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3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专题03 收入与安排第一部分 2024年高考真题1.(2024·全国高考真题)下图是我国2016~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支出改变走势。
附:据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3.6%,2024年拟按3.2%左右支配(赤字率的国际警戒线为3%)。
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主动的应对方法是()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弥补收入不足③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削减财政支出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图示信息表示全国一般公共收入小于支出,说明我国出现财政赤字现象,且结合注释,我国的赤字率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对此的应对策略:经济发展是税收的基础,因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削减财政赤字,故①正确。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有助于适当降低财政支出,缩小收支差距。
④正确。
增发国债是弥补收入不足的措施,但会增加财政赤字率,故不是主动应对的方法,②解除。
社保支出关系民生福祉,不应压缩;“压缩社保开支”也不是主动的应对方法。
③错误。
故本题选B。
其次部分全国各地模拟题1.(2024·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二模)“十三五”我国对吸纳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自主创业的搬迁贫困劳动力,赐予税收减免、贷款支持和资金补贴,面对搬迁群众分类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定向定岗培训、需缺职业专项培训、以工代训,实施异地搬迁就业专项行动,完成358万搬迁劳动力就业,搬迁群众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国家政策实现搬迁群众收入水平提升的传导路径是()①国家财政补贴——搬迁群众消费水平提高——企业生产和就业增加——搬迁群众增收②税收减免政策——企业发展活力增加——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搬迁群众收入增加③就业专项行动——搬迁劳动力分类培训——群众异地生活实力提高——收入稳定增长④贷款政策支持——舒解搬迁贫困劳动力创业资金——创业带动就业——扩大收入来源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D【解析】就业专项行动中的搬迁劳动力分类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技能,增加生存本事,群众异地生活实力提高,收入稳定增长。
专题3 收入与分配(共64张PPT)
考法2 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的分析
01
财政收支对比有三种情况
一 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 是支大于收,有赤字;
三 是收支相等。
考法2 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的分析
02
财政盈余
在出现盈余的情况下,有一个盈余数量大小的区 别。如果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 分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因此,人们自然就会把略有盈余视为一种理想的 财政平衡的标志。所以,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 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 略有赤字。
比较 含义 判断 依据 联系
【易混辨析】几种违反税法行为的比较
行为 具体表现 处理
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 偷税 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考法 纳税人意识的考查
追缴税款,处 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 欠税 以罚款,有的 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还要由司法机 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 关 予 以 刑 事 处 骗税 罚 为,集中表现在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上
(2)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 ①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 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 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③增加居 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 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 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步。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 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 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 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⑤处理好效率和 公平的关系。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备战2022年高考政治学霸纠错 (全国通用)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例1下列对张某家庭月收入的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张某家庭月收入情况统计张某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妻子在某外商独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某民办学校当教师存款利息收入月收入 3 000元 4 000元 3 600元400元①按劳分配收入3 000元,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7 600元②按劳分配收入0元,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3 600元③属于劳动收入的有10 600元,属于财产性收益收入的有400元④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10 600元,财产性收益收入400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区分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做错本题的关键。
【学霸解题】本题考查我国的多种分配方式。
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故张某在国有企业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外商独资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其妻子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民办学校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故张某女儿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据此判定,①正确;存款利息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其他都是劳动者劳动所得,③正确。
故选C。
故本题选D。
【秒杀技巧】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材料中张某在国有企业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因此可直接排除②【答案】C类别对应形式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资金和津贴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资金和津贴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例2(2021·全国高考真题乙卷)下图是我国2016~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支出变化走势。
附:据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3.6%,2021年拟按3.2%左右安排(赤字率的国际警戒线为3%)。
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积极的应对办法是()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弥补收入不足③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减少财政支出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不能准确理解财政政策,是做错本题的关键。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1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练含解析
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1、按劳安排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安排的基本原则。
下列属于按劳安排收入的是( )①低保户王某每个月所获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②李某承包村集体的土地所获得的收入③孙某在一家央企业工作,他获得的劳动酬劳④刘某在外资企业工作,他获得的工资收入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2、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安排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安排所得③工程师供应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所得④农夫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李某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收入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家里有房子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按劳安排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安排收入分别是( )A. 44000元 11000元B. 36000元 19000元C. 49000元 21000元D. 44000元 26000元4、小华的爸爸是某外资公司的高管,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
材料中小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取得收入的相应安排方式分别是( )A.按劳安排、按劳动要素安排、按劳安排B.按劳动要素安排、按生产要素安排、按劳安排C.按管理要素安排、按劳安排、按劳安排D.按技术要素安排、按劳安排、按劳动要素安排5、前些年,农夫张某从本村承包了1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
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1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5万元。
对张某的收入可以这样相识( )①前者属于劳动要素安排,后者属于按土地要素安排②前者属于按劳安排,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安排③前者属于按劳安排,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④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伴随网络购物的兴起,网店竞争日益激烈,新兴职业“网店促销员”诞生了。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点梳理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经济生活》易错点梳理专题三收入与分配《经济生活》易错点梳理专题三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在公有制范围内只有按劳分配。
( ×)【点拨】在公有制范围内,存在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两种方式。
公有制下非按劳分配有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等。
2.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 ×)【点拨】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收入,但不是劳动收入,而是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劳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3.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 ×)【点拨】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
4.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 ×)【点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合理的分配政策、宏观调控。
5.工人的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 ×)【点拨】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6.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没有差距。
( ×)【点拨】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收入分配没有差距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7.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
( ×)【点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不属于再分配。
高考政治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3)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以企业创造的国 民收入为例):
考题优训练12(2020天津卷)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 的不利影响,某市发放了普惠型和红利型两种消费券。普惠 型消费券人人有份;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 助对象发放。发放红利型消费券( C ) A.是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 B.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 C.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人民生活 D.有利于实现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
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①结合材料 首先,明确答题知识限定为经济知识;其
获取 和解 读信 息
和所学经济 设
知识 问
②现阶段我 信
国增加财政 息
赤字的合理
次,答题前需要按照设问要求获取材料的 有效信息
明确本题为原因类题型,同时“财政赤字” 应解读为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据此可知 答案内容中应包括“为什么要进一步扩大
材料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 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 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 加2 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 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 为3%。)
重难深探究 1.财政的作用
作用
表现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 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作用
表现
①财政加强对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②加大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收入与分配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收入与分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稳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点。
一、收入的来源与类型收入,简单来说,就是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它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劳动收入这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收入来源。
通过付出自己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如在企业工作获得的工资、奖金,个体经营的收入,以及自由职业者通过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等。
劳动收入的多少通常与个人的劳动技能、工作经验、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2、资本收入指通过拥有资本并使其增值所获得的收入。
比如,通过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所获得的股息、利息和资本利得;拥有房产并出租所获得的租金收入;拥有企业股权所获得的分红等。
3、经营收入对于那些自主创业、经营企业的人来说,企业的盈利就是经营收入。
这包括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利润,以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其他收益。
4、转移收入这是一种特殊的收入形式,通常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
例如,社会福利、养老金、救济金、补贴等。
二、影响收入的因素了解了收入的来源和类型,我们再来看看影响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1、教育水平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
因为较高的教育水平意味着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更复杂、更有价值的工作。
2、职业选择不同的职业在收入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热门的行业和职业,如金融、科技、医疗等,往往能够提供较高的薪酬。
3、工作经验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通常会提高,从而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4、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不同,导致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比如,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平通常高于二三线城市。
5、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的繁荣或衰退会对整体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影响。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2试题含解析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21湘豫名校联考]近年来,国家不断引导企业科学确定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并实现合理增长,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要向高技能人才倾斜;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促进长期稳定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
下列关于技术工人收入的正确说法是( )①国有企业技术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私营企业技术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③国有企业技术工人创新成果入股所取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④技术工人的所有收入均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1某某第一次调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要素之一,并提出要“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这有利于( )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再分配中的作用②激发数据要素活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③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④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1某某三校联考]2020年6月2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报显示,我国基本医保覆盖13.5亿人,职工医保、城乡居民住院报销超60%。
与此同时,享受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的人次增加。
这表明我国致力于( )①通过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②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③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④让人民分享改革的红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政治认同]2020年是养老金连续第16年上涨,也是继2016年以来连续第5年同步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本次实行定额调整(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挂钩调整(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与适当倾斜调整(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特殊照顾)的办法。
上述养老金调整办法( )①实现居民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②通过社会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③可以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④说明社会财富增加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1某某第一次调研]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2019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①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入
②个体工商户的收入
③企业经营者的风险收入
④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票获得的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2021/2/4
D
10
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有严格区别的。表现在 (1)取得收入的途径不同:合法的劳动收入主要是通过合法 诚实的劳动而取得的收入,除此之外,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取得 的收入都属于非劳动收入。(2)具体形式不同:合法的劳动 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 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 配、按管理要素分配等。
期权等分配办法。
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①岗位工资②效益工资 ③净利提成 ④股份奖励
C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要具体分析:
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凭借技术向企业
投资入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一般的工资,奖金收入是按劳
5
按劳分配必须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国企职工的工资(基本工资和 岗位工资)收入、农村集体经济的联产计酬都是按劳分配,国 企职工的奖金、津贴等属于按劳分配的补充形式。
但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 经济中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比如医保、 失业救济金,都属于非按劳分配。
2021/2/4
4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 者的劳动成
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适用 公有制范围 个体经济 除个体经济外都可以
分配主 公有制范围内 体及其 的劳动者,劳 地位、 动者之间是平
等互助的合作 关系 关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3.(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 收入分别为1 900元、5 000元,结合下表,判断下列选项 中错误的是( )
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质 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 D.老赵该月应缴纳450元的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
2.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 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
的基本生活需要。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①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公平是 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 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 ④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所决定 的。 ⑤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⑥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知识迁移] 我国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过大的主要表现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 ,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 差距扩大;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 距日益突出。
[例1] (2011年广州模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 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 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 分配收入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奖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最基本的分配方式,按劳分 配必须符合以劳动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标准。①中 张某在私营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③中的 福利性分配收入,无论劳动量多少一律平等,是一种平均分配 ,故选D项。 [答案] D
收入与分配
者不缴;偷税和骗税也不同,骗税是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
优惠的行为。它不是向国家缴不缴税的问题,而是从国家骗来 税款或者税收优惠的问题。
4.怎样更好地依法征税和纳税 (1)从国家方面看: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强税收征管,
不断提高征税人员的素质。
(2)从公民方面看:一方面,公民要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另一方面,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 费国家财资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个作用”。“一个核心”是指维护社会公平;“两对关系” 是指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财政、 税收的关系;“三个作 用”是指财政的作用、增值税的作用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2.在题型上,要关注近年来本专题高考试题类型由单一化向多 样化的转变,由措施类、体现类试题向探究类、分析类试题的 发展。已连续两年考查“拉弗曲线”“税率曲线”。命题背景 以当年时事热点为素材,考点主要涉及公平维护、财政政策、 个税调整等
(1)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 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2)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3)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 奖金、津贴。
(4)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5)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 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流动人口多为进城打工的农民,使他们与市民享
高考政治复习专题课件:收入与分配
contents
目录
• 收入与分配的基本概念 •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 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 •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
01 收入与分配的基 本概念
收入的定义与分类
收入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
收入是指个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投资等活动所获得的报酬 或收益。
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需要政府在宏观干预中寻求平衡,既 体现效率又促进公平,实现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的良性循环。
04 收入分配与社会 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概述
社会保障体系的概念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旨在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 物质帮助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收入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收入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性质可分为工资性收入、经 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取得方式可分为初次分配收入和再分 配收入。
分配的含义与方式
分配的含义
分配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对生产成果的占有关系,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分配的方式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主要依据效率原则,实现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基础 上的效率优先;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对国 民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活动;第三次分配是指通过社会慈善、志愿行动等方式进行的社
会财富转移。
收入与分配的关系
收入是分配的对象和基础
没有收入,就没有可供分配的财产;没有收入,也就无法进行分配。
分配是收入的实现形式
通过各种分配方式和机制,社会成员可以获得自己的收入,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
合理的收入与分配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精选4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精选4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篇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注意:1、能够区分不同分配方式,尤其是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工资、奖金、津贴)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非公有制,如私营、外资企业中发的工资),以及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2、注意分析技术工人的收入构成(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等)3、劳动性收入一般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非劳动性收入一般指按资本要素分配(如股息、利息等)、按技术要素分配。
备注1:社会公平(政治、经济、文化)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实现社会公平除了从收入分配制度角度考虑之外,还有:1.靠发展。
根本在于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尤其要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2.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XX年义务教育等。
3.靠改革。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首先,完善民主权利的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其次,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第三,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
第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税收制度)。
见新教材(财政的作用)第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备注2:财产性收入的含义: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思考:1、财政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①发展经济(基础)②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精神文化生活)③巩固国家政权(稳定的社会环境)④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和谐)⑤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共富、社会和谐)如何保证税收的稳步增长?1.根本:经济发展,发展生产力2.国家加强立法,执法、打击违反税法的现象,加强依法纳税意识。
【人教版】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考点13:分配制度(1-4题);考点14:效率与公平(5-12题 26题);考点15:国家财政(13-20题 27题);考点16:征税与纳税(21-25题 28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收入分配是国家进行财富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活动,主要由市场主导的初次分配、政府主导的再分配和社会主导的第三次分配构成。
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福利国家体制陷入空前的危机。
而随着社会力量的崛起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以慈善捐赠等为代表的第三次收入分配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第三次分配()①在促进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主要手段③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和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④作为第一二次分配的必要补充,有效提高居民收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中,初次分配要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次分配中要强化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第三次分配中要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要统筹效率与公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下列关于我国分配制度的观点正确的是()①强化再分配调节机制,国家提高生产一线工人最低工资标准②在初次分配中要坚持多劳多得,健全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③某企业成立爱心基金为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④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获得银行5万元贷款,政府代付利息,这属于初次分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收入与分配》知识框架
税收主要税种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防止经营环节企业透漏税行为(意义)
比例税率:规定一个恒定的税率
个人所得税
超额累进税:规定由低到高不同等级的税率
违法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坚持两个同步: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பைடு நூலகம்步;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
再分配要更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工资相关(最低工资保障)、留作企业发展的企业基金
再分配:财政(税收用于教科文卫)、最低生活保障、银行信贷、社会保险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3.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分配方式按劳分配:1.国有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2.集体经济中
(公有制经济中)承包土地所得(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先得判断是否为公有性质)
1.资本要素:私企企业利润、存款利息、股票分红、债券利息
按生产要2.劳动要素:私企和外企工资、奖金、津贴
支出:经济建设支出、教科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
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税收的含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
财政与税收的特性强制性: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税收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无需付出代价
固定性: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
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过冷: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积极财政:增支出、降税收货币政策:降存款准备金率、降利息率)
经济过热:紧缩性的(从紧的)财政政策
高二政治收入与分配
高二政治:收入与分配引言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收入与分配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
收入的产生和分配关系到社会公平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本文将从收入的来源、分配的原则、收入差距等几个方面探讨高二政治中的收入与分配问题。
一、收入的来源1.国有企业收入•通过自主经营和参股经济的方式获取收入。
•符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特点,国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具有主导作用。
2.私营企业收入•通过自主经营获取收入,灵活性较高。
•私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比例的收入来源。
3.劳动报酬•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价值,获取个人收入。
•劳动报酬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体现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念。
4.资本收益•通过资本投资或者资本运营获得的收益。
•资本收益是高风险与高回报的方式,也是收入来源之一。
二、分配的原则1.按劳分配•根据个人的劳动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体现了劳动者个体的价值和奉献程度。
2.按需分配•根据个体的需求进行资源分配。
•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和消除贫富差距的目标。
3.多元分配•综合运用以上两种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体现了灵活性和公平性的结合。
三、收入差距1.城乡收入差距•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高二政治中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助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行业收入差距•不同行业的工资待遇存在差异。
•政府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确保合理的工资待遇。
3.教育收入差距•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有很大影响。
•政府应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以减少教育收入差距。
结论高二政治中的收入与分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通过了解收入的来源、分配的原则和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内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政治经济问题,并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努力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 考 点· 核 心 突 破
明 考 向· 审 题 指 导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链 热 点· 学 以 致 用
析 考 点· 核 心 突 破
明 考 向· 审 题 指 导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链 热 点· 学 以 致 用
析 考 点· 核 心 突 破
明 考 向· 审 题 指 导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链 热 点· 学 以 致 用
析 考 点· 核 心 突 破
明 考 向· 审 题 指 导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链 热 点· 学 以 致 用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析 考
(5)公有制企业里面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向·
审
题
指
导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析 考
1.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海南经济特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
点· 核
规定,农民可以用其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以合作社的
心 突
方式加入或者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材料中农民凭借土地经营权取
破 得的收入属于( )
链 热
点·
A.按劳分配
析 出,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非
考 点·
劳动收入占比很小,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等劳动性收入占
核 心
较大比重,C项正确。图中只反映出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
突 破
成,不能反映“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趋势,与恩格尔系数
也无关,A、B、D均不选。
链 热 点·
点· 核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
心 要素)。我国农村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经营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突 破
链
(6)国家要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所得、按个体劳 热
点·
动所得、按劳动力要素所得)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资本、土地、 学
管理、技术等要素所得)。
以 致
明
用
考
学
【答案】 C
以
致
明
用
考
向·
审
题
指
导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析
1.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因
考
点·
(1)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
核
心 经济根本目标的体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市
突
破 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这要求我们维护和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链 热 点· 学 以 致 用
菜单
析 考 点· 核 心 突 破
明 考 向· 审 题 指 导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链 热 点· 学 以 致 用
析 考 点· 核 心 突 破
明 考 向· 审 题 指 导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链 热 点· 学 以 致 用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考情分析
考情启示
析 考 点· 核 心 突 破
明 考 向· 审 题 指 导
命(2命的命(命依命增2命江全2200001值1题题题意法题题、题国101129··税角角角义纳角角重角)山天··新 上的度度度。税度度庆度东津课海作3。、12(456,,2::::::标、0用大(2212公促我个财我全广0020及纲00·1平进国人政国天国东991计全···与社收所的税江北江、津)算国效会入得作收苏京苏江,。,率公分税用的、),苏2(202的平 配 、 。性0天2、001091辩的 制 营质0(津1·安22宁·0·天0证措 度 业与·)浙徽1江夏1津关施 改 税公江,·苏)浙、系。 革 、民,) 。综 收 税 为 命 分 要 实 和 关 料 政 21的 人0.结合 入 收 题 配 会 现 “ 的 考 政 调 所命13合十近 分 的 的 制 议 社 财 查 策 整 得题高我的一 “几 配 作 模 度 内 会 政 是 和 税考国兴五年 问 用 式 等 容 的 收 常 税 的财备个的 题 , 看 方 为 公 入 见 率 作”政奋考人高、促,面背平和的的用税点、应所考财进以的景等支模变及收“、注得命政社党新材知出式化计的十高意税频题的会和举料识为。,算作二:起点得作公国措,点背考方用五征知用平家及考、景查法、”。点:、成在重查以材个。财从有
析 示意图。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考 点·
A.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
核
心
B.我国农村收入结构在不断完善
突
破
C.劳动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体部分
链 热
D.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逐渐降低
点· 学
以
致明用考向·审题
指
导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解析】 通过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图可以看
突
破 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链 热
(3)根本措施:生产决定分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因
点· 学
而从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的收入。
以 致
明 考
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用
向· 审
制度。
题
指
导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链 热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维护劳动者
点· 学
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
以 致
明 考
国经济的发展。
用
向· 审
(3)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题 指
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
导 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4)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缩小社会 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从而拉动经济发展。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2.实现收入公平的措施
析
(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考 点·
的分配制度。
核
心
(2)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
B.按个人劳动成果分配
学
以
明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承包经营所得分配
致 用
考 向·
【解析】 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取得的收入属于按
审 题
土地要素参与分配所得的收入,C符合题意。
指
导
【答案】 C
菜单
201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政治(广东专用)
2.(2012·深圳二调)下图是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