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全套课件1069P)
另外,研究动物的构造原理,为其它新的工程技术提 供依据的科学,叫做仿生学。
二、研究动物学的目的任 务和方法
(一)学习动物生物学的目的
动物学是农业科学和医学的基础,学习动物学的目的 就在于揭露和掌握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利用、 控制和改造生物提供理论依据。
Eukaryocyte 真核细胞
Multi-cell
Five kingdoms Six
system
kingdoms
system
(二)动物学及其分科
1 动物学的定义 是研究动物的科学,范围非常广,即研究动 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动物学的主要分科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动物学分化为许多不同的分 科,主要有以下几类:
(二)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的整体,动 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首先 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 讨, 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 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
2.三界系统
1860年霍格(J.Hogg),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 (E.Haeckel)
原生生物界Protista:单细胞动物、细菌、 真菌、多细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3.四界系统:1938年美国人考帕兰(H.F.Copeland)
原核生物界Monera: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动物形态学 研究动物体内外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 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解剖 学是研究器官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细胞与 器官的显微结构的科学,称为细胞学和组织学。用比 较现代动物器官系统的异同来研究进化关系的,称为 比较解剖学。研究个体发育中动物体器官系统形成过 程的,称为胚胎学。此外;研究绝灭动物在地层中的 化石的,称为古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可编辑全文
形态特征,尤其是外部形态特征
主要分类特征
细胞学特征
生化组成
核酸序列— DNA分类(DNA taxonomy)
二、 分类等级
界 Kingdom 门 Phylum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es
狼 动物界 Animal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哺乳纲 Mammalia 食肉目 Carnicora 犬科 Canidae 犬属 Canis 狼 lupus
双名法 =属名+种本名(+命名人姓氏+命
名时)
三名法 =属名+种本名+亚种名
动物的鉴定(identification)
动物鉴定的基本过程包括:
(1)依据检索表检索到目和科 (2)属和种的鉴定
➢ 查找近期目录或常年的文献目录和文摘 ➢ 查询原始文献 ➢ 与模式标本或已正确鉴定的标本比较 ➢ 鉴定标签
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是生命科学
中新兴的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分支,研究保护物种、保 护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等问题。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三节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
➢ 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
➢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
线虫动物门(Nematoda)
帚虫动物门(Phoronida)
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 毛颚动物门(Chaetognatha)
鳃曳动物门(Priapula)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
《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动物学》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生态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96 学时 6 学分(全学年)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普通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态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科目之一,是动物系列科学的基础主干课。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动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其目的是阐明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利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着重加强对动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系统地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以动物适应机制为中心,系统发育为主线及动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中学动物学教学及开展自然科学教育技能。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学好动物学,必须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动物世界和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学会用动物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为今后开展动物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1. 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2. 牢固掌握动物各门及主要纲的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的适应;动物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主要门类的演化关系;动物地理分布的基本知识和了解动物学科的发展前沿;3. 了解华北地区的动物种类及分布,生物多样性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从而加强动物资源的保护意识;4. 以生物多样性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为线索,介绍动物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通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多方面接触自然、联系实际,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描述、比较和实验等常用的研究手段,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揭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系统发育等。
《普通动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普通动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动物的分类、解剖、生理、行为等方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动物世界,激发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
2. 讲授动物分类:介绍动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分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宠物饲养、动物检疫等。
3. 讲授动物解剖:介绍动物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特征。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解剖与人类医学的关系,如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4. 讲授动物行为:介绍动物的行为模式和生态习性,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存策略和生态环境。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行为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如动物寓言、动物象征等。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的话题展开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6.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动物学在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道德观念。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有关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的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三、思政教育融入点1. 生态观念:在本节课中,要强调动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道德品质:在本节课中,要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道德与动物权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 团队合作:在本节课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普通动物学PPT学习教案
§1.2 动物学研究发展动态
动物学的发展史 中国的动物学发展现状 动物学的发展趋势 动物学工作者的必备条件
第10页/共76页
一、动物学的发展史
描述性动物学阶段; 实验生物学阶段; 分子生物学阶段; 生物学多学科交叉阶段。
第11页/共76页
19世纪前:描述性动物学阶段
第18页/共76页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迅速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期间,各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 了大批的动物学人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出国合作研究和深造, 不少人带回学术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
经过多年努力,高校和研究所配备了部分的先进仪 器设备,逐步开展一些动物生物学的基础、前沿以 及学科交叉性的研究。
1876年英国的华莱士( Wallace, A.R. 1823—1913) 的《动物的地理分布》(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nimals)一书是动物地理学发展的 一个标志。
第14页/共76页
奥地利的孟德尔(G.Mendel,1822—1884)以豌 豆的杂交试验发现其后代相对性状遵循一定比例, 即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 合规律;
普通动物学
会计学
1
§1 绪 论
§1.1 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 法
§1.2 动物学研究发展动态 §1.3 生物的分界和动物在生物界
的地位
第1页/共76页
§1.4 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1.1 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 法
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2页/共76页
由林奈(1735)提出,以生物
两界系统
普通动物学
答:共同点:辐射对称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辐射对称,具两胚层,有组织分化,消化循环腔及网状神经系统,有刺细胞为本门的特点。
不同点:1、水螅纲: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即世代交替,水螅水母为小型水母,有缘膜,感觉器官为平衡囊,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2、钵水母纲: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常以幼虫形式出现,一般为大型水母、无缘膜,感觉器官为触手囊,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3、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结构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五、论述题 请简要说明昆虫对陆上生活的高度适应。
(1)昆虫具有几丁质外骨骼,并具有蜡质层,包裹整个身体,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使其能适应陆地生活。外骨骼也对昆虫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它防止外界的损伤及异物的侵入。外骨骼有许多内陷,形成所谓“内骨骼”,为肌肉的附着提供了支点。(2) 昆虫的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摄食的部分,有触角一对,头部及其附肢形成变化不同的口器,与它们各种食性分不开。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强壮的步足和2对可飞翔的翅(无脊椎动物中唯一),增加了它生存及扩散的机会,通过飞翔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及栖息场所,能更有效地逃避敌害。(3) 很小的体型。小型的身体对极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有利于隐藏、躲避侵害,被携带并进行传播扩散。(4)具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官即气管。有直接供应氧气给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和细胞。气管还可连接气囊,可以储藏较多的空气,以增加飞翔时的浮力。(5)消化系统发达,消化管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消化能力强,其中后肠的直肠垫能将食物残渣的水分及盐分进行重吸收,这对于生活在干燥条件下的昆虫尤为重要。6)排泄器为马氏管,与昆虫的排泄及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密切相关,以尿酸为排泄物以减少水分的丢失。7)有强大的横纹肌的肌肉系统。使昆虫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和飞翔能力。(8)具发达的神经系和感器。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发达的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如触觉、听觉)、化学感受器(味觉、嗅觉)及光学感受器(视觉)。使之具有良好的接受刺激和神经传导及判断的能力。(9)强大的繁殖能力与较短的生活周期并产羊膜卵。昆虫具有多种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及幼体生殖等,且繁殖力较高,生活周期短,条件有利时每年繁殖数代,环境不利时可以休眼或滞育,这些特性都有利于它的繁盛。10)发育中经过变态。绝大多数昆虫在生活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变态使各虫态之间有效地利用和协调有利与不利的外界环境而保证了自身的发展。
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一本书。
作者是张勋普和朱维义。
本文主要介绍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生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该教科书是借鉴国内外动物学数据而编写的,其内容经过精心组织。
除了保持传统和经典的动物学系统的特点外,它还关注国内外动物学研究的现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以及与专业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反映学科的水平。
突出代表动物的科研价值和经济动物的综合利用方式,体现了农业特色。
总体而言,我们应重视与中学动物学,组织学和胚胎学课程的联系,以保持学科的系统性。
这本教科书易于与专业相结合,并且简单易懂。
本书目录
前言
介绍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第二季度生物学的边界和动物在生物学世界中的位置第三节动物学的概念和研究目的
第四节动物学的发展和研究方法。
(整理)普通动物学刘凌云
动物学(Zoology)第一讲概述• 动物学定义• 动物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动物学学习与研究的方法一、动物学定义动物学(zoology)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动物学研究的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分布、生态、发育、行为、遗传、进化以及驯养、保护、控制等与人类及环境相关的各个方面。
它是生命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
二、动物分类原理与方法1.分类学又称系统学(Taxonomy or sysmatics)为了对动物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探索物种彼此间自然的关系和发展规律,需要对种类繁多的动物界进行分门别类,以便进行系统地深入研究。
动物分类学就是研究动物的种类及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建立正确的分类系统的科学。
它是动物科学的基础。
目前动物界中已描述过的动物种数约在150万种以上,如包括亚种可能超过200万种。
2.种的概念及分类阶元• 种或物种(species)是分类系统所用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生理特征和一定的自然分部区的生物类群。
物种是繁殖单元,一个物种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即种间是生殖隔离的(生理学标准)。
• 问题不同肤色的人是不是同一物种? 马与驴能够交配并产生后代骡,马与驴是否为同一物种?• 亚种(subspecies)指种内个体在地理隔离后形成的不同群体,它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亚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
亚种形态分化的标准常以约75%的个体呈现不同为界限。
(如家蝇在我国有两个亚种,东方亚种眼距近、西方亚种眼距远,在我国中部有分布的重叠区,但除去中间类型外仍有75%有明显差别,故是一个物种的不同地理亚种。
•分类阶元(分类等级)为了将数量众多的物种结构化,建立一个科学的分类系统。
依据物种间的相同、相异的程度与亲缘关系的亲疏,使用不同等级特征将生物逐级分类。
由大到小的分类分类阶元有七个主要等级。
(完整版)普通动物学总结各门动物特点
一、原生动物门包含种类:鞭毛虫、变形虫、纤毛虫主要特征:1、真核单细胞动物(绝大部分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单细胞群体)2、运动和摄食器官:鞭毛(鞭毛虫)、纤毛(纤毛虫)、伪足(变形虫)3、消化:通过食物泡4、呼吸、代谢:体表5、生殖方式:主要无性生殖(纤毛虫接合生殖(有性))6、适应性:包囊(一)鞭毛纲1、三分质膜(表膜条纹)2、绿色鞭毛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副淀粉粒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溶有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4、纵二分裂5、动鞭亚纲中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1/5),主要靠白蛉子传播,病症是肝脏肿大、发高烧、贫血以至死亡。
6、动鞭亚纲中的锥虫又叫睡病虫(二)肉足纲1、外质与内质2、伪足,变形运动,形成食物泡(胞饮)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4、二分裂5、有孔虫帮助勘探矿物、石油;确定地质年代6、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肠道,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三)孢子纲1、间日疟原虫(四)纤毛纲(草履虫)1、三层表膜中间一层+最内一层形成表膜泡:缓冲带2、大小两核3、内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4、横二分裂/ 接合生殖二、海绵动物门主要特征:1、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细胞有相对独立性2、没有组织和器官的分化3、侧生动物4、体壁:两层细胞(扁细胞,领细胞)疏松结合,之间为中胶层5、水沟系6、生殖方式:无性/ 有性无性:出芽/芽球有性:精子由领细胞吞食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被带入卵内7、两囊幼虫、逆转现象8、分类: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硅质)、寻常(硅质/海绵质纤维)9、原始性(与原生动物相似):领细胞(领鞭毛虫)、细胞内消化、细胞疏松而独立进步性:发育中有胚层分化、具有几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且细胞之间有联系、与多细胞动物大致相同的核酸和氨基酸三、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1、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2、浮浪幼虫3、辐射对称4、两胚层: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分化——内胚层、中胶层、外胚层5、皮肌细胞6、神经细胞:神经网,扩散神经系统7、消化循环腔8、世代交替:有性和无性生殖的方式往往在同一种生活史的不同阶段9、发育到囊胚就孵化出来(一)水螅纲【最低等,由此向其他两纲分化】1、结构简单2、水母型一般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3、生活史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1)水螅型群体多态现象:同一生活型上存在不同的功能个体水螅体/生殖体(2)水母型(二)钵水母纲1、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2、个体较水螅水母大,无缘膜3、消化循环腔较复杂4、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三)珊瑚纲1、没有水母型,只有水螅型2、螅体构造复杂5、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纲水螅型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包含种类:吸虫、涡虫、绦虫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2、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中胚层,成为三层动物3、皮肤肌肉囊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5、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焰细胞)6、神经系统:有脑,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7、感觉器官:眼点和耳突8、固定生殖腺,可体内受精9、牟勒式幼虫(一)吸虫纲(寄生虫)1、吸盘2、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哺乳动物、钉螺)3、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更换寄主的意义【纽形动物】——纽虫与扁形动物相似但更加进步,其帽状幼虫与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相似,所以介于扁形与环节动物之间五、假体腔动物包含种类:线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主要特征:1、假体腔(原体腔)2、排泄系统:原肾管系3、体表有非细胞的角质膜(一)线虫动物门(人蛔虫)1、呼吸与排泄系统:没有呼吸器官,厌氧呼吸。
《普通动物学》课程讲义本科生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生物的分界2:动物的自然分类系统3:分类等级4:物种的定义5:物种命名方法及注意事项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一、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内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通常分成三个层次: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到目前为止描述过的物种数目为140~150万种,而地球上物种的数量为500~3000万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当今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能源消耗都依赖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都为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增加,造成对生物资源无止境的索取,是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引起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有栖息地丧失和片段化;掠夺式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1、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法规2、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明确保护对象和目的3、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当前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自然保护区——较小的人为干扰,保护重要自然价值的地区。
如:国家公园——具有各种各样的显著特征和生态系统的较大地区,以不威胁价值情况下,可参观、旅游、娱乐、科研等活动。
自然遗迹保护区——占地较小而能保护一个特色的自然特征或古迹。
野生生物管理区——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为目的的人为控制区。
景观保护区——由人文、自然、民族、宗教、土地利用为特色的供旅游以内感的场所自然资源保护区——当地特色资源集中地。
另外,还有人类学保护区以及特有保护地等类型。
有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兼有几项功能。
4、生物多样性的移(迁)地保护移地保护措施主要是补充就地保护的一种途径。
《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012/12/231.物种: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的总称,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属之下。
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不与其它种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产生的子代不育。
2.孤雌生殖:无性生殖方式之一。
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
如轮虫。
3.担轮幼虫:某些海产无脊椎动物的幼体似陀螺,圆锥形。
在赤道附近具两圈纤毛环,口前纤毛环和口后纤毛环,口在其中。
具顶毛束,肛门在后端,具原体腔,原肾管,不分节。
经变态发育后形成真体腔,后肾管,真分节。
很多在外观和分类上不同的动物都可以通过它联系起来。
4.世代交替:某些动物的生理现象之一。
在动物的生殖过程中,有性生殖(世代)和无性生殖(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如薮枝螅。
5.外套膜:软体动物的特殊结构。
外套膜是由内脏团背侧的皮肤褶向下延伸而成,像外衣一样包在内脏团外面。
如乌贼。
6.马氏管: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
马氏管来源于内胚层,是中肠后部伸出的一对或两对向前伸并且分支的细管,浸泡在血液中,吸收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入肠内,经肛门排出体外。
如蝗虫。
7.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
形成刺丝囊,由间细胞形成,具刺丝,位于刺丝囊中。
如穿刺刺丝囊、卷缠刺丝囊、粘性刺丝囊。
8.饱饮作用:某些细胞摄食的方式之一。
在液体环境中的一些分子或离子吸附到质膜表面,使膜发生反应凹陷下去形成管道,然后在管道内端断下来形成一些液泡,移到细胞质中,与溶酶体结合形成多泡小体,经消化后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质中。
如变形虫。
9.吞噬作用:某些细胞摄食的方式之一。
当细胞碰到食物,细胞膜包围食物,随着食物也带进一些水分,形成食物泡,与质膜脱离,进入质中。
如变形虫。
10.生物发生律: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11.接合生殖:有性生殖方式之一。
两个体接合,细胞膜愈合,细胞质形成原生质桥,彼此互换小核的一部分,然后分成两个小体。
普通动物学期末考试题
普通动物学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猫B.狗C.鱼D.鸟正确答案:A.猫2、下列哪种动物是鸟类?A.鹰B.鳄鱼C.企鹅D.海豚正确答案:C.企鹅3、下列哪种动物是两栖动物?A.青蛙B.蛇C.鳄鱼D.蜥蜴正确答案:A.青蛙二、填空题1、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体重可达6吨。
正确答案:大象2、______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高度可达5米。
正确答案:长颈鹿3、______是世界上最小的鸟,长度仅有5厘米。
正确答案:蜂鸟三、判断题1、狗是食肉动物。
()正确答案:对2、企鹅不能飞。
()正确答案:对3、大象的鼻子可以伸缩。
()正确答案:对4、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
()正确答案:错5、猫是食草动物。
()正确答案:错6、老鼠是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
()正确答案:错7、鹰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
()正确答案:对普通动物学笔记复习资料一、动物界分类1、原生动物门:代表动物是疟疾原虫。
2、刺胞动物门:代表动物是水螅。
3、脊索动物门分成3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尾索动物亚门。
4、脊椎动物亚门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二、动物体的基本结构1、细胞:细胞的核、膜、质、器(细胞器)。
2、组织:疏松结缔组织(间质)、肌肉组织(横纹肌、平滑肌、心肌)、神经组织。
3、器官:心、肝、脾、肺、肾、胃、生殖器官(卵巢或睾丸)、排泄器官(肾或膀胱)、感官(眼、耳、鼻等)。
4、系统:循环系统(心脏)、消化系统(消化道及相关腺体)、呼吸系统(呼吸道及肺)、泌尿系统(肾及膀胱)、神经系统(脑及各种神经)、内分泌系统(各种腺体)、生殖系统(卵巢或睾丸)。
三、动物体的生长发育1、生长:量变,通过细胞增殖和增大实现。
2、发育:质变,通过细胞分化实现。
四、动物生理1、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能量代谢。
2、兴奋性:刺激引起反应的能力。
阈刺激、最大刺激。
3、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普通动物学知识点总结
动物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头索动物:脊索和神经管纵横于全身的背部并终身保留,又称无头类2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的类群,总称为原索动物3脊索: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帮状结构介于消化管和神经管之间4逆行变态:幼体结构复杂,成体结构简单。
这种个体发育又复杂变态到简单变态的现象5无头类:脊索动物中脑和感觉器官没有分化出来,因而没有明显的头部的类群6頜口类:有頜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7有頜类:鱼纲和其他高等四足类脊椎动物合称为有颌类。
8咽腮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腮裂。
9口索: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10尾索: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
11双循环:在陆生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的双循环是完全的双循环,即血流的全过程包括两条途径。
一条叫体循环—富氧血自左心室压出,流到身体各部,经气体交换后流回右心房;一条叫肺循环—缺氧血由右心房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压入肺,在肺进行气体交换后的富氧血又流回左心房。
12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13不完全双循环:除了体循环外,心脏与肺之间出现了一个小的循环途径,但仅仅心房有隔而心室一个,心脏中多氧血与缺氧血不能完全分开。
14闭鳔类:鳔与食管之间的鳔管退化消失,如鲈形目15腮耙:着生在腮弓的内缘,为滤食器官。
16盾鳞:软骨鱼类特有,包括基板和鳞棘两部分有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共同形成与牙齿同源。
17硬鳞:只存在于少数硬骨鱼中即硬鳞鱼类,来源于真皮,鳞质坚硬,成行排列而不呈覆瓦状。
18骨鳞:是鱼鳞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真皮层的产物,仅见于硬骨鱼类。
呈覆瓦状排列,顶区露出部分的边缘呈现圆滑或带有齿突而被称为圆鳞和栉鳞。
19圆鳞:定区边缘呈圆形。
20栉鳞:顶区边缘有齿突21韦伯氏器:鲤科鱼类的前三块脊椎的一部分变化成韦伯氏小骨,包括三角骨、间插骨、舟骨。
《普通动物学教案》
《普通动物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动物学基础1.1 动物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动物的定义和特征讲解动物的分类系统1.2 动物的细胞结构与组织介绍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讲解动物的主要组织及其功能1.3 动物的器官与系统介绍动物的主要器官和系统讲解各个系统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第二章:无脊椎动物2.1 原生动物门介绍原生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讲解原生动物的分类和生态习性2.2 腔肠动物门介绍腔肠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讲解腔肠动物的分类和生态习性2.3 扁形动物门介绍扁形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讲解扁形动物的分类和生态习性2.4 线形动物门介绍线形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讲解线形动物的分类和生态习性第三章:鱼类3.1 鱼类的特征与分类介绍鱼类的特征和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讲解鱼类的分类和代表物种3.2 鱼类的生态习性介绍鱼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讲解鱼类的栖息环境和食物链位置3.3 鱼类的解剖与生理介绍鱼类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讲解鱼类的主要器官和功能第四章:两栖类和爬行类4.1 两栖类的特征与分类介绍两栖类的特征和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讲解两栖类的分类和代表物种4.2 爬行类的特征与分类介绍爬行类的特征和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讲解爬行类的分类和代表物种4.3 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生态习性介绍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讲解两栖类和爬行类的栖息环境和食物链位置第五章:鸟类和哺乳类5.1 鸟类的特征与分类介绍鸟类的特征和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讲解鸟类的分类和代表物种5.2 鸟类的生态习性介绍鸟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讲解鸟类的栖息环境和食物链位置5.3 哺乳类的特征与分类介绍哺乳类的特征和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讲解哺乳类的分类和代表物种5.4 哺乳类的生态习性介绍哺乳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讲解哺乳类的栖息环境和食物链位置第六章:动物的生殖与发育6.1 动物的生殖方式介绍动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讲解不同动物的生殖策略和生殖器官6.2 动物的发育过程介绍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讲解不同动物的发育特点和发育阶段6.3 动物的生殖行为介绍动物的求偶、交配和繁殖行为讲解动物生殖行为的意义和适应性第七章:动物的行为7.1 动物的行为类型介绍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讲解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和进化意义7.2 动物的通讯与交流介绍动物的视觉、声音和化学信号通讯讲解不同动物的交流方式和适应性7.3 动物的防御行为介绍动物的逃避、伪装和攻击行为讲解动物防御行为的功能和适应性第八章:动物的生态关系8.1 动物的种间关系介绍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关系讲解竞争、共生、寄生和其他种间关系8.2 动物的种群生态介绍动物种群的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讲解种群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型8.3 动物的群落结构介绍动物群落的组成和层次结构讲解群落生态学和群落演替第九章:动物的地理分布9.1 动物的地理分布规律介绍动物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讲解动物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9.2 动物的生物地理学介绍动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和生物地理分布图讲解动物分布的地理历史和进化意义9.3 动物的保护与利用介绍动物的保护区域和保护措施讲解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动物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势10.1 动物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介绍现代动物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讲解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和其他研究手段10.2 动物学研究的进展介绍动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现讲解动物学研究的意义和影响10.3 动物学研究的趋势与挑战介绍动物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挑战讲解动物学研究的未来方向和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动物的定义与分类:理解动物的分类系统是学习动物学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动物的分类等级和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完整版)普通动物学复习资料
普通动物学部分知识要点第一部分动物界概况一、主要的门类:现存动物约 150 万种 , 分 10 个门 .1、原生动物门:约 3 万种,分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
2、多孔动物门:约 1 万种,分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寻常海绵纲。
3、腔肠动物门:约 1 万种,分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4、扁形动物门:约 1 万种,分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5、线形动物门:分线虫纲,轮虫纲。
6、环节动物门:约17000 种,分多毛纲、寡毛纲、蛭纲。
7、软体动物门:现存约10 万种,化石种类 3.5 万种,分单板纲、多板纲、腹足纲、掘足纲、瓣鳃纲、头足纲。
8、节肢动物门:为动物界第一大门,约110 万种,分为三个亚门七个纲。
有鳃亚门包括三叶虫纲、甲壳纲;有螯亚门肢口纲、蛛形纲;气管亚门包括原所管纲、多足纲、昆虫纲。
9、棘皮动物门:现存约6000 种,分海星纲、蛇尾纲、海胆纲、海参纲、海百合纲。
10、脊索动物门:约 7 万多种,分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分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
(2)头索动物亚门:只有头索纲。
(3)脊椎动物亚门:分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二、重要的名词概念体制:动物躯体结构的基本形式, 是动物躯体各部分在排列方式上的某些规律性。
其进化趋势为:不对称→球辐对称→辐射对称→两辐对称→两侧对称。
分节:指动物体内或体外的分段现象。
其进化趋势为不分节→假分节→真分节( 同律分节→异律分节、分部) 。
原体腔:由囊胚腔发育而来,体壁有肌肉层而肠壁没有,无体腔膜。
真体腔:由中胚层分裂而来,体壁肠壁均有肌肉层和体腔膜。
直接发育:发育中幼体与成虫形态大小无异,无须经过变态。
间接发育:幼虫与成虫形态明显不同,须经过变态。
分表变态、不完全变态(分渐变态和半变态)、完全变态。
第二部分无脊椎动物包括脊索动物以外的所有动物。
一、原生动物门(一)门的主要物征:1、生活习性:生活在液体环境或潮湿土壤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脊髓及身体各部分. 组成脑,脊髓及周围神 经系统,接受刺激传导 冲动,协调机体的生命 活动。
功 能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修复,物质运输.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有何生物学意义?
主要区别是,减数分裂进行两次的核分裂, 细胞分裂两次其中染色体只分裂一次,结 果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这种只发生在 配子行成时的减数分裂对维持物种染色体 的恒定性,对遗传物质的分配,重组以及 对生物的进化都是具有重要意义。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前期 两对中心粒分开并移向相对位 置,每对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 成星体,两极发出的微管在其’ 间形成纺锤体。染色质凝缩成 丝状,并进一步螺旋化、缩短 变粗成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由 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组成。核膜 破裂,核仁逐渐缩小至消失。
中期 主要特征是所有染色体向核区中 央移动,均以着丝粒排列在赤道 面上。中期时间较长。
绪 论
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 ).
A. Parus major B. Parus Major C. parus major D. parus Major
• 物种的概念? • 答案: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 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 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 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 成,而且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 离的。
两侧对称出现的意义: ①两侧对称的体制使动物体分化出前后 端、左右侧和背腹面.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神经和感觉器 官向前端的头部集中. 背面具有保护作用.腹面承担运动和摄食的 功能. 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感应更准确、迅速有效,适应性 更广. ②不仅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从水中爬行才有可能进化 到陆地上爬行。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中胚层形成的重大意义: ①减轻了内外胚层负担,引起了一系 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身体结构的进一步复杂提供了 物质条件,使动物达到了器官和系统的水平。 ②促进了新陈代 谢的加强。如:肌肉的复杂化增强了运动机能,取食范围更广, 另外运动的加强还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展。 ③在中胚层形成的 实质组织具有贮藏水分和养料的作用,从而使这类动物更加耐 饥饿和耐干旱从而提高了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中胚层 的出现也是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基本条件之一。
分节现象:是指动物身体沿纵轴分成许多相似的部分,称 为分节现象 。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体节。 同律分节:动物体由形态和机能相似的体节构成。这是一 种比较原始的分节方式。除前二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 节在形态和机能上基本相同。 异律分节:躯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形态和机能不相同。异律 分节是在同律分节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身体分节的意义: 1.分节是高等无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标志。 2 .身体分节使每一体节等于一个形态功能单位,使动物有了更 强的生命活力和对外界 环境的适应能力。 3.异律分节是动物生理分工的开始,不同的体节群有不同的功能, 身体分化更复杂,为有机体进一步分化为头胸腹等部分提供可 能性,也是发展为节肢动物的一个重要前提.
1、动物学之父是谁?
亚里士多德
2、动物学的概念?
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 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3、简述动物种和亚种的命名方法?
双名法:*
三名法:
属名 + 种名
* 属名+种名+亚种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名词解释
细胞周期 :具有增殖能力且处于连续分裂期的细胞, 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期限称细 胞周期。 组织 :是由形态相似的细胞和非细胞形态的细胞间质 彼此结合在一起,共同负担一定生理机能的细胞群, 称组织。 器官: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 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系统:由功能 上密切联系的器官共同联系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 即成为系统。
后期 每一个着丝粒分裂为二,同一染 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发生分 离,分别向对应的极移动,各自 成为一个独立的染色体。
末期 染色体到达两极,逐渐解螺旋化, 变得细长,在每一组染色体周围重 现核膜与核仁。与此同时,后期和 末期细胞质发生分割成两部分。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二、问答: 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
由收宿性强的肌细胞构 成,肌细胞一般呈纤维 状,又称肌纤维。肌纤 维由许多基原纤维组 成,基元纤维由肌球蛋 白和机动蛋白组成。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 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具 多个突起,轴突很长, 又称神经纤维。
分 布
遍布高等动物身体各处.
机体全身(骨骼肌)心脏 (心机)消化道(平滑肌) 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使肌纤维收缩,从而产生 运动.
单细胞动物的某些种类,如团藻等可有多个个体聚合在一起,排列成一个 空心的圆球型群体,细胞彼此见借原生质桥相连。这不同于多细胞的理由 是:两者细胞分化的程度不同。单细胞动物的群体仅有营养细胞(由称体 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而体细胞本身没有什么分化,且群体内的每个 个体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故乃属于单细胞动物。当体细胞进一步分化为 不同组织,器官时,就成为多细胞动物。这说明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 既有明显区别,由没有绝对界限。群体单细胞动物是单细胞向多细胞过度 的中间类型。
作业
什么是生物发生律?了解生物发生律有何重 要意义?
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是德国人赫克尔提出来的。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两个相互密切 联系的部分。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而迅速的 重演。 研究生物发生律对探讨动物的起源及动物的分类具有 重要意义。对在许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不能 确定时,常由胚胎发育得到解决。
请解释什么是假体腔,它出现在进化上有什么意义? 1概念:它是指体壁内侧中胚层和肠壁外侧内胚层之 间的空腔,是囊胚腔的剩余部分。 2生物学意义: ①体腔的出现,促进肠道与体壁独立运动 ②为体内器官系统的自由运动与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 空间,其中的体腔液对器官活动起到滑润作用。 ③体腔液比实质能更好地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使 内腔器官具有稳定内环境。 ④ 体腔液在虫体内起到一种流体骨骼的作用,可以 使身体保持一定的形状。
侧生动物?
第四章 海绵动物
侧生动物--海绵动物区别与其它后生动物的相对词, 海绵动物与腔肠动物都是两胚层动物均为原始的多 细胞动物,但由于腔肠动物可以发展为其它三胚层 动物,而海绵动物则为动物系统上的一个短小侧 枝,发展终止,与其它多细胞动物缺少亲缘关系, 因此称海绵动物为侧生动物。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原始性具体表现在: ①体型多数不对称; ②没有器官 系统和明确的组织 ③没有神经系统; ④没有消化系 统,行细胞内消化。所以多孔动物是处在细胞水平的 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①是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一种适应。
②因寄生虫对寄主总是有害的,过量繁殖,会引起 寄主死亡,这样寄生虫也会跟着一同死亡,这对 寄生虫是不利的。而更换寄主使繁殖出来的后代 能够分布到更多的寄主体内去,减少对每个寄主 的侵害,寄生虫本身获得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不完全消化系统?
动物消化系统的一种低级形式,消化道有口而无肛 门,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消化循环腔?
腔肠动物体内的空腔。在腔内可消化食物,同时, 在腔内还可以将消化的食物颗粒送到腔内其它部位, 兼具有循环的功能,所以叫消化循环腔。
腔肠动物神经网具有什么特点? 没有神经中枢,神经传导无定向,称为扩散 神经系统,导速度慢,反应不准确。
课后作业
试比较腔肠动物各钢异同。
共同点: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具两胚层,有组 织分化,消化循环腔及网状系统,有刺细胞为本门 的特点。 不同点:①水螅纲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及世代交替,水 螅水母为小型水母,有缘膜,感觉器官为平衡囊,生 殖腺来源于外胚层。②钵水母纲水母发达,水螅型退 化,常以幼虫形式出现,一般为大型水母,无缘膜, 感觉器官为触手囊,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 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③珊瑚纲只水螅型,其结构 较复杂,有口道,口腔沟,隔膜和隔膜丝,生殖腺来 自内胚层。
1、珊瑚虫与水螅纲螅型体的区别
2、钵水母与水媳水母的不同点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各纲鉴别特征 体表 涡虫纲 有纤毛 肠道 发达 吸盘 或口钩 无 生活方式 自由生活
吸虫纲 绦虫纲
有皮膜 有微毛
简单 无
有 有
寄生生活
(生活史中有自 由生活阶段)
寄生生活
(生活史中无自 由生活阶段)
2.更换寄主的生物学意义
肛门。口是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重新形成的 动物称后口动物。
填空:
1.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有____ 、 古生动物学 胚胎学方面 形态学方面 ____ 、 ____ 。 分层 内转 外包 内陷 内移 2.原肠胚的形成方式有_、__、__、__、__。 3.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都必须经历____、 受精和受精卵 卵裂 胚层分化 __、___、____ 、______,___ 囊胚形成 原肠胚形成 、 中胚层及体腔形成 等几个主要阶段。 4.根据卵黄的多少与分布不同,可将动物的卵细胞分为 __、___、___。 少黄卵 中黄卵 多黄卵 受精卵 5.动物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 9.卵的类型不同.卵裂可分为__,___,___, 等全卵裂 不等全裂 盘状卵裂 表面卵裂 ___等四种类型.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闭管式循环系统:
血液由一条血管流入另一条血管,中间有微血管相 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和微血管中流动,不流经组织 间隙。
后肾管 :
来源于外胚层,为一迂回盘曲的管子,一端开口前一体 节的体腔,具带纤毛的漏斗,叫肾口.另一端开口于本 体节的体表叫肾孔(或开口消化管)
什么是分节现象 ?分节形式有那几种?身体分节在 动物进化上有何意义?
动物四类基本组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