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11章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11章

U o 60 50(V) ; 1.2 1.2 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U RM 2U 2 50 70.7(V) , 1 1 60 600(m A) 流过每个二极管的电流 I D I O 2 2 50
(2) 带滤波器时,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 U 整流二极管可选择 2CZ55C,其最大整流电流为 1A,反向工作电压峰值为 100V。 [11.04] 一整流电路如图 T11.04 所示,试求:(1)负载电阻 RL1 和 RL2 上整流电压的平均 值 U01 和 U02,并指出极性;(2)二极管 D1、D2、D3 中的平均电流 ID1、ID2、ID3;(3)各管所 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1 1 I o 300 150( m A) 2 2
已知输出电压 U o 66V ,可得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有效值:
U o 66 55(V) 1.2 1.2 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U RM 2U 2 55 78(V) U
可选用 2CZ55C 硅整流二极管,其最大整流电流为 1A,反向工作峰值电压为 100V。 (2) 选择滤波电容器
图 T11.06 11.06 题的图
[解] (1) 在电源电压 u 的正半周,电压极性如图 JT11.06(1)所示,二极管 D2 导通、D1 截止,电流 iO 的通路为:中心抽头→RL→D2→b 点,负载电压 u0 u ;在电源电压 u 的负半 周,电压极性如图 JT11.06(2)所示,二极管 D1 导通、D2 截止,电流 iO 的通路为:中心抽头 →RL→D1→a 点,负载电压 u0 u 。
⑶ 求各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U RM1= 2 ( 80+20 ) 141(V) U RM 2=U RM3=2 2 20 56.56(V)

邓允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第十一章习题详解

邓允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第十一章习题详解

【解】 (1)Y(A,B,C)= A B BC AC B C
BC A
0 1 00 1 1 01 1 1 11 0 10 1 1
1
故 Y A BC (2)Y(A,B,C,D)= AB CD AB A AD
CD AB
00 01 11 10 00 B )( A B ) A A A B AB B B AB A B
(2) AB AC AB AC ( A B)( A C ) A A AC AB BC
A AC AB BC A BC
(5) Y ( A B C ) (A B C )
A B C A B C 1
(6) Y A C ABC AC D CD
A ( C BC ) C ( A D D )
A ( C B ) C ( A D ) A C AB AC CD
1 满足(2)的真值表
1
1
1
A 0 0 0 0 1 1 1 1
B 0 0 1 1 0 0 1 1
C 0 1 0 1 0 1 0 1
Y 0 1 1 1 1 1 1 0
11-12 试列出下列函数的真值表。 (1) Y A B C A B C A B C ABC (2) Y AB AC 【解】 (1) Y A B C A B C A B C ABC 的真值表 A 0 0 0 0 1 1 1 1 B 0 0 1 1 0 0 1 1 C 0 1 0 1 0 1 0 1 Y 0 1 1 0 1 0 0 1
0 1 1 0
0 0 0 0

Y BC D BCD BC D
(6)Y(A,B,C,D)= m (0,2,5,7,8,10,13,15)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第二版习题集(1-12章)答案_丁卫民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第二版习题集(1-12章)答案_丁卫民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丁卫民编2018.1《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篇电路基础第1章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1-1 使用安全电压、绝缘保护、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安装漏电保安器1-2 两相触电、单相触电(供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和供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1-3 决定触电危险性的关键因素是触电电压,而触电电压又与触电方式有关。

1-4 否1-5 42V 36V 24V 12V 6V 12V及以下1-6 缺乏安全用电常识,没有安全用电观念。

电气设备不符合安全规程要求,绝缘受损或老化,造成没备外壳带电或带电体外露等。

没有严格执行安全工作制度,思想麻痹,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a)使用安全电压(b)绝缘保护(c)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7 有1-8 (a)图合理,开关接在火线上,当开关S1断开时,灯EL1上不带电,更换或维修灯时是安全的;(b)图中S2断开时,灯EL2上仍然带电,这时,如果人接触灯,就会很不安全,甚至会发生触电事故。

1-9 特别潮湿的场所和锅炉内部往往电阻很小,检修时所使用的行灯电压若较高,即时是安全电压范围(如42伏或36伏),其电流也会较大而不安全,因此,其电压不应超过12v 为最佳。

1-10 因为,鸟虽然停在高压裸电线上,但由于在同一根导线上电位是等电位的,故鸟两脚之间电位差为零,不会触电;而当站在地上的人碰到220V的单根电线时,人将处于单根电线与地之间的相电压下,此时,若没有保护措施,通过人体的电流将很大,有触电危险。

1-11 (a) 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b )伤害不严重,让其静躺休息,严密观察,防止意外。

(c)伤害较严重,立即送医院抢救,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第2章 直流电路一、填空题2-1 电路 , 短路 负载 2-2 产生电能 非电能 2-3 消耗电能 电能 2-4 正电荷 2-5 变化 不变 2-6 10 2-7 电流热效应 2-8 电流 通电时间 2-9 增大 减小 2-10 小 2-11 满载 轻载 过载 2-12 大于 ,小于 2-13 60,1:1,1:3 2-14 0.2 ,10 2-15 电路,电流,灯泡,电压 2-16 正, 负 ,正 ,反偏 2-17 3 ,2 ,0~3V ,1V ,0.1V ,2.3V 2-18(A ),(B ) 二、判断题2-19 × 2-20√ 2-21√ 2-22 × 2-23 × 2-24× 2-25√ 2-26× 三、选择题2-27 C 2-28 B 2-29 B 2-30 B 四、简答题2-31 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和开关 电源:产生电能,负载:消耗电能,导线:构成通路,开关:控制2-32 额定、断路、短路 略 2-33 正比关系即欧姆定律:RUI = 2-34 相等 B >C >D 五、计算题2-35 Ω===19362522022N N P U RW R U P 25.6193611022===2-36 (1)后者大 (2)前者 后者 (3)前者 2-37 标电流参考方向和绕行方向如图中所示。

电子技术第十一章习题及答案(精华).docx

电子技术第十一章习题及答案(精华).docx

第十一章组合逻辑电路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一、填空题1、数字电路中的逻辑电路按功能可分为_________ 电路和________ 电路两种类型。

2、组合电路的特点:输出状态仅仅取决于_______ 输入值的组合,而与_________________无关。

3、电路结构看,组合电路具有两个特点:(1)电路由________ 电路组成,不包含任何_______ 元件,(2)电路中不存在任何_________ 回路。

4、电路的分析,是根据给定的______ 电路,写出 _______ 表达式,并以此来描述它的,确定______ 对于_______ 的关系O5、不考虑进位输入,只将本位两数相加,称为________________ o6、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笫一步:根据给定的逻辑电路,写出______________ 0第二步:化简逻辑电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第三步:根据化简后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列_________ O第四步: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7、当两个木位数相加,再考虑_____________ 进位数时,叫 __________ 。

8、全加器有 ___ 个输入, ____ 个输出。

9、全加器一个输出为___________ ,另一个输出为_____________ o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加器的本位和输岀表达式Sn=________ ,进位输出表达式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输出N位代码的二进制编码器,可以表示种输入信号。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进制编码器是将输入信号编成的电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11章_陶桓齐_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11章_陶桓齐_课后习题答案

第11章习题解答11-1 将下列不同进制数写成按权展开形式(1)(4517)10; (2)(10110)2; (3)(7A8F )16 解:(1)()3210104517410510110710=⨯+⨯+⨯+⨯ (2)()432102101101202121202=⨯+⨯+⨯+⨯+⨯ (3)()3210167871610168161516A F =⨯+⨯+⨯+⨯ 11-2 将下列数转换成十进制数(1)(10110011)2; (2)(85D )16 解:(1)()()754102101100111212121212179D =⨯+⨯+⨯+⨯+⨯= (2)()()210168581651613162141D D =⨯+⨯+⨯=11-3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和十六进制数(1)(85)D ; (2)(124)D 解:(1)对于十进制数(85)D ,根据整数部分除2取余的方法有: 2∣85……1 (22取余的方法有: 2∣124…… 2∣062……0 2∣031……1 2∣015……1 2∣007……1 2∣003……1 2∣001……1 0所以, ()()()2161240111,11007D C ==11-4 分立元件门电路如题图11-4所示:A 、B 、C 为输入,Y 为输出,设输入低电平为0V ,输入高电平为3V,试列出真值表,写出输出表达式,指出各属于哪种功能的门电路。

(a)(b)题图11-4解:Y=A+B+C属于或门电路11-5 由门电路组成的逻辑图如题图11-5所示,分别写出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

(a)(b)题图11-5解:()1Y AB B C AB B C AB B C=++=⋅+=⋅⋅2Y AB BC CD AB BC CD=⋅⋅=++11-6 已知逻辑门电路及输入波形如题图11-63所示,试画出各输出Y1、Y2、Y3的波形。

题图11-6解:根据门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1231, 0, Y A A Y B B Y ABC =⋅==+==波形图:11-7 已知门电路和其输入端A 和B 的波形如题图11-7所示,当控制端C=1和C=0两种情况时,试求输出端Y 的表达式,列出真值表,画出对应的波形图。

电工电子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电工电子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电工电子学》练习题班级学号姓名南京工业大学二零一四年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1. 1 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通过测量得知:A 41-=I ,A 62=I ,A 103=I ,V 1401=U ,V 902-=U ,V 603=U , V 804-=U ,V 305=U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并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题1.1的电路1.2 一电器的额定功率W 1N =P ,额定电压V 100N =U 。

今要接到V 200的直流电源上,问应选下列电阻中的哪一个与之串联,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1) 电阻值ΩK 5,额定功率2W ; (2) 电阻值ΩK 10,额定功率W 5.0; (3) 电阻值ΩK 20,额定功率W 25.0; (4) 电阻值ΩK 10,额定功率W 2。

1.3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W 200N =P ,额定电压V 50N =U ,内阻Ω=5.00R ,负载电阻R 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1) 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 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3) 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1.4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V 101=U ,V 41=E ,V 22=E ,Ω=41R ,Ω=22R , Ω=53R , 1、2两点间处于开路状态,试计算开路电压2U 。

题1.4的电路1.5 求图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下a、b、c三点的电位。

题1.5的电路1.6 求图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

题1.6的电路第2章 电路分析方法2.1 在图示电路中,R 1=R 2=R 3=R 4=30Ω,R 5=60Ω,试求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 和b 之间的等效电阻。

2.2 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示电路中6Ω电阻中的电流I 。

R 1 ab题2.1的电路图a I 6Ωb 3Ω 8 Ω题2.2的电路图2.3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S1=24V ,U S2=16V ,I S =1A ,R 1=R 2=8Ω,R 3=4Ω。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各档输入电流
I1=5mA I2=0.5mA I3=0.1mA I4=50A I5=10A
于是Rf1=U0/-Ix
故RF1=5V/5mA=1k
RF2=5V/0.5mA-KF1=9k
RF4=5V/0.1mA-RF1-RF2=50k
RF3=5V/50*10-6mA-RF1-RF2-RF3=40k
RF5=5V/10*10-6mA-RF1-RF2-RF3-RF4=400K
Uox=-Rf/RixU; (x=1.2.3.4.5)
即:R1x=-Ui/UoxRf
每个量程上输入最大时,输出均为5V。
故R11=50/5*1M=10M
R12=10/5*1M=2M
R13=5/5*1M=1M
R14=1/5*1M=200K
R15=0.5/5*1M=100K
11.3.18
解:输出电压U=-i*RF
即有
R1=100k,Cf=1uF或者R1=10k,Cf=10uF
11.3.13
解:由“虚断”可知
U-=U+=R3/(R2+R3)Ui2
由“虚短”可知
(Ui1—U-)/R1=(U—Uo1)/Rf
所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o1=-Rf/R1*Ui1+R3/(R2+R3)*(1+Rf/R1)Ui2
=-20/10x1.1+20/(10+20)x(1+20/10)x1
R2=R1//Rf=10*500/(10+500)=9.8KΩ
当Ui=10mV时,输出电压Uo=Auf*Ui=-50*10=-500mV
1.3.6
解:UO1=-(Rf/R1)*Ui
UO2=-(R/R)*UO1=-(-R/R)*((Rf/R1)*Ui)=Rf/R1*Ui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11章)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11章)
解:(1)根据式(2–51)可知,电路的谐振频率f0为:
(2)由式(2–52)可得:
所以,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I为:
(3)由式(2–52)可得:
10.在文中图2-17所示的收音机输入电路中,线圈的电感L=0.3mH,电阻R=16Ω。今欲收听640kHz某电台的广播,应将可变电容C调到多大?如在调谐回路中感应出电压U=2μV,试求这时回路中该信号的电流多大,并在线圈(或电容)两端得出多大电压?
(2)根据电位的定义可知,VB=UBO。如图1-3所示,电动势E的参考方向与电压UBO的参考方向相同,则有:
E=-UBO=-VB=40(V)
4.如图1-4所示电路,三个元件中流过相同的电流I=-2A,U1=-2V。(1)求元件a的功率P1,并说明它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2)若已知元件b发出功率10W,元件c吸收功率12W,求U2和U3。
(a)(b)
(c)(d)(e)
图1-12题12图
一、填空题
1.正半周负半周取负
2.有效值
3.幅值或有效值初相位
4.高频电流直流阻交流、通直流高频电流频率很低或直流阻直流、通交流
5.电源设备的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增加线路上的功率损耗电容器或同步补偿器
6.谐振现象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7.非正弦周期量傅里叶级数
对节点aI1-I2-IG=0
对节点bI3+IG-I4=0
对节点cI2+I4-I=0
对回路abdaI1R1+IGRG-I3R3=0
对回路acbaI2R2-I4R4-IGRG=0
对回路dbcdI3R3+I4R4-E=0
联立方程,解得:
IG=0.126A
10.如图1-10所示(a)电路,试用叠加定理求电路中的电流IL。

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资料

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1章 直流电路 习题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 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3个基本部分组成。

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电路元件称为 理想 电路元件,由它们组成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

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传输 、 分配 和 转换 ;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 存储 和 处理 。

2. 反映实际电路器件耗能电磁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阻 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磁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感 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电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容 元件,它们都是无源 二端 元件。

3. 电路有 通路 、 开路 和 短路 三种工作状态。

当电路中电流0R U I S、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内阻 上。

4.从耗能的观点来讲,电阻元件为 耗能 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为 储能 元件。

5. 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电压方向称为 参考方向 ,假定某元件是负载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元件的电流方向应为 关联参考 方向。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A )功率;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B )功率。

A 、吸收;B 、发出。

2. 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C )A 、负载电阻增大;B 、负载电阻减小;C 、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3. 当电流源开路时,该电流源内部( C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4. 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 Ω、2.5W ”,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A )A 、50mA ;B 、2.5mA ;C 、250mA 。

四、计算题1.1已知电路如题1.1所示,试计算a 、b 两端的电阻。

解: (1)在求解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时,应先将电路化简并转化为常规的直流电路。

电子电工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1-11 电压表内阻∞,S断开时,电压表读数 12V;S闭合时,电压表读数11.8V,求US、R0。
US +
S断开时 S V
10Ω
US=U开=12V R S闭合时
R0
10 U US 11.8V R 0 10
R0=0.169Ω
1-12 求S闭合和打开情况下的A点电位。
+24V
10kΩ S
10V - +
N1
-1.5A N2
依照参考方向
PN1=U I=10V×-2.5A
=-25W 发出 PN1=U I=-60V×-1.5A
-60V -
=90W 吸收
1-2 计算电流、电压。 - U+ 60+u-20=0 10Ω + 20V + 60V U=-40V - - I I=-40V/10Ω=-4A
联解得 I1=2.5A,I2=0.5A I3=2A,I4=-1A
2-3 用叠加原理求图中电压U。
3kΩ 2kΩ +
+ +
12V- -
6kΩ
4kΩ

U
3mA
解: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R0 ′= 3∥6+2 kΩ= 4kΩ3kΩ R = 6∥(4+2) kΩ = U″ = 12×(3/6) × (4 6V U′=3×(4/8) × 4V = /6)V = 4V U = 6V+4V=10V
(c) 解:
+
3V-
u1=3V + 10Ω 1A IR=u / R=3 / 2=1.5A 2Ω u1 - u2=-1×10=-10V
PR1=1.5×3=4.5W PR2=(-1)×(-10)=10W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教材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教材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8页检验题解答: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

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

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

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

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30V 。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若IC=βIB=1.325mA UCE=6-1.325×2=3.35V>0.7 三极管为放大状态
接于B:UB>UE
若IC=βIB=56.5mA UCE=6-56.5×2=-107V,错误 三极管为饱和状态
接于C: UBE=-3V 三极管为截止状态
10-1 已知UCC=12V,当UCE分别为7V,11.5V,0.5V时,三极管为何状态。
10-6 已知β=50,画出微变等效电路;计算Q、Au、Ri、Ro。
RB1
RB2
RE
Rc
+12V
Rs
RL
Us
20KΩ
10KΩ
2KΩ
2KΩ
2KΩ
UB =
RB2
RB1 + RB2
· Ucc
=
10 × 12
10 + 20
= 4V
UE = UB-UBE = 4-0.7 = 3.3V
100K
30K
1K
uO
RB2
RE
İb
İc
rbe
βib
Ui
·
RB1
10-10 某放大电路不带负载时,开路电压U0′=1.5V,而带上5.1KΩ负载,开路电压U0=1V,求输出电阻ro =?
E0
RL
ro

+
U0
S
放大器
开路时 E0=U0′=1.5V
带上负载
1.5×5.1= r0 + 5.1
R3
11-5 求iL 与ui 的关系式。

- +
uO

ui
R
R1
iL
RL
u+为虚地点 u-≠ ui iL= uO/(RL+R1) i-= u-/R1

电工与电子技术 习题答案 第11章题解

电工与电子技术 习题答案 第11章题解

一.选择迤11.1 B.11.2 C.11.3 A11.4 B11.5 D11.6 C11.7 C11.8 C11.9 CH.IOD11.11 D二.分析计算迤11.12峭喘AnA0.450.4511.13解:<1)U n =0.W=0.9×I(X)V=9()V9()=—A=0.9A100(2)称个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1OQ /D =2o=TA=045A :极普上承受的最而反向电压UDRM=2@=2√2×1(X)V≈283V11.14二4 R解:(I)σ,,=l.2(∕=l.2×KX)V=l2OV!1.15解:(I )σ,=IOVBt,输出电压为2个电阻的分压,(∕o =0,5t71=0.5×l0=5V,稳压管处 于截止状态:/…=—=—^―ιnA=l6.7nυ∖:R 1300 (2)4=18V 时,稳压管反向击穿工作在秘压状态,U…=t∕z =6V : =%三 mA=20mA. R1.30011.16解:(I )二极管VD 1为半波整流电路.VD :和VD 国I 成双半波整流电路:(2)U c ,i =0.45(7=0.45X80V=36V,U…,=0.9i√=0.9×20V=18V s(3)VD 1的电流为/“,=£=应mA=l6mA,VD 2和VD 5的电流为叫.1 5-/j= =-×-mA=30mA.2"2Λu 20.311.17解:《1》负载开路:(2)电路正常工作:(3)电容开路:(4)有一个桥臂的二极管断开以及电容开路. (2)每个二极笆的电流平均值 ∕∣,="=4A=OSA 二极管上承受的呆腐反向电压 [∕IJRM =√2Z∕=√2×100V≈I41V5T 5 2^^2R L ∕^2χl00×50F=5(X)μFH.18解:<»K=喷W平心干χ3VR6VU+a*W%=2三2x3V=3∙69V(2)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因为凡是Vn的偏式电阻,11.19斛:(1)(∕0=∣2V(2) UI=q#UO=3+12V=I5V(3) σ,=-^∙=-V=∣2,5V^1.21.2。

电工学 第11章 课后习题答案 课件

电工学 第11章 课后习题答案  课件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与非门原理电路: 与非门 与非门原理电路:TTL 与非门 门原理电路 A = 0, B = 0, F = 1 A = 0, B = 1, F = 1 A = 1, B = 0, F = 1
T1 处于饱和状态 T3 导通 T2 和 T4 处于截止
A B
RC1
B1
+5V RC2 RC3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二) 与非门电路 二 与非门电路
逻辑表达式: 逻辑表达式: 逻辑符号: 逻辑符号:
F = A⋅ B
A B
&
图 11.2.3 与非门
F
真值表
A 0 0
1
B 0 1
0
F
1 1 1
规律: 规律: 任0则1 全1则0
1
返 回
1
0
上一节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门打开 门关闭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三) 非门电路 三
非逻辑 非逻辑符号: 非逻辑符号:
1
图 11.1.4 非逻辑
A
真值表
F
波形: 波形:
A
F
0
1
A
0 1
F
1
1
0
0
非逻辑表达式: 非逻辑表达式:
F=A
返 回 返 回
逻辑非的运算规律: 逻辑非的运算规律: A+ A = 1 A⋅ A = 0 A=A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逻辑乘的运算规律: 逻辑乘的运算规律:
A⋅0 = 0 A ⋅1 = A A⋅ A = A

电工学第11章习题的答案-文档资料

电工学第11章习题的答案-文档资料
返回练习题题集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 2 ) A B BC C A AB(C C ) BC ( A A) C A( B B ) ABC ABC BC A BC A C AB C AB ( ABC ABC ) ( ABC ABC ) ( ABC ABC ) AC ( B B ) AB(C C ) BC ( A A) AC AB BC AB BC C A
逻辑电路见图,真值表见表。
1 1
A 0 0
B F ;
F
返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11.3.7 求如图所示电路中 F 的逻辑表达式,化简成最简 与或式,列出真值表,分析其逻辑功能,设计出全部改用与 非门实现这一逻辑功能的电路。 & AC
因此全部改用与非门实现这一功能的电路如图所示。
A B C F 0 0 00 0 0 10 B 0 1 00 0 1 11 1 0 00 1 0 11 C 1 1 01 1 1 11
第 11 章 组合逻辑电路
11.3.5 将下列各式化简后,根据所得结果画出逻辑电 路 (门电路的类型不限),列出真值表。
( 1 ) F AB ABC AB ( D E ) ( 2 ) F A ( A B C ) B ( A B C ) C ( A B C )
≥1
AC B
A
B
C
≥1
1
B
=1
AC
&
F ( AC B )( A C ) B ( AC B )( A C ) B
( A C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集成逻辑门和组合逻辑电路
11-1 已知两种逻辑门电路的输入A 、B 和对应的输出波形W 、X 如图所示,试写出W 、X 的辑表达式。

解:
B
A B A X B A B A W +=+=
11-2 用“与非”门实现以下逻辑关系并画出逻辑图。

C A C B BC A F B
D A F BC AB F ++=+=+=321)3()2()1(
解:
C
A C
B B
C A C A C B BC A F BD
A BD A F BC A
B B
C AB F ••=++=•=+=•=+=321
11-3 用代数法化简下列逻辑函数:
① F=A B +AB+BC ,② F=B A C+A+B+C ,③ F=ABC+A B+AB C 解:① F=A+BC
② F=B A C+A+B+C=A+B+C
③ F=ABC+A B+AB C =B 11-4 试分析图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1)0=•=B A B A F
(2)B A B A B A B B A A AB B AB A AB B AB A F +=+•++•=•+•=•••=)()(
此为异或门,其真值表为 右图
(3)C B A L ⊕⊕==m 0+m 3+m 5+m 6 逻辑功能为 :全加器和的反码的逻辑表达式 (4)7421m m m m C B A F +++=⊕⊕= 逻辑功能为 :全加器和的逻辑表达式 此两式的真值表图如右下图
11-5 组合逻辑电路如图所示,试求输出函数的最简逻辑表达式并画出改用“与非”门实现的逻辑电路图 解:C B A C A C A B A C A AB F ++=+++=⊕+= ;改成与非门:C B A C B A F ••=++=
11-6 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试设计一个三人表决电路,并用“或非”门实现。

解:(1)按题意:输入变量有三个分别为、B、C;输出变量有一个为F。

列出真值表如下图
(2)写出逻辑表达式
上弟即或非-或非蠨达弟
ȍH
11-7 用耳线-8线译码周74LS138和适当的“与非”门设计一个奇偶校验电路,要籂弓输入三个变量䨭有偶数个1时输出为1,否则为0
解:(1)按题意:输入变量有三个分别为A、B、C;输出变量有一个为F。

列出真值表如下图(2)写出逻辑表达式
(2)奇偶校验电路如上图所示
11-8 试用3纷-8线鯑码器74LS138和适当的“丏非”闈实现下爗组合逻辑函数。

①F
(A、B、C)=AB C+–䀠EMBED Eqѥatiկn.KSEI3 \ဪ MEZGEFORMAT A07B C+A B C+ABC 䀍1
(A、B、C)=Σm(0】5、3ခ5、6)
㙡F
2
解:①F
(A炁B、C)
1
=AB C+A B
C+A B C+ABC
②F
(A、B、C)=Σm(0、1、3、5、6)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