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一章
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1、生命的起源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2、辩论:先有鸡蛋?先有鸡?新课讲授:一、概述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含义细胞: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般由质膜、细胞质和核(或拟核)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的种类:神经细胞(寿命最长)细胞的特点:能分裂(生长)但分裂次数有限,癌细胞:无穷分裂细胞,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分析人体细胞的元素组成可发现有如下规律: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O 65% C 18% H 10% N 3% P 1.4% S 0.3% 其他元素少于3%(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C 55.99% O 14.62% N 9.33% H7.46% Ca 4.67% P 3.11% K 1.09% S 0.78% Mg 0.16%①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C。
在人体细胞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55.99% (鲜重中C的含量达18%)②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4种:C、H、O、N。
在细胞中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占组成细胞元素总量的90%左右。
③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有6种:C、H、O、N、P、S。
幼儿卫生学第二版万钫全套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一、填空题1、运动系统由骨、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婴幼儿长骨骼需要以______、______为原料,同时还需要______的帮助促进其被人体吸收。
3、脊柱生理性弯曲的作用是在人体做运动时起________作用。
4、幼儿过于肥胖,走路、站立时间过长,或负重过度,都可能导致足弓塌陷,引起_________。
5、婴幼儿的________较松,当肘部处于甚至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___________。
6、鼻腔对空气起着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作用。
7、______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8、婴幼儿呼吸频率_____,年龄越______,呼吸越___________,2—3岁幼儿每分钟呼吸次数是_____次。
9、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是年龄越______,心率越_________,3—4岁幼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_____次。
10、________时期是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的时期。
11、消化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2、婴儿一般在________时出牙,最迟不应晚于1岁,乳牙共_____颗,__________出齐。
13、乳牙出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恒磨牙又叫六龄齿,一般在____岁左右萌出,上下左右四颗,并不与乳牙替换。
14、人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八大系统组成.15、婴幼儿尿道______,所以容易发生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尤其是女婴。
幼儿卫生学 第一章 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家长应提供安全的环境和适合 年龄的玩具,鼓励宝宝进行动 作练习。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 感、社会性等方面。
婴幼儿的认知发展表现为对事 物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
力等方面的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感发展表现为对父 母的依恋、分离焦虑等情绪反 应,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呵护。
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表现为对 同伴的兴趣和交往行为的逐渐 增加,需要提供与同龄孩子交 往的机会和环境。
婴幼儿的触觉和味觉也较为敏感,对 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婴幼儿通过听觉和视觉来感知周围环 境,逐渐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婴幼儿的嗅觉发展较晚,但对其熟悉 的气味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婴幼儿动作发展
新生儿和婴儿的动作发展遵循 一定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婴幼儿通过抓握、翻身、坐、 爬、站立等动作来探索世界, 促进身体发育。
幼儿卫生学
contents
目录
• 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01 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
01
新生儿皮肤薄嫩,易受 损伤,需特别呵护。
02
03
04
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 善,易出现体温波动。
婴幼儿骨骼柔软,易弯 曲变形,需注意坐、立、 行等姿势的正确性。
婴幼儿免疫力较弱,易 感染疾病,需加强营养 和护理。
婴幼儿生理特点
01
02
03
04
新生儿和婴儿的心率、呼吸频 率较快,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
慢。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 ,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较少, 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课件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所使用的教材为《幼儿卫生学》第一版,第一章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理、心理特点。
2. 了解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重点: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儿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身体特点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拟照顾婴幼儿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针对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2. 板书内容:(1)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生理特点(3)心理特点(4)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
(2)列举并解释婴幼儿的三个生理特点。
(3)分析婴幼儿心理特点对教育的影响。
2. 答案:(1)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连续性和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2)三个生理特点:①生长发育迅速;②消化系统功能较弱;③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
(3)婴幼儿心理特点对教育的影响:①安全感对婴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②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③情感发展对婴幼儿的个性形成具有关键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婴幼儿身体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幼儿卫生学第二版万钫全套练习题答案【精选】
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一、填空题1运动系统由骨、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组成。
2、婴幼儿长骨骼需要以___________ 、 ______ 为原料,同时还需要 ____________ 的帮助促进其被人体吸收。
3、脊柱生理性弯曲的作用是在人体做运动时起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4、幼儿过于肥胖,走路、站立时间过长,或负重过度,都可能导致足弓塌陷,引起 _____________ 。
5、婴幼儿的 ____________ 较松,当肘部处于甚至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 ________________ 。
6、鼻腔对空气起着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禾口___________ 的作用。
7、 ______ 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
8、婴幼儿呼吸频率 _______ ,年龄越__________ ,呼吸越 ________________ ,2-3岁幼儿每分钟呼吸次数是___________ 次。
9、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是年龄越 ____________ ,心率越 ______________ ,3-4岁幼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___________ 次。
10、 __________ 时期是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的时期。
11、消化腺主要有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等12、婴儿一般在 ___________ 时出牙,最迟不应晚于1岁,乳牙共____________ 颗,________________ 出齐。
13、乳牙出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第一恒磨牙又叫六龄齿,一般在 ______ 岁左右萌出,上下左右四颗,并不与乳牙替换。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知识框架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知识框架咱们都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那么作为幼儿相关的工作者,咱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和掌握婴幼儿的身体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婴幼儿的身体特点知识框架。
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1.生长发育的速度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速度是非常快的,从出生到青春期,他们的身高、体重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中,婴儿期和幼儿期的生长发育速度最为迅猛。
2.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并不是均衡的,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生长发育的速度和重点都会有所不同。
比如,婴儿期主要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而幼儿期则更加注重运动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3.生长发育的可塑性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他们的特点,提供合适的营养、运动和教育,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婴幼儿的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呼吸道的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
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婴幼儿接触到有害物质。
2.循环系统婴幼儿的循环系统也在不断发育,心脏功能相对较弱。
我们要注意控制婴幼儿的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3.消化系统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成熟,消化吸收功能较弱。
我们要为婴幼儿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消化不良。
4.泌尿系统婴幼儿的泌尿系统也在发育中,尿路较短,容易感染。
我们要注意保持婴幼儿的外阴清洁,避免尿路感染。
5.神经系统婴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迅速,但尚未成熟。
我们要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刺激,促进他们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三、婴幼儿的心理特点1.认知发展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通过感官去感知世界。
我们要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帮助他们认识世界。
2.情绪情感婴幼儿的情绪情感非常丰富,但稳定性较差。
我们要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3.社交能力婴幼儿的社交能力逐渐发展,他们开始学会与他人交往。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1.呼吸频率快
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相对比成人 多,但幼儿呼吸表浅,每次呼吸量少,只有 通过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来满足需要,所 以幼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表2)。
表2 不同年龄的儿童每分钟呼吸次数
年龄
新生 1 1~3 儿 岁岁
呼吸次数/ 40~44 30 24
min
(二)婴幼儿生殖系统的特点 发育缓慢,青春期才发育迅速
(三)保育要点
1. 幼儿时期是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2. 保持外生殖器的卫生。
十二、免疫系统
(一)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 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 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二)种类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四)系统 在人体内,若干功能和结构相近的
器官,共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 而组成系统。
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二、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 三、循环不已的运动系统——血 液循环系统 四、食品加工管道——消化系统 五、泌尿、输尿、贮尿、排 尿、——泌尿系统 六、身兼数职的皮肤
(1)乳牙的萌出,一般6~7个月,不晚于1 岁,共20颗,2岁半左右出齐。
(2)乳牙生理功能 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促进颌骨的发育 有助于口齿伶俐 有利于恒牙的健康
2.流涎 3.婴儿漾奶 4.容易发生脱肛
为幼儿选配食物及每餐的间隔时间,应考虑不同 年龄幼儿的胃容量(表6),科学地制定幼儿的 食谱。
熟,达到成人的200%,以后逐渐退化。
一、年龄阶段划分法 (一)医学儿科学 胚发育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 幼儿期、学前期、学龄期 (二)教育学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 幼儿前期、学龄前期或幼儿期、学龄期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章
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学内容:第二节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免疫生长发育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教学重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教学难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体有八大系统,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生长发育。
新课讲授:提问1、什么是生长?生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即生长。
人的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
2、什么是发育?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以及体力、智力和心理的发展。
生长发育有规律一、年龄阶段划分法提问:你现在处在什么期?从受精卵到发育成熟 20年1、医学上的划分法胚发育期受精卵开始妊娠前8周胎儿期妊娠前8周后直到出生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什么是围产期?从孕期满28周到出生1周婴儿期(乳儿期)满月到1周岁幼儿期:出生后第2和第3年学前期:指3~6或7岁学龄期6~7岁至11~12岁青春发育:女11~12岁到17~18岁;女13~15岁到19~21岁2、教育学的划分法从妊娠到14岁划分为6个阶段胎儿期妊娠前8周后直到出生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婴儿期(乳儿期)满月到1周岁幼儿期:出生后1-3年学龄前期或幼儿期:指3-7岁学龄期7-14岁二、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A、速率不同时快时慢第1年身高20-25CM 体重增加6-7KG第2年身高10CM 体重增加2.5-3.5KG2年后速度急剧下降B、长度比例不同头尾规律: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部只增大了一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
C、各系统的的发育不均衡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发育快生殖系统发育慢2、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遗传、环境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遗传因素2、后天因素(环境因素)A、营养什么是同化作用?什么是异化作用?同化作用:生物体吸收外界成分并转化成为自身成分。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血液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血液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婴幼儿血液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人体有八大系统,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呼吸系统,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血液循环系统新课讲授:三、循环不已的运输流――――血液循环系统(一)、什么是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
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体循环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
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
动脉再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
此间静脉管径逐渐变粗,数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所有静脉均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即由此回到右心房,从右心房再到右心室,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
体循环:1《幼儿卫生学》教案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
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又经大循环遍布全身。
这样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断地运转,完成了血液循环的重要任务。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人体有八大系统,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循环系统,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消化系统新课讲授:四、食品加工管道――――消化系统、什么是消化系统1、消化的概念: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道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2、消化系统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肝和胰消化道的构成: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的构成:1《幼儿卫生学》教案唾液腺。
胃腺、肠腺肝脏、胰腺、3、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1、牙齿乳牙萌出什么是乳牙?人萌生的第一组牙,共20个,上、下颌各10 乳牙个。
乳牙的萌生和脱落时间表牙萌出时间脱落时间乳中切牙 6 - 8个月7岁乳侧切牙 6 -10个月8岁乳尖牙16-20个月12岁第1乳磨牙12-16个月10岁第2乳磨牙20-30个月11-12岁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列,第一副牙列称为乳牙列,是20颗乳牙排列而成。
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
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
恒牙是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损伤而致脱落后再无牙替代。
幼儿卫生学主题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保健用十句话概括
幼儿卫生学主题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保健用十句话概括摘要:一、婴幼儿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迅速2.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3.免疫力较低二、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5.合理膳食搭配6.充足的睡眠和休息7.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8.防范疾病传播9.安全防护10.心理健康关注正文:婴幼儿时期是人生最脆弱的阶段,他们的生理特点和保健措施尤为重要。
首先,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迅速,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力较低。
因此,为了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婴幼儿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迅速:婴幼儿处于人生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各个器官和系统都在不断发育和完善。
2.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由于发育尚未成熟,婴幼儿的器官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免疫力较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二、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1.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为了及时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合理膳食搭配:婴幼儿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应注意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3.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
4.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家长应从小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清洁等。
5.防范疾病传播:婴幼儿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疫情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6.安全防护:婴幼儿的好奇心强,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家长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7.心理健康关注:关注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
幼儿卫生学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幼儿卫生学婴幼儿的身体特点首先,婴幼儿的身体组织和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他们的脑、肺、心脏、消化系统等器官都需要时间来逐渐发育和成熟。
因此,在婴幼儿期,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疾病和病原体的抵抗力也较差。
其次,婴幼儿的身体比例不同于成人。
婴幼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占据了整个身体的比例较大部分。
此外,他们的四肢相对较短,身体柔软且骨骼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婴幼儿在活动和移动时需要额外的支撑和协助。
第三,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形成。
母体传递给婴幼儿的免疫物质会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是有限的。
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他们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发展,但直到一定年龄时才能完全形成。
第四,婴幼儿的新陈代谢率较高。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支持身体各项功能的运作。
因此,他们的能量需求相对成人来说更高,需要更加频繁的进食和睡眠。
第五,婴幼儿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他们的肺部容量相对较小,呼吸功能弱,需要在婴幼儿期特别关注呼吸道的保健和避免二手烟、空气污染等有害物质的暴露。
此外,婴幼儿的心脏和血管系统也需要时间来完善,所以他们对外界的寒冷和热量的敏感性较高。
最后,婴幼儿的皮肤和粘膜较为敏感。
他们的皮肤较薄而娇嫩,缺乏角质层的保护。
婴幼儿对外界刺激、高温和湿度的敏感度较高,容易出现皮肤过敏、湿疹等问题。
因此,在婴幼儿的日常护理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和保护。
综上所述,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包括未成熟的器官发育、身体比例、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率、呼吸和循环系统以及皮肤和粘膜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
了解这些特点,父母和保育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提供适宜的照顾和保护。
幼儿卫生学主题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保健用十句话概括
幼儿卫生学主题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保健用十句话概括【最新版】目录1.婴幼儿生理特点概述2.1-3 岁幼儿的生理特点3.幼儿牙齿和咀嚼能力4.幼儿胃肠道和消化酶5.幼儿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防御能力6.幼儿饮食过渡阶段7.保证幼儿营养供应的重要性8.幼儿生长缓慢、停滞和营养不良的影响9.婴幼儿保健的注意事项10.总结正文一、婴幼儿生理特点概述婴幼儿生理特点包括生长发育迅速、牙齿尚未出齐、咀嚼能力差、胃肠道蠕动及调节能力较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远不及成人等。
此外,婴幼儿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防御性能较差,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二、1-3 岁幼儿的生理特点1-3 岁的幼儿,生长发育仍相当迅速,此时正在长牙,但牙齿尚未出齐,咀嚼能力差,胃肠道蠕动及调节能力较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远不及成人。
这时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防御性能仍然较差,不容易消化较硬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容易拉肚子及感冒等。
三、幼儿牙齿和咀嚼能力幼儿牙齿尚未完全长齐,咀嚼能力较差,因此不宜食用过于硬、纤维较多的食物。
这可能会导致幼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四、幼儿胃肠道和消化酶幼儿的胃肠道蠕动及调节能力较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远不及成人。
这使得幼儿消化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可能导致幼儿拉肚子、消化不良等问题。
五、幼儿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防御能力幼儿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防御性能较差,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如感冒、发烧等。
因此,家长应注意保持幼儿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避免接触传染源。
六、幼儿饮食过渡阶段1-3 岁的幼儿正处于断母乳,而辅食逐渐代替母乳转变为主食的饮食过渡阶段。
这时期幼儿的营养供应尤为重要,家长应保证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适宜供应,否则将导致幼儿生长缓慢、停滞甚至营养不良。
七、保证幼儿营养供应的重要性在幼儿饮食过渡阶段,保证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适宜供应十分重要。
家长应注意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卫生学主题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保健用十句话概括
幼儿卫生学主题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保健用十句话概括
婴幼儿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生理特点鲜明,保健需求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婴幼儿生理特点和保健的十句话概括。
1.婴幼儿生理特点概述:婴幼儿期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生理特点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
2.头颅和面部特点:婴幼儿头颅较大,面部较圆,囟门是头颅骨骨缝间的软组织,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闭合。
3.呼吸系统特点:婴幼儿呼吸系统较短,鼻腔、喉咙较小,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4.心血管系统特点:婴幼儿心脏较小,心率较快,血压较低,心血管功能尚未完全成熟。
5.消化系统特点:婴幼儿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不适和营养不良。
6.泌尿系统特点:婴幼儿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排泄功能较弱,容易发生尿布疹等皮肤问题。
7.神经系统特点:婴幼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迅速,但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影响。
8.生长发育规律: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身高、体重、器官功能等不断成熟。
9.保健要点一:合理喂养。
为婴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食物,保证生长发育的需求。
10.保健要点二:预防疾病。
加强婴幼儿免疫力,做好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幼儿卫生学重点讲义优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前卫生学章节重点内容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及生长发育1.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形态指标为身高和体重..2.脊柱生理性弯曲: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3.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4.“婴儿抚触”: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6.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7.隐睾:婴儿出生后;一侧或两侧睾丸未降至阴囊8.腕骨钙化:八块腕骨;全部钙化;大约在10岁9.新生儿期:从出生到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10.关节:可以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11.前囟晚闭:是指前囟在1岁半尚未闭合..12.促进生长发育的后天因素:营养;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体格锻炼;合理的生活安排;以及积极防治各种常见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3.生理性远视:5岁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婴幼儿眼球的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称为生理性远视..随着眼球的发育;眼球前后距离变长;一般到5岁左右;就可成为正视正常视力..14.上行性泌尿道感染:细菌经尿道上行;到达膀胱、肾脏;所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叫上行性泌尿道感染..15.婴幼儿的耳咽管的特点:比较短;管腔宽;位置平直..第二章婴幼儿营养1.维生素A的来源:一类来自动物性食品中的维生素A;另一类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2.含锌丰富的食物:锌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鱼、肉、奶、蛋等..3.添加辅食的目的:补充乳类中营养成分的不足;增加营养促进生长发育;为断奶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做好准备..4.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的因素: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乳糖和氨基酸也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植酸和草酸可与钙形成不溶解的钙盐;不利于钙的吸收..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类、虾皮、紫菜、海带、芝麻酱等..5.热能:由食物所供给的产热营养素在代谢过程中氧化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热能..6.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因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结合;可被肠粘膜直接吸收;因此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高;如猪肝、猪血、瘦肉、鱼类..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食物多样;谷物为主;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量肥肉和荤油;5.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6.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 若饮酒要适量;8.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8.营养素:食物中所含的;能够维持生命和健康并能促进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资;叫营养素.9.微量元素:是指人体内含量甚微的无机盐.10、必需氨基酸:对人体来说;并非每种氨基酸都需要由食物提供;只有8种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必须由膳食蛋白质供给;称必需氨基酸..婴儿多一种;为9种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等都属于必需氨基酸..11、母乳喂养的优势:对出生头4~6个月的婴儿来说;是最理想的营养品..母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而且搭配合理..只要母婴身体状况许可;就应尽可能实行母乳喂养..12、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第三章婴幼儿身心保健1.母婴传播:包括胎盘传播、哺乳传播和产后母婴密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2.口对口吹气法:口对口吹气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人工呼吸方法..3.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被传染后易发病的人..4.斜视:是指双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一只眼的黑眼珠在正中;另一只眼的黑眼珠向外、向内、向上、向下偏斜..斜视可导致弱视.5.龋齿的病因:残留在牙齿上的食物;在口腔内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酸把牙齿腐蚀成了龋洞..6. 加强免疫: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重复接种疫苗;以巩固免疫效果;称加强免疫..7.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使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引发骨骼发育障碍..是3岁以下小儿的常见病..8.水痘皮疹的特点:最初;皮疹是红色小点;一天左右变成水疱;3~4天后水疱干扁;结成痂皮;在得病的一周之内;新的皮疹陆续出现;因此在患儿皮肤上可见到红色小点、水疱、结痂;三种类型的皮疹9.钩虫病:对患儿的最大危害;是使患儿贫血10.足弓塌陷:又称扁平足11.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这种处理叫“固定”..12.脱肛:直肠从肛门脱出13. 包茎:包皮口小;不能将包皮翻起;称包茎..14.骨折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这种处理叫“固定”..15、“精神性尿频”:并不是“遗尿症”..某些新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出现遗尿;检查尿液未发现异常;幼儿在家里并不遗尿..这种情况常与幼儿刚进入陌生环境;还不适应有关..幼儿因为紧张、不安;总觉得有尿而往厕所跑;但却常因为紧张而尿了裤子..如果受到批评;紧张情绪加剧;更不能控制排尿..16、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免疫力;被传染后易发病的人;称为对该种传染病的易感者..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多;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17、弱视的危害性:正常的视功能包括立体视觉;即物体虽然在两眼视网膜上单独成像;但大脑能将其融合成一个有立体感的物像;称双眼单视功能..患弱视的儿童;因不能建立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难以形成立体视觉..缺乏立体视觉则不能很好分辨物体的远近、深浅等;难以完成精细的技巧;对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带来不良的影响..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阶段为学龄前期..随着年龄增长;治愈的可能性逐渐减少..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弱视是使患儿恢复正常视觉功能的关键..18、功能性遗尿症:正常儿童于3岁以后就能自觉地控制排尿;并在入睡后因膀胱充盈而醒来;仅偶尔失去控制而遗尿..若5岁以后经常在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于睡觉时醒来自觉地排尿;在排除了躯体疾病的原因之后;则称为功能性遗尿症..19、婴儿孤独症:发病率虽然很低;但它在儿童心理疾患中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婴儿孤独症发生于3岁以内;起病缓慢;主要的心理障碍如下..①社会交往障碍②语言障碍③行为异常④其他还可能伴有感知障碍、癫痫发作等表现..第四章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1.终末消毒:病人隔离后;对他原来的住所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称为终末消毒..2. 在托幼机构;安排合理的生活日程的重要意义:合理的生活日程;可以保护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形成动力定型;保证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还可以保护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另外;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教育活动..3.腰椎受到损伤;现场急救时需注意:由数名救护者动作一致地托起伤者的肩、腰和臀部;不使伤者的腰部弯曲;将伤者“滚”到木板上;伤者俯卧;用宽布带将伤者身体固定在木板上;转送到医院..4.煤气中毒:中毒轻者;感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四肢无力..中毒重者;呼吸困难、陷入昏迷..中毒者的嘴唇、指甲出现鲜红的颜色..应该马上通风;给中毒者保暖;灌酸菜汤、醋..5、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扁豆中毒..若炒煮时间不够;扁豆中所含的皂素未被破坏;可引起中毒..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6. 止鼻血的方法:嘱小儿静坐;头略低不仰头;捏住鼻翼;一般压迫10分钟可止血..7.给腮腺炎患儿做“病号饭”的要求:不宜给患儿吃硬的或酸的食物.. 习题练习:一填空题1、在以下食物中;含铁最多的是_______A____A.猪肝 B.牛奶 C.菠菜2、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变成_____C______A.维生素B1 B.维生素D C.维生素A3、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至_____A______A.28天B.30天C.31天4.骨折现象急救的原则是___A____..A.固定 B.复位C.止疼5.八块腕骨;全部钙化;大约在__C______..A.两岁左右 B.6岁左右C.10岁左右二名词解释1、脱肛:直肠从肛门脱出2、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3.脊柱生理性弯曲:从侧面看脊柱;自上到下有四道弯曲;称为脊柱生理性弯曲..4.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被传染后易发病的人;称为对该种传染病的易感者..5、微量元素:是指人体内含量甚微的无机盐.三简答题1、什么是“精神性尿频”答:“精神性尿频”:并不是“遗尿症”..某些新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出现遗尿;检查尿液未发现异常;幼儿在家里并不遗尿..这种情况常与幼儿刚进入陌生环境;还不适应有关..幼儿因为紧张、不安;总觉得有尿而往厕所跑;但却常因为紧张而尿了裤子..如果受到批评;紧张情绪加剧;更不能控制排尿..2.什么是包茎答: 包茎:包皮口小;不能将包皮翻起;称包茎..3、什么是斜视答: 斜视:是指双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一只眼的黑眼珠在正中;另一只眼的黑眼珠向外、向内、向上、向下偏斜..斜视可导致弱视.4、什么是佝偻病答: 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使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引发骨骼发育障碍..是3岁以下小儿的常见病..5、什么叫功能性遗尿症答: 功能性遗尿症:正常儿童于3岁以后就能自觉地控制排尿;并在入睡后因膀胱充盈而醒来;仅偶尔失去控制而遗尿..若5岁以后经常在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于睡觉时醒来自觉地排尿;在排除了躯体疾病的原因之后;则称为功能性遗尿症..四详答题在意外事故的发生现场;若怀疑受伤者的腰椎受到损伤;现场急救时需注意什么答:由数名救护者动作一致地托起伤者的肩、腰和臀部;不使伤者的腰部弯曲;将伤者“滚”到木板上;伤者俯卧;用宽布带将伤者身体固定在木板上;转送到医院..。
课件 幼儿卫生保健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三、循环系统
表4 不同年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百分比
年 龄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新生儿
26.0
60.5
2~3岁
36.5
51.5
5~6岁
43.5
46.5
成人
62~72
21~23
三、循环系统
(2)心脏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于它 的收缩、舒张,才把血液送至全身(见图15)。
图15 心脏的结构示意图
二、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组成(见图12)。
图12 呼吸系统模式图
二、呼吸系统
(一)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1. 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也是嗅觉器
官。 2. 咽 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3. 喉 喉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是发音器
官。 4. 气管、支气管 气管上接喉的下方,下端
基本单位。100多年前,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微耳和留 下一句名言:“人体是细胞的王国 ”。组成细胞的化
学 元素共有 60多种。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这些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两大类。上述化合物构成原生质(见图2)。
图2 细胞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存在于细胞间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是细胞与细胞 之间的联系物质,也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内环境。细 胞的大小差异也很大,如成熟的卵细胞直径在100μm 以上,而淋巴细胞直径只有6μm。
三、循环系统
幼儿心脏体积比例相对地较成人大。婴幼儿 心排出量少,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幼儿心脏每 分钟跳动的次数多即心率快(表5)。
表5 不同年龄的心率
年龄
平均心率/ (次·min -1)
新生儿 140
1~2岁 3~4岁 5~6岁 7~8岁 成人 110 105 95 85 72
中职《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复习)
中职《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复习)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第一节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知识准备:1.人体全身除了免疫系统外,可分为八大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2.感觉器官:皮肤、眼、耳和鼻。
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1、概述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其中,骨骼基本构造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连结的形式有直接连接、半直接连接和关节;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婴幼儿的肘关节较松,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
幼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所以关节的伸展性及活动性较成人强,但牢固性较差,易引起脱臼。
若运动量不合适,就容易使脚弓塌陷,形成“平脚”,即扁平足。
青枝骨折:婴幼儿的骨膜较厚,骨的再生能力较强。
若发生骨折,可能为不完全骨折,即骨折部位还有部分骨膜相连。
脊柱的四道生理性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2、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1)骨骼:骨骼在生长;婴幼儿的骨头好比鲜嫩的柳枝;不良姿势容易导致脊柱变形。
2)肌肉:容易疲劳;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3)关节和韧带:肘关节较松;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
3、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XXX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为促进脚弓的形成,应进行适度的运动;衣服、鞋要宽松适度。
4、如何促使骨骼正常发育/不变形?长骨骼需要以钙、磷为原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钙、磷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培养幼儿有正常、良好的姿势。
二、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1、概述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肋骨和隔肌的运动。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呼吸道又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第一节
02
保证充足的氧 室内空气新鲜;加强户外活动
03
3、保证充足的睡眠
碳水化合物:五谷杂粮不可缺少
合理的膳食
适量的铁:动物的内脏、菠菜
充足的不饱和脂肪酸:鱼、植物油
磷脂:鸡蛋、肝、大豆
结构:
延续种族
生殖系统:
发育缓慢,青春期发育迅速
婴幼儿生殖系统的特点
2、男孩可能有包茎或包皮过长
3、女孩生殖系统易感染
02
腺样体肥大
03
睡姿
01
宝宝总有鼻痂?
02
注意饮食
03
空气湿度
血液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
组成
淋巴系统
心脏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动力器官
血管
血液
淋巴系统
01
淋巴管
02
淋巴结
03
脾
04
扁桃体
05
最大;人体的血库;造血虑血功能
06
人体的预警系统
07
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防御功能
08
体循环 肺循环
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皮肤变化脾气急躁
2020
妇科疾病不孕不育
2021
体毛早衰
05
2022
75种激素
06
1·主要腺体
01
脑垂体
02
甲状腺、甲状旁腺
03
胸腺
04
肾上腺
05
胰腺
06
性腺
07
生长激素
侏儒症
巨人症
侏儒症
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
生长激素
1
特点及保育措施
2
夜间分泌旺盛
3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章
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上节内容中讲到人体有八大系统,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运动系统,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呼吸系统新课讲授:三、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一)什么是呼吸系统?1、什么叫呼吸?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是机体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A、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
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
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
生物呼吸方式鳃呼吸:鱼类主要的呼吸方式.植物呼吸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指物质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两栖动物呼吸两栖动物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通过皮肤呼吸。
它们的皮肤很薄,光滑且湿润,上面覆盖一薄层叫黏液的物质。
皮表下还有许多血管。
氧气在黏液外衣中溶解,并从这里进入皮下血管。
呼吸频率是什么?(怎样确定有没有呼吸?)一次吸气加一次呼气就是一次呼吸,其标志为胸部的一次起伏。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
气体交换的原理原理就是气体的自由扩散,气体的浓度与压力有关,浓度高,压力也大;浓度低,压力也小。
因此也可以说,气体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
(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1.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幼儿心脏体积比例相对地较成人大。婴幼儿心排出 量少,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幼儿心脏每分钟跳动 的次数多即心率快(表5)。
表5 不同年龄的心率
年 龄 新生儿 1~2 3~4 5~6 7~8 成 岁 岁 岁 岁人
平均心率/ 140 (次·min -1)
110 105 95
85 72
2.心肌易疲劳 3.可触及浅表的淋巴结 (三)保育要点
1.锻炼可强心,但运动量适度,不要过累 2.小儿患口腔炎、扁桃体炎、中耳炎都可使颈部 淋巴结肿大。 3.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1.呼吸频率快
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相对比成人 多,但幼儿呼吸表浅,每次呼吸量少,只有 通过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来满足需要,所 以幼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表2)。
表2 不同年龄的儿童每分钟呼吸次数
年龄
新生 1 1~3 儿 岁岁
呼吸次数/ 40~44 30 24
min
4~7 岁
228~1ຫໍສະໝຸດ 岁202.声带不够坚韧
3.鼻咽部的细菌易侵入中耳
中耳经“咽鼓管”与鼻咽部相连。婴儿的咽鼓管 与成人相比,既短又宽。
(三)保育要点
1.多组织户外活动 2.教会幼儿擤鼻涕 3.保护嗓子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 统(见图14)。
三、血液循环系统
(一)什么是血液循环系统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骼 (1)骨骼在生长 (2)婴幼儿骨头好比鲜嫩的柳枝 (3)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
2、肌肉 (1)容易疲劳 (2)大肌肉发育早
3、关节和韧带 (1)肘关节较松 (2)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
(三)保育要点
1、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2、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3、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者肘关节 4、为促进脚弓的形成应进行适度的运动
四、消化系统
(一)什么是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 (见图17)和消化腺组成。
图17 消化系统模式图
(二)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1. 牙齿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人一生有两 套牙齿,即乳牙和恒牙。牙齿分牙冠、牙颈和牙 根三部分(见图18)。牙齿主要由牙本质构成 (见图19)。
图18 牙齿的外形
图19 牙齿的结构
(1)乳牙的萌出,一般6~7个月,不晚于1 岁,共20颗,2岁半左右出齐。
(2)乳牙生理功能 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促进颌骨的发育 有助于口齿伶俐 有利于恒牙的健康
2.流涎 3.婴儿漾奶 4.容易发生脱肛
为幼儿选配食物及每餐的间隔时间,应考虑不同 年龄幼儿的胃容量(表6),科学地制定幼儿的 食谱。
七、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内 分泌系统
八、眼——视觉器官 九、耳——听觉器官 十、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 十一、生殖系统
十二、免疫系统
一、运动系统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组成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见图6),骨的形态 各异(见图7)。
图6 人体全身骨骼
图7 骨的形态
第一章 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 特点 第二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人体从出生至成熟,在解剖生理方面, 有很多明显的变化。人一出生虽然就已 经具有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正 如俗语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但幼儿并不“成人”的缩影,他们有其 独特的生理特征。
本章主要介绍幼儿各系统结构和功能 的特点,阐述符合幼儿八大系统和感觉器 官生长发育的卫生保健措施。这部分内容 是《幼儿卫生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四)系统 在人体内,若干功能和结构相近的
器官,共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 而组成系统。
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二、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 三、循环不已的运动系统——血 液循环系统 四、食品加工管道——消化系统 五、泌尿、输尿、贮尿、排 尿、——泌尿系统 六、身兼数职的皮肤
人体是复杂的统一的有机体,构 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一)细胞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 理功能与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100多年前,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 微耳和留下一句名言:“人体是细 胞的王国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 素共有 60多种。
存在于细胞间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是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物质,也是维持细胞 生命活动的内环境。细胞的大小差异也很大, 如成熟的卵细胞直径在100μm以上,而淋 巴细胞直径只有6μm。
21)。
图21 泌尿系统
(二)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1.由“无约束”到“有约束”排尿 2.尿道短,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 3.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不如成人
表6 幼儿胃在舒张时的容量
年 龄 新生儿 3个月 1岁 3岁 4岁 5岁 6岁 胃的容 30~50 150 250 680 760 830 890 量/mL
(三)保育要点 1.保护乳牙和六龄齿
2.减少婴儿漾奶 3.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4.预防脱肛
五、泌尿系统
(一)什么是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见图
二、呼吸系统
(一)什么是呼吸系统 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见图12)。
图12 呼吸系统模式图
1. 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也是 嗅觉器官。 2. 咽 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
道。
3. 喉 喉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是 发音器官。 4. 气管、支气管 气管上接喉的下方, 下端在胸腔内分为左、右支气管。 5. 肺 肺位于胸腔内,是呼吸系统的 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组织 组织是人体内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
胞间质组成的结构。
1. 上皮组织 4.神经组织
2. 结缔组织
3. 肌肉组织
(三)器官 器官是指不同组
织经发育分化,并相 互结合构成特定形态 和特定功能的结构。 如心脏就是循环系统 中的一个器官其心腔 的内皮由上皮组织构 成,心壁则主要由心 肌组成,还含有一些 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