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分析
2.2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3.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变过程,如地壳运动、流水侵蚀等。
4.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地球表面形态进行模拟和分析。
5.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建筑地点、规划交通线路等。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教学过程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人。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地球表面形态的成因、演变过程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同时,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实践性、探究性、互动性、情境创设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起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地球表面形态》高中地理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高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教学难点: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及机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表面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形态变化。
2.知识讲解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如陆地、海洋、山脉、高原、平原等。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化侵蚀等。
3.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讲解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分析长江流域的河流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河流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4.小组讨论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何合理利用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5.实践活动以家乡为例,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地球表面形态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要求学生绘制家乡地形图,标注主要地形特征。
6.课堂小结强调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作业布置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的参与程度。
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语言表达、教学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地球表面形态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地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时,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地球表面有哪些主要形态?它们是如何分布的?”然后,展示地球表面的山脉、高原、平原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特征。
“同学们,你们知道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吗?”“是因为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高大的山脉。
”“很好,那这种地壳运动的力量是如何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的呢?”“地壳运动的力量会使得地表产生皱褶,形成山脉,同时也会造成地震等自然灾害。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对课标的理解该节课为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课的内容,课程标准对该内容的要求是,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分析内力的作用结果和主要的地质构造形式。
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学有所用。
二、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是学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之后的新内容,学生有了对地壳相关知识的理解,我们就可以沿着学生的思维路线,引导学生来分析我们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进一步分析和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的意义和内力作用的表现。
从而,将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地质作用是形成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力的来源。
2、辩证的认识板块学说和海路分布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中的褶皱和断层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的读图识图能力,会绘制地质构简图。
2、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对知识的探究精神。
2、使学生知道利用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找水、找矿。
3、在学习地质构造的过程中实现唯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强化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地质作用,辩证的看待板块学说2、教学难点:理解地质构造的基本形式;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演示法、识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六、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教学模型演示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陆地上的五种主要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吗?他们是不是亘古不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共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演示】利用电脑多媒体展示海陆变迁,板块运动的演示动画。
并出示材料,关于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
(动画演示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探究】这种演变的作用力来自哪里呢?学生组成探究小组,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学生回答】学生每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回答。
最新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中的一个镜头。
(让学生根据本地的地貌,多举实例说明)在这第二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的不断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讲述】要促使物体发生变化,必须有什么的作用?(力)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投影下列表格,师生边讨论,边填写)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
(举例说明,也可让学生来举例)张 力作 用 向斜槽部(B ) 挤压力( )( ) 背斜顶部(A ) 张力( )( )上述我们知道判断背斜和向斜不能单纯的从山地和谷地来判断,要准确判断背斜和向斜必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举例说明)(图中①~⑥表示岩层年代由新到老)【讲述】断层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什么是断层,它通常会形成怎样的地形呢?(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课本P39的思考题,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要强调断层与断裂的区别,在于岩体是否错动位移,举地形名称了解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2013.10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教师:郑秀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说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2.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及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及位置3.列举地质构造的类型,阐述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板块分布图,学生记忆板块名称及位置,从而解释地球上宏观地形的形成原因2.通过实验演示和版画,学生理清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能够培养起客观的分析地理事物成因的精神和兴趣2.通过展示美丽的地形图片,学生建立起对自然地理环境敬畏和喜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难点:画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解释形成的地形【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画图法、地理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运用视频《巴基斯坦地震震出小岛,小岛终将消失》视频导入,设置问题1:巴基斯坦小岛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说明了地球表面形态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总结:说明地球表面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推进新课问题2:导致巴基斯坦小岛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哪两个方面?生: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师生活动:结合课本归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形式承接:今天我们出门旅行看到的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如山脉、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都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但某一个时期内,会有一个主导的力量,今天我们主要讲述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聚焦巴基斯坦地震:1991年~2013年巴基斯地区发生的大地震PPT呈现2013年世界7级以上地震跟踪分布图问题3:为什么巴基斯坦地区地震频发?学生讨论回答::与板块的位置有关,这些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二)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师生共同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学生记忆六大板块名称和大体位置问题4:你能从图中找出位置分布或者形状特殊的板块吗?学生尝试找出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教师提示: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哪个半岛?学生回答问题5:板块与板块之间是如何相对运动的?并且形成哪些地形?生: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碰撞挤压或者彼此分离教师运用几本课本进行演示板块碰撞与分离,学生分别说出可能形成哪些地形教师进行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碰撞挤压消亡边界山脉、海沟、高原、岛弧彼此分离生长边界海洋、裂谷、海岭举例分析: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红海、大西洋呢?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呢?学生结合地图册,找出这个事物的位置,结合板块分布进行分析成因问题6: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一座褶皱山,你觉得什么事褶皱?(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生: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岩层发生弯曲,好像衣服的褶皱有向下弯曲和向上弯曲。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三维目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因素,识通过对当地典型地貌的实地考察学习和探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播放录像(丰富的地表形态: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平坦的太湖平原、富饶的四川盆地、美丽的江南茶园)。
请同学们讨论并总结:地表形态有何特点?生师很好。
地表形态真是丰富多彩。
那么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永板第二节地球表面形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推进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并思考“地表形态是永恒不变的还是不断变化的?”媒体显示:生师板书: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生师同学们填得很好。
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师对。
内力作用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是地表形态的主力塑造者,那么它是怎样板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师大家看到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地壳的运动引导了地表形态的变化。
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其运动的呢?近几十年来对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解释很多,其中最为盛行的一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投影:大家看图,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
(一一指出,带学生在图上查找生师出示一空白的板块构造图,请学生抢答式确认各大板块的名称、位置。
生1.2.师同学们的速记效果不错,说明找到了规律。
另外,从图中还可看到符号“→︱←”“←︱→”,这是板块的运动方向,说明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省将全面推行试用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面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
尤其面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点。
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被看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的标志和核心任务。
本课设计以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2.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地表形态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它同本章其它各节内容密切相关,是学习地貌、地形的基础,也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本节内容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节内容杂、知识多、容量大、基础性强,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与实践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了解构造地貌。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然后再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是长期的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关于内力作用与地气形态这部分内容,教材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加以阐述,给学生以宏观的认识。
特别是“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难点,教材用“活动”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相互挤压碰撞、彼此分离)及对地形形成,变化的重大影响,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类型、基本形态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4)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
(3)通过对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
三、教学方法简介: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新课程改革中,就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学生由被动式的接受学习改革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地球表面形态》 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学生能够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2)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教学难点(1)板块运动的原理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知识。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直观教具,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的关系等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合作学习。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地球表面景观图片,如山脉、峡谷、平原、海洋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内力作用①介绍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②讲解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③重点讲解地壳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以及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形成褶皱山系、断裂带等。
(2)外力作用①介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②讲解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③分别举例说明各种外力作用的形成过程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风蚀蘑菇、三角洲等。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学生还要有能力和品质的双重提高。
因此在本节课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模拟动手——设疑——探究——建立思维模型——探究等方式,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地貌形成原因形象化和具体化,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在高中地理体系中,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成因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理论,是解决区域地理问题必须借助的重要知识,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对地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了,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理解,对今后顺利开展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堂课的地理韵味很浓,理论性又比较强,特别是其中出现的一些专门的地理术语比较多,使之成为目前高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但限于水平,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对地形的了解也往往流于表面,关注局部。
而无法对全球作出一个让自己都信服的解释。
2、根据平时对学生了解,对世界地形的成因等一些自然现象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利于本堂课的顺利进行,许多学生甚至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都关注过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地球表面形态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地貌类型;2.掌握地球表面形态与地理过程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释地球表面形态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原因;3.地球表面形态的地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4.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学习新课:首先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地形、地貌和地势。
然后详细介绍主要的地貌类型,如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以及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同时,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对各种地貌类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并尝试解释它们的形成原因。
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地貌类型,如沙漠、森林、珊瑚礁等,让学生探讨它们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一些著名的地貌类型,了解更多有关地球表面形态的知识。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解释。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地球表面形态的地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5.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地球表面形态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地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同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短文,或者搜索一些著名的地貌类型并撰写简介等。
6.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更多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书籍和文章,或者参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貌景点,以增加对地球表面形态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他们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理解程度;2.通过小组展示和课堂讨论的效果,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2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已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针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学习,学生普遍对地形、地貌的概念较为熟悉,但对于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的作用等方面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需关注以下学情:
3.结合时事新闻或身边的地理现象,如我国的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等,让学生意识到地球表面形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等,并通过图片、实例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地形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知识联系的重要环节。在本章节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卫星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表面的特征,引发他们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好奇心。
2.提问:“大家认为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形态?这些形态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通过操作三维地形模型,亲身体验地形地貌的变化。
2.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以下策略:
-通过案例教学,引入真实的地理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地形形成的原因。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实践中学习和理解地形的分类和特点。
-结合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全面理解地表形态对环境的影响。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2)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中的一个镜头。
(让学生根据本地的地貌,多举实例说明)在这第二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的不断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讲述】要促使物体发生变化,必须有什么的作用?(力)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投影下列表格,师生边讨论,边填写)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
(举例说明,也可让学生来举例)【过渡】正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的作用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其中内力作用是地形的塑造者,它形成了地形的“粗毛坯”,那么内力作用是怎样塑造地形的?【板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述】地壳是怎样产生运动的?是如何运动的?这些问题是历来许多科学家力求解决的,也因此产生了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它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讲述】板块构造学说认为: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④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题】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从课标要求来看,教学活动的重心是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原因分析,并能让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
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进行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入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的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然后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最后教材把人类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通过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力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思;3、通过对一些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得能力;【教学重点】1、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2、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教学难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
【教学手段及方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动画展示;探究合作;读图分析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播放:介绍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多媒体】:不同区域地表形态的展示师:从这些图文资料中,同学们有何启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结论:1、地表呈现着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2、地壳和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3、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的镜头补充:地表形态是地球的外貌形态,也叫地形或地貌【承转】是什么原因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呢?其力量来自哪里?【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板书】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新课教学】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生朗读,教师解读)学习目标: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高大山地或裂谷带的形成。
4、了解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多媒体】地壳物质循环图引导学生读图:图中表现有岩浆活动和流水的作用,分别属于内力和外作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包括有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承转】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
正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的作用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其中内力作用是地形的塑造者,它形成了地形的基本骨架,那么内力作用是怎样塑造地形的呢?【板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述】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着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的奥秘,之前有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目前较为盛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基本观点【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此部分内容,完成多媒体展示的填空【多媒体】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1、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火山、地震灾害多集中在这一地带。
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1、什么是岩石圈2、六大板块的名称、范围、位置3、板块运动中有哪些基本运动形式和边界类型4、依据板块构造图,我国为什么多地震【师生合作】在学生回答每一个问题之后,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六大板块分布图和动画、实物演示做补充讲解2、以大洲大洋名称去记六大板块的名称,但与大洲大洋的分布范围和位置是不一致的3、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板书】2、宏观地形【合作探究】:在板块运动的不同边界类型上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活动】依据下图,请说出图中标注出的地表形态所在的板块位置和边界类型1、阿尔卑斯山2、大西洋3、红海4、东非大裂谷5、东亚岛弧6、马里亚纳海沟7、落基山脉8、安第斯山脉9、喜马拉雅山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教师作适当补充【师生合作】规律总结,完成下表的填写【过渡】任何区域和任何时间,地壳运动都在不断进行。
岩层经地壳运动而发生的变形变位,如倾斜弯曲或断裂错开,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保留在岩层中的“痕迹”。
地质构造的两种最基本的类型为褶皱和断层。
(展示景观图片)【板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问题1、什么是褶皱?褶皱分为哪两种基本形态?2、什么是断层?断层分为哪两种基本形态?【板书】1、褶皱:背斜和向斜2、断层:地堑和地垒【过渡】我们知道了褶皱及断层的概念,那么他们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多媒体】褶皱和断层的形成。
(在断层处强调一下断层与断裂的区别)【讲述】褶皱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一般形成山岭;褶皱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一般形成谷地。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
【图片展示】【多媒体】1、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
通过手肘弯曲实验以及典型地质构造的图片的欣赏,增加学生对地质构造的感性认识。
【合作探究】1、地质构造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是什么?3、在野外,我们可根据什么来判定背斜向斜?(岩层的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学生讨论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展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师生合作】规律总结,完成下表的填写【讲述】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例如,找石油天然气、打隧道、开矿石、找地下水等工程都与地质构造相关。
【课外实践探究】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地质构造对人类实践活动有哪些指导意义?如:开凿隧道、找石油和天然气、地下水、建采石场应该在背斜还是向斜?大型工程建设能否在断层处?【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种作用在不断地进行,永不停息,时刻在改变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板书设计】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削高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观点:2、宏观地形的形成(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背斜1、褶皱区别与倒置地形向斜地堑:盆地和谷地2、断层地垒:块状山地【达标练习】某校学生在野外爬山,发现山体的岩层弯曲不同,因此拍下照片作为纪念,观察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是背斜 B.乙处是向斜C.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乙处岩层向上拱起D.甲处岩层老,乙处岩层新2.两位同学对岩层的弯曲产生争议,说法正确的是A.岩层弯曲是内力作用造成的 B.岩层弯曲是外力作用造成的C.在外力作用下甲处常常形成山岭 D.在内力作用下乙处常常形成山谷3.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循这样的理念:地理课的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学习,提升地理认知能力,形成科学态度的过程,是在教学情景下实现实践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统一。
在课中我通过情景的展现后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注重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培养。
但本节内容较多,知识相对抽象,在问题设置的数量和在整堂课中的作用体现上还得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