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新生代生烃特征

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新生代生烃特征

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新生代生烃特征胡洪瑾;蒋有录;刘景东;徐田武【摘要】石炭二叠系是东濮凹陷煤成气的主力气源岩,尚不明确煤、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等组分在新生代的成气演化特征.基于高压釜热模拟实验,对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气产率及气体组分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热模拟结果表明:初次加热过程中,不同类型烃源岩热解烃类气体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暗色泥岩生气能力最强,煤岩的次之,碳质泥岩的最差;不同类型烃源岩热解产物组分演化规律相似,随温度升高,甲烷摩尔分数逐渐增加,重烃气摩尔分数先增大后减小,非烃气摩尔分数减小.二次加热结果显示:研究区在新近纪可能存在规模成气;相比于一次生烃,二次生烃重烃气、总烃气及非烃气产率降低,但甲烷产率升高,干燥因数增大.研究结果对认识东濮凹陷煤成气演化规律、指导进一步勘探具有参考意义.【期刊名称】《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41)004【总页数】9页(P53-60,115)【关键词】煤系烃源岩;热模拟实验;石炭—二叠系;一次生烃;二次生烃;新生代;东濮凹陷【作者】胡洪瑾;蒋有录;刘景东;徐田武【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富油气凹陷,发育古近系沙三段和石炭—二叠系煤系两套烃源岩,其中石炭—二叠系煤系为煤成气的气源岩,包括煤系暗色泥岩、煤岩和碳质泥岩三种类型[1]。

人们对研究区碳—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进行研究[2-5],认为受复杂的构造演化影响,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经历中生代三叠系末期、新生代古近纪末期和新近纪中后期三期热演化生烃过程。

其中,刘丽等[2]认为该区煤系烃源岩新近纪二次生烃区分布于东部次凹和西部次凹,白庙和西斜坡带无二次生烃过程;朱炎铭等[3]认为新近纪二次生烃区分布于凹陷北部局部地区,且成熟度提高有限;何锋等[3]认为古近纪中期(Es3-Es1)以深洼陷带煤系烃源岩生气为主、斜坡带为次,古近纪晚期(Ed)和新近纪以斜坡带煤系烃源岩生气为主、地垒带次之。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生烃史及二次生烃时空差异性研究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生烃史及二次生烃时空差异性研究
改造 , 保存条件 差 , 形成 原生油气藏 的可能性 较小 。 因 此 。 目前的油 气勘探 没有 现实 意义 , 对 但该期 所达 到 的
3 上 古 生界 二 次生 烃 时 空差 异性
31 北 部斜坡 带或 兰聊 断裂上升盘 浅埋 区 . 这些 浅 埋 区 的石炭一 二叠 系 烃 源岩 R 值 大 多为 。 05 % . % . 表 井有 毛 4 毛 6 范古 2 明古 1 卫 . 9 08 5 代 、 、 、 、
岩在 新近纪仍 可生烃排气 。对 于部 分地 区的石 炭一二 叠 系而言 . 如南 部 马厂 、 春集局 部地 区 , 三 由于前 2个
阶段 奠定的有 机质变质 程度较高 ,新生 界厚度未 达到
补偿 古温度所 需的厚度 。 有机质成烃 作用未继 续演化 。
08 %, 成熟早 期 。对于 印支期 生烃 作用 , .5 属 由于 生烃 早 (4 ~ 2 )生烃 后经历 了印支 、 山等构造 运动 2 0 2 0Ma , 喜
系 以 太 原 组 最 好 , 次 为 山西 和 本 溪 组 , 盒 子 组 非 烃 其 石
古 近纪 以来 ,东濮 凹陷进入 了断陷一 裂陷发展 时 期 . 系烃 源岩再 次被深埋 . 煤 超过 了印支期末 一次埋 藏 深度 , 区范 围广泛生烃 。 由于埋藏 深 , 机质演 化程 全 有
源岩 占有 较大 比例 . 石千峰组 地层 主要 发育红 色泥 岩 ,
属于非烃 源岩 的范 畴。上古 生界烃源 岩显微组 分 以镜
质组分 含量 最高 , 其次 为惰 性组 , 质组 最 低 , 壳 这种 显 微组分特 点也表 明上古生 界烃 源岩 以生气为 主 。
度高 , 成为本 区生烃 的 主要 时期 , 即二次 生烃期 。该 ]

东濮凹陷及邻区凹陷上古生界热演化史与二次生烃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濮凹陷及邻区凹陷上古生界热演化史与二次生烃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濮凹陷及邻区凹陷上古生界热演化史与二次生烃史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东濮凹陷及邻区凹陷上古生界热演化史与二次生烃史研究一、研究背景东濮凹陷及邻区凹陷区域是中国东部最主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域之一,在储量和产量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

该区域多年来的勘探发现,烃源岩及油气成藏类型等一系列最基本和核心的地质问题都已经获得了重大突破,但关于该区域的热演化史及二次生烃史等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针对受热影响下地质构造发育特点、油气成藏条件改善的影响因素及发育机理等问题,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系统研究。

因此,针对东濮凹陷及邻区凹陷上古生界热演化史及二次生烃史的研究,既有助于探明区域内油气成藏的规律和机制,也有助于深入理解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和演化历史,同时为区域内油气资源的持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以东濮凹陷及邻区凹陷上古生界沉积为研究对象,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重点剖析热演化与构造演化的关系及其在区域内的作用机制;2、通过多种手段获取样品,对烃源岩、烃类组成、沉积物成分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区域的古环境演化及其对油气形成和埋藏过程的影响;3、基于区域内已知的油气勘探成果以及地球物理调查资料,对油气藏发育特征、油气运移过程及发育机理等进行分析和探讨;4、通过对区域内已有油气形成模式的综合分析,结合地质模拟等手段,模拟出不同成藏模式下的二次生烃史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东濮凹陷及邻区凹陷热演化史及二次生烃史的规律和机制,深入研究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和演化历史,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技术水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深入了解东濮凹陷及邻区凹陷的构造演化及其与热演化关系的作用机制,对于油气成藏作用的深入认识和探索,提高油气勘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区域内的古环境演化与生烃成藏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古环境背景下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和机理,对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3、深入剖析区域内已知油气藏的特征和开发模式,结合地质模拟等手段,预测未来油气资源的勘探潜力,为资源的持续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烃源岩特征及其指示的油气勘探方向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烃源岩特征及其指示的油气勘探方向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烃源岩特征及其指示的油气勘探方向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是一个重要的石油勘探区,其中生界烃源岩是该区石油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该区生界烃源岩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指示意义。

生界烃源岩的特征1.地质时代生界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纪系。

其中,下白垩统的烃源岩分布最广,是生油潜力最大的单元之一。

2.岩石类型生界烃源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泥岩和炭质泥岩,也有少量煤系烃源岩。

3.有机质类型生界烃源岩中,有机质类型以藻类和藻类残骸为主,还有一定量的陆生植物残骸。

这些有机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下,可以形成丰富的烃类。

4.热演化程度生界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较高,主要处于成熟期和过成熟期,是成熟生油岩的典型例子。

生界烃源岩在油气勘探中的指示意义1.烃源岩发育区生界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可以指示潜在的烃源区。

研究发现,下白垩统的烃源岩沉积最广,发育最好,是该区域烃源发育的主要区域。

2.生烃能力生界烃源岩的成岩演化程度与生烃能力密切相关,在勘探中可以通过生烃反应指标(如干酪根稳定同位素)判断生界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生油潜力。

3.油气富集区生界烃源岩是石油勘探中的关键环节,其指示的石油勘探方向主要在靠近生烃区的烃源岩下方,即烃源岩的富集区。

例如在下白垩统烃源岩下,靠近 paleo-high 带的低阶储层组合是一个较好的勘探目标。

综上所述,生界烃源岩是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石油勘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分布特征、成熟度和生烃能力等信息可以为石油勘探提供重要指示。

在未来的勘探工作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和研究该区域的生界烃源岩特征和勘探方向,为全面开发该区域的石油资源提供有力支撑。

东濮凹陷沙一段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

东濮凹陷沙一段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

东濮凹陷沙一段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张庆峰;沈忠民;陈义才;汪巍【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34)1【摘要】通过对东濮凹陷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的研究,发现东濮凹陷沙一段烃源岩主要为混合型,有机质类型较好,平均有机碳含量在0.56%~1.04%之间,属于差-较好的级别.从烃源岩的潜力指数来看,东濮凹陷沙一段生烃强度比较低,期望值为2.084×106 t/km2(相当于SPI为2.1).按照纵向排油系统和横向排油系统的潜力指数评价标准,烃源岩的充载能力分别属于低和中等.【总页数】4页(P69-72)【作者】张庆峰;沈忠民;陈义才;汪巍【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5【相关文献】1.川西南部下二叠统烃源岩生烃能力综合评价 [J], 刘林;李延钧;贾学成;张本健;罗迪2.优质烃源岩成烃生物与生烃能力动态评价 [J], 秦建中;申宝剑;陶国亮;腾格尔;仰云峰;郑伦举;付小东3.川东涪陵地区长兴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能力评价 [J], 古伟;陈义才;王长城;胡修全;胡东风;孙廷金4.乌尔逊凹陷烃源岩细分层评价及生烃能力研究 [J], 张利5.东濮凹陷文留斜坡石碳二叠系烃源岩生烃评价 [J], 朱炎铭;崔新瑞;赵洪;唐兴文;汤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油东濮凹陷页岩油气资源评价及选区研究论证报告【管理资料】

东濮凹陷油东濮凹陷页岩油气资源评价及选区研究论证报告【管理资料】

中原油田科研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项目名称:东濮凹陷页岩油气资源评价及选区研究编写人: _ 卢双舫_负责单位:东北石油大学二O一二年三月九日一、项目立项依据与目的意义东濮凹陷地处环渤海湾断陷盆地的西南缘,横跨河南、山东两省,主要在濮阳、东明、莘县、长垣及兰考五县,面积约5400km2。

盆地东部为鲁西隆起,西部为内黄隆起,北部为莘县凹陷,南部是兰考凸起,是一个呈北北东向、南宽北窄一个多油气藏类型的复杂断块盆地。

目前已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有泥岩裂缝油井发现,~,,证明了东濮凹陷泥岩裂缝含油。

此后在文14及文19等井见到泥岩裂缝油气显示,~,获工业油气流。

目前东濮凹陷已在文留、淮城、卫城、胡状、庆祖、刘庄等地区发现泥岩裂缝油气显示。

截止2003年底,东淮凹陷共有70口井泥岩裂缝见油显示,6口井测试或试油,主要分布在文留地区。

东濮凹陷展现出良好的泥页岩油勘探前景。

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步枯竭和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迫使石油勘探家不得不探索油气勘探的新领域,这使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重要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页岩油气在北美的成功勘探、开发自然就引起了油田领导对这一目标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正因为如此,国土资源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及有关油田正在组织开展全国、全探区或矿权区包括海相、陆相的页岩油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的战略研究工作。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持续、快速升温,可以说正处于页岩油气大发展的前夜。

中原油田各级领导也十分关注这一领域,尤其是已有较多显示的东濮凹陷泥页岩油潜力。

但评价过程中,地质和地球化学家普遍感觉到缺少指导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这是因为,泥页岩作为生成油气的源岩,虽然没有人怀疑其中残留蕴含着海量的油气资源,而且,应用现有的烃源岩定量评价技术,人们不难计算出泥页岩中有机质生排烃之后残存的油气总量(卢双舫等,2008)。

东濮凹陷沙一段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

东濮凹陷沙一段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
从 有机 碳在 平 面上 的分 布 特征 来 看 , 城 一 濮
图 2 东 濮 凹陷 沙 一 段 千 酪 根 元素 范 氏 分 布 图
F g 2 Th it i u i n o e o e l me ti i. e d srb t fk r g n e e n n o
前 梨 园和柳 屯 一海 通集 地 区沙 一段 暗色 泥岩 的有 机碳 含量较 高 , 均值 分 别 为 1 0 和 0 8 ; 平 .4 .5 葛岗集 一 固阳和南何 家 一孟 岗集地 区沙一 段 暗色 泥 岩 的有机碳 含量 较低 , 均值 分 别 为 0 5 和 平 .6 0 7 。对 比东濮 凹陷沙 一段 与沙三 段 一沙 四段 . 暗色泥岩 的有 机 碳含 量 可 见 , 沙一 段 源 岩 的有 机 质 丰度 比沙 三 段 一沙 四段 的 略高 ( 1 , 本 上 表 )基 以较 好和差 的烃 源岩 为主 。考虑 沙三段 一沙 四段 的成 熟度 相对 沙一 段 的 高 , 岩有 机 碳 含量 受 热 源
维普资讯
・7 ・ 0
成都理 工 大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第3 4卷
以文 留一带 为 中心较完 整 的湖泊沉 积体 系和 三角 洲沉 积体 系 。
2 源岩 地 球 化 . 有 机质丰 度是评 价 烃源岩 生烃能 力 的重要参 数 之一 。根据 东 濮 凹 陷沙 一 段 2 O多 口井 2 0多 0
维普资讯
第3卷 第1 4 期
20 0 7年 2月
成都 理工 大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J U N LO H N D NV R IYO E H O O Y(c n &T cnl y di ) O R A F E G U U I E S FT C N L G Si c C T e e e o g i n h o Et o

东濮凹陷盐湖环境烃源岩评价

东濮凹陷盐湖环境烃源岩评价

综述与专论2019·0416Chenmical Intermediate 当代化工研究东濮凹陷-盐湖环境烃源岩评价*蒋超1 郭彬程2(1.长江大学 湖北 430100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摘要: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水平的提高,向更深层领域勘探已成了必然趋势。

研究表明,盐岩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影响,对油气的勘探十分重要。

东濮凹陷经过近四十年的勘探开发,已经进入高勘探成熟阶段,勘探难度也愈来愈大。

落实后备资源夯实稳产的资源基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建立了一套盐湖优质烃源岩识别及评价方法,创新建立了盐岩发育区油气臧具“连续接力成藏、宝塔环状分布”的成藏模式。

关键词:盐岩盖层;盐构造;成藏特征;层状藻类体;标化物;生排烃模式中图分类号:P 文献标识码:A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Dongpu Sag - Salt Lake Environment Jiang Chao 1, Guo Bincheng 2(1.Yangtze University, Hubei, 4301002.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83)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level,exploration to deeper area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The study shows that salt rock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petroleum formation zang and is very important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After nearly 40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dongpu depression has entered a mature stage of high exploration.It is urgent to implement reserve resources and consoilidate the resource base for stable production.We have established a set of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 of salt lake,and innovatively established the reservoir forming mode of “continuous relay reservoir forming and pagoda ring distribution”in the salt rock development area.Key words :salt caprock ;salt structure ;reservoir-forming characteristics ;layered algae ;target compou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model1.东濮凹陷盐湖区域区域地质概况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南缘临清坳陷的东南部,东侧以兰聊断裂与鲁西隆起为界,西侧超覆于内黄隆起上,南隔兰考凸起与开封坳陷相望,北以马陵断层与莘县凹陷相连。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分析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分析

维普资讯 ຫໍສະໝຸດ 第1 9卷第 4期 唐 小云 ,等 :东濮 凹陷文留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分析
表 2 文 留 地 区 有 机 质 丰 度 评 价 表
由文 留地 区不 同地层 单元 氯仿 沥 青 “ A” 族 组 成三 角 图 ( 1 可 以看 出绝 大部 分样 品分布 在 饱 图 ) 和烃 >4 % 、芳 烃 < 0 、胶质 +沥 青 质 < O 。 0 2% 6%
带 、文 留地垒 带 、文 东 地 垒 带 和文 东 反 向断块 带 。 沙河 街组 是 主要 的 生 油 层 系 ,主 要 发 育 三套 烃 源 岩 ,为 E s l烃 源 岩 、E s 烃 源 岩 和 E s¨ 2 至
E s 烃 源岩 。 24
定下沉 ( , 、收缩 ( 和消亡拗 陷 ( ) E) N) 等 6 个 发展 阶段 ,其 发展 又始终 受到 东强西 弱 、北强 南
维普资讯
5 4
《 南方油气》 第 1 9卷第 4期 ( 总第 7 2期 ) 4~ 7页 ,20 :5 5 0 6年 1 2月
东濮 凹 陷文 留地 区古 近 系沙 河 街 组 烃 源岩 特 征 分 析
唐 小 云 杨世 刚 吴
(.中国地质大学 ( 1 武汉 )资源学院 ,湖北 2 .中国石化 中原油 田分公 司油 气监测 中心 ,河南 摘

相关 图 ( 2 )综 合判 别 ,文 留地 区沙 一 段 的 图 ,3
烃源 岩 主 要 以 Ⅱ 为 主 ,混 有 少 量 的 Ⅱ 型 ;沙 三¨ 段 主要 为 ⅡB型 ;沙 三¨ 段 及 沙 四段 烃 源 岩
图 3 文 留地 区各层段烃源岩氢 指数 与热解峰温关 系
弱 的断裂活 动控 制 ,使 之长期 成 为东 陡西缓 、北 深

东濮凹陷濮城地区沙一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东濮凹陷濮城地区沙一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城地区沙一段原油总体上是由沙一段 泥岩与沙三段 泥岩早期 生成的原 油混合 而成的, 局部有 沙

段 泥岩 单独提 供 的油 源。
关 键词 :东濮凹 陷 ; 沙一段 ; 源岩 ; 烃 未成 熟 油 献 标识 码 :A
维普资讯
第3 卷 第1 O 期
物 探 化 探 计 算技 术
28 月 0 年1 0
文章编 号 :10 — 14 (0 8 0 — 0 4 — 0 o 1 7 9 20 ) 1 0 8 4
东濮 凹 陷濮 城 地 区沙 一段 原 油 地球 化 学 特 征 及 油 源 对 比
潘泉涌 ,陈义才 沈忠民 ,罗小平 , ,常振恒2 ,胡玉杰2
(1 成都理 工 大学 , . 成都 6 05 ; .中原 油 田分 公 司 研 究 院 , 阳 470 ) 109 2 濮 50 0
摘 要 : 东濮 凹陷濮城 地 区发 育 了沙河街 组 沙三 ~沙四 上 、 段 沙一段 二 套 烃 源岩 , 中沙三段 烃 其
维普资讯
1期
潘泉 涌等 : 东濮 凹陷濮城 地 区 沙一段 原 油地球 化 学特征 及 油源对 比
4 9
小 于 1表 现 为微 弱 的偶 碳 优 势 ,rn 一 般 小 于 , P/ C,
1 P / C ,hn , 大于 1 在 1 5左 右 , 有 较 强 的植 烷 优 , . 具 势 , rP P/ h一 般小 于 0 5 如 图 2所示 ) .( 。
个 典 型的洼 中隆构 造 ( 见下 页 图 1所示 ) 0。 J
0 前 言
东濮 凹陷 下第三 系深层 ( 沙二 段 一沙 四段 ) 油 气资 源丰 富 , 勘探 开发 认识程 度 高 。在 浅层 沙一 段 虽然 也不 断获 得工 业 油 流 , 勘 探 程 度 相 对 较低 。 但 根据 第三次 资源 评价 的结果 , 东濮 凹陷 沙一 段总 资 源量 为 10 .6×1 t剩余 资 源 量在 8 % 以上 。 目 0 , 0 前 , 一段发 现 的油气 主要分 布在濮 城 与文南 ~ 沙 刘 庄地 区 。因此 , 过对 东濮 凹陷濮 城地 区沙 一段 原 通 油地 化特征 以及 油源进 行分析 , 扩大 该 区油气 勘 对

东濮凹陷南部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东濮凹陷南部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东濮凹陷南部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南缘,属临清-东濮坳陷的一部分,其西侧超覆于内黄隆起之上,东侧以兰聊断裂与鲁西隆起为界,南为兰考凸起,北与莘县凹陷相连。

东濮凹陷地理上横跨河南、山东两省,是一个呈北东向延伸、南宽北窄、总面积约5300km<sup>2</sup>。

本文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依据先进的测试手段对东濮凹陷古近系南部地区烃源岩及原油样品进行分析,在系统收集录井资料、TOC与岩石热解数据的基础上,判识南区的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层段。

在现有南区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针对有效烃源岩分布层段,从岩石的矿物组成、有机质的显微组份研究其有机相特征,并分别从有机岩石学、分子地球化学角度剖析南部地区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在南区纵向烃源岩连续取样基础上,分别利用饱和烃色谱-质谱及芳烃色谱-质谱测试,等分析手段,精细剖析不同环境不同岩性烃源岩的分子组成特征,为南区典型油田油源条件解剖奠定基础,最后以东濮凹陷南部马厂地区的高蜡原油为主要研究对象,精细分析南部马厂地区原油分子组成特征,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通过多种分子标志物参数对该区原油成熟度进行综合分析。

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东濮凹陷南部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统计结果中,生烃潜量(S1+S2)主要分布在0.10<sup>0</sup>.15 mg/g,平均0.08mg/g,其中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有机质丰度最高,且Tmax值主要集中在430°C左右,已达到相对成熟阶段;部分沙河街三段中亚段1-4与沙河街三段中亚段5-9主要为Ⅱ2型干酪根;总体来看,南部烃源岩样品中,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存在中-好烃源层,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应为主力烃源层。

2.东濮凹陷南部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中,正构烷烃分布形式多数呈现前峰单峰态,少数热演化程度偏低的烃源岩存在双峰态分布,高分子量的正构烷烃化合物含量普遍较低,显示其成熟度基本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有机质来源主要以浮游低等水生生物为主。

东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烃源研究

东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烃源研究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Zhongyuan Oilfield Company, SINOPEC, Puyang, Henan 457001,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two main group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southwest Dongpu Sag,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and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Thei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capacit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ffect the evaluation of the exploration strata and targets in this area, especially since there have been differing opinions regarding whether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can produce gas, and whether the gas reservoirs are mixed-source. By using geochemical methods, such as carbon isotopes, rare gas isotopes, natural gas compositions, an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il and gas sources were compared and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rocks were studi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source rocks of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are dominated by Type II2 to Type III Kerogen with high abundance and are poor-moderate grade source rocks, while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ource rocks are dominated by Type III Kerogen with high abundance and are good quality source rocks. The crude oil in the area comes from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where the sourc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generating oil first and then entering a high-maturity stage to produce coal-type gas with heavy carbon isotopes.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ource rocks mainly produce coal-formed gas. These two types of gas mix and become important natural gas sources in the area. The two group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re the most favorable exploration sources in this area. Keywords: Dongpu Sag; geochemistry; source rock;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al-type gas

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王德仁;周开义;常俊合;李新军;吕红玉
【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年(卷),期】2003(022)006
【摘要】在明确了有机质丰度参数不一致的地球化学根源后,提出泥岩评价标准的下限值,并剖析了古生界地层中火成岩侵入时期及其热催化作用对二次生烃的贡献.结果表明:马厂和长垣地区烃源岩评价应侧重于有机碳含量,尤其是煤系泥岩;煤系泥岩有机碳标准下限值应定为0.80%;火成岩侵入时期早(白垩纪时期),对晚期成藏不利;煤和泥岩低温阶段演化同步,高温阶段煤的演化速率高于泥岩,但均以晚期生烃为主.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王德仁;周开义;常俊合;李新军;吕红玉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
【相关文献】
1.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研究 [J], 陈洁;鹿坤;冯英;苑克红;王德波;崔红;张文洁
2.煤系烃源岩评价中的误区 [J], 徐春华;樊庆真;孔凡顺;王秀珍
3.东濮凹陷西南洼沙河街组烃源岩评价 [J], 范晓丽
4.东濮凹陷-盐湖环境烃源岩评价 [J], 蒋超;郭彬程
5.东濮凹陷-盐湖环境烃源岩评价 [J], 蒋超;郭彬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濮凹陷文留油田原油特征差异及其来源研究

东濮凹陷文留油田原油特征差异及其来源研究

东濮凹陷文留油田原油特征差异及其来源研究发表时间:2020-07-03T15:38:46.08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5期作者:杨洪震[导读] 本文运用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等技术手段摘要:本文运用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等技术手段,结合原油的密度、地层水矿化度,研究东濮凹陷文留油田的原油特征及来源。

明确东濮凹陷文留油田原油差异、来源层位及每个烃源灶的供烃范围,对下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东濮凹陷文留油田原油差异原油来源大规模的油田都具有多套烃源岩、多洼供烃或者多期油气充注的特征[1]。

东濮凹陷为“两洼一隆一斜坡”构造格局,纵向上具有多套源岩、平面上多个烃源灶、时间上多期生烃的特征。

本文以文留油田为例,通过分析原油的密度、地层水矿化度,运用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等技术手段,研究东濮凹陷文留油田原油差异及来源,为下步勘探提供有利依据。

1.区域概况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南缘的新生代断陷凹陷,自下而上发育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和第四系(平原组)地层。

东濮凹陷主要存在两期隆升剥蚀,一期为印支-燕山期构造作用下使得中生界地层遭受剥蚀;一期为古近系末期东营运动造成了东营组地层被不同程度剥蚀。

东濮凹陷内部形成了4个构造带:东部洼陷带、中央隆起带、西部洼陷带、西部斜坡带,呈北东向斜列展布。

文留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东靠前梨园洼陷,西临海通集洼陷,北西与柳屯洼陷相邻,南与刘庄油田相望,北与户部寨油气田相接。

2 原油特征差异 2.1原油物性差异文东断层西南地区原油为低密度、低粘度及地层水高矿化度特征;文东断层西北地区原油为较高密度、高粘度、较低地层水矿化度特征;文东断层以东原油为较低密度、低粘度、高矿化度特征。

原油的物性差异可能由生烃母质类型及成熟度差异造成,不同的供烃洼陷可能会导致地层水矿化度差异大。

2.2 原油族组成及碳同位素特征差异文东断层西北原油具有高饱和烃含量、低r蜡烷/C30藿烷比值、饱和烃碳同位素较低的特征;文东断层西南原油具有饱和烃含量高、r-蜡烷/C30藿烷较高、较高饱和烃碳同位素的特征;文东断层以东原油具有较高饱和烃含量、r-蜡烷/C30藿烷比值高、低饱和烃碳同位素的特征。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及定量预测模型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及定量预测模型

碱溶液浓度(m g/L-1)聚合物检验的浓度变化(m g/L-1)相对误差(%)05551500219817003从表2中数据来看,实行三元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检测的过程中,碱性溶液比例,也会随着次氯酸钠的投放时间的延长,混合物比重逐步进行增加。

同时,我们从表2中数据也可以看出,溶液中的混合物浓度也在溶液融合后,逐步实现了混合物中,能够与碱性物质相互反应的混合物的含量。

但我们对比表1和表2中数来看,当前检验的三元采出液中聚合物中,能够与酸性物质反应发生反应的物质的比重较多,我们在后期进行三元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检测分析时,需要注重其混合物中酸碱性比重的分析。

4应对三元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检测问题的措施三元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检测最主要问题在于受碱干扰以及表面活性干扰,想要消除这两种主要干扰因素,就需要对其采取适当的措施:(1)消除碱干扰措施在浊度法中,冰醋酸的作用是维持环境酸性条件,从而使聚丙烯酰胺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更好与次氯酸发生反应,生成不可溶性氯酸铵化合物,从而消除碱对示踪剂的影响,但是碱会与冰醋酸反应,从而导致酸性条件缺失,进而再次影响到示踪剂检测结果。

分析路径为:其他酸较冰醋酸来说酸性较大而且存在腐蚀性,又会引入S、N、Cl等元素,对反应不利,因此否决。

而浊度法中,醋酸以及次氯酸钠用量采取过量方式而醋酸采取正常量,而碱的消耗导致醋酸少于实际正常量,因此对此使用的消除干扰措施为:加大冰醋酸浓度;(2)消除活性剂干扰措施活性剂由于其显色特点,从而导致消除其出现干扰也非常困难。

经过技术人员研究发现存在三种消除活性剂方式:其一为无视法,在浊度法中由于现场注入水,而活性剂表面显色,通过清零活性剂参比水浊度来保障其干扰消除;其二为重量分析法,通过加入沉淀剂,使试样中的被测元素以及式样通过化学分离方式进行震荡析出,再经由过滤、烘干以及称量等方式称量计算出待测式样;其三为盐析萃取法,由于活性剂是有机物质能够被有机溶剂溶解,而聚丙烯酰胺却不是有机溶剂,并不能被溶解,以此能够采取萃取法进行活性剂消除试验。

东濮凹陷文留斜坡石碳二叠系烃源岩生烃评价

东濮凹陷文留斜坡石碳二叠系烃源岩生烃评价
ZHU n m i g CUIXi - ui ZHAo o g, r Ya - n , nr , H n ANG n we , ANG n Xi - n r Ku
( l g f i e a s u c n o ce c , Col eo n r l e M Re o r ea d Ge s in e CUM T Xu h u Ja g u2 1 0 , ia) , z o , in s 2 0 8Ch n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3期 6
、0 . 6 ,12 No. 3
王 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
J m a :Li o i g Te h c l i r iy ou l a n n c nia ve st O Un
20 0 7年 6月
J n. u 2 7 oo
文章 编号 : 10 —522 0 )30 3.4 0 806 (0 70—370
东濮 凹陷文 留斜坡: 二叠系烃源 岩生烃 评价 石碳
朱 炎铭 ,崔新 瑞 ,赵 洪 ,唐 兴文 ,汤 昆
( 中国矿 业大 学 资源 与地球 科 学学 院 ,江苏 徐 州 2 10 ) 20 8
摘 要 :针对东濮凹陷文 留 斜坡的石炭二叠系经历了复杂的构造一 埋藏史,烃源岩曾发生多次生烃演化的问题,采用构造一埋藏史
文献标识码:A
Ev l ai n o y r c r o - e e a i n o e m o-a b n f r u o r e au t f d o a b n- n r t f r - r o i o ss u c o h g o p c e r c si e l c i er mp o p e r s i n o k W n i i l a f n u n n Do u d p e so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是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之一,对其地质特征及热演化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该区域古近系烃源岩具有以下热演化特征:
一、成熟度较高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埋深较深,经历了长期的高温高压作用,成熟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大。

其干酪根成熟度指标在1.1%-1.4%之间,表明其已经进入到油突期,烃源岩内部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油气。

二、热演化历史较长
该地区热演化历史较为悠久,经历了多期不同程度的热事件。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中生代晚期的火山活动和较为强烈的构造运动,对烃源岩的热演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演化作用不断加强,烃源岩成熟度逐渐提高。

三、热演化演化模式复杂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地区热演化演化模式相对复杂。

由于该地区属于低幅向、多个构造单元交汇的区域,构造运动强烈,受热事件的影响程度不同。

因此,烃源岩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也较为复杂,往往呈现出非均一性分布的特点,引起了油气成藏的分异性。

四、主控因素多样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主控因素较为复杂。

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不同岩性烃源岩受到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综合影响因素包括构造-地层耦合作用、深部热流场、生物和地球化学作用等。

综上所述,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及主控因素具有相对复杂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完善油气成藏模式,提高勘探开发水平。

东濮凹陷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岩精细对比研究

东濮凹陷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岩精细对比研究
2 1 年第 1 0 1 期
d i 03 6 /i n17 - 9 32 1 . .4 o: .9 9js .6 2 9 4 0 O1 9 1 .s 1 0
能 源 技 术 与 管 理
17 2
东濮凹陷煤成 气地球化学特征及 气源岩精细对比研究
吕红玉 常俊合 1兰 晓东 , , , 李 伍 方俊 华 ,
泥岩( s ) E :进行色谱顶空分析 , 获得岩石中的轻烃
单体 资料 ; 与此 同时 , 采集本 区文 2 井 、 6 3 马 4井 、
卫 1- 1 4井 、 7 — 和濮 深 1 卫 9 9井 0等井 E S 的天然
气进行 轻烃 单体 分析 ,并将 结果 与源岩 吸 附烃类
气体进 行对 比 , 为气源 研究提 供依 据 。
渤海 湾 盆地第 三 系油 型气 异 ,进 一 步揭 示 了本 区上 述 天 然 气 由 于母 源 物 质 及 沉 积 环 境 等 因素 的不
同。
2 . 。丁烷碳 同位 素呈 反 序排 列 , 随碳 数增 55 ‰ 即
大 , 同位 素变轻 , 原 因与混 源气 和 不 同成 熟度 碳 其
东濮 凹陷石 炭 一二叠 系天 然气 同位 素 总 的特 点是 比较 富 含重 碳 同位 素 ,如 甲烷平 均 一 1 ‰ , 3. 7
乙烷 平 均 一 39 。 丙 烷 平 均 一 31 , 烷 平 均 2. , % 2. ‰ 丁

乌 马营 地 区乌深 1 天然 气 同属 于煤 成气 ,而 与 井
燥 系数 最 高 09 , 低 09 , 均 为 09 , 本 上 .8 最 . 平 2 .5 基
属 于气 范 畴 。
系 、 期次 、 多 复合 成烃 的特 点 ¨ ] 。因此 , 行 气 源 进 岩 精 细对 比研究 十分 必 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 东濮 凹陷 不 同环境 烃 源 岩 演化 剖 面 ( 图 3 见 )
h doab n ep lo fsuc ok[ ]F ut lc i y rc o x us n o ore rc J . al- ok O l& G s r i B a
F ed 2 0 , ( 3 : -2 i ,0 6 6 1 )71 . l
科 学 出 版 社 . 0 7:6 5 . 2 0 5 —8
C e Yi a , h n h n mi L o hn e i S e Z o g n, u Xi o i g a p n .Or a i g o he sr g n c e c mity
0 ola d gsM]B in :c ne Pes2 0 5 —8 f i n a [ . e ig Si c rs .0 7:65 . j e [ 程 顶 胜 . 源 岩 有 机 质 成 熟 度 评 价 方 法 综 述 []新 疆 石 油 地 质 , 4] 烃 J.
[ ] 付 秀 丽 , 雄 奇 , 顺 . 源 岩 排 烃 方 法 研 究 新 进 展 [ ] 块 油 气 5 庞 张 烃 J. 断
田 ,0 6, ( 3 : -2 2 0 6 1 )7 1.
Fu Xi l , n Xi n q , a g h n u i Pa g o g i Zh n s u .Ne w pr g e s o su y o o rs f td n
要 达 到 生油高 峰 时才 能排 烃 。而第 二 次生 烃 排烃 门 限
[ ] 马 国政 , 强 , 娟 . 6 金 王 I 坳 陷 太 原 组 煤 系 烃 源 岩 生 烃 演 化 特 征 [] 临清 J. 断 块 油气 田 ,0 9,6 6 :83 . 2 0 1 ( )2 —O
MaG oh n ,n Qa gWa gJ a. hrc r t so yrcro u ze gJ i , n u n C aati i f hdoab n i n e sc
3 8





21 0 2年 1月
5 不 同环 境 烃 源 岩 的生 排 烃 特 征
生 排烃 特 征 的研 究 方 法很 多 [ 53 0。其 中 , 油高 峰 生 的确 定 主要通 过 有机 质 的转化 率 来研 究 。有 机质 的转 化 指 标通 常用 氯 仿沥 青 “ / 机碳 来研 究 [] A”有 -。庞 雄奇 o 提 出运用 生烃 潜 力法 来研 究排 烃 门 限 ,用 生烃 潜 力指 数 (S+ 2/OC 来 表征 源岩 的生 烃 潜力 。源 岩 的生烃 ( 。.)T ) s 潜 力 指数 在演 化过 程 中开 始减 小 时 ,表 明有烃 类 开始 排 出 ,而 开始 减 小时所 处 的埋 深 正代 表 了源岩 的排 烃
门 限 _] 1。 1
G oo y a d E gn e n , 0 0 2 ( ) 2 — 5 e l n n i er g 2 1 , 4 6 : 2 2 . g i
[] 陈义才 , 忠 民 , 小平 . 油 与天然 气有机地 球化学 [ ] 京 : 3 沈 罗 石 M . 北
可 以看 出 ,不 同沉积 环境 烃源 岩 均有 2次 生烃 和 2次 排 烃 。其 中 , 一期 生 烃 为 。 于 07 该 期 主要 是 第 小 .%, 可 溶有 机 质直 接转 化成 未熟 或 者低 熟油 是 一 种典 型 的低温 生 烃 。 着可 直接 转化 成烃 的有机 质耗 尽 , 随 氯仿 沥 青 “ /O A” C逐 渐 减小 , T 到第 二 期 为 。 于 07 主 大 .%, 要 以干 酪根 热 降解 生成 成熟 油 为 主 。 从 排 烃 门 限和生 油高 峰关 系来 看 。第 一次 生烃 生 油 高 峰和 排烃 门限几乎 同时 出现 . 明生油 量 比较 少 , 说
1 9 1 ( ) 4 8 4 2 9 9,9 5 :2 —3 .
C e g Dn seg E au t n me oso orerc au t[ ] h n ighn . vlai t d fsuc ok m try J . o h i
Xi in e oem elg ,9 9 1 ( )4 84 2 n a gP t l j r u G Leabharlann oy 19 ,9 5 :2 —3 .
2 。 O 83 .
[ 廖 英 泰 , 风 勋 , 玉 玺 , . 华 北 南 缘 下 寒 武 统 优 质 海 相 烃 源 岩 7] 李 杨 等南
初 探 []石 油地 质 与 工 程 ,0 0,4 4 :62 , 1 J. 2 1 2 ( )2 —8 3 .
Lio Yi g a , F ng u Ya g Yu i e a . r lmi a y x l r t n a n t i Li e x n, n x , t 1 P ei n r e p o a i o o x e l n ma i e y r c r o i l we Ca ra o t e o t fecl t e rn h d o a b n n o r mb n n h s u h i
比生 油 高峰早 , 明生油 量大 , 未达 生油 高 峰 即 已开 说 还
始 排 烃
g n r to o c a — a u e o r e o k f Ta y a F r t n n e e ai n f o l me s r s u c r c o iu n o ma i i o
Ln ig D pes nJ . a lbok O l& G sFe 2 0 1 6 : iqn ersi []F ut lc i o - a il 0 9,6( )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