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泵站实验报告

水泵与水泵站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离心泵及泵站构造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和实习,加深对离心泵主要部件和其他泵的认识;了解离心泵的类型和主要附件的作用,了解给水厂泵房的布置。

二、实验内容

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易于调节,且能适用于多种特殊性质物料,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普遍被采用。

1.离心泵的构造

①叶轮:作用是将能量传给液体。按有无盖板分为开式、闭式和半开式;

②泵壳:作用是收集被叶轮抛出的液体,并将部分动能转换成压强能;

③泵轴:作用是将电机的输出功传给叶轮。

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①叶轮被泵轴带动旋转,对位于叶片间的流体做功,流体受离心力的作用,由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围;

②泵壳汇集从各叶片间被抛出的液体,这些液体在壳内顺着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向流动,使流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强能,以减小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③叶轮高速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液体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

“气缚现象”:如果离心泵在启动前壳内充满的是气体,则启动后叶轮中心气体被抛时不能在该处形成足够大的真空度,这样槽内液体便不能被吸上。这一现象称为气缚。为防止气缚现象的发生,离心泵启动前要用外来的液体将泵壳内空间灌满。这一步操作称为灌泵。为防止灌入泵壳内的液体因重力流入低位槽内,在泵吸入管路的入口处装有止逆阀(底阀);如果泵的位置低于槽内液面,则启动时无需灌泵。

④泵内液体能量转换效率高叶轮外周安装导轮,使。导轮是位于叶轮外周的固定的带叶片的环。这此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其弯曲角度正好与液体从叶轮流出的方向相适应,引导液体在泵壳通道内平稳地改变方向,使能量损耗最小,动压能转换为静压能的效率高。

⑤后盖板上的平衡孔消除轴向推力。离开叶轮周边的液体压力已经较高,有一部分会渗到叶轮后盖板后侧,而叶轮前侧液体入口处为低压,因而产生了将叶轮推向泵入口一侧的轴向推力。这容易引起叶轮与泵壳接触处的磨损,严重时还会产生振动。平衡孔使一部分高压液体泄露到低压区,减轻叶轮前后的压力差。但由此也会此起泵效率的降低。

三、实验成果

通过实验室水泵实体和模型的观察,加上对给水厂泵房构造的了解,我们掌握以下内容:

1、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2、离心泵的分类

3、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4、立式离心泵和卧式离心泵的特点

5、给水厂中送水泵站的布置和作用(认识实习)

实验二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离心泵结构与特性;

2. 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二、基本原理

离心泵的特性方程是从理论上对离心泵中液体质点的运动情况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离心泵压头与流量的关系。离心泵的性能受到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和转速的影响。故在实际工作中,其内部流动的规律比较复杂,实际压头要小于理论压头。因此,离心泵的扬程尚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计算,需要实验测定。 1、扬程(压头)H (m )

分别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截面,列伯努利方程得:

f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222

2222111ρρ

因两截面间的管长很短,通常可忽略阻力损失项Hf ,流速的平方差也很小故可忽略,则:

式中 ρ:流体密度,kg/m3 ;

p 1、p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压强,Pa ; u 1、u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

z 1、z 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

由上式可知,由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读数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算出泵的扬程。 2、轴功率N (W )

N=0.94ω

其中,N 为泵的轴功率,ω为电机功率。

3、效率η(%)

泵的效率η是泵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反映泵的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泵的有效功率Ne 可用下式计算:

g HQ Ne ρ=

故泵的效率为

%100⨯=

N g

HQ ρη

g

p p H ρ1

2-=

三、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依据实验装置画实验装置流程,画出主要构造。

四、实验步骤

1. 因为离心泵泵轴的安装高度在低位水箱液面之下,所以不用灌泵;

2. 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启动离心泵,并开始工作;

3. 启动离心泵后,调节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为100;

4. 等流量计的示数稳定后即可读数(务必要等到流量稳定时再读数,否则会引起数据不准);

5. 调节主调节阀的开度来改变流量,然后重负上述3-4步,从大到小测10组数据,记录完毕后处理数据。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所测离心泵的型号、规格及有关参数;

2.写出一组数据处理的计算过程;

3.根据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在同一张纸上绘出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Q-H,Q-N 和Q-η);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调节离心泵的出口阀门可以调节其流量?用这种方法调节流量有什么优缺点?

2.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入口管上设阀门是否合理?为什么?

泵与泵站

1,给水泵站一级泵站与二级泵站的差异? 一级泵站:A流量恒定,均匀流。B扬程固定 二级泵站: 2,平衡轴向力的措施?(4个) A采用双吸泵B,1开平衡孔2平衡块3止推轴承 3,P62 2-5 P64 图 4,离心泵基本方程转化为理论特征曲线?P28 三个假设a关于液体是恒定流问题。B 关于叶槽中,液流均匀一致,叶轮同半径处液流的同名速度相等问题。C关于理想液体的问题。泵的实际扬程值将永远小于理论 扬程值。 (外加注意做了哪些规定。) 5排水泵站的分类及特点?P247 一般可分为污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合流泵站,污泥泵站。 特点 6,特性曲线的优缺点: (1)抛物线法:必须在高差端上,不能够靠的太近。 (2)最小二乘法: 简答题 1,比较一下比转数的意义及其应用意义? A,Ns 它是反映实际泵的主要性能。 B,低比转数:扬程高,流量小。高比转速:养成地,流量大。 C比转数的不同,反映了泵特性曲线的形状也不同。 2,气升泵的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个带有气升泵的钻井示意。地下水的静水位为0-0,来自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由输气管2经喷嘴3输入扬水管1,于是,在扬水管中形成了空气和水的水气乳状液,沿扬水管上涌,流入气水分离箱4。在该箱中,水气乳状液以一定的速度撞在伞型钟罩上,由于冲击而达到了水气分离的效果,分离出来的空气经气水分离箱顶部的排气孔逸出,落下的水则借重力流出,由管道引入清水池中。 性能特点: 3,对吸水管路人压水管路叙述? 4,第四章。对泵站水泵的要求?5点 A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B型号整齐,互为备用 C合理的用尽各泵的高效段 D近远期相结合的观点,选泵的过程中给予相当的重视。 E大中型泵站需选泵方案比较。 5,给水泵站的分类与差异? A按标高分(地面式泵站,地下式泵站,半地下式泵站) B按作用分(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循环泵站) C按控制方法分(人工手动控制,半自动化,全自动化,遥控泵站) 例题作业 1,换轮工况H=kQ^2 P56 2,关于最大扬程,比转数(计算题) 3,工况点的变化,求N2,例题在N2时的特性方程

泵与泵站

目录 1原始资料 2 2确定设计流量、估计设计杨程 3 3初步选择水泵 4 4水泵机组基础尺寸计算 4 5水泵机组及管路布置 5 6纵向尺寸初步确定 6 7各种附属构筑物 7 8吸、压水管水头损失计算 8 9设计心得体会 10 10参考文献 10

1原始资料 (1)气候地理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总体气候环境良好,近几年30年来,年均降雨量1269毫米,且多集中在6-8月。年均气温15.8℃-17.5℃,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 (2)水文资料 取水水源为长江, 汉江水位23.90-36.24m (黄海高程) (3)泵站设计条件 已知流量3000m3/h,污水用排水输水管2根输入泵站,管顶标高-4.00。输水至铁皮渣沉淀池,沉淀池水面标高为4.00。现设计污水泵站提升污水,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为0.20m以上,出水管长6m,出水自由水头1.0m。设计中可忽略溢流井或超越管。泵站处地面标高0.00m。

2确定设计流量、估计设计杨程 (1)设计流量计算 设计流量: s L h m Q /3.833/30003== 污水用两根排水输水管输入泵站,则每根管的流量为: s L Q Q /7.4162 3 .8332'=== (2)杨程计算 确定集水池最高水位标高:假设输水管用钢管,管径为mm d 800=,则每根管的流速s m v /829.0= 可以得出输水管的计算标高为: 集水池最高水位标高为: m 56.42.036.4=--=-集水池最高H 假设有效水深为2m ,则:m 56.6256.4=--=-集水池最低H m H ST 56.10)56.6(00.4=--=∴ 泵站内的水头损失估算为:2m 。 水泵所需扬程:m h h h H H ST 56.1411256.10==安全水头自由水头++++++=∑ m 36.48 .92829.040.000.42 输水管 -=?+--=H

泵与泵站总结

泵与泵站总结 泵是输送和提升液体的机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以下三类:叶片式泵(包括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容积式泵,其他类型泵。 叶轮和泵轴是离心泵中的转动部件,泵壳和泵座是离心泵中的固定部件,此两者之间 存在3个交接部分分别是:泵轴与泵壳之间的轴封装置;叶轮与泵壳内壁接缝处的减漏环;以及泵轴与泵座之间的轴承座。 轴向力产生原因:单吸式离心泵,由于其叶轮缺少对称性,离心泵工作时,叶轮两侧 促进作用的压力不成正比,因此,在泵叶轮上促进作用存有一个推至排出口的轴向力。均 衡措施:对于单级单吸式离心泵而言,通常实行在叶轮的后盖板上安装减漏环,并钻开均 衡孔。 叶片式泵的六个性能参数:流量q、扬程h、轴功率n、效率η、转速n、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及气蚀余量hsv。 泵的铭牌上所列举的这些数值,就是该泵设计工况下的参数值,它只是充分反映在特 性曲线上效率最低那个点的各参数值。 用真空表和压力表读数相加表示泵的工作扬程。也可用管道中水头损失及扬升液体高 度来表示泵的设计扬程。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通常选取输出功率n做为常量,涵盖存有扬程h、轴功率n、效率 η以及容许喷上真空高度hs等随其流量变化的曲线。离心泵扬程随其流量的减小而上升。轴功率n随流量q减小而减小,当q=0时,适当的轴功率并不等于0,此功率主要消耗在 机械损失上。离心泵使用“闭闸启动”方式。泵的实际变硬真空值必须大于q-hs曲线上 的适当值,否则可以产生气蚀现象。 轴流泵的特性曲线:⑴扬程随流量的减小剧烈增大,q—h曲线陡降,并有转折点。 ⑵q—n曲线为陡降曲线,一般称为“开闸启动”。(3)q—η曲线呈驼峰形。也即高效 率工作的范围很小。(4)在水泵样本中,轴流泵的吸水性能,一般是用气蚀余量δhsv 来表示的。一般轴流泵的气蚀余量都要求较大。 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转时工况点调节:自动调节和闸阀节流。 轴流泵不适于闸阀节流,一般采取改变叶片装置角来改变其性能曲线,即称为变角调节。(启动前先关小,启动后再逐渐增大。) 高比转数:扬程低、流量大(可以通过减小叶轮的外径d2和增大内径d0与叶槽宽度 b2)高比转数:扬程高、流量小 比转数:离心泵

水泵及泵站

水泵及水泵站 《在线习题》 2012.2.29 杨磊·下沙

测试题一水泵的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水泵种类按照工作原理分,主要有叶片泵、容积泵、混流泵和其他类型泵。() 2.叶片泵利用叶轮的旋转将机械能转化为所输送的液体的能量。() 3.双吸离心泵的填料密封是为了防止泵内高压水体大量流出泵外。() 4.按扬程由高到低排列,通常依次是轴流泵、离心泵、混流泵。() 5.导叶体的作用一是扩散水流,回收部分功能,二是将叶轮输出的水流的轴向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6.水泵装置由水泵、动力机、传动机构、管(流)道和各种附件组成。() 7.单吸离心泵与双吸离心泵相比,其优点是叶轮上无轴向力作用。() 8.减漏环的作用是防止运转时泵内高压水流泄出泵外,而在起动时,则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泵体。() 9.减漏环安装在水泵的转动部分和壳体之间,作用是防止叶轮流出的高压水倒流回泵进口。() 10.混流泵的扬程一般高于轴流泵。() 11.如果将一台正常运行的离心泵的出口阀门关死,泵的有效功率、轴功率、效率均为零。() 12.根据性能曲线的特点,离心泵应关阀启动,轴流泵应开阀启动。() 13.离心泵应在出口闸阀全关情况下启动。() 14.水泵铭牌参数(即设计或额定参数)是指水泵在最高扬程时的参数。() 15.为控制水泵出水流量的大小,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出水管路上安装闸阀或阀门。() 二、选择题: 1.水泵按其作用和工作原理可分为()。 (A)叶片式水泵、容积式水泵、其他水泵 (B)大流量水泵、中流量水泵、小流量水泵

(C)高压水泵、中压水泵、低压水泵 (D)给水泵、污水泵、其他液体泵大类 2.水泵是输送和提升液体的机器,是转换能量的机械,它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被输送液体的能量,使液体获得( )。 (A)压力和速度(B)动能和势能 (C)流动方向的变化(D)静扬程 3.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 ),使液体获得动能和势能。 (A)叶轮旋转 (B)叶片的转动速度 (C)叶片转动甩水(D)离心力甩水 4.离心泵按叶轮( )分为单吸泵和双吸泵 (A)叶片弯度方式(B)进水方式 (C)前后盖板不同(D)旋转速度 5.轴流泵是根据机翼的原理,利用叶轮旋转时产生对液体的( )来输送液体的。 (A)动力 (B)作用力 (C)旋转力 (D)升力 6.混流泵是利用叶轮旋转时产生的( )双重作用来工作的。 (A)速度与压力变化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离心力和升力 (D)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的变化 7.混流泵按结构形式分为( )两种。 (A)立式与卧式 (B)正向进水与侧向进水 (C)全调节与半调节 (D)蜗壳式和导叶式 8.关于抽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进水管道一般处于正压,出水管道一般处于负压 (B) 安装在进水池水面以上的离心泵可以直接起动,无需充水 (C) 安装在进水池水面以上的离心泵装置,起动前必须充水

泵与泵站#(精选.)

知识点复习: 1、水泵分类:叶片泵(离心、轴流、混流)、容积泵、其它类型泵 2、水泵零部件:部位、功能、材料 3、泵的基本参数、相互关系(选泵主要参数)、表示方法 4、扬程基本方程式推导:3个假定、基本方程式推导、讨论 5、水泵装置、扬程的测量、装置扬程计算(能量供、求关系动态平衡) 6、流量与扬程、功率、效率之间的关系——特性曲线及其特点(离心、混流、轴 流) 7、装置工况点求解:直接法、折引法 8、相似律、比例律 9、调速工况例题——工况点、相似工况抛物线、新工况点、比例律求新转速 10、换轮工况习题——工况点,切削抛物线、新工况点、切削律求切削量 11、相似准数(比转速)、相对性能曲线、综合性能曲线 12、并联(横加)、串联(纵加)特性曲线、并联工况点求解 13、汽蚀现象、成因及危害,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汽蚀余量概念 14、水泵实际安装高度、最大安装高度的计算 15、水泵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 16、给排水常用水泵的类型及型号 泵站知识要点 ①选泵的依据、原则和要点; ②泵站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

水泵机组布置,基础的安装要求, 吸、压水管路闸阀的布置和安装要求; ③泵房辅助设备和措施的选用: 如:计量、充水、起重、排水、通风、采光、减噪、水锤消除、交通等 ④各种类型泵站的工艺特点和工艺设计; ⑤给、排水泵站的工艺对比 给水泵站工艺特点 §4-1 给水泵站的分类与特点 1.分类 依据设备机组与泵站地面的关系: 地面式、半地下式、地下式 依据操作条件:人工手动控制、半自动化式、 自动控制式、遥控泵站式 给水工程中常用的分类: 取水泵站——一级泵站 送水泵站——二级泵站 中间泵站——加压泵站 2.取水泵站(一级泵站)

《水泵及水泵站》实验

实验一 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Q H -曲线、Q N -曲线、Q -η曲线)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测定一定转速下的离心泵特性曲线。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离心泵性能实验台 1-离心泵; 2-电机; 3-天平杆; 4-砝码; 5-真空表; 6-压力表; 7-吸水管阀门; 8-压水管阀门; 9-循环水箱; 10-计量水箱; 11-放空阀门; 12-出水口 2.数字式光电转速表; 1. 秒表; 2. 橡胶管; 3. 5号电池。 四、实验原理 1.流量: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的流体量。 采用体积法进行测量: 310*-= t V Q s m 3 式中:Q ——离心泵流量,m 3 /s ; t ――计量时间 ,s ; V ――t 时间流入计量水箱内水的体积, l 。 2.扬程:泵所输送的单位重量流量的流体从进口至出口的能量增值。 采用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及出口压力表进行测量: )(100V P P Z H ++∆= 式中: H ——离心泵扬程 ,m ; Z ∆——离心泵进出口压力表的高度差, m ;

V P P ,——离心泵进出口压力表的读数值,MPa ; 3.功率 泵的功率常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故称轴功率,用N 表示。 在本实验中轴功率采用马达天平测功机构进行测量,比一般使用的电功率测量法更直接、更准确。 将电机转子固定于轴承上,使电机定子可自由转动。当定子线圈通入电流时,定子与转子之间便产生一个感应力矩,该力矩使定子和转子按不同方向各自旋转。若在定子上安装一套天平,使之对定子作用一反向力矩M’,当定子静止不动时,二力矩相等。因此,只要测得天平砝码的重量砝码距定子中心的距离,便可求出感应力矩M 。该力矩与转子角速度的乘积即是电机的输出功率。 转子的角速度ω可通过转速表测量转子的转速求得: ωM N = 其中:mgL M =,60/2n πω= 式中:N ——电机的输出功率 ,W ; M ——定子与转子间的感应力矩,NM ; ω——转子的旋转角速度, l /s : m ——-砝码的质量, kg ; g ——重力加速度, 9.8m/s 2 L ——砝码至电机中心的距离, m ; n ——电机的转速,rpm 。 泵的输出功率,又称有效功率e N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流体从泵中所得到的实际能量,等于重量流量与扬程的乘积。 gQH rQH N e ρ== 4.效率 效率表示输入的轴功率N 被流体的利用程度,即泵的有效功率与电机的输出功率或轴功率之比: N gQH N N e ρη== 式中:η——离心泵的效率; ρ——水的密度,10003/m kg 。 五、实验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全开吸水管阀门; 2.关闭压水管阀门; 3.搬动出水口,令其指向回流水箱(循环水箱); 4.打开计量水箱放空阀门,待水放空后,关闭此阀; 5.让循环水箱内进满水; 6.将泵上的放气开关打开,对水泵充水、排气,待水均匀流出放气开关,即表示水已充满,关闭放气开关; 7.用手盘动电机与水泵的联轴器,使其转动自如; 8.调节天平秤的初始刻度为0。

泵站研究报告

泵站研究报告 泵站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泵站是农田灌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泵抽取地下水或河水,并将其送到田地中进行灌溉。泵站的设计和运行对于农田灌溉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泵站进行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研究泵站的设计、运行和优化,以提高灌溉效果和节约能源。具体目标包括: 1. 研究泵站的设计原理和工程实施流程; 2. 分析泵站的运行效果和问题; 3. 提出泵站运行的优化方案; 4. 评估优化方案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5. 提出进一步改进泵站设计和运行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研、数据采集和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包括: 1. 调研已有的泵站设计和运行方案,了解现有问题和改进空间;

2. 对泵站进行现场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3. 建立泵站运行的数学模型,模拟不同方案的运行情况; 4. 分析模拟结果,评估不同方案的效果; 5. 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经济效益和可行性评估; 6. 通过实地试验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7. 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四、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泵站设计原理和工程实施流程的研究; 2. 泵站运行效果的分析和问题的识别; 3. 泵站运行的优化方案的提出和评估; 4. 优化方案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评估; 5. 泵站设计和运行的改进建议。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提高农田灌溉的效果,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节约水资源。同时,对于农田灌溉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研究结果还可为相关领域的技术改进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六、研究进展 目前,本研究已完成对相关文献的调研和归纳,同时也已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下一步将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和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流量、设计扬程的计算 (2) 1.1设计流量计算 (2) 1.2设计扬程计算 (2) 2、初选泵和电机 (2) 3、基础基本尺寸的确定 (2) 4、吸水管、压水管的计算 (2) 4.1吸水管 (2) 4.2压水管 (2) 5、机组与管道的布置 (3) 6、吸水管、压水管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3) 6.1吸水管水头损失 (3) 6.2压水管水头损失 (3) 7、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4) 8、附属设备的选择 (4) 8.1起重设备 (4) 8.2排水设备 (4) 8.3通风设备 (4) 9、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4) 10、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4)

1.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1)设计流量Q 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场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则 近期流量为:Q=1.05?290000/24=12687.5h /m 3=3.524s /m 3 远期流量为:Q ’=1.05?362500/24=15859.375h /m 3=4.405s /m 3 (2)设计扬程H 1)泵所需要的静扬程ST H ①自流管管径选择 远期流速: ; 1529mm=??=?=ππ4 3.03.123.03.121006.7)094 .1867.01(6.1094.1000912.0)867.01(000912.0-?=+?=+=v d v i j

泵与泵站(第五版)全二章

【1】.(1) 已知,出水水箱内绝对压强P 1=3.0atm ,进水水箱绝对压强P 2=0.8atm 以泵轴为0-0线,大气压P a =1atm 出水水箱测压管水头:()()m P P H a 2010131011=?-=?-= 进水水箱测压管水头:()()m P P H a 21018.01022-=?-=?-=(“-”表示在泵轴以下) m H H H ST 22)2(2021=--=-= (2)泵的吸水地形高度:m H H ss 22-== (3)泵的压水地形高度:m H H sd 201== 【2】.解答:如图(a ),m H a ss 3)(= 据题意:m H H H a ss C ss b ss 3)()()(=== 以泵轴为基准面 (1)b 水泵位置水头:A b H Z = b 水泵吸水池测压管水柱高度:()m h 51015.0-=?-= b 水泵吸水池测压管水头:()m H h Z H A b 5-+=+=测 b 水泵()m H H H H A A b ss 35500)(=-=--=-=测 解得:m H A 2= (2)c 水泵位置水头:m Z c 5-=(在泵轴以下) c 水泵吸水池测压管水柱高度:()1010101-=?-=c c P P h c 水泵吸水池测压管水头:)(151010105m P P h Z H c c c -=-+-=+=测 c 水泵()m P P H H c c c ss 31015151000)(=-=--=-=测H 解得:atm P c 2.1= 【3】(1)根据给定的流量和管径,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得: 吸水管沿程水头损失系数7.51=i ‰ 压水管沿程水头损失系数6.111=i ‰ 真空表读数:2 z 221?- +∑+=g v h H H s sd v (见P24,公式2-30) 真空表安装在泵轴处,02 z =? 则:g v h H H s ss v 22 1+∑+= 计算水泵的吸水管流速:s m D Q A Q v s /27.1)44 .014.3( 16.0)4 (2211=?=== π 泵吸水地形高度:m H ss 33235=-= 吸水管水头损失:m l i h s 17.11300057.0111=+?=+?=∑ 则:真空表读数O H 25.48 .9227.1171.1322 m H v =?+ += ∵760mmHg O H 1012==m atm 则:mmHg 2337625.4O H 25.42=?=m % 真空度= %5.57100%O H 10O H 25.4O H 10100%222=?-=?-m m m P P P a v a

泵和泵站

在供水系统中,泵和泵送机械有以下的服务目标:1)从水源(地表水或地下水)提水,或者通过高扬程泵把水迅速送到居民区,或者用低扬程泵将水打入净水厂;2)将水从低压供水区增压至高压供水区、单独的消防用水源和高层建筑物上层;3)令水进出处理厂,在此过程中,反冲过滤池,使水由沉淀池和其他处理构筑物流出,抽排沉淀固体和向运行设备供水(特别是压力水)。 如今大多数给水和废水的泵送都是由离心泵或轴流泵来完成的。水穿过叶轮时的流向确定了泵的类型:1)在开式或闭式叶轮泵中表现为辐向流,该泵具有螺旋形或涡轮式外壳和水单吸或双吸进入叶轮的方式;2)在轴流泵中表现为轴向流;3)在开式叶轮混流泵中表现为混流。轴流泵不是离心泵。这两种泵都可以称为旋转动力泵。 开式叶轮泵的效率不如闭式叶轮泵,但其可令相当大的漂浮物通过而不致被堵塞。因此,它们在提升废水和污泥时是大有用场的。单级泵仅有一个叶轮;而多级泵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且每一级叶轮都将水打入下一级叶轮中。多级叶轮井泵可本身带有潜于水下的电动机或由位于泵站地面上的原动机的轴驱动。 除离心泵和轴流泵外,水和废水系统可包括:1)活塞泵,其大小从手压罐形泵到上一世纪装有蒸汽驱动装置的大型泵机不等;2)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转子的旋转泵,(其形状从网式瓣

轮到齿轮多样,多被用作小型灭火泵);3)水锤泵,利用大量低压水形成的冲击来驱动少量的水(为冲击水的二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使其通过输水管到达较高高程,这一过程同水锤引起的压力波及其操作程序相一致;4)射流泵,或称喷射器,用于井中和脱水操作中,引带高速空气射流或水射流通过喷嘴进入管子狭窄部分;5)气升泵,其内由朝上的空气管释放的气泡通过喷射管提升井水或排水坑的水;6)往复式喷射器,被置于压力容器内,水(特别是废水)在容器内积蓄,而当浮球阀被上升水推开并使压缩空气进入容器内时,水就会从容器中通过以喷射管被喷出。 抽水机组的选择要和系统水头及泵的特性相一致。系统水头是相对于泵的静水头和动水头之和。因此,它随着所需流量及贮水量和吸水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当配水系统位于泵和配水库之间时,系统水头也和所需水位涨落相呼应。泵的特性取决于泵的大小,转速和设计。对每分钟一定转速为N的泵来说,其特性由排放流量Q(通常用每分多少加仑表示),分别与水头H(用英尺表示),效率E(用百分率表示)和输入功率P(用马力表示)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为了便于比较,几何设计已定的泵,其特点也可由其比速N s,即同一系列的(几何上相似)叶轮直径为D的泵的假设速度表示出来;在该转速下,泵能将每分一加仑的流量提升一英尺水头。因为排放流量和过水面积与流速的乘积成正比,流速和H1/2成正比,Q和D2H1/2成正比。但是,流速也和~DN/60

水泵与泵站

第一章水泵的类型和构造 第一节水泵的定义和分类 一、水泵的定义 泵是一种能量转换机械。它将动力机的机械能传给泵轴,再带动工作体的运动,使液体的能量增加,以达到提升或输送液体的目的。压送水的泵称之为水泵。 水泵的用途很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均有/“泛应用。如农田的灌溉与排涝,城市与乡镇的供排水,发电厂的锅炉给水,矿井中的排水,石油的开采和输送,船舶的推进,火箭的发射等。 二、水泵的分类 水泵根据其作用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动力式泵 这类泵是通过工作体的高速运动使液体的动能和压能增加的泵。属于这一类的水泵有以下几种: 1.叶片式泵 叶片式水泵是靠水泵中叶轮高速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水的动能和压能。由于叶轮上有几片弯曲形叶片,故称叶片式水泵。根据叶轮对液体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 1)离心泵 按叶轮进水方式和叶轮级数分为以下几种: (1)单级单吸离心泵:即一个叶轮单面吸水,见图1—1。 (2)单级双吸离心泵:即一个叶轮双面吸水,见图1—2。 第5页(3)多级单吸离心泵:即多个叶轮单面吸水,见图1—3。 2)轴流泵 (1)按泵轴装置方式分:轴流泵可分为立式、卧式和斜式。图1—4为立式轴流泵。 (2)按叶片调节方式分:轴流泵可分为固定式、半调式和全调式。

(1)按水泵压水室结构型式分:混流泵可分为蜗壳式和导叫…式。图1—5为蜗壳式混流泵。 (2)按泵轴装置分:混流泵可分为立式和卧式。 2.射流泵 射流泵没有转动部件,是靠外加的流体,高速喷射,与泵中液体相混合,把一部分动能传给液体,使其动能增加,其后减速加压而工作的泵。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其效率较低。 3.气升泵 气升泵又称空气扬水机,它是靠通入泵中的压缩空气与水的混合液和水的重力密度差,将水提升的泵,它主要用于井中提水。 (二)容积式泵 它是利用泵体工作容积周期性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根据工作容积改变的方式又分为往复式泵和回转式泵. 1.往复式泵 (1)活塞和柱塞泵。加压于液体(如水)的往复运动的部件是盘状活塞和柱状活塞。 (2)隔膜泵。利用橡胶隔膜的拉伸和收缩施压于液体的泵。 第二章水泵的性能 第一节水泵的性能参数 一般在提水工程中常用的水泵泵型是叶片式水泵。这里指的水泵性能参数是叶片泵的性能参数。叶片泵的性能是用性能参数来表征的。性能参数则包括:流量、扬程、功率、效率、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或允许汽蚀余量及转速。以下分别叙述叶片泵的各个性能参数的物理意义。 一、流量Q 流量是指水泵在单位时间内从水泵的出口输送出来的水的体积或质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用立方米/s、立方米/h或L/s;有时也采用质量流量,单位用t/h。各个单位互相换算关系为1m3/s=1 000L/s=3 600m3,/h=3 600t/h。 水泵铭牌上的流量是水泵最高效率点所对应的流量,为设计流量,通称额定流量。 二、扬程H 水泵的扬程是指被输送的单位重量的水通过水泵的进口到出口的能量增加值。用符号H来表示,单位用 ,习惯上用m表示。扬程表征水泵自身的性能,只与水泵的进、出口水体的能量有关,而与抽水装置无直接关系。但是,当利用能量方程时,可以用抽水装置中的水体的能量表示泵的扬程,见图2-1。 铭牌上的扬程是指水泵最高效率点所对应的扬程,为设计扬程,通称额定扬程,有时也称水头。 (一)卧式离心泵的扬程计算 以图2-1为例,以水泵轴线O--O为基准面,列水泵进口1--1、出口2--2断面的能量方程式。进口装真空表V,出口装压力表M。 1.水泵进9断面的能量

泵与泵站总结

泵与泵站总结 泵与泵站总结 布置机组小结: (1)相邻机组的基础之间应有一定宽度的过道;(2)方便检修;(3)装有 大型机组泵站,留有适当面积;(4)泵站内主要通道宽度应不小于 1.2m;(5)辅助泵(排水泵、真空泵)通常安置于泵房内的适当地方,尽可能不增大泵房尺寸。 选泵时尚需考虑的其它因素: (1)水泵的构造形式对泵房的大小、结构形式和泵房内部布置、泵站造 价等有影响。(2)应在保证不发生气蚀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水泵的允许吸 上真空高度。(3)应选用效率较高的水泵,如尽量选用大泵。(4)根据供水对象对供水可靠性的不同要求,选用一定数量的备用泵。(5)应尽量结合地区 条件优先选择当地制造的成系列生产的、比较定型的和性能良好的产品。水泵并联工作特点: (1)增加供水量;(2)通过开停水泵的台数调节泵站的流量和扬程,以达到节能和安全供水;(3)水泵并联输水提高泵站运行调度的灵活性和供水的 可靠性。 2、在确定水泵调速范围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调速水泵安全运行的前提是调速后的转速不能与其临界转速重合、 接近或成倍数。否则产生共振现象使泵机组遭到破坏。(2)水泵的调速一般 不轻易地调高转速。否则容易出现机械性的损烈,严重时叶轮飞裂。(3)合

理配置调速泵与定速泵台数的比例。(4)水泵调速的合理范围应使调速泵与定速泵均能运行于各自的高效段内。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螺栓、轴承、出水阀、压力表及真空表,供配电设备(2)盘车:转动机组的联轴器,检查水泵及电动机内有无不正常的现象(3)灌泵:向水泵及吸水管中充水,以便启动后能在泵入口处造成抽吸液体必须真空值(4)闭闸启动:闭闸运行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3min,否则泵内液体发热,会造成事故。雨水泵站分类: 干室式:电机运行条件好,检修方便,卫生条件好。缺点:结构复杂,造价高 湿室式:结构简单造价低,缺点:检修不方便,泵站较潮湿有臭味选泵要点:(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2)型号整齐,互为备用(3)合理地用尽各水泵的高效段要(4)近远期相结合。“小泵大基础”(5)大中型泵站需作选泵方案比较型号意义:IS100-65-250A IS采用ISO国际标准的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100泵吸入口直径(mm);65泵压出口直径(mm);250叶轮直径(mm);A叶轮第一次切削(mm)。 雨水泵站的出流设施包括出流井、出流管、超越管(溢流管)、排水口作用:出流井中设有各泵站出口的拍门,雨水经出流井、出流管和排水口排入天然水体。派们可以防止水流倒灌入泵站。溢流管的作用是当水体水位不高,同时排水量不大时,或在泵发生故障或突然停电时,用以排泄雨水。在溢流管的检查井中应装设闸板,平时该闸板关闭。

泵与泵站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题目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日期 指导教师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4) 二、设计内容及成果 (4) 2.1设计内容 (4) 2.2设计成果 (4) 三、污水泵站工艺设计 (4) 3.1设计工况 (4) 3.2水泵的选择 (4) 3.21设计计算 (5) 3.211流量的确定 (5) 3.212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5) 3.213选泵 (5) 3.3吸、压水管实际水头损失的计算及水泵扬程的核算 (6) 3.31管径及流速的确定 (6) 3.311吸水管路水头损失计算 (6) 3.312压水管路水头损失计算 (7) 3.313水泵的扬程校核 (7) 3.3集水池 (8) 3.31集水池形式 (8) 3.32集水池容积计算 (8) 3.33集水池的排砂 (8) 3.4水泵机组基础的确定和污水泵站的布置 (8) 3.41水泵机组基础的确定 (8) 3.42污水泵站的布置 (9) 3.5泵房高度的确定 (9) 3.51地下部分 (9) 3.52地上部分 (9) 3.6泵房附属设施及尺寸的确定 (10) 3.61水位控制 (10) 3.62计量设备 (10) 3.63排水 (10) 3.7采光、采暖与通风 (10) 3.8起吊设备 (10) 3.9泵房值班室、控制室几配电间 (11) 3.10门窗及走廊、楼梯 (11) 四、雨水泵站工艺设计 (11) 4.1设计工况 (11) 4.2工艺设计 (12) 4.3水泵的选择 (12) 4.31设计计算 (12) 4.311流量计算 (12) 4.312扬程的估算 (12) 4.313选泵 (13) 4.4管路实际水头损失 (13) 4.41局部水头损失 (13)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第一节概述 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本次课程设计仅以取水泵房为例进行设计,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对于本例中,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插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我们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所以用远期的容量及扬程计算。对于机组的配置,我们可以暂时只布置三台800S76BJ型水泵(一台备用,两台工作),远期需要扩建时,再增加一台同型号的水泵。

第二节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1.设计流量Q 考虑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场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1.1,本设计取α=1.05。则 近期设计流量为Q=1.05×155000/24=6781.25m3/h=1.884m3/s 远期设计流量为Q=1.05×185000/24=8093.75m3/h=2.248m3/s 2.设计扬程H (1)水泵所需净扬程H st 在最不利情况下(即一条自流管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通过75%的设计流量),依据设计资料,从取水头部到吸水井的水头损失为1.10m,则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40.00—1.10=38.90m,最低水面标高为29.00-1.10=27.90m,常年平均水位标高为34.50-1.10=33.40净化场混合井水面标高为56.00m,故水泵所需净扬程Hst为: 洪水位时,H ST =γ h (56.00—38.90)=17.10m=171kPa 枯水位时,H ST =γ h (56.00—27.90)=28.10m=281kPa 常年平均水位时,H ST =γ h (56.00—33.40)=22.6m=226kPa (2)输水干管中的水头损失∑h p 设计采用两条DN700×10铸铁管并联作为原水输水干管,当一条输水管检修时,另一条输水管应通过75%的设计流量,即Q=0.75×6781.25m3/h= 5085.94m3/h =1.413m3/s,查《常用资料》(第二版)P384铸铁管水力计算表得管内流速v=1.840m/s,i=0.005790。 所以∑h=1.1×0.05790×800=50.952kPa(1.1系包括局部损失而加大的系数)。 (3)泵站内管路中的水头损失h p ,粗估为20kPa,安全工作水头hp,其值粗估为2m。 则水泵设计扬程为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案 授课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技术 学时数:44 (理论教学学时:44)学分数: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水泵及水泵站是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水泵的基本知识,确定水泵工况点的方法。能够正确地选择水泵和进行给水、排水泵站的工艺设计,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讲课44学时) 第一章绪论(2学时)了解水泵及水泵站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和水泵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章叶片泵构造与性能(10学时)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构造、离心泵的主要零件、轴流泵和混流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相似定律及比转数。 第三章叶片泵的运行(12学时)以离心泵装置工况确定以及工况调节和联合工作为主要内容。掌握水泵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 (1)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和泵装置工况点的确定。 (3)离心泵装置的调速运行工况及换轮运行工况,离心泵的并联及串联工作。 (4)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和安装高度的计算。 (5)离心泵机组的使用与维护,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叶片泵。 第四章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常用水泵(4学时)以射流泵为重点,了解其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应用范围。 第五章给水泵站(12学时)以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为讲授重点。主要内容包括:泵站分类及其工艺特点;水泵选择;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设计;吸水管路及压水管路的计算;泵站水锤产生及防护;泵站噪音及其消除;泵站辅助设备;给水泵站土建特点及示例;深井泵站;给水泵站工艺设计。 1

泵与泵站教案

水泵及水泵站 第一章绪论 §1.1 泵站的地位及作用 水泵:机械能、电能—→(流体)动能、势能 流体 ①水—→水泵 ②气—→气泵,例如:真空泵、空气压缩机(鼓风机) ③油—→油泵 参考:血液—→心脏 水泵站:设置水泵及其附属设备的构筑物。 严格地说,一台即为泵站 地位:泵站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不一定很大,但不可缺少。作用: ①工业、农业 工业:采矿(井下排水、水力采煤);电力、冶炼等:冷却水农业:灌溉(操场草坪)、农药、排涝 ②市政工程 给水工程:南水北调、第九水厂密云水库输水工程 排水工程:城市管网下游污水、雨水提升 ③建筑、消防 ④其它:维护治安 §1.2 给排水泵站中常用的水泵性能与特点 一、类型 1.叶片式水泵——叶轮带动叶片高速旋转 (1)离心泵: (2)轴流泵: 2.容积式水泵——泵体工作容积变化refer to P117. 往复泵—→活塞往复运动改变工作容积—→计量泵

3.其它类型 (1)螺旋泵——螺旋推进器P120. (2)射流泵——加药、搅拌P107. (3)气升泵P112. 原理:汽水混合液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二、使用范围 1.离心泵——流量扬程范围较广,操作管理方便 2.轴流泵、混流泵——大流量、低扬程; 3.往复泵 ——流量小、扬程大;转速低、效率高 三、发展趋势 1.大型化、大容量化 2.高扬程化、高(转)速化 3.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 常用给水水泵特点

第二章叶片式水泵 特点:叶轮高速旋转完成能量转换 根据叶轮出水方向分为: 1.径向流—→离心泵 2.轴向流—→轴流泵 3.斜向流—→混流泵 §2.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构造 原理:液体受到离心力作用 ——旋转圆筒内的抛物液面、雨中旋转的雨伞 方程 ) 2 (2 2 z r g p p- + = ω γ 单级单吸离心泵基本构造:(refer to P5. 图2-4)1.泵壳 2.泵轴 3.叶轮 4.吸水管 5.压水管 实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将机械能(电动机高速旋转)—→动能和势能(被抽升水)伴随能量损失:能量损失越大,泵的性能越差,效率越低 §2.2 离心泵的主要零件 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某污水提升泵站设计

徐州皇家帝国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题目:某污水提升泵站设计 指导老师:顾晓斌 学生:史小新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学号:8134 班级: 09水-1班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任务书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系 给水排水教研室 2009年11月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泵和泵站课程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的集中性实践性环节之一。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水泵及水泵站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给、排水泵站的工艺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设计还可以训练学生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设计计算能力、编写说明书的能力和工程图纸的表达能力。 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学习和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收集设计资料、综合分析问题、理论计算、数据处理、工程制图、文字表达等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4.掌握给、排水泵站设计的一般程序,学会灵活地处理复杂的工程问题。 5.学会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按规范和标准绘制有关图纸。 6.本设计原则上是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二、设计内容 1.确定泵站的设计流量和扬程,拟定选泵方案。 2.选择水泵和电动机(包括水泵型号、电动机型号、工作和备用泵台数等); 3.确定水泵机组的基础尺寸; 4.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设计计算(包括进出水管内的流速、管径、阀门等,压水管长度计算至泵房外1m); 5.确定泵站内的附属设备,引水设备(如真空泵)、起重设备、排水泵等; 6.泵站的平面布置; 7.泵站的高程布置(包括水泵的基础、进出水管、泵轴、泵站地面等的标高); 8.根据起重设备的型号,确定泵房的建筑高度; 9.绘制泵站的平面图1张,剖面图1张,并列出主要设备表及材料表。 10.整理设计计算书1份,设计说明书1份。 最终的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各1份 要求文字通顺,叙述要简明扼要。计算书采用A4页面,电脑打印或手工书写。计算书应有

201-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内容

201*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内容 201*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内容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 1.齿轮泵为什么不能输出高压油?2.叶片泵与齿轮泵相比,有何特点?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阀的拆装可加深对阀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阀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阀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阀。 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 1.先导式溢流阀遥控口的作用是什么?远程调压和卸荷是怎样来实现的?2.泄漏油口如果发生堵塞现象,减压阀能否减压工作?为什么?泄油口为什么要直接单独 接回油箱? 3.试比较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三种压力控制阀的异同。 实验三进油节流调速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节流调速回路的构成,掌握其回路的特点。 2.通过对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对比实验,了解二者速度-负载特性,综合分析比较它们的调速性能。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综合液压实验台、计时秒表一个、直尺一个三、实验内容及步骤见讲解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 1.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2.调速阀进出油口反接时,还能不能起到调速稳定性作用?为什么? 实验四液压传动系统回路设计与组装实验 综合型、设计型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验证和巩固课本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达到理论和实践、实践和科研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 3.通过自己设计,明白所设计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所用液压元器件的功能与结构,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 4.通过亲自装拆,了解所设计液压回路组成、特性。 5.通过实验,了解所设计液压回路的功能及各部件在液压回路当中所起的作用。 二、实验基本原理 本实验是对教材基本液压回路原理及基本液压元器件结构功能原理理解的基础上,并参考液压实验指导书基本回路,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