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gro线宽、间距、等长、差分

合集下载

allegro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设置

allegro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设置

allegro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设置(最新版)目录1.allegro 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概念2.allegro 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设置方法3.allegro 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应用实例4.allegro 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优缺点正文一、allegro 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概念Allegro 是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PCB)设计的专业软件,它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快速高效地完成电路板的布局和设计。

在 Allegro 中,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是一种用于控制差分线(differential pair)布局的规则,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路板的信号完整性。

二、allegro 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设置方法在 Allegro 中,设置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方法如下:1.打开 Allegro 软件,点击菜单栏的“工具”选项,选择“约束管理器”。

2.在弹出的“约束管理器”窗口中,选择“新建”选项,创建一个新的约束。

3.在“新建约束”对话框中,选择“差分线分组”选项,然后输入差分线的名称和描述。

4.在“差分线分组”对话框中,设置差分线的属性,包括线宽、间距、层数等。

5.确认设置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设置。

三、allegro 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应用实例在实际的电路板设计中,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差分线布局的场景,例如高速信号传输、模拟信号处理等。

下面是一个应用实例: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电路板,其中涉及到一对差分线。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控制这对差分线的布局,以确保信号的完整性。

四、allegro 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优缺点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在提高电路板信号完整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优点:1.有效提高信号完整性,减少信号干扰和噪声。

2.便于设计和修改,提高设计效率。

缺点:1.需要对差分线进行专门的设置和管理,增加了设计复杂度。

2.对于复杂的电路板设计,差分线分组约束规则的设置可能会变得繁琐。

allegro建立差分线规则

allegro建立差分线规则

allegro建立差分线规则
建立差分线规则是在使用Allegro软件进行PCB设计时非常重要的一步。

差分
线是一对相互衔接的信号线,用于传输高速数字信号,如USB、HDMI和以太网等。

通过建立差分线规则,可以确保差分线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干扰和串扰,从而提高整体电路性能。

首先,在Allegro软件中,打开设计文件并进入布局编辑器。

选择需要添加差
分线规则的信号线对,并右键单击选择“差分对属性”。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差分线的物理特性、约束条件和信号完整性要求。

物理特性方面,可以设置差分线的宽度、间距和层堆栈,以满足设计要求。


些参数会影响差分线的阻抗和信号传输速率,需要根据具体设计需求进行调整。

约束条件方面,可以设置差分线的最大长度、最小间距和最大串扰限制等。


些约束条件会在布线时自动检测和优化差分线,确保其满足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要求。

信号完整性要求方面,可以设置差分线的最大延迟和最小延迟不平衡等。

这些
要求会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考虑时延和时序要求,确保差分信号的同步性和稳定性。

在建立差分线规则之后,可以进行布线操作。

Allegro软件会根据所设定的差
分线规则自动分配和布线差分线,同时提供实时反馈和报告,以便进行优化和调整。

综上所述,建立差分线规则是使用Allegro软件进行PCB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准确设置差分线的物理特性、约束条件和信号完整性要求,可以确保差分线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整体电路性能。

同时,在布线过程中,Allegro软件提供
了自动分配和布线差分线的功能,方便优化和调整设计。

allegro教程之基本规则设置布线规则设置线宽及线间距的设置

allegro教程之基本规则设置布线规则设置线宽及线间距的设置

A l l e g r o教程之基本规则设置布线规则设置线宽及线间距的设置-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在PCB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设置各种规则,以满足各种信号的阻抗。

比如,常用的高速差分线,我们常控的100欧姆,那么到底走多宽的线以及差分线之间的间距到底是多少,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100欧姆阻抗呢本文就对 Allegro 种的基本规则设置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注:本文是基于 Allegro 15 版本的。

对于16版本不适用。

首先需要打开规则管理器,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打开:一、点击工具栏上的图标。

二、点击菜单Setup->Constraints三、在命令栏内输入 "cns" 并回车打开的规则管理器如下:在最上面一栏有一个On-line DRC,这是对画板过程中不停检测是否违反规则,并可产生DRC。

一般我们都默认开启。

可以实时查看产生的 DRC 错误,并加以修正。

接下来的 Spacing rule set 是对走线的线间距设置。

比如对于时钟线、复位线、及高速查分线。

我们可以再这里面加一规则,使其离其它信号线尽可能的远。

Physical(lines/vias)rule set 是针对各种物理规则设置,比如线宽,不同信号线的过孔等。

例如我们可通过电源网络的设置,使其默认线宽比普通信号走线更粗,已满足走线的载流能力。

现针对一个时钟及电源,分别设置间距规则和物理规则。

首先筛选网络,对于需要设置线间距规则的网络赋上 Net_Spacing_Type 属性、而对于需要设置线宽规则的网络赋上 Net_Physical_type 。

而对于即要线间距和线宽规则约束的网络,可将Net_Spacing_Type 及Net_Physical_type 属性同时赋上。

本例针对的时钟网络,只需要对其赋上Net_Spacing_Type ,方法如下:点击菜单 Edit->Properties然后在右侧 Find 一栏中选择 Nets 。

Allegro差分线走线规则

Allegro差分线走线规则

SOFER TECHNICAL FILE Allegro 15.x 差分线布线规则设置Doc Scope : Cadence Allegro 15.xDoc Number : SFTCA06001Author :SOFERCreate Date :2005-5-30Rev : 1.00Allegro 15.x差分线布线规则设置文档内容介绍:1.文档背景 (3)2.Differential Pair信号介绍 (3)3.如何在Allegro中定义Differential Pair属性 (4)4.怎样设定Differential Pair在不同层面控制不同线宽与间距 (8)5.怎样设定Differential Pair对与对之间的间距 (11)1.文档背景a)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差分线大多为电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差分线布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PCB板子信号质量。

b)差分线一般都需要做阻抗控制,特别是要在多层板中做的各层的差分走线阻抗都一样,这个一点要在设计时计算控制,否则仅让PCB板厂进行调整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很多情况板厂都没有办法调整到所需的阻抗。

c)Allegro版本升级为15.x后,差分线的规则设定与之前版本有很大的改变。

虽然Allegro15.0版本已经发布很长时间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新版本的差分线规则设置不是很清楚。

2.Differential Pair信号介绍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往往都要采用差分结构设计,什么另它这么倍受青睐呢?在PCB设计中又如何能保证其良好的性能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下一部分的讨论。

何为差分信号?通俗地说,就是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接收端通过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

而承载差分信号的那一对走线就称为差分走线。

allegro走线规则

allegro走线规则

allegro走线规则
Allegro是一款PCB设计软件,而走线规则是在PCB设计阶段用来定义和约束走线的规则和限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Allegro走线规则:
1. 面间间距规则(Plane to Plane Spacing Rules):指定不同电源层或平面之间的最小间距要求,以防止短路或电气干扰。

2. 几何限制规则(Geometry Rules):指定走线的最小宽度、最小间距和最大长度等几何约束,以确保设计满足制造和性能要求。

3. 差分走线规则(Differential Pair Rules):用于定义差分信号(如高速信号对)的走线规则,包括相位匹配、长度匹配和间距匹配等。

4. 信号完整性规则(Signal Integrity Rules):用于防止信号完整性问题,如信号串扰、时钟抖动和时钟延迟等。

可以设置信号的最大延时、最大串扰和最大抖动值等。

5. 电源和地规则(Power and Ground Rules):定义电源和地平面的走线规则,如电源走线的最小宽度、地平面的连接方式和分割规则等。

6. 约束规则(Constraint Rules):包括引脚约束、时序约束和布线约束等,用于确保设计满足电气和时序要求。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Allegro走线规则,具体的规则设置还取决于设计的需求、制造要求和性能目标等。

在使用Allegro进行PCB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相应的走线规则。

ALLEGRO 约束规则设置步骤(以DDR 为例)

ALLEGRO 约束规则设置步骤(以DDR 为例)

ALLEGRO约束规则设置步骤(以DDR为例)Dyyxh@pcbtechtzyhust@本文是我对约束规则设置方面的一些理解,希望对新手能有所帮助。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之处难免,希望大家不吝赐教!在进行高速布线时,一般都需要进行线长匹配,这时我们就需要设置好constraint规则,并将这些规则分配到各类net group上。

下面以ddr为例,具体说明这些约束设置的具体步骤。

1.布线要求DDR时钟: 线宽10mil,内部间距5mil,外部间距30mil,要求差分布线,必需精确匹配差分对走线误差,允许在+20mil以内DDR地址、片选及其他控制线:线宽5mil,内部间距15mil,外部间距20mil,应走成菊花链状拓扑,可比ddrclk线长1000-2500mil,绝对不能短DDR数据线,ddrdqs,ddrdm线:线宽5mil,内部间距15mil,外部间距20mil,最好在同一层布线。

数据线与时钟线的线长差控制在50mil内。

2.根据上述要求,我们在allegro中设置不同的约束针对线宽(physical),我们只需要设置3个约束:DDR_CLK, DDR_ADDR, DDR_DATA设置好了上述约束之后,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约束添加到net上了。

点击physical rule set 中的attach……,再点击右边控制面板中的more,弹出对话框如上图所示,找到ckn0和ckp0,点击apply,则弹出选中左边列表中的NET_PHYSICAL_TYPE, 在右边空格内输入DDR_CLK, 点击apply,弹出即这两个net已经添加上了NET_PHYSICAL_TYPE属性,且值为DDR_CLK.类似的,可以将DDR数据线,数据选通线和数据屏蔽线的NET_PHYSICAL_TYPE设为DDR_DATA, DDR地址线,片选线,和其他控制线的NET_PHYSICAL_TYPE设为DDR_ADDR.上述步骤完成后,我们就要将已经设好的约束分配到这些net group上。

allegro差分线线距设计

allegro差分线线距设计

Allegro差分线线距设计介绍在高速信号传输中,差分线线距设计是确保信号完整性和数据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差分线线距的概念、设计原则以及常见的设计方法。

差分线线距的概念差分线指的是一对电路中的两根导线,它们具有相等且相反的信号,用于在电路中传输高速差分信号。

差分线的线线距是指这两根导线之间的距离。

合理的线线距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和串扰,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设计原则1.保持恒定线线距在设计差分线时,应确保两根线之间的线线距保持恒定。

恒定的线线距可以提供均匀的电场分布,减少信号的不对称和非对称模式耦合。

2.控制垂直耦合垂直耦合是指差分线与相邻层或其他导线之间的耦合。

为了减少垂直耦合效应,应选择合适的板层厚度和介质常数,并避免差分线与其他信号线平行走向。

3.控制水平耦合水平耦合是指差分线与同一层内的其他导线之间的耦合。

为了减少水平耦合效应,可以采用差分线的屏蔽设计、行/列间距设计和地平交叉抑制等方法。

4.保持对称性对称性是指两根差分线之间的物理参数要尽量保持一致,包括线宽、线长等。

对称性设计可以减小插入损耗和相位不匹配,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设计方法1.选择合适的差分线宽度和间距差分线宽度和间距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进行考量。

一般来说,较宽的差分线可以提供更低的电阻和损耗,而较窄的差分线可以提供更高的线线距。

根据设计规范和信号要求,选择合适的差分线尺寸。

2.使用差分线屏蔽为了减少垂直和水平耦合的影响,可以在差分线周围添加屏蔽层。

屏蔽层可以是金属层、地层或信号层。

屏蔽层的添加可以有效地降低信号的串扰和干扰。

3.控制差分线的行/列间距差分线的行/列间距是指差分线与相邻行/列之间的距离。

合理的行/列间距设计可以减少信号的水平耦合效应,提高信号的完整性和抗干扰能力。

结论差分线线距设计在高速信号传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恒定线线距、控制耦合效应、保持对称性等设计原则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allegro中 Xnet概念和Xnet等长设置

allegro中 Xnet概念和Xnet等长设置

allegro中 Xnet概念和Xnet等长设置SDRAM的布线规则该嵌入式系统使用64M字节的SDRAM扩展数据存储区,由两片K4S561632组成工作在3 2位模式下。

最高频率可达100M以上,对于SDRAM的数据线、时钟线、片选及其它控制信号需要进行线长匹配,由此提出以下布线要求:1.SDRAM时钟信号:时钟信号频率较高,为避免传输线效应,按照工作频率达到或超过75MHz时布线长度应在1000mil以内的原则及为避免与相邻信号产生串扰。

走线长度不超过1000mil,线宽10mil,内部间距5mil,外部间距30mil,要求差分布线,精确匹配差分对走线。

误差允许在20mil以内。

2.地址,片选及其它控制信号:线宽5mil,外部间距12mil,内部间距10mil。

尽量走成菊花链拓补。

可有效控制高次谐波干扰,可比时钟线长,但不能短。

3.SDRAM数据线:线宽5mil,内部间距5mil,外部间距8mil,尽量在同一层布线,数据线与时钟线的线长差控制在50mil内。

根据布线要求,在Allegro中设置不同的约束:针对线宽设置3 个约束SDRAM _CLK,SDRAM_ADDDR,SDRAM_DATA,设置完约束后将约束添加到对应的net上。

使得各个net都具有线宽、线距约束属性。

最后为不同的信号组选择合适的约束即可。

但是设置的约束在系统CPU内部是无法达到的。

因为EP9315为BGA封装。

pin间距1.27毫米,显然在CPU内部,线宽线距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利用Allegro设置CPU特殊走线区域cpu_area。

并加上area属性,在此区域中另设置适合BGA内部走线的约束。

Xnet在IDE总线等长布线中的应用系统中的IDE接口设计EP9315强大的外设接口能力能够直接驱动IDE硬盘,布线时需要注意IDE总线的等长设置,但是IDE总线这类高速线需要端接匹配,可以防止信号反射和回流。

如图2所示其中的排阻起到了端接匹配的作用,但使得整个走线被分为好几个NET,而Allegro中常用的走线长度设置propagation_delay和relative_propagation_delay只能针对同一NET设置.I DE总线信号由EP9315扇出,要求EP9315到IDE接口走线DD*+UBDD*(如图2中NET)等长,误差为+/-20mil,最简单的方法是分别设置DD*等长和UBDD*等长,误差各位+/-10mil,就可以达到要求,但是增加了布线难度,特别当DD*有较大绕线空间。

Allegro约束规则设置详解SCC

Allegro约束规则设置详解SCC

Allegro约束规则设置详解SCCAllegro16.6约束规则设置详解前言:本文主要讲解Allegro16.6约束管理器的使用,从基本约束规则到高级约束规则的设置。

目录:一、基本约束规则设置1、线间距设置2、线宽设置3、设置过孔4、区域约束规则设置5、设置阻抗6、设置走线的长度范围7、设置等长7.1、不过电阻的NET等长7.2、过电阻的XNET等长7.3、T型等长8、设置通用属性9、差分规则设置9.1、创建差分对9.2、设置差分约束10、Pin Delay二、高级约束规则设置11、单个网络长度约束12、a+b类长度约束13、a+b-c类长度约束14、a+b-c在最大和最小传播延迟中的应用1、线间距设置(1)、设置默认间距规则点击CM图标,如下图所示,打开约束管理器。

单击Spacing,再点击All Layers,如下图所示。

右边有一个DEFAULT就是默认规则,我们可以修改其值。

按住Shift键,点击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即可选中所示,然后输入一个值,这样就都修改了,如下图所示(2)、定义特殊的间距约束点选Default按鼠标右键,执行Create-Spacing CSet加入新规则。

取一个有意义点的名字,如下图所示,单击OK。

按住Shift键选中所有,输入12,回车。

然后为所需要设置的网络分配规则单击左边的Net-All Layers,在右边工作簿中,为GND网络设置12MIL_SPACE规则,在Referenced Spacing CSet下选中12MIL_SPACE,如下图所示(3)、设置Class-Class规则若针对不同的信号群组有不同的间距规则,则需要设置Class-Class选到Net Class-Class后,在右边CLOCK(2)上右键选择Ctreat- Class-Class...,如下图所示选择2个不同的Net Classes,如下图所示,单击OK如下图所示。

在右边的Referenced Spacing CSet栏可以修改其值。

Allegro线宽、间距、等长、差分

Allegro线宽、间距、等长、差分

A llegro 中的约束规则设置Allegrophan 刚好五个字w w w .pc b b b s .c o m修订记录日期版本描述作者2008-12V1.0初版,学完的总结。

适用于Cadence 15.5版本。

Allegrophan 2009-09-08V1.1小改,修改部分措辞Allegrophan 2009-10-14V1.2小改,更正、修改几个错漏之处。

添加一些说明性文字。

感谢群里的佳猪、梦姑娘等朋友的指正!Allegrophanw w w .p c b b b s .c o m目录一:Physical (Line/vias )rule 物理特性(线宽和过孔)约束设置:.............41)“Set values”设置约束特征值....................................................................52)“Attach property ”绑定约束.....................................................................63)“Assignment table ”约束规则分配........................................................8二“Spacing rule”间距约束设置...........................................................................91)“Set values ”设置约束特征值................................................................92)“Attach property ”绑定约束.................................................................103)“Assignment table ”约束规则分配......................................................11三Constraint areas 区域约束设置......................................................................12四Allegro 中走线长度的设置............................................................................131)差分线等长设置......................................................................................132)一组Net 等长..........................................................................................163)XNet 等长................................................................................................17w w w .p c b b b s .c o m线宽、线距、区域的约束主要在“Constraints Sys ”中设置,点击“Setup/Constraints ”或点击图标打开“Constraints Sys ”窗口,如下:“Constraints Sys ”窗口分两个级别,第一级别有两类:Standard design rules 和Exte Extended nded design rules 。

Allegro16.6约束规则设置详解

Allegro16.6约束规则设置详解

Allegro16.6约束规则设置详解Allegro16.6约束规则设置详解前⾔:本⽂主要讲解Allegro16.6约束管理器的使⽤,从基本约束规则到⾼级约束规则的设置。

⽬录:⼀、基本约束规则设置1、线间距设置2、线宽设置3、设置过孔4、区域约束规则设置5、设置阻抗6、设置⾛线的长度范围7、设置等长7.1、不过电阻的NET等长7.2、过电阻的XNET等长7.3、T型等长8、设置通⽤属性9、差分规则设置9.1、创建差分对9.2、设置差分约束10、Pin Delay⼆、⾼级约束规则设置11、单个⽹络长度约束12、a+b类长度约束13、a+b-c类长度约束14、a+b-c在最⼤和最⼩传播延迟中的应⽤1、线间距设置(1)、设置默认间距规则点击CM图标,如下图所⽰,打开约束管理器。

单击Spacing,再点击All Layers,如下图所⽰。

右边有⼀个DEFAULT就是默认规则,我们可以修改其值。

按住Shift键,点击第⼀个和最后⼀个即可选中所⽰,然后输⼊⼀个值,这样就都修改了,如下图所⽰(2)、定义特殊的间距约束点选Default按⿏标右键,执⾏Create-Spacing CSet加⼊新规则。

取⼀个有意义点的名字,如下图所⽰,单击OK。

其值是从默认规则拷贝的,先修改其值。

按住Shift键选中所有,输⼊12,回车。

然后为所需要设置的⽹络分配规则单击左边的Net-All Layers,在右边⼯作簿中,为GND⽹络设置12MIL_SPACE规则,在Referenced Spacing CSet下选中12MIL_SPACE,如下图所⽰(3)、设置Class-Class规则若针对不同的信号群组有不同的间距规则,则需要设置Class-Class选到Net Class-Class后,在右边CLOCK(2)上右键选择Ctreat-Class-Class...,如下图所⽰选择2个不同的Net Classes,如下图所⽰,单击OK如下图所⽰。

allegero设置差分和等长

allegero设置差分和等长

1,设置差分
要设置的选项包括
GATHER CONTROL 为include
TOLERANCE 为5mil
LINE SPACE MIN 为5mil
PRIMARY GAP 为7Mil PRIMARY WIDTH 为6.1mil NECK GAP 为5mil
2,设置等长
进入ACM ALLEGRO CONSTRAINT MAGANEMT
比如现在要将E_AD1和E_AD2设为等长组,我们先将这两个设为BUS1
首先,将E-AD1和E-AD2选中右键CREATE –BUS
建立BUS1后上面出现了BUS1
然后我们在BUS1下的点E-AD1 E-AD2 右键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BUS 和一个等长组MG2 ,
MG右键ANALYZE分析长度
在SCOPE 下设置GLOBAL
DELTA TOLERANCE 设置0mil
右键CHANGE 设置误差范围0mil –到50mil 这里误差范围设成50mil 就是表示大于或小于50mil范围是正确的。

然后右边选定一个目标值
设为目标值。

注意我们加入等长组后,我们分析后下面为变成引脚对的形式。

但是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时候我们点分析后,后面不会出现长度报告
这个时候我们要将它们创建成PIN PAIR,比如U-AD0 UAD1 我们要CREATE PIN PAIR之后然后再加入到等长组里面即可。

我们可以在ALLEGRO中EDIT PROPERTITY .点NET
在右边加入BUS这个属性之后就可以在allegro constraint magager 中发现已加入了BUS 或者我们可以直接进入约束管理中加入BUS。

allegro设置差分线和等长的方法

allegro设置差分线和等长的方法

一、设置差分线的方法方法一:1、Logic→Assign Differenttial Pair2、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需要添加的差分对,点击Add按钮,即可添加方法二:1、Setup→Constraints→Electrical2、选择Net,然后在Objects→Create→Differenttial Pair3、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需要添加的差分对,点击Create按钮,即可添加设置完差分线对后,需要设置其约束规则,方法如下:1、初始默认的有一个DEFAULT规则,右击DEFAUlT,选择Create→Physical CSet2、弹出一下对话框,在Physical CSet栏写上规则名称,建议根据差分线的阻抗描写,点击OK,这里已经写好,规则名称为:DIFF100,就可以看到多了一行PCS3、设立好规则后就可以在这项规则里设置线宽间距等参数了4、在Net一栏看到有已经设好的差分线,在Referenced physical C Set选项下选择刚刚设好的规则DIFF100*规则设置中各个项目的含义*Line Width(设置基本走线宽度)Min:最小线宽Max:最大线宽,写0相当于无限大Neck(neck模式,一般在间距很小的时候用到)Min Width:最小线宽Max Length:最大线长Differential Pair(差分线设置,单端线可不写)Min Line Spacing:差分对的最小线间距Primary Gap:差分对理想线间距Neck Gap:差分对最小允许线间距(+)T olerance:差分线允许的误差+(-)Tolerance:差分线允许的误差-Vias(过孔选择)BB Via Stagger(设置埋/盲孔的过孔间距)Min:最小间距Max:最大间距AllowPad-Pad Connect:/ Etch:/Ts:/示意图:二、设置等长1、进入规则设置页面Electrical→Net→Routing→Relative Propagation Delay2、选中需要设置等长的网络,右击,选择Create→Match Group3、更改组名称4、设置好后,会显示MGrp,如下图。

Allegro设置差分线和等长的方法

Allegro设置差分线和等长的方法

Allegro设置差分线和等长的方法一、设置差分线的方法方法一:1、Logic→Assign Differenttial Pair2、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需要添加的差分对,点击Add按钮,即可添加方法二:1、Setup→Constraints→Electrical设置完差分线对后,需要设置其约束规则,方法如下:1、初始默认的有一个DEFAULT规则,右击DEFAUlT,选择Create→Physical CSet2、弹出一下对话框,在Physical CSet栏写上规则名称,建议根据差分线的阻抗描写,点击OK,这里已经写好,规则名称为:DIFF100,就可以看到多了一行PCS3、设立好规则后就可以在这项规则里设置线宽间距等参数了4、在Net一栏看到有已经设好的差分线,在Referenced physical C Set选项下选择刚刚设好的规则DIFF100*规则设置中各个项目的含义*Line Width(设置基本走线宽度)Min:最小线宽Max:最大线宽,写0相当于无限大Neck(neck模式,一般在间距很小的时候用到)Min Width:最小线宽Max Length:最大线长Differential Pair(差分线设置,单端线可不写)Min Line Spacing:差分对的最小线间距Primary Gap:差分对理想线间距Neck Gap:差分对最小允许线间距(+)Tolerance:差分线允许的误差+ (-)Tolerance:差分线允许的误差-Vias(过孔选择)BB Via Stagger(设置埋/盲孔的过孔间距)Min:最小间距Max:最大间距AllowPad-Pad Connect:/ Etch:/Ts:/示意图:二、设置等长1、进入规则设置页面Electrical→Net→Routing→Relative Propagation Delay2、选中需要设置等长的网络,右击,选择Create→Match Group3、更改组名称4、设置好后,会显示MGrp,如下图。

Allegro设置差分线和等长地方法

Allegro设置差分线和等长地方法

一、设置差分线的方法方法一:1、Logic→Assign Differenttial Pair2、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需要添加的差分对,点击Add按钮,即可添加方法二:1、Setup→Constraints→Electrical2、选择Net,然后在Objects→Create→Differenttial Pair3、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需要添加的差分对,点击Create按钮,即可添加设置完差分线对后,需要设置其约束规则,方法如下:1、初始默认的有一个DEFAULT规则,右击DEFAUlT,选择Create→Physical CSet2、弹出一下对话框,在Physical CSet栏写上规则名称,建议根据差分线的阻抗描写,点击OK,这里已经写好,规则名称为:DIFF100,就可以看到多了一行PCS3、设立好规则后就可以在这项规则里设置线宽间距等参数了4、在Net一栏看到有已经设好的差分线,在Referenced physical C Set选项下选择刚刚设好的规则DIFF100*规则设置中各个项目的含义*Line Width(设置基本走线宽度)Min:最小线宽Max:最大线宽,写0相当于无限大Neck(neck模式,一般在间距很小的时候用到)Min Width:最小线宽Max Length:最大线长Differential Pair(差分线设置,单端线可不写)Min Line Spacing:差分对的最小线间距Primary Gap:差分对理想线间距Neck Gap:差分对最小允许线间距(+)Tolerance:差分线允许的误差+(-)Tolerance:差分线允许的误差-Vias(过孔选择)BB Via Stagger(设置埋/盲孔的过孔间距)Min:最小间距Max:最大间距AllowPad-Pad Connect:/Etch:/Ts:/示意图:二、设置等长1、进入规则设置页面Electrical→Net→Routing→Relative Propagation Delay2、选中需要设置等长的网络,右击,选择Create→Match Group3、更改组名称4、设置好后,会显示MGrp,如下图。

allegro差分对走线技巧

allegro差分对走线技巧

allegro差分对走线技巧
差分对走线技巧是一种用于设计高速数据传输电路的技术。

差分对走线是指将信号分成两个互为相反的差分信号,在PCB
设计中将两条差分信号线路作为一对对称的线路进行布线。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差分对走线技巧:
1. 避免走线长度不一致:差分信号走线两条线路的长度应保持一致,避免信号的相位差引起信号的失真。

2. 保持差分信号的相邻距离:两条差分信号线路之间的距离也要保持一致,用于减少信号的互相干扰。

3. 使用相同的线宽:差分信号的两条线路应该使用相同的线宽,确保两个信号的阻抗匹配。

4. 使用地平面: 在差分对走线的两条线路之间放置地平面,用
于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

5. 使用差分信号线路层叠: 在PCB设计中,将差分信号线路放置在相邻的层上,可以进一步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差分对走线技巧,设计工程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和信号特性,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技巧进行设计。

allegro差分对布线规则中的每个参数的意思

allegro差分对布线规则中的每个参数的意思

allegro差分对布线规则中的每个参数的意思Allegro是一款广泛应用于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PCB设计软件,其强大的差分对布线功能在高速信号设计中尤为突出。

在使用Allegro进行差分对布线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设置多个参数以确保信号完整性。

本文将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一、差分对布线规则参数概述在Allegro中,差分对布线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参数:1.差分对名称(Diff Pair Name)2.差分对层(Diff Pair Layer)3.差分对间距(Diff Pair Spacing)4.差分对宽度(Diff Pair Width)5.差分对长度匹配(Diff Pair Length Match)6.差分对阻抗(Diff Pair Impedance)二、各参数意义解析1.差分对名称(Diff Pair Name)差分对名称用于标识差分对,方便在布线过程中对其进行识别和管理。

差分对名称应具有一定的意义,便于理解。

2.差分对层(Diff Pair Layer)差分对层用于指定差分对所在的布线层。

通常情况下,差分对应在同一层进行布线,以减小层间耦合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

3.差分对间距(Diff Pair Spacing)差分对间距是指差分对两个信号线之间的距离。

合适的间距有助于减小信号线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

通常,差分对间距应大于等于两倍线宽。

4.差分对宽度(Diff Pair Width)差分对宽度是指差分对两个信号线的宽度。

在高速信号设计中,差分对宽度对信号完整性有很大影响。

通常,差分对宽度应保持一致,以减小信号线之间的阻抗差异。

5.差分对长度匹配(Diff Pair Length Match)差分对长度匹配是指差分对两个信号线的长度差异。

在高速信号设计中,长度匹配对信号完整性至关重要。

为了减小信号延迟和相位差,应尽量使差分对两个信号线的长度相等。

allegro16.6差分线线宽线距设计方法

allegro16.6差分线线宽线距设计方法

Allegro16.6差分线线宽线距设计方法一、介绍1.1 Allegro16.6简介Allegro16.6是由Cadence Design Systems公司(卡登斯设计系统公司)推出的一款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主要用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布局设计和信号完整性分析。

差分线是PCB设计中的重要元件,其线宽和线距的设计对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Allegro16.6软件的角度,共享差分线线宽线距的设计方法。

二、差分线的重要性2.1 信号完整性在PCB设计中,信号的完整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差分线作为传输高速信号的通道,其线宽和线距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和抗串扰能力等方面。

合理的差分线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电磁兼容差分线的设计不仅涉及到传输性能,还需要考虑电磁兼容性。

合理的线宽线距设计可以降低差分线之间的串扰和辐射,减少对周围电路的干扰,提高整个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三、Allegro16.6差分线线宽线距设计方法3.1 设定设计规范在使用Allegro16.6软件进行差分线设计时,首先需要设定设计规范。

包括差分线的层设定、线宽线距的要求和信号完整性标准等方面。

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和规范要求,对差分线的设计参数进行合理的设定。

3.2 使用差分线工具Allegro16.6提供了丰富的差分线设计工具,包括差分线的创建、编辑和仿真等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快速高效地对差分线进行设计和验证。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

3.3 考虑布局约束在进行差分线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布局的约束条件。

包括与其他线路的交叉、与器件的连接以及整体布局的合理性等方面。

合理的布局约束可以有效地降低信号的串扰和辐射,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 仿真验证在完成差分线设计后,需要进行仿真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llegro 中的约束规则设置Allegrophan 刚好五个字w w w .pc b b b s .c o m修订记录日期版本描述作者2008-12V1.0初版,学完的总结。

适用于Cadence 15.5版本。

Allegrophan 2009-09-08V1.1小改,修改部分措辞Allegrophan 2009-10-14V1.2小改,更正、修改几个错漏之处。

添加一些说明性文字。

感谢群里的佳猪、梦姑娘等朋友的指正!Allegrophanw w w .p c b b b s .c o m目录一:Physical (Line/vias )rule 物理特性(线宽和过孔)约束设置:.............41)“Set values”设置约束特征值....................................................................52)“Attach property ”绑定约束.....................................................................63)“Assignment table ”约束规则分配........................................................8二“Spacing rule”间距约束设置...........................................................................91)“Set values ”设置约束特征值................................................................92)“Attach property ”绑定约束.................................................................103)“Assignment table ”约束规则分配......................................................11三Constraint areas 区域约束设置......................................................................12四Allegro 中走线长度的设置............................................................................131)差分线等长设置......................................................................................132)一组Net 等长..........................................................................................163)XNet 等长................................................................................................17w w w .p c b b b s .c o m线宽、线距、区域的约束主要在“Constraints Sys ”中设置,点击“Setup/Constraints ”或点击图标打开“Constraints Sys ”窗口,如下:“Constraints Sys ”窗口分两个级别,第一级别有两类:Standard design rules 和Exte Extended nded design rules 。

Standard design rules 仅有一级分类,点击“Set standard values ”设置默认约束值,如下:ww .这里可以设置默认值,窗口中所有设置值各自分属于spacing rule 和Physical rule 中名为“Default ”的约束集。

“Extended design rules ”下一级分为三类不同约束设置:Spacing rule 间距约束设置、Physical (Line/vias )rule 物理特性(线宽和过孔)约束设置和Constraint areas 区域约束设置。

它们的下一级分类其实是具体约束设置的操作步骤,分别有:“Set values ”、“Attach property ”、“Assignment table ”和“Set DRC modes ”。

一:Physical (Line/vias )rule 物理特性(线宽和过孔)约束设置:我们以以下的DDR2部分的线宽要求为例进行设置:单端阻抗50Ω,差分阻抗100Ω。

表中的间距是指一对差分线P 和N 之间的Air Gap 间距,其中B )的线宽线距可用于Neck mode 在BGA 区域的出线。

ww w .p c b b b s .c o1)“Set values ”设置约束特征值在窗口上方空白处填入新约束名称,然后点击“ADD ”,新的约束就产生了,接下来就按部就班在相应栏填入需要的值。

由于DDR2有单端线、差分线两种,我们可以相应的设置两种Physical 特性如:DDR2_50OHM ,DDR_100OHM 。

如下图所示:过孔规格在“Via list property ”中设定,一般设定在默认约束规则下。

在左侧数据库可用via 列表中点击所需规格钻孔,右侧“Current via list ”就会显示选中钻孔,可多选。

ww w .p c b b b s .c o mMin line widht :最小线宽Max line widht :最大线宽,填0=∞Min neck widht :Neck 模式最小线宽Max neck length :Neck 模式最大走线长度DiffPair primary gap :首选差分间距(单端线可不填)DiffPair neck gap :Neck 模式差分间距(单端线可不填)2)“Attach property ”绑定约束“Attach property ”是绑定约束的操作,操作对象是信号(以net 名来区分),将相应类别的约束名称与信号绑定,该信号就会遵循绑定约束的设定。

点击后可以直接框选板上各Net 选取,也可以点击右侧的more ,在弹出的“Find by Name or Preoperty ”选择框中选取。

“Name filter ”处填写要绑定的Net 名,“?”可以代替任意一个字符,“*”可以代替任意长字符,如我们要给DDR2的DQS 差分线添加“DDR_DQS ”的“Net_Physical_Type ”属性,就可以输入“*dqs*”,就可以将所有DQS 、DQS#的Net 过滤出来,如图:w w w .p c b b b s .c o m点击“All ”选定net ,点击“Apply ”,出现“Edit Property ”窗后,在左侧下拉选项中选择约束类型“Net_Physical_Type ”,然后在右侧相应内容后填入约束名称“DDR_DQS ”,点击“Apply ”,这样就完成了约束绑定,如图:w w w .p c b b b s .c o m3)“Assignment table ”约束规则分配“Assignment table ”是约束规则分配列表,分配不同情形下适用怎样的规则。

Physical rule 的约束分配列表如下:第一列“Net Physical Property ”:在2)“Attach property ”中绑定的约束第二列“Area Property ”:约束绑定区域第三列“Physical Constraint Set ”:在1)“Set values ”中设置的约束特征值关于约束绑定区域我们以后再说,那么这四行的意思就是:绑定约束“DDR_DQS ”的信号在“BGA ”区域内应用Physical 约束“BGA ”绑定约束“NO_Type ”的信号在“BGA ”区域内应用Physical 约束“DEFAULT ”绑定约束“DDR_DQS ”的信号在“NO_Type ”区域内应用Physical 约束“DDR_100OHM ”绑定约束“NO_Type ”的信号在“NO_Type ”区域内应用Physical 约束“DEFAULT ”w w w .p c b b b s .c o m二“Spacing rule rule””间距约束设置Spacing rule 的设置和Physical rule 设置大同小异,方法基本形同。

我们以DDR2一组DQ 线的线距要求为例进行设置:一组DQ 线DQSet00包含以下信号:DDR2A_DQ[7:0]:8根DQ 线,单端DDR2A_DM0:一根DM ,单端DDR2A_DQS0/DDR2A_DQS#0:一对DQS ,差分线要求:组内间距3倍线宽,DQS/DQS#与其他信号间距不小于5倍线宽1)“Set values ”设置约束特征值同样在窗口上方空白处填入新约束名称,然后点击“ADD ”,新的约束就产生了。

由于我们要设置的间距有3倍线宽、5倍线宽两种,我们可以相应的设置两种Spacing 特性:“3W ”,“5W ”。

如下图所示:V1.1→V1.2要注意这里的“3W ”、“5W ”是对那种线的3倍、5倍!现在是图中设置的是L05_MD2层的差分线,所以5W 应该是MD2层差分线宽的五倍:3.5*5=17.5w w w .pc b b b s .c o m2)“Attach property ”绑定约束Spacing rule 的绑定约束的操作和Physical rule 设置基本相同。

选取“DDR2A_DQ[7:0]”、“DDR2A_DM0”绑定约束“3W/5W ”,如图:同样的方法给“DDR2A_DQS0/DDR2A_DQS#0”绑定约束“5W ”。

V1.1→V1.2这里的名字是可以随便起的,但是为了阅读方便,和便于以后同行的改版,名字尽量取得简单易懂,做到以后看到名字,就可以明白表达的什么意思。

w ww .p c b b b s .c o m3)“Assignment table ”约束规则分配Spacing rule 的约束分配列表如下:举例,红色下划线的三行的意思是(关于约束绑定区域以后再说):绑定Spacing 约束“3W/5W ”的信号和绑定Spacing 约束“5W ”的信号在“BGA ”区域内应用Spacing 约束“BGA ”绑定Spacing 约束“3W/5W ”的信号和绑定Spacing 约束“3W/5W ”的信号在“No_Type ”区域内应用Spacing 约束“3W ”——即组内间距3W 绑定Spacing 约束“5W ”的信号和绑定Spacing 约束“No_Type ”的信号在“No_Type ”区域内应用Spacing 约束“BGA ”“5W ”——即DQS 和其他信号间距5W V1.1-->V1.2:此处应为5W 这里要说一下约束的起名,我开始学设置时,约束的起名比较乱,如DDR 的DATA 线,线宽约束值叫DDR_DA TA ,绑定线宽约束名也叫DDR_DATA ,间距约束值也叫DDR_DA TA ,绑定线距约束名还叫DDR_DA TA ,到最后在约束分配表中分配的时候,我自己都被搞晕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