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_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_新人教版

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附参考答案一.专题解读本专题主要复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巩固、发展、强化直至衰亡的演变过程,是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的重量级专题,在中考中很大的比例。

主要有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和演变;中央机构的演变;地方机构的演变等。

二.考点点击西周的分封制;法家韩非子的思想观点;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唐太宗改革政治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中央集权强化的措施;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等。

三.思路导引1、中央机构的演变: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秦朝)→中书省(元朝)→六部和殿阁大学士(首辅制度)(明朝)→军机处(清朝)2、地方机构的演变:分封制(西周)→郡县制→州县制(隋唐)→行省(元朝)→三司(明朝)四.知识梳理1.2.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秦朝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规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由皇帝派官员管理。

4. 西汉时,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样就逐步解决了侯国问题,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汉武帝还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创办太学,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要教材,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5.唐太宗合并州县,减少官多民少的弊端;唐玄宗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宋璟为相;重视对地方官吏的考核。

6.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始于元朝。

行省制度的实行,巩固了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

7.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集权,明太祖改革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创立了加强君主集权的诸项制度,主要概括为:两废三设一改革。

专题01 中国古代政治-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与真题精练

专题01  中国古代政治-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与真题精练

专题01 中国古代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主要体现在君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主要表现在:调整中央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和选拔、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

一、尧舜禹时期禅让制:原始社会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法。

二、夏朝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三、西周分封制①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②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③方法:“授民授疆土”④受封者的权利: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管理土地和人民,受封者在封地内进行再分封⑤受封者的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随从作战等⑥作用:积极影响: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消极影响: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诸侯势力的发展最后削弱了王权,导致春秋战国长期的战乱。

四、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五、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c.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

六、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主父偃的建议);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七、隋唐时期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三省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八、北宋强化中央集权(1)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分割禁军统领权和调兵权,抑制武将。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中国的历史悠久,古时帝王政权更替是极为频繁,被权臣,大将或者外戚所夺权的有:西汉,东汉,东晋等;被其它民族所攻灭的有:西晋,北宋,南宋等;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有:秦朝,隋朝,元朝,明朝等。

因此,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防止权力的分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了。

帝王通过专制来加强自己的权力,达到控制臣民以及国家的目的,并且保证中央政府以及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历朝历代都不断从财政,政治,司法,军事等制度上不断完善。

最早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可以追溯到秦朝了。

当时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可以稳定国家的政权,促进社会的安定。

政治方面:秦王自称“始皇帝”拥有一切大权并且建立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

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便于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

思想文化方面:统一了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施行愚民政策。

这些制度对整个社会影响深远!皇帝制度,郡县制度等都成为了以后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西汉时期,汉高祖首先铲除异性王(韩信,彭越等),封同姓王形成诸侯。

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并威胁到中央政府,于是,刘彻颁布了“推恩令”来消弱诸侯的力量并且推崇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巩固中央集权。

儒家思想代替道家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到了唐宋元时期,唐太宗继续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下设工,兵,刑,吏,户,礼,六部。

这样,分工合作,又互相牵连监督,消弱了相权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后来六部制度为各朝所沿袭。

唐代的政治制度比较完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而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由于是黄袍加身夺取兵权,所以怕历史重演,于是将军权过于集中,军队力量加强,边防力量减弱,虽然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但是造成长期“冗兵冗官冗费”的后果,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从而到了北宋中期出现了统治危机。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增分策略01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增分策略01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先秦时期的政治文明1.王位世袭制(1)确立:从夏朝开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高统治者以“天下为家”,以个人意志取代众人的意志。

(2)影响: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随之建立起来;王位世袭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2.分封制(1)目的: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

(2)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建立诸侯国。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3)评价:该制度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但春秋以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3.宗法制(1)内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小宗服从大宗;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作用: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其内涵仍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4.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5.突出特点(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独立性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等级森严:统治阶层内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重点深化]从周至秦政治文明的演变(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免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

易错练1因望文生义而误选《殷周制度论》载:“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

【历史专题复习】2、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专题复习】2、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原因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

1、经济上: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都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他们的生产和土地所有制。

)2、政治上: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上:法家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

4、实践上:商鞅变法在地方建立县制,强化国君对国家的控制,为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5秦的统一和强盛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

两组矛盾君权和相权(过程:西汉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北宋分割相权,明初废丞相,清朝军机处)中央和地方发展过程秦朝建立特点: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3、以严格的选官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为保障。

4、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背景: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措施:1、政治:(1)开创皇帝制度(特征: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自称始皇帝。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君主专制措施)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丞相制度起于秦,是君主专制的需要)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

(3)郡县制(中央集权措施。

特点:官僚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废分封。

2、经济:(1)统一货币(中央集权)。

(2)统一度量衡(中央集权)3、文化:统一文字:小篆(中央集权)4、思想:“焚书”“坑儒”评价:总: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2000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巩固、加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极易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使秦短命而亡。

(征调太急)郡县制: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经济文化统一:这些措施大大密切了各地区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文化专制政策: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西汉巩固背景:1、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分封同姓王,郡国并行。

2、汉景帝时平定了七国之乱。

3、汉武帝即位。

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度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度的发展

专题复习(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一、概念的含义:1.君主专制: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体现在帝位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财政军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二、发展历程1、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以下措施①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一车轨②统一文字,以_________为全国规范文字;“___________”,加强思想控制③北击匈奴,筑_________;南征越族,开___________2、西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①汉武帝颁布“___________”,实行“酎金夺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汉初,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很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绩,指责中央。

汉武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_________,以五经为教材。

③汉武帝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隋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①实行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4、宋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①收军权:“_________________”②收政权: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进行监督③收_________: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5、元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新发展)①在中央设___________,在地方设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②设立_____________,管辖西藏;设立_________________,管辖琉球(今台湾);(西藏和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6、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1)明朝①(明太祖)在中央,废___________,撤销_________,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_______________,以备顾问。

202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202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队”可知,行省官员更改赋税、调动军队等需要经过中央同意,这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
制加强,即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地方官员没有了权力”说法错误,
行省官员有地方行政权,排除B项;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非常大,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
除C项;“不利于管辖辽阔疆域”说法错误,行省制度有助于管辖辽阔疆域,排除D项。故
1 2 3 4 5 6 7 8 9 10
返回至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8.元朝规定,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各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
军队。这体现行省制度(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B.地方官员没有了权力 D.不利于管辖辽阔的疆域
[解析] 据材料“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各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
第二部分 河北常考专题梳理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题简介
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政治制度 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基于国情在漫长 的发展中不断调整完善,展示出了中国智慧以及其独特性。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主要体现在君权与相权、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主要表现在调整中央机构、加 强对地方的控制、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和选拔、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
(2)启示:①先进(落后)的政治制度会促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制 度创新要符合国情(历史发展潮流、时代特色),要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③要大 力开展制度创新,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返回至目录
强化练习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一、含义(1)君主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2)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二、知识梳理(一)秦朝----开始创立君主专制制度1、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基本上为后代封建统治者长期沿用。

2、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

(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3、实行严酷的刑法。

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5、边疆问题和民族关系①北伐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用来抵御匈奴。

②统一越族地区,设置南海等郡。

(二)西汉――君主专制制度巩固1、西汉建立后,统治者沿用秦朝的职官制度。

2、废除秦朝一些弊政苛法,颁布一系列安定社会的诏令。

3、汉高祖为巩固统治,陆续分封刘姓子弟为王。

王国势力膨胀,导致“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

汉文帝严惩贪赃枉法。

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的背景和措施。

(1)背景条件:①西汉初期统治者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②汉武帝个人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施:①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地方诸侯王国的势力;建立地方每年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

②经济上:取消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改由中央专卖和铸造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③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这些措施使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④军事上: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大将,连续发动讨伐匈奴的战争。

噶米精编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噶米精编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第1讲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1.朝代的更替(1)原始社会(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形成、发展、鼎盛和瓦解)(3)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2.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公元前221年。

秦兼并六国。

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2)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不考)(3)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六部,建立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4)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结束。

3.中央行政制度(1)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协助皇帝分理朝政。

(2)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

(3)隋文帝首创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

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4)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并在中央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同时,将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5)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相权分给六部。

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从而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

后来,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同时,明太祖还设立锦衣卫,负责监察臣民,明成祖时,又设立东厂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6)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专题一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考试说明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

【基础知识填空】1.周武王建立周后,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分封制;分封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建立的主要诸侯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封诸侯王的义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分封,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治,有利于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了_______________,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________________般的政治格局。

3.西周的宗法制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宗法等级;它保证了贵族在________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的稳定与团结。

4.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秦朝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_;汉朝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_;唐朝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_;元朝的都城在_________;明朝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_ ,都城在_________;清朝统治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_。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

5.(2015广东文综,13)针对皇帝频 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 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 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பைடு நூலகம்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C
2.(2017 扬州期末)陈旭麓说“自 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 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 所当然的。但是,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 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 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 1、积极: (1)政治: 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凝聚力 (2)经济: 促进封建经济交流、发展 (3)思想: 文化延续、文明传承 2、消极: 压制地方活力……
材料二 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 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 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演变之因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 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 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传 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阅读材料三分析清朝军机大臣的职责及影响。
职责:跪受笔录,传达诏令
影响: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 制加强。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央行政制度演变围绕的 主要矛盾是什么?其演变的内在用意是什么? 君权和相权。 强化君权。
—摘编自《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宁可《文史
1、经济: 封建经济产生、发展 哲》2009.1 2、政治: 地主阶级统治 3、思想: 法家思想、儒家思想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官制秦: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汉:郡国并行制 中外朝制度州郡县三级制 尚书台制度唐;道州县 三省六部制宋:路州县 二府三司制元:行省制度 一省二院制明:三司制 废丞相设内阁清:废三司设行省 军机处 基本内容:(先中央后地方)秦 ①中央:三公九卿制【结构】【特点】特点:①皇权中心;②相互配合、彼此牵制②地方:郡县制度【内容】:①36郡,中央直辖,郡下设县; ②郡守县令,皇帝任命【特点】:垂直管理、服从中央、无独立性 作用: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汉 ①中央:中外朝制度(西汉)【结构】【内容】汉武帝时期重用侍从,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参国事,削弱相权 ②中央:尚书台制度(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制”(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③地方:郡国并行制度(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到推恩令(汉景帝)↓ ↓削弱中央集权 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东汉末年)地方监察制度:汉武帝设刺史制度唐 ①中央:三省六部制【结构】【特点】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②三省相互牵制监督【作用/影响】①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②提高行政效率 ③中央行政制度创新,历朝沿用【注】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地方:道州县三级制、设节度使(名朝廷藩镇*军事)形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1.丞相(行政)“百官之首”→统率诸卿2.御史大夫(监察)3.太尉(军事*虚设) 相互牵制 尚书令侍中(中朝*决策)皇帝三公九卿(外朝*执行) 中书省(草拟/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具体部门宋①中央:二府三司制【结构】②地方:【内容】①军事:兵权、精兵归中央 ②行政:重用文官、通判监督 ③财政:赋税归中央【作用】积极:结束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消极: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紧张、地方困弱地方:路州县三级制元 ①中央:一省二院制 (相权反弹)②地方:行省制度(行中书省)*行省长官:平章政事*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专题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考历史)

专题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考历史)

专题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专制制度是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式指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式——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2.基本线索:战国——提出(韩非子)秦朝——确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发展明清——强化民国——结束3.发展过程:政治上:(1)战国商鞅变法(推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七上P43)(2)秦朝(秦始皇)专权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七上P69)a.皇帝至高无上b.中央: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c.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直接任免(3)西汉汉武帝的大一统(七上P75~76)a.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b.加强监察制度(4)隋唐:a.实行三省六部制(七下P10)b.修订《唐律疏议》,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5)元朝推行行省制:中央设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6)a.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实行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

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加强了皇权。

(P99~P100)b.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特别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

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厂卫成为专职皇权的可靠支柱。

c.为了树立皇帝绝对权威,朱元璋还设立了廷杖制度,对不和意的大臣在殿堂上任意杖责。

君臣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7)清朝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七下P100~101)(8)1912年清帝退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

(八上P43)经济上:秦朝:车同轨,书同文,修驰道,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七上P70`73)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有利于巩固统一,加强统治,促进经济的交流.军事上: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长城,将其连为一体,西起临珧,东到辽东。

专题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

专题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

2: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措施
秦朝
郡县制,中央直接管理。全国36郡(行政长官为郡守),郡下设 县(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开创了我国历代 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西汉 宋朝 元朝 明朝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 名,监视地方。
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皇帝
军机处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部部部部部
军机处值房
清世宗胤禛雍正帝
1678.12.13~1735.9.28 1722~1735在位 康熙帝第四子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 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记, 然后传达给中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 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 一步强化。
治者(C )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2: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秦 朝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人治色 彩浓厚
皇帝制度
影响:君主的权力具有独断性和 随意性,影响着国家决策。是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 义制度
中考二轮复习课件
2023 年
专题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奴隶制社会) (前2070年—前476年)
夏、商、周
禅让制 分封制
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
(封建制社会) (前221年—1912年)

专题一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专题一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专题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专题概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始于战国,正式建立于秦朝,一直延续到清末,历时2000多年。

其基本特征是国家把一切政治权力集中到皇帝和他统率的各级官僚机构手中。

其演化过程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一隋唐三省六部制一明朝内阁一清朝军机处。

考点串讲归纳分析:(1)纵观整个古代,宰相的权力越来越小,直至宰相被废除;权力越来越集中到皇帝手中。

(2)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地方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二、科举制的发展过程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①皇帝制。

②中央行政制度。

③地方行政制度。

其核心是皇帝高度集权。

其发展趋势是:皇权日益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作用,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心也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

该书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一“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2.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明清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B.压制知识分子C.巩固封建统治D.统一思想3.下列属于秦、隋两朝新创立的政治的有( )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③科举制④军机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从秦始皇设立丞相,到明太祖废除丞相,再到清初设立军机处,这一过程表明( )A.君权日益加强B.地方权力过大C.君权日益衰落D.丞相权力增大5.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致命的打击”源于( )A.商鞅变法B.秦始皇“焚书坑儒”C.陈胜、吴广起义D.汉武帝削弱封国。

中考历史常考十大专题

中考历史常考十大专题

中考历史常考十大专题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一】中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拓展】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有什么特点?(1)皇权至高无上。

①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③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④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念。

(2)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

(3)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此制度下两种主要矛盾。

(4)君主专制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并走向反动2.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作用。

(1)积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国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交融。

(2)消极:易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激化社会矛盾。

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生产力的停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拓展】①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

②由于战乱,古代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这说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进和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③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专题三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拓展】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途径有哪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途径①各族之间的和平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不仅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民族交融的基本途径)②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各族的往来。

③民族迁徒,长期杂居和通婚。

④统治阶级采取的措施。

⑤国家统一的推动。

(2)作用: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百强校中考历史复习20天计划专题16: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变迁

百强校中考历史复习20天计划专题16: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变迁

百强校中考历史复习20天计划专题16: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变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问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2.(2017年镇江卷)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国制3.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4.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A.交纳租税B.治理郡县C.镇守疆土D.监察百官5.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6.(2018年广东九年级质量检测)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出的准确信息是A.禅让制开始出现B.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C.分封制开始出现D.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7.对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封的都是同姓家族成员,外人不能被分封B.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C.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周王的统治D.分封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8.8.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

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朝代的更替
(1)原始社会(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形成、发展、鼎盛和瓦解)
(3)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2.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公元前221年。

秦兼
并六国。

秦王嬴政自称始
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
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
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
由皇帝总揽。

从此,皇帝
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
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2)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
权。

(不考)
(3)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六部,建立宦
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清朝设立军机处,标
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4)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结束。

3.中央行政制度
(1)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协助皇帝分理朝政。

(2)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

(3)隋文帝首创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

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4)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并在中央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同时,将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5)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相权分给六部。

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从而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

后来,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同时,明太祖还设立锦衣卫,负责监察臣民,明成祖时,又设立东厂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6)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4.地方行政制度
(1)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

(2)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

此外,两汉政府还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成为我国正式的地方行政区。

(3)隋朝时期,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管理。

唐朝时期合并州县。

(4)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5)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立直属于中央的三司,三司互不隶属。

(6)清朝开始实行督抚行省制,并设置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5.选官制度
(1)汉武帝时期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2)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3)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4)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5)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1.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请分别用一句最简洁的语言来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1)评价历史人物第一要注意论从史出,搜集相关人物史料,客观评价;第二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代去评价,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否符合当时人的价值观;第三要全面、一分为二地分析。

(2)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秦始皇在历史上有功有过,但不失为“千古一帝”。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2. 我国历史朝历代中央政府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
(1)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2)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州县制。

(3)元朝实行行省制。

(4)明朝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设立直属于中央的三司。

(5)清朝在中央设军机处,在地方实行督抚行省制。

1.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秦统一后,围绕着在地方采取何种统治方式的问题,君臣之间发生过激烈争论。

最终,秦始皇在地方推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下列属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有
①秦王嬴政自称“皇帝”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三公”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④颁布“推恩令”
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 D.①②③
4.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派张骞出使西域B.设置“十三州部”
C.颁布“推恩令”D.反击匈奴
5.“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学制度,下面关于科学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文帝时开设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③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
6.右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有关该朝
代历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B.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C.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
D.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7.下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8.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

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丞相制度的改革D.地方权力的增大
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0.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有一考官因出
了一道“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

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大兴文字狱 B.焚书坑儒 C.提倡言论自由D.独尊儒术11.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材料三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

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材料四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
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
除的朝代?
材料五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
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6)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0 BBDCB BDBDA
11.(1)韩非子
(2)秦;焚书坑儒。

汉: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设太学,推行儒家教育。

(3)任用贤才,任用房玄龄为相(或任用杜如晦为相)。

善于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4)明太祖朱元璋。

设立:秦朝;废除:明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