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范文5篇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范文5篇《象与骑象人》是一本心理学书,积极心理学。
建议大家可以试着读一读。
以下是小编整理象与骑象人观后感范文5篇,欢迎参阅。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1这本书可谓是一本高级鸡汤——首先说一下,鸡汤这个词现在有点贬义,稍微高级范的都不屑于撒播,甚至反鸡汤还往往更方便博眼球,因为很引起人们心中的愤懑不平,而愤怒恰恰是最容易传染的情绪。
但无论什么东西,一旦高级了,就有了不同的趣味。
譬如说路边摊一碗蛋炒饭,以前五块钱,现在涨价了,但一碗extraegg&sausage的蛋炒饭也不会超过十五块。
而食神戴龙的一碗蛋炒饭可以卖到五千块。
所以一碗鸡汤如果炖出了风云变幻,水帘洞天,也是值得期待的。
这就是鸡汤心理学哲学伦理宗教社会人类学的集合——积极心理学。
虽然有人信上帝,基督爱每个人;有人信佛陀,众生皆苦四大皆空;有人是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至上。
但无论是谁,找寻人生的意义,是每次吃饱饭之后都有可能想到的问题——我们大概是国内不需要考虑温饱的第一代,所以社会折射出的各种生存危机理论上都是如何适应生活品质对比的竞争问题。
这本书一开始说明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和《思考快与慢》里系统1系统2的概念差不多,很多我们以为是理性的系统2做的决定,大多都只是系统1确定之后,系统2来做个自圆其说;接着从互惠和道德虚伪的角度来分析群体生活中的规则;接着讲述幸福的来源,而无论是想要的东西,还是只来自内心,都不能彻底解决——除了极少数在某个方面达到极致又不困惑的幸运儿,大多数人是很难纯粹从外部或者内部来平和的(从我的理解,是出世与入世都得有)。
最后讲美德与人生的意义,作者提出了神性的概念——在社会空间里,有三个维度:亲密度,社会等级,以及神性。
而神性为何如此重要,是可以带来一种提升感,让人产生一种欢欣的冲动和暖流,从而达到敬畏/超越/自由的状态,产生巅峰体验。
不可避免地谈到宗教在这方面的作用,但其实很多重复的动作和仪式,都是可以让人产生这样的提升和归属感——譬如军队的训练也是一样,一些匠人不断重复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也是类似。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象与骑象人》读后感11.适应原则。
我喜欢用精神熵来理解这个,只有适应当前的环境,这样人在相同情况下才能减少自身能量的损失。
处于恶略环境下,适应是一个好办法,而在和平年代,适应原则却阻碍了人们追求幸福。
加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幸福基准点,不管我们做多少努力,我们都会回到幸福基准点,幸福就越发的难得可贵,而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破除这个幸福适应性。
2.快乐方程式。
决定一个人快乐的几大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自发性活动。
遗传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倒是容易改变,比如改变噪音,选择权利,人际关系等等。
很遗憾,因为我有耳鸣,这是最影响快乐的。
不过当我快乐的时候,它并不存在。
所以其实快乐了,一切也就不受影响了。
自发性活动就是指我们人为的心理活动,《幸福有方法》列举了十多种办法,如果能去努力尝试幸福的方法,至少可以在适应原则上有所突破。
3.依恋和施爱理论。
依恋理论解释了猴子更喜欢抱着暖暖的布妈妈,而不是提供食物的金属妈妈,也正是这两个理论可以看到人为什么需要爱情。
这让我想通了我脑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人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有人没有爱。
只有孩子接受了足够的爱,他才能够去更多的爱他人,这两个系统一个是需要爱一个是去爱别人,看起来是截然相反的,但是却是唇齿相依的。
那我们是否就可以溺爱孩子或者无边界的爱他人?那么我觉得《少有人走的路》上定义的爱更理智:为他人成长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所以溺爱和无界限的爱都不能称不为“爱”。
4.逆境时机论。
我们都觉得经历逆境有利于人生的成长,其实这里还发现一个时间因素,在强度合适的情况下,如果15岁到25岁之间能给人生多一些压力,内心获得的成长是最大的,经历后便增强了一生的抗逆能力。
所以我们不要寄托所有压力或逆境都是有利的,如果抗压能力没有在年轻的时候打好基础,成年后尽量避免超过心理承受能力的去折腾自己,除非先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
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想要让孩子心灵更强健,尽量的让他多点生活经历。
《象与骑象人》 精彩读后感4篇(每篇800字)
注:总共4篇、每篇字数800+,精彩在最后。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一乔纳森·海特的《象与骑象人》是一部探索人类心理和道德心理学深层结构的作品。
海特以象喻人的内心情感,骑象人则象征着理性思维,借此形象地映射出理性与感性在人的行为和决策中的复杂互动。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心理学的知识传递,更是一场关于人性探索的精神之旅,让我对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象与骑象人》中海特的论断,即直觉在我们的心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理性常常像是一名律师,为直觉做事后的合理化处理,让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许多判断和决策。
书中对人类直觉的深刻剖析和对道德的归因探讨,颠覆了我之前认为仅靠理性就能驾驭一切的想法,向我展示了人的心理活动是多么复杂和神秘。
我由衷地赞同海特在书中提出的六个道德基础的理论,这六个基础分别是关怀、公平、忠诚、权威、神圣和自由。
海特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比喻,向我们揭示了不同文化和政治立场的人如何基于这些不同的基础构建他们的道德观念。
在阅读中,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价值观,并尝试去理解那些与我看法不同的人们。
“象”(即我们的直觉)与“骑象人”(即我们的理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对于人类行为的全新视角,它说明我们许多看似理性的决策,实际上根源于深层的情感和直觉。
这一启示打破了传统的“理性制高点”观点,使我认识到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我们需要在情感和逻辑之间寻找平衡。
在我沉浸于《象与骑象人》的叙事之时,海特的观点就像一道光照进了心理的迷宫,揭示了我们许多内心的盲点。
例如,人们在政治和宗教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很多时候并非简单的信息不足或理解错误,而是它们触碰了我们感性的、本能的保护。
这种洞察促使我对他人的观点持更加开放的态度,而不是仅从表面上的言论着手。
海特的著作不仅加深了我的心理学和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怀着同情和好奇之心去理解周围的世界。
在书的影响下,我开始更加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背后的潜在动机,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协作。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1.象与骑象人的意义。
象的层次:身体、右脑、非理性、潜意识、自动化;骑象人的层次:心灵、左脑、理性、意识、控制化。
用进化理论来解释这个比喻比较好理解,而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也确实符合这种种模式。
所以这个比喻对我们理解及控制情绪很有帮助,我也根据这个理论写过一篇关于愤怒的文章。
2.自我监控目标理论。
这个很好的解释了我们压制情绪的结果,越去不要想某件事情,或者克制不要出现某种情绪,大脑越喜欢去确认这件事情完成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无法做到一分钟内不在大脑里想小粉象的原因,不信你试试?3.很难说服他人。
情绪走到理性的前面,最开始的想法都是内心潜意识的东西,或许表面上我们被说服或者说服了别人,而实际上,大象还是喜欢按之前自己的决定行事。
所以没到必要的时刻,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跟别人做无谓的争辩。
(那什么时刻是必要呢?当他人的大象还没有做出决定的时候。
)4.负面偏差。
这个理论很好的解释了我们现在心理学的一个现象,那就是喜欢研究负面的东西,因为负面情绪是为了更好的让我们远离危险,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和接纳负面情绪,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现在环境比古代截然不同,已经完全可以好好的去享受正面情绪带给我们的幸福。
5.改变情感风格。
文中提供了三种方法:认知疗法,冥想和百解忧。
对于心理健康人来说,懂得运用认知疗法是最快改变情绪的方法,如果认知理论用的好,一个人也几乎不太有烦心事。
冥想是根据大脑的可塑性更进一步提高情感的方法,虽自己有在尝试,不过可能还需要大师指点。
而百解忧代表的是药物上的方法,在无法承受心理痛苦的时候,药物解决也是一种好办法。
6.印象管理。
一直以为理性的人肯定会冷静的看待一个人的外表,而实际上根本没有人能够逃脱印象管理的影响。
所以以后还是得认真的注意下自己平时的衣着打扮,毕竟每个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在看世界。
而我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而实际做到了吗?应该不可能,人都是容易看到别人的小刺,却不会移走眼中的梁木。
《瞬变》读后感(优秀9篇)
《瞬变》读后感(优秀9篇)《瞬变》读后感篇一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改变。
如何让自身变得更好一点?怎样去改变让自身去适应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为了能改变,我们常常在新年伊始信誓旦旦地做出各种各样的计划来指导来年的生活和工作,我们会历数时光里的种种不满,例如工作太忙、时间不够、看书太少等,一年下来最初的计划无疾而终。
于是我们开始鸡汤,其实鸡汤没什么不好,能瞬间燃起你努力向前的热情,但到了实际行动上,又开始踌躇不前,收效甚微!改变真的就那难吗?通过公司这次组织阅读学习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奇普·希思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
希思合着的《瞬变》一书,才让我们才真正找到了改变的正确方法。
原来对于“改变”,我们存在很多的误区,改变就像一次旅行,需要理性的分析与指引,情感的激励与迸发,以及外部因素的选择与设计。
书中明确提出“改变”涉及的三个关键要素:理智、情感以及环境。
同时采用“象与骑象人”模型将三者纳入关于改变的理论框架中。
在这个框架里,骑象人对应理性思维,大象对应情感,而大象走的道路对应环境。
而改变之因此困难其实看似是人的问题,其实是情感的原因;看似是懒于改变,其实是缺乏动力;看似是心生抗拒,其实是方向不明。
因此,要想改变就需做到: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营造路径。
如何指挥骑象人?——对于职场中的人而言,工作性质和岗位内容有多种,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好自身分内之事,做出成绩,把自身的岗位工作做到位。
找到亮点:找出成功案例,复制推广亮点。
所谓亮点,指的是值得他人效法的成功做法。
例如工作中每个人的工作方法各不相同,效果也存在差别。
我们要从他人工作中找出亮点,与其交流总结亮点,提炼好的经验在今后自我的工作中进行全范围铺开,最终达到工作效率提升。
相比分析失败,找到亮点会让我们变得愉快得多。
针对同一个目标,如果在自身身上找不到亮点,那就从别人身上找,就像部门的“经验交流会”、书中的斯特宁做饭方法推广一样,别人的亮点可以推而广之成为自身的方向。
狼和人的读后感精选6篇
狼和人的读后感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事迹材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comprehensive reports, reflec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狼和人的读后感精选6篇读后感可以激发我们对文学作品和知识的深入探索和学习欲望,阅读是一种启迪思想的过程,书写读后感,以展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狼和人的读后感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哎,说起《象与骑象人》这本书,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心里头那个五味杂陈啊。
这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得我心里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开始,我以为这书讲的是啥高深莫测的哲学道理,结果翻开一看,嘿,原来是在讲咱们人心里的那点事儿。
那“象”,就像是咱们内心深处的那头大象,力大无穷,脾气还倔,想干啥就干啥,根本不听使唤。
而那个“骑象人”,就像是咱们的意识、理智,坐在大象背上,想要引导大象往正确的方向走,可往往力不从心,被大象带着到处跑。
你说这像不像咱们自己?有时候咱们明明知道该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可心里那头大象就是想着玩儿、想着偷懒。
咱们的意识、理智在上面使劲儿拉缰绳,可大象还是悠哉游哉地往它想去的地方走。
这时候,咱们就得跟自个儿较劲儿了,得想办法驯服那头大象,让它跟咱们的意识、理智一条心。
书中还说了好多有意思的事儿,比如那大象为啥总是那么难搞?其实啊,这都跟咱们的情绪、习惯、直觉这些东西有关。
这些东西就像是大象的粮食,喂得多了,大象自然就越来越强壮,越来越难控制了。
所以咱们得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习惯、培养正确的直觉,这样才能让大象听话。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咱们得时刻提醒自己:别被大象牵着鼻子走!得想办法跟大象沟通、协商、妥协。
有时候咱们得给它点甜头尝尝,让它觉得跟着咱们走也有好处;有时候咱们又得拿出点威严来,让它知道咱们也不是好惹的。
总之啊,跟大象打交道这事儿得慢慢来,得有耐心、有智慧。
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啊,心里头那个豁然开朗啊!以前我总是觉得自个儿干啥都不成,老是在自责、在懊悔。
现在我才明白啊,原来这都是因为我没有好好跟自个儿心里的那头大象打交道。
我得学会跟它沟通、了解它、驯服它。
这样我才能做自个儿的主人,而不是被自个儿的心魔给控制了。
这本书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啊!它让我学会了如何跟自个儿相处、如何面对自个儿的缺点和不足。
我相信啊只要我按照书上的方法去做,我一定能够驯服那头大象让它跟我的意识、理智一条心。
小学读书笔记《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参考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参考2015年开始,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一证,从营养师开始到正面管教家长讲师,从教室证到现在正在进行的心理咨询师。
每一下输入倒逼输出的过程对于懒惰的我来说都显得那么的高效。
然而接触了心理学之后,我才觉察到这些看上去还不错,还有点牛逼闪闪的的背后不是我真的很上进,我真的很自律,我真的很优秀,而是那些内心的那些不确定,空虚,需要被满足的认可在作祟。
问一句自己“做这么多事情,你幸福吗?”答案是“并没有。
”上个月,催眠公益课的老师推荐了一本书《象与骑象人》,并提及这是一本她看了两遍的书,感受到她的推荐指数5颗星乘以2。
买回来看到作者是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乔纳森.海特,看到积极心理学几个字,眼前立马浮现出一碗浓厚的鸡汤,没错,这次还是碗国际鸡汤。
那我们就先来问问自己,你定义的幸福是什么?此刻闭上眼,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家财万贯?妻贤子孝?环游世界?还是万人瞩目?我想可能会闪现很多个画面和场景,然而拉回现实,觉察到我并不幸福啊。
不幸福的本因在哪里呢?外界吗?他人吗?说到底还不是我们自己嘛。
我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作者用象与骑象人来比喻本我和自我,后来看到作者对于自我形象的定义是象与骑象人的组合体。
看似我们手里我着缰绳,拿着象钩,其实那是因为大象没有自己的的欲望,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了,我们根本就无能为力,简单说就是我们无法自制。
无法自制?有人要说不可能,惊呼“oh,NO.”不是说好了只要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依靠理性的指引,骑象人把握好方向就可以达到成功的彼岸吗?啊呸,那都是所谓的成功学里忽悠人的套路,天天对着镜子说一万遍我最棒,就能最棒了吗?骨子里的本我与自我在打架,不是最棒是会互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周伯通,不得其法,时间久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啊亲。
所以,作者眼中的自我是人象的合作,人象的共赢。
(内心忍不住呼唤一句“合体”)然而合作岂是那么简单就能习得的?动物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区别就在于,大象的世界很简单非黑即白,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真实坦然。
《瞬变》读后感_心得体会
《瞬变》读后感瞬变这本书是新东方阅享会里面推荐的书籍,介绍说可以轻松改变自己和他人,很心动.那就来看下这本书的大体内容吧.我们想戒掉抽烟的习惯;我们希望公司里下属们精打细算;我们想劝诫邻居们低碳出行……我们常常以为上述这些是不同的议题。
实际上,这些属于同一个议题,其本质都是改变。
所谓改变,就是行为模式的转变。
那么,怎样可以轻松地实现改变呢,也许就是这样的作者说,这非常简单。
在这本书里,作者就给我们提供了一套轻松改变的方法论: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营造路径。
要理解这个方法论,首先得理解心理学上的一个模型:大象与骑象人。
这个心理学模型,把我们的情感面比作一头大象,把理智面比作是骑在大象背上的那个骑象人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一头大象,我们则是大象背上那个渺小的手握缰绳的骑象人。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拿马来比喻,骑马常见利于我们理解但骑大象并不常见啊。
这是因为骑马的人容易控制马的行为,如果我们水平高的话希望马往哪里走马就会往那里走。
但是,骑象不一样,无论我们的水平怎样我们对大象的控制力往往差强人意。
一头大象最少也有6吨重,是骑象人的100倍。
很多时候我们手里的缰绳对这头庞然大物不仅束手无策,甚至还会被它带着走。
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大象与骑象人的心理模型。
大家玩游戏上瘾时,心里会很自责吧,可自责归自责,我们的手还是不听使唤啊。
这就是情感面战胜理智面,也就是大象打败骑象人的例子。
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了,改变的关键点是大象。
这本书给我们讲解了一套让改变轻松发生的方法——⊙指挥骑象人:很多时候,我们原地踏步不愿改变,是因为没有清晰的方向。
我们常常分析瘫痪了,或者决策瘫痪了。
其实,要想做出改变,就不要聚焦于问题,而应该聚焦于亮点。
因为亮点是清晰的方向。
⊙激励大象:要让大象配合我们,就得激励大象,让大象有行动的动力。
能让大象产生动力的方法有两个。
一个是,让它看到具体的场景,有“感觉”;另一个是,缩小改变的幅度,无论是限制资源投入量还是设定小胜利,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大象的信心。
关于《瞬变》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关于《瞬变》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关于《瞬变》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瞬变》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瞬变》读后感1通过学习《瞬变》这本书,让我对改变有了新的认识,深刻感受到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和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明确了今后如何改变自己,适应企业发展,突破自己,挑战自己的目标以及转变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瞬变》这本书为我们指明了改变的思路和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点,改变自己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只有明确了各阶段的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第二点,目标必须细化,目标越具体,清晰,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周,每天,第三点,目标制定要合理,要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目标制定有小到大,从小目标开始逐步实现大目标,在目标达成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
第四点,明确行动,什么时间干什么,怎么干,标准是什么,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写作出具体的措施。
通过学习瞬变的方法,我们要用运到实际工作中,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
作为物业公司管理人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物业管理工作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业主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消费观念、维权意识不断加强,业主从关注房屋面积的大小,发展到对居住环境和物业服务提升的刚性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物业服务上也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一、加强组织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主动学习相关物业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以及相关案例。
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为了能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我们必须培养个人和团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习培训则是培养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一)杜丽华《象与骑象人》把人的“心”比做一头放任的大象,把“智”比做骑象人。
大象和骑象人的协调,感性和理性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认知与感受,影响我们去体验和判断,要使大象与骑象人协调必须对大象进行良好的训练,并日积月累,不断重复,方可凑效。
训练大象骑象人必须参与其中,这样骑象人才能驾象前行,终达幸福彼岸。
读《象与骑象人》一书和以前读的书不同,我读起来有些吃力,尽管我一字一句的读,总觉得读时清楚读后又讲不出来。
我仔细地读了两遍还有读不懂的地方。
但是读后还是感想挺多的。
这里我写三个方面:一、本章第一部分,讲了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我懂得了人的心理是若干部分组成,它们会相互冲突。
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情绪和主张;左右大脑各司其职,左脑专司语言处理及分析,右脑比较善处理立体图形;人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充满情感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控制化系统的功能就像一名顾问,它就像骑在大象上的骑象人,可以帮助大象做出更好的选择;骑象人和大象只有配合良好才能创造杰出的人类,但是两者的合作关系总是状况百出。
所以导致出了影响幸福的三个障碍,即:无能的意志力,心理干扰,冠冕堂皇的理由。
懂得了人对于自己经历的一切事情都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反应,即使在下意识的情况下也是一样的。
懂得了人都有负面情绪的偏好,对坏事的反应要比对好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
懂得了人的个人特质基因有一定贡献,脑波的不对称的现象跟人积极及消极情绪有关联。
读后感受到自己过去对一些人所做的一些事不理解,和自己的想法差的太大,还有一些人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想不通会生气、愤怒、情绪不好,我也会对自己的亲人发脾气。
现在明白不要再想不通不要再生气愤怒。
因为人各有异,人人都有坏脾气。
也感受到也不必对自己的一些坏情绪以及改掉自己的坏脾气这么难而内疚了。
因为,自我是分裂的而非一体的,都有消极情绪和不同情感。
樊登读书瞬变的读后感
樊登读书瞬变的读后感最近读了樊登的《瞬变》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
它为我们揭示了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实现真正且有效的改变。
在我们的生活中,改变似乎总是艰难的。
无论是想要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比如每天早起锻炼,还是在工作中试图推行一项新的流程,往往都会遭遇各种阻力。
而《瞬变》告诉我们,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我们缺乏改变的决心,而是在于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书中提到,人们的行为改变往往不是由理性思考所驱动,更多的是受到感性因素的影响。
比如,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对于烟民来说,仅仅知道这一点并不足以让他们戒掉烟瘾。
这是因为感性的力量,比如对吸烟带来的短暂放松感的依赖,远远超过了理性的认知。
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关于“大象与骑象人”的比喻。
我们的感性就像一头大象,力量巨大但难以驾驭;而理性则像骑象人,虽然能够指明方向,但力量相对弱小。
如果想要让大象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能仅仅依靠骑象人的指挥,还需要为大象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这让我反思自己在试图改变时,是否总是过于强调理性的规划和目标设定,而忽略了感性方面的需求和感受。
在推动改变的过程中,清晰的目标设定至关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设定的目标过于模糊和宏大,比如“我要变得更健康”,这样的目标很难让人知道从何处着手。
相反,如果把目标设定为“每天步行一万步”,就变得具体而可操作。
这让我意识到,在为自己设定改变的目标时,一定要足够清晰、具体,并且能够分解为一个个小的步骤。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营造环境的重要性。
环境对于我们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如果我们想要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把遥控器放在一个不容易拿到的地方,就可能会减少打开电视的冲动。
同样,如果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在身边随时放置一些感兴趣的书籍,会增加我们拿起书阅读的可能性。
书中的案例和观点也让我联想到了工作中的场景。
在团队管理中,当我们想要推动一项新的工作方法或流程的变革时,往往会遇到员工的抵触情绪。
以前,可能会认为这是员工的态度问题,但读了《瞬变》之后,我明白了这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和改变。
(必备)《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必备)《象与骑象人》读后感《象与骑象人》读后感1《象与骑象人》的作者乔纳森·海特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多年来一直研究影响人们幸福的因素。
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后获得了全球知名媒体,以及许多心理学大师的一致好评。
通过读此书我有以下感悟:象与骑象人如何左右我们的幸福?海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大象和骑象人,比喻人类心智两套系统。
海特认为人的心理有两套系统在运作:自动化和控制化处理过程。
自动化系统就是一头大象,就是人的内心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有意识的思考、控制后的理性抉择,则是骑象人。
区别在于:自动化系统一次能处理多件事,而控制化系统“骑象人”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
大象和骑象人,直觉和理性,本能和反省,各自拥有聪明才智,若无缝配合,则大脑智慧运行,心灵自在;若配合欠佳,则状况百出、内心矛盾。
海特认为阻碍幸福的重要因素,是不同自我之间的冲突。
控制化处理系统的发展需要语言,在进化中较晚才出现,而自动化处理系统在生物诞生时就已经存在,因此要比控制化处理系统完善很多,力量也更大。
所以如果骑象人与大象发生冲突,往往会是骑象人失败。
骑象人和大象之间常发生的冲突有三种:1、无能的意志力我们经常在刚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充满干劲,但时间一长往往选择了放弃,因为意志力薄弱而失败。
很多人在每年年初的时候,着手在立目标定计划,或读书,或减肥,但是到了年尾回头去看目标的时候发现正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放弃。
特别是减肥这个目标,这是和人类的原始本能去抗衡。
因为从人的进化开始,人有储存热量的原始本能,所以踫到小龙虾,蛋糕等高热量高糖分的东西往往意志力薄弱管不住嘴而减肥失败。
2、心理干扰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这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白熊效应,又称白象效应、反弹效应。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读《象与骑象人》《象与骑象人》揭示了这个一个基本原理: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
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作者为美国)乔纳森.海特,著名积极心理学家。
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社会心理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到芝加哥大学研究文化心理学。
1999年以来积极投身于“积极心理学运动”,成为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之一。
下面是我的体会。
所有的社会科学口径一致地主张:人类是理性的个体,会利用手边所能掌握的信息及资源,恰当地设定目标,达成目标。
但遗憾的是,正如海特所说的,“为什么人类还是会控制不了自己,老是做出自知会对自己不利的事呢?”这个问题提出非常的重要。
海特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他这本书的书名所言,他说:“自我形象就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变、停止或往前。
但是,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根本斗不过它。
”海特说,“每个人其实都像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是为了执行工作硬被凑在一起运作的,所以老是发现彼此意见相左,自行其是。
”他把人的“心理”划分为四种形式:心灵与身体、左脑与右脑、理性与感性、控制化与自动化。
他认为,这第四种最符合“象与骑象人”的特征。
在心理活动中,单靠意志力,控制系统很难打败自动化系统。
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我们越想摆脱某个令人不快的念头,这个念头就越会阴魂不散地缠绕着我们不放。
这就是心理干扰。
弗洛伊德说:“人的内心有黑暗且邪恶的一面。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辩论中,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就是觉得自己理由很充分,但难以说服对方,还怪人家不讲道理。
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
当我们看到一幅画,通常我们就能判断自己喜欢不喜欢,但要解释原因,却难以说出一个所以然,只好编一个漂亮的理由。
海特说:“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情的诠释,我们就能控制世界。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精选10篇)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精选10篇)《象与骑象人》读后感(精选1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象与骑象人》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篇1这是一本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
作者把我们的心理用人驾驭大象来做比喻,象就是那个本我,它怎么想,怎么做,骑象人无法控制,但可以适当引导。
这种比喻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常常下定决心想减肥,但又抵挡不住去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
但其实“象与骑象人”只是描述我们为什么会自我分裂打的一个比喻。
全书讨论的话题有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彼此相处、如何追寻幸福、心理和道德层面如何成长以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与鸡汤文不同的是,本书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诠释如何活得更幸福,告诉读者背后的原理及具体的做法。
比如说,作者提到一种人类的情绪——“提升感”,它不只是一种快乐的感觉,而是会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及信任感,自觉地想去帮助他人或让自己变得更好。
实际上,这是具有安神镇静作用的迷走神经和荷尔蒙、催产素一起作用产生的感觉。
通过阅读名作,观看经典电影,或是去教堂参加礼拜,我们都可以产生这种“提升感”。
虽然我会逐渐淡忘这些概念、原理和案例,但这本书却带给我一种信心——无论未来我遇到什么样的情绪,我都可以更加平静地面对、接受,并运用这本书的内容去尝试适当调整。
这可能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篇2《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所提论点,与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
今天借此机会,我也把我的论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跟一个人的原始性格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原始性格即为本心,不可逆转,“心”之所向便是幸福所在。
性格行为体现则是实现“心”之意向的唯一途径。
我们称之为智。
“心”与“智”之间的关系犹如国王与丞相。
国王无善恶之分,只有好恶之别。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象与骑象人》是一部由美国作家大卫·沃利斯创作的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轻的骑象人在印度尼西亚的丛林中与一头聪明的大象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在冒险中成长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而备受读者喜爱。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骑象人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大象的智慧和善良。
大象不仅能够理解人类的情感,还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与骑象人的相处中,大象展现出了对友谊和忠诚的理解,与骑象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
这种跨物种的友谊让人感动,也让人深思,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支配和被支配,而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另外,小说中还展现了骑象人在丛林中的成长历程。
在印度尼西亚的丛林中,骑象人不仅要面对自然的艰难险阻,还要面对人类的贪婪和破坏。
在这样的环境中,骑象人不断成长和坚强,他学会了尊重大自然,学会了与动物和谐相处,也学会了保护自己和大象的家园。
这种成长过程让人感到震撼,也让人对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此外,小说中还融入了一些传统文化和宗教元素。
作者通过描述印度尼西亚的神秘丛林和神秘的大象,让读者感受到了异域文化的魅力。
同时,小说中还融入了一些宗教元素,通过骑象人对大象的崇拜和信仰,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敬重。
这些元素的融入,让小说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也让读者对不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象与骑象人》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小说。
通过大象和骑象人之间的友谊,作者向读者传递了对自然、对动物和对人类的关怀和热爱。
同时,小说中还融入了一些宗教和文化元素,让读者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友情故事,也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也让我们对自然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阅读完《象与骑象人》,让我更加珍惜与大自然和动物的和谐相处,也更加热爱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一)
《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所提论点,与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
今天借此机会,我也把我的论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跟一个人的原始性格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原始性格即为本心,不可逆转,“心”之所向便是幸福所在。
性格行为体现则是实现“心”之意向的唯一途径。
我们称之为智。
“心”与“智”之间的关系犹如国王与丞相。
国王无善恶之分,只有好恶之别。
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谁也无法左右。
丞相的决策,都只是为了满足国王的需要而存在。
国王有着极为强大的吸收力,需求也会不断的提升,丞相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够继续满足国王,如此,人便能持续的感到幸福。
国王一般不直接发号施令,然而当丞相无法满足他的需要时,它便会跳过丞相这一关而直接行动,如此国王便可以获得短暂的幸福感。
丞相的作用力越来越小,国王便越来越沉沦,不幸便会随之接踵而来。
因此,人是否能够拥有持久的幸福感,全在于“智”是否能够满足“心”,而非控制“心”。
若只是一味控制,是行不通的。
控制得
住,则心不甘,控制不住,则心无度。
故而,我们所下的功夫,与其说是控制“心”,不如说是培养“智”。
所以,人只要能够认清“心”,肯定“心”,接纳“心”,并用恰当的方式满足“心”,便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一切便是“智”的力量。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二)
《象与骑象人》里讲到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
象的层次,是难于控制的;骑象人的层次,相比较是容易控制的。
这两个分裂的部分,造成人们常陷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简单点说,我们的“心”,是头放任的大象;我们的“智”,是具备掌控能力的骑象人,它们往往意见相左,各行其是,于是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
前几年遇到了一些事,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烦恼?”等等问题,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感到了巨大的困惑和压力。
后来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阅读一些思辨类的书籍,这才找到了一些“治疗”的方法。
《象与骑象人》就是其中的一本。
当然,本书也对我困惑的另外一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如“是什么力量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人总是会陷入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为什么越压抑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越会纠缠着你不放?”等等。
我们接受了很多年的教育,基本上都是“成功学”的那一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只要吃得苦中苦,就一定可以成为人上人。
可
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更多的是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回报可能与付出有关,但绝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回报多少。
因此,我们总是痛苦的,“悲观的”。
因此,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火了。
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会产生震撼、绝望、恐惧,如何不让我们的心理结构混乱、崩溃甚至瓦解,恢复我们的积极情绪、快乐感觉、巅峰体验。
我们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调整自己,远离悲伤,重获快乐。
《象与骑象人》里作者用一个骑在大象上的人来比喻“自我”。
我们的潜意识时刻都会对外部世界作出各种直觉判断,而意识也就是骑象人则为直觉判断编造出各种合理的解释。
作为骑象人其实很难控制大象的,大象反而常常是主导者。
我们说大象是一种自动程序,是一种本能,大象使用的语言最主要的字眼就是:喜欢,不喜欢。
我们对人生的想法都是在无意识中快速形成的,没有什么道理,就是喜欢不喜欢。
但我们往往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因而产生了很多烦恼。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三)
前几年遇到了一些事,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烦恼?”等等问题,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感到了巨大的困惑和压力。
后来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阅读一些思辨类的书籍,这才找到了一些“治疗”的方法。
《象与骑象人》就是其中的一本。
当然,本书也对我困惑的另外一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如“是什么力量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人总是会陷入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为什么越压抑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越
会纠缠着你不放?”等等。
我们接受了很多年的教育,基本上都是“成功学”的那一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只要吃得苦中苦,就一定可以成为人上人。
可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更多的是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回报可能与付出有关,但绝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回报多少。
因此,我们总是痛苦的,“悲观的”。
因此,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火了。
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会产生震撼、绝望、恐惧,如何不让我们的心理结构混乱、崩溃甚至瓦解,恢复我们的积极情绪、快乐感觉、巅峰体验。
我们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调整自己,远离悲伤,重获快乐。
《象与骑象人》里作者用一个骑在大象上的人来比喻“自我”。
我们的潜意识时刻都会对外部世界作出各种直觉判断,而意识也就是骑象人则为直觉判断编造出各种合理的解释。
作为骑象人其实很难控制大象的,大象反而常常是主导者。
我们说大象是一种自动程序,是一种本能,大象使用的语言最主要的字眼就是:喜欢,不喜欢。
我们对人生的想法都是在无意识中快速形成的,没有什么道理,就是喜欢不喜欢。
但我们往往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因而产生了很多烦恼。
而大象不然,它就是简单的,是快乐的。
快乐是可以及时反映的,喜欢就快乐,不喜欢就不快乐。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每达成一小步快乐就会出现一次,换句话说,快乐在于过程。
而我们人类更喜欢结果。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并不快乐,他们对于学习似乎只是应付,究其原因跟我们的教育理念
有关,或者说是价值观上的一种偏见。
改变才能适应。
在慢慢成长过程中,我承认我在不断改变,比如价值观。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跟我以前是一样的,如果我问大家“你们是一个感性的人还是一个理性的人”,大家的回答一般都是理性,因为他怕回答“感性”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责备。
在比如“大家如何理解‘闲云野鹤’”,大家的态度一般是都是鄙视。
而殊不知有时却是“闲云野鹤天地宽”。
没错,在我们传统教育中,这样的“三观”是主流的,或者说是唯一的。
但是社会是多元的,价值观也应当是多元的。
理性与情感必须协同合作,人才会表现出聪慧的行为,但是情绪(大象)仍负责绝大部分的工作。
一直到大脑出现新的大脑皮层,骑象人才重新活跃起来,大象也因此变得更加聪明。
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在跟自己的潜意识、本我或动物本能对抗,但其实这都是我们整个心理的一部分。
意识是难控制潜意识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能让意识顺应潜意识。
即理性服从于感性,我们的感受才会舒适。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本能和意志、行为与心理、左脑与右脑、感性与理性撕扯着我们,使我们每天都深陷大大小小的漩涡,被各种冲突的欲望和想法折磨着。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变通。
虽不能“兴之所至,步之所及”,但也要尝试“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吧。
教学自然在这其中,如果一味的按部就班,那么想要上出一堂学生喜欢、教师认同、效果良好的课是很难的,只有结合实际进行创新,让我们的潜意识和意识来共同发挥作用,这样才是新课改的要求。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老师在上课时,如若照本宣科,效果自然是枯燥乏味,学生当然不愿意听。
唯一的解决途径也是提高我们的创造性,扩散我们的思维。
他也强调解放学生的头脑,试问如果老师自己不能先解放思想,创造改革,学生如何先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
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
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当往往理论与实践总会出现一些脱离,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来指导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来动脑筋了。
如果让自己和学生都能做一只简单、快乐的“大象”。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