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历史学硕的培养目标

历史学硕的培养目标

历史学硕的培养目标
历史学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术研究能力,历史学硕士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学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能够独立开展历史学领域的学术研究。

学生需要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史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能够进行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2. 学术写作能力,历史学硕士项目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术写作能力,能够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

学生需要掌握学术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规范,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观点和成果。

3. 学术交流能力,历史学硕士项目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包括学术报告、学术讨论、学术会议等方面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4. 跨学科能力,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历史学硕士项目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使其能够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进行研究和分析,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深度和广度。

总的来说,历史学硕士项目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历史学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优秀的学术写作和交流能力,以及跨学科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历史学研究人才。

这些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在历史学领域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研究能力,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或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历史系)
一、专业简介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审批,我校获得了考古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后,考古学改称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在全国民族院校中,我校是唯一具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相比较,我校的专业特色在于更注重通过田野考古材料与民族志的类比研究,以达到深入探讨和了解古代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成因之目的。同时还侧重于对与古代中国文明起源及发展联系极为密切的陶器、玉器、青铜器等文物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考古学研究。
二、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专业学习要求:坚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具有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艺术修养,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进行考古学和文化遗产方面的深入研究。除此之外,着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九、必读书目

号 书 名 作 者 出 版 社 出版日期 01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年 02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文物出版社 1984年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1949-1999)》 宿白主编 文物出版社 1999年 04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文物出版社编 文物出版社 1999年 05 《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 文物出版社编 文物出版社 1984年 06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苏秉琦 三联书店 1999年 07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 苏秉琦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4年 08 《仰韶文化研究》 严文明 文物出版社 1989年 09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考古学》 严文明 三秦出版社 1997年 10 《史前考古论集》 严文明 科学出版社 1998年 11 《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 严文明 科学出版社 2000年 12 《夏鼐文集》(上、中、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 13 《考古学是什么》 俞伟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 14 《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 俞伟超 文物出版社 1985年 15 《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 俞伟超主编 文物出版社 1989年 16 《古史的考古学探索》 俞伟超 文物出版社 2002年 17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二版) 邹衡 科学出版社 2001年 18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 邹衡 科学出版社 1998年 19 《中国考古学:实践 理论 方法》 张忠培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年 20 《中国北方考古文集》 张忠培 文物出版社 1990年 21 《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 李伯谦 科学出版社 1998年 22 《林云学术文集》 林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年 23 《民族考古学论集》 汪宁生 文物出版社 1989年 24 《民族考古学论文集》 李仰松 科学出版社 1998年 25 《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 童恩正 文物出版社 1990年 26 《民族文物通论》 宋兆麟 紫禁城出版社 2000年 27 《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 凌纯声 (台湾)联经出版社 1979年 28 《考古人类学随笔》 张光直 三联书店 1999年 29 《中国考古学论文集》 张光直 三联书店 1999年 30 《中国青铜时代》 张光直 三联书店 1999年 31 《考古学专题六讲》 张光直 文物出版社 1986年 32 《李济考古学论文集》 张光直、 李光谟 编 文物出版社 1990年 33 《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 宿白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1年 34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宋豫秦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02年 35 《考古工作手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1982年 36 《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 三秦出版社 1991年 37 《考古学的历史 理论 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年 38 《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 栾丰实等 文物出版社 2002年 39 《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 陈淳 学林出版社 2003年 40 Archae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Colin Renfrew & Paul Bahn Thames and Hudson Ltd, London 1996 Second Edition 41 Archae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Brian M. Faga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New York 1991 Fourth Edition 42 Regional Approaches to Mortuary Analysis Edited by Lane Anderson Beck Plenum Press, New York 1995 43 Patterns in Prehistory Robert J. Wenk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Oxford 1999 fourth Edition 44 《文物鉴赏丛录-玉器》(一)、(二) 刘东瑞等编 文物出版社 1997、1998年 45 《文物鉴赏丛录-青铜器》(一)、(二) 刘东瑞等编 文物出版社 1997、1998年 46 《中国古代陶瓷史》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 文物出版社 1982年 47 《秦汉考古》 赵化成、高崇文 文物出版社 2002年 48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 文物出版社 2004年

(完整word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完整word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育部2012年9月说明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

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本目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号)要求,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修订原则,在1998年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经分科类调查研究、专题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审议、行政决策等过程形成的。

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

本目录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文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四、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分。

五、本目录所列专业,除已注明者外,均按所在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我校获得了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年开始正式招生。

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相比较而言,本专业更侧重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民族问题,包括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民族和民族关系等。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专业学习要求:经过三年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中国古代史(断代史)研究的能力。

具体是:()具有阅读古籍并对史料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能力;()能够利用史料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掌握撰写史学论文的基本能力;()为攻读博士进一步深造奠定扎实的史学基础。

在专业学习的同时,特别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专业性和理论性著作、论文,掌握国内外前沿研究动向,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和素养。

就业目标:可胜任相关的教学科研、新闻出版及党政事业等工作,或为攻读更高一级学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授予学位:历史学硕士四、研究方向:. 秦汉史. 隋唐五代史(含敦煌学). 清史. 中国古代经济史五、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学分(公共必修课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学分)、选修课不少于学分、实践调查学分。

六、培养方式按高等学校有关研究生教学计划进行。

本专业的培养方式,一方面按照国家其他高校同类专业进行培养,同时考虑到民族院校的特点,本专业虽然是中国古代史,但有关古代的民族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为此,本专业结合学校的特点,在民族史的学习和研究上较其他高校历史系为多;必要时,学生有可能选修一门或以上的少数民族语言,这对于研究民族史将有更大的作用。

七、论文撰写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为万字。

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范文

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范文

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1. 前言北京大学历史系成立于1910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历史系之一,也是最具声望的历史系之一。

历史系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凭借其严谨的学术传统和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培养出了一大批历史学界的知名学者。

针对学生对该系培养方案的关注,本文将介绍北大历史系的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就读历史系。

2. 学习目标北大历史系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历史学基础,能够熟练掌握历史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宽广的历史学知识面和深刻的历史学思考能力,能够在历史文献和资料中独立开展研究,并在历史学研究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北大历史系要求学生在一些方面具有以下能力:•具有优秀的基础历史学知识和扎实的外语水平,能熟练阅读各种历史学资料和文献。

•能够独立进行历史学研究,理解并掌握历史学科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其进行专业的历史学研究。

•具有深刻的历史学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并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问题进行有深度的分析和研究。

•具有成熟的历史学研究和撰写能力,能够撰写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并进行高质量的口头表达。

3. 培养课程北大历史系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3.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北大历史系的核心课程,包括历史学概论、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西方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和历史文献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历史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3.2. 选修课程北大历史系同时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史等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术需求。

学生可从这些选修课程中选择符合其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的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3.3. 论文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北大历史系要求学生提交论文。

历史系的论文开题、写作和答辩都严格按照学科规范和流程进行。

毕业论文要求具有独立的课题选择、文献查阅、研究设计和系统论证能力,并且要符合学院、学科和学界的研究水准。

《数学史教案》word版

《数学史教案》word版

《数学史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性人物和成就;(2)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数学历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和魅力,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2)培养严谨治学、不断探索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数学(1)概述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2)介绍《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等古代数学著作;(3)讲解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和贡献。

2. 第二章:古希腊数学(1)概述古希腊数学的发展历程;(2)介绍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古希腊数学家及其主要成就;(3)讲解勾股定理和圆的周长、面积等几何概念。

3. 第三章:阿拉伯数学(1)概述阿拉伯数学的发展历程;(2)介绍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及其主要成就;(3)讲解阿拉伯数字和代数学的发展。

4. 第四章:欧洲中世纪数学(1)概述欧洲中世纪数学的发展历程;(2)介绍莱昂纳多·斐波那契及其主要成就;(3)讲解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等概念。

5. 第五章:欧洲近代数学(1)概述欧洲近代数学的发展历程;(2)介绍笛卡尔、牛顿等欧洲近代数学家及其主要成就;(3)讲解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等概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等活动。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数学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史教程》等;2. 参考书籍:《数学简史》、《数学发展史》等;3. 网络资源:数学史相关网站、视频等;4.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

历史系培养方案范文

历史系培养方案范文

历史系培养方案范文历史系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历史系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坚持培养学生的基本史学素养,强化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历史系培养方案的简要概述:一、导论:历史学导论是历史系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

这门课程会介绍历史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史料的鉴定和分析、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历史学的理论框架等。

二、核心课程:历史系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代史: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学生将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迁。

2.中国近现代史: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学生将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和变革,包括晚清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

3.世界历史:这门课程将介绍世界各地的历史发展,并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通过学习世界历史,学生将深入了解不同文明的发展进程,从全球视角了解历史。

4.史学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将介绍历史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包括史料收集与分析、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历史学的研究领域等。

三、选修课程:历史系的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配置,同时也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以提高其综合素养。

选修课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比如中世纪史、现代史等;2.特定地区的历史研究,比如美国历史、欧洲历史、亚洲历史等;3.专题研究,比如革命史、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史学方法论等;4.文化史,比如艺术史、音乐史、宗教史等;5.跨学科研究,比如历史与社会学、历史与经济学、历史与政治学等。

四、实践教学:历史系的培养方案也强调实践教学,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北大 科学技术史培养方案

北大 科学技术史培养方案

北大科学技术史培养方案北大科学技术史是北京大学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社科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能力。

北大科学技术史的培养方案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史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指导,下面将介绍该方案的内容和特点。

一、课程设置北大科学技术史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设置:1.科学技术史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生提供科学技术史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技术史的框架和体系。

2.经典科学技术史课程:该课程重点介绍了一些经典的科学技术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对科学技术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3.专题研究课程: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研究具体科学技术史问题的机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

4.实践环节: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科技史博物馆参观等方式进行实践。

二、教学方法北大科学技术史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座、讨论、案例分析、小组研究等。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独立研究能力。

三、评价方式北大科学技术史的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论文写作、小组报告、学术讨论、期末考试等。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科学技术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四、特色与亮点北大科学技术史的培养方案具有以下几个特色和亮点: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案中设置了实践环节,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论学习,还可以通过实践了解科学技术史的实际应用和发展。

2.强调综合能力培养:方案中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水平。

3.开放性与选择性:方案中的专题研究课程和实践环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实践。

2019北师大历史系培养方案学分

2019北师大历史系培养方案学分

2019北师大历史系培养方案学分北师大历史系培养方案是指北师大历史系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制定的课程安排和学分要求。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单位,也是评价学生学业进展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2019北师大历史系培养方案中的学分要求。

一、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学分要求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是历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基本知识和研究能力。

在2019北师大历史系培养方案中,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总学分要求为40学分。

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概论》等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如《中国民族史》、《社会史》等。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方向课程学分要求专业方向课程是历史学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内的深入研究能力。

在2019北师大历史系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课程学分要求为20学分。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并选修相应的课程。

通过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以在特定领域内获得更深入的知识和研究经验,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通识教育课程学分要求通识教育课程是历史学专业中的补充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在2019北师大历史系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学分要求为30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通过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选修课程学分要求选修课程是历史学专业中的选择性课程,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兴趣发展。

在2019北师大历史系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学分要求为20学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各类选修课程,如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等。

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增加自身竞争力。

2020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历史学类)

2020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历史学类)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要求,加强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的有效衔接,特制定培养方案如下。

历史学类一、基本情况1. 专业简介北京大学的历史学专业历史悠久,实力强盛,在全球大学历史学排名中也位居前列。

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有史学堂,1904年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1910年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中国史学门,1919年中国史学门改称史学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史学系改称历史学系。

1963年北大历史学系在国内首建“世界史”专业,2012年首创“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北大历史学系形成了专业齐全、名师荟萃、课程系统的全面优势,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学科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历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现已双双入选国家的“双一流”建设的一流学科之列。

2020年北京大学的历史学专业在QS世界大学历史学专业排名中位列第24,是中国高校中唯一进入世界前30者。

2. 师资队伍历史学系的教学科研单位有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古代史教研室、欧美史教研室、亚非拉史教研室,此外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方古典学中心是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实体机构,并负责组织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系统教学与标准化考试。

历史学系师资雄厚,名师辈出,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8人。

其中资深教授1人,博雅讲席教授5人,博雅特聘教授9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

多名著名教授一直活跃在本科教学第一线。

3. 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国家和学校对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

本专业有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多次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基地,此外还有欧洲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东南亚学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等虚体研究机构,凸显各种专门历史研究的特色。

中国史(一级学科、历史学门类).doc

中国史(一级学科、历史学门类).doc

人文学院中国史一、适用学科、专业:中国史(一级学科、历史学门类)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具有良好政治品质、拥有坚实宽广的历史学理论与知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博士生应完成历史学的基本训练,对相关的历史文献与资料有较好的把握,并能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具有跨专业或跨学科的学术素养,在中国历史的相关领域具有独立从事带有创新性的较为重大的研究课题的能力,应能胜任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古代史重点为各断代史,古代学术、思想与文化史。

2、中国近现代史重点为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研究。

3、专门史重点为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思想的互动关系研究。

4、历史文献学重点为出土文献和上古文献的研究四、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实行导师负责制。

成立包括导师在内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导师为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应具有高级职称或为本研究领域的专家。

2、博士生培养以学术研究为主。

根据培养要求及学位论文需要,确定个人培养计划,使学生具备宽广的学术基础,掌握创造性的研究方法,并在学科前沿有所建树。

3、脱产的在读博士生可以担任工作量为一年的助教,以聘任合同的方式确定工作内容与要求。

4、普博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含硕士生阶段)的学制为4-5年。

五、知识结构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1、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博士生,应当对相关的各类历史资料有较全面的认识,对历史学相关门类在中国的学科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方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深入的把握,并能掌握国内外关于本专业最近的理论进展动态,将这些知识用于自己的研究之中。

至少应该掌握两门外语。

第一外国语应达到可以进行学术交流的水平,并具有一定的专业写作能力,第二外国语则至少能够顺利阅读本专业的相关文献。

2、课程设置及学分构成普通博士生在读期间,各类课程的最低限度学分为:公共必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6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总学分不得少于20学分(不包括自学课程)。

历史学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历史学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历史学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历史学系概述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前身溯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国史科。

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央大学历史系、边疆政治系和金陵大学历史系合并而成。

百年来,一批杰出史学家为本系的学科构架和特色的形成,完备教学体系的构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全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与考古学;五个博士点(含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

此外还设有国际关系、民族学硕士点,中国思想史、边疆学、国际关系博士点。

其中世界史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是江苏省重点学科。

1995年,本系确定为国家教委直属文科人才培养系科研基地。

1996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1998年,获准成为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单位。

本系设有一批研究机构,其中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现本系有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22人。

本科生177人,硕士生300人,博士生257人,博士后13人。

二、指导思想历史学的任务在研究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知古鉴今,展望未来,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必须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现代化建设和繁荣民族文化培养优秀的跨世纪的史学人才。

本计划既要发扬我系传统的教学特色,强化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功的教育训练,同时注重人文学养、文理渗透以及社会工作能力和竞争力,满足日渐广泛的社会需求。

三、培养目标1、历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史学人才和人文型复合人才,通晓本专业的基本学识和技能,并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科学之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新近的发展与成果,能够阅读和运用中国历史文献和书刊,熟练掌握一种外国语言,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的研究能力和社会工作(包括涉外事务)能力;能够胜任:(1)高校和科研机构之教学、研究工作;(2)党政机关、涉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宣传教育、编辑出版、行政管理、公关接待、文化交流等工作;(3)考古、文博单位之相关专业工作。

北大培养方案

北大培养方案

北大培养方案
北大(北京大学)的培养方案是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自身特点,设计的一套完整的教育计划。

北大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识教育:北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识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一定比例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课程,培养全面的知识视野。

2. 专业教育:根据学生所选专业,北大提供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3. 实践锻炼:北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课、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北大提供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和机会。

学生可以参与创新竞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商业实践能力。

5. 国际化教育:北大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生可以通过留学、交换生项目等形式,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教育体系,扩展自己的国际视野。

总体来说,北大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综合素
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术、职业和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功。

同时,北大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塑造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世界史培养方案

世界史培养方案

世界史培养方案
世界史培养方案旨在培养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熟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史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 掌握世界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具备驾驭知识进行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2. 较熟练地掌握外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电脑操作等基本技能。

3. 具有较坚实的教育和教学理论基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事相关工作的技能,熟练掌握从事教育和历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掌握世界史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4.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原则上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较好地掌握第二外语的应用能力。

5. 完成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和学术前沿讲座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此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如英国史、世界近现代史、欧洲文化史、欧盟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和平研究等。

(完整word版)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

(完整word版)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

(完整word版)北⼤历史系培养⽅案本科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修订)⼀、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标是造就⾼质量、多层⾯的史学⼈才,以满⾜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定史学功底的专业⼈才的⼴泛需求。

要求学⽣通过科学、完整、系统的学术训练,扎实地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能⼒运⽤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中国史原始资料和⼀门外语资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进⾏初步的学术研究。

⼆、学制:四年三、课程类别和学分分配:毕业要求总学分达到137学分。

其中:1.公共课30学分2.专业必修课51学分3.通选课16学分(其中:历史学领域的通选课只能计为专业选修课学分,其他各领域通选课均要求4学分)4.专业选修课⾄少34学分5.研究写作课(毕业论⽂等)6学分四、课程设置:类别课程名称学分1 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 3思想品德修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邓⼩平理论 3军事理论 2公共英语8体育 4计算机基础与应⽤ 6共30 注:1.⽑泽东思想概论(2),本系在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和中华⼈民共和国史中涵盖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本系在世界当代史中涵盖2 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史8中国近代史 4中华民国史 2中华⼈民共和国史 2世界上古史 3世界中古史 3欧美近代史 3亚⾮拉近代史 3世界现代史 3世界当代史 3中国历史⽂选8史学概论 3中国史学史 3外国史学史 3共51(注:“元培计划实验班”同学转⼊历史系者,可⽤中⽂系“古代汉语”课学分代替历史系专业必修课“中国历史⽂选”)3 全校通选课共164 专业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3本系跨专业选修课与跨系选修课8中国古代史专题 2中国近代史专题 2中国现代史专题 2中国政治史专题 2⼝述史学理论与实践 3考古学通论 3考古新发现与史学研究 2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2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2中外⽐较城市史 2中国古代地理⽂献导读 2中国古代社会史 2中国古代政治⽂化 2中国古代经济史 2古代中外⽂化交流史 2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2中国古代社会⽣活史 2中国古代军事史 2中国古代婚姻史 2中国古代装饰⽂化 2中国科举制度史 2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2⽂史知识专题 2中国古代民族史 2中国古代周边关系史 2中国古代妇⼥史专题 2 敦煌吐鲁番学导论 2 简牍学概论 2 左传选读 2 三国志选读 2 资治通鉴选读 2 元明史料笔记选读 2 地图的历史与⽂化 2 北京城市历史与⽂化 2 先秦史专题 2 秦汉史专题 2 魏晋南北朝史专题 2 隋唐史专题 2 宋辽⾦史专题 2 元史专题 2 明史专题 2 清史专题 2 晚清史专题 2 明清经济与社会 2 明清地⽅⾏政与基层社会 2 中国近代经济史 2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2 现代中外关系史专题 2 ⼆⼗世纪中外关系史 2 近现代中⽇关系史专题 2 中国近代社会史 3 中国现代社会史 3 中国近代⽂化思想史 2 中国近现代⽂化思潮述评 2 中国近代思想史 2 中国现代⽂化史 2 中国近代军事史 2 ⼆⼗世纪中国军事史 2 中国现代经济史 2 ⾟亥⾰命史 2 军阀政治史 2 抗⽇战争史 2 中华民国史专题 2 中华⼈民共和国史专题 2台湾百年史 2影视中的两岸关系 2现代中国⼈物专题 2港督与⾹港现代化 2中国近代疆域变迁史 2近代中⽇⽂化交流史 2中国书法 2书学史 2中国绘画史 2艺术史 2以上任选⾄少34学分5 研究写作课社会调查报告 1学年论⽂ 2毕业论⽂ 3共6本科世界历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修订)⼀、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标是造就⾼质量、多层⾯的史学⼈才,以满⾜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定史学功底的专业⼈才的⼴泛需求。

【研究】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研究】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关键字】研究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历史学硕士和博士。

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通过本专业的训练,培养具有自觉的学术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正派的学术作风,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品德良好,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具有独立的研究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的状况,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东南亚史2、法国史、瑞士史3、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4、华裔华人史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学制5年。

前2年为硕士学位学习阶段,后3年为博士学习阶段。

在学时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十、参考书目1.D.G.E. 霍尔:《东南亚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尼古拉斯. 塔林等:《剑桥东南亚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余定邦:《东南亚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余定邦等:《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陈碧笙等:《南洋华裔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陈序经:《陈序经东南亚古史合集》,海天出版社,1992年版。

7.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陈达:《南洋华裔与闽粤社会》,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9.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埃德加. 蓬儒著,刘文利译:《瑞士中立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

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

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本科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月修订)一、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要求学生通过科学、完整、系统的学术训练,扎实地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能力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中国史原始资料和一门外语资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

二、学制:四年三、课程类别和学分分配:毕业要求总学分达到137学分。

其中:1.公共课30学分2.专业必修课51学分3.通选课16学分(其中:历史学领域的通选课只能计为专业选修课学分,其他各领域通选课均要求4学分)4.专业选修课至少34学分5.研究写作课(毕业论文等)6学分四、课程设置:类别课程名称学分1 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3思想品德修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邓小平理论 3军事理论 2公共英语 8体育 4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6共30注:1.毛泽东思想概论(2),本系在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涵盖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本系在世界当代史中涵盖2 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史8中国近代史 4中华民国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世界上古史 3世界中古史 3欧美近代史 3亚非拉近代史 3世界现代史 3世界当代史 3中国历史文选 8史学概论 3中国史学史 3外国史学史 3共51(注:“元培计划实验班”同学转入历史系者,可用中文系“古代汉语”课学分代替历史系专业必修课“中国历史文选”)3 全校通选课共164 专业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3本系跨专业选修课与跨系选修课 8中国古代史专题 2中国近代史专题 2中国现代史专题 2中国政治史专题 2口述史学理论与实践 3考古学通论 3考古新发现与史学研究 2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2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2中外比较城市史 2中国古代地理文献导读 2中国古代社会史 2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2中国古代经济史 2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2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 2中国古代军事史 2中国古代婚姻史 2中国古代装饰文化 2中国科举制度史 2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2文史知识专题 2中国古代民族史 2中国古代周边关系史 2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2敦煌吐鲁番学导论 2简牍学概论 2左传选读 2三国志选读 2资治通鉴选读 2元明史料笔记选读 2地图的历史与文化 2北京城市历史与文化 2先秦史专题 2秦汉史专题 2魏晋南北朝史专题 2隋唐史专题 2宋辽金史专题 2元史专题 2明史专题 2清史专题 2晚清史专题 2明清经济与社会 2明清地方行政与基层社会 2中国近代经济史 2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 2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2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2现代中外关系史专题 2二十世纪中外关系史 2近现代中日关系史专题 2中国近代社会史 3中国现代社会史 3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 2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潮述评 2中国近代思想史 2中国现代文化史 2中国近代军事史 2二十世纪中国军事史 2中国现代经济史 2辛亥革命史 2军阀政治史 2抗日战争史 2中华民国史专题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 2台湾百年史 2影视中的两岸关系 2现代中国人物专题 2港督与香港现代化 2中国近代疆域变迁史 2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2中国书法 2书学史 2中国绘画史 2艺术史 2以上任选至少34学分5 研究写作课社会调查报告1学年论文 2毕业论文 3共6本科世界历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月修订)一、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大类)培养方案(中文版)一、专业简介:历史学系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之一。

学生通过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系统了解中外文化传统和风俗民情。

本科毕业后学生可以推荐免试或考取本院各个硕士专业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思维方法,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坚定的民族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历史学专业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发展成为适合从事历史及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三、培养要求:历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2.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3.掌握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4.具有熟练阅读和运用历史文献的能力;5.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查阅相关专业书刊;6.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7.初步具备独立从事历史学专业研究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8.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爱好体育锻炼,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四、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通史•世界近代史、世界通史•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1.社会实践。

结合专业进行社会调查,或到基层挂职锻炼;或到有关科研单位从事史料的实际整理。

时间8周。

要求学生在深入调研、认真实践的过程中写出总结报告。

2.毕业实习。

结合历史学专业的特点,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体验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深化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将书本的平面知识立体化、具体化。

3.学年论文。

要求学生在第三学年上学期完成一篇与专业有关的学年论文,由指导教师评阅,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有关专家审定,并作为推荐免试硕士生的重要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月修订)
一、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要求学生通过科学、完整、系统的学术训练,扎实地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能力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中国史原始资料和一门外语资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

二、学制:四年
三、课程类别和学分分配:
毕业要求总学分达到137学分。

其中:
1.公共课30学分
2.专业必修课51学分
3.通选课16学分(其中:历史学领域的通选课只能计为专业选修课学分,其他各领域通选
课均要求4学分)
4.专业选修课至少34学分
5.研究写作课(毕业论文等)6学分
四、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名称学分
1 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 3
思想品德修养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邓小平理论 3
军事理论 2
公共英语8
体育 4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6
共30 注:1.毛泽东思想概论(2),本系在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涵盖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本系在世界当代史中涵盖
2 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史8
中国近代史 4
中华民国史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
世界上古史 3
世界中古史 3
欧美近代史 3
亚非拉近代史 3
世界现代史 3
世界当代史 3
中国历史文选8
史学概论 3
中国史学史 3
外国史学史 3
共51
(注:“元培计划实验班”同学转入历史系者,可用中文系“古代汉语”课学分代替历史系专业必修课“中国历史文选”)
3 全校通选课共16
4 专业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3
本系跨专业选修课与跨系选修课8
中国古代史专题 2
中国近代史专题 2
中国现代史专题 2
中国政治史专题 2
口述史学理论与实践 3
考古学通论 3
考古新发现与史学研究 2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2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2
中外比较城市史 2
中国古代地理文献导读 2
中国古代社会史 2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2
中国古代经济史 2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2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 2
中国古代军事史 2
中国古代婚姻史 2
中国古代装饰文化 2
中国科举制度史 2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2
文史知识专题 2
中国古代民族史 2
中国古代周边关系史 2
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2 敦煌吐鲁番学导论 2 简牍学概论 2 左传选读 2 三国志选读 2 资治通鉴选读 2 元明史料笔记选读 2 地图的历史与文化 2 北京城市历史与文化 2 先秦史专题 2 秦汉史专题 2 魏晋南北朝史专题 2 隋唐史专题 2 宋辽金史专题 2 元史专题 2 明史专题 2 清史专题 2 晚清史专题 2 明清经济与社会 2 明清地方行政与基层社会 2 中国近代经济史 2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2 现代中外关系史专题 2 二十世纪中外关系史 2 近现代中日关系史专题 2 中国近代社会史 3 中国现代社会史 3 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 2 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潮述评 2 中国近代思想史 2 中国现代文化史 2 中国近代军事史 2 二十世纪中国军事史 2 中国现代经济史 2 辛亥革命史 2 军阀政治史 2 抗日战争史 2 中华民国史专题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 2
台湾百年史 2
影视中的两岸关系 2
现代中国人物专题 2
港督与香港现代化 2
中国近代疆域变迁史 2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2
中国书法 2
书学史 2
中国绘画史 2
艺术史 2
以上任选至少34学分
5 研究写作课社会调查报告 1
学年论文 2
毕业论文 3
共6
本科世界历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月修订)
一、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要求学生通过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学术训练,扎实地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能力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中文史料和世界史的至少一门外语资料。

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

二、学制:四年
三、课程类别和学分分配: 与历史学专业相同
四、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名称学分
1公共课同历史学专业
2 专业必修课同历史学专业
3 全校通选课同历史学专业
4 专业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3
本系跨专业选修课与跨系选修课8
专业外语(英、日、俄等)8
世界古代史专题 2
世界近代史专题 2
世界现代史专题 2
地区史专题 2
国别史专题 2
口述史学理论与实践 3
世界文明史 3
西方文明史导论 2
西方历史哲学 2
古代东方专题 2
古代希腊史 2
古代罗马史 2
西方法制史 2
拜占庭帝国史 2
神圣罗马帝国史 2
中古西欧政治制度与思想 2
中古西欧王权 2
中古西欧经济与社会 2
近代欧洲的兴起(15—17世纪) 2
教会史 2 教会法的传统和精神 2 基督教文明史 2 基督教艺术史 2 斯拉夫文明史 2 地中海文明 2 农民社会 2 亚欧封建社会比较 2 启蒙运动史 2 资本主义史 2 工业社会的兴起 2 知识发展与社会变迁 2 现代社会的诞生(18—19世纪) 2 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史 2 欧洲历史上的妇女与家庭 2 欧洲一体化进程 2 冷战史 2 殖民主义的兴亡 2 后殖民时代的南北关系 2 人类发展与环境变迁 2 人类文化价值的演进 2 当代世界热点问题探源 2 外国历史名著选读 3 西方当代史学流派 2 世界现代化进程 2 世界民主化进程 2 环太平洋地区历史发展 2 华人华侨史 2 东亚区域史 2 历史学家与社会学 2 历史传记研读 2 欧洲文艺复兴 2 宗教改革史 2 美国史 2 美国对外关系史 2 英国史 2 德国史 2 德国现代史 2 德国文化史 2 意大利史 2 法国史 2
法国革命心态史 2
俄国史 2
苏联东欧史专题 2
日本史 2
印度史 2
南亚史 2
东南亚史 2
印尼史 2
东亚政治发展 2
东北亚史 2
韩国史 2
南非史 2
非洲史 2
拉美史 2
以上任选至少34学分5 研究写作课同历史学专业
(注:以上历史学、世界历史各专业选修课均可供外系选修)
历史学本科(含历史学、世界历史二专业)双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2003年3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历史学本科双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的史学素质教育,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要求学生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今后各项工作的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搜集、考订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现象和材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学制:2—3年
三、课程和学分分配:要求总学分达到38学分。

其中:
1 必修(专业必修加全校通选)课22或23学分:
方案①中国古代史8学分
中国近代史4学分
中华民国史2学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学分
世界通史(上)(通选课)3学分
世界通史(下)(通选课)3学分
共22学分
方案②世界上古史3学分
世界中古史3学分
欧美近代史3学分
亚非拉近代史3学分
世界现代史3学分
世界当代史3学分
中国通史(古代)(通选课)3学分
中国通史(近代)(通选课)2学分
共23学分
2专业选修课16或15学分,可从历史系历史学、世界历史两套专业选修课中任选。

必修课修上述方案①22学分者,专业选修课须修满16学分。

必修课修上述方案②23学分者,专业选修课须修满15学分。

历史学本科(含历史学、世界历史二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2003年3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历史学本科辅修课程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的史学素质教育,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素养的人才的广泛需求。

要求学生通过较为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今后各项工作的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搜集、考订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现象和材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学制:2—3年
三、课程和学分分配:要求总学分达到28学分。

其中:
1 专业必修课16或18学分:
方案①中国古代史8学分
中国近代史4学分
中华民国史2学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学分
共16学分
方案②世界上古史3学分
世界中古史3学分
欧美近代史3学分
亚非拉近代史3学分
世界现代史3学分
世界当代史3学分
共18学分
3专业选修课12或10学分,可从历史系历史学、世界历史两套专业选修课中任选。

必修课修上述方案①16学分者,专业选修课须修满12学分。

必修课修上述方案②18学分者,专业选修课须修满10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