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洞洞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探索活动:《有趣的洞洞》
教学理论依据及实施策略
《有趣的洞洞》是一节小班的科学探索活动,以用一张纸变洞洞为导火索,引导幼儿在找洞洞、变洞洞、玩洞洞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洞洞”无处不在,引起了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的发现和无穷无尽的探索欲望。
新《纲要》明确要求教师要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孩子的科学探究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的,它能使孩子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活动《有趣的洞洞》中,身体的洞洞和生活中的洞洞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接触的到的事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具有相应的感性经验,这节活动就是要借助孩子的已有经验来进行探索和发现。让幼儿在亲身经历的研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中主要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 实践体验,通过实际操作法培养幼儿对洞洞的观察和主动探究能力。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纲要》指出: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是“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由此可见操作法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是幼儿学习科学的必经之路。“找洞洞”重点是发展孩子的观察、比较、探究、分析、表达等能力,那么“变洞洞”的过程就是要孩子们去思考、尝试“运用不同办法,变出不同的洞洞”,这两个部分在实际的操作探究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孩子的大胆想象能力、大胆尝试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洞洞的概念,发展孩子的空间智能。
2. 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的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
《纲要》用“身边事物和现象”“周围环境”“生活经验”等词句明确了科学内容应取材于现实生活,适应幼儿的实际水平。教师选择幼儿较为熟悉的生活用品——纸张、波波球、羊角球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创设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会。
3. 设计的探索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易于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活动前设计一系列开放式问题,如:“试一试,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谁还有不一样的发现?你是怎样做的?谁还有更好的方法?”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操作、去探索,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教师引导幼儿说:“小朋友们,我们不仅能找洞洞,还可以自己变出洞洞。谁能想办法来试一试?”幼儿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了,每一个孩子都在动手尝试,并能够积极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为了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真正的主动去尝试、去操作,才能够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4.整合课程,融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于活动中。
正如《纲要》中所指出的“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的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体现整合教育的理念,就是指在坚持科学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同时关注其他学科的目标,或在坚持以科学探索为主的同时,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以达到活动整合的目的。《有趣的洞洞》这节科学活动中,我坚持以科学探索为主线,引导孩子在“找一找”中探究“洞洞”的不同,在“说一说”中思考“洞洞”的用途,在“想一想、变一变”过程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理解、感受生活中不同“洞洞”的作用与有趣,在找找、说说、变变、玩玩过程中充分满足孩子空间智能发展的需要,培养孩子观察、感知、分析、探究、想象、操作、运动等多种能力,从小培养孩子关注生活、喜欢探究的良好品质;同时,在互动性的玩洞洞过程中,又可以很好地发展孩子的多种运动交往能力,增进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体验,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
小班科学探索活动:有趣的洞洞
海军青岛示范幼儿园曲凯丽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洞,初步尝试相互合作组合成洞。(重点)
2寻找身上和生活中的洞洞,知道其作用,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难点)
3.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的乐趣。
活动准备:一张白纸、剪刀、波波球、羊角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白纸,引出“洞”的含义。
1.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图形的纸?”“老师剪出了一个什么啊?”
2. 再拿出一张白纸,不用剪刀,请小朋友想办法变出一个洞洞来。
师:“我这里有一张完整的纸,谁能变出一个洞洞来”
3. 小结:教师边做手指穿过洞的动作边说“能穿过去的地方就是洞。”
二、幼儿交流讨论,说说生活中的洞洞
1. 师:我们教室里什么地方有洞洞?它有什么用?
2. 师:除了教室里有洞,哪里还有洞洞呢?
小结:生活里,那么多的洞洞,而且,这些洞洞很多都有自己的用处。
三、幼儿寻找、探索自己身上的洞洞
1. 结合幼儿身体,师生一起寻找身体上的洞洞。
提问:“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洞洞,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我们头上都有哪些洞洞?他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
2. 幼儿相互讨论头上的洞洞的作用。
耳朵洞洞(听声音,在小耳朵旁边拍拍手)
鼻子洞洞(呼吸请幼儿做闻一闻的动作)
嘴巴洞洞(与幼儿一起做嘴巴变大变小边做边说洞洞变大洞洞变小)
小结:“我们头上有这么多洞洞,它们可以帮我们看到美丽景色,闻到好闻的气味,听到优美的声音,吃到好吃的东西,作用可大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
们。”
3. 幼儿寻找身上的洞洞。
衣领洞洞(可提示幼儿,教师捏住自己的衣领“咦,我的头从这里穿过来了,这里是不是洞洞呢?”)
肚脐眼洞洞(告诉幼儿不要露肚脐眼也不能抠它,会肚子疼)
屁股上的洞洞(排垃圾用的,要擦干净讲卫生)
小结:身上穿的衣服、裤子、袜子等等都用洞洞,这些洞洞会让我们的身体很舒服。
四、探索用自己的身体变洞洞。
1.师:“小朋友们,刚才找到了很多的洞洞,那我们自己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变出洞洞。一起试一试吧。”
小结:“手指碰一碰,洞洞变出来。”
2. 出示波波球,幼儿探索用身体变出大洞的方法。
师:“平时是怎样玩球的?”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变出一个大洞洞,让羊角球钻过去。”
3. 游戏“钻洞洞”
“小朋友们非常聪明,现在我要闭上眼睛,数三下之后请你们变出跟别人不一样的洞洞,看看波波球最喜欢钻哪一个洞洞。”
小结:“小手围一围,小球钻过去。”“小手小腰碰一碰,小球钻过来。”“两腿分一分,小球钻过来。”“小手小脚碰地面,小球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