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的疗法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一、概述原发性痛经,作为育龄女性中常见的健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妇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它特指在月经期间,女性出现的腹部疼痛、坠胀、腰酸背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没有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而更多地与功能性因素有关。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在青春期女性中尤为显著,达到了3050,尽管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其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研究显示,子宫收缩异常、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以及神经系统异常等因素均可能参与其中。
子宫收缩幅度增大和频率增加可能导致子宫缺血和疼痛,而前列腺素作为炎症介质,其水平升高同样可以引发子宫收缩和疼痛。
原发性痛经患者还可能存在痛觉过敏和痛觉阈值降低等神经系统异常。
在治疗方面,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为主,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等途径缓解疼痛症状。
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热敷、按摩、心理治疗等,旨在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缓解心理压力等方式减轻疼痛。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其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原理,调节女性体内环境,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对于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也需要更加全面和客观。
未来原发性痛经的研究将继续关注其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以期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1. 原发性痛经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原发性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一种常见妇科症状,其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坠胀,有时伴有腰酸背痛,通常不伴随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
这种疼痛多为痉挛性,有时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可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遗传、内分泌、生活习惯等,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痛经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症状之一,它困扰着很多很多女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中医上来讲,痛经是由于气滞血瘀、经血运行不畅或者着凉受寒引起,由于不同病因所致,痛经出现的具体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痛经分为很多种类,有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虚型,不同的类型由不同的治疗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谈谈原发性痛经中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
1.什么是原发性痛经呢原发性痛经是指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坠胀、痉挛性疼痛,伴有腰痛或其他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
原发性痛经多发于年轻女性,受各种因素所影响,例如精神因素、心理压力或者经期进食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痛经家族史等,原发性痛经是不伴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月经期腹痛,如果不能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面色发白、四肢冰冷甚至会出现晕厥等。
在中医妇科学中,痛经主要有两大病因,一是不荣则痛,如肾气亏损型、气血虚弱型;二是不通则痛,如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瘀阻型;病机是充任气血运行不畅,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出现的痛经。
中医很早就对原发性痛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在《华佗神方》中写道:“妇人行经时,腹痛如绞,谓之痛经。
”这是最早对痛经下的定义。
在南宋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认为:“痛经有因于寒者,有气郁者,有血结者。
”痛经的发生有虚有实,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记载的:“经行腹痛,证有虚实。
” 实者则实由于气滞血瘀、寒凝气滞、湿热瘀阻导致的不通而产生的疼痛,虚者则由于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导致的不荣,子宫失于濡养产生的疼痛。
1.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有何临床表现呢在中医中,原发性痛经分为很多种类型,在之前的内容中也有提到过,本文主要是谈论寒凝血瘀型的痛经。
那么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有何特别的临床表现呢?首先,寒凝血瘀型痛经是实证,它是在经期中产生疼痛,拒按,疼痛性质为冷痛,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全身表现为寒症、血瘀证的表现,舌脉表现为舌黯苔白、脉沉紧,应该以散寒、化瘀、止痛的护治原则来进行治疗和护理。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诊治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诊治痛经又称经行腹痛,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剧痛者程度较重以至影响生活和工作,多见于青年妇女。
西医将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称为原发性痛经。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和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是造成痛经的决定性因素,过高的PG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血管痉挛,子宫肌层缺血、乏氧导致痛经,而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以及经血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
故西医治疗痛经多选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或短效避孕药抑制排卵,以减少PG合成及子宫收缩,缓解疼痛,这些药物虽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不治本。
中医认为痛经是胞宫的气血运行障碍,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通过辩证施治,采用汤药、针灸、推拿,配合平时生活防治与调理等,其临床疗效显著。
祖国医学将痛经亦称“血痔”,又名“月水来腹痛”“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
本病最早记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并创用活血化瘀的土瓜根散治之;至隋《诸病源候论》,对本病的病因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书中曰:“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
”认为本病为内伤兼外感邪气致冲任受损所引起,为研究痛经的病因病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宋代《妇人良方大全》认为痛经有因于寒者,有气郁者,有血结者,所创良方温经汤治实寒有瘀之痛经,至今仍常用。
再如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则对此病有了详细的描述,书中写到:“经行腹痛,证有虚实。
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
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
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
有滞无滞,于此可察。
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
”这段话,可谓是现今临床对痛经辨证论治的总提纲,指出了痛经应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辨其虚、实、寒、热,更难能可贵的是指出辨证不应拘泥,还应该结合患者体质仔细区别。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1、药物治疗
(3)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方法, 如当归、川芎、元胡等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2、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原发性痛经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常见的手术方法 包括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神经切除术等。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因个体 差异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 疗进展
目录
01 一、原发性痛经的研 究现状
02
二、原发性痛经的治 疗进展
03 三、未来展望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腹部疼痛、坠胀、腰酸背痛等症状, 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本次演示将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 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四、结论
四、结论
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其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目 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机制等方面,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 一步探讨。在治疗方法上,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手段,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 因个体差异而异。未来的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发病机制,评估现有治疗方法的疗 效和安全性,并女性在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中的作用,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 在月经来潮前后或经期出现明显的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等症状。中医治疗原发 性痛经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次演示将就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药内服配合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
原 发性痛 经有 “ 经 行腹 痛” 、“ 经前 腹 痛” 、“ 经后
腹 痛” 或 “ 月水来 腹痛 ” 等多 种 不 同 名称 。中 医学 认 为 ,痛 经 的发 生 多 与肝 肾二 脏 及 冲 任二 脉 有 关Ⅲ 】 ] ,其 主要 原 因是气 血 运行不 畅 ,气滞 血 瘀 、寒 湿 凝 滞 、 冲 任不 调 , “ 不 通则痛” 。治 宜 疏 肝 理 气 ,活 血 化 瘀 ,
著 性差 异 ( P <0 . 0 5 ) 。
4 体 会
腹 部 、双 下 肢 穴 位 按 摩 手 法 治 疗 ,对 照 组 口服 月 月 舒 ,两组疗 效 对 比观察 。 1 . 2 诊 断标 准 :所 有 患 者 的诊 断参 照 《 妇 产科 诊 疗 常规》中 “ 原 发性 痛经 ” 的诊 断标 准 :①经 期 或 经 期 前 后 出现持 续性 或 阵发 性 下腹 疼 痛 ,痛 时常 伴 有 腰骶
1 临床 资 料 1 . 1 一 般 资料 :为 保 证 原 发 性 痛 经 样 本 的 可 靠 性 , 需剔 除继 发性 痛 经样 本 ,如 盆 腔 炎 、子 宫 腺 肌 病 、宫
药 内服 配合 穴位 按 摩 ,每 日治 疗 1次 ,至 月 经 来 潮 2 天 为止 ,连续 治疗 3 个 月经 周期 。 2 . 2 对照 组 :给 月 月 舒 冲剂 ( 河 南 省 宛 西 制 药 股 份
有 限公 司 ;批 准文 号 :国药 准 字 Z 4 1 0 2 1 9 7 2 ) ,每 次 1
包 ,每 日 2次 , 口服 。疗 程 同上 。 症 等所 引 发 的 继发 性 痛 经 。我 们于 2 0 1 1 年 2月 ~2 0 1 2年 8月 ,选 择 符 合 原 发 性 痛 经标 准 的患 者 6 O例 ,年 龄 1 9 ~2 5岁 ,均 属 未 婚 女青 年 。月经 周 期 规 律 2 8 ~3 5天 ,无 腹 部 、腰 部 、外 伤
全息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全息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摘要目的:对原发性痛经分别采用西药治疗和西药配合全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対照组轻中度给予阿司匹林0.3口服,3次/日;谷维素片剂30mg口服,3次/日;重度给予芬必得300mg,2次/日;有恐惧或焦虑等症状者给予安定镇静。
服药时间:经前3天开始服药,持续至经期第3日。
治疗组服药同对照组,并采用第二掌骨全息穴位治疗法。
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子宫收缩力增强,子宫血流量减少,以及激素的影响、神经递质的作用。
全息疗法认为机体某一器官或部位有病,就相应地要在特定的穴位上有所表现。
在特定的穴位上加以刺激,如针刺、按摩,都会相关地在相应的部位产生疗效。
关键词全息疗法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年轻未婚妇女或已婚未生育的妇女。
我院自2004年以来采取全息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治疗组62例,其中未婚56例,已婚未生育者6例;年龄16~25岁,平均20.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6年;中度患者40例,重度22例。
対照组47例,其中未婚41例,已婚未生育者5例;年龄16~25岁,平均20.3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1年;中度患者36例,重度11例。
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关于痛经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①一般措施:首先劝导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抛弃思想压力,积极祛除病因,注意起居调摄,经期注意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保暖,经前和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
②対照组:轻中度给予阿司匹林0.3g口服,3次/日。
谷维素片剂30mg口服,3次/日。
重度给予芬必得300mg,2次/日。
有恐惧或焦虑等症状者给予安定镇静。
服药时间:经前3天开始服药,持续至经期第3日。
③治疗组:服药同对照组,并采用第2掌骨全息穴位治疗法。
取穴:第2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
原发性痛经的常规治疗
第一计——常规治疗1. 原发性痛经的常规治疗..1..一般治疗..对于心情过分紧张的患者..适当的心理治疗是必要的。
所以应告知患者..生殖器官并无严重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病变..消除其对月经的恐惧或紧张情绪。
有些特发性疼痛者在第一次分娩后有80%..90%痛经症状会消失。
此外..有痛经的妇女应首先找出其原因..如果由其他疾病引发痛经..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经期紧张和过度劳累..保持经期精神愉快。
..2..抑制排卵..如患者愿意控制生育..则口服避孕片..复方炔诺酮片或复方甲地孕酮片..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首选药物。
应用口服避孕药物..90%以上症状可获得缓解..可能是由于内膜生长受到抑制..月经量减少..前列腺素量降到正常水平以下导致子宫活性减弱。
治疗时可试服3..4 个周期..如疗效满意..可继续服用.. 如症状改善不明显..可适当加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药。
由于要在整个月经周期用药..而发生效应仅在周期末1..2 天..一般仅用于需要同时避孕的痛经患者。
..3..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药..对不愿避孕的患者..则宜选择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药..它抑制内膜的前列腺素合成..显著降低子宫收缩的振幅和频度..但不影响垂体-卵巢轴功能..也不会发生像口服避孕药那样的代谢性不良反应..只要在疼痛发作前开始服用..持续2..3 天即可..为其最大优点。
但须试用一个阶段..来确定每个人疗效最满意的药物种类及最适宜的剂量。
试用调整阶段有时可长达6 个月。
常用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药按其化学结构可分①吲哚类..如吲哚美辛、苄达明..25 毫克..日服3..6 次或50 毫克..每日3 次..②邻氨基苯甲酸类..甲芬那酸..商品名朴湿痛....初次剂量500 毫克..以后250 毫克..每日3..4 次..氯芬那酸..商品名抗炎灵....氟芬那酸..初次剂量400 毫克..以后200 毫克..每日3..4 次..③芳基丙酸类..布洛芬..400 毫克..每日 4 次..萘普生..首次剂量500 毫克..以后250 毫克..每日 3..4 次..④保泰松类..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首次剂量200 毫克..以后100 毫克..每日3..4 次。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研究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研究引言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没有明显妇科病变的情况下,女性在经期出现的疼痛感,是一种常见而困扰女性的病症。
传统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寻找更为综合、安全的替代疗法,而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引起了对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机制、临床应用及前景。
一、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神经调节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从而调节生理功能。
这一机制在缓解痛经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内分泌调节机制针灸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也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女性生殖激素水平,改善月经不调,从而减轻痛经症状。
抗炎和抗氧化机制针灸在炎症和氧化应激的调节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减轻痛经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从而改善症状。
二、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经典穴位的应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常使用的经典穴位包括“关元”、“梁门”、“神阙”等,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达到舒经活络、调经止痛的效果。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重要原则。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更能精准地调节患者的生理机能,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疗法的探索针灸与其他中医疗法或现代医学手段的联合应用,如中药疗法、理疗等,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综合效果。
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前景研究不断深入随着对针灸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望发现更多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为针灸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临床疗效的不断验证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良好疗效,未来仍需要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推广普及的努力针对社会对传统医学的认知度提高,加强对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推广普及,将有助于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72例
表 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对照组
36
10
18
8
观察组3618ຫໍສະໝຸດ 15总有效率(% )
3
77
78
91
67
原发性痛经指的 是 女 性 在 行 经 期 间 或 者 月 经 前 后
从表 1 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
对照组(
滋养严重不足,冲任胞 脉 也 丧 失 了 应 有 的 滋 养,不 荣 而
痛;患者情志抑郁,肝气失调,导致血行不畅,气滞血瘀,
不利于冲任经脉的正 常 运 行,导 致 胞 脉 瘀 阻 的 情 况,不
通则痛.
原发性痛经在临 床 中 主 要 以 经 血 不 足 为 本,湿 滞、
寒凝、血瘀、气滞为 标. 桃 红 四 物 汤 中 的 熟 地 黄 滋 肾 补
血;当归活血补血;白芍敛阴养血,与甘草配伍具有缓急
止痛、养血柔肝的作用.原发性痛经患者大部分存在焦
虑、紧张等不 良 情 绪,所 以 在 方 剂 中 增 加 炒 茴 香、川 芎
等,实现温经止痛的目的.原发性痛经的病理关键在于
瘀滞不通,所以在基础方剂中增加川续断、没药等,能够
实现通经止痛、祛瘀的作用,而香附、川楝子都具有解郁
11
轻妇女;经妇科(未婚者行 肛 诊)和 B 超 检 查,无 盆 腔 器
参考文献
质性病变.
[
1]王孜涵 痛经 安 汤 对 寒 凝 血 瘀 型 原 发 性 痛 经 患 者 服 药 时 间
的影响[
D]
郑州:河南中医学院,
2014
[
2]刘洪坤,李洁,侯丽,等 原发 性 痛 经 临 床 方 剂 用 药 规 律 的 文
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34页】
瘀,润肠通便。
原理
隔药灸可使患者感觉温暖舒适易于接受和 坚持治疗,而且辩证施药与传统灸法结合, 发挥药与灸双重疗效。
该疗法可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止痛,通过 发挥内病外治优势,不仅止痛快,而且远 期疗效好。
神阙穴:
位置: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
等)。
技术操作方法
器械及材料准备
➢电子天平
➢器械:治疗盘、大弯盘、大号镊子、艾绒、火 柴、酒精灯、线香、姜、切姜板、毫针、刀、 小勺、针等。
➢药物选择: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打碎 成粉。
➢气滞血瘀型:乳香、没药各1份,白芍、 当归、吴茱萸各5份
➢寒湿凝滞型:肉桂、吴茱萸、小茴香、赤 芍各2份,炮姜、桃仁各1份。
疾病简介
痛经
妇女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1周以内),出 现周期性小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 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以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年妇女多见。 有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之分。
原发性痛经
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
继发性痛经
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 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
生姜:为姜属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秋、冬二 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 姜,隔姜灸应用新鲜的老姜。
➢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 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
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 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评分 1分 1分 0.5分 1分 1分 0.5分 1分 0.5分 0.5分 0.5分 0.5分 1分 1分 2分 0.5分+
原发性痛经难忍怎么办?赶快用电吹风吹走
如果单纯用电吹风暖腹效果不够好的话,还可以配合新鲜生姜。将新鲜生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上扎几个通透的小孔,然后将生姜片置于肚脐眼上,用电吹风对着姜片吹5~10分钟,这样疗效会更好。吹完肚子如果不痛了,姜片也不必扔掉,可以用胶布固定于肚脐眼3小时以上,以巩固疗效。
用电吹风吹姜片,同样是源于中医针灸学的疗法。针灸学的灸法中有一种叫做“隔姜灸”。操作时要把姜片放在穴位上,然后将艾柱放于姜片上点燃。生姜为姜科植物,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具有发散止痛、温中散寒等功效。肚脐眼是中医学“神阙穴”之所在,于神阙穴行隔姜灸,在温热和生姜药物的作用下,能消散阴寒之邪,使气血调和,阳气得以舒展,腑气得以通畅,从而达到疏通脏腑经络、温经暖宫、化瘀止痛之效。这种方法临床上经常用到。医学数据库还把“隔姜灸”和“痛经”作为关键词,一查就可以发现许多相关文献。
用电吹风治痛经,并不限于痛经发作时使用。在月经来之前3~4天,每天可以先吹5~10分钟。这样一来,痛经会明显减轻。每个月都坚持使用这个方法的话,原发性痛经还会渐渐消失。
忆百孝心网食疗养生专家表示:传统的艾灸方法使用起来有个大麻烦,艾条燃烧起来会产生大量的浓烟,拿着根艾条来道,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她们闻到这种艾烟味可能会有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电吹风则完全没有这种问题。它干净、无污染,一插电就能带来温暖的热风,完全符合“寒者温之”的治疗原则。
用电吹风治痛经发作,其原理源于中医学的艾灸条熏烤法。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是寒湿凝滞、气滞血瘀、经行不畅、“不通则痛”导致的。很多女性应该深有体会,如果经前食用了寒凉性食物及冷饮,月经来时就容易出现疼痛。痛经发作时,会出现小腹冷痛,严重者甚至会四肢发冷、面色苍白等。这些都是明显的“寒”性症状。而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寒者温之”,所以用温热的艾灸条熏烤腹部,能对痛经起到很好的疗效。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是指行经前或经期中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坠胀,时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
而痛经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情况。
其中,原发性痛经也叫功能性痛经,一般在妇科临床检查中不会出现盆腔器官异常的情况。
原发性痛经常见于初潮后6至12月,多见于年轻女性,30岁后发生的频率下降。
原发性痛经疼痛集中在腹部正中,有时会伴随腰痛甚至放射至股内侧。
原发性痛经主要病因有内膜管型脱落(即膜性痛经)、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此外,也与个人体姿体质状况、变态反应状态和精神状态有关。
原发性痛经最好及早治疗。
那原发性痛经如何治疗呢?
1、一般情况下,出现原发性痛经,应当卧床休息或热敷下腹部,合理使用止痛药,注意经期卫生,做好经期保暖,避免受寒,禁食寒冷食物饮品,忌冷水澡。
2、经前预防可服用钙离子通道阴滞剂,痛经发作时可服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2至3天。
3、如需要避孕的痛经患者,可使用口服避孕药,能有效抑制排卵、降低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抑制子宫运动。
4、出现剧烈痛经甚至晕厥时,注意休息,配合妇科检查,积极应对痛经现象,但避免经期做过多的妇科检查,同时避免做剧烈运动。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诊疗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诊疗发布时间:2021-07-23T15:33:23.2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6期作者:罗蔺[导读]罗蔺(古蔺县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500)原发性痛经也被称为功能性痛经,是很多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中医称其为“经行腹痛”,西医认为原发性痛经,是因为子宫功能障碍而引起的。
传统医学中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表现与中医诊治多有研究,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
一、临床特点与鉴别诊断①原发性痛经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大部分都是在月经初潮后的半年到一年内发病,无排卵性月经,通常也不会出现痛经。
②如果痛经在月经来之前的一两天就出现的,多表现是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还会累及到肛门、腰部和阴道等,这种疼痛感多是变化不定的,可能只是轻微的痉挛性疼痛,疼痛严重时多无法忍受,有些女性在剧烈疼痛下还会发生头晕、低血压、浑身冒汗和面色苍白等,严重情况的会出现昏迷。
有些女性的痛经是发生在经期前的一两天,当月经来潮后疼痛感会更剧烈,当经血顺畅排出后疼痛得到缓解。
③经过妇科检查并无异常情况。
鉴别诊断:月经期时女性盆腔大量充血,盆腔内或是周围脏器原有的病变症状可能会加剧,比如膀胱炎、阑尾炎和结肠炎等,此时容易与痛经混淆,要注意做好鉴别诊断。
二、中医辨证诊疗1、经期前与月经期气滞血瘀证:这是临床上多见的情况,病人多在经行时腹痛加重,子宫内膜会发生整块脱落,经期总会前后不定,在月经前乳房开始胀痛、心情焦躁、胁肋胀满不适,经血量会比较多。
治疗方剂选化膜汤,药材取生蒲黄包煎15克,刘寄奴12克,五灵脂10克,三棱、莪术和生山楂各9克,青皮6克,熟军炭和炮姜炭各45克,还有血竭末3克,要吞下。
阳虚寒凝证:病人日常饮食喜欢吃寒凉食物,在经期腹痛加剧,会伴有大血块和脱膜组织,腹痛时非常喜欢温暖,腰部酸胀不适,手脚发凉,小便比较频繁,大便呈溏稀状。
治疗方剂选金铃子散合青囊丸加减治疗,药材取生蒲黄包煎和泽兰各15克,香附12克,延胡索、五灵脂和当归各10克,川楝子、乌药和炮姜炭各6克,再加吴茱萸3克。
脐针配合混元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脐针配合混元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痛经,也被称为月经痛或痛经症,是指在月经周期中经前或经期出现腹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的一种病症。
尤其是原发性痛经,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原因,通常由生理因素导致。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是中医学中对痛经的一种分类,特点是疼痛剧烈,痛经时间较长,常伴有寒凝症状,如手脚冰凉,经血呈深紫色,可能伴有血块。
传统中医治疗痛经常使用针灸疗法。
脐针是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是将针灸技术应用于脐部,通过刺激脐部的穴位以调节脏腑功能。
混元灸是一种灸法,常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通过燃烧草药或灸条热烟熏热腧穴位以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为了研究脐针配合混元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
选择了100例患有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止痛药进行缓解疼痛,观察组患者则在脐部穴位使用脐针治疗,并配合混元灸熏治。
治疗期为3个月,每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天,然后休息7天。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月经周期正常化并且经血颜色明显改善,手脚不再冰凉,经量逐渐减少,经期缩短。
对照组患者则仅有部分症状缓解,而没有明显改善。
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4%。
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出现了胃肠道不良反应,而观察组患者则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脐针配合混元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口服止痛药物。
脐针治疗可以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改善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症状,而混元灸的热烟能够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由于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治疗期较短,且只有单中心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个结论,包括多中心、大样本、多种疗法的比较研究等。
1.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原发性痛经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年版)。
(1)病史: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为主证史。
(2)临床表现: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1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一般不伴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
(3)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七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病史:伴随月经周期规律发作的下腹部疼痛史。
(2)临床表现:①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②疼痛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天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③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3)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
(二)证候诊断1.寒凝血瘀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②经血有瘀块。
次症:①经色紫黯;②月经推后或量少;③面色青白;④肢冷畏寒。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脉沉紧。
2.气滞血瘀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②经血有瘀块,块下痛暂减。
次症:①经色紫黯;②经血量少,行而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胸闷不舒;⑤心烦易怒。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弦。
3.湿热瘀阻证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灼痛;②经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
次症:①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②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③低热起伏;④小便黄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4.肾气亏虚证主症:①经期或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②腰骶酸痛。
次症:①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②头晕耳鸣;③面色晦暗;④健忘失眠。
隔姜灸对原发性痛经_寒湿凝滞型__省略_络特性的调整作用与临床疗效的观察_张欣
隔姜灸对原发性痛经_寒湿凝滞型__省略_络特性的调整作用与临床疗效的观察_张欣隔姜灸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络特性的调整作用与临床疗效的观察痛经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很多女性带来了困扰和痛苦。
传统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是由于寒湿凝滞导致的血络堵塞所致。
隔姜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调整络特性和缓解痛经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隔姜灸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络特性的调整作用以及临床疗效的观察。
一、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与络特性的关系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了其他妇科疾病的情况下,女性在月经期出现的周期性腹痛症状。
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是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血瘀经络不畅等,其中寒湿凝滞是其一种常见类型。
寒湿凝滞型的特点是阴冷、湿气重、刺痛感重,并通过经络传导造成腹痛。
隔姜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痛经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隔姜灸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艾灸和隔姜两个步骤,刺激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效果。
其中,隔姜的作用是通过局部热刺激,促进经络的血液循环,改善寒湿凝滞的状况,从而缓解痛经症状。
二、隔姜灸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络特性的调整作用的实验研究为了验证隔姜灸对寒湿凝滞型络特性的调整作用,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批具有明显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女性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然后,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其中一组接受了隔姜灸治疗,另一组接受了常规治疗。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我们评估了隔姜灸对络特性的调整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隔姜灸治疗组的患者在疼痛程度、痛经周期和全身症状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同时,该组患者的血液循环明显改善,体温得到提高,相关生化指标也有所改善。
这些结果表明,隔姜灸能够通过调整络特性,改善寒湿凝滞的状态,从而缓解痛经症状。
三、隔姜灸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隔姜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痛经治疗。
通过观察一批接受隔姜灸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我们可以了解其临床疗效。
温经止痛法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
[ a s at Obet eTet g r r ymeore y n igaa ei eayO e aio teh o f C . tos A bt e] jcv : rai ma d s n r a n l s t rp nt s fh er o T M Me d: r i np i y h b we J n g ah hb s t y h
【 y r s TC tea y P i r y me o re lCl ia b ev t n Ke wo d ] M rp ; r y d s n rh a; i c l srai h ma n o o
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 除盆腔器质性病变 的基础上 ,周期性
发生 于 月 经 期 的 下腹 疼 痛 、坠 胀 ,伴有 腰 酸 或 其 他 不 适 ,严 重 时影 响 生 活和 工作 质 量 。对 其 治 疗 ,西 医强 调 止 痛 、镇 静 ,非 甾体 类 消 炎 药是 治 疗 原 发 性痛 经 最 常 用 的 西 药 。虽起 效 快 ,但 不 良反应 大 ,疗 效 难 以持久 。原 发 性 痛 经 属 中 医 “ 行 腹 痛 ” 经 范 畴 , 最 早记 载 于 《 匮要 略 ・ 金 妇人 杂 病 脉 证 并 治 》 带下 经 :“ 水 不利 ,少 腹 满 痛 。 ”原 发 性痛 经是 女 性 常 见 病 证之 一 ,据 调
重度 :经期或经前后小腹疼痛难 忍,坐卧不宁,严 重影响
工 作 学 习或 日常 生 活 ,必须 卧床 休 息 ,伴 有 腰 部 酸 痛 ,面 色 咣
白,冷汗淋漓 ,四肢厥冷 ,呕吐腹冷 ,或肛 门坠胀 ,采用止痛
措 施 无 明显 缓 解 。痛 经 症状 积 分在 1 以上 。 4分 2 方 法
“原发性痛经”文件汇整
“原发性痛经”文件汇整目录一、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剂配伍内涵及作用机制研究二、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三、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文献研究概况四、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进展五、艾叶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原发性痛经的影响六、中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剂配伍内涵及作用机制研究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征为月经期间或前后出现明显的下腹部疼痛,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四物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
本文将探讨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剂配伍内涵及其作用机制。
四物汤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和川芎四味药材组成,其配伍具有养血调经、活血化瘀的功效。
其中,熟地黄滋阴养血,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这四味药材的配伍,旨在调和营血,调理冲任,达到缓解原发性痛经的目的。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四物汤的主要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炎、镇痛、调节内分泌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中,当归和川芎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白芍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熟地黄能够调节内分泌,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与原发性痛经有关的病理状态。
临床研究也表明,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显著。
通过对大量临床观察和对照实验的研究,发现四物汤能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症状,如减轻疼痛、减少恶心呕吐等。
相较于西药治疗,四物汤的疗效更持久且副作用更少。
然而,目前对于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例如,其成分中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其治疗痛经的具体靶点及信号转导途径也有待深入研究。
四物汤作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传统中药方剂,其方剂配伍内涵及作用机制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然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明确其作用机制,为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痛经的疗法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
其他症状包括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病症,原发性痛经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
昨夜急诊值班被一名年轻女性惊醒,该患者为原发性痛经病人,夜间突发痛经难以忍受就诊,因为这一块接触较少,经妇科会诊并给以治疗,晨起后文献了原发性痛经有关文献,其中一篇《临床原发性痛经诊疗指南》比较实用,现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初步解读如下:
一、约90%的痛经都是原发性痛经,它通常在月经前出现,可持续1-3天,伴有下腹部疼痛、疲乏、恶心等多种症状,严重时影响生活质量,但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于月经量大、体重指数小于18.5、月经不调、年龄小于30岁、初潮小于12岁等是该病的高风险人群。
针对痛经需要鉴别期临床特征,现总结如下:
1.原发性痛经:月经前数小时开始,1-3天缓解,在初潮后2年内以及年龄小于30岁的女性人群中尤其多见,通常无潜在病症、妇科检查结果常常无异常。
通常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镇痛缓解症状。
2.继发性痛经:月经前数小时开始,可贯穿经期,年龄大于30岁女性较为常见,多由病症引起,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检查等妇科检查多可发现病症,需要通过治疗病变来缓解症状。
二、针对该病的一般疗法可以分为:
1.改善身心状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适当增加运动量(至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文献中特别指出对患者详细讲解痛经的有关知识,帮助其不惧
怕月经,对痛经治疗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
2.经期适度运动:建议降低日常运动的强度、避免竞技类运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运动过程中应该避免压迫腹腔,建议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主。
3.日常适当使用补充剂如欧米咖-3脂肪酸、硫胺素、镁等
4.当痛经发作时建议选择合理的镇痛方式:
①物理方式:热敷下腹部、避免冷水澡;②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250-500mg/6h、布洛芬200-600mg/6h。
三、诊疗该病时需要外阴及阴道物理检查、盆腔超声波、尿液检查等是必要的。
针对该病通常为药物治疗,在极少数可选择手术治疗,具体总结如下:
1.药物治疗建议选择对胃肠副作用较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痛经出现前1-2天开始,服药2-3天,常使用的如塞来昔布200mg/12h,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激素疗法,常使用的方式有口服避孕药、依托孕烯植入剂、阴道避孕环等。
2.极少数时的手术术式:骶前神经切除术(适用于痛经极重的患者)、宫颈扩张及刮宫术(适用于宫颈狭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