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的治疗
嗜铬细胞瘤诊治的进展
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的研发
针对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 研发新型的靶向药物,提高疗 效和安全性。
个体化治疗的研究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表型等特 征,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治疗的研究
探索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以 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03
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治疗进展
手术指征与原则
药物治疗
近年来,一些药物如酪氨酸酶抑 制剂等被用于术前准备,以降低 肿瘤组织活性,减少术中出血。
机器人手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 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采用机器人进 行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治疗,具有 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联合治疗
对于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肿瘤, 医生可能会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 如放疗、化疗等,以提高治疗效 果。
05
嗜铬细胞瘤的基因治疗进展
基因治疗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
通过修改或纠正异常基因,达到预防、 控制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VS
原则
安全、有效、可行、可控,符合伦理道德 。
基因治疗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基因转移技术
将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 以取代或修复异常基因。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CRISPR-Cas9等基因 编辑工具,对异常基因进 行精确修复过阻断肾上腺素与α受体的结合, 降低血压和心率,缓解症状。常用 药物有酚妥拉明、哌唑嗪等。
100%
β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肾上腺素与β受体的结合, 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降低血压。 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80%
钙通道拮抗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降低心 肌收缩力和心率,降低血压。常用 药物有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等。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一、一般治疗安静休息,避免对包块或可疑部位过重触压,以减少发作。
加强护理,随时做好处理高血压危象及急性心衰的准备。
二、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首选的α受体阻滞剂如苯苄明(苯苄胺),每天10~60mg分二次口服,作用持续24小时至5天。
用药时血管收缩现象消失,故应同时纠正血容量不足。
由于本药作用持续时间长,对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于术前2-3天停用,以免术中出现难控制性低血压和休克。
术前和术中应用酚妥拉明(Rigitine)持续静滴控制血压。
主要副作用为鼻粘膜充血、鼻阻。
高血压危象时,用酚妥拉明5mg 静注,输液速度根据血压调节。
β-受体阻滞剂:应用时必须先使用α受体阻滞剂1~3天,否则β受体阻滞剂消除了儿茶酚胺β受体的血管扩张作用后,α受体的收缩血管作用不再受到拮抗,使血压更进一步升高,甚至出现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必须严格注意。
三、儿茶酚胺阻滞剂α甲基酷氨酸可与酪酸相竞争,抑制酪氨酸羟化酶,阻滞了儿茶酚胺的合成。
剂量为每日600-1200mg。
可能出现嗜睡、焦虑、震颤、口干、溢乳等副作用,持续用药数月后疗效渐差。
四、补充血容量控制血管的过度收缩后,必须及时补充血容量,晶体溶液仅能短时间维持血容量,胶性液体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如全血、血浆、代血浆等,为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五、手术治疗能或基本能定位的嗜铬细胞瘤均应手术切除,或施探查手术。
术前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纠正血容量不足,控制糖代谢紊乱。
术中配合使用酚拉明和多巴胺静脉滴注,以保持血压稳定。
如切肿瘤的主要静脉后血压应立即下降,不降则应考虑多发性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给予探查。
慢性肾上腺治疗一、基础治疗平时进高钠饮食,替代疗法可以服氢化考的松每天20~30mg,或强地松5~7.5mg,应清晨服总剂量的2/3,下午服1/3 如不能纠正乏力、疲倦和低钠血症,则可以加用小剂量盐皮质激素,如9α-氟氢考地松每日0.2mg或每月肌注三甲醋酸去氧皮质酮125mg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治疗指南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治疗指南-中国-2021精简版一、流行病学和病国学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PGL) 占高血压病人的0.1%~0.6% ,年发病率3~4/100万人,尸检发现率约为0.09%~0.25% ,人群中约50%~75%的PHEO/PGL 未被诊断。
目前约25%的PHEO 系影像学偶然发现,占肾上腺偶发瘤的4%~5%。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50 岁。
PGL占全部嗜铬细胞肿瘤的15%~24%。
PHEO/PGL病因尚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
二、病理和病理生理PHEO/PGL主要源于肾上腺髓质,约9%~24%源于肾上腺外。
PHEO多为单侧,约95%以上的PGL位于腹部和盆腔最常见部位为腹主动脉旁、肾门附近、下腔静脉旁等;其次为盆腔,膀胱PGL占膀胱肿瘤0.5%,占PGL的10%; 再次为头颈和胸腔纵隔。
15%~24%可多发。
典型PHEO直径约3~5cm大小,但也可>10cm,平均重量40~100g(>5~<3500g)。
三、临床表现1. 病症和体征1)典型的病症:包括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其发生率为50%以上。
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临床病症,发生率约0%-90%。
50%-60%为持续性,40%-50%为阵发性。
3) 体位性低血压,10%-50%患者可出现,由血容最减少所致。
4) 心血管并发症,约12%患者首次以心血管并发症就诊,特别是肿瘤较大患者。
5) 其它病症:局部患者可伴有白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局部患者可能会以心肌病、高钙血症、血尿、糖尿病、库欣综合征、肠梗阻、甚至视力下降等原因就诊。
2. 临床特点嗜铬细胞瘤称之为"10%肿瘤",10%可以恶变:多见于女性,多见于肾上腺外,5年生存率约36%-60%;10%为双侧多发;多见于家族性疾病;10%好发于肾上腺以外,称之为PGL ,最多见于主动脉旁嗜铬体。
嗜铬细胞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嗜铬细胞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细胞形成的肿瘤。
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在从颈动脉到盆腔的任何部位。
可导致血压异常(常表现为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综合征。
有些患者可能会因长期高血压而导致严重的心脏、大脑和肾脏损伤或严重的突然高血压而危及生命。
然而,如果能及时、早期地诊断和治疗,这也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疾病。
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05%~0.2%发病高峰为20~50岁。
嗜铬细胞瘤占肾上腺的80%%~90%,多为一侧性;肾上腺外肿瘤主要位于腹膜外和腹主动脉旁。
多良性,恶性占10%%..像大多数肿瘤一样,散发性嗜铬细胞瘤的病因尚不清楚。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与遗传有关。
本病以20~大多数40岁的中青年患者几乎等于男性和女性。
其主要症状是高血压和基础代谢的变化:高血压可以是阵发性的、持续的或持续的高血压阵发性的。
持续的人通常有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心跳心悸、视力模糊、精神紧张、焦虑、怕热等。
阵发性突然严重头痛、心悸、胸闷、苍白、出汗、呼吸急促,患者感到濒死。
此时,如果血压测量可达40.OkPa(200~300㎜Hg),大约半小时后,它可能会自行缓解。
恢复后,就像普通人一样。
在未来,一些刺激会再次发作。
逐渐发作更频繁,间隔缩短,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发作刺激可能不是很强烈,有漱口刷牙或梦发作醒来,出汗,有濒死感。
还有巨大的肿瘤、高血压和无发作症状,或无肿块、无发作,死于其他疾病的手术。
因此,有这种症状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
嗜铬细胞瘤的一般测试和检查如下:实验室检查:1.测定血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
2.药理学试验:分为刺激和抑制试验。
其它辅助检查:1.肾上腺CT首选扫描CT检查时,由于姿势变化或静脉造影剂注射可诱发高血压,应首先使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控制高血压,并在扫描过程中随时准备酚妥拉明。
2.磁共振显像(MRI)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和结构特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嗜铬细胞瘤怎样治疗?
嗜铬细胞瘤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治疗嗜铬细胞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嗜铬细胞瘤应该吃什么药。
*嗜铬细胞瘤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否则有肿瘤突然分泌大量CA、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潜在危险。
在早期,诊断多依靠临床特点及腹膜后注气造影等不够准确的技术,手术也多以剖腹探查为主,因而诊断错误及手术失败者居多。
近年来,随着生化试验及显像技术的发展,PHEO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技术大为提高,术前处理加强摘除PHEO的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
术前应采用α受体阻滞药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荷,并使原来缩减的血管容量扩大,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1.药物治疗(1)PHEO的定性及定位的诊断一旦明确,应立即用药物控制,以防出现高血压急症。
主要用药为长效α受体阻滞药,包括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10~20mg,2次/d;哌唑嗪(prazosin)1~2mg,2次/d。
(2)合并高血压急症时可静脉给以酚妥拉明(phentolamine)。
如疗效不好可静脉输注硝普钠。
(3)如合并窦性心动过速和(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绞痛,可口服选择性β1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bataloc)和阿替洛尔(atendol)等,但在PHEO患者应用该药时,必须与α受体阻滞药合用,否则单独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能由于抑制了E的血管扩张作用而使血压明显升高,如用普萘洛尔(propranolol)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则升高血压的不良反应更为明显。
(4)如合并室性心动过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lidocaine)。
(5)拉贝洛尔(labetalol)为一种α和β受体阻滞药,因其以β受体阻滞药为主,故也可引起血压升高,PHEO时是否应用尚有争论。
2.术前准备和药物治疗(1)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①酚妥拉明(phentolamine,Regitine):用于高血压的鉴别诊断(Regitine试验),治疗高血压危险发作或手术中控制血压,而不适于长期治疗。
嗜铬细胞瘤的症状及治疗方案_ppt课件
P治疗方 案
定义:
PPGL临床表现
• PPGL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CA分泌所致的高血压 及其并发症,由于肿瘤持续性或阵发性分泌释放不 同比例的E和NE,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 • 可表现为阵发性、持续性或在持续性高血压的基 础上阵发性加重:阵发性高血压为25% ~40%;持续 性高血压约占50%,其中半数患者有阵发性加重; 约70%的患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另有少数患者血 压正常。 • 头痛、心悸、多汗是PPGL高血压发作时最常见 的三联征,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PPGL 临床表现
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 建议除头颈部PGL和分泌DA的PPGL 外,其余患 者均应服用α受体阻滞剂做术前准备。可先用选择性 α1受体阻滞剂或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如 血压仍未能满意控制, 则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 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如患者出现心动过速, 则 再加用β受体阻滞剂,但是绝对不能在未服用α受体阻 滞剂之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因为PPGL 患者先服用β 受体阻滞剂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和左心衰的发生。
2.手术
• 推荐对大多数PCC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 如肿瘤直径>6cm或为侵袭性PCC,则应进行 开放式手术以确保肿瘤被完整切除;
恶性PPGL的治疗
特殊病情的诊断治疗
• (二)PPGL危象 PPGL危象发生率约为10%,临床表现可 为严重高血压或高、低血压反复交替发作; 出现心、脑、肾等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PPGL高血压危象发作时,应从静脉泵入α 受体阻滞剂,可从小剂量开始并严密监测血 压、心率变化, 根据患者对药物的降压反应, 逐渐增加和调整剂量;当高血压危象被控制, 患者病情平稳后,再改为口服α受体阻滞剂治 疗做手术前准备。
嗜铬细胞瘤的诊治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肿 瘤
副神经节瘤:肾上腺外沿交感及副交感神经节分布的嗜铬组 织肿瘤
肾上腺髓质增生:临床表现与嗜铬细胞瘤相似,确诊依靠病 理学检查
高儿茶酚胺血症
副神经节瘤 ( Paragangliomas PGL)
腹主动脉旁(约10%~15%)、肾门、肾上极、肝 门区、肝-下腔静脉之间、胰头部、髂窝或附 近、血管旁(直肠后、卵巢、膀胱内)
MRI
MIBG
诊断PCC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85-88%和 70100%
131I-MIBG具有治疗恶性PPGL的作用 转移性、复发性PPGL、位于颅底和颈部、胸腔、
膀胱PGL,与SDHx基因相关PPGL检出敏感性较低 拟交感神经药、阻断CA转运药物如可卡因和三环
类抗抑郁药、钙同等阻滞剂、α及β肾上腺素能 受体阻滞剂可减少123I-MIBG浓聚,需停药2周
似),若无阳性发现,继以颈部和胸部扫描 儿童也可采用腹部超声 在大多数病例的定位诊断过程中联合使用CT和MR已经足够 MIBG: If CT/MRI negative
Large adrenal tumor paraganglioma PET SRS
良恶性鉴别困难:病理
根据病理切片上的组织形态来判定很困难 瘤细胞的形态异常不能作为良恶性的诊断依据 镜下呈恶性改变,临床却表现为良性 有的瘤细胞呈良性形态,但在术后1~15年内复发 在良、恶性的肿瘤细胞中都可看到重的嗜铬性颗粒、
症状不典型且多变:提高警惕!
传统观念认为:超过一半的患者有高血压发作或危象 实际上:大多数嗜铬细胞瘤是临床上没有料到的(特别是非
内分泌科医师),甚至在与肿瘤相关的致命后果发生时 美国Mayo Clinic尸检:证实的PCC患者中,生前从未被怀疑
嗜铬细胞瘤诊疗指南
靶向药物治疗
介绍了针对嗜铬细胞瘤的靶向药物,如何使 用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化学治疗
简要介绍了化学治疗的作用及适用情况。
治疗后的随访
1
术后恢复和监测
患者术后的恢复过程及常规监测的重
随访间隔和方案2Fra bibliotek要性。
建议在治疗后的不同阶段进行定期随
访,以确保病情控制和复发预防。
3
检查和评估
详细说明了随访中需要进行的各种生 物化学、影像学和临床实验室检查。
嗜铬细胞瘤诊疗指南
了解什么是嗜铬细胞瘤及其风险因素,并介绍诊断和分类方法,详细解释治 疗原则和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其他治疗方式和预防措施。
疾病概述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起源于肾上腺或其他副腎组织。本节将介绍 嗜铬细胞瘤的定义、病因学和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详细说明了使用X射线、CT扫 描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诊断的流程。
实验室检查
解释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和尿液 检验,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嗜 铬细胞瘤。
细胞学检查
讲述如何通过细胞学检查来评 估嗜铬细胞瘤的类型和分级。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详细讲解了手术治疗的过程,包括手术前准 备、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和术后恢复和后续管 理。
放射治疗
解释了放射治疗的原理和在嗜铬细胞瘤治疗 中的作用。
预后和疾病相关病症
描述嗜铬细胞瘤的预后指标和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相关病症(MEN)的关联。
嗜铬细胞瘤家族研究
介绍了研究嗜铬细胞瘤的家族疾病学,包括MEN和遗传风险评估。
未来的治疗方式
探讨了嗜铬细胞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可能出现的新治疗方式。
嗜铬细胞瘤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嗜铬细胞瘤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概述
嗜铬细胞瘤不算是一种特别大众化的疾病,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过这个疾病,其实这种病主要是由于嗜铬细胞所引起的,对于患者的主要伤害就是持续性的高血压所导致的对心脏、肾脏的伤害,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但是嗜铬细胞瘤的患者一般经过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情况都会大大改善。
所以患者可以不用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下面介绍一些嗜铬细胞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二、步骤/方法:
1、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患者一旦确定了病情,就要及时
切除肿瘤。
不然如果肿瘤突然分泌大量的物体外,可能会引起危险。
现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一般的诊断什么的都是比较可靠地。
2、如果PHEO的诊断一旦明确了,就应该在医生的同意下,用药物控制,否则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的急性症状,如果病人一旦承受不住,很容易会因为高血压的症状伤害到心脏、肾脏等器官。
3、一般手术后患者的血压都会很快下降,但是有一部分的患者
可能还存在持续性高血压的症状,这个时候可能是肿瘤没有切除干净,一定要用药物控制,手术后也要及时观测身体的情况,以免有其他变化。
三、注意事项:
对于嗜铬细胞瘤这样的恶性肿瘤疾病来说,最好的就是切除病变
的部位,但是手术后不代表就没事了,患者要及时去医院复检,因为嗜铬细胞瘤属于继发性的疾病,有复发的可能性。
嗜铬细胞瘤扩容方案
嗜铬细胞瘤扩容方案嗜铬细胞瘤(PPGL)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的肿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腹膜后和头颈部位。
扩容是指在嗜铬细胞瘤治疗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加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嗜铬细胞瘤扩容方案,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该疾病。
一、手术切除对于可切除的嗜铬细胞瘤,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摆脱嗜铬细胞瘤的困扰。
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变位置、大小、恶性程度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因素。
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检查,以及根据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二、术后治疗对于那些手术后可能存在的嗜铬细胞瘤残留或复发的患者,术后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术后辅助治疗主要包括放疗、靶向治疗和化疗等。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破坏残留肿瘤组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靶向治疗则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信号传递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方法。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来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使肿瘤缩小或消失。
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在嗜铬细胞瘤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有良好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患者需要坚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
其次,患者需要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提高身体免疫力。
此外,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也是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四、心理支持嗜铬细胞瘤是一种严重的肿瘤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提供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加入支持小组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减轻病情对心理的影响。
此外,家人和亲友的陪伴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总结而言,嗜铬细胞瘤扩容方案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术后治疗、护理措施和心理支持等。
通过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不同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合理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帮助患者应对嗜铬细胞瘤的重要因素。
嗜铬细胞瘤的症状及治疗方案
(二)PPGL危象
PPGL危象发生率约为10%,临床表现可为严重高血压或高、低血压反复交 替发作;出现心、脑、肾等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PPGL高血压危象发作时,应从静脉泵入α受体阻滞剂,可从小剂量开始并严密 监测血压、心率变化, 根据患者对药物的降压反应,逐渐增加和调整剂量;当高血 压危象被控制,患者病情平稳后,再改为口服α受体阻滞剂治疗做手术前准备。
PPGL的诊治流程
谢谢!
感谢下载
可编辑
嗜铬细胞瘤的症状及治疗方案
定义: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
分别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交感神经链的 肿瘤,主要合成和分泌大量儿茶酚胺(CA),如去甲肾 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多巴胺(DA),引起患者 血压升高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并造成心、脑、肾等 严重并发症。肿瘤位于肾上腺称为嗜铬细胞瘤PCC, 位于肾上腺外则称为副神经节瘤PGL。
PCC 占80% ~85%,PGL 占15% ~20%,二者合 称为PPGL。
参考文献: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16)
PPGL临床表现
PPGL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CA分泌所致的高血压 及其并发症,由于肿瘤持续性或阵发性分泌释放不 同比例的E和NE,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
可表现为阵发性、持续性或在持续性高血压的基 础上阵发性加重:阵发性高血压为25% ~40%;持 续性高血压约占50%,其中半数患者有阵发性加 重;约70%的患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另有少数患 者血压正常。
头痛、心悸、多汗是PPGL高血压发作时最常见 的三联征,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PPGL 临床表现Leabharlann 手术治疗1.术前准备:
建议除头颈部PGL和分泌DA的PPGL 外,其余 患者均应服用α受体阻滞剂做术前准备。可先用选择 性α1受体阻滞剂或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 如血压仍未能满意控制, 则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科普知识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的夜间排尿。
如何诊断小儿嗜铬细胞瘤?
如何诊断小儿嗜铬细胞瘤? 临床评估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并询问家 族史。
高血压的反复出现是重要的临床表现。
如何诊断小儿嗜铬细胞瘤? 实验室检查
通过尿液或血液检测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来辅助 诊断。
小儿嗜铬细胞瘤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嗜铬细胞瘤? 2.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症状有哪些? 3. 如何诊断小儿嗜铬细胞瘤? 4.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5.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预防与展望
什么是义
小儿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通常发生在 肾上腺或其附近的神经组织中。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在手术前后可能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 压。
药物治疗也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随访观察
术后需要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和可能的复发 。
定期检查尿液和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是重 要的随访措施。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预防与展望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预防与展望
多种支持性资源可以帮助家庭应对治疗过程中的 挑战。
谢谢观看
24小时尿液儿茶酚胺测定是常用的检测方法。
如何诊断小儿嗜铬细胞瘤?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或MRI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和手术规划中非常关键。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通常在确诊后尽早 进行。
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降低复发风险。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症状有哪些 ?
小儿嗜铬细胞瘤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
嗜铬细胞瘤症状及治疗方案
03
心律失常:嗜铬细胞瘤可能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04
肾功能损害:嗜铬细胞瘤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严重时可能导致肾衰竭
嗜铬细胞瘤诊断
实验室检查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尿液检查:检测 尿液中的儿茶酚 胺水平,如肾上 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等
血液检查:检测 血液中的儿茶酚 胺水平,如肾上 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等
心悸:嗜铬细胞瘤可能导致心悸,表现为心跳加速、 心律不齐等症状。
出汗:嗜铬细胞瘤可能导致出汗过多,尤其是在夜 间或安静状态下。
体重下降:嗜铬细胞瘤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因为肿 瘤分泌的激素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并发症
01
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可能导致高血压,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02
低血压:嗜铬细胞瘤可能导致低血压,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
04
放射治疗副 作用:皮肤 反应、胃肠 道反应、骨 髓抑制等
嗜铬细胞瘤预后
预后因素
01 肿瘤大小:肿瘤越大,预后越差
02 肿瘤位置:肿瘤位置越深,预后越差
03 肿瘤类型:恶性肿瘤预后较差
治疗方案: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放疗等
04
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效果对预后影响较大
随访监测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 使用降压药、抗心律失
04
出汗:大量出 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尤其是夜
间出汗
05
体重下降:体 重迅速下降,
食欲不振
06
焦虑:情绪紧 张,焦虑不安
07
疲劳:疲劳感 明显,无法正
常工作
08
视力模糊:视 力模糊,视物
不清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分类、诊断及治疗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分类、诊断及治疗(一)定义嗜铬细胞瘤(PCC)和副神经节瘤(PGL)合称为PPGL,是由神经嵴起源的嗜铬细胞产生的肿瘤,分布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肿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脏器功能异常及代谢紊乱。
PPGL中80%~85%来源于肾上腺髓质,称为嗜铬细胞瘤,其余来源于肾上腺外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称为副神经节瘤。
PPGL中10%~17%为转移性,35%~40%为遗传性。
(二)临床表现1.高血压可为阵发性、持续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基础上的阵发性加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可因体位变换、压迫腹部、情绪激动、排尿排便等因素诱发,发作持续时间不等,发作频度不等,发作时血压可明显升高达(200~300)/(150~180)mmHg,可伴有头痛、心悸、大汗三联征,严重者可出现恶性高血压、高血压性脑病、眼底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2.直立性低血压多数持续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直立性低血压,少数患者有低血压甚至休克,或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出现。
3.代谢异常儿茶酚胺为升糖激素,大量释放可导致血糖升高,出现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儿茶酚胺还能促进脂肪分解,升高血中FFA浓度,增加代谢率;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表现。
4.其他系统异常表现(1)心血管系统:可有儿茶酚胺心肌病、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梗或心衰等。
(2)消化系统:便秘、腹胀、腹痛、肠梗阻、胆石症等,如肿瘤位于盆腔或直肠附近,用力排便时因腹压升高可诱发高血压发作。
(3)泌尿系异常:病程长、病情重者因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损害;位于膀胱的副神经节瘤可因排尿引起高血压发作。
(4)神经系统:部分患者在高血压发作时出现精神紧张、烦躁、焦虑,甚至恐怖或濒死感,部分患者出现晕厥、抽搐、症状性癫痫发作等神经精神症状。
(5)伴发其他内分泌疾病:可作为MEN的一部分,同时合并甲状腺髓样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若为Von Hippel-Lindau病或神经纤维瘤病1型的一部分,还可同时合并其他部位肿瘤的相关临床表现。
老年人嗜铬细胞瘤危象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嗜铬细胞瘤危象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危象急诊处理嗜铬细胞瘤危象急救关键在于及早、恰当使用α和β-受体阻滞药。
危象病情变化迅速复杂,可从高血压危象突然转为低血压休克,也可几种危象伴发。
因此必须准确分析病情,灵活采用治疗措施。
急救时应立即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给药,另一条补充液体。
同时必须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护及中心静脉压监测。
(1)高血压危象治疗:急救时α-受体阻滞剂药宜用酚妥拉明,因其作用迅速,静注后1min内见效,作用持续时间短(5~10min),易于控制剂量,不易蓄积。
可立即静脉注射1~5mg,并持续静滴维持(250ml液体中加入10~20mg),滴速根据血压而定。
必要时可以间歇静注1~5mg。
同时应积极补充液体,以尽快扩充血容量。
根据血压下降情况及中心静脉压测定决定输液速度及补液量。
除输入葡萄糖或盐水外,适当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
降压药物应避免用利舍平、胍乙啶类自主神经阻滞剂,这些药物可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加重高血压。
静滴硝普钠也可达到良好降压效果。
应用α受体阻滞剂后应合用β受体阻滞剂,以防止出现心律失常。
(2)严重心律失常治疗:由于儿茶酚胺所致的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有良好效果。
一旦发生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或快速心律失常,立即静脉注射普萘洛尔(心得安)1~2mg,推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0mg,或5mg加入5%葡萄糖液100~200ml中静滴,心律控制后改为口服10~20mg,1次/6h。
应用β-受体阻滞药同时应合用α-受体阻滞药,以免因β2受体阻断后扩张小动脉作用消失,加重高血压。
对有心力衰竭病人慎用。
对有支气管哮喘史病人宜选用选择性心脏β-受体阻滞药,如阿替洛尔(氨酰心安)。
老年人常有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对β-受体阻滞药疗效不佳者,应使用利多卡因等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必要时可用电除颤,心内膜起搏等其他抗心律失常措施。
(3)低血压休克治疗:对休克危象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用药,切勿盲目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知识简要摘要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源于肾上腺髓质或副神经节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特征是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
本文详细介绍了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常用术语、病理过程、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并发症、诊断方法、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系统知识,旨在为医学生和患者提供全面的了解与指导。
文末附有典型病例分析以增强理解。
临床表现及特征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量分泌有关。
常见症状包括:•高血压:约90%的患者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
阵发性高血压常伴有心悸、头痛和出汗“三联征”。
•心血管症状: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焦虑、震颤。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便秘。
•代谢紊乱:体重减轻、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
常用术语解释•嗜铬细胞:位于肾上腺髓质和副神经节的细胞,能够分泌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是由嗜铬细胞分泌的激素,调节心血管系统和代谢活动。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的内层,主要由嗜铬细胞组成。
•副神经节:位于脊柱两侧的神经节,亦可产生嗜铬细胞瘤。
病理全过程嗜铬细胞瘤的病理过程涉及嗜铬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功能失调。
以下是其病理特点:1.肿瘤发生: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副神经节的嗜铬细胞。
2.儿茶酚胺分泌过多:肿瘤细胞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3.肿瘤增大: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和远处转移。
病因和发病机制嗜铬细胞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偶发突变相关。
常见的遗传因素包括:•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型(MEN 2):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易患嗜铬细胞瘤。
•冯·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HL):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有嗜铬细胞瘤风险。
•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有嗜铬细胞瘤的风险。
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遗传突变:导致嗜铬细胞增生和功能失调。
嗜铬细胞瘤疾病详解
疾病名:嗜铬细胞瘤英文名:pheochromocytoma缩写:别名:chromophile tumor疾病代码:ICD:M8700/0概述: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发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故可发生自颈交感神经链至盆腔的部位。
这些细胞产生血管活性的胺类。
肾上腺素仅产生于肾上腺髓质及主动脉旁体(organs of Zuckerkandl)的肿瘤,而正肾上腺素产生于交感神经链的肿瘤。
绝大多数小儿的嗜铬细胞瘤手术时约为 4~6cm,切面呈棕黄至浅褐色,被受压的正常肾上腺组织完整包绕,有出血或囊性坏死区。
镜下检查很难鉴别为良性或恶性,主要根据临床,如有复发或转移,则认为是恶性。
在小儿很少是恶性,但较成人更多见肾上腺外病变,约占30%,常见部位是主动脉分叉部及主动脉旁体。
术中及术后即刻死亡多由于未发现有第2 个肿瘤。
在小儿嗜铬细胞瘤另一特点是,有更多家族遗传及并发多发内分泌肿瘤。
流行病学:本病占儿童高血压 1%,嗜铬细胞瘤精确的发病率不清楚。
国外统计尸检发现率为0.094%~0.25%,占高血压的0.4%~20%,国内发病率估计不低于国外水平。
以20~50 岁为多见。
病因: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与神经外胚层细胞的发育生长有直接关系。
有些嗜铬细胞瘤与遗传因素有关,且常伴其他疾病,如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节性硬化症、Sturge-Weber 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病等。
发病机制:嗜铬细胞瘤多为良性,多数为单发,也可以多发,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周围血管丰富,直径一般在2~6cm,重量多在100g 以内,但有体积很大者。
镜下肿瘤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胞浆中颗粒较多,可被重铬酸盐染色,嗜铬细胞瘤的良、恶性单从形态上不能鉴别,只有广泛浸润邻近脏器或组织,以及在正常无嗜铬细胞的器官和组织内发生转移才能确诊为恶性。
嗜铬细胞瘤的中医诊疗技术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的中医诊疗技术嗜铬细胞瘤起源于由神经嵴中移行出来的嗜铬细胞。
嗜铬组织能合成儿茶酚胺,在胚胎期分布广泛,出生后仅少量残留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体内其他部位。
可形成肿瘤并合成及释放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等症状。
【病理】嗜铬细胞瘤约85~90%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多为单侧,少数起源于两侧肾上腺,肾上腺外的肿瘤从颈动脉体到盆腔均可,常与交感神经节相关联,如腹主动脉两侧(占患者的10~15%)及后纵隔障。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多见于儿童患者和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病人。
嗜铬细胞瘤中约10%为恶性,病理细胞形态学难以确定诊断。
其诊断依据为①有包膜浸润,②肌层血管内瘤栓形成,③在没有嗜铬组织的部位有肿瘤转移。
正常肾上腺髓质合成的儿茶酚胺以肾上腺素为主,去甲肾上腺素仅占15%。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释放的儿茶酚胺中去甲肾上腺素约占3/4,肾上腺外肿瘤所释放者几乎全部均为去甲肾上腺素。
故表现有所不同。
【临床表现】一、高血压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阵发性高血压型约占1/3。
可因情绪激动、体位改变、体力劳动、吸烟、触压瘤块、注射组织胺、麻醉等各种原因所诱发,也可以没有明显诱因。
发作先兆为四肢麻木,视觉异常,肌肉震颤,腹绞痛等。
发作时血压急骤升高,收缩压经常达28kpa(220mmHg)以上,舒张压也相应升高。
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等,数秒钏至数十分钟甚至24小时以上,以后血压降至正常。
发作时自觉剧烈头痛,心前区及上腹部紧迫感和心前区疼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复视等。
开始缓解时可出现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如皮肤潮红,全身发热感,流涎,瞳孔缩小,尿量增多等。
发作后感乏力、困倦。
开始时数周至数月发作一次,以后间歇期短,发作渐重,可每日发作数十次。
(二)持续性高血压约占2/3。
可以有阵发性加重,也可以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收缩期血压多在28Kpa(220mmHg)以上。
服用一般降压药物无效,服儿茶酚胺释放药物如利血平、降压灵、胍乙啶、甲基多巴等可以出现反常反应,血压反而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治疗
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否则有肿瘤突然分泌大量CA、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潜在危险。
在早期,诊断多依靠临床特点及腹膜后注气造影等不够准确的技术,手术也多以剖腹探查为主,因而诊断错误及手术失败者居多。
近年来,随着生化试验及显像技术的发展,PHEO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技术大为提高,术前处理
加强摘除PHEO的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
术前应采用α受体阻滞药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荷,并使原来缩减的血管容量扩大,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1.药物治疗
(1)PHEO的定性及定位的诊断一旦明确,应立即用药物控制,以防出现高血压
急症。
主要用药为长效α受体阻滞药,包括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10~20mg,2次/d;哌唑嗪(prazosin)1~2mg,2次/d。
(2)合并高血压急症时可静脉给以酚妥拉明(phentolamine)。
如疗效不好可静脉输注硝普钠。
(3)如合并窦性心动过速和(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绞痛,可口服选择性β1受
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bataloc)和阿替洛尔(atendol)等,但在PHEO患者应用该药时,必须与α受体阻滞药合用,否则单独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能由于抑制了E的血管扩张作用而使血压明显升高,如用普萘洛尔(propranolol)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则升高血压的不良反应更为明显。
(4)如合并室性心动过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lidocaine)。
(5)拉贝洛尔(labetalol)为一种α和β受体阻滞药,因其以β受体阻滞药
为主,故也可引起血压升高,PHEO时是否应用尚有争论。
2.术前准备和药物治疗
(1)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①酚妥拉明(phentolamine,Regitine):用于高血压的鉴别诊断(Regitine试验),治疗高血压危险发作或手术中控制血压,而不适于长期治疗。
②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常用于术前准备,术前7~10天,初始剂量
10mg/d,口服,平均递增0.5~1.0mg/(kg·d),分为2次/d,直至血压接近正常,大多数患者约需40~ 80mg/d。
服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卧、立位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③哌唑嗪(prazosin)、特拉唑嗪(terazosin)、多沙唑嗪(doxazosin):均为选择性突触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应用时易致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故应在睡前服用,尽量卧床。
④乌拉地尔(urapidil,压宁定):可阻断α1、α2受体,并可激活中枢5-羟色胺1A受体,降低延髓心血管调节中枢的交感反馈作用,故在降压的同时不增加心率。
(2)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因使用α受体阻断剂后,β受体兴奋性增强而致心动过速、心收缩力增强、心肌耗氧量增加,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改善症状,但不应在未使用α受体阻断剂的情况下单独使用β受体阻断剂,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肺水肿、心衰或诱发高血压危象等。
①普萘洛尔(心得安):初始剂量10mg,2~3次/d,可逐渐增加剂量,以达到控制心率的目的。
②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常用剂量25~50mg,2~3次/d,无明显负性心肌收缩作用。
③美托洛尔(美多心安):常用剂量50mg,2~3次/d。
④艾司洛尔(esmolol):静脉滴注,可迅速减慢心率。
(3)钙通道阻断剂(CCB)CCB可用于术前联合治疗,尤适用于伴冠心病或CA心
肌病患者,或与α、β受体阻断剂合用进行长期降压治疗。
常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口服,10~30mg/d。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captopril),口
服,12.5~25mg,3次/d。
(5)血管扩张剂:硝普钠(sodinmnitroprusside)是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主要
用于嗜铬细胞瘤
患者的高血压危象发作或手术中血压持续升高者。
用5%葡萄糖液溶解和稀释,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强至50~200μg/min。
严密监测血压,调整药物剂量,以防血
压骤然下降,并监测氰化物的血药浓度。
(6)儿茶酚胺合成抑制剂:α-甲基对位酪氨酸(α-methylparatyrosine)为酪
氨酸羟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阻断CA合成。
口服初始剂量为250mg,6~8小时1次,根据血压及血、尿CA水平调整剂量,可逐渐增加。
总剂量为1.5~4.0g/d。
常见的
副作用有嗜睡、抑郁、消化道症状、锥体外系症状如帕金森症候群等。
减量或停药后上述症状可很快消失。
3.131Ⅰ-MIBG治疗主要用于恶性及手术不能切除的嗜铬细胞瘤,常用剂量为100~ 250mCi。
4.嗜铬细胞瘤所致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应首先抬高床头,立即静脉注射酚妥拉明1~5mg。
密切观察血压,当血压降至160/100mmHg左右时,停止注射。
继之,以
10~15mg溶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滴注。
5.术后处理在肿瘤切除后,患者血压很快下降。
如术后仍存在持续性高血压,
可能是肿瘤未切除干净或已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
儿茶酚胺在手术后
7~10天即可恢复正常水平。
因此在术后1周时要测定CA或其代谢物以明确肿瘤是否完全切除。
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或者恶性肿瘤扩散的患者,可以长期药物治疗。
多数的肿瘤生长很慢。
应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以及a甲基酪氨酸长期治疗可有效抑制儿茶酚胺合成。
6.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可以在腹膜后复发或是转移到骨、肺、肝脏等处。
复发有可能在第1次术后的数年或数十年后才发生,需要长期随诊观察。
放疗虽效果不是很好,但对控制骨转移有好处。
可以联合应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达卡巴嗪(甲氮咪胺)化疗,但成功的报道也不多。
131Ⅰ-MIBG治疗也有报道。
7.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处理家族性嗜铬细胞瘤通常是多发的或是累及双侧肾上腺,而且复发率高。
其治疗还是一个难题。
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对小的、无功能的肿瘤进行随诊观察、肿瘤侧肾上腺切除、预防性双侧肾上腺切除等。
在双侧肾上腺全切术后应注意长期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8.妊娠期嗜铬细胞瘤的处理孕期嗜铬细胞瘤较难处理。
在未经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经阴道自行分娩往往会给产妇及婴儿带来很大危害。
肿瘤的定位适宜行MRI检查,不会有副作用。
一旦诊断明确,就应服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症状。
如果是在妊娠的早期及中期,如术前准备充分后应立即手术。
术后不需要终止妊娠,但手术有可能增加流产的几率。
如果诊断时已处于妊娠晚期,在胎儿足月时可以随嗜铬细胞瘤手术而行剖宫产。
如胎儿尚未成熟,应继续服用药物,并进行严密的监护,直到适宜手术。
但如果在监护过程中病情进展很快,手术不能拖延。
尽管在孕期服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是否影响胎儿的发育还不太明确,但临床上已应用于不少病例,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
麻醉和手术当中对肿瘤的挤压,极易造成血压波动;肿瘤血运丰富,与大的血管贴近,容易引起大量出血。
因此,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正确处理极为重要。
嗜铬细胞瘤患者,由于这高的我茶酚胺的分泌,使血管长期处于收缩状态,血压虽高,但血容量往往不足。
因此术前应予足够疗程的药物准备,达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扩充血容量的目的。
目前多彩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酚苄用(phenoybenzamine),剂量10~20mg,每日2~3次,用2~6周。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心得安10mg,每日2~3次,术前服1周左右,可防止手术中出现心动过速和心律紊乱。
麻醉方法与麻醉药物的选择应能满足以下条件:①对心泵效能应无明显的抑制作用;②不增加交感兴奋性;③术中有利控制血压;④肿瘤切除后,有利于恢复血容量及维持血压。
目前仍多主张采用全身麻醉。
手术切口可视诊断和定位准确程度以及肿瘤的大小而定,多数诊断腹
部探查切口更为稳妥。
目前开展的术前预置漂浮导管(Swan-Ganz心导管),监测肺动脉楔压,可直到准确可靠地监视患者心脏泵血状况、有效维持血容量的作用,为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利条件。
α-甲基酪胺酸(α-methyltyrosine)有阻断儿茶酚胺合成的作用,在不能手术的病人可配合苯苄胺应用,但长期使用易出现耐药。
(二)预后
1.如能早期诊断则预后可明显改善。
2.术前准备充分的情况之下手术的死亡率要低于2%~30%。
良性嗜铬细胞瘤术后5年生存率在95%以上,复发率低于10%。
术后随诊要求在术后第6周时测定血、尿CA,然后是半年后再次测定。
3.因为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复发率高,建议每年复查1次。
若测定值异常,再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低于50%。
4.完全切除肿瘤而高血压治愈的患者约70%,其余者仍有持续性高血压或高血压复发,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通常降压药物可以良好控制血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