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评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农耕时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粮食除了满足人们日常饮食需要,已经有了富余。人们在“果酒”的基础上,开始用谷物酿酒。黍和稻等糯性较高的原料,经过蒸煮,加曲发酵,最后压榨酿造的谷物酒呈黄色,看上去较为浑浊,通常没有经过过滤和沉淀,里面存留部分酒渣,因此被称为“黄酒”或“浊酒”。

浊酒的酿造工艺简单,相对寡味,一般百姓家庭即可酿造,陆游诗有“农家腊酒”,即浊酒。与“浊酒”相对应的则是“清酒”,它选用小米、玉米等黏性小的粮食酿制、蒸馏而成,酒精浓度高、糖分少、色泽相对清透,饮用时无须过滤。酿造清酒的工艺复杂,清酒醇香甘洌,价格不菲,在古代通常为贵族享用。

在甲骨文中就有了“酒”的记载,《周礼》则是较早记录“浊酒”的典籍,《周礼》将酒分为“五齐三酒”,其中的“五齐”是相对于清酒而言的“浊酒”。酒最早用来祭祀,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文化意义附着其上,最后形成一种酒文化。众多文人参与到酒文化的构建和推介过程,其中,浊酒作为一种意象,比起清酒更代表一种大众趣味和平民气质。

最早让“浊酒”一词为人们所重视并不断引用的,应该是陶渊明。陶渊明一生嗜酒,在诗文中多次提到“浊酒”,如“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己酉岁九月九日》)。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浊酒”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唐代以后,“酒”的意象更加频繁地进入诗文之中,渐渐成为一种表达个人情绪的独特依托。诗人更喜欢写“浊酒”,以此来表达经历困境后孤苦郁闷的情绪。比如白居易在《快活》中写道:“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苏轼在《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中写道:“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陆游更是在诸多诗词中运用“浊酒”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他在《杂感》中写道:“一杯浊酒即醺然,自笑闲愁七十年。”后人将杨慎的《临江仙》添加在《三国演义》的开头,其中“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表达了一种经历世事沧桑后的豁达。李叔同在《送别》一词中,用“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情绪,“浊酒”与“别梦寒”共同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清酒和浊酒都可以表达个人情绪,但浊酒被赋予了一层沧桑的意味,这份沧桑道劲的厚重,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思。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和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浊酒”与杜甫“诗史”的定位,和他悲天悯人的思想与忧世伤生的心绪正相匹配。在范仲淹的诗词中,虽然只有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出名,但它名气很大,而且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相得益彰。

杜甫与范伸淹的诗词基本奠定了诗人通过“浊酒”表达家国情怀的传统。这一传统在后世得到继承。清末梁启超有《二十世纪太平洋歌》:“满船沉睡我徬徨,浊酒一斗神飞扬”,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拳拳之心。近代秋瑾在其《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中写道:“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表达的则是她希冀各位有志之士群策群力救国图存的家国情怀。

(摘编自陈勋王洁群《诗文中的“浊酒”意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开始用粮食酿酒,因为粮食吃不完,有了富裕。这和古代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B.经过蒸馏和过滤的酒比较清,所以叫清酒;反之,不经过蒸馏和过滤的酒比较浑浊,称为浊酒。

C.白居易的诗歌虽然叫《快活》,但诗句“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却无快活的情感。

D.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表现了他的家国情怀。

2、下列不能作为用浊酒“表达经历困境后孤苦郁闷的情绪”的论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饮酒(十九)》)

B.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C.赵蕃:一杯浊酒慰飘零,百首新诗见典型。(《送王汝之江西二首》

D.陆游:感慨却愁伤壮志,倒瓶浊酒洗余悲。(《猎罢夜饮示独孤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清酒和浊酒都可以表达诗人的情绪,但浊酒因为被人们赋予的文化内涵而被更多文人写进诗文。

B.中国古代诗文中酒的意象是中国酒文化的一部分。古诗词中“酒”的意象指的就是

浊酒。

C.“浊酒”早已有之,只是因为陶渊明在诗里面多次使用,它才作为意象出现在后代的诗中。

D.文人对酒文化的构建和推介,就是把“酒”这一意象反复地写进诗文,来表达个人的某种情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顺天应时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行事准则,彰显着深厚的文化精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时间运行的周期性和有序性与风霜雨雪、植物荣枯、动物蛰伏之间的关系,并准确地意识到,只有根据时间的有序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于是,人事、家事乃至国事被统一安排到一个井然有序且严丝合缝的时间秩序之中。

四可以这样说,四时礼仪是中国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时间标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最终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和谐共生之上。

(摘编自郑艳《在年轮里安家——中国人的四时礼仪》) 材料二:

应不应该有大满?从二十四节气的结构看,回答是应该有。形式的整齐划一,是二十四节气称谓形成过程所遵循的内在美学追求。按照这一美学追求,二十四节气中,以大小而称的本来就应当有四对。这就是小满大满、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所以小满后面,按理应该有大满。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二十四节气中并没有大满,排在小满之后的是芒种。芒种这个节气称谓的出现打破了一个整齐划一的格局。对于整齐划一的美学追求者来说,芒种出现在一个不该出现的位置,就像一根锋利的芒刺扎在眼睛里一样。

从阴阳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年在二十四节气中实际上是以冬至和夏至这两个阴阳极点为核心展开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成由冬至到夏至和由夏至到冬至两个循环的系列。这两个序列一个是阴气由弱而强、阳气由强而弱的序列,另一个是阳气由弱而强、阴气由强而弱的序列。在日常的时间生活中,这两个序列是连贯成一个整体不断循环往复的,即:

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