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思考题

合集下载

政治学思考题

政治学思考题

《政治学原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学?你是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的?2、政治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西方政治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第二章1、什么是国家?国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怎样理解国家的本质和职能?3、简述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4、试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5、区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什么?6、国家权力有哪些基本特征?第三章1、国家历史类型及划分标准是什么?2、政治革命与社会改良区别和联系有哪些?3、试析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及其原因。

4、为什么中西方封建社会利用宗教的手段和方式不同?第四章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有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福利国家”?其实质是什么?第五章1、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哪些优越性?第六章1、什么是国体?什么是政体?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什么?划分政体的标准是什么?2、何谓君主制?何谓共和制?各自具有哪些主要形式?3、简述议会君主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4、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其划分标准是什么?主要的国家结构形式有哪些?(名词:单一制、复合制、联邦制)5、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有哪些特点?第七章1、什么是国家机构?有哪些特点?有哪几部分构成?2、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什么?主要国家机关有哪些?3、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原则有哪些?4、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什么?主要的国家机关有哪些?第八章1、什么是民族?有哪些特征?2、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哪些?3、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有哪些?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资产阶级的民族观有哪些内容?5、社会主义国家存在民族问题的原因有哪些?第九章1、什么是宗教?本质是什么?有哪些政治作用?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如何?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宗教的特征有哪些?4、社会主义国家宗教存在的原因有哪些?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的特点有哪些?5、试述社会主义国家宗教作用的二重性。

政治学思考题

政治学思考题

[基本概念]政治政治学[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其基本特征是什么?2、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政治的起源和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其基本特点是什么?第二篇政治关系[基本概念]利益利益关系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认为,利益由哪些因素构成?其内在矛盾是什么?2、怎样理解利益在社会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分析政治权力的本质的?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是什么?4、简述政治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即政治权力关系。

5、近现代西方学者对于“权利”的定义有哪些?政治权利的特性是什么?6、怎样理解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意义和作用?[基本概念]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选举[思考题]1、政治统治有哪些特点?2、政治统治有哪些统治类型?其统治基础包括哪些方面?3、政治统治的方式包括哪些?政治统治有什么作用?4、政治管理有哪些特点?5、简要回答政治管理的职能。

6、如何理解政治管理的类型划分?7、如何理解政治管理的方式?政治管理有什么作用?8、政治参与的特征有哪些?9、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哪些?影响因素是什么?10、政治参与的作用表现在哪里?第四篇政治体系[基本概念]国家国体政体政党政党制度政治社团[思考题]1、国家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特征?2、国家的职能包括哪些方面?3、如何理解国家权力及其特征?怎样理解国家的权力结构?4、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规律是什么?主要的实现方式是什么?5、如何理解国家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6、什么是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设置原则是什么?7、国家机构的一般构成包括哪些?8、简要回答政党的特征和类型。

9、政党有哪些作用?10、影响政党制度的因素有哪些?政党制度有哪些特征?1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12、政治社团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特征?13、政治社团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14、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如何理解?有什么作用?第五篇政治文化[基本概念]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社会化[思考题]1、政治文化有什么的特征?政治文化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2、政治心理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特征?3、如何理解政治心理形成的基础?政治心理的作用表现在哪里?4、政治思想有哪些特点?如何理解其结构?5、政治思想有哪些作用?6、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包括哪些?影响因素是什么?7、政治社会化的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第六篇政治发展[基本概念]政治发展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政治民主[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包括哪些内容?政治发展的动力包括哪些?政治发展的途径包括哪些?2、如何理解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3、早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有哪些不同道路?其主要特点是什么?4、如何理解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问题?5、简要回答政治革命的基本特征、基本类型。

政治学复习思考题综合升级版

政治学复习思考题综合升级版

政治学复习思考题综合升级版MP A政治学复习思考题1、结合实际谈谈对政治的理解。

政治离我们太远,又太近,在我们想知道、想感受、想参与、想把握的时候,离我们太远,无法接近,而在我们不想投入,不想受影响,不想被卷入的时候,又离我们太近,无法逃避。

有没有一种政治生活让我们想知道、想感受、想参与、想把握的时候,能让我们知道、感受、参与、把握,在我们不想投入,不想受影响,不想被卷入的时候,又可以冷漠的让我们互不相干。

政治太高尚又太黑暗。

高尚的时候让我们心情激荡,为民族、国家、人民投身于政治运动,政治黑暗的时候,又让我们看到权利的倾轧,以权谋私,不择手段,是我们好不容易建立的道德体系彻底崩溃。

有没有一种政治安排让我们珍惜和关爱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不再激发我们投身政治革命运动的狂热,让权力的负面效应受到限制,使权力获得运用在竞争的机制下得到规制,竞争上岗,监督使用。

政治太高深又太直白。

政治的高深在于它的博弈过程所导致的变化无常,驾驭它需要技巧,被称之为权术,还是被称之为管理艺术。

政治的高深还在于黑箱作业,很多情况下。

认识它要走到幕后。

太直白:看到太多的暴力事件,流血冲突,武力是最简单的手段,结果是这样的简单。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有没有一种政治解决方案,它的规则是公平的,以致于政治各方不能共同认可,共同遵守,输了心服口服。

规则是合理的,失败的一方都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但回家所做的事是调整策略,说服更多的支持者,而不是为了准备推翻这个规则,发动一场革命战争。

规则是明确的,以致于参与者不能由于规则的模糊不清单独随意的解释和更改,至少不给随意解释和更改这种规则的人以任何合法性争议的余地。

规则是公开的,想参与这场游戏的人熟悉基本程序,而不想参与游戏的人也能旁观游戏过程,从而预测胜负。

政治让我们伟大,又让我们渺小。

拥有政治权力拥有了资源,获得绝对权力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体验君临天下的感受,享受运用权力带来的愉悦。

可以成就英明伟大的事业名垂青史,可以进入随心所欲的创作境界,直观其下,高坐门庭若市的殿堂,玩味每一个到访者求助的眼神,可以前呼后拥的出巡,体恤民情赢得慈济薄厚,爱民如子的尊称。

政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应当如何理解政治的内涵?答:、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主要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观。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乃至马克思那里,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当代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依附论学者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2)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一般都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观察政治,认为政治是市场缺陷的弥补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治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些计算和运筹过程,政治关系被等同为一种交换关系。

2、社会学视角下的政治(1)社会学者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一般将政治关系、政治组织看成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演进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或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将政治视为社会高级器官及其活动,政治存在的意旨就在于维持社会的协调运转。

(2)社会视角下的政治也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政治成了指向整个社会的社会功能之一。

3、法学视角下的政治(1)法学视角下的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成了立法、守法和执法的过程。

(2)有的法学家认为作为现代政治核心所在的国家就是法律的产物,国家是位执行法律而设置的:有点法学家认为国家本身也只不过是一个法人,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相应意志及行为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

4、人类学视角下的政治在当代人类学研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下,政治成了一种特定的仪式、信仰体系、符号和象征活动,是发现、阐述和表达意义的场所,政治具有自身的意义。

5、政治科学视角下的政治在当代政治科学研究中,政治首先是被当做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来对待的。

至于到底什么才是政治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政治科学领域内部也同样有着一耳光刘辩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作为政治科学研究对象的政治也并不完全一样。

就狭义而言,当代的政治主要是国家的活动及其形式和关系。

就广义而言,当代的政治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多哦你都敢形式及其关系。

政治学思考题

政治学思考题

政治学思考题政治学思考题1、政治和政治学的涵义。

答:政治的涵义:(1)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2)对这一概念的理解a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b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c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学的涵义:(1)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过程或人类的政治实践。

(2)定义:是一门研究政治主体尤其是国家或政府如何凭借公共权力而作出公共决策和分配社会价值的社会科学体系。

2、简述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1)伦理政治:把伦理和政治结合起来,认为国家是道德的集体,要实现正义、至善。

(2)神权阶段:认为神权政治高于一切,神权高于王权。

(3)过渡阶段(中世纪政治理论向资产者政治理论过渡环节):提出人文主义,以人为出发点,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

(4)理性阶段:认为只有建立合乎理性的政治制度,才会有合理的社会经济关系,才能实现人原本就有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权利。

(5)实证阶段:把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上来,采用所谓经验的研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6)多元阶段:研究呈现出多元复杂的重叠景象。

其一,要解决的课题是多元的;其二,研究方法是多元的;其三,学科多元化。

(7)行为主义时期:关注政治活动者的行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

(8)后行为主义时期:突出价值和道德研究。

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政治思想。

A:孔子的儒家政治思想:提出“为国以礼”的政治立场和“以德为政”的治国之道。

B:以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术势”治国,实现“霸道”。

C: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

(2)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建立起一整套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为基础,以君权至上为核心,以“三纲五常”和“德”、“刑”并举而高扬德治为内容的政治理论体系。

政治思考题汇总

政治思考题汇总

1.请联系中国近30年的改革与实践,谈谈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2.中国是一个把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结合起来的大国,请阐述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特点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原创政治学备考资料—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原创政治学备考资料—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前言:个人原创報理作答,很多答案是个人思维对课文已有内容的重新组织,如果有用,深感欣慰,如有纟比漏,欢迎指出,也希望借此同大家交流,完善答案,考试加油o(n_n)o---- b y Howard/ 1. 合法性、主权和权威Z间有什么异同?P8答:合法性现指人们内心认为政府的统治是合法和公正的状态;主权指民族国家对其领土的控制,地盘的主人;权威指领导者获得他人服从的心理能力;可概括为:对政府的尊重,对国家的尊重,对领导的尊重;异:1、针对的主体对象不同:合法性针对政府而言,权威针对国家而言,而权威则是针对领导者而言;2、说明事物不同:合法性指一种内心态度,主权指控制,权威指心理能力。

同:1、三者都属于政治科学的基木概念;2、三者相互关联,例如权威有赖于人们对职位的合法权力的服从,一个遭到侵蚀,其他两个往往也免不了,不能孤立看待其屮任一要素;2. 什么是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P33 (不包括缺陷和修正)答:伊斯顿政治系统理论是指,由其通过简化现实、类比生物学屮器官功能所构建的政治解释理论;系统思想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具体模型:A公民的要求(输入);B被政策制定者所接受;C政府决定和行动(输岀);D对社会产生影响,公民产生新判别;E重新表达意见(反馈);F政府可能改变决策;另:转换过程运行不透明,黑箱;3. 描述国家构建的"危机〃P48答:1、认同性危机:指构建国家屮的人从原有的对地域和团体的认同中转变,继而认同自我为当下这个国家的公民;2、合法性危机:合法性需要创造和培冇,政府需培养公民对其尊重和自愿服从,认同政府的合法地位;3、渗透性危机:指国家实际上必须让所有人服从政府的法令,政权在延伸到全国的过程屮经常遇到抵抗;4、参与性危机:随着人接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越发要求在治理过程屮拥有发言权,即要求政府为民众赋权;5、分配性危机:不同阶层对于国家经济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抗争;4. 什么是精英政治理论?P90答:认为政策实际上的决定是由少数精英做出的,无论民意如何,最终是由少数精英来运作;当前的争论主要在精英对民众负责的程度认为精英不用怎么负责的被称为精英理论家,认为终将由精英负责的被称为多元主义者;1、精英理论家:谴责精英统治不公正不民主,认为金钱和关系让精英接近权力;2、多元主义者:认为政治通过利益集团发挥作用;3、纯粹的精英主义者把社会看作一个单一金字塔,纯粹多元主义者把社会看作是互相碰撞的台球的集合,更为准确的描述是一系列金字塔,每个顶部都是精英集团;5. 古典白由主义是如何转变成为美国的保守主义的?P109答:古典自由主义——现代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1>关于古典自由主义,受欧洲影响,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美国崇诡古典自由主义,强调经济白行运转,排除政府干预,这种思想浜至影响到了其关于宗教、出版白由方面的规定;2、现代保守主义是斯密经济学和伯克对于保守传统的混合思想,依然主张自由竞争和较少政府干预,但加入了古典保守主义屮对于传统的重视;3、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新保守主义,这种思潮产生于美国70年代经济出现滞涨,政府财政赤字严重的背景下。

政治思考题

政治思考题

1、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利益关系的新变化,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路径是什么?答:我国利益关系的新变化: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利益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带来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与变化。

一、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高度一致的利益格局被逐渐冲破。

新的经济成分相继涌现,新兴社会阶层不断发展,导致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

二、利益需求趋向多样化。

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的物质利益主要由集体和国家直接分配和调控,加之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促使人们淡化对利益的追求。

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客观上必然要求表达渠道、沟通渠道的多样化。

一旦制度化的利益表达长期得不到满足,暴力或冷漠就成为他们宣泄不满、表达利益的基本方式。

三、利益分化逐步明显化。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的、平均主义的利益格局。

当然,要改变原有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在社会利益总量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必然要发生利益群体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此消彼长的冲突。

整个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使人民群众正在经受利益分化带来的社会心态剧烈动荡和失衡的考验。

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一、共赢互利原则:共赢互利原则是指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 不能为了一方利益而牺牲或抛弃其他一方或多方的利益, 而应兼而顾之, 使之相互促进。

二、缩小利益差别原则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具体原则上, 当前必须要牢牢坚持缩小利益差别的原则。

三、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原则:利益分化必然引起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 中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促进共同富裕原则:共同富裕的原则,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也是我们通过协调利益关系以此来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

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路径:当前要针对不同利益矛盾,科学运用好以下利益协调的方式:一是经济协调。

《政治学教程》教学课件 导论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政治学教程》教学课件 导论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导论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政治?它有哪些特点?政治就是关于重要公共利益的决策和分配活动。

与其他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相比,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具有公共性、全局性和权威性三个显著特征。

首先,政治具有公共性。

政治所涉及的利益是社会的公共利益,与此相适应,政治活动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政治空间属于社会的公共空间。

任何政治行为者,即使实质上为的是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形式上也通常以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的面目出现。

其次,政治具有全局性。

由于政治活动涉及根本性的公共利益,所以,其活动范围具有最大的广泛性。

标准政治行为和政治关系的政治制度,其效力所及的范围也比其他制度更为广泛,其他社会制度只有上升到政治制度时,才具有最大的效力。

最后,政治具有权威性。

政治活动必然与权力和权威相关,政治活动最终是为了夺取权力或稳固权力。

任何其他人类活动,要拥有最大的权力和权威,都必然直接或间接与政治相关。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实现了政治学说史的革命性转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学说,其根本目的是为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开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的产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国家、政府、阶级、政党、民族、革命、改进、专制、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根本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隐藏在这些政治现象背后的实质和人类社会的政治开展规律,实现了政治学说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它把政治与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政治是经济的产物,最终是为经济效劳的。

任何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根底之上的上层建筑,它们归根结底取决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在经济最终决定政治的前提下,政治也对经济产生反作用,极大地影响经济的开展。

其次是它的阶级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

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代议民主不过是资产阶级最好的政治外壳,而自由平等那么是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权。

西南大学《政治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政治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政治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9101)《政治学》复习思考题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2、根据君主实际权力和地位的差异,立宪君主制可分为二元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两种形式。

()3、任何国家都要设置国家元首这一国家机关以代表国家主持内外国家事务。

()4、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契约论是资产阶级关于国家起源的最有影响的学说。

()5、政治价值评价是政治文化结构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居于核心地位。

()6、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行为主体。

()7、二战后,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从以权力研究为主逐渐转变为对政策的研究。

()8、国体相同,政体也就相同;国体不同,政体一定不同。

( )9、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政治学的形成时期。

( )10、政治发展的量变过程体现为政治改革。

( )11、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独立的外交权。

( )12、美国是实行内阁制行政机关体制的典型。

( )13、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 )14、等级制是中国封建制国家权力结构的特征。

( )15、民主是国体问题,又是政体问题。

( )16、所有的民族问题都是阶级问题。

( )17、在社会主义国家,知识分子不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18、强调党政分开,并不就是党政分工。

( )19、政治改革是政治形态的根本质变。

()20、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21、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存在方式。

()22、意大利是两极化的多党政治的典型国家。

()23、两党制最初产生于美国。

()2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5、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必要条件。

()26、采取一院制还是两院制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问题。

()27、国家机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28、瑞士是实行委员会制政体的典型国家。

政治思考题资料汇总

政治思考题资料汇总

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中国过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稳定和完善党的各项基本政策,拥护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质是取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方向,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社会主义建设。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要努力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

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

政治学思考题标准答案(完整版)

政治学思考题标准答案(完整版)

政治学思考题标准答案(完整版)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作者:————————————————————————————————日期:2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重点问题: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p5四点+意义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系统论p8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

输入→输出→反馈→二次输入→……。

博弈论p9~12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P15~16政治哲学: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5、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P2220世纪70-8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三基本特征:一、制度中心论。

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二、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

《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制度》复习思考题.doc

《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制度》复习思考题.doc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本质是一《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制度》复习思考题—、辨析题1. 政体就是指一个国家的阶级展性。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政治制度的内层或核心层是国体,,即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它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首先是政权)由谁来行使;中层是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X 国家结构形式以及政党和公民的行为准则等基本政治制度;外层则是可供政治实体直接操作的各类具体的规则、程序、方式等。

由此可见政体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而非一个国家的阶级属性,所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联邦制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更为松散,更体现了政治民主,因而是比单一制更好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在联邦制国家,联邦组成单位的各政治实体,享有比较充分的管理自身事务的权力。

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所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在单一制国家里,中央政府享有较大权力,地方要服从中央。

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构成状况,国家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国际环境、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结构形式。

单一制和联邦制孰优孰劣没有绝对的定论。

就拿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来看,中国建国时选择了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而美国在建国之初选择了联邦制,两国的选择均是符合历史规律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其各自特有的国内政府间关系对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属性,是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具体的说就是哪个是统治阶级哪个是被统治阶级。

政体是国家统治阶级以何种形式组织政权,就是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而适当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政治体制决定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反作用于政治体制。

政治学导论思考题

政治学导论思考题

政治学导论思考题政治思考题第一章1.简析政治的涵义及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2.简述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基本要义。

(1)政治哲学:①对政治现象进行规范性研究②政治哲学主要是关于现存政治的一般准则以及未来政治生活的导向性知识(2)政治科学:①对政治现象进行经验的事实分析,着重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②政治科学主要提供关于现实政治的实证知识3.简述中西方政治学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特点西方政治学发展的四阶段: 古典主义政治学;传统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政治学的主导性特征是城邦(道德政治论);进入中世纪时代,它的主导性特征是教会与神学(神权政治论);到了近世之后,它的主导性特征则是民族国家与公民(世俗政治论)。

中国古代政治学:维护统治秩序,调整阶级关系;人文主义色彩浓厚;政治伦理化;系统性较弱。

中国当代政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4.试述行为主义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行为主义特点:①用观察调查的方法研究人的政治行为并进行定量分析②对政治现象的研究采取价值祛除,强调客观主义③过分强调经验、观念、调查的方法而忽视规范理论研究④过分强调价值中立而导致脱离政治实践后行为主义特点:①开始关心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②国家重新成为政治学的一个中心概念③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起来④突出了价值和道德研究5.试用博弈理论试分析钓鱼岛争端中各方的策略6.试比较韩非子的治国论与马基雅维里的治国论的异同不同点:①代表利益阶级不同。

韩非是维护封建君主统治的;马基雅维利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②对抗对象不同。

韩非的学说是为了对抗奴隶贵族,为君王服务的。

但是没有重视人民的利益;马基雅维利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学说是为了对抗封建贵族,和封建神学,为资本主义君王服务的,同时强调重视人民的利益。

政治思考题

政治思考题

答案:1思考题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为我们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创造政治和历史前提。

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进行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根本目的,也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奠定物质基础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它又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从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踏上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

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阔步前进。

政治思考题

政治思考题

政治思考题思考题1、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辛亥革命精神的关系(1)辛亥革命是促成中共诞生的历史启动点。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从正反两个方面,为五四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重要的条件:第一,辛亥革命为中共创建准备了历史条件:一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共的诞生创造了适宜的社会条件;二是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高潮,为中共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辛亥革命为中共创建在组织上作了准备。

第二,辛亥革命为中共创建在组织上提供了借鉴:一是革命须有一个统一的、有坚实群众基础和卓越领导才能的政党;二是发动和团结群众,对加强政党力量、赢得革命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2、简要说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原因、政治基础、历史意义、经验教训原因:第一,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共两党齐心掀起大革命。

第二,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只有国民党比较是真的民主派。

而且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

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是不行的。

所以国共合作也是两党共同的愿望。

第三,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它是国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政党,二者目标一致。

历史意义:第一,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第二,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第三,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第四,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第五,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

经验教训:第一,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思考题1、政治和政治学的涵义。

答:政治的涵义:(1)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2)对这一概念的理解a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b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c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学的涵义:(1)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过程或人类的政治实践。

(2)定义:是一门研究政治主体尤其是国家或政府如何凭借公共权力而作出公共决策和分配社会价值的社会科学体系。

2、简述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1)伦理政治:把伦理和政治结合起来,认为国家是道德的集体,要实现正义、至善。

(2)神权阶段:认为神权政治高于一切,神权高于王权。

(3)过渡阶段(中世纪政治理论向资产者政治理论过渡环节):提出人文主义,以人为出发点,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

(4)理性阶段:认为只有建立合乎理性的政治制度,才会有合理的社会经济关系,才能实现人原本就有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权利。

(5)实证阶段:把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上来,采用所谓经验的研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6)多元阶段:研究呈现出多元复杂的重叠景象。

其一,要解决的课题是多元的;其二,研究方法是多元的;其三,学科多元化。

(7)行为主义时期:关注政治活动者的行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

(8)后行为主义时期:突出价值和道德研究。

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政治思想。

A:孔子的儒家政治思想:提出“为国以礼”的政治立场和“以德为政”的治国之道。

B:以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术势”治国,实现“霸道”。

C: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

(2)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建立起一整套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为基础,以君权至上为核心,以“三纲五常”和“德”、“刑”并举而高扬德治为内容的政治理论体系。

(3)明清之际的启蒙政治思想:从民为国家主人的观点出发,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具有一些“民主”、“平等”色彩的政治主张。

(4)鸦片战争后,西方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一些先进思想家大量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学说,“爱国、变革、民主、科学”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题。

(5)马克思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

(6)1949年后政治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

3、国家的形式有哪些?答:国家形式是国家权力的存在方式,它分为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两个层面,其中内在形式又分为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两种,而外在形式则指国家机构体系。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政体,指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一)君主制(1)专制君主制。

(2)立宪君主制:二元君主制、议会君主制。

(二)共和制(1)议会制(2)总统(3)委员制二、国家结构形式: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即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的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

(1)单一制(2)复合制:联邦制、邦联制。

国家机构(1)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是国家制度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的首脑。

(2)立法机关:指有权制定、修改、废止或恢复法律的国家机关,一般指代表大会、国会、议会、国民议会等。

(3)行政机关:是实施国家政治决策、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机关,是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

(4)司法机关:是以司法审判的方式维护法律的机关,是国家司法权的组织体现。

4、简述现代政府的原则?答:(1)人民主权原则:指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属于全国人民委托的,政府拥有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

(2)责任政府原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本质上是接受人民委托处理公共事务,因此,政府要向人民负责,政府是责任政府,政治是责任政治。

(3)分权制衡(权力制约)原则:分权指权力分立。

国家权力不能集中于国家机构的某个部门或一部分人,而应合理的分割成若干个部分,由不同的国家机构和不同的人执掌。

制衡指分立为不同部门的权力之间应形成彼此制约关系,其中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占有支配性的优势。

(4)法治原则:法治指法律在统治(区别于用法律统治)。

(5)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5、什么是政党,如何对政党进行分类?答:政党是指选民组织起来以合法的方式提名公职候选人,并争取当选以影响和控制政府的人事和政策的组织。

政党的分类:(1)依照能够执掌政权的政党数目分类:A 一党制:指政权完全掌握在一个政党手中或者一党长期执政。

B 两党制:不是指一个国家只有两个政党,而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只有两个政党有希望在总统或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成为执政党,其他政党没有成为执政党的希望。

C 多党制:指多党轮流执政。

在一些国家,很少有某个政党能够长期稳定地取得议会的多数席位而单独执政,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结成党派联盟,争取议会多数,组成联合内阁来执掌政权。

(2) 依照政党的行为来分类:A 作为中间人的政党B 以实现执政思想为主的政党C 特殊政党6、利益团体的活动方式有哪些?答:利益团体的活动方式:(1)游说(2)宣传(3)助选(4)诉讼7、权力和政治权力的涵义?权力的涵义:定义:是主体利用某种资源,对客体实行价值控制,使客体改变其行为,服从主体的意志和利益要求的强制力量和特殊的影响力。

特点:(1)社会性与推动性(2)强制性和不对称性(3)相对性和自主性(4)工具性和价值性(5)预期性与后果性(6)资源性与扩张性(7)多元性和有限性政治权力的涵义含义:是特定政治主体为实现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利用其所占有的政治资源,按照自己的政治意志,采用各种方式有效控制政治客体的强制力。

特点:(1)强制性(2)公共性与渗透性(3)形式多样性和围绕国家的运作性政治权力的作用:(1)政治整合作用(2)社会控制作用(3)保障利益分配作用8、政治权力有哪几种结构?各有什么利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1)集权结构特点○1权力空间呈金字塔形○2官员配置最终取决于最高权力占有者○3权力由上向下单向流动利:便于做到政令统一,标准一致,指挥灵便,政策和命令易于贯彻、落实。

弊:○1不利于发挥下级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不便于下级机构因地制宜地解决所面临的特殊矛盾。

○3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及重大损失。

○4容易导致权力腐败。

(2)分权结构特点:○1权力“立体”分工。

○2各层权力部门,结构大体相同。

○3各级权力机构及同级权力部门间即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

○4中央权力大于地方权力,同级权力部门间权力平衡或基本平衡。

利:A利于发挥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B可以从总体上提高权力系统政治决策的科学程度。

C可以防止或减少权力腐败。

弊:容易政令不一和降低权力效率,甚至出现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集权之中有一定的分权因素,分权之中也有一定的集权因素;现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原则上应当是“分集皆备而以分为主”。

9、简述政治权力的运行过程。

答:(一)政治权力的获得(1)物质财富(2)政治才能(3)武装力量(4)民众和组织的支持(二)政治权力的巩固(1)加强领导集团的内部团结(2)同政治权力的民众基础保持一致(3)分清敌友,区别对待(4)履行社会职责,推进社会发展(5)适时吐故纳新(三)政治权力的行使(1)方式:○1命令—强制○2说服—沟通○3奖赏—惩罚(2)原则:○1“人治”原则A:基础:理论基础是英雄史观;政治基础是高度集权的专政政治;经济基础是小农生产方式。

B:缺陷:容易导致权力腐败;大的社会动荡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上有碍于社会发展○2“法治”原则A:基础: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B:现代社会,实现法治优于人治的原因:法律具有更多的正确性和公正性;有利于政局稳定;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权力腐败。

总之,现代社会的权力行使,应以法治原则为主,以人治原则为辅,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四)政治权力的转移方式:(1)世袭制(2)委任制(3)赎买制(4)政变(5)选举制(6)政治变革10、政治参与、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的涵义。

答:政治参与(1)定义: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2)特征:A从政治参与的主体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B从政治参与的本质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C从政治参与的外延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行为。

D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看,它不只限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政治投票(1)定义:指公民或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其它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2)适用:A:选举B:复决C:罢免(3)影响投票行为的因素(4)影响投票决定的因素A:长期因素B:短期因素政治选举(1)定义:指国家或其它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2)类别:A:直接选举B:间接选举(3)功能:A:提供经常有规律的办法产生人民代表来治理国家B:选举赋予政府合法性C:选举可以实现人民政治社会化(4)选举权及其与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5)方式:A:投票B:筹措经费C:政治宣传政治结社(1)定义: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

(2)类别:A:参加政党活动B:参加社团活动政治表达(1)定义:指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

(2)方式:A:政治集会B:政治请愿C:政治言论政治接触(1)定义:指公民为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

(2)形式:A:个别接触B:院外活动政治冷漠(1)定义:指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2)原因:A:长期政治浩劫之后,公民对政治反感或失去信心而对政治无动于衷。

B:在现代社会制度完善的国家,在正常情况下,政治机构已替成员解决大部分问题,故有些公民觉得关心政治与参与政治与否均无所谓了,从而也就不作为。

11、政治冷漠的危害是什么?答:首先,政治冷漠不利于政府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容易出现决策专断;其次,政治冷漠给政治投机分子提供了更多控制政府的机会,容易出现权力滥用;最后,政治冷漠使社会公民难以被组织到政治活动中去,形成政治软弱。

如果公民因为对政府失去信心而采取政治冷漠,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不服从政治,甚至导致政治对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