继续分享。
预设评价:不错,下一位………看来,对于取经之路大家都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取经艰难!(边说边板书)除此以外,还有不同感受吗?预设评价:我发现大家赋予了每个人物不一样的评价词,说明这部作品人物形象鲜明。
初中《西游记》阅读成果汇报作品评价表
《西游记》阅读成果汇报作品评价表
展示内容及类别
项目内容
评价要点
得分
优秀者名单
姓名1
姓名2
姓名3
故事会
讲述有生动的细节,有感染力(30分)
对原材料有取舍,取舍恰当(改编故事内容情节丰富,人物性格紧扣原文,想象丰富,主题鲜明)(40分)
举止大方,语言清晰(30分)
思维导图
内容详尽,切合主题(40分)
字体规范,版面整洁(30分)
插图合理,构思新颖(30分)
阅读任务卡
摘抄和概括信息准确、简洁(40分)
有独到的见解内容与主题一致,观点独到(30分)
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30分)
能联系书中的细节来汇报(40分)
节目展演
改编合理,主题鲜明(30分)
想象丰富,紧扣《西游记》人物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40分)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西游记》展示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展示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名著导读《西游记》展示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西游记》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必读名著。
它是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和诙谐的语言风格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
学情分析因为《西游记》深受人们喜爱,它被制成了动画片,绘成了连环画,拍成了各种版本的电视剧、电影,所以学生对它并不陌生。
但是,学生通过影视作品和连环画所了解的《西游记》,仅仅停留在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大体了解上,对整本书的思想内涵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在阅读时老师要引导他们进一步阅读和欣赏,由此促进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实现利用经典名著濡染孩子们思想的作用。
素养目标1.小组合作,展示本组的作品;2.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加深学生对名著相关情节及人物的认识;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加深学生对名著相关情节及人物的认识;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展示教学工具:希沃课件教学过程任务一:展示阅读任务,制定评分标准《西游记》阅读----精读与跳读(一)阅读提示:1.《西游记》中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既独立成段,又环环相扣。
结构相似,读懂了一个故事,其他的都可以用相似的方式阅读(但要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了解作者吴承恩,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知人论世,了解时代背景)。
3.看目录。
根据整本书的目录制定一个可行的读书计划。
4.书中人物众多,语言优美,大量使用诗词歌赋,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积累优美词句是本书阅读的重点。
(二)阅读第一至二十二回,完成阅读任务单(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篇数。
)(三)西游记之跳读明路线选择章节跳读,完成对全书的浏览。
1.小组接力读原著:分配每人读多少回,并且批注取经路上获得的启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西游记》阅读教案:语文项目活动-西游人物志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对《西游记》文学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2.增强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感知与分析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3.通过对作品寓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道德修养。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素养。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品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深入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我发现,当学生们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讨论孙悟空的勇敢机智时,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像孙悟空一样勇敢面对,这样的互动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西游人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举例:《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他既有反抗精神,又有忠诚勇敢的品质,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和学习的角色。
2.教学难点
-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尤其是对唐僧师徒四人性格特点及其成长变化的把握。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精读和跳读的基本概念。精读是指仔细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每一个细节;跳读则是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捕捉关键信息,忽略非核心内容。这两种阅读方式在不同的阅读场合各有其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西游记》中的一个具体案例。通过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展示精读在理解人物性格、故事寓意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跳读在快速了解故事梗概时的优势。
5.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
6.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其从名著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精读方法:指导学生通过细读、品味、感悟《西游记》选段,理解其中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分析其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塑造、寓意等内容。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阅读实验。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分别用精读和跳读的方式阅读同一文本,然后比较两种阅读效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精读和跳读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教学难点
-精读与跳读的结合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把握精读与跳读的平衡,需要教师引导如何根据不同阅读材料灵活运用。
七年级上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交流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交流课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西游记》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推荐阅读的作品。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超过80万字的文学巨著。
部分学生出现不感兴趣、畏难的情绪。
针对学生的问题,开展阅读活动,通过活动展示交流课分享学习成果,互评给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激趣,寓教于乐中以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活动目标1.通过妖怪排行榜、取经人档案等形式,初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通过脱口秀、说书等形式,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制作飞行棋,梳理取经路线;通过制作手抄报,培养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通过妖怪排行榜、取经人档案等形式,初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通过脱口秀、说书等形式,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制作飞行棋,梳理取经路线;通过制作手抄报,培养整理资料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抢答《西游记》的歇后语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猪八戒的后脊梁——悟能之背3.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4.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5.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6.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二)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1)制作西游记飞行棋(2)制作妖怪排行榜(3)西游说书人(4)西游记脱口秀(5)制作取经人档案(6)制作手抄报(三)分小组互评展示表现(四)主持人总结五、部分成果展示1.介绍西游记飞行棋(西游飞行组---飞行棋介绍)学生1:大家好,我们组共同绘制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飞行棋,从大唐国出发到大雷音寺经共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下面有请我的组员介绍从大唐到黄风洞的路线。
学生2:从东土大唐到黄风洞的路线,其中经过了五行山,蛇盘洞,高老庄。
其中有两个经典的地方就是,在五行山收服了孙行者,在高老庄收服了猪八戒。
学生3::下面由我来介绍取经路线二十四回到三十七回,分别是流沙河,五庄观,白虎岭,波月洞,平顶山莲花洞和乌鸡国,其中最经典的故事是在白虎岭的三打白骨精,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经典故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一等奖创新教案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一、引入新课:设计本环节目的:学生不爱阅读,特别是不爱阅读名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本环节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出示幻灯文字(背景音乐: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学生齐读:它描述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神话故事,它在奇幻的故事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古典章回小说,它不仅是文学中的一部杰作,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它就是妇孺皆知的《西游记》。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随机了解什么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
教师引入:今天开始我们将要用50天的时间阅读这部名著。
二、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吴承恩(1501年—1582年)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2.文学常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
《西游记》阅读成果交流
“三借芭蕉扇”的情节好
因为它很它很吸引人 。第 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越 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 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 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也 怪了,那铁扇公主为什么不 借扇给他呢?其中定有原因! 这是第几回中提到的?原著 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 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知识大比拼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玄明C、唐三藏 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 3、《西游记》一书共有—— A、八十回B、九十回C、一百回 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 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 5、《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 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6、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 7、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
《西游记》就像是一部妙趣横 生、回味无穷的童话。从文学 欣赏角度说那就是一个字: “美”。这节课我们就从小说 的情节、人物来赏析这部文学 名著。
一、细说故事情节
同学们现在读小说,故事情节会给 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谁来说一说 《西游记》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 我认为……情节好。因为……比 如:…….
Hale Waihona Puke 二、这 些人物 都是 谁?
太 白 金 星
如 来 佛 祖
观 音 菩 萨
二 郎 神
托 塔 天 王
阎 王
玉 皇 大 帝
哪 吒
《西游记》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 人吧。
古灵精怪的孙悟空是作者用力最 多的角色,他集神魔变幻、猴的 习性和人性于一身,是正义与勇 敢的化身。
《西游记》阅读成果展示
《西游记》阅读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鼓励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深入理解、运用多种展示方式展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及小说人物形象。
3. 联系当下社会环境,深刻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教情分析《西游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推荐与阅读作品。
这部小说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著名的神魔小说,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分析他们的阅读兴趣,形成提高名著阅读有效性的对策,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经过暑假和开学近一个月的阅读,2个班级83个同学读完整本书籍,并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形成了阅读成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设计了这堂名著阅读成果交流展示课,让学生交流再书中读到的有趣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小说语言特色,深究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经过这一节课时间,能初步让学生掌握读文言名著的一些方法,体会到分享学习成果的快乐和成就感,并尽量让课外阅读与学生课内阅读、写作能力提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读有所获。
基于这个情况,大量的准备过程是花费在课前的,课堂上老师只需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有序地呈现阅读成果,并给予奖励。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菜单式任务驱动兴趣放假前,以菜单形式提供了一系列丰富的阅读活动供学生选择,以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来驱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目的:立足于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演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将阅读兴趣、能力训练及才华展示等三个要素融会贯通,以达到“多维合一”的设计目标。
当学生看到有机会展示特长时,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思考。
而有些任务的达成需学生组成团队来完成,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讨论、分工的能力,又能把阅读过程中吸收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西游记阅读成果展示课
教学设计《西游记》阅读成果展示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西游记》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读书能力。
在泛读整体把握整本书的情节的同时,能够精读精彩的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深读名著的思考意识,回归原著,引发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
4. 彭养学生对于西游文化的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读书能力。
在泛读整体把握整本书的情节的同时,能够精读精彩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深读名著的思考意识,回归原著,引发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
彭养学生对于西游文化的探究意识教学过程:一阅读阶段1、时间安排从寒假开始,每位同学制定阅读计划,要求2017年4月底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至少两遍。
2、阅读要求:每天做读书笔记,并写读书心得。
3、交流方式:班级建群,定期在群里发表读书心得。
随时探讨阅读体会。
二、阅读展示准备阶段1、时间安排:四月上旬用两星期的时间探讨交流并选择交流内容和形式。
2、交流内容:精彩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西游文化探究3、交流形式:广播剧情景剧百家讲坛故事会朗读者4、交流指导每小组建群,老师随时指导三、最后展示阶段1、展示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2、展示地点:教室3、展示流程:(一)主持人开场白(二)小组展示第六小组情景表演剧《三打白骨精》第三小组百家讲坛《西游记之人情篇——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第八小组广播剧《真假美猴王》第四小组朗读者《西游记里的古诗词》第二小组百家讲坛《舌尖上的西游记》第七小组故事会《智取红孩儿》第五小组朗读者《大闹天宫》第一小组情景表扬剧《大闹五庄观》(三)老师总结(四)主持人结束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 《西游记》 【教案匹配版】推荐教案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歌曲欣赏
第1课时
《敢问路在何方》
“你挑着担,我 牵着马,迎来日出, 送走晚霞……”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 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制成了 动画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 这些形式的艺术作品代替不了阅读名著。同学们 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初步阅读,这节课 我们将一起走进这部神魔小说,去感悟,去欣赏。
精读名著
(2)人物性格、心理: ①孙悟空: 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
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 (_动__作__描写)——_勇__敢__,__本__领__高__强__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 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 隙处钻进。(_动__作__描写)——机智
了解西游记
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 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 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 郎神锁齐天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 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这些民间传说和话本、 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 大的文学巨著。
善恶分明, 勇敢机智, 本领高强
跳读名著
人物
人物 表现
三打白骨精
故事情节 大战红孩儿
三调芭蕉扇
行者闻言,大惊
孙 悟 空
心理
大圣在那半空 里看时,原来 是东洋大海潮 发的声响。一 见了,又想起 唐僧,止不住 腮边泪坠,停 云住步,良久 方去。
孙大圣驮着 妖魔,心中 埋怨唐僧, 不知艰苦, “行此险峻 山场,空身 也难走,却 教老孙驮 人。”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品读西游经典,感悟英雄成长——《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一)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明代小说家。
他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
年轻时以文名于乡里,却在科举中屡遭挫折。
中年以后才中举为岁贡生,任长兴县丞,不久辞官。
晚年闭门著书。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吴承恩是《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二)文体特征《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明代小说某一类型的称谓,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幻想中的神魔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
鲁迅评价神魔小说“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三)作品价值《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小说主要讲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这部小说的学习价值可以概括为:故事充满奇幻色彩、艺术形象个性鲜明、多元文化内涵丰富。
1.故事充满奇幻色彩《西游记》是一部富有想象力、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
故事情节离奇有趣、扣人心弦,其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尤为精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作者对人物、环境、物品的描写,大都采用极为夸张的笔法,引人人胜,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例如孙悟空拥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等超凡能力,又如一把芭蕉扇的风力之大,可以扇得人飞行万里,扇得火山熄灭2.艺术形象个性鲜明《西游记》中的艺术形象覆盖了人、仙、妖三类,种类庞杂,数量众多,且活动空间上至九霄云外,下至阎罗地府。
然而,作者对这众多艺术形象的刻画却是从容有序的,这表现在小说人物虽多,却不单一呆板,而是灵动鲜活的。
正如鲁迅所评价的:“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小说采用白描手法,不仅成功塑造了孙悟空这个本领高强、智勇兼备的艺术形象,而且生动呈现了这一艺术形象在取经道路上历经磨难、不断完善自我、逐渐成长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阅读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鼓励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深入理解、运用多种展示方式展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及小说人物形象。
3.联系当下社会环境,深刻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 •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教情分析
《西游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推荐与阅读作品。
这部小说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著名的神魔小说,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分析他们的阅读兴趣,形成提高名著阅读有效性的对策,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经过暑假和开学近一个月的阅读,2
个班级83个同学读完整本书籍,并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形成了阅读成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设计了这堂名著阅读成果交流展示课,让学生交流再书中读到的有趣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小说语言特色,深究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经过这一节课时间,能初步让学生掌握读文言名著的一些方法,体会到分享学习成果的快乐和成就感,并尽量让课外阅读与学生课内阅读、写作能力提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读有所获。
基于这个情况,大量的准备过程是花费在课前的,课堂上老师只需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有序地呈现阅读成果,并给予奖励。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菜单式任务驱动兴趣
放假前,以菜单形式提供了一系列丰富的阅读活动供学生选择,以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来驱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目的:立足于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演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将阅读兴趣、能力训练及才华展示等三个要素融会贯通,以达到“多维合一”的设计目标。
当学生看到有机会展示特长时,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思考。
而有些任务的达成需学生组成团队来完成,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讨论、分工的能力,又能把阅读过程中吸收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2.导航式引领助力细读
(1)引领学生按时间合理阅读
在暑假作业中,制定《西游记》阅读计划,建议学生每10天阅读三十回,一个半月时
间正好读完整部作品。
假期后阶段,则让学生选择菜单中的一项任务来展示其阅读收获,开学后参加“名著阅读秀”系列大赛。
我还设计了阅读时间表,督促学生每隔3天填写一次阅
读收获。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从词句理解、人物分析、语言赏析等多角度进行点评,既给学生一定的弹性自由,又对他们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进行了调控。
(2)引领学生按层次细读文本
对学生选好的菜单任务进行分类,将同一类任务合并,组成合作小组,再给予针对性阅读指导。
①阅读故事情节的指导
②鉴赏人物形象的指导
从描写方法、环境、情节等三个角度入手,设计了一张孙悟空的人物名片,还对三个角度的作用作了注释,并从各角度给予示范。
设计目的:通过精细化的示范指导后,学生分析人物时就有了抓手,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就能根据任务需要进行细读,对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环境的鉴赏就会更深入有效。
③感悟作品主题的指导
采用两种方式来引导《西游记》的主题解读
一是做批注。
让学生在书上划出有触动的词句和语段,在空白处记下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体会;也可在笔记本上摘录经典名句及精彩片段,写下鉴赏心得。
笔者出示了上届学生的读书笔记和阅读批注,供学生参考学习。
二是举行“西游论坛”,笔者给学生提供了2个论题:
设计目的:促使学生思考人物思想性格及作品主题,企图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阅读体验, 鼓励他们合作讨论、探究难点,将阅读思维从感性引向理性,由表面走入深层,以此推动他们对名著持续、深入的阅读。
(二)课堂展示动态反馈
我利用2节课时间进行阅读成果集合式动态反馈,“集”是集中相同任务的学生,集中反馈时间、地点,“合”则指小组合作、团队合力,这种反馈形式打破了以做练习考查名著的传统形式,更有利于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动态过程。
设计目的:对名著阅读活动进行反馈、评价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阅读的进度与效果,更重要的是为了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励他们后续阅读,促进其阅读能力的长远发展。
展示活动一:
小组选派代表或者全组上台讲西游故事
要求:1.按照6部分主要情节做简单概要的梳理。
2.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情节详细讲述。
3.讲述时注意语气、表情、肢体语言的配合。
4.可以配以音乐、场外音等。
5. 时间5分钟左右
展示活动二:
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进行人物赏析交流
要求:1.模仿提供的表格中的人物赏析范例。
2.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描写片段进行鉴赏。
3.要结合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手法
4.赏析完以后有感情地朗读片段。
5. 时间5分钟左右
展示活动三:
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进行读书笔记交流
要求:1.介绍自己的读书笔记形式(摘录、读后感)
2.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
3.和大家分析自己作品最喜欢的内容或方法
4.赏析完以后有感情地朗读作品。
5. 时间5分钟左右
展示活动四:
小组正反两方上台进行辩论
要求:1.就2个辩论选题中的1个论题进行辩论。
2.必须有一至四辩。
3.需要有充实的论据、有力的总结。
4.时间5分钟左右。
论题1:鲁迅评论吴承恩《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你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人中,哪一个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论题2:有人说,西游记主题是“合作才能共赢”,有人说,主题是“坚持是人生成功的通行证”,还有人说主题是“面对奸邪大恶、阶级压迫要敢于斗争反抗”,你认为呢?
六、教师总结评奖
1. 教师总结
我发现喜欢阅读名著并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后,就能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逐步丰富自己的写作储备,不少同学学会了做规范的读书笔记,有的还形成了自己的作品文集,在语文书上也随处可见批注式的自学痕迹,还学会了同类作品的比较阅读。
课堂上能抓住具体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也学会了从描写手法、写作背景等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还能剥离现象思考主题思想,甚至还能模仿作品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2. 各类奖项颁发(1)“大画西游”漫画擂主、“影视魔音”十佳、“与名著有约”小作家、西游最佳编剧奖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