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画有声教案1
初中美术_第五课 静物画有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第五课 静物画有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9033a3c19e8b8f67d1cb958.png)
5.1《静物画有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够运用绘画要素分析静物画作品,探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会用钩线用单线画静物画构图教学重点:能够运用绘画要素分析静物画作品,简单赏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会用钩线用单线画静物画构图《静物画有声》教案一、参观老师小画展导入本课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我的个人小画展。
注意:大家欣赏作品时请找找画面中描绘了生活中哪些物品?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师提问大家欣赏作品时请找找画面中描绘了生活中哪些题材?生:-----------。
师:对,描绘了水果、蔬菜、台灯、书本、花卉等。
生活中常见的的物品。
这类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静物画。
静物画常常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题材,他们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如水粉,油画,素描等。
静物画凝聚着画家丰富的情感,传达对平凡生活的情感态度。
静物画“静中有声”,它是画家心灵和情感的交响曲。
形、色、质、光影、构图和空间等造型要素都是情感表现的法宝。
画家在作画时通过强化某些要素来强调某一情感,从而感动观众。
说到这里我看到有的同学脸上充满了疑惑,静物画有这么神奇吗?那让我们一起见证静物画的神奇。
二、发现探索,师生齐欣赏(一)师:我们首先欣赏第一幅作品《一个教师的工作台》,给大家2分钟时间欣赏。
大家欣赏时思考两个问题1、《一个教师的工作台》描绘了哪些物品,通过这些物品想告诉你什么?2、其中主体形象是一件牛的模型教具,你怎样理解画家的用意?师:时间到了,哪个同学回答一下?生:----师:大家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准确。
我们一块来总结一下:通过教师常用一系列物件(-------)的描绘,表现了一位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默默奉献的老(老花镜、药片)人民教师的高贵品质。
牛的模型一语双关,既说明教师身份的教具,又暗喻孺子牛的精神。
(二)通过欣赏<一个教室的工作台>我们初步了解了静物画的魅力,我们再欣赏吴作人的《熏鱼》,油画《熏鱼》以常见的食材为题材,表现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流露出对平凡生活的(挚爱和享受)---学生回答。
静物画有声(1)
![静物画有声(1)](https://img.taocdn.com/s3/m/26a6a9837c1cfad6195fa7c6.png)
一、学习状况
1、学生已经学习了素 描的基础知识。 2、 已经初步掌握色彩 的冷暖知识。
学情分析
二、学生情况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 在逐渐成熟,但还需要循序 渐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情 况参差不齐,部分同学学习 习惯较差。生活中用美术要 素分析作品不足。
三、解决对策
1、营造氛围 2、激发兴趣 3、分层兼顾
导入
通过观察《一个教师的工作台》我们可以看 出:一幅优秀的静物作品,形、色、质、光 影、构图和空间等造型要素都是情感表现的 法宝,能将情感传达给我们,既表达出艺术 家的心声,也感动着我们。因此静物画“静 中有声”,它是画家心灵和情感的交响曲。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让同学通过分析,感受 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总结
静物画不仅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更能让我们“听” 到艺术家的心声。也希望同学们运用自己的画笔, 通过简单的物品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板书设计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 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板书设计
1、分析作品 2、构图法 3、静物临摹
学生活动:
以自己喜爱的物品为题材,尝试用不 同的构图摆放静物,并用铅笔或钢笔作构 图练习。
作品展示与评价
评价内容:学生课堂分组创作成果。 评价主体: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法:认可贴赞 评价工具:图表展示板、语言评价
设计意图:教学评一致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 程与知识掌握程度,对学生作品做出合理性评 价
具有平静、安宁、平和等特点。要注意物体 体积大小、明暗、间距的变化,使画面具有节奏 感,生动。
三角形构图的特点
具有稳定、均衡但 不失灵活的特点。
静物画有声教案
![静物画有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eb63102f60ddccda38a0e8.png)
静物画有声教案
《静物画有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静物画(静物画有声)是以日常生活中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
静物有声根据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和“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有关内容,教材以静物画为切入点,通过学生自己摆静物、描绘静物、改画、赏析作品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静物画的创作过程,理解画家通过形、光、色、质、构图和空间等造型要素的处理,赋予作品以某种意味,有意识地表达情感。
教材以首页三幅作品的欣赏入手,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静物画表达情感。
《冠军的象征》一画以饱满的构图,细腻地刻画了那些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排球,叙述了中国女排冠军之路的艰辛;《高更的椅子》以高更曾经坐过的椅子为主体,椅子上没有影子的烛光,给人以脱离现实之感,传达了病中的画家忧郁悲凉和思念友人的心情;《纪念贝多芬诞辰215周年》描绘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石膏像、小提琴和乐谱等,表达作者对贝多芬的纪念与崇拜。
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静物画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教材中呈现的苏巴朗的《有壶的静物》和塞尚的《静物》,主要是介绍静物画中的两种常见的构图形式:水平线构图和三角形构图。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构图形式给人不同感觉,适合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情感,理解构图在静物画中的作用。
《天伦之乐》及其教学提示,帮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理解静物画要想做到“静物有声”,要能表达一定的主题与情感。
教材中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主要是让学生分小组摆静物,并用铅。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说课稿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a55de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e.png)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说课稿一、说教材选用的依据和目标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为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静物画有声》一课,这是一个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操的教材。
通过学习静物画这一形式,学生将了解到画面背后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并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该节课的目标主要包括: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通过细致观察描绘自己所看到的静物;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其能够感受到画作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 - 学习如何观察静物的细节,包括形状、光影和质感等; - 学习如何运用线条、明暗和色彩等要素来表达画面中的意境; - 学习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而教学难点则主要在于: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绘静物的细节;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激发学生对静物画的兴趣(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静物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画作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回答一些与静物画相关的问题,如“你喜欢看静物画吗?”、“你觉得静物画可以传达什么样的情感?”等。
2. 学习观察静物的细节(2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组有关静物的图片,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每个静物的形状、光影和质感等细节;•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细节,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3. 学习绘画技巧与表达意境(50分钟)•介绍线条、明暗和色彩等绘画要素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静物画作品,并解读画家用线条、明暗和色彩等要素来表达画面中的意境;•分组让学生进行绘画实践,通过运用线条、明暗和色彩等要素来表达自己对静物的理解和感受。
4. 展示和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15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简短的自我解说;•引导全班同学对每位同学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9de27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b.png)
3.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分析静物,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表现。
(五)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欣赏、评价。
2.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适时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提交作品时,请附上小组讨论记录和创作过程,以便教师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课后收集静物画名作,分析其构图、色彩、光影等方面的特点,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通过欣赏名作,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
4.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在家中展示作品,并与家人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作品的整体效果、绘画技巧、创意表现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本章节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静物画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审美素养,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绘画技巧、色彩运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静物画的学习充满好奇,渴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然而,学生在观察、表现静物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静物的形态、结构把握不准确;色彩搭配不够和谐;缺乏创作灵感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差异较为明显,教师需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5课 静物画有声-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 静物画有声-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db60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8.png)
第5课静物画有声-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节课程是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第五课,名为《静物画有声》。
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浅析外国静物画,了解静物画的基本构图、比例和色彩,在此基础上通过绘制及自行整合静物的图案,创意地完成一组静物画,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静物画的构图、比例和色彩知识。
2.掌握几何体的基本构图方法。
3.了解外国著名画家的静物画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通过自行整合和创新,设计自己的静物画。
5.让学生了解绘制静物画的步骤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技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静物画的构图、比例和色彩知识。
2.外国著名画家的静物画作品及其艺术内涵。
难点1.如何自行设计和整合静物的图案。
2.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魅力。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静物画要素浅析通过PPT展示外国著名画家的静物画作品,系统讲解静物画中的构图、比例和色彩等要素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感受艺术之美,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2. 静物绘制在讲解完毕后,老师再以静物为基础,针对不同的构图、比例和色彩,分别进行示范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3. 设计和整合静物图案通过对提供的静物元素进行设计和整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魅力,让学生自行完成一组静物画并进行展示和分享,从而不断练习和提高绘画技巧和水平。
4. 总结与点评在完成绘画之后,老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提供改进的建议以及指导意见。
同时,也将总结本节课程的注意事项和要点,提醒学生正确认识静物画的重要性和能力培养。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讲授、演示、互动交流和展示展览等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能力。
同时,也将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艺术魅力。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程的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静物画有声》公开课教案
![《静物画有声》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5a99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7.png)
《静物画有声》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静物画有声》,解释静物画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静物画在视觉艺术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1.2 引导学生思考静物画如何通过视觉表达传递出声音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静物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声音元素,如光与影、色彩与质感等。
第二章:声音的感知与表达2.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的感知实验,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并记录下各自的声音特点。
2.2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出不同材质的声音特点,并学会用绘画元素如线条、色彩等来表达所感知的声音。
2.3 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尝试将所感知的声音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出来,教师进行指导和鼓励。
第三章:静物画的构图与空间3.1 教师讲解静物画的构图原则,如平衡、对比、和谐等,并引导学生分析经典静物画作品的构图特点。
3.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会运用构图原则来创作自己的静物画作品。
3.3 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创作出构图合理、空间感强的静物画作品,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四章:静物画的色彩与光影4.1 教师讲解静物画中的色彩运用原则,如对比色、冷暖色调等,并引导学生分析经典静物画作品的色彩特点。
4.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会运用色彩原理来创作自己的静物画作品。
4.3 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运用色彩与光影的技巧,创作出生动逼真的静物画作品,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五章:作品展示与评价5.1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5.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六章:静物画的细节与质感6.1 教师讲解静物画中细节和质感的表现方法,如线条、笔触、纹理等,并引导学生分析经典静物画作品的细节与质感特点。
静物画有声》公开课教案
![静物画有声》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ed73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a.png)
静物画有声》公开课教案八年级上册第5课《静物画有声》第一课时XXXXXX教学目标:1.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尝试自己摆放静物。
3.认识每个物品的价值,感受作品的情感表现,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静物画的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静物画的情感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手机或相机、多媒体课件、自制静物模板、适合学生摆放和写生的静物。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将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
二、欣赏作品唤醒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1.展示《一个教师的工作台》的局部图片,让学生逐一分析画中的物品和环境。
比如作业本和眼镜、煤油灯和电灯、茶杯和药瓶等等。
2.通过形、色、质、光影、构图和空间等造型因素来表达情感,静物画“静中有声”,它是画家心灵和情感的交响曲。
3.教师小结:一幅优秀的静物作品通过造型因素来传达情感,感动观众。
三、对比欣赏不同的静物作品,加深对静物情感表现的理解。
1.对比欣赏XXX的《有壶的静物》和XXX的《有壶的静物》。
2.不同的色彩、光影、笔触、构图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静物画构图也是一种表现语言,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四、静物画的构图1.展示三幅静物作品,其中有水平线构图、三角形构图和四方形构图作品。
让学生观察,选择并归类,对比分析每种构图的特点。
水平线构图的特点是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要注意物体体积大小、明暗、间距的变化,使画面具有节奏感,生动。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四方形构图给人平和、安定的感觉,营造了一种让人乐意走进的空间。
2.分析XXX的作品,加深对静物构图中物品摆放的重要性的理解。
主体物:展示原作和去掉了餐盘和衬布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画面主体物的重要性。
均衡:展示原作和改动的偏向一方的构图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均衡的重要性。
聚散和空间:展示原作和水果平均摆放的作品对比,强调物品摆放必须有聚有散,以及空间层次的重要性。
静物画有声教案[001]
![静物画有声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eaca54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2.png)
静物画有声教案[001]•唯美风格的静物画是绘画爱好者或美术专业学生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
把观察到的物品具象化、精准而逼真地表达出来需要传统绘画技法的积累和持续练习的实践。
•除了具备静物画技巧外,合理地规划教学时间、依托技术教具、使用音频教学材料,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绘画素养和创作水平。
•本教案提供的教学方法就是静物画有声教学法,即通过播放定制的音频材料,使学生在观察、分析、表达的过程中更融入和认知,达到更精准、更全面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具体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静物画的基本概念、构图和技法;•掌握利用线条、造型、明暗、色彩表达物体特性的方法;•通过音频教具播放,感受静物画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表达能力,提高对物品表现的精准度和美感;•建立基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意识,在静物画技法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加强交流合作和学习自主性,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及分析•引导学生先观察各组物品共同的特点(如主题、形态、色彩)及细节;•再深入分析不同物品的特性(如质地、光影反应、明暗度、透明度、角度变化等),并总结各种物品的表现要点和注意事项。
2. 准备绘画素材•在选定的静物组合上,设置统一的平面绘画背景,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按照学生不同的画技水平和表现能力,提供一些线稿或半成品素描和绘画材料,方便学生根据需要选择。
3. 线条和构图•利用简洁而有力的线条轮廓,勾勒物品的基本形态和大致位置关系;•在选择合适构图方式的基础上,调整画面的大小比例和位置分布,以达到整体的平衡和对称感。
4. 明暗和质感•通过观察和描绘物品表面的光影变化、阴影和高光等明暗度变化,表现物品的立体感和质感;•利用水墨、白笔或水粉等多种材料,在纸面上反复涂抹、描摹,表现出物品独有的质感和纹理特点。
5. 色彩和风格•在保持线条结构和明暗对比的基础上,深入观察与表现物品的颜色和色彩变化;•同时,通过细节的描摹,注重绘画的整体效果,呈现唯美的绘画风格和情感表达。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静物画有声》教案1 湘美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静物画有声》教案1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be169e89eb172ded63b7eb.png)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静物画有声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对素描静物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能把握住画面中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空间透视规律以及基本的作画步骤。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情分析1、学生素描基础差,对素描的理解模糊。
2、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对形体和素描调子关系不能很好把控。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整体观察方法和大的空间黑白灰关系。
教学难点:能深入理解并掌握构图、形体结构、透视关系基本原理,能表现出不同物体的质感。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素描是所有单色绘画的总称。
它既是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又是一种绘画形式。
它的特点是用单色作画素描是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段之一,主要着眼于物象的形体塑造所谓造型艺术。
在绘画层面上是指直观的视觉感受,是运用造型规律中各种变化的线,面。
明暗和色彩的冷暖色度对比。
协调手法,表现物体的形体,质感和空间关系,反映画家认识事物的内心感受。
线,面,明暗方法的应用是素描训练中塑造形体的手段。
形与体:物体都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中,形体是其本质的东西。
形指形状,体指结构,形状与结构构成千变万化的物体形体与光源:物体在受光后便会产生明暗变化,分为三大面和五大调子。
“三大面”指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调子”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五个由亮到暗延伸的层次另外,物体本身的固有色更加丰富了画面中的明暗节奏变化。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素描,简而言之就是单色画。
却又不尽然,毕竟素描涵盖与牵连的东西太多,解决的问题也太多,素描过程是同一时间要考虑许多问题的综合思维活动。
当今美术院校各专业都把它作为基础课,虽然各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油画重体积、调子,国画重线条,版画、设计重结构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共两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共两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a6ec95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0.png)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共两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第一篇:【新版】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静物画有声》(共两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静物画有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线造型画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
2、要学会并初步掌握线造型过渡画法的基本要求。
3、在组合静物写生中要注意对物体的形象观察,理解,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提高并掌握线造型的基本要求。
难点:提高线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言:线造型是素描重要语言之一,是素描教学中不可少的过渡画法,是画好一幅素描画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学习绘画提高造型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媒体课件展示作品二、精讲点拨:三、课堂练习:四、小结:五、布置作业:素描静物写生(线造型):1、方法:(1)确定构图:位置、大小、长短、高低等。
(2)运用直线画出物体基本形:运用直线的好处是可度量出物体比例、位置、长短、走向。
(3)充分表现物体基本形与特征:结构、质感、前后位置、透视关系、空间关系、比较等。
2、演示教学:绘画演示。
(1)部分学生临摹教材28页最后一幅(2)部分学生直接写生。
3、抽取习作讲评,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4、课下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创作素材。
5、作业与课堂评价6、确定构图:位置、大小、长短、高低等;运用直线画出物体基本形:运用直线的好处是可度量出物体比例、位置、长短、走向;充分表现物体基本形与特征:结构、质感、前后位置、透视关系、空间关系等。
六、板书设计:素描静物写生1、确定构图2、运用直线画出物体基本形3、充分表现出物体基本形与特征七、回顾与反思我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示范,使考生能进一步掌握静物写生的基本步骤,使学的表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直观式教学,通过示范、讲解等方法,让学生亲耳目睹,直接感受后进行练习。
经过我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和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静物画有声美术教案
![静物画有声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3e9b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8.png)
静物画有声美术教案教案标题:静物画有声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静物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4. 通过有声美术的形式,增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一幅静物画作品,引发学生对静物画的兴趣和好奇心;2. 向学生简要介绍静物画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1. 解释静物画的基本要素,如光影、形状、质感等;2. 介绍常用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铅笔、炭笔、素描纸等;3. 演示如何观察和描绘静物,包括线条勾勒、阴影处理等技巧;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绘画表达静物的特征和情感。
实践:1. 提供多组静物,如水果、花朵、餐具等,供学生选择并观察;2. 学生根据观察的静物,运用讲解过的技巧进行绘画创作;3. 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4. 提供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遇到的问题。
分享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拓展活动:1. 邀请艺术家或美术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2. 组织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3. 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包括观察、绘画技巧和创作表达;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注重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能力;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理解和满意程度。
教案扩展:1. 将静物画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如语文、科学等;2. 利用数字工具和软件,进行数字静物画创作和编辑;3. 引导学生研究和学习著名的静物画家及其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知识和视野。
以上是一个关于静物画有声美术教案的基本框架和步骤,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静物画有声教案
![静物画有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efe7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6.png)
静物画有声教案主题:静物画有声教案时长:1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静物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学习如何运用音效和声音来增强静物画的表现力3.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教学准备:1. 静物画的范例和材料2. 音效和声音资源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分钟)为了让学生对今天的课程主题有一个初步认识,可以通过播放一段静物画欣赏视频来导入。
视频中可以包含一些富有感觉和构造性的静物画作品。
步骤二:讲解静物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3分钟)1. 介绍静物画的定义:静物画是以静态的物体为对象的绘画形式。
2. 说明静物画的目的:通过色彩、形状、质地等视觉元素的运用,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美感。
3. 讲解静物画的构图技巧:如平衡、对比、重心等。
步骤三:探讨声音和音效对静物画的作用(3分钟)1. 问学生声音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让学生联想声音和画面之间的关系。
2. 提醒学生静物画是没有声音的,但通过在静物画中添加声音和音效,可以更好地表现画面中的物体,增强观感和情感。
步骤四:实践操作(2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副静物画范例,将其绘制在纸上。
2. 给学生一段声音和音效资源,让学生根据画面的氛围和物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音效。
3. 学生通过音效和声音的配搭,将声音表现在绘制的图画上。
步骤五:展示和讨论(1分钟)1. 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绘制的作品,并分享自己音效选择的理由。
2. 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评价音效和声音对画面的影响以及增强了什么样的感觉和情绪。
步骤六:总结和小结(1分钟)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静物画和声音的结合对画面的表现力和感观体验的影响。
扩展活动:1. 邀请专业的声音设计师或音效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和创作方法。
2. 组织学生拍摄静物视频或制作静物画有声电子书,进一步探索静物画和声音的结合。
教学反思:通过添加声音和音效的方式进行静物画的创作,可以让学生更加多元化地表现画面中的物体。
此外,通过声音和音效的选择,还可以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和思考画面中不同物体的特性和氛围。
《静物画有声》教案1
![《静物画有声》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7ddf3392f60ddccda38a0a2.png)
《静物画有声》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欣赏静物画的一般方法,了解静物画表现情感的关键手段,并能就静物画作品结合自己的感受发表独特见解;2、了解绘画造型基本要素在静物画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于静物组合,构图和改画的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倾注个人情感。
教学程序:1、教学题材确定教材选用了丰富的材料,应有所侧重,从不同角度进入。
活动一:摆放静物,铅笔构图练习承接以上欣赏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思构图训练;活动二:参照作品改画,尝试运用静物画表达情感和主题。
2、教学组织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各种学习用品、体育用品或自己喜爱的物品,以及搜集自己喜欢的静物画。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作品分析图示以及学生作品。
教学时可分若干小组,准备若干静物台及静物、衬布等。
3、教学策略①用本课首页的三幅静物画作品进行教学导入。
②围绕作品描绘物品的象征意义,画面效果给人的感受,以及形、光、色、质、构图与空间等造型要素的运用等问题,在学生中展开议论。
教师通过提示导向,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揭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这一环节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达到初步了解静物画,掌握欣赏静物画的一般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与表现的欲望的目的。
)③从学习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等内容入手,运用对比欣赏、改变构图的演示、实物摆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活动一:①分小组摆静物,各组确定一个主题,并用铅笔作构图练习。
②各组选派代表,讲解本组静物的构思。
4、教学评价在欣赏评述活动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构思构图能够明确地反映所表现的主题;作业效果反映了知识技能的运用。
教学选择:学生生活有地域差别,静物的选择也会反映出有地方特点的主题,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为改画习作设置不同难度的要求,以适应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
教后记。
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 5静物画有声 教案设计
![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 5静物画有声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35735e48d7c1c708a1458f.png)
《静物有声》教学设计课题:静物有声——构图教学内容:静物画的构图课型:造型与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绘画要素分析静物画作品,探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运用构图方法组织画面,通过静物画表现生活主题和思想情感。
本课时教学重点:尝试运用构图知识与方法合理组织画面,使画面统一又和谐,为后面静物画造型打下基础。
本课时教学难点:如何通过不同静物的组合让画面既变化又统一而达到和谐舒适。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了解静物画的基本知识,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
静物画是以静止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形式,它们凝聚着画家丰富的情感,传达着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本课的设置为了使学生通过对静物画知识的了解和绘画体验,理解艺术创作与生活情感的内在联系,在知识学习中了解绘画艺术的表现规律,尝试体验的活动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创意,使想象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本课我将其分为两课时完成,而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点是学习静物画的构图处理,以物品主次位置以及组合构成方式为内容展开,通过作品分析,实物模具拼摆实践,探究画面构图营造的形式感、空间感以及心理感受,帮助学生理解绘画表现不同要素通过不同组合产生的多种效果,为后期的静物画写生与创作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导入法、分析法、讲授法、比较法、演示法、练习法、评价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静物模具、磁钉等。
学生:铅笔橡皮、作业本、书本。
课时安排:两课时。
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视频《女排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2.欣赏油画《冠军的诞生》比较后提问:冠军是怎么诞生的?画里有冠军吗?你可有想到冠军?从何想到?为什么?总结:静物画时艺术家们心灵与情感的表达,静物画“此时无声胜有声”。
揭示课题:静物画有声3.画中排球的布局分析,引导归纳出构图的概念。
二、探究学习(想一想):构图的要素:1.欣赏分析作品《一个教师的工作台》——主体与次体、疏密远近、物与物的关联2.分析图片——构图中的大小问题3.分析图片——构图中的位置问题4.分析作品《天伦之乐》——椅子的统一与协调作用。
静物画有声教案[001]
![静物画有声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83ad198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4.png)
静物画有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静物画的基本构图方法和画法;2.掌握绘画中的基础技能,如线条、阴影和光影等;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4.提升学生的视觉美感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重点1.静物画的构图方法;2.各种线条、阴影和光影的表现方法;3.利用颜色和纹理表现静物的特征。
2.2 难点1.如何准确地表现静物的质感和空间感;2.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和运用纹理表现光影的变化。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过程第一节:基础构图1.讲解静物画的基础构图方法;2.根据教师示范,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3.老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进行纠正和调整。
第二节:线条、阴影和光影的表现方法1.讲解线条、阴影和光影在画面中的表现方法;2.根据教师的示范,学生进行线条、阴影和光影的练习;3.老师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技能。
第三节:色彩和纹理的表现1.讲解利用颜色和纹理表现静物的特征;2.根据教师示范,学生进行色彩和纹理的练习;3.老师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纠正。
3.2 教学方法1.讲授教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静物画的构图和画法;2.实践教法:通过实际练习中巩固知识点,加深理解;3.互动教学: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
四、教学评估4.1 评估方法本次课程的评估方法为综合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评估:老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估;2.互评观点:通过互相评定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以查看全班的作品水平;3.课堂表现:学生的听课态度、课堂秩序、作品完成情况等。
4.2 评估依据1.技能表现:学生能否准确地表现静物的质感和空间感;2.创造力:学生是否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3.审美能力:学生能否从艺术作品中发现其美的方面;4.艺术修养:学生是否了解静物画的基本原则和历史背景。
五、教学资源及参考文献5.1 教学资源1.草稿纸、铅笔、橡皮、切割刀等绘画工具;2.授课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静物画有声》公开课教案
![《静物画有声》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c85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9.png)
《静物画有声》公开课教案第一章:静物画基础知识1.1 静物画的定义与特点解释静物画的定义,即描绘静止不动的物体强调静物画的观察角度和构图原则1.2 静物画的分类与历史发展介绍静物画的分类,如静物、生活用品、食物等简述静物画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发展过程1.3 静物画的创作技巧与材料选择讲解静物画的创作技巧,如观察、构图、光影表现等介绍静物画的常用材料,如油画、水彩、素描等第二章:声音在静物画中的表现2.1 声音与静物画的关系探讨声音在静物画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声音与画面元素的关系,如色彩、形状、质感等2.2 声音的表现技巧与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色彩、线条、笔触等表现声音举例说明优秀静物画作品中声音的表现手法2.3 静物画中的无声与有声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静物画中的无声与有声对比强调对比在增强画面表现力中的作用第三章:静物画创作实践3.1 创作主题与灵感来源引导学生思考创作主题,如生活中的静物、自然界的声音等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进行创意联想3.2 构图与画面设计教授学生构图原则,如平衡、对比、层次感等指导学生进行画面设计,合理布置静物与空间3.3 绘画技巧与材料运用讲解不同绘画技巧的特点与应用,如渲染、透视、光影等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材料,表现静物画中的声音元素第四章:作品欣赏与分析4.1 欣赏经典静物画作品展示经典静物画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学习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声音表现手法4.2 分析作品中的声音与画面关系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中的声音与画面关系讨论如何运用声音元素增强画面表现力4.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第五章:静物画有声创作的拓展与思考5.1 静物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探讨静物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摄影、装置艺术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声音元素融入其他艺术形式5.2 静物画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分析静物画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艺术中静物画的新趋势5.3 静物画有声创作的思考与反思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静物画有声创作,培养艺术素养第六章:声音与静物画的情感表达6.1 声音在静物画中的情感作用讨论声音如何影响静物画的情感表达分析不同声音元素(如音调、音量、音色)如何传达不同的情感6.2 情感表达技巧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声音元素的运用来表达情感练习使用色彩、线条和构图来强化情感表达6.3 静物画中的情感深度引导学生探索静物画中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讨论如何通过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来增加作品的情感层次第七章:静物画与社会文化的关联7.1 静物画与社会文化的联系探讨静物画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文化分析不同历史时期静物画的社会文化背景7.2 静物画的文化意义讲解静物画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静物画的文化差异性7.3 静物画的社会评论与影响讨论静物画如何成为社会评论和讨论的媒介分析静物画对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第八章:静物画的创新与实验8.1 静物画的传统与创新探讨静物画的传统规则与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尝试打破传统,进行创新性实验8.2 实验性静物画的创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性静物画的创作实践鼓励学生使用非传统材料和技术来表现声音8.3 创新静物画作品的展示与讨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作品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作品的创新性和声音表现第九章:静物画有声创作的评估与反思9.1 创作过程的自我评估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创作过程,进行自我评估讨论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9.2 作品成果的评价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质量强调过程评价的重要性,而非仅仅结果9.3 教学相长的反思教师分享教学中的收获与反思学生分享学习体验,提出改进建议第十章:静物画有声创作的未来展望10.1 静物画发展的趋势分析静物画在当代艺术中的趋势和动向引导学生关注静物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10.2 静物画有声创作的潜力探讨静物画有声创作的未来发展潜力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新,发挥个人潜能10.3 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艺术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持续成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静物画基础知识静物画的定义与特点静物画的分类与历史发展静物画的创作技巧与材料选择难点解析1:静物画的定义与特点是学生理解静物画的基础,需要通过大量的图例和实例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静物画有声美术教案
![静物画有声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350d0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e.png)
静物画有声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静物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2.学习如何运用声音元素来表现静物画;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静物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2.声音元素的基本概念和运用;3.静物画有声表现的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有声画作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到静物画与声音的结合,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静物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静物画是指以静物为对象,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静物画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都需要考虑到,同时还需要注意光影的处理和透视的运用。
(2)声音元素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声音元素是指声音的音高、音色、音量、节奏等方面的要素。
在静物画中,可以通过声音元素来表现画面中物体的质感、形态、运动等。
3. 实践操作(1)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静物,如水果、花瓶、书籍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静物进行绘画。
(2)绘画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静物进行绘画,同时可以运用声音元素来表现画面中物体的特点。
比如,当学生绘制一个苹果时,可以通过模拟咬一口的声音来表现苹果的质感和口感。
(3)分享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4. 总结归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体会,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和作品,以及听取学生的分享和反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五、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静物画的历史和发展,以及探索更多有声表现的可能性,如静物画与音乐、声音艺术的结合等。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将静物画与声音元素结合起来,既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声音元素,避免过度夸张和失真。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静物画有声教案
![静物画有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63491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f.png)
静物画有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静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2.掌握采集静物信息的方法;3.能够用手绘和数字化工具完成一幅静物画;4.了解音乐和画作的结合方式,能够设计出符合主题的有声画作。
二、教学重点1.静物的采集和构图;2.绘画技法和素描;3.有声画作的设计。
三、教学难点1.音乐和画作的结合方式;2.有声画作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流程1. 静物画基础知识介绍(20分钟)介绍静物画的常见形式、画材以及技法,让学生能够了解到静物画的基本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来讲解静物的构图和采集方法,并介绍常见的绘画技法和素描。
2. 静物采集与构图(20分钟)指导学生在教室或户外采集静物,并进行构图和线条练习。
采集的静物可以是文具、水杯、鲜花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提高学生的速写能力。
3. 绘画技法和素描(30分钟)讲解常见的绘画技法和素描练习方法,包括阴影和线条的处理技法,让学生了解每种素描技法的特点和用途。
4. 数字化工具绘画实践(30分钟)指导学生使用数字化工具,例如Photoshop或Sketchbook等绘画软件来完成一幅静物画作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素描练习来选择合适的绘画技巧完成画作。
5. 有声画作设计(30分钟)讲解有声画作的设计方法和制作工具,学生可以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音乐素材,并掌握音乐和画作的结合方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意素材来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例如沉默、孤独、自然等主题素材。
6. 作品展示及评估(3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并进行评估和反思。
教师可以针对每一幅画作给予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让学生在更多的实践中不断提高。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介绍静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加强了学生对静物信息的采集和构图的能力。
通过数字化工具的绘画实践,让学生掌握了不同的绘画技法。
最后,通过有声画作的设计,让学生实现了音乐和画作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意和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难点
重点:提高并掌握线造型的基本要求。
难点:提高线造型能力。
教具
学具
范画、课件。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置
媒体运用
一、导言:
线造型是素描重要语言之一,是素描教学中不可少的过渡画法,是画好一幅素描画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学习绘画提高造型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媒体课件展示作品
二、精讲点拨:
素描静物写生(线造型):
(一)方法:
1、确定构图:位置、大小、长短、高低等。
2、运用直线画出物体基本形:运用直线的好处是可度量出物体比例、位置、长短、走向。
3、充分表现物体基本形与特征:结构、质感、前后位置、透视关系、空间关系、比较等。
(二)演示教学:绘画演示。
媒体课件演示
三课堂练习:
1、部分学生临摹教材28页最后一幅
《静物画有声》教案
课题
静物画有声
授课时间
11月22日
课型
欣赏、造型
授课班级
初二4班
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内容设识与
能力目标
通过线造型画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
方法与
过程目标
要学会并初步掌握线造型过渡画法的基本要求。
情感与
态度目标
在组合静物写生中要注意对物体的形象观察,理解,比较和概括能力。
2、部分学生直接写生。
四、小结:
抽取习作讲评,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投影仪展示作品
五、布置作业:
课下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创作素材。
作
业
与
课
堂
评
价
确定构图:位置、大小、长短、高低等;运用直线画出物体基本形:运用直线的好处是可度量出物体比例、位置、长短、走向;充分表现物体基本形与特征:结构、质感、前后位置、透视关系、空间关系等。
板
书
设
计
5、静物画有声
素描静物写生
1、确定构图
2、运用直线画出物体基本形
3、充分表现出物体基本形与特征
教学
回顾
与
反思
我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示范,使考生能进一步掌握静物写生的基本步骤,使学的表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直观式教学,通过示范、讲解等方法,让学生亲耳目睹,直接感受后进行练习。经过我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和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完成的作业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画面的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我预设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