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理论作业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一)作业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一)作业单选题(60分)1、西方传统的“真正的世界”的表现形态不包括?(3.00分)A.理念世界B.生活世界C.彼岸世界D.“物自体”的世界2、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不包括?(3.00分)A.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C.自然物本身具有社会性。
D.审美活动不是生物性的活动而是社会文化活动。
3、下列人物中,最早发现移情作用的是:(3.00分)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杜夫海纳4、以下哪项不是张世英认为的人与世界融合关系的特征?(3.00分)A.内在性B.统一性C.非对象性D.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5、下列关于意象世界的说法正确的是:(3.00分)A.是对自我的无线超越B.是对精神的超越C.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D.以上都不对6、下列关于“美”的描述正确的是:(3.00分)A.可以脱离人二存在B.美具有一定的形状C.美是纯粹的D.不存在实体化的美7、下列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错误的是:(3.00分)A.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存在认知B.高峰体验是一种手段体验C.在高峰体验中,人们往往会失去时空的感觉D.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会有一种整合的自我感觉8、张世英先生认为人与世界融合关系有什么特征:①客观性②对象性③内在性④人与天地万物相同相融⑤非对象性(3.00分)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9、关于中国美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00分)A.意象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B.人和天地万物是和谐统一的。
C.中国美学的体系是一个唯理的体系。
D.中国美学认为真就是自然。
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A.现在就是当下直接的感兴。
B.美感具有直接性。
C.美感的直觉性就是美感的超逻辑、超理性的性质。
D.审美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
11、审美活动的影响因素中,最根本、最长远的是:(3.00分)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文化因素D.宗教因素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3.00分)A.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
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考试复习题库(含标准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皮尔士的意义理论。
⑴他的意义理论与其符号学密切相关。
⑵为了使意义或者说逻辑解释具有实际内容,必需提出一种实际的意义标准,就是它们所引起的实际效果的总和,即皮尔士原则。
⑶他非常强调作为意义标准的可感觉效果应从行动和实验中去把握,感觉效果就是引起行动和实验的效果。
2.新实在主义者无法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有哪些?⑴他们都反对把认识看做是对客观事物的映象或摹写,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⑵都把认识和被认识的对象等同起来,抹煞了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或者说意识和存在之间的区别;⑶都没有在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更谈不上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来探讨认识问题,因而不可能正确解决存在和意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所以虽然他们批评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但并未能超越唯心主义,他们的理论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3.新实在主义作为一个反对唯心主义的派别,其不同于唯物主义之处有哪些?⑴他们主张认识的对象是独立的实在,但他们并没有把认识对象的本性看做是物质的。
他们既反对一元论,又反对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它们都是某种更根本的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物”以不同的关系所构成的。
⑵肯定本质或共相的独立存在,从而表现出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4.美国新实在主义者是怎样看待认识论问题的?新实在主义者强调要把认识论问题孤立起来,只须研究认识主体和被认识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不必去管主体和客体的本性问题。
他们要把认识论问题与存在论问题割裂开来,把后者从认识论中排除出去。
他们强调只须研究认识主体和被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不必去管主体与客体的本性问题,这正表明他们是要回避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这个传统的根本问题。
5.怀特海的哲学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他既肯定科学,也肯定宗教,认为宗教是人类经验之中不断表现出向上的一个因素;他为以“拒斥形而上学”为基本宗旨的分析哲学运动提供了工具(数理逻辑),却又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他曾致力于数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却对数学的精确性持怀疑态度,对烦琐的语义分析也持异议;他关注科学,将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奠基于科学之上,却又笃信宗教,充满着宗教感情,力图使科学与宗教融合起来。
北语网院18春《西方文论》作业-2
单选题1(4分) : 发表《作者之死》的作者是A: 福柯B: 罗兰.巴尔特C: 伽达默尔D: 卡勒2(4分) : 用“显文本”和“潜文本”指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荷马的《奥德修纪》之间的互文关系的是A: 克里斯托娃B: 热奈C: 巴赫金D: 罗兰.巴尔特3(4分) : 下面命题是由狄德罗提出的是A: “美在杂多的统一”B: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C: “美在关系”D: “美在和谐”4(4分) : 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
持此观点的是A: 普罗提诺B: 波伊修C: 奥古斯丁D: 托马斯·阿奎那5(4分) : 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是()。
A: 休谟B: 柏克C: 鲍桑葵D: 艾布拉姆斯6(4分) : 《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的作者是()。
A: 莱辛B: 狄德罗C: 席勒D: 温克尔曼7(4分) : “对立产生和谐”出自A: 毕达哥拉斯B: 赫拉克利特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8(4分) : 《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的作者是()。
A: 柏克B: 鲍桑葵C: 鲍姆加登D: 沃尔夫9(4分) : “我思故我在”,提出这一命题的是()。
A: 奥古斯丁B: 帕斯卡尔C: 笛卡尔D: 霍布斯10(4分) : 将西方文论的发展归纳为摹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的著作是A: 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B: 黑格尔的《美学》C: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D: 莱辛的《拉奥孔》多选题1(4分) : 下面是柏拉图提出的观点有:A: “四因说”B: “迷狂说”C: “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D: “净化说”2(4分) : 莱辛诗——画理论最主要的思想在于()A: 将画的最高标准视为“美”B: 将画的最高标准视为“真”C: 将诗的最高标准视为“真”D: 将诗的最高标准视为“美”3(4分) : 对康德的表现说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
A: 休谟B: 柏克C: 鲍桑葵D: 艾布拉姆斯4(4分) : 赫拉克利特的美学和文论观点有A: 对立产生和谐B: 数即宇宙C: 逻各斯D: 人是万物的尺度5(4分) :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批评理论中提出的观点有A: 集体无意识B: 里比多C: 俄狄浦斯情结D: 镜像判断题1(4分) : “人要按照自然而生活”是德谟克里特所说。
【北语】21春《西方文论》作业3-答案资料
【北语】21春《西方文论》作业3提示:本试卷为北京语言大学复习资料!!!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1.黑格尔认为艺术的精神内容压倒了表现形式的应是[A.项]象征型艺术[B.项]古典型艺术[C.项]浪漫型艺术[D.项]表现型艺术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C2.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
持此观点的是[A.项]普罗提诺[B.项]波伊修[C.项]奥古斯丁[D.项]托马斯·阿奎那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D3.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提出的为20世纪西方文论范式转换提供了基本依据。
[A.项]将西方文论归为摹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B.项]作者、文本、读者、世界之四种因素说[C.项]“权力话语”机制[D.项]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B4.下面属于塞姆勒提出的诠释原则是[A.项]“共时性的文本理解”[B.项]“历史—批判性诠释”[C.项]“灵恩体验”[D.项]“诠释的多样性”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B5.将实证的方法运用于文学艺术的研究当中的是()。
[A.项]雨果[B.项]斯塔尔夫人[C.项]泰纳[D.项]柯尔律治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C6.“对立产生和谐”出自[A.项]毕达哥拉斯[B.项]赫拉克利特[C.项]柏拉图[D.项]亚里士多德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B7.黑格尔所认为的最高的艺术形式是[A.项]喜剧[B.项]史诗[C.项]悲剧[D.项]神话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C8.《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的作者是()。
[A.项]莱辛[B.项]狄德罗[C.项]席勒[D.项]温克尔曼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B9.席勒在《论素朴的是与感伤的诗》中所提出的“体现自然”的诗人应当是[A.项]感伤的诗人[B.项]近代的诗人[C.项]素朴的诗人[D.项]现代的诗人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C10.女性主义批评与新历史主义批评所体现出的一种关联是[A.项]二者都从重读经典开始,并在自己的立场上剥离出曾被湮没的意义[B.项]二者都将批评指向了统治者的意识形态[C.项]二者都采用了一定的政治运动方式[D.项]二者都对经典作家提出了批评的质疑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11.具体到文学创作,柏拉图分出三种叙述方式,喜剧和悲剧的对白属于[A.项]摹仿叙述[B.项]单纯叙述[C.项]混合叙述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12.《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析》一书的作者是[A.项]罗兰.巴特[B.项]皮尔士[C.项]克里斯托娃[D.项]卡勒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D13.伽达默尔认为,敬虔派运动给早期的诠释学增加了“第三种因素”,它指[A.项]理解[B.项]诠释[C.项]应用[D.项]翻译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C14.《致奥古斯都书》的作者是[A.项]奥古斯丁[B.项]朗吉努斯[C.项]贺拉斯[D.项]但丁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C15.古希腊的“四艺”是指[A.项]几何、哲学、音乐和天文[B.项]算数、天文、文学和艺术[C.项]几何、算数、天文和音乐[D.项]算数、音乐、诗歌和舞蹈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C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16.下面是柏拉图提出的观点有:[A.项]“四因说”[B.项]“迷狂说”[C.项]“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D.项]“净化说”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BC17.赫拉克利特的美学和文论观点有[A.项]对立产生和谐[B.项]数即宇宙[C.项]逻各斯[D.项]人是万物的尺度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C18.在早期希腊人的祭祀活动中,“摹仿”的原始意义更像后世所说的:[A.项]摹仿自然的对象[B.项]摹仿自然的过程[C.项]摹仿内心的激情[D.项]表现自我的情绪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CD19.属于俄国形式主义的观点有[A.项]“互文性”[B.项]“文本细读”[C.项]“陌生化”[D.项]“凸显”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CD20.关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正确说法有[A.项]它指以美国批评加格林布拉特为代表的一种批评倾向[B.项]这种批评主张在美学、文化和历史的张力之中研究不同的文本[C.项]这一理论倾向在美国被称为“文化诗学”[D.项]这一批评流派最后发展成后殖民主义批评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BC。
西哲题目
简答题1.在伽达默尔看来,文本理解中实际上包含着哪三个层次的循环关系?(第十七章224页)答:其一是文本自身的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其二是作为理解活动的整体性背景的文化传统与理解活动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其三是作为理解者的整体性背景的“前理解结构”同理解对象之间的循环关系2.从伽达默尔对视界的理解可以看出视界具有哪些特征?(第十七章228页)答:首先,视界的基础是历史性的:人如果不把他自身置于这种历史性的视界中,他就不能真正理解历史文本的意义。
其次,更重要的是,视界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而是在时间中变动和开放的。
视界是不断运动的,当这一视界与其他视界相遇、交融时,就形成了新的理解,这就是“视界融合”。
1.单向度社会的主要病症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答:(1)发达工业社会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去控制人们的物质生活,使人们的思想行为与现存社会相一致。
(2)发达工业社会不仅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控制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加强对人们心理、意识的控制。
(3)发达工业社会是具有攻击性的社会,即是对人和人性摧残的社会。
总之,发达工业社会已变成了吞噬人的本质的“工艺装置”,个人的需要与欲望的合理性被压制成工艺的合理性。
(第十三章165-166)2.阐述哈贝马斯解释学的观点?答(1)关于哲学解释学的性质,它是用来对日常交往的结构进行哲学上的思考。
(2)关于哲学解释学的功能,其一,解释学摧毁了传统社会科学自以为是的客观性;其二,解释学提醒社会学家注意到他们的理论概念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准;其三,解释学可以使自然科学家在无理论基准上的讨论取得理性的一致,从而使自然科学理论更加具有理性;其四,解释学可以把有成果的科学信息转变为社会生活世界的语言。
(3)关于哲学解释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解释学的反思所以可能的条件。
(4)关于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解”和“前理解”。
简述柏格森关于绵延的特点?答: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绵延是一个核心的概念,他要求我们从生命本身来理解时间,真正的时间是绵延,只有绵延才能说明生命。
北语23春《西方文论》作业1-【辅导答案】
北语23春《西方文论》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席勒在《论素朴的是与感伤的诗》中所提出的“体现自然”的诗人应当是
<A>项.感伤的诗人
<B>项.近代的诗人
<C>项.素朴的诗人
<D>项.现代的诗人
<正确答案>:C
2.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还应用到下面哪一派的分析理论?
<A>项.心理分析
<B>项.形式主义
<C>项.后殖民主义
<D>项.新历史主义
<正确答案>:A
3.中世纪的基督教教父中著作最多的一位是
<A>项.赫拉克利特
<B>项.普罗提诺
<C>项.波伊修
<D>项.奥古斯丁
<正确答案>:D
4.关于“间离效果”的讨论出自
<A>项.姚斯
<B>项.布莱希特
<C>项.埃亨巴乌姆
<D>项.福柯
<正确答案>:B
5.主张诗歌要取材于“微贱的田园生活”的是
<A>项.柯尔律治
<B>项.华兹华斯
<C>项.施莱尔马赫
<D>项.施莱格尔
<正确答案>:B
6.下面既属于结构主义又属于符号学派的文论家
<A>项.拉康
<B>项.托多洛夫
<C>项.卡勒
<D>项.罗兰.巴尔特
<正确答案>:D。
南京大学现代西方哲学试卷及整理答案2000-2012
现代西方哲学00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8分,共40分)1.人道教(孔德)孔德既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反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认为社会应由掌握了实证知识的管理者阶级来领导,他们起着中世纪君主和贵族的作用。
孔德认为人的最高道德责任或道德生活的最高形态就是对人类的爱和为人类服务。
对个人来说,人类是最高的存在物,应当对之服从和崇敬。
孔德把这种崇拜人类――作为爱的化身的道德实体――的宗教称为人道教。
而哲学是基础、政治是目的,而宗教和道德又将哲学和政治等统一起来。
2.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斯宾塞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结构和功能的学问。
在他看来,社会现象也象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某种齐一性。
他的社会有机体论用进化论来解释社会现象,使社会学生物学化。
社会有机体具有与动物的营养、循环分配和调节相应的三个系统,即劳动阶级、商人阶级和管理者阶级。
但它与动物有机体的最重要差别之一是,动物的各个器官(例如四肢)是为着整体的生存而生存的,而在社会有机体中,整体是为了它的各个部分的存在而存在,社会本身不应成为目的。
维护公民的个人自由(个体性)是社会的根本职责。
国家的调节作用应当是消除个人之间的冲突以及一切对个人自由的侵犯。
跟自然界一样,适者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原则。
3.柏格森哲学中的理智与直觉与纯粹时间与物理时间相对应,有两种认识途径: 直觉和理智。
直觉通过对内心意识状态的体验把握绵延。
在直觉中, 本能与实在融为一体, “精神直接地洞察精神”,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理智的特征是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从运动到静止的几何与逻辑的方法。
理智的对象是空间中的事物,这是人类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而不得不采取的方法。
理智没有能力处理活的、创造性的、自由的东西, 它们只能是直观的对象。
柏格森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有不同的方法与对象, 科学研究物质, 形而上学研究精神。
两者应各得其所。
4.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 如果按“无前提”的标准来衡量, 现象学还原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始源, 只达到了笛卡儿—康德哲学传统认为不证自明的概念———自我意识。
国家开放大学22春“形考”《哲学引论》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2
国家开放大学22春“形考”《哲学引论》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西方传统哲学重“为道”,重“知”哲学与“行”哲学的统一。
()参考答案:错误2.伽达默尔学说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他指出了,历史研究的主要兴趣不止于知道原作者本人的用意,而在于读者与作者之间。
()参考答案:正确3.主—客关系式和主体性哲学强调人是主体,物是客体,哲学的目标就是主体认识和征服客体。
()参考答案:正确4.思维以把握事物间的相同性为己任。
()参考答案:正确5.根据布伯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把一切都看成是使用对象的人只能生活在过眼云烟中、“我—你”间的相互回应与“我—它”间的相互限隔、对自然物亦可因人的“仁爱”态度而相互回应、人生的最高意义在于对人与万物6.历史发展的整体是历史地存在着的人活动于其中的东西,因此,它也是不断变迁的,而不是封闭的。
()参考答案:正确7.()说的是,不仅天下之人皆如我的兄弟,而且天下之物亦皆我的同类,我对他人他物均应像兄弟一样对待。
参考答案:民胞物与8.对“人类自恋”的三次打击包括()参考答案:(1)哥白尼关于人居住的地球不再是宇宙中心理论;(2)达尔文发现的关于人类由动物演化的理论;(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所发现的关于无意识对于自我意识或主体意识的重大作用的学说9.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是对自然规律采取主动顺应的态度。
()参考答案:正确10.人的精神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审美意识。
()参考答案:正确参考答案: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2.语言一般皆有诗性。
()参考答案:正确13.一般流行的分类法把哲学分为()参考答案: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14.无底论所讲的底是无底之底。
()参考答案:正确15.布伯所谓()的范畴实指一种把世界万物(包括人在内)当作使用对象的态度参考答案:我-它16.“自我-世界”结构的特点是()参考答案:内在性、非对象性、人与天地万物想通相融西方传统哲学到现当代哲学的转折点是()参考答案:语言学转向18.“主体-客体”关系阶段包括哪些阶段?()参考答案:意识、认识、实践19.()不仅细致地分析了人与物的高低之分,而且明确了这种高低的分殊与万物一体的统一性参考答案:程朱20.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参考答案:先秦哲学、秦汉至明清之际的哲学、明清以后的近代哲学21.真理的本质在于()参考答案:超越、自由22.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应是()参考答案:对老传统应做新解释,对传统的新解释主要是指向当前,对传统的新解释不能脱离传统,对传统的新解释是一个受限制与打破限制的斗争过程主客关系式和主体性哲学强调人是主体,物是客体,哲学的目标就是主体认识和征服客体。
文学理论作业
《文学理论》作业11、提出"隐含的读者”理论的是A:伊瑟尔2、社会历史批评的奠基人是:A:维科3、将文学文本分为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示化面貌、再现的客体等层面的理论家是C:英加登4、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学的"最高标准”是:D: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相统一5、以下作者与著述搭配正确的是B:亚理士多德《诗学》6、西方"移情”论的代表是C:立普斯7、期待视野”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D:姚斯8、对于文学创作的规律,有的学者认为文学创作是由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即无意识内容决定的,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C:弗洛依德与荣格9、“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这个著名的论断出自马克思的:A:《〈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0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中生成的,这个看法出自:A:伽达默尔1、关于文学消费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性质,与一般商品消费在本质上没有区别;2、“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阐述了风格的C:时代性3、“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此语阐明了风格的C:地域性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风格分为:A:典雅、远奥、精约、显附、壮丽、新奇、轻靡5、“宛转娥眉马前死”中的“娥眉”主要用的抒情修辞方式是:C:借代6、“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出自A:司空图《二十四诗品》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主要采用的修辞方式是C:比喻8、故事的主要构成是: A:事件、人物、情节、场景9、我们一般将叙事作品中的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的形成的关系称为B:时序10、叙事的构成主要包括:A: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文学理论》作业31、《诗学》的作者是:A:亚理士多德2、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往性质,尤其不能脱离读者的创造性,1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B:接受美学3、马克思在以下哪本著作里提出了"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命题: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4、“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的时间是:B: 1956年5、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范畴的是:A:歌德6、“诗缘情而绮靡”出自:C:陆机《文赋》7、《金枝》的作者是:A:弗雷泽8、“观物取象”说出自:C:《易经》9、西方提出"艺术摹仿理念”的人是:C:柏拉图10、在《镜与灯》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理论家是:B:艾布拉姆斯《文学理论》作业41、以下关于文学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C: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后表现出来的总体特色;2、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认为,"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据此,我们可以说"情节”与"故事”是有着较大区别的两个概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只有故事,没有较强的情节处理,这样的叙事作品是失败的作品;3、关于艺术真实,以下错误的说法是:A:艺术的真实是因为艺术直接展现了社会生活本身。
伽达默尔的游戏现象学——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
伽达默尔的游戏现象学——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摘 要] “游戏”是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一个重要概念,他用这个概念对解释学经验进行了描述。
这种描述是典型的现象学意义上的,而且内容全面,逐步深入:从一般游戏到艺术游戏,再到语言游戏。
此处的“游戏”表现为一种真理事件的发生以及对它理解的一致性 ,它消除了传统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由此所显示出来的现象学精神既是解释学的,又是存在论的。
它体现了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对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一种超越。
可以说,从现象学的角度来全面把握伽达默尔的“游戏”概念,是我们正确理解哲学解释学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 伽达默尔;游戏现象学;解释学经验;本质直观;描述;胡塞尔;海德格尔[中图分类号] B0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8182(2021)04 – 0071–12引言伽达默尔无疑是20世纪西方现象学运动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他的哲学解释学在广义上属于现象学,具体说,属于解释学的现象学。
伽达默尔常自称是一个现象学家,他曾得到过这个领域里两位最卓越的老师——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口传亲授,尤其是后者。
伽达默尔所建立的哲学解释学不仅是现象学运动的产物,而且本身就构成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产生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应当说在现象学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该书整个视域和理论背景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都是现象学的,施皮格伯格在其著名的《现象学运动》的附录I “德国现象学运动的年表”中专门列出了这本书[1]974;西方著名现象学专家克劳斯·黑尔德也指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在最重要动机上与现象学密切相关”[2]。
国际现象学学会前主席莫兰教授明确地讲,伽达默尔在现象学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3]。
他这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侧重在解释学的现象学或现象学的解释学领域。
尽管历经一个多世纪,人们对“现象学”的理解仍存在诸多分歧,伽达默尔自己也承认,“几乎每一个可以划到现象学运动中去的学者都提出过‘现象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并且对问题的回答都各不相同”[4]141,但是作为现象学运动的一个重要成员,伽达默尔至少要遵守现象学的基本原则,这种原则也就是现象学运动各成员的基本信念或共识。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是德国哲学家,他主要研究
现象学、解释学和语言哲学等领域。
他的著作《真理与方法》(Truth and Method)被认为是现象学解释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提出了一种对传统哲学理论的批判,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方法,称之为"语言转向"。
他认
为传统哲学中的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是错误的,而应该将理解作为主要的哲学目标。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一种与语言和历史相关的过程,我们通过语言来理解世界,而语言又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
他强调了语言、传统和历史的重要性,认为理解是通过对这些文化媒介的交互而实现的。
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还讨论了解释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解释学在不同领域中(如艺术、文学、法律等)的应用。
他强调了解释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解释和理解来获得真理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是一部关于理解和解释学的重要著作,他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提出的新的哲学方法对后来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一)作业
.美具有一定地形状
.美是纯粹地
.不存在实体化地美
、下列关于高峰体验地描述错误地是:(分)
.高峰体验中地认知是存在认知
.高峰体验是一种手段体验
.在高峰体验中,人们往往会失去时空地感觉
.处于高峰体验中地人会有一种整合地自我感觉
、张世英先生认为人与世界融合关系有什么特征:①客观性②对象性③内在性④人与天地万物相同相融⑤非对象性(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美是超越与复归地统一.
.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地交融,即主体与客体地统一.
.美感不是认识,是一种体验.
、以下不属于“现量”地三种含义地是?(分)
.现在
.存在
.现成
.显现真实
、不能用来代指“美感”地概念是(分)
.审美经验
.审美意象
.审美意识
.感兴
、王夫之从哪里引入“现量”地概念(分)
.道家学说
.逻辑学
.唯识论
.因明学
、对审美活动产生绝对性影响地是:(分)
.政治环境
.自然环境
.风俗习惯
.社会文化环境
判断题(分)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赞成真善美三者地统一(分)
是否
、美与美感统一于审美经验. (分)
是否
、美是超越于复归地统一. (分)
是否
、“审美心胸”地理论发源于宗炳. (分)
是否
、王夫之强调美感地直接性,这与其受到禅宗影响有关. (分)
.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
.②③④
.③④⑤
、关于中国美学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分)
.意象世界是一个真实地世界.
.人和天地万物是和谐统一地.
.中国美学地体系是一个唯理地体系.
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
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作者:赵苗苗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7期摘要:问答逻辑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其哲学始终的重要线索。
解释学经验的历史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内在逻辑不是封闭自给的,而是在解释者与文本的问答对话过程中不断走向新的经验。
理解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问答逻辑是推进理解的动力,真理只有在对话中才能显现,理解只有在对话中才能达成。
理解者要始终保持善良意志并积极地参与问答,这样才能分享意义、实现成长,最终实现历史视域和现实视域的融合。
关键词:伽达默尔;问答逻辑;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是西方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他在哲学史上最重大的贡献就是构建了哲学解释学的理论体系,问答逻辑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其哲学始终的重要线索。
问答逻辑也就是对话逻辑,对话包括问和答的结构,即解释者和文本之间交互问答的对话过程。
解释者与文本以问与答的形式展开对话,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文本一方面以其自在意义呈现,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解释者赋予的新意;解释者一方面要考虑文本的自在意义,另一方面又要给予前见充分发挥作用的余地,最终达到了效果历史的真理。
伽达默尔指出,解释学经验的历史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内在逻辑不是封闭自给的,而是在解释者与历史文本一问一答的对话过程中不断走向新的经验,理解的过程是新旧视域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都很难彻底放弃自身而完全进入对方,而是相互之间各自修正自己的视域,问答逻辑则很好地推动了解释者认识的前进和理解的更新。
一、问答逻辑的理论基础解释者与历史文本之间总是存在着时间间距的鸿沟,如何克服二者的距离,从而达到对历史的真正理解,这是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古典解释学孜孜以求的目标。
而伽达默尔认为,所有的事实都是发生在历史长河之中,解释者和文本都是历史存在物,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们的历史性。
理解固有的历史性有三个基本方面:理解之前已存在的社会因素、理解的对象构成以及由实践决定的价值因素。
西南大学18秋[1145]《美学与人生》作业答案
1、认为艺术是创作家的“白日梦”的是()1.亚里士多德2.荣格3.弗洛依德4.海德格尔2、将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认为艺术的实质是作家无意识的升华的是()1.荣格2.康德3.佛洛依德4.斯宾塞3、()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一”,“物体美是由分享一种来自神明的理式而得到的”。
1.亚里士多德2.博克3.普洛丁4.柏拉图4、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突出“兴、观、群、怨”的是()1. E. 道家美学2.禅宗美学3.法家美学4.儒家美学5、以下不属于从作家创作系统来谈文学的学说是()1.表现说2.巫术仪式说3.无意识升华说4.物感说6、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可得则痛苦,得则无聊,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艺术就是摆脱欲求,获得暂时安()1.康德2.叔本华3.尼采4.黑格尔7、认为“现代社会是一种散文的世界,而不是一种诗意的世界”的是()1.康德2.黑格尔3.马克思4.恩格斯8、以下不是朱光潜先生著作的是()1.《谈美》2.《西方美学史》3.《判断力批判》4.《文艺心理学》9、()认为“美”的本意是人们对羊的一种视觉、味觉和触觉等的一种综合感觉。
1.徐炫2.笠元仲二3.萧兵4.柏拉图10、“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出自于()1.维科2.鲍姆嘉通3.马尔库塞4.伽达默尔11、下面能表达超越了主客二分关系,超越了“自我”的是()1.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2.心外无物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4.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12、“情人眼里出西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明了美具有()1.时代性2.地域性3.民族性4.主观性13、()提出了“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不能实现”是悲剧的真正根源的观点。
1.康德2.马克思3.叔本华4.黑格尔14、以下不属于从美的主观感受来定义美的是()1.快感说2.无意识宣泄说3.移情说4.理念的感性显现说15、提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坚持“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是()1.黑格尔2.柏拉图3.马克思4.康德16、“纯粹主体”对于“纯粹客体”的观审就是美是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的观点?()1.尼采2.亚里士多德3.康德4.叔本华17、“月是故乡明”充分体现了美的()1.形象性2.情感性3.非功利性4.地域性18、以下作品是喜剧的是()1.《熙德》2.《钦差大臣》3.《罗密欧和朱丽叶》4.《红楼梦》19、下列属于美的存在领域的是()1.艺术美2.自然美3.三者都是4.社会美20、提出喜剧是“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的是()1.叔本华2.弗洛依德3.黑格尔4.尼采21、“知人论事”和“以意逆志”是谁提出的观点?()1.庄子2.亚里士多德3.孟子4.孔子22、认为羊能换回更多的东西,因而在人们心理唤起了一种美滋滋的感觉,产生的最初的美感,是()观1.羊生殖崇拜为美2.羊大为美3.羊作为等价交换物为美4.羊人为美23、以下概念不是康德提出的是()1.不关功利而令人愉悦2.思无邪3.纯粹美4.无目的的合目的24、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好无意义”,这说明美感的产生取决于()1.审美态度2.社会环境3.审美需要4.审美能力25、谷鲁斯提出的“内模仿说”属于()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2.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3.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26、“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现代西方哲学试题(一)
现代西方哲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10分)1.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弗洛伊德开始从人的现实生活考察人的精神活动,提出了()。
A.人格结构理论B.精神结构理论C.自我意识结构理论D.生命结构理论2.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员,哈贝马斯继承了社会批判理论,提出了关于()理论,成为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思想。
A.晚期资本主义B.早期资本主义C.中期资本主义D.中后期资本主义3.()可以说是杜威实用主义的方法论。
A.实践主义B.实验主义C.工具主义D.实证主义4.海德格尔认为,()才是通向真正存在的入口处。
A.烦恼B.畏惧C.死亡D.游戏5.唯意志主义认为人的最根本、最真实的本性是()。
A.理性B.自由C.物质性D.生命冲动6.近代欧洲哲学的主题是()。
A.人B.自由C.理性D.非理性7.尼采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是“未定型”的动物B.生产劳动C.思维D.道德8.最早提出“存在”概念的哲学家是()。
A.尼采B.柏拉图C.海德格尔D.康德9.马克斯•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合著的()一书,开创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A.《社会哲学研究》B.《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C.《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D.《启蒙辩证法》10.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传统哲学是)。
A逻各斯中心主义B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D人本主义二、不定项选择(10分)(每题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法兰克福学派吸收了(的部分相关理论。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卢卡奇D.狄尔泰E.叔本华2.弗洛姆对非创造性性格的划分种类包括()。
A.接受型B.剥削型C.囤积型D.买卖型E.尸恋型3.叔本华认为真正摆脱痛苦的途径是A.从事哲学研究B.自杀C.从事艺术创造D.信仰宗教E.沉思4.尼采对现代文明的态度是()。
A.认为现代文明推进了人类进步B.现代文明使人找到了自我C.批判基督教伦理对生命本能的压制D.批判商业化社会导致自我的丧失E.现代文明是永恒的文明5.下列属于萨特的观点的是()。
现代西方哲学思考题
现代西方哲学思考题
1、简述现代西方哲学所说的形而上学的含义及其为什么反对形而上学。
2、简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3、简述“世界的本质是意志”的哲学命题的含义。
4、简述尼采的超人学说。
5、试述唯意志主义发展的逻辑线索。
6、试述胡塞尔意向性的理论内容。
7、简述现象学还原的基本思想。
8、试述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论述。
9、简述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的哲学含义。
10、试述海德格尔对“此在”的基本论述。
11、试述萨特关于“意识”的基本观点。
12、评述“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质。
13、试述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基本思想。
14、评述逻辑原子主义的观点。
15、简述维特根斯坦的遵守规则的悖论。
16、简述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像论的基本观点。
17、简述现代西方哲学对科学划界的标准。
18、试述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对科学发展模式的思想。
19、简述波普三个世界的理论。
20、简述奎因本体论承诺的哲学含义。
21、简述奎因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内容。
22、简述逻辑实证主义两种命题划分的意义。
23、简述结构主义的一般原则。
名词解释自己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对比翻译2014.5.14 关于伽达默尔阐释学和翻译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伽达默尔生平简介及其哲学阐释学的起源和发展,重点介绍了其中的三大理论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
并理论联系实际,将阐释学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就误读存在的合理性、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作用和名著重译对文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阐释学、理解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一、引言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生于1900年,自幼对文学、历史、艺术感兴趣,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了理论学术研究这条道路。
1922年伽达默尔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从此成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同时也是同事。
在此之前,伽达默尔坚信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运动会给德国哲学界带来新的希望。
来到弗莱堡以后,他不同意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观点,更多地倾心于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系统地发展了海德格尔晚年的思想,他将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所显露出的解释学危机看作一个“谜”,他没有在这个谜前止步,而是仅仅回避了海德格尔哲学归宿的形而上学问题,沿着海德格尔反心理学和反方法论的哲学方向,进一步推进了本体论解释学,并建立起自己的哲学解释学体系。
解释学不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说明哲学解释学研究的是本体论问题。
哲学解释学关涉到一个远为根本的问题,即关于真理的问题。
传统认识论将真理看作是那种以命题形式出现的判断与对象的符合。
伽达默尔追随海德格尔,坚决抛弃异化真理观,确信真理就是存在的敞亮,即展露自身并随之揭示他者的澄明过程。
质言之,真理就是去蔽,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本真阐明。
因此,伽达默尔标举真理论,而反对狄尔泰的方法论。
在《真理与方法》书中,从自己的真理观出发,伽达默尔强调艺术、历史,语言中的真理的经验,进而将解释学分成三个领域,即美学领域、历史领域和语言领域。
展开了他著名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等等解释学原则和观点。
二、阐释学概述阐释学(Hermeneutics)即宣告、口译、阐明和解释的术语。
Hermeneutics 这个词的词根Hermes(赫尔墨斯)本是上帝的一位信使的名字,他给人们传递上帝的消息。
他的宣言显然不是单纯的报道,而是解释上帝的指令,并且将上帝的指令解释成人间的语言,使凡人得以理解。
阐释学的功绩在于把一种意义关系从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
18世纪的施莱尔马赫把解释活动总结、归纳上升为一种一般的理论,使解释学转变为一种普遍适用于一切文本解释的普遍方法论。
19世纪的狄尔泰试图把解释学当作使精神科学获得科学地位的一般方法。
20世纪的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使解释学从一种方法论上升为一种本体论。
伽达默尔建立了系统的哲学阐释学,他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以“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作为阐释学的三大哲学理论原则。
“一般来说,理解是阐释的开始,阐释是理解的深入”。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在根本上就是一种语言形式,具有语言性质。
语言就是理解本身得以进行的普遍媒介,语言表达问题实际上已经是理解本身的问题。
“一切理解都是解释,而一切解释都是通过语言的媒介进行的”。
翻译即是用一种语言表现另一种语言的意义。
1、理解的历史性所谓理解的历史性,主要指理解者所处的不同于理解对象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这些因素必然要影响和制约他对理解对象的理解。
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
人是历史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
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
“历史性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事实,无论是领会者还是文本,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性,而是去正确地评价和适应这一历史性”。
因此,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的局限性而是去正确地适应和评价它。
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译者总是在某个时代、某种文化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他们采用的翻译方法要受到他们如何理解自己、以及如何理解自己文化的方式所左右”事实上,就纯文学的层面而言,译者的翻译行为受到自身的翻译经验、语言能力、文学素养等翻译内部或者文本层面的技术、知识性积累的限制。
译者内在的积淀、融贯中西的学养不同,对文本理解效果会大相径庭。
从社会层面来看,译者的翻译行为也受到各自所处的历史时空、客观社会环境、价值观、政治立场、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等翻译外部或社会意识形态因素所限制。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固有的历史性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在理解之前已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理解对象的构成;以及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价值观。
这些历史性的制约因素构成“成见”。
由于理解的历史性,译者对文本产生一定的成见,理解决不是理解与对象的绝对吻合,不是消极地复制文本,而是创造性的劳动,体现出人的精神存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成见本身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理解的历史性揭示了参与理解的主客体都是历史的存在,理解是主体对文本所作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性‘逗留’”。
要完全消除误读现象是不可能的,因此,伽达默尔的对成见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翻译作品的误读提供了理论支撑。
并不是所有的误读都是错误的,误读也存在一定的文学价值,引发新的思考。
理解和阐释的文本作为一个历史性个体总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之上。
理解总是一定历史阶段内的理解它必定是不完善的、相对的。
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译者由于其理解的历史局限性不可能一次性穷尽文本的内涵对文本的解读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其审美价值本身的过程不存在永恒的、一劳永逸的、终极的理解。
这一点为文学作品重译奠定了基础。
现代阐释学指出:“任何主体不是孤立的主体既是历史的载体也是通往未来之桥梁,因此主体是一个综合体是历史、个人和时代境域的合一。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原作文本的意义的开放性,不同时期的译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必然有所差异,或存在误读、偏见。
因此,名著重译有多种可能性,一部好的翻译作品是一个时代偏见的最好阐释。
2、视域融合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有自己的视域,理解的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
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谁不能把自身置于这种历史性的视域中,谁就不能真正理解本文,理解历史流传物的意义。
因为由于传统和成见的作用,每一个理解者和解释者必然有自己的“现在视域”。
不过,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视域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它是理解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
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不是抛弃自己的视域,而是在理解中扩大自己的视域,使自己的视域与其他视域相交融,这就是伽达默尔所谓的“视域融合”。
理解就是理解者和解释者的现在视域与对象所包含的各种其他视域相融合的过程,视域融合不仅是历时性的,而且是共时性的,在视域融合过程中,历史和现在,客体与主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
伽达默尔说:“对过去的理解,无疑需要一种历史视界。
但这并不是靠着把自己置入一种历史境遇之中而来获得这种视界。
相反,我们一定总是已经有了一个视界,才能够把我们自己置入一种境遇之中。
因为,所谓‘把我们自己置入’于一种境遇中,这是什么意思呢?无疑这并不只是要漠视我们自己。
当然,就我们必须设想其他境遇而言,这种漠视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必须也把我们自己带入到这另一个境遇之中。
只有这样才实现了‘把我们置入’的意义。
”从视野融合的角度看,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应该考虑译者自身的历史性偏见和个人偏见。
“在对某一文本进行翻译的时候不管译者如何力图进入原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为原作者翻译都不可能纯粹是作者原始心理过程的重新唤起而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受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所指导这一点是完全清楚的。
”所以,由于时代、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不同译者的视界永远都不可能与原作者的视界完全融合。
译者不可能完全体会原作者的意图、目的与情感因此对原作的理解也必然会有偏颇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观启示我们,在翻译中译者应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界,从而领悟作者的本意。
忠实地传达出原作的思想及观点。
但事实上,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经常互相碰撞、排斥,结果译者免不了用译语文化归化、过滤原语文本。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受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译者不得不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删、改。
3、效果历史正确地评价和适应历史性的意识,就是伽达默尔所称之为的“效果历史的意识”。
在他看来,把自己置身于前人或他人的地位,完全超越自己的任何观念,这纯粹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的,人们毕竟是从自己的社会历史处境出发去理解前人和他人的思想,他把这种思想就叫“效果历史的意识”。
那什么是“效果历史”呢?所谓“效果历史”,应被叫作“有效果的历史”更为合适,意思是说,人总是历史的人,历史对人总是产生一定效果的,人总是在一定历史的影响下去理解和解释的。
他说,“我用这个词指我们不可能使自己摆脱开历史演变,或者说,不可能使自己与其保持距离,以便使过去变成我们的对象。
我们永远处于历史中,就是说,我们意识是由真实的历史演变所决定的,以致于意识不能随便地使自己面对过去。
”“时间间距使历史不仅不成为我们理解的障碍,而是我们不断产生新理解、新真理的意义之源泉”。
由此看来,文本应该是开放的、超越生成它的时代的,而且它的意义永远也不可能穷尽。
效果历史原则强调从艺术作品的效果历史中理解作品,这样就把历史与现在紧密相连,充分肯定了古代作品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
如果从效果历史的角度来探究翻译的话,我们就更应该提倡重译文本、尤其是经典的文本。
因为效果历史告诉我们,文本的意义永远也不会在某一个点上被固定、被规范。
相反,文本的理解永远处于向未来生成的无限可能性之中。
一部译作只能是对原作生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其本身决不可能是超越时空的永恒的“经典”。
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
“世界从来就不是某个混沌初开的世界,而是不断遗留给我们的世界”。
例如,对一部欧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言文、白话文、散文、骈文、五言诗、七言诗等等文体的翻译,就体现出了不同时代的译者风格,同时,正是这种新的阐释不断打破原文的限制,也在变化中凸显了传统新的活力,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个原文本新的视野。
三、结语“阐释学反思的普遍任务就是倾听语言并给予语言以各种可能性,即在传统中向我们所说的中间所暗示但依然未说出的可能性”。
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告诉我们,理解的历史性暗示了文本意义多元化理解的可能。
又因为“任何理解都是在历史之内进行的任何作者和读者都以自己的一定生存方式处于历史中”。
因此,每个译者由于所处时代、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个人素养等不同,同时出现对文本理解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