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概括内容方法修订稿
概括内容方法--适用于小学四年级

概括内容方法--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归纳:1.段意综合法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综合组织各段的大意为主要内容,并不等于各段大意的总和,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区别重点段落与次要段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共写了五方面内容:(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3)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又遭到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毁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5)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2.分析比较法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一定一次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地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内容的主次,准确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的文章还需要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主要内容也就容易归纳了。
例如:《落花生》一文,第一段讲的是种花生和收花生。
第二段讲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花生,谈论花生。
显然第二段是重点段,其中,先谈到花生的特点和好处,后以花生喻人,讲应该怎样做人。
所以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要抓住第二段,特别是爸爸的话。
可归纳为: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爸爸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文题扩展法有许多文章题目本身就已经高度概括了主要内容。
所以,只要仔细解剖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例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通过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诸葛亮施妙计,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送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正确掌握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和应用。
一、了解文章主旨要想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需要了解文章的主旨。
通常,文章的主旨就是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或呈现的思想、观点或主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学生可以在朗读或阅读一篇文章之后,从文章的标题、导语、段落开头和结尾等位置找到文章的主要涵义,并通过反复阅读来确认文章的主旨。
二、掌握文章结构文章通常包含导语、正文和结论等部分,而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不同的部分并精准地理解它们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比如,导语一般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概括文章大意或导致表达最重要的信息。
正文部分则详细阐述文章的主旨,提供论据和例子来支持作者的观点。
结论则用于总结文章,强调作者的观点,并提供适当的发展或建议。
三、留意文本关键词在概括文章内容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通常是揭示文章主旨的重要提示。
学生可以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标记这些关键词,如连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概括文章。
四、练习常见题型小学语文考试经常出现概括文章的题型,因此,学生需要练习这些常见题型以提高概括文章的能力。
比如,一些常见的概括文章题型包括写出文章主题、写出文章的大意、写出文章中的观点或提出文章中的建议等等。
在练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先阅读文章,然后再确定文章的主旨和重要信息,并尝试以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最终完成相应的题目。
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掌握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对学生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和掌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通过仔细阅读和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并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应用和实践。
语文-四年级-《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课件

著名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经过高加索 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 心中愤愤不平,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 只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铁链。普 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 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人物关系梳理法:
一.找 二.想 三.看
“人物梳理法”适用于人物众多,事情 复杂的课文。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荣
人物关系梳理法:
先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再想 一想这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 把这几个人物的关系串联起来说一 说,最后留取主要人物,舍弃次要 人物概括出主要内容的方法。
“用人物关系梳理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步骤:
1.找: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
2.想:想一想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用简练的词语概括 3.连:把人物之间的(关系)事 情连起来说一说
太阳神 阿波罗
众神领袖 宙斯
普罗米修斯 火 神
大力神 赫拉克勒斯
太阳神阿波罗
普
取火
罗
惩罚 宙斯
米 修
劝告 火神
解救
斯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拿取了太阳 神的火种,宙斯知道后派火神对他进行惩 罚,火神劝他归还火种,普罗米修斯拒绝 了,火神只好执行宙斯的命令,最后大力 神赫拉克勒斯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拿取了太阳神 的火种,宙斯知道后派火神对他进行惩罚, 最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的双 手和双脚戴着铁环, 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 悬崖上。他既不能动 弹,也不能睡觉,日 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 痛苦。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 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 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就被吃光了, 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
三年级四年级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微型讲座)

综合实践
习作
写
口语交际
听
揣摩文章 体会文章(作者) 领悟文章 的顺序 表达的思想感情 基本的表达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段意综合法 二、摘句归纳法 三、文题扩展法 四、要素串联法 五、体裁归纳法 六、问题概括法
谢谢
……说概括文章主源自内容(纽带)(了解——初步把握·——把握——理解)
读
识字、写字,理解词语
默读、浏览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 句子。
……
一般的毛病: 1.缩不短。 2.该不该删: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
留,哪些内容该略去。
3.抓不住重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训练的目标学段对比
……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原则
1、内容完整。 2、语言简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意思。 3、在概括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弄清“主人公
或主要人物是谁”十分必要。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段意综合法 二、摘句归纳法 三、文题扩展法 四、要素串联法 五、抓体裁归纳 六、问题概括法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建议
1、教学要准确的把握课标,准确定位“了解、初步把握、把握、理解” 课文主要内容,这些教学的层次和难易,其次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设计教学。
2、准确把握教材,要根据具体的文体特点设计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从而将方法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年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要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可以是1、抓重点句:需要注意重点句可能在文章的开头,可能在结尾,可能在中间部分。
2、串连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先读懂每一部分,再把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
)二、回顾课文,梳理方法。
1、本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许多优美精彩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它们吗?(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我们现在比一比,谁对课文内容记得最清楚。
(1)桂林山水A 文章先介绍了什么?(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静、清、绿)再介绍了什么?(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奇、秀、险)B 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C 小结:我们将两方面的内容综合到一起就可以了。
(2)记金华的双龙洞A 这是一篇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顺序先后介绍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洞口,很宽;外洞,宽敞;孔隙,窄小;内洞,昏暗,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形态万千B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C 小结:我们按照游览顺序,将每个地方的特点说清楚就可以了。
(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A 这篇文章写的是谁的事情?你还记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吗?(深思质疑、反复试验、公开试验)B 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C 小结:对于写事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时,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可以了。
3、梳理方法。
我们看,这几篇文章的类型不同,有的写景,有的写事,有的则是游记,但是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用同一种方法——先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再把每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
在阅读练习中,我们要使用这种好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时应注意:1、抓重点句,但不要引用人物的语言,可以概括出主要意思。
(清楚明白)2、串连各部分的主要意思,不需要细致的描写,语言尽可能简练。
(简练)怎样缩句缩句,就是把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小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体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干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若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我结合我传授教化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1、标题扩展法.有的文章的标题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宜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这个和写事文章差不久不多,如我教三年级的《燕子专列》,在听了教研活动的课后,我就是按照这个方法来进行的,成果效果很好.3、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和时间赛跑》一课运用这个方法就很好.4、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即可抓住主要内容.5、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宜的主次,然后按照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6、问题答复法.有些问题,只要答复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贯是中段进修的一个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进修才能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维时常跳跃,老是不克不及很好的掌控文章内容,是以对课文的理解也老是一半一半,很是不完整,假如面对长篇大论的文章,那可真是难为去世它们了,不要说是10来岁的小孩,就是成人也会感应有些轻松.但是,每一种常识的获得必有其必定的进修方法.对于写事文章我总结如下:概括文章首先要知道主人公是谁,产生了哪几件任务,成果若何了?这一思路展开,同时措辞也要围绕主人公进行表述,详写的任务必定要表达具体,略写的部分用一个短语或是简单的话简明概括就行了.大致知道了这样的概括的方法,在往后的进修中,师长教师再稍加对此法进行弥补稳定,不竭的完善孩子们的这一进修才能,经由潜移默化的影响,信赖孩子们能较好的把这一方法运用到本身的进修中去,从而有效提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才能,使本身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控课文内容.从中也让我明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传授教化照样要步步引导孩子们学会这一概括的方法,面对学生们的不完整概括时,不克不及步步为营,以教师的思路帮忙孩子们概括,这样的传授教化很单方面,孩子们只能知道本课的主要内容,而不克不及培养起这一进修才能,那我们的这一内容的传授教化也就是失落败的.因为,教室中的传授教化必须要培养起孩子们进修的才能.同时,要让孩子们从文中自行地进行归纳,教师只是经由进程到位的引导,使孩子们明白个中的进修方法,逐渐培养形成自有效的进修才能.除此之外,概括段意还要留心以下三点:。
四年级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
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句、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
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段意或课文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课文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部分或从课后作业的提示中得到启示入手。
其主要方法有:⒈先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
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⒉分析课文的重点段。
从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街头”就不难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当时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
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她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修订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四年级班学号:姓名: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8)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4、四则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年级(1)

课前积累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带龙的成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主要内容:
猫
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 小猫更可爱。
四、基本要素归纳法
就是用补足基本要素的 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 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 果。如《燕子专列》
五、问题概括法
什么事物? 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 怎样写的?
鲸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 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 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 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 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 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 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 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 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 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 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 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 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 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 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 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 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
小编整理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篇1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是高段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和落实的。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老师自然会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既精炼又准确地概括,很少!用崔峦会长的话来说,就是老师的意识有了,而平时课堂上老师关注不够,训练不够,没有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
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学生一站起来,不是长篇大论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很少能言简意赅地进行概括。
我们在抱怨学生不懂得概括的同时,是否该问问自己,我们自己掌握了几种概括的方法?我们有没有试着自己准确地概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没有和学生一起概括,并确实教给他们概括的方法?因为体裁、主题、篇幅、构段等等的不同,不同文章其概括的方法也各有侧重点。
我学习了几种常用的概括方法,并开始有意识地在语文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实践,再加上每天一篇《读后感》的练笔,希望学生能在整体把握文章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上能有所收获。
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种概括方法在高段课文中非常适用,也就是抓住文章的“文眼”。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第12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相关知识点精讲,标题加粗,正文宋体5号,单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概括方法:人物 + 事件 + 结果 + 主旨1、把握文章六要素是什么。
2、利用六要素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⑴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
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当然是有意义的。
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
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⑵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⑶那是一年夏天的事。
我在山里放羊。
山坡下有一块瓜地。
酷热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
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
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
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了,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⑷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
虽然他的大喝给我极大的恐惧,但是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
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
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⑸夏日里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
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位追我而来的老人。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1、段意合并法。
就是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各段大意之间,有时要加些过渡词语,这样就连贯了。
还要区分重大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谢了这个小村庄的美丽景色,人们拎起斧头上山砍树,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有一年的八月,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这个小村庄被冲毁了,什么都没有了。
把课文每段的大意连在一起,再加上一些过渡词使之连贯、通顺就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了。
2、要素串联法。
写失去的课文要概括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其中事情的经过是重点,要写清楚。
如《晏子使楚》一文,讲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然而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这么概括有时间,有地点,还有事情的经过等,比较全面。
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讲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其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学生概括时把几个要素串连起来就可以了。
3、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因此,读写一篇文章,我们要想一想,作者想要说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串连起来,就是文字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初读后可以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4、题目扩展法。
我们也可以从课文题目入手,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回答这些问题,回答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扁鹊治病》一文,我们可以提问:扁鹊给谁治病,治病的结果如何?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因此,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名医扁鹊连续四次拜见蔡桓公,劝他早点请医生治病,但因为蔡桓公不听他的劝告,人物他是在骗人,最终蔡桓公病死了。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系列之四——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段意合并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这是最原始的概括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把段意合起来。
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就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请看苏教版四年级下《最佳路径》的教学片断。
师:对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都一筹莫展,刚才我请四位同学分别读了这篇课文,前面三位同学分别读了两个自然段,最后一位同学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大家分别想想这四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师:我们先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你不妨找出这两个自然段中的有关语句来回答。
生:(读)格罗培斯攻克过无数过建筑难题,可是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师:那么我们可以概括成四个字。
生:大伤脑筋。
(师板书)。
师:下面我们就按这样的思路,再分别概括其他三段。
生:第三和第四自然段讲的是格罗培斯在去地中海海滨时遇到卖葡萄的老太太,受到启发。
我概括成四个字就是:深受启发。
生:第五和第六自然段可以概括为:完成设计。
生:第七自然段可以概括为:获得最佳。
师:看看黑板上的四个词十六个字,那么我们就可以较好地概括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生:格罗培斯为了迪斯尼乐园的道路大伤脑筋,在去想办法的路上受到启发,完成了设计,并且被评为最佳设计。
师:很好。
其实还可以加上一点,那就是受什么启发。
生:格罗培斯为了迪斯尼乐园的道路大伤脑筋,在去想办法的路上受到年迈无力卖葡萄的老太太的启发,完成了道路设计,并且被评为最佳设计。
师:大家很聪明,以后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运用这种方法,先找出每段的概括每一段的主要意思,再它们串联起来就可以了。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系列之一——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初步把握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中彩那天》皮涛老师的教学片断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概括内容方法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课题:概括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如何概括段落大意2、学会找中心句、用重点语句概括大意。
3、能读懂文本,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重点如何概括段落大意课堂导入:老朋友:昨天我看见你扛着自行车从街上跑过,到底出什么事了教授:那是因为上课的时间到了,所以我没有时间骑车,只好跑步去学院。
教授:今天几号妻子:看看你手上的报纸就知道了。
教授:那是昨天的报纸,看也没用。
教授:我的鞋呢学生:在您脚上呢教授:幸亏你看见了,要不我就得光着脚回家。
教授生病了,被送到医院住院。
护士:教授,大夫来了。
教授:我现在不能见他,我病得太厉害了。
教授:为了更确切地讲解青蛙的解剖,我给你们看两只解剖好的青蛙,请大家仔细观察。
学生:教授!这是一个三明治和一只鸡蛋!教授(惊讶地):我可以肯定已经吃过午餐了,但是那两只解剖好的青蛙呢朋友:您好,教授,你旅游回来了教授:是的,昨天才回来。
朋友:您是坐船还是乘飞机回来的概括教授身上的几件小事课程内容:要求概括段意做到言简意明,不能罗里罗嗦,说个没完,什么是准确呢?就是抓住段的实质,不要偏离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意应该是一段文章中的主要内容,而不应该是思想内容的概括。
第二,段意一般我们用陈述句表达。
每段段意连起来应当反映出全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认真读懂段的主要内容,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才能抓住段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概括出段落大意。
(一)用段的中心句概括段落段落大意。
△中心句指明段的写作范围△中心句突出段的主要内容△中心句归纳出段的思想要点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tíng)里做糖货的师傅(fù)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后来天津南市旧日租界的一家大字号,托人邀(yāo)请父亲去他们柜上做糖葫芦,每月有工钱,虽然不多,总比走街串巷强多了。
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zhuàn)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
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
老板嫌(xián)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儿、掺(chān)点假,他不听。
老板给他派的下手,他也不满意,嫌那个下手不熟练,动作太慢。
他常说:“还不如我闺(guī)女呢,太慢了!”干了不到一年,父亲就辞去了这份工作,仍然提篮叫卖。
自己吃苦不怕,他说,凭着良心做买卖才是正路,不能做亏心买卖。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
中心段:赞扬了父亲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
段意:讲述了我的父亲尽管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做糖葫芦首页、工艺者,缺能真诚待人、做事的感人故事,(二)用文章重点段落概括段落大意随着年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
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嘲笑,讽刺我。
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因此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或许我就是一个天生的畸形孩儿。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
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
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
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
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
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
”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
然后,悄悄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文章的重点段落是文章最后两段。
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块,前面的一部分主要是讲解作者因为裂唇而自卑,后文侧重讲解作者在老师的话语中,走出了阴影。
重获生活的信心。
(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段落中没有直接表述中心的语句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步骤:1. 段落中共有几句话。
2. 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 可以分为几层意思4. 每层讲的是什么内容。
5. 归纳每层的意思,进而概括出段的主要意思。
我们缺了什么一天,查电表的来了,一算电费,120度!妈妈皱眉头了,“电冰箱买得起,电费付不起呀!”吃晚饭时,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议论开了。
妈的意思是把电冰箱卖了,买别的东西,爸可不同意。
他问妈:“你想买什么呢?”妈说:“买洗衣机。
”一家四口的衣服要她一个人洗,是够吃力了。
爸说,买要紧的。
弟弟说:“买彩电,黑白电视机看厌了。
”爸说:“过一阵子准去买。
”我说:“买录音机,等我读中学,好学英语。
”爸爸点了点头。
妈说:“这也买,那也买,真是发财了!”爸爸说:“今年,实行责任制,鱼塘承包,到年底一个男劳力,光奖金就有500元。
这不是发了大财了?”几杯酒下肚,爸爸脸上泛着红光,越说越高兴。
议论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慢慢买。
“再过几年,你们要的东西办齐了,你们想想,那时还缺啥?”爸爸问。
是呀,房子是新造的,电冰箱有了,自来水装进家里了,一家四口,一只吊扇,四只台扇。
家具是成套的。
等有了彩电、洗衣机、录音机,那我家还缺啥呢?弟眨巴着眼睛,看看我,我看看妈妈,说不出什么来。
爸爸态度变得严肃了,他说:“月红呀,你爷爷一字不识,旧社会吃了大半辈子的苦;爸爸只念过小学,现在想学也赶不上了。
渔业要现代化,没有知识可不行呀!”爸爸说着说着却停住了,他那期望的目光注视着我,说:“你说,我家到底还缺啥呢?”我忽然心里一动:缺少文化知识呀!我脱口而出:“缺少一名大学生!我要成为我们渔村的第一名大学生!”本文讲述了:我们家在买了一台冰箱引起轰动后,讨论家里缺少文化,告诉大家应该重视知识的事件。
(四)结合文章题目爸爸和书时候我还小,爸爸所在的那家公司倒闭了。
爸爸只好去做临时工,妈妈也要出去干零活。
爸爸天天带着我,他干活,我就在一边玩。
有一天下班回家,经过一家旧书店,爸爸突然停住了脚步,对我说:“给你买本书吧!”我听了高兴极了。
不过,给你买一本书,今天就不能乘汽车回家了。
你愿意走路,就给你买。
”“好,咱们走回去!”我说。
爸爸走进旧书店,从一堆书里给我挑了这本《皇帝的悲哀》。
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我跟着爸爸往回走。
路真远啊!我有些走不动了,爸爸把我背了起来。
过荒山大桥时,寒风呼啸,我冷得直发抖。
爸爸问我:“怎么样,乘汽车比买书强吧?”我紧紧地伏在爸爸的背上,忍受刺骨的寒冷,大声说:“不,买书比坐汽车强!”爸爸点了点头,用他的上衣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
“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
但是,不这样做的话,爸爸就没法给你买这本书了!”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
那时我还没上学,老缠着爸爸,让他一遍又一遍地给我念这本薄薄的童话集。
大概念了好几十遍吧,听着爸爸念书,我渐渐地懂得了读书的乐趣。
后来,爸爸病了,我们的生活更苦了。
可是,爸爸的精神一直很好,只要有点儿钱,就一定会给姐姐和我买书看。
每次买了书回来,他总要对我们说:“从明天起,咱们又得节衣缩食啦!”说着笑了起来。
“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和爸爸一同开心地笑起来。
我和姐姐的一百来本书,全是爸爸这样省吃俭用买来的。
他一心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主要内容:这篇文章讲了爸爸在破产之际,总是缩衣少食,缺拿出钱让我买书,教我读书,希望我们热爱学习的故事。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
”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
”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
”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
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
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着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分)名声大振:通过某件事情,知名度大大提高.一扫而光:一下子就扫除干净。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3.答:不要找一些不开心的事,影响自己的心情;换一扇窗户就是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会看到不同的风景,鼓起了勇气,增强了信心,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3分)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个美国小男孩,由于天生就有一个大鼻子,受到嘲笑,因此性格孤僻,玛丽娅老师通过他看到窗外的悲伤景物,引导他换一扇窗户,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从而使他走向了成功。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3分)答:换一扇窗户就是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对事物就有多方面的了解,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体会到了什么,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答:当遇到问题是时,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6.请用两个恰当的词语来评价玛利亚老师的做法或品质聪明善良教导有方7.请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