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9-3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指导手册-2014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方法选择:施工组织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一般来说,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可以采用预制构件和现场浇筑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
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确定各个施工方法的施工时间和施工工艺,并合理安排各个施工队伍的工作。
2.工期计划和进度控制: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因此必须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并进行进度控制。
在制定工期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交通流量、天气条件和施工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3.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准备: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需要大量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包括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车、钢筋加工机械等。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确保施工设备的数量和种类符合施工需求,并合理安排施工设备的使用时间。
同时,还要及时采购和配送所需要的施工材料。
4.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重视施工安全。
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施工质量控制: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道路使用寿命。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包括施工材料的检验、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等。
并通过定期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方法选择、工期计划和进度控制、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准备、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保证。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四)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四)- 装饰装修七、保证外露结构工程质量内实外美的技术措施1、桥梁施工前,精确测定各墩位置,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严防出错,对曲线段上部结构采用加密施工放样点数的方法保证线型圆顺。
2、加强原材的检测工作,水泥、钢筋等厂供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控制其质量规格符合施工要求。
对砂、石料等地材进行材质、强度试验,严格控制其粒径及含泥量不超过设计要求。
3、全部采用集中拌和的方法组织砼供应,拌和设备选用全电脑自动计量设备。
4、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验制度,砼浇筑现场对每批砼均进行坍落度试验并记入施工记录,控制坍落度在标准坍落度的±15mm 范围内,保证砼强度试验的频数、试件组数达到规定要求。
5、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桥梁基底检查,基底的承载力要符合设计文件和结构设计要求6、严把模板质量关。
墩身采用全钢复合大面模板并采用框架加固的无拉杆结构,梁部采用大面覆膜竹胶板,模板加工保证精度要求。
现场安装应牢固、板缝密贴平整,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点,选用有利于砼外观质量的脱模剂,并在涂刷时保证均匀、不流不滴。
以满足清水混凝土要求,拆模后绝不做二次粉刷。
7、砼浇筑时保证其和易性满足结构尺寸要求和砼振捣要求以保证其外观质量,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不过不欠的原则。
对墩身砼采用人工辅助插捣以减少微小气泡的产生,结构物能一次浇筑的必须一次灌完,需设置施工缝时应做好接茬处理,保证接茬平顺,并在续浇时进行按规范进行接茬处理。
8、钢筋在加工时采用模具配合以保证加工精度。
焊接优先选择闪光对焊,没有条件的结构物处也应采用直流焊机。
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或弧形砼垫块以免影响砼外观质量。
八、针对轻轨工程特点制定的保证措施轨道交通工程的桥梁结构不同于一般的铁路及公路桥梁,由于本工程设计为桥上无碴桥面,因此轨道标高只能靠无缝线路轨道扣件来调整,据资料介绍,轨道扣件的调整幅度仅为40MM左右,因此控制结构的整体沉降和变形就变得非常重要,另外由于轨道交通使用的电机设备在运营时会产生杂散电流,此电流会对轨下钢筋砼结构造成腐蚀,因此施工时应从砼本身质量控制上采用防“迷流”的措施,为保证A标段桥梁工程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轨道交通永久性的需要,特制订如下保证措施。
互通式立体交叉课件
•互通式立体交叉•根据交叉处车流轨迹线的交错方式和几何形状来分类:•一、部分互通(菱形、部分苜蓿叶形)•二、完全互通(喇叭形、苜蓿叶形、叶形、Y形、X形)•三、环形•••一、部分互通•指在立体交叉中,只在主要道路方向采用立体交叉,其他方向保留平面交叉。
•用部分匝道连通上下道路。
•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适用于: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用地和地形等受限制时•(1)菱形立交•保证干道的直行交通不受干扰•特点:占地少,投资低•适用:主、次道路相交的交叉口•(2)部分苜蓿叶形立交•二、完全互通•一种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
•匝道数与转弯方向数相等,各转向都有专用匝道。
•适用于:高速道路之间与高速道路之间与其他高等级道路相交。
•每个方向都采用立体交叉。
•(1)喇叭形以喇叭形匝道连接的三岔道互通式立交,即是喇叭形立交。
•特点:形式简单、结构物少、行车安全;占地较大•适用:某一方向左转车量较多的情况•喇叭形立交用在T形或Y形交叉口,结构简单,行车安全方便。
但占地较大,喇叭口应设在左转弯车辆较多的道路一侧,以利主流方向行车。
••(2)苜蓿叶形•最古老的形式,适用于高速间立交和城市外环•优点:结构物少,形式美观,•缺点:左转绕行距离长,占地也较大•(3)叶形•是用两个小环道来实现车辆左转的T形立交•优点:全互通式,造型美观,只需要一座构造物,造价较低;•缺点:绕行路线长,行车不如喇叭式方便,正线存在交织;•适用:远期规划为四路苜蓿叶形立交前期工程•(4)Y形•(5)X形•优点:各方向都有专用匝道,自由流畅,转向明确,无冲突点瓦哦制,通行能力达适应车速高。
•缺点:占地面积大,层多桥长,造价高,不适于市区•三、环形立交•环形立体交叉系由环形平面交叉发展演变而成的,是一种交织形立体交叉。
并可分为二层式、三层式和四层式环形立体交叉。
•环形立交特点:•单向行驶,无冲突点,行车安全、便利;•通行能力有限•交织形立交•占地相对较小•保证主线直通,交通组织方便,但次要道路通行能力和车速受影响,左转车辆绕行距离长•环形立交适用条件:•各方向左转车交通量大致相等的情况•主要道路与一般道路交叉,以五条以上道路为宜•特别对于交叉口改建,周围建筑物不能大量拆迁时,宜采用环形立交•。
G109-3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指导手册-2014
3.1 建设条件调查
用 调查并收集互通式立交设计范围的用地规划等资料,调查立交范围内的地形、
地物及建筑物等情况,收集互通范围的勘察资料。
使
3.2 交通量分析
部
院内 收集并分析互通式立交各转弯及直行交通量、交通组成及特点。
3.3 相关道路调查
计
设 1、调查被交路的功能、等级、起讫方向、路基断面、路面结构、排水、防护
11、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1)设计时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保护方针,坚持最
大限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恢复的原则。
(2)互通式立交匝道布置应尽量避开生态价值损失比较大的区域,如林带、
水体等,最大限度尊重原始地形、地貌,避免大填大挖,以利于水土保持。
(3)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
6.6 匝道与被交叉公路的平面交叉设计 ................................... 41
互通式立交设计指导手册(V1.0 版)
1总则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1 为指导、规范和统一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特制定本指导手册。
1.2 本指导手册适用于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互通式立交专业的设计,是
院 之间应相互协调,并应综合考虑远期规划和分期修建的需要等。
3、适应性原则
计
互通式立交型式应与预测分析的转换交通量相适应。
设 4、经济性原则 划 互通立交匝道布置应充分分析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 规 下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和工程造价,尽可能以较小的工程规模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平。 通 5、综合性原则
江 产权单位等信息。
限 3.5 其它
仅收集项目的审查意见和批复意见,明确互通立交的布局,收集项目的防洪评
互通式立体交叉说明
二、设计标准2.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26m;2.2设计速度:100 km/h。
2.3设计荷载:公路-I级。
2.4地震:本标段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5桥下净空:项目区内目前没有通航河流,基本无水路运输量。
2.6设计洪水频率:1/100。
2.7通道的长度,满足路基宽度的设计要求。
三、互通式立交和服务设施本标段共设置互通立交1处,为车村互通式立交;天桥1座。
3.1铁门枢纽互通式立交(1)设置位置及地形状况根据现场地形条件,结合遂平县规划及政府意见,车村互通式立交布设于车村镇东侧约6公里处,距离东侧木扎岭景区约6公里。
连接道路为北侧的国道G311,与本项目进行交通转。
车村镇位于伏牛山腹地,洛阳市嵩县南部,地域辽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众多的的奇山秀水、原始生态等自然风光,又有不少古迹、寺庙、革命纪念地等人文景观。
互通的设置为车村镇及周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交通环境基础。
本互通采用混合苜蓿叶互通式立交,主线上跨连霍高速。
匝道设计时速采用60/40公里/小时,双车道匝道路基宽10.5米,单车道匝道路基宽9.0米。
(2)主要技术指标①主线:平面设计:立交范围为K0-850~K2+150,总长3000米,最小平曲线半径R=1070米。
纵面设计:立交区最大纵坡为-2.100%,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竖曲线半径R=10000米。
横断面设计:本互通式立交区主线路基宽26米,双向四车道,行车道宽度为3.75米;中间带宽4.5米(中央分隔带宽2.0米,路缘带宽2×0.75米);硬路肩3米(含路缘带0.5米);土路肩宽0.75米。
横坡设计:主线最大横坡为4%,土路肩采用4%的横坡。
变速车道:单出口减速车道按直接式设置,长度不小于125米,渐变段长度不小于90米;单入口加速车道按平行式设置,长度不小于200米;渐变段长度不小于80米。
双出口减速车道按直接式设置,长度不小于190米,辅助车道长度不小于300米,渐变段长度不小于80米;双入口加速车道按直接式设置,长度不小于350米;辅助车道长度不小于350米;渐变段长度不小于160米。
平定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设计
根据对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 , 权衡利弊 , 从中优 选 ,将 平 定 枢 纽 的 位 置 选 定 在 太 旧高 速 公 路 K + 3 m处 , 12 3 8 1 k 分别距离太旧高速公路 旧关 、 平定 收费站 3k m和 2k m,太 旧高速以南部分跨越南川 河, 位于南川河河滩 , 地形较为平坦 ; 以北位于南川 河北岸 山地 , 地形起伏较大。
作者简介 : 颖(99 王 17 一 )女 , , 山西晋城人 , 师 , 工程 大学本科 ,03 20 年毕业于华 中科技 大学交通工程专业 。
2 1 年第 5 01 期
王
Hale Waihona Puke 颖: 平定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设计
5・ 7
地制宜地利用现有的环境 、 条件布设枢纽 , 避免或减 少拆迁 、 占地 。 . 因起点( 即阳盂高速与太 旧高速交点 ) 往北延伸 为分离路基 , K + 4 ( 在 0 50 左线 为 Z 05 0 进入 ( K +2) 或 驶出) 维社隧道 ; 枢纽可取位置又处在太 旧高速公路
旧关、 平定收费站之间。这两个因素是本枢纽方案设 计赳程 中需要重点考虑的, 他们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案一为变异苜蓿叶型方案 ,方案二为全苜蓿叶型方 案, 方案三为双喇叭型方案 , 方案 四为四路环型( 匝
道交织型) 方案。 并从交通适应性 、 实施和施工特点 、
环境适应性 、 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 比选。
19 年 6 96 月建成通车 , 是山西省交通最为繁忙的干
1 项 目概况
平定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 以下简称平定枢纽 )
线公路 , 是晋煤东出的重要通道。 设置平定枢纽的 目 的在于衔接 阳盂高速公路与太旧高速公路 , 为两条 高速公路之间的交通流转向提供快速、 便捷的服务。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说明书(长春松原段高速) 课程设计 精品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设计说明书班级:交通××班姓名:××学号: 2 0指导老师:××目录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1)第二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 (1)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项目概况 (1)第二节设计范围 (1)第三节设计内容 (1)第四节设计速度 (2)第五节设计依据 (2)第二章设计原则 (3)第一节标志设计原则 (3)第二节标线设计原则 (4)第三章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方案 (5)第一节标志设计 (5)第二节标线设计 (10)第三节施工要求 (15)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 (20)附录图、设计图纸 (21)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项目概况长春北互通位于珲乌高速公路长春至松原段起点,被交叉道路为长春市环城高速公路。
长春北互通式立体交叉位于长春北侧小城子附近,在长白铁路东侧,该立交向南可通过亚泰大街与长春市区相连,是长春市通往松原、白城方向和哈尔滨方向的重要出口;并且通过长春市绕城高速与长春至珲春高速公路、长春至营城子高速公路、长春至四平高速公路及长春市周边的主要公路相连。
其中长春至松原段高速公路下穿,是贯穿南北方向的主干道,主线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 的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基宽度21m。
平面交叉口计算车速视车车流行驶方向而定,直行车在进口道部分的计算车速一般取路段车速的0.7倍,左右转车辆的计算车速宜取路段车速的0.5倍。
本次设计主要以平面交叉口和长春——松原段高速公路下穿段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为主。
第二节设计范围长春松原段高速公路下穿段以及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为主。
第三节设计内容1、交通标志设计根据最新规范,进行交叉口及路段交通标志的详细设计,包括各类标志前置距离、设置组合、版面设计、尺寸设计,支撑方式设计等。
2、交通标线设计依据最新规范,进行交叉口及路段交通标线详细设计,包括车道宽度标划、交叉口及路段纵向标线、横向标线及字符标记的设计等。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三)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三)
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组织及技术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
本标段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建立原则为:紧紧围绕质量管理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创优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通过质量管理及组织、技术保证措施和及时准确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施工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见附图《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框图》。
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经理牵头,项目部总工程师、项目部各有关业务部门人员和各施工队队长、主管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参加。
同时形成内外贯通、纵横到位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见《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质量管理责任制
根据质量创优目标,我局将在中标后建立系统的岗位责任制,具体内容见本章第一节。
三、建立质量情报信息网络,加强质量管理
以质量技术管理网络为基础,建立质量情报信息网络,确定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员为质量信息情报员。
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科设专人负责质量管理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搜集、传递、整理、分类和归档,作为总结前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确定下阶段质量管理目标。
立体交叉设计PPT课件
子叶式立交:
只需一座构造物,造价较低,造型美观。 但交通运行条件不如喇叭式好,正线存 在交织,多用于苜蓿叶式立交的前期工 程。布设时以正线下穿为宜。
第21页/共72页
X型式立交
第22页/共72页
第23页/共72页
优点:各方向运行都有专用匝道,自由流畅,转向 明确;无冲突点,无交织,通行能力大;适应车速 高。 缺点:占地面积大,层多桥长,造价高,在城区很 难实现。
第7页/共72页
二、交通量、交通性质
城市道路:Q现状=4000~6000PCV/h 主要交通性主干道,可选择立交。 三、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及管理方式 城市重要交叉口(出入城交叉口、快速路系统) 山城、大桥下的滨河路 城市边缘,交通量大而管理不方便。 四、公、铁立交设置条件 车交一次封闭时间超过20分钟。 昼间汽车和火车交通量达到一定程度。 昼间紧急封闭道口时间过长,且汽车交通量大。
第18页/共72页
苜蓿叶式立交
a)为标准形; b)为带集散车道形。
第19页/共72页
优点:立交平面形似苜蓿叶,交通运行连续而 自然,无冲突点,可分期修建,仅需一座构造 物。 缺点:占地面积大,左转绕行距离较长,环圈 式匝道适应车速较低,且桥上、下存在交织; 应用:适于高速道路之间的立交,城市内因用 地限制很难采用。因其形式美观,如果在城市 外围的环路上采用,加之适当地绿化,也是较 为合适的。 布设:为消除主线上的交织、避免双重出口、 使标志简化以及提高立交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 全、可加设集散车道。
3.确定推荐方案:在地形图上按比例绘出各比较 方案,完成初步平纵设计、桥跨方案和概略工程量 计算,做出各方案比较表。全面比较后确定推荐方 案(一般1-2个)。应考虑交通是否流畅安全,各匝道 的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是否合理,相互配合是否 合适。立交桥的结构布置是否合理,设计和施工难 易程度,整体工程的估价、养护营运条件以及立交 的造型和绿化等。
简化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流程在变速车道设计中的应用
效 措 施 ,较 为 准 确 的控 制 匝道 的长 度 。
束关 系
匝道 、连 接 线构 成 。 这 些 路通 过互 相 影 匝 道 在平 面设 计 的 过程 中要 考 虑 两 端 连
接道 路 的高差 、 跨越 障碍 物 的高度 、 净空、 圆曲 线 的加 宽 及 超 高过 渡段 长 度 等 诸 多 因素 。 匝道 通 过 变 速 车 道从 主线 出入 。 本 文 提 到 的 匝道 不 包 含 变速 车道 。 实 际 上 本 文 提 到 的 匝道 的设 计 是 从 变 速 车 道 的 末 端 开始 的 ( 为叙 述 简 便 暂 且 称 之 为 极 限 流设 计 法 )。 匝道 的平 面 设 计 不包 含 变 速 车 道 ,但 要 考虑 变 速 车 道 对 匝 道 的约 束 。 互通 是 平 纵 横 所 有 矛盾 的高 度 集 中 和 统 一 。平 面 设计 必须 要 为 后 续 的 纵 断 面设 计 和加 宽 及 超 高 过 渡创 造 必 要 的 条 件 ,否则 就不 是有效 的平 面设计 。 主 线 与 变 速 车道 及 匝道 间 的 约
一
、
变 速 车道 连 接 主 线 和 匝 道 ,主 线 的 车 速 高 ,匝道 的 车 速 低 ,需 要 在 变 速 车 道 上 进 行过 渡 ,变 速 车道 上 的车 速 通 常 都 很 高 。减 速 车 道 是 由 于驾 驶 员 还 没 有 摆 脱 高 速驾 驶 的惯 性 ,驾 驶 员 和 车 辆 都 需 要 一 个 时 间和 空 间 来 进 行 调整 ,而 在 加 速 车 道上 的车 辆 即将 汇入 主线 的高 速 车 流 ,此 时 通 常 是 加速 并 且 寻 找 合适 的 时 机 。 由于 变 速 车 道 的 这种 特性 ,为 了 确 保 行 车 的 安全 ,在 《 规 范 》 中有 相 应 的规 定 ,确 保 平 纵 线 形 的 连 续 。从 以 往 的规 范和 《 送 审稿 》 来看 均 不 推荐 在 变 速 车道范 围 内进行超 高过 渡 。 由于匝道 通过 变 速车 道从 主线 出入 , 变 速 车 道 的形 式 就 决 定 了 与其 相 接 的 匝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要点
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设计
P规划设计 LANNING & DESIGN 文/孙志远
概述
高速公路之间以及高速公路与其 它高等级公路交叉时主要采用的互通式 立体交叉。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对促进国 民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的开发、生产 力的合理布局、区域间的合作、投资环 境的改善、交通出行的消费、生活水平 的提升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因此,互通式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 构造物和组成部分,其设计就显得十分 重要。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不仅要保证互 通式立交具有完善的交通功能、较高的 服务水平、行车安全舒适、降低工程造 价,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美观性,提升公 路的景观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互通式 立体交叉方案设计步骤及各步骤中需要 考虑的因素。
线与被交路相交而设置的跨线桥、匝道 与主线或被交路相交而设的匝道桥以及 立交中跨越沟渠的桥梁。跨线桥位置多 由主线和被交路的位置而定。匝道桥位 置,应在匝道的线位设计时选定,因而 在设计匝道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时应 注意桥梁实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
立交区内的涵洞设置应考虑整体 立交区内的综合排水功能,保证立交区 内的水能快速完全的流离立交区。 桥涵结构形式的选择
纵断面设计时,除了满足规范规定 的最大纵坡外,坡度要尽量小一些,避 免多次不必要的反坡。由于驶出高速公 路时,车辆需要减速,所以出口匝道宜 为上坡;同理,驶入高速公路,车辆需
2012年第5/6期 (3月) 《交通世界》 129
P规划设计 LANNING & DESIGN
公路路线设计
文/唐要安
前言
由于汽车工业和公路交通运输的
迅速发展,公路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
交通量剧增,导致交通事故频繁,所以 对公路路线设计,就不能只停留在几何 尺寸的设计上,不仅要满足汽车行驶力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五)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五)第三章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投标书中,我局承诺的标段工期目标为十一个月,比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提前一个月。
为确保以上工期目标的实现,制订如下措施:员的职责,完善考核及奖罚制度。
实行分工负责,按大工序分工把守。
围绕工期目标制定各阶段进度计划和具体措施,每月检查落实情况,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及时掌握施工动态,了解各项目进度情况。
采用计算机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对工期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按工作内容和进度要求适时调整各生产要素,满足工期要求。
合理安排工序,紧紧抓住关键线路上的工序不放,正确处理各工序之间的矛盾,做到环环相扣,井然有序。
对未完成进度计划的查明原因,制订改进措施,使工程进度按计划进行。
做到旬保月、月保季、季保总工期。
设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建议、小改进”五小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作用,加快施工进度。
五、开展劳动竞赛,引入竞争机制工程施工过程中,适时组织队间劳动竞赛。
开展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的活动,并辅以经济手段,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和职工工作热情,不断掀起施工高潮,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六、加强调度指挥,强化协调力度强化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超前布局谋势,及时解决问题。
重点工程或工序,采取垂直管理、横向协调的强制手段,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
本工程施工需度过长江汛期、某市市雨季时间较长、A标段施工地处汉江边且地势较低,这此都构成保证施工工期的不利因素,为保证汛期及雨季不影响正常工期,特制定以下保证措施:1、基础施工正值汛期及雨季,对桩基及承台施工均有较大影响,为此我局将准备充足的防排水设备,桩基施工采用提高水头高度、拌制较稠泥浆办法保证正常钻孔;承台施工时采用钢板桩挡板,并稍扩大基础开挖轮廓,设置排水沟用水泵排水,在下雨时用钢管及帆布做防雨棚不影响挖基施工。
2、上部结构施工受汛期影响不大,但受雨季影响较大,在雨季施工时加高支架两侧的防护栏杆,在施工作业区上布置雨棚以不影响正常施工作业。
南京古平岗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选型与方案设计
南京古平岗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选型与方案设计摘要:在综合考虑交通量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互通等级,并且结合古平岗互通式立交分期实施的特点,确定了该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主要问题是寻找出一个既可分期实施、减少一期投资,又能在总体建设规模上降低工程造价的可行方案。
通过两个个互通立交方案的比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推荐采用蝶型加相应连接匝道的集合型立交方案。
关键词:互通式立交;整体设计;分期实施;设计分析Abstract:In considering the traffic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identified communication, grade, and with Gu Ping Hill interchange phased imple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interchange is the main problem to find out a phased implementation, can reduce a phase of investment, but also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scale to reduce project cost a feasible scheme. By two months of interchange schemes, considering all factors, recommend the use of butterfly and corresponding connecting ramp set type of Interchange Scheme。
Key words:Interchange; overall design; phased implementation; desig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412.35+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翻译结果重试抱歉,系统响应超时,请稍后再试支持中英、中日在线互译支持网页翻译,在输入框输入网页地址即可提供一键清空、复制功能、支持双语对照查看,使您体验更加流畅拟建古平岗立交主线位于南京市“井”字型快速内环北线西段。
通用指导书
③. 服务区、立交收费站土石方应一次计入主线工程。 注:将原条文服务区、收费站两条合并为一条,并明确所有土石方 计入主线工程。 ④. 填方路基边沟的挖方,不作为利用方使用,也不作为弃方处
理。 ⑤. 路基土石方计算和调配时,挖方总数量中含挖方清表数量,
处设变坡点,变坡点上的坡率 1:1.5,变坡点下的坡率 1:1.75, 变坡点处以半径 30 米的圆弧过渡; 3. 当路堤边坡高度 12 米<H≤16 米时,边坡采用平台式,路面下 8 米处设 2 米宽平台,平台上下的坡率均采用 1:1.5,平台外倾坡 度 4%; 4. 当路堤边坡高度 16 米<H≤18 米时,边坡采用平台式,路面下 8 米处设 2 米宽平台,平台上的坡率采用 1:1.5;平台下的坡率采 用 1:1.75;平台外倾坡度 4%; 5. 当路堤边坡高度 H>18 米时,边坡采用平台、折线式,路面下 8 米 处设 2 米宽平台,再向下 8 米设变坡点,平台上的坡率采用 1:1.5; 平台下的坡率采用 1:1.75;折线下的坡率采用 1:2。平台外倾坡 度 4%,变坡点处以半径 30 米的圆弧过渡。 6. 填方路段的填方边坡坡脚设有 2 米宽的护坡道。 7. 当边坡大于 20 米根据稳定计算结果,参照上述坡比确定边坡型式。
8
8. 其他等级公路路基边坡坡率一般情况下可采用 1:1.5。 9. 与其他高速公路路基衔接时,如果坡比大于 1:1.5,一般在匝道
或主线范围内设置 20m 的坡比过渡段。 10. 边坡高度大于 20m 的高路基或地面斜坡率大于 1: 2.5 的路基,
应进行稳定性验算,(强度参数 C、Ф值应根据路堤填料取样试验 确定),合理确定边坡型式及坡率。 11. 浸水路基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包括防护的边坡)坡率不宜 陡于 1:1.75,采用 35cm 厚的浆砌片石护坡。 3.2.2 路基填料要求: 1. 路基填料应取样并进行击实、CBR 室内试验,以确定是否满足强度 要求。 2. 借方的路基填料根据沿线料场调查,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力学指 标较高的山皮土、碎石土、砾石土、石渣等粗粒料作为路基填料。 3. 利用方作路基填料时,应满足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不满足时可 以考虑改良利用,并在设计说明中提出改良的具体措施。 4. 严禁使用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含量超标 的土填筑路基。路床和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 5. 液限>50%、塑性指数>26 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筑。 6. 粉煤灰、煤矸石等特殊材料作为路基填料时应进行详细的经济、技 术论证。 7. 浸水路基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 8. 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部分的路基填料必须选择山皮土、碎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 匝道与被交叉公路的平面交叉设计 ................................... 41
互通式立交设计指导手册(V1.0 版)
1总则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1.1 为指导、规范和统一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特制定本指导手册。
1.2 本指导手册适用于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互通式立交专业的设计,是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院专业技术标准
JSJTY G109-3—2014
互通式立交设计
指导手册
(V1.0 版)
2014-12-20 发布
2015-01-01 实施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互通式立交设计
指导手册
(V1.0 版)
二○一四年十二月
互通式立交设计指导手册(V1.0 版)
江 产权单位等信息。
限 3.5 其它
仅收集项目的审查意见和批复意见,明确互通立交的布局,收集项目的防洪评
价、环境影响性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等资料、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意见及有
关文件,作为设计的依据。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3
互通式立交设计指导手册(V1.0 版)
4 互通式立交总体设计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划 7、对于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及已建高速公路上增设的互通立交,应注意施工期 规 间的交通组织,并提出相应的保通措施。
通 8、互通式立交设计尽量避免采用复合式互通式立交方案,当确需要设置复合 交 式互通式立交时,应对互通式立交的服务水平及安全性进行计算评估,切实保证 省 互通式立交运营的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当高速公路沿线有吸引客流的规划时,应考虑设置位置上的布局分期规
划,主线在相应位置预留互通的建设条件,且平纵指标应满足互通设计的技术要
求。
(2)工程技术的分期实施主要是指为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为满足近期交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需求,近期只实施部分的互通匝道,形成不完全互通,远期随着交通量增长及城
市发展的需要,再实施其余匝道,最终形成完全互通。
3.1 建设条件调查
用 调查并收集互通式立交设计范围的用地规划等资料,调查立交范围内的地形、
地物及建筑物等情况,收集互通范围的勘察资料。
使
3.2 交通量分析
部
院内 收集并分析互通式立交各转弯及直行交通量、交通组成及特点。
3.3 相关道路调查
计
设 1、调查被交路的功能、等级、起讫方向、路基断面、路面结构、排水、防护
省 5.3 互通式立交方案比选原则........................................... 10
5.4 互通式立交方案比选要点........................................... 10
苏 6 互通式立交几何设计 ............................................. 13 江 6.1 平面线形设计 .................................................... 13 限6.2 纵断面线形设计 .................................................. 14
路。
(1)连接道路在路网中不应低于次要干道或集散路的功能,且不应有较大横
向干扰;
(2)通行能力应满足过境和集散交通量的要求,能够满足交通量的增长需求;
同时分配到附近公路网的交通量应适当,不应使现有道路或其局部路段负担过重;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4
互通式立交设计指导手册(V1.0 版)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计 4.1 互通式立交总体设计原则............................................ 4
设 4.2 互通式立交总体设计要点............................................ 4
划 4.3 互通式立交设计与其他专业协调 ...................................... 6
内 指标较高、视距良好、易于识别的地方,尽量避免将出口设置在跨线桥后。当出
院 口无法避免设置在跨线桥后时,应对互通的视距进行计算分析,确保行车安全。
计 6、互通式立交设计应系统、全面的考虑其安全性,尤其应注意布局的一致性、
设 车道数的连续和平衡、行车视距的保证、以及设置标志标牌要求、运行速度差异
最小化等。
在此基础上参照本指导手册进行设计。
部
内
院
计
设
划
规
通
交
省
苏
江
限
仅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1
互通式立交设计指导手册(V1.0 版)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2 设计规范和主要技术标准
本指导手册主要依据或参照下列标准、规范和规定: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8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根据路网布局等条件选定的被交道路,在通行能力和其他方面不能满足
需要时,应进行改建设计。
3、互通匝道设计速度的选择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一般应根据交通量、车辆组
成、收费方式、地形地物、汽车在匝道上运行速度的变化以及交通使用条件等因
素选定。一般互通式立交的匝道设计速度采用 40km/h,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
苏 9、鉴于土地资源宝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需求,互
江 通式立交设计时应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尽量节约占地。
限(1)在分析交通量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貌,选择占地面积较小的互通式立交
仅形式。
(2)在保证安全、视距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匝道的平、纵线形指
标,缩短匝道绕行距离,降低占地规模。
11、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1)设计时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保护方针,坚持最
大限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恢复的原则。
(2)互通式立交匝道布置应尽量避开生态价值损失比较大的区域,如林带、
水体等,最大限度尊重原始地形、地貌,避免大填大挖,以利于水土保持。
(3)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
院 之间应相互协调,并应综合考虑远期规划和分期修建的需要等。
3、适应性原则
计
互通式立交型式应与预测分析的转换交通量相适应。
设 4、经济性原则 划 互通立交匝道布置应充分分析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 规 下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和工程造价,尽可能以较小的工程规模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平。 通 5、综合性原则
对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补充和细化。
1.3 互通式立交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以安全、适用、经
济、美观、节能、环保为原则,在满足互通立交使用功能和运行安全根本需求的
基础上,充分体现人车路和谐、节约资源、控制造价的设计思想。
用
使 1.4 设计文件编制时,首先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4)互通位置应避开大型社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减少噪音对周边
地区的影响。
4.3 互通式立交设计与其他专业协调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应做好与多专业的综合协调 1、与桥梁专业的协调 (1)互通式立交平纵设计时应考虑桥梁设计及施工的便利性。应尽量避免分、 合流鼻位于桥上;如条件受限无法避免时,分、合流鼻位置应有利于桥梁布跨、 选择合适的结构型式。 (2)位于桥梁段的匝道,其加宽和超高过渡要易于桥梁结构处理简单化。 (3)无论是主线上跨匝道,还是匝道上跨主线或是匝道互相交叉的跨线桥, 一般均应布有边孔,以便增加视距,开阔视野,增加美观。 (4)主线跨越匝道、无中央分隔带的被交路时,不宜在道路中央设置桥墩, 以免影响行车安全和道路景观。 (5)互通式立交区及附近的桥梁,当需在桥上设置交通标志时,桥梁设计应 考虑因设置标志而增加的荷载及对桥梁安全的影响。 (6)互通的匝道跨越现状道路时,应注意避让被交路的构造物,控制桥梁的 跨径,减少因跨径加大导致的工程规模的增加。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目录
1 总 则 .......................................................... 1
2 设计规范和主要技术标准 .......................................... 2
3 互通式立交设计准备工作 .......................................... 3
划 及规划信息等,并应实测相交叉道路的平、纵、横断面。
规 2、向地方政府或交通主管部门了解核实地方路网交通规划。
通 3、合理确定互通的交叉位置和上跨、下穿方式。
交 3.4 排水及管线调查
省 调查并收集互通式立交所在区域的现状排水情况以及规划情况,调查并收集
苏 互通立交范围内的各种管线、杆线(包括地下管线)的资料,明确其位置尺寸、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导手册》(2005 版,交通部公路司编著)
用
使
部
内
院
计
设
划
规
通
交
省
苏
江
限
仅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2
互通式立交设计指导手册(V1.0 版)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3 互通式立交设计准备工作
互通式立交设计应通过实地勘测和调查,了解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做好 设计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多因素、多约束条件的互通式立交进行综合最优化设 计。
规 5 互通式立交选型及方案比选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