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及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39c77e90a98271fe900ef9c3.png)
三年级/上册/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5、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提高学生的法治能力,让学生有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国家森林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提高学生的法治能力。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抓住季节特点。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让学生有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国家森林资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旅游吧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个优美的地方!想去吗就请同学们,坐着小火车一起出发吧!(师演示课件)师:转眼间,我们就已经到了小兴安岭,你觉得小兴安岭怎么样(生纷纷发言:小兴安岭非常美!景色优美!……)引出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马上集中到课文中来,迫切想跟随作者去游览小兴安岭。
并在此环节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有法的意识。
】二、新授知识(一)、词语练习,让课题动起来1、板书课题:23 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点差)2、换词练习:美丽的()()的小兴安岭师:谁来填一填小小的练习并没有难倒大家。
【设计意图: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词语,及掌握助词“的”的前面、后面词语如何搭配,同时通过学生的说来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复习词语师:看看这些词语朋友能难道你们吗淙淙、俯下、涨满、千万缕、诱人、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脑袋、蘑菇、舔着、野花儿(三)、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知识点及教案(最新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知识点及教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c9cb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d.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知识点及教案(最新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读题,交流提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生字词1.按照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学习:一读,二画,三查,四找。
2.读词语,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让学生巩固练习。
例:(2)指导学生记忆字形“酸”字是左右结构的,左边“酉”字旁里面的一横不要丢,右边的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射”字注意左边“身”字变形。
“脆”字右边第三笔是“横”,不是“横钩”。
“刮”,注意与形近字“乱”区分开。
“鼠”字共13笔,第8、9、11、12笔均为“点”,不是“横”。
还要注意“臼”字的笔顺,6笔写成。
3.理解词义。
抽出:就是长出的意思。
浸:一般指沉浸在液体里。
课文中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整个森林都沉浸在雾里,所以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
葱葱茏茏:指树木枝繁叶茂,长得非常茂盛。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作业:1、写生字词2、读书。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的观察方法,从而体会四季景物的相同美和不同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理解了部分词义。
这节课要学习作者抓住景物季节变化特点,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二、读全文,读后谈谈小兴安岭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1.自己出声读全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19e16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b.png)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四教学媒体录像投影图片课文配乐录音五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点:1.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描写生动的句子:课后第3题(2)(3)(4)句3.感情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
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看录像2.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3.据学法导读⑴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⑵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3)第二句:“浓雾”①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c34d3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f.png)
【导语】《美丽的⼩兴安岭》是⼀篇优美的写景⽂章,以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兴安岭⼀年四季的美丽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好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课⽂原⽂ 我国东北的⼩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桦、栎树……⼏百⾥连成⼀⽚,就像绿⾊的海洋。
春天,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
⼭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汇成⼩溪,淙淙地流着。
溪⾥涨满了春⽔。
⼩⿅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喝⽔,有的侧着脑袋欣赏⾃⼰映在⽔⾥的影⼦。
夏天,树⽊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的浓雾⾥。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样的⾦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花坛。
秋天,⽩桦和栎树的叶⼦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们献出了酸甜可⼝的⼭葡萄,⼜⾹⼜脆的榛⼦,鲜嫩的蘑菇和⽊⽿,还有⼈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松⼜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熊不得不躲进各⾃的洞⾥。
紫貂捕到⼀只野兔当美餐,⿊熊只好⽤⾆头舔着⾃⼰⼜肥⼜厚的脚掌。
松⿏靠秋天收藏在树洞⾥的松⼦过⽇⼦,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兴安岭⼀年四季景⾊诱⼈,是⼀座美丽的⼤花园,也是⼀座巨⼤的宝库。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教案 教学要求: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词的准确、⽣动。
2.初步认识⼩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热爱⼤⾃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兴安岭⼀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5820a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a.png)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执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篇1)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 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 配乐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1.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 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出示课件,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美丽风光)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3.揭示课题: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小兴安岭的。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融化献出人参酸甜可口”等。
(2)(指导记忆难写的字:浸献赏映软(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下列词语:浸在抽出欣赏苍翠宝库葱葱茏茏严严实实三、细读课文,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自由练习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理解“景色很诱人”、“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
3.齐读。
反思:《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现将教学反思如下:一、围绕中心,展开学习,注意写法的学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4dc7f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d.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楚的结构,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酷爱的思想感情。
下面作者为大家带来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期望对您有所帮助!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观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知道“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迭词以及“抽、封、浸、献、刮”等动词;知道描写小兴安岭四季风景的词句;初步学习“是……也是……”句式;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视察的方法。
3.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激发酷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领的四季风景。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风景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视察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观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2)多媒体出示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画面或挂图,教师引入课题:同学们,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
瞧!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展现的就是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想去旅行吗?你们是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着群山的严冬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1b14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3.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8篇《美丽的小兴安岭》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一qi个生字,学会其中的壹五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1.(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课文1.第一遍朗读课文。
要求:(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2)给各自然段标明序号。
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3.第二遍朗读课文。
读前设问: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读后明确:这篇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
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4.把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质疑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同学提出来。
1.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学生的帮助下和老师的引导下,当堂完成。
2.教师抓住实质性的问题归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四)作业根据归纳出的问题进行自学,思考下列问题: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又是怎样理解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
上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4篇)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5d86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3.png)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小编为您精心收集了4篇《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篇一一、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二、课时安排:三课时三、教学目标:教养:⒈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⒈了解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美丽景色。
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发展: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捉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⒈感受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景色⒈体会用词准确,学习捉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体会用词准确,学习捉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六、课型讲读课七、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八、教学媒体:小黑板、投影仪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兴安岭真美呀!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
二、学习第2、3自然段⒈学习第2自然段过渡: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积雪融化了,小鹿还在溪边散步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⒈请大家翻开书本40页⒈我们来看看学习要求(指名读)读第2自然段:①标出有几句话②用“—”划出描写的景物③找出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⒈检查学习情况1>第2自然段里有多少句话?(指名回答)2>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3>你最喜欢哪个句子?逐句指导朗读,结合插图逐句理解。
⒈春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呀!我们一起把它读得更美。
⒈总结学法(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指名回答)(2)(出示学习方法)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一起学习第3自然段。
⒈学习第3自然段(1)四人小组自学第3自然段(2)地位置认得有多少句话?(指名回答)(3)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4)你最喜欢哪个句子?逐句指导朗读,结合插图逐句理解。
(5)夏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呀,我们反它读得更美。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及教案_一目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及教案_一目斋](https://img.taocdn.com/s3/m/d6cbed4d6c175f0e7cd137a7.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及教案【导语】《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
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2、相关的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小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c5129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3.png)
《美丽的小兴安岭》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山河”,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围绕着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展开描写,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各个季节不同的景物特点,展现了小兴安岭的迷人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从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角度来看,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典型的特点。
文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如“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生动地描绘出小兴安岭森林植被茂密的景象;还使用了大量准确的动词,像“抽出”“长出”“飞舞”等,将不同季节的景物写活了。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学习到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掌握按季节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能够仿照课文的结构进行小练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描写不同季节景物特点的句子,进行分析、归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感受其美丽和富饶。
例如,在描写春天的段落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这一段描写了春天小兴安岭树木的生长、积雪融化、小溪流水以及小鹿活动的景象,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写,展现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57eac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2.png)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5篇)精选《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精选《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篇1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执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准备1、挂图、生字卡片;2、学生收集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课文第1小节。
2、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多读多想,读懂了哪些问题,提出读不懂的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启发谈话,借助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
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脉,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
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组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交流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归纳主要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1c83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f.png)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各种各样”、“茂盛”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小兴安岭的风光,提高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教法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图片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展示图片:小兴安岭的景色、树木、动物等。
(2)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小兴安岭的风光。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各种各样的”和“茂盛”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树木的茂盛。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理解“密密层层的”和“欢快”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清澈的溪水。
(5)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各种各样”和“自愿”等词语的意思。
(6)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各种各样”、“茂盛”等词语造句。
(2)学生分享自己查阅的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兴安岭的美丽和丰富。
(2)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心中的小兴安岭。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小兴安岭的美丽和丰富。
六、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树木、小鸟、河流等),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
2. 学生展示:每组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展示角色的特点和生活的环境,其他学生欣赏并给予评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8e5dd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e.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一、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已经三年级了,虽已接触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对“用词准确”这一方面还处于学习和积累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及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
因此,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材简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很美的写景*。
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不同特点,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b0fd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f.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启发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图。
2.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投影仪。
2.学生课本、练习册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等教具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兴趣。
2. 分析课文(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标题和第一段的内容,给学生提供阅读线索,然后通过提问学生对文章的初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3. 阅读与理解(3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小组或个人阅读课文,并在课件上展示问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和回答。
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
问题示例: 1. 小兴安岭位于哪个省? 2. 小兴安岭是由哪座山脉组成的? 3.小兴安岭的特点有哪些? 4. 作者如何描述小兴安岭的景色? 5. 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如何?4. 练习与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小兴安岭景色的喜爱,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5. 课文赏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描写,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赏析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6. 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兴安岭为题材,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小兴安岭的印象和感受。
五、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老师可以进一步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保护好自己身边的环境。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dd4f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3.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意义;2.通过课文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意义;2.培养学生对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2.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小兴安岭的景色和动植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吗?它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学生:…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小兴安岭的课文。
2. 阅读课文请学生跟随课文声读第一遍,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第二遍。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小兴安岭在我国的哪个省份?2.小兴安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3.文中提到的动植物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独特之处?4. 分组展示让每个小组的代表依次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补充。
5. 观察图片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小兴安岭的景色和动植物。
教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照片,你们看到了什么有趣的动植物呢?学生:…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回到小组,讨论并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的特点。
7. 分享观察结果请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8. 听小故事让学生听教师讲述一个和小兴安岭有关的小故事,故事内容可以是小兴安岭的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或者是小兴安岭的植被保护等。
9. 课堂讨论根据小故事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兴安岭的植被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0. 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小兴安岭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1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画一幅小兴安岭的画并写一篇小作文,表达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了解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意义,了解了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76c58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2.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小兴安岭的印象。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发音。
(三)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复述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四)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部分生字词,讲解字义和用法。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五)课文背诵1.学生自选段落进行背诵。
2.教师抽查,纠正发音和背诵错误。
(六)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小兴安岭为什么美丽?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2.学生分享对小兴安岭的感受。
3.教师布置作业:以“我心中的小兴安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背诵、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五、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美丽的小兴安岭》2.小兴安岭图片3.生字词卡片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小兴安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美丽的
小兴安岭》原文及教案
【原文】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4、指导朗读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呢?
过渡:象一位爱美的姑娘,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变换着美丽的衣裳,带给人们四种不同的享受。
二、初读2-5自然段
1、学生轻声自读2-5段
2、想: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汇报、交流(学习2-5自然段)
注:不以课文中春、夏、秋、冬的顺序,按学生汇报的顺序学习2-5段
1、春天:
师: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美在哪?
学生自由说
(1)美在新的枝叶
a、出示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
b、读这两个句子
c、说说“抽”好在哪里?
(2)美在溪水的丁冬做响
指导朗读:读出欢快的心情。
(3)美在小鹿的悠然自得
a、体会小动物此时的心情;
b、指导朗读:读出高兴、自由自在的心情;
c、男女生赛读。
(4)小结:小兴安岭的春天真是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夏天:
(1)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树、雾、光、花)
(2)读出描写树的句子,找找句子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写出了树多,树的茂盛)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词的生动
(4)快速默读“早晨……花坛。
”
填空
——————的雾——————-的金光——————-的花
(5)观看图片(雾、光、花)
(6)仿造:“千万缕象利剑一样的金光”进行口头造句
3、秋天:
(1)喜欢小兴安岭秋天的同学齐读该段;
(2)谈谈小兴安岭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A、落叶很美
a、对比:秋风吹过,落叶在林间飞舞。
秋风吹过,落叶从林间飘落。
(飞舞写出了落叶经风吹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样子,也写出了叶子多。
)
b、指导朗读。
B、吃的东西多
a、学生汇报:有山葡萄、榛子、木耳、人参等
b、师:你们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心里想怎样?
c、指导朗读:读出特别谗的语气
4、冬天:
(1)师:冬天那么冷,有没有人喜欢?
小兴安岭的冬天究竟什么地方吸引你?
(2)看课件:雪景
问:在这样一片冰天雪地里,你最想做什么?
(3)小兴安岭的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
(4)指导朗读:读出黑熊的滑稽、可笑。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师:欣赏完小兴安岭的四季后,你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是怎么想的呢?
齐读第6自然段
(2)小兴安岭的美我们已经欣赏过了,为什么说它是宝库呢?
学生自由汇报
五、总结全文,渗透环保意识
(1)师:小兴安岭不仅美,而且是一座宝库。
但是通过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我们知道了,有许多珍贵的树正被
人砍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生自由说
(3)师总结:对,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让小兴安岭一直美。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学指导法
四、教学媒体
录像、投影图片、课文配乐录音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描写生动的句子:课后第3题(2)(3)(4)句
3、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
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录像
2、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
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3、据学法导读
⑴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
(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⑴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
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
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
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
(3)第二句:“浓雾”
①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
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
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
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4)第三句:“太阳”
①出示句子,让学生质疑
②看图理解“缕”、“像利剑”
③朗读这个句子
(5)第四句:“野花”
①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
②齐读句子
(6)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
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三、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
1、检查自学情况
①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
②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
③出示句子:
a、落叶在林间飞舞
b、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
2、小结:
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
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
3。
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
四、总结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只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大花园、宝库)
齐读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