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四答案
(完整)川大16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4作业答案10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
5 分,共5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
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5.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7.哲学的党性是指()。
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9.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1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B.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3.空间是指(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1)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党性是指()2.(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E.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4.( C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C.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E.F.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G.5.认为世界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6.( C )A.客观自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D.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E.由两个本原构成的F.7.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8.( C )A.形而上学B.诡辩论C.唯心主义D.二元论E.9.“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10.( B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E.11.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12.( C )A.唯物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13.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14.( B )A.质量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E.辩证否定的方法F.1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16.( B )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B.C.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D.E.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F.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1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18.( C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E.19.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20.( D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C.D.运动构成联系E.联系构成运动F.21.范畴()22.( A )A.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B.C.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D.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E.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客观的F.23.矛盾的同一性是指()24.( B )A.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C.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D.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E.25.事物的质是指()26.( C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B.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C.D.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E.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的规定性F.27.度是指()28.( B )A.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节点B.质和量的统一C.D.事物的质的规定性E.事物的量变状态29.对于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而言()30.( B )A.它们可以同时变成现实B.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能够转变成现实C.实现了的可能性是现实可能性,未实现的可能性是抽象可能性D.E.一种可能性是真实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虚假的可能F.31.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2.( A )A.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B.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C.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D.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33.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34.( A )A.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B.C.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D.E.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F.G.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H.35.引起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根源是()36.( B )A.事物内部根本矛盾的解决B.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C.D.矛盾的主次双方相互易位E.F.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G.37.爆发式飞跃是指()38.( D )A.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B.C.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D.E.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F.G.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39.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40.( D )A.诡辩论的观点B.绝对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2
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
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
答案:C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在于(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2
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辩证的同一是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A:对
B:错
答案:A
自然和社会统一的基础是劳动。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
A:对
B:错
答案:A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A:对
B:错
C: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否认真理的有用性
E:否认真理的具体性
答案:A,E
C: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D: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答案:A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是否定。”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答案:B
“天不变,道亦不变”是( )。
A:唯物论观点
B:唯心论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答案:D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二者区别的有( )。
A:前者错综复杂,后者简单清晰
B:前者有鲜明的阶级性,后者阶级性不明显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2-1.doc
1.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参考答案】: C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B.事物在联系中运动变化C.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D.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参考答案】: C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普遍联系的规律【参考答案】: A4.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 )。
A.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B.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C.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D.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参考答案】: D5.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A.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物B.它是正确区分事物的基础C.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D.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参考答案】: A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 )。
A.可能性在质上的科学说明B.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C.可能性在质量结合上的科学说明D.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科学说明【参考答案】: B7.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
A.偶然性B.必然性C.现实性D.可能性【参考答案】: D8.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
A.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C.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畴D.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参考答案】: B9.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
A.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D.微小的可能性【参考答案】: C10.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客观世界不存在偶然性,这种观点是( )。
A.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B.相对主义的诡辩论C.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参考答案】: D11.假象是指( )。
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套考试题
川大2021 秋冬季?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第二套测验作业标准答案√X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
20 个小题,每题分,共分。
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1. 辩证法所要求答复的是〔A.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 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D.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底子不合在于是否成认〔A. 事物之间的普及联系〕。
B. 事物在联系中运动变化√C.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D. 事物的客不雅观实在性3. 唯物辩证法的本色和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认之否认规律D. 普及联系的规律4.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A. 内容和形式都是主不雅观的B. 内容和形式都是客不雅观的〕。
C. 内容是主不雅观的,形式是客不雅观的D. 内容是客不雅观的,形式是主不雅观的√5. 联系的客不雅观普及性道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 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不雅观点去认识事物√B. 它是正确区分事物的根底C.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根底D. 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不雅观依据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A. 可能性在质上的科学说明〕。
B. 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C. 可能性在质量结合上的科学说明D. 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科学说明7. 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 预示着事物开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A. 偶然性B. 必然性C. 现实性D.可能性 √8.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A. 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彼此关系的一对范畴 √B. 事物的内在要素和暗示方式的一对范畴C.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畴D. 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9. 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按照 , 因而在当前条件下, 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A. 不成能性 〕。
B. 现实的可能性 √C. 抽象的可能性D.微小的可能性10. 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客不雅观世界不存在偶然性,这种不雅观点是〕。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 (单选题)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满分:)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2. (单选题)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
(满分:)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3. (单选题)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满分:)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正确答案 :[hide] —— B—— [/hide]4. (单选题)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 。
(满分:)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5. (单选题)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满分:)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6. (单选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满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7. (单选题)哲学的党性是指() 。
(满分:)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正确答案 :[hide] —— A—— [/hide]8. (单选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
(满分:)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9. (单选题)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1章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C )A. 物质的观点B. 运动的观点C. 实践的观点D. 发展的观点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形而上学理解的矛盾的同一性是( A )A. 没有差别的同一性B. 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C. 包含差别的同一性D. 具体同一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 )A. 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C. 实践的观点和可知的观点D.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8.人们制造飞船,发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是( A )A. 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B. 对规律的辩证否定C. 对规律的根本改造D. 对规律的发展9.“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 A )A.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B.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 A )A.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B.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C. 既看到了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D. 既没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D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B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 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D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二、多项选择题1.辩证法经历的基本形态有(ABC )A.朴素辩证法B.唯心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2 时间空间作为“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B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套考试
川大 2017 秋冬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套考试作业标准答案√X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题 2.5 分,共 50.0 分。
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A.世界的来源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C.世界的情况怎么样的问题√D.世界能否可知的问题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安分歧在于能否认可(A.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B.事物在联系中运动变化C.事物内部的矛盾性√D.事物的客观实在性3.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中心是()。
A.对峙一致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广泛联系的规律)。
7.包括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程的各种趋向,是潜伏的还没有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A.有时性B.必定性C.现实性D.可能性√8.现象和本质是揭露()。
A.事物的外面矛盾和内部矛盾相互关系的一对范围B.事物的内在因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围√C事.物的外面联系和内部联系的一对范围D.事物的先后接踵,相互限制关系的一对范围9.在现实中缺少充足依据,因此在目前条件下,不可以实现的称之为(A.不行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D.细小的可能性10.全部现象都是必定的,客观世界不存在有时性,这类看法是(A.唯物主义的非决定论B.相对主义的狡争辩C.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11.设想是指()。
)。
)。
A.唯物主义的看法B.唯物主义的看法C.相对主义的看法√D.形而上学的看法15.否定相对静止是(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唯物主义D.二元论1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广泛性和特别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C.改动性和稳固性D.斗争性和同一性√17.矛盾问题的精华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问题B.矛盾的广泛性和特别性关系的问题√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问题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问题18.在我国战国期间,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4-1.doc
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如何保持生态环境平衡问题B.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问题C.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问题D.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参考答案】: D2.国体指的是:A.国家的民族性质B.国家的阶级性质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D.国家的本质和职能【参考答案】: B3.政体指的是:A.国家的民族性质B.国家的阶级性质C.国家的本质和职能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参考答案】: D4.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艺术B.道德C.宗教D.政治法律思想【参考答案】: D5.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A.社会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B.具有系统化抽象化特征的社会意识形式C.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D.思想体系中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部分方面【参考答案】: D6.自然科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A.属于上层建筑B.不属于上层建筑C.属于经济基础D.不属于经济基础【参考答案】: B7.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的 C.产品分配关系决定的 D.消费关系决定的【参考答案】: A8.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人类( )。
A.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B.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C.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D.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参考答案】: C9.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
A.运输设备B.仓储设备C.维修工具D.生产工具【参考答案】: D10.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参考答案】: C11.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四答案
首页- 我的作业列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四答案欢迎你,你的得分:100.0完成日期:2018年03 月08日11 点39 分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30.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A.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B. 类似诡辩论的错误C. 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2. 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A. 指出人们可能通过感觉反映世界B. 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C. 把科学的实践引入认识论D.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3.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A. 只是唯物主义的观点B. 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 只是不可知论的观点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的观点4. 承认客观真理与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
A. 理论前提不同的问题B. 同一个意思的问题C.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D.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5.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是因为()。
A. 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C.它是有主观性的活动D.它是直接的现实性的活动6.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地理环境是()。
A.自然条件无可比拟的富饶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7.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A.人口多、密度大B.人口少、增长慢C.人口不增也不减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9.生态系统指的是()。
A.生物群落B.生物圈C.自然环境D.生物群落和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或综合体10.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对生态系统变化最强力的影响因素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A、世界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4、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A、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何唯物主义辩证法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C、古代原子论近代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D、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6、哲学上的两大基本别是指()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7、哲学史上,第一位全面系统阐述辩证法思想的伟大哲学家是()A、赫拉克利特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8、古希腊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代表是()A、巴门尼德B、赫拉克利特C、毕达哥拉斯D、芝诺9、古希腊唯物主义最高成就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0、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最主要的最显著的特征是()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C、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细胞学说B、牛顿力学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星云假说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2、哲学史上著名的不可知论者是()A、狄德罗B、笛卡尔C、休谟D、贝克莱E、康德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A、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一切科学和知识的总汇D、认识论和辩证法E、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4、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科学发展状况C、阶级斗争情况D、哲学自身的发展情况E、宗教信仰的变化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费尔巴哈唯物主义B、黑格尔的辩证法C、培根的经验论D、康德的认识论E、狄德罗的认识论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E、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否辩证发展的问题C、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的问题D、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E、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8、下列判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性质的有()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的一切C、人为自然界立法D、存在就是被感知E、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9、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10、一切唯心主义都()A、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质B、是不可知论C、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坚持精神到物质这个认识的基本路线E、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11、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不可知的C、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E、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2、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B、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课题C、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概括材料D、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总结E、新技术方法可以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的作用(三)辨析题1、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单选题)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满分:)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正确答案:[hide]——C——[/hide]2.(单选题)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满分:)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正确答案:[hide]——C——[/hide]3.(单选题)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满分:)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正确答案:[hide]——B——[/hide]4.(单选题)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满分:) 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5.(单选题)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满分:)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正确答案:[hide]——C——[/hide]6.(单选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满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正确答案:[hide]——C——[/hide]7.(单选题)哲学的党性是指()。
(满分:)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正确答案:[hide]——A——[/hide]8.(单选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满分:)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9.(单选题)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川大网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1、2次作业答案(2013秋).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网上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党性是指()(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D.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3.认为世界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 C )A.客观自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4.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 C )A.形而上学B.诡辩论C.唯心主义D.二元论5.“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 B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6.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C )A.唯物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B )A.质量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辩证否定的方法8.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B )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B.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C.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10.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D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C.运动构成联系D.联系构成运动11.范畴()( A )A.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B.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C.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D.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客观的1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B )A.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C.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D.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13.事物的质是指()( C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B.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的规定性14.度是指()( B )A.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节点B.质和量的统一C.事物的质的规定性D.事物的量变状态15.对于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而言()( B )A.它们可以同时变成现实B.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能够转变成现实C.实现了的可能性是现实可能性,未实现的可能性是抽象可能性D.一种可能性是真实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虚假的可能16.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 )A.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B.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C.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D.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17.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 A )A.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B.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C.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D.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18.引起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根源是()( B )A.事物内部根本矛盾的解决B.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C.矛盾的主次双方相互易位D.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19.爆发式飞跃是指()( D )A.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B.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C.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D.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20.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D )A.诡辩论的观点B.绝对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 我得作业列表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四答案
欢迎您,
您得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8年03月08日 11点39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得标识就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30、0分。
在每小题给出得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实际工作中得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得辩证关系原理,
犯了( )。
A.类似经验论得错误
B.类似诡辩论得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得错误
D.类似唯理论得错误
2.真正驳倒不可知论得关键在于( )。
A.指出人们可能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B.指出本质与现象就是同一得
C.把科学得实践引入认识论
D.指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就是辩证得统一
3.感觉就是认识得起点( )。
A.只就是唯物主义得观点
B.只就是唯心主义得观点
C.只就是不可知论得观点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能接受得观点
4.承认客观真理与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就是( )。
A.理论前提不同得问题
B.同一个意思得问题
C.本质与现象得辩证统一
D.形式与内容得关系
5.实践之所以就是检验认识真理得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得特点而言就是因
为( )。
A.它就是对人类有用得活动
B.它就是多数人参加得活动
C.它就是有主观性得活动
D.它就是直接得现实性得活动
6.最有利于社会发展得地理环境就是( )。
A.自然条件无可比拟得富饶
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得热带
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得平原
D.自然条件得差异性与多样性
7.最有利于社会发展得人口状况就是( )。
A.人口多、密度大
B.人口少、增长慢
C.人口不增也不减
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8.物质资料得生产方式包括( )。
A.劳动者与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9.生态系统指得就是( )。
A.生物群落
B.生物圈
C.自然环境
D.生物群落与它们生活得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得系统或综合体
10.在整个地球得生态系统中,对生态系统变化最强力得影响因素就是
( )。
A.绿色植物
B.动物
C.人类社会
D.非生物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40、0分。
在每小题给出得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社会意识形式就是系统化、理论化得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性得与非意
识形态性得两大类。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有一组就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得,一组就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得。
它们分别就是
( )。
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法律思想、逻辑学、哲学
D.技术科学、逻辑学、道德
E.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
2.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二者区别
得有( )。
A.前者错综复杂,后者简单清晰
B.前者有鲜明得阶级性,后者阶级性不明显
C.前者不定型、不系统,后者已经系统化、理论性
D.前者就是社会意识得低级层次,后者就是社会意识得高级层次
E.前者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后者就是对社会存在得间接反映
3.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得有(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得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有根本不同于社会存在得独立得历史
C.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得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E.社会意识得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马克思以宏观得经济运行形式为基础,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得三种
社会形态。
下列各项属于这三种社会形态得有( )。
A.自然经济社会
B.商品经济社会
C.产品经济社会
D.古代农业社会
E.现代工业社会
5.下列各条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得规律有( )。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得规律
B.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形态更替得规律
C.使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得规律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得规律
E.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得规律
6.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得两大对抗阶级就是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
下列各
项属于最初得奴隶主阶级形成得途径得有( )。
A.由于社会职能得独立化,氏族首领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
B.通过征服战争,用暴力掠夺其她氏族或部落得财产
C.通过放高利贷,聚敛大量不义之财
D.通过投机生意,赚取大量钱财
E.由于生产条件优越,一些农业家族成为富裕家族
7.下列各项属于阶级产生得基本前提得有( )。
A.由于生产力得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B.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得产品交换
C.投机商人通过不平等交换赚取钱财
D.一些人利用各种手段掠夺她人财产
E.通过不平等分配占有她人劳动
8.下列各项属于典型得革命类型得有( )。
A.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统治得革命
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统治得革命
C.被压迫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得斗争
D.殖民地人民反对宗主国压迫得斗争
E.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得革命
9.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得历史唯心主义产生得根源得有
( )。
A.生产规模得狭小限制人们得眼界
B.剥削阶级得偏见曲解历史得发展
C.科学技术得发展水平不高
D.认识上得直线性与片面性
E.保守落后思想得腐蚀作用
10.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就是因为( )。
A.科学技术就是社会发展得根本动力
B.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得各类要素之中
C.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与超前作用
D.科学技术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得巨大杠杆
E.科学技术可以一视同仁地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30、0分。
1.
历史就是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得。
2.
人得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得总与。
3.
所有得社会意识形式都就是对经济基础得反映。
4.
人得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
5.
我思故我在。
6.
衡量生产力水平得客观尺度就是以生产工具为主得劳动资料。
7.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得最终原因就是生产力得发展。
8.
人类社会得基本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得矛盾。
9.
人类社会发展得最根本规律就是阶级斗争规律。
10.
任何真理都就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得有限得近似正确得认识。
11.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得道路。
12.
自由就是指人们对客观规律得认识与对客观世界得改造。
13.
英雄人物得活动就是理解历史活动得基本线索。
14.
人得价值就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得统一。
15.
人得本质就是永恒不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