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旅游概论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掌握旅游的定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教材分析:重点:掌握旅游的定义。
难点:对旅游的定义的理解。
关键:了解并掌握旅游的概念。
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告别了中学学习,选择了热爱的旅游专业,那么,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呢?
1、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相关的学习内容
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迁徙”就是人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受自然因素和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
旅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具有明确目的的一种自由活动
二者的关系:
相同点:“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不同点:迁徙:自然行为
旅行:自由行为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提问: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标志着商业到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三、旅游产生的条件
1、人类意识的发展
2、精神需求的提高
3、经济条件的成熟
四、旅游的定义
1、概念的各种提法:
(1)外国旅游界的定义,见教材p5-6页
(2)中国旅游界的定义,见教材p6-7页
(3)旅游定义包含的内容
①旅游的异地性
②旅游的时间性
③旅游活动是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④旅游的综合性
2、旅游的定义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给旅游下个定义。
旅游是在社会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以游览娱乐为主要目的,在异地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暂时停留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3、旅游活动的三大因素
(1)旅游主体:指具有各种欲望和动机的旅游者。
(2)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
(3)旅游媒体: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景区、商店等
五、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广泛。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六、旅游的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晓东和妈妈的这次长白山之旅,总结出旅游的内容。
旅游活动的六大内容:
食、住、行、游、娱、购
第一章旅游概论
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第四节旅游的特点与类型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旅游的本质属性。掌握旅游的特点和类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区分旅游的不同类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1、重点:理解和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点及旅游的类型。。
2、难点:对旅游的特点和对旅游的不同分类标准的不同类型的理解。
3、关键: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点及多种类型。
教学方法:1、教法分析:讲授法、启发教学法
2、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
提问:教师提问,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学生通过思考巩固上节内容
1、旅游的定义是什么?
2、旅游的内容包括什么?
通过教师分析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做出总结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那么,其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当今社会的旅游又具有什么性质呢?
一、旅游的本质
就是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旅游包括离开居住地的旅行过程和在异地的逗留过程。旅游的目的就是到异地观赏神奇而又神秘的大自然风光和购买异地的特产及纪念品。通过旅游活动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增长见识,体验到的是自信、充实、舒畅、欢乐、自豪等情感。
二、旅游的属性
1旅游的基本属性:
(1)、消费属性,即旅游是消费,包括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景区门票费、购物费等
(2)、休闲属性,即行走、游玩、购物、娱乐等。
2、旅游的社会属性
(1)、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旅游活动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社会活动
(3)、旅游活动是一种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
3、旅游的文化属性
(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4、旅游的经济属性
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旅游的特点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消费形式和活动方式,同一般消费或社会活动相比较,既有类同之处,又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那么,当今社会的旅游具有什么特点呢?
1、异地性,旅游是旅游者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前往异地他乡的一种消费休闲的活
动。
2、流动性,即必须借助各种交通工具进行空间的移动。
3、综合性,即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乐等。
4、普及性,只要条件许可,不论是谁都可以去旅游。
5、季节性,季节不同,自然景观不一样。
四、旅游的类型
(一)、按旅游区域划分
1、国内旅游:指旅游者在其居住国境内进行的旅游。包括
(1)、地方性游览;祥见p14
(2)、区域性旅游;祥见p14
(3)、全国性旅游三种形式。祥见p14
2、国际旅游:指旅游者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旅游,分为:
(1)跨国旅游祥,见p14
(2)洲际旅游祥,见p14
(3)环球旅游,祥见p14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观光旅游,祥见p15
2、度假旅游,祥见p15
3、公务旅游,祥见p15
4、宗教旅游,祥见p15
5、购物旅游,祥见p15
6、文化旅游,祥见p15
7、探险旅游,祥见p16
(三)、新型旅游
1、生态旅游,祥见p16
2、乡村旅游,祥见p16
3、工业旅游,祥见p16-17
小结:旅游具有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和消费属性。这些属性都在不同层面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同时,旅游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参与性和季节性的特点。掌握旅游的类型对同学们掌握旅游的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多种类型。因此,在划分旅游活动的类型时,要全面考虑。对新型旅游类型需着重掌握。
作业:1、旅游有哪些特点?
2、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3、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