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一4 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合集下载

服装结构设计4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4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路漫漫其悠远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长度
裙长:没有绝对标准,可以是任 何长度。按照裙长分类如下:
路漫漫其悠远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裙装的分类及名称
1). 按裙装的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膝裙,中长裙,长 裙等。
2). 按腰位高低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腰带裙,高腰带裙 ,高腰裙等。
3). 按裙外形分类:窄裙,直裙,A字裙,斜裙,圆裙等。 4). 按裙的片数分类:一片裙,四片裙,多片裙,节裙等。 5). 按褶的类别分类:单向褶裙,对褶裙,活褶,碎褶,立
路漫漫其悠远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人体腰臀部相互关系
腰、臀部形态差异腰、臀部的截面差异(如图2-1-1所示),两者在前 中线至侧缝线部位差异不大,仅在数量上HL大于WL,在后中线至侧缝线 部位差异很大。
腹部在前中线处的垂直 交角为<a,正常体的 <a约为8°左右; 臀
部在后中线处的垂直交 角为<B,正常体的< B约为20°左右; 臀沟 处的交角为<y,正常 体的< y 约为10°12°(男10°、女 12°); 臀部在侧面 的垂直交角为<a,正 常体的<a约为8°。
Pg:50 图3-15
路漫漫其悠远
H/4+1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1)裙前片制图 (1)裙基础线 (2)前中心线 (3)裙长线 (4)臀围线 (5)前臀宽线 (6)中臀围长线 (7)侧腰翘 (8)省位线 (9)绘制轮廓线
路漫漫其悠远
2)裙后片制图 (1)后片基础线 (2)后中心线 (3)裙长线 (4)臀围线 (5)后臀宽线 (6)中臀围线 (7)侧腰翘 (8)省位线 (9)绘制轮廓线
半圆裙是指裙摆围度正好是整圆的 一半,整圆裙则是裙摆围度恰好是 一个整圆,整圆裙是裙子整体结构 设计的极限。

女裙的结构设计原理

女裙的结构设计原理

2.胸省量的减量或分散的处理方法
对于一些为胸部扁平的人设计的服装,其结构上类似上一例子(前片不没胸省,忽略 胸部造型),只是款式特征上不强调宽松,对于这类款式,我们也可以以原地结构为 基础,将胸省量进行减量分散处理,作出我们需要的结构图。 例如:前片无任何结构的款式(无省、褶、分割线等),其胸围放松度既不宽松、也 不贴体,而胸部也不需立体型造.呈现平坦的形态。这类款式在利用原型法进行样 板设计时,如果将前后片原型以腰线对齐,为了使前后衣片的侧缝长度保持相等, 则必然需要下降前衣片的袖障底点,加深前片的袖窿深,其结果如图5—85(b)所示。 但事实上这样的站构处理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处理的结果是把前胸省的省量全 部转化成前袖窿的松量,使得的袖窿的深度甚至超过了后袖窿深,这与人体臂根部 位的结构形态是不相吻合的。此时无论款式有没有装上袖子,都会在前袖窿处有点 豁开,多余的松量会向外鼓起,没有袖子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前后衣身的袖窿不能 平衡。我们必须作适当的调整,方法是适当放低前片的腰节线,如图5—85(c)中所 示的“O”的量,则剩余的“A”量作为松量放至前袖窿中,一般为广保持前后衣片的 平衡,可以取“()”等于“A”,即放低胸省量的1/2处作为前片的腰线,与原则后片 的腰线对齐,前片袖窿深修正加深的量就减少了一半。这样前袖窿处豁开情况会得 到很好的改善。实质上这样处理结构时,相当于减少了一半的胸省量,保留的一半 的胸省量通过袖窿探的修正变成丁前袖窿的松量。
2.不强调胸部突出造型的服装
在为一些胸部并不扁平的人设计一些不突出胸部造型的服装时,款式上不会考 虑设计较大胸省量,而人体的胸部隆起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经常需要将胸省量进 行分散处理,此时就可以来用图5—82(a)的对齐方式。主要的处理方法是将—部分 脑胸虽保留作为胸省量,而另—部分则通过修正加深袖窿深进行处理或通道加长的 衣身进行处理,或既修正加深袖窿深又加长前衣身来进行处理。同样,保留的部分 胸省量,可以根据需要转移到其他部位。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一)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一)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一)裙装原理一、测量部位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臀围: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裙摆围:裙子下摆周长裙长:腰节线至所需裙长的长度二、裙装基本结构线名称三、裙装的分类(一)按裙装的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膝裙,中长裙,长裙等。

(二)按腰位高低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腰带裙,高腰带裙,高腰裙等。

(三)按裙外形分类:窄裙,直裙,A字裙,斜裙,圆裙等。

(四)按裙的片数分类:一片裙,四片裙,多片裙,节裙等。

(五)按褶的类别分类:单向褶裙,对褶裙,活褶,碎褶,立体褶等。

四、裙原型裙原型是取自女体直立状态下绕腰、臀部一周所形成的旋转体形态。

(一)作前中心线(1),上平线(2),下平线(3)。

(二)作臀围线(4),中臀围线(5),侧缝线(6),后中心线(7)。

(三)确定前腰侧点(8),后腰侧点(9),后中心点(10)。

(四)画顺前侧缝线(11),后侧缝线(12),前腰口线(13),后腰口线(14)。

(五)作前后省。

裙装结构分析一、裙装的放松量(一)腰围的放松量人在呼吸及站、坐时腰围会有2cm的差值变化。

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腰部周长缩小2cm时,人体不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所以裙装的放松量可控制在0~2cm。

(二)臀围的放松量臀围放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裙装的造型风格。

人体一般坐立的变化需要,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控制在4~6cm左右。

(三)裙摆围的放松量裙摆围的大小由款式的造型而定。

宽松裙的摆围可呈A形,圆形,甚至超过360°。

运动类型裙摆围波浪起伏、飘逸、舒展,而合体的裙摆围设计则要考虑到人体的活动范围。

裙叉一般开在距腰口线40cm 以下为宜。

无裙叉的裙摆围应随裙长的增加而增加。

二、臀高线的确定臀高线与人体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一般认为臀高线距腰口线的距离为身高/10+1,也有按H/6计算的。

还可实际测量从腰节线至臀围线的长度进行确定。

三、腰省的确定(一)省量腰省量为腰臀围的差值。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第五章下装结构设计(1)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第五章下装结构设计(1)
第五章 下装结构
本章要点 人体WL线以下的服装统称为下装。下装可 分为裙装和裤装。本章将着重从裙装和裤装的基 本结构和变化结构的设计来阐述其原理。
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
一、裙装分类与结构设计原理
(一)裙装分类
1.根据裙装造型
直身裙 臀围4~6cm
分割
基本造型 A形裙 臀围6~12cm
(图4-1)
波浪裙 臀围>12cm
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
(4)描图(图4-14) 将别样获得的布样转换为平面纸样。
第五章 下装结构
图4-14 描图
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
3. 裙装原型的平面结构(图4-15) 裙装原型的规格设计是以国家标准中女性中间体的人体尺寸为基础,再 加放人体运动所需的最少松量进行确定的。 女性中间体的人体尺寸为:h=160cm,W*=68cm,H*=90cm。 裙装原型的规格尺寸为: 腰围(W)= 人体净腰围+最少松量=W*+2cm=70cm 臀围(H)= 人体净臀围+最少松量=H*+4cm=94cm 臀长(HL)=人体臀长=18cm 裙长(SL)=人体膝长+腰宽=57cm+3cm=60cm
1. 直身裙立体形态与人体的关系(图4-4、图4-5)
图4-4 直身裙的基本立体形态和平面展开图 第五章 下装结构
图4-5 裙子的曲面构成
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
2. 裙装省道与人体腰臀差关系 (1) 省道的位置(图4-6)
第五章 下装结构
图4-6 腰省的确定
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
(2) 省量的大小(图4-7)
第五章 下装结构
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
(a) 直身裙 第五章 下装结构
(b) A字裙 图4-1 基本裙装

服装结构设计4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4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4.3 变化裙装结构设计
1.分割造型的原则
服装的分割线与人体的形体特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 系: 首先,分割线设计要以结构的基本功能为前提;
其次,纵向分割是使分割线与人体凹凸点不发生明显 偏差的基础上, 尽量保持平衡;
其三,横线分割,特别是在臀部、腹部的分割线,要 以凸点为确定位置。
4.3 变化裙装结构设计
2)裙后片制图 (1)后片基础线 (2)后中心线 (3)裙长线 (4)臀围线 (5)后臀宽线 (6)中臀围线 (7)侧腰翘 (8)省位线 (9)绘制轮廓线
8~9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二、 紧身裙
紧身裙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腰部和臀部比较合体, 二是裙摆围度较小。
4.3 变化裙装结构设计
总结: 一、裙摆宽松程度决定了腰口线弯曲程度;
二、省道的设计灵活且省量的大小与裙子的合体程度 及人体的体型有关。裙子臀部逐渐变得宽松时,侧缝收省 的作用消失,侧缝由曲线变为直线。
4.3 变化裙装结构设计
6)育克裙
育克:是指在腰臀部做断缝结构所形 成的中介部分。
样板制作要点: 此款育克线是通过前后四个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人体腰臀部相互关系
腰、臀部形态差异腰、臀部的截面差异(如图2-1-1所示),两者在前 中线至侧缝线部位差异不大,仅在数量上HL大于WL,在后中线至侧缝线 部位差异很大。
腹部在前中线处的垂直 交角为<a,正常体的 <a约为8°左右; 臀
部在后中线处的垂直交 角为<B,正常体的< B约为20°左右; 臀沟 处的交角为<y,正常 体的< y 约为10°12°(男10°、女 12°); 臀部在侧面 的垂直交角为<a,正 常体的<a约为8°。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

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
图 2-1 人体的方位
第一节 人体的结构
图2-2 人体方位俯视图 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
图2-3 人体方位与结构因子
第一节 人体的结构
二、人体的构造 (一)骨骼(图2-4)
人体的骨骼包括头部骨骼、躯干骨骼、上肢骨骼、下肢骨骼。
图2-4 人体骨骼 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
三、常用工具
1. 测量工具 卷尺。 2. 作图工具 方格尺、直尺、角尺、弯形尺、6字尺等。
第三节 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
3. 记号工具 划粉、复写纸、锥子。 4. 裁剪工具 工作台、裁剪裁刀、花齿裁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思考题:
1.服装如何根据功能进行分类? 2.服装结构、结构制图、结构平面构成、结构立体构成的概念。 3.基础线、结构线及轮廓线分别包括哪些线条,在结构制图中有什么区别?
第一节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服装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研究领域如图1-1:
社会学范畴
纺织品设计
服装学
哲学范畴 服装构成学范畴
款式设计 结构设计
商业范畴
缝制·生产
图1-1 服装学的学科体系
着装评价·管理
型常 学重 中要服 起的装 着课结 承程构 上之设 启一计 下,是 的它服 作在装 用整造 。个型
平面构成方法
服装结构 设计方法
图2-8 测量基准线
第二节 人体体型测量
3.测量项目(图2-9)
图2-9 测量项目 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
第二节 人体体型测量
四、测量工具
1.接触式
卷尺
马丁测量仪
角度计 皮质厚度计

服装结构设计4_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4_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4_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裙装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服装类型,在时尚界备受瞩目。

裙装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它不仅关乎到穿着者的外观美感,还与穿着的舒适度和功能性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裙装的结构设计和原理两个方面来介绍。

一、裙装的结构设计1.裙子的长度:裙子的长度可以根据穿着者的身高、气候和场合来确定。

一般来说,短裙更加活泼、时尚,适合夏季或者派对等场合;中长裙则更加优雅、稳重,适合正式场合;长裙更加贵气、宫廷,适合重要场合。

2.裙子的裁剪:裙子的裁剪需要考虑到穿着者的身形和体型特点。

修身款式适合身材窈窕的女性,强调曲线美;A字裙适合身材较丰满的女性,能够很好地遮盖腰部和臀部的赘肉;直筒裙适合身材匀称的女性,简洁利落。

3.裙子的腰部设计:腰部设计是裙装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裙子的松紧度和舒适度。

常见的腰部设计有松紧带、拉链、钮扣等。

不同的设计方式会给穿着者带来不同的穿着体验和外观效果。

4.裙子的面料选择:面料的选择与裙子的质感和整体效果密切相关。

如蓬松感强的裙子可以选择蓬松的纱网面料;修身感强的裙子可以选择有弹性的面料;质感要求高的裙子可以选择丝绸、缎子等高档面料。

二、裙装的原理1.空间感的运用:裙装的设计可以通过层次感、细节处理等方式来创造空间感。

层叠设计可以使裙子更加立体饱满;褶皱和褶饰的运用可以增加裙子的纵深感;细节设计如腰部装饰、绣花等可以使裙子更加精致。

2.身体与裙子的协调:裙子设计应考虑到穿着者身体的曲线和特点。

如高腰设计可以拉长身材比例;A字裙可以修饰臀部赘肉;适当加入缀饰可以吸引眼球,转移注意力等。

3.功能性的考虑:裙子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穿着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如裙子的下摆可以选择圆下摆、直下摆等来提高穿着的灵活性;裙子的面料要选用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材料;裙子的内衬设计可以避免静电和闷热感。

综上所述,裙装的结构设计涉及到长度、裁剪、腰部设计和面料选择等方面,而裙装的原理则涉及到空间感的运用、身体与裙子的协调以及功能性的考虑。

服装结构设计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经典裙装结构设计
探索一些经典的裙装结构设计,如A字裙、直筒裙、包裙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腰围设计
讨论腰围在裙装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如高腰、低腰、松紧带等设计,以及它们对体型的影响。
裙摆设计
探讨不同裙摆设计的风格和效果,如直摆、A字摆、鱼尾摆等,以及如何选择 适合特定场合的裙摆。
褶皱设计
成本控制与裙装结构设计
讨论如何在裙装结构设计中控制成本,如选择适当的布料、装饰材料以及生 产工艺。
品牌符号设计与裙装结构设计
介绍品牌符号在裙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如如何设计出与品牌形象相符合的裙装。
可持续性设与裙装结构设计
探讨可持续性设计在裙装结构中的应用,如如何选择环保材料和可持续生产工艺。
衬里设计
讨论衬里在裙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如保暖、舒适和提升质感,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衬里材料。
裙装结构设计与风格特点
介绍不同风格的裙装结构设计,如甜美风格、复古风格、简约风格等,以及它们的设计特点和适用场合。
流行元素整合与创新设计
探索流行元素在裙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如如何整合流行元素并加入创新设计来打造独特的时尚风格。
服装结构设计裙装结构设 计及原理
本演示将介绍服装结构设计和裙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经典裙装结构 设计、腰围设计、裙摆设计、褶皱设计等。
服装结构设计简介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其在时尚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裙装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介绍裙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比例、尺寸、拼接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来实现优雅和舒适。
布料选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讨论不同布料对裙装结构设计的影响,如轻薄、厚重、弹力等布料的特点和用途。
纹路设计

《裙装结构设计》课件

《裙装结构设计》课件
《裙装结构设计》PPT课 件
本次课程将介绍裙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员能够掌握这门综合 性较强的学科。
引言
裙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在本课程中详细介绍,为学员打开设计新 世界的大门。
裙装基本结构
腰型
腰型是裙装的基本结构部分, 调整线条能美化身材和提高 穿着舒适度。
裙摆
裙摆线条表现不同的时尚风 格,是裙装方法将在本节课程中详细 介绍。
腰型设计
通过调整腰型的线条来达到美化身材和提高穿着舒适度的效果,让每个人都 能穿出自信的风采。
裙摆设计
不同的裙摆线条能表现出不同的时尚风格,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独 特裙摆。
搭扣设计
搭扣是裙装结构设计的细节之一,本节课程将详细介绍搭扣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使设计更具细腻和个性。
结束语
1 综合学科
裙装结构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 员将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设计新世界
学习本课程后,学员将能够打开设计新世界 的大门,挖掘无限创意。

《服装结构设计裙装》课件

《服装结构设计裙装》课件
弧度
解析裙装弧度设计的重要性,从齐腰到A字裙各种弧度的设计要素。
宽度
探讨裙装宽度的设计要素,从修身到宽松各种宽度的效果与变化。
裙装结构设计实例
碎花连衣裙
褶皱半身裙
不对称裙装
解读碎花连衣裙的结构设计,揭 秘如何在设计中体现裙装的特点。
深入了解褶皱半身裙的结构设计, 探讨褶皱对于裙装效果的影响。
剖析不对称裙装的结构设计实例, 展示不对称设计的魅力。
《服装结构设计裙装》 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服装结构设计与裙装的关系,介绍裙装的 基本概念,并展示不同裙装结构设计的实例和应用。
引言
本部分将介绍服装结构设计与裙装的基本概念,以及本课件的主要内容,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裙装结构设计要素
长度
探索裙装长度对整体效果的影响,从迷你到长裙各个长度的设计要素。
裙装结构设计的实践应用
1
实践引导
逐步引导学员将所学的裙装结构设计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2
实践案例
分享裙装结构设计实践案例,帮助学员提高实践能力。
3
实践总结
总结实践过程,强化对于裙装结构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总结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回顾本课件的主பைடு நூலகம்内容,并分享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心得体会。

服装设计---裙子结构

服装设计---裙子结构
④臀围线。由上平线向下量 取1/10号+l cm,作平行于 上平线②的直线,②~④间 距为臀高。
⑤前臀围大。在臀围线上量 取l/4臀围+1作平行于前中 线①的直线,①~⑤间距为 臀围大。
基础裙结构框架图 ⑥前腰围大。由前中线①起
沿上平线量取1/4臀围+1 cm为前腰围大。
⑦后中线。作平行于前中线 ①的直线,为裙后中缝线, 与前中线①间距不小于1/2 臀围(一般与前裙片侧缝间距 4~6 cm左右)。
直身裙 A形裙 波浪裙
基本结构二 按长度分: 超短裙 中裙 长裙
裙装基本结构加上高腰、分割、抽褶、波浪、垂褶 等造型又可形成若干中变化结构。
直 身 裙
节 裙
A 字 裙
波 浪 裙
抽 褶 裙
分 割 线
缩 褶
斜 裙
+ 分 割 线
连 衣 裙
分割线 +规律褶
节裙
第二节 裙装结构与人体体型关系
根据以上绘制步骤,依次 画顺前、后腰口省,前、 后腰缝线,前、后侧缝线 等,为前、后裙片的轮廓 线。
裙装原型
基 础 裙 的 面 料 毛 板
排 料
第四节 裙装结构设计
一、基本型结构裙装 (一)直身裙结构 (二)A型裙结构 (三)波浪裙结构: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二、变化型结构裙装 (一)直身裙横向分割加抽褶变形为节裙 (二)裙身横向分割上部贴体下部为波浪裙 (三)高腰加裙身变型为高腰裙 (四)直身裙加抽褶变型为抽褶裙:抽褶裙(Ⅰ)、 (Ⅱ) (五)裙身侧边做分割加折裥的直身裙 (六)垂裙裙:垂褶裙(Ⅰ)、(Ⅱ)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2:12:3602 :12:360 2:12Friday , October 23, 2020

服装结构设计(女装篇)第十章女裙装结构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女装篇)第十章女裙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裙子名称及分类
一、裙子的分类 (一)按裙子的造型分类在裙子的变化过程中,最能显著
改变裙子特征结构的是外形轮廓的变化。影响裙子外形轮 廓的主要因素有:臀围与人体的贴合程度、裙摆的宽度、 裙子的长度等。同一种轮廓的裙子可设定为不同的长度, 产生长度变化;同一种轮廓的裙子还可以采用分割、褶锏、 斜裁起波浪等设计手法进行二次造型,产生细节变化;将 不同的造型手法综合运用,就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裙子 结构。裙子按外形轮廓可分为:直筒型、A字裙、紧身裙、 圆摆裙、喇叭裙、褶锏裙、塔裙、鱼尾裙等。
4.腰省设定
1)省道的位置:除了侧缝省(侧缝处去掉的省量)之外,当前、后各 一个省道的省量超过4cm时,将省道分割成两个会更为合适。人体的 腰侧省量分配最多,此外,如果考虑到行走时在侧面需要大量加入松 量的话,侧面、前侧面、后侧面的省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为了便于 步行时腿的动作,前侧面的省量应该略大一些。
可以添加腰带等装饰物;裙长至小腿部位,裙摆波浪大, 且双层重叠更富有动感。此款式不受年龄限制,穿着较为 广泛。 2、面料分析: 双层底摆半身裙一般适合轻薄并有一定悬垂感的面料,可 以选择棉、麻、丝绸及化纤材料,例如:薄棉平布、雪纺 面料、印花布或电力纺素绉缎等。
二、半紧身裙
1、款式分析:
姿势 直立姿势 坐椅子上 席地而坐
பைடு நூலகம்
动作
45°前屈 90°前屈
正坐 向前弯腰90°
正坐 向前弯腰90°
臀围平均增大量/cm
0.5 1.5
2.5 3.5
3.0 4.0
3.下摆尺寸设定
裙子下摆的尺寸设定与人体下肢运动和款式有关。下肢运 动包括双腿分开的走、跑、跳等动作以及双腿并拢的站立、 坐下、弯腰等动作。裙子的摆围必须适应下肢广泛的运动, 如上台阶时,若下摆围度不足,就会感到动作受阻,同时 还会损伤面料或撕裂接缝。因此在制作裙子时必须配合各 种用途,充分考虑到下摆松量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女性 以平均步幅行走时下摆围度与裙长关系见表10-3,当裙长 增长时,裙子下摆围度尺寸必须随之增大才能满足人体动 作的需要。

裙装结构设计全解

裙装结构设计全解

裙装结构设计在服装结构这门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裙装结构变化较多,可以采取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这个项目的教学教案的编写中,做了以下几个创新点。

1、情境模式与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进入课堂教学中,展示关于各类裙子图片的展示,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具有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

教学过程中利用CAD制图、PPT幻灯片展示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从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而且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3、评价体系的完善。

新课标指出评价体系不能太单一,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对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夸奖合作愉快的小组,赞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同时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通过对裙子款式图的分析研究,从中感悟和体会其制图的方法,得出一般性的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制图原理,真正理解裙装结构制图的原理与方法。

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内容通过对女性人体特点的复习,让学生掌握下肢与裙子的结构关系。

项目任务展示,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裙子的分类,师生共同总结。

师生活动复备栏复习1、女性人体特点。

2、下肢与裙子结构的关系。

情景导入1、从图片中观察这些裙子是怎样变化的?2、从图片可以分析出裙子的款式变化是很多的,今天学习裙子结构设计。

新课讲授一、项目任务确定1、裙子的分类2、裙子尺寸控制3、一步裙结构制图4、裙子变化款结构设计 二、任务分析 1、裙子的分类 (1)按裙子长度分:超短裙(迷你裙)、短裙、齐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裙子的的相关变化款式很多,从而导入新课。

膝裙、中庸裙、长裙、曳地裙(拖地裙)。

(2)按裙腰分:装腰、无腰、连腰、低腰、高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型腿、X型腿。
3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长度
裙长:没有绝对标准,可以是任 何长度。按照裙长分类如下:
4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裙装的分类及名称
1). 按裙装的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膝裙,中长裙,长 裙等。
2). 按腰位高低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腰带裙,高腰带裙, 高腰裙等。
3). 按裙外形分类:窄裙,直裙,A字裙,斜裙,圆裙等。 4). 按裙的片数分类:一片裙,四片裙,多片裙,节裙等。 5). 按褶的类别分类:单向褶裙,对褶裙,活褶,碎褶,立
相结合。
8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定位
1)臀围线的确定 臀高——从腰围线到臀围线沿人体曲面的长度。
一般认为臀高与人体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臀 高可以是身高/10+1或是H/6,也可以实际测量从腰围 线到臀围线的长度进行确定。
2)腰围线的确定
东方女性的体型特征:腹部隆起,臀部较平,后腰
至臀部之间的斜度偏长且平坦,并在上部略有凹进。
课程主要内容
1 服装结构设计概述 2 结构制图基本知识 3 人体体型特征与测量 4 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5 裤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6 特殊体型结构修正
1
第四章 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4.3 变化裙装结构设计 4.4 裙子工业样板的推档与放码
2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甚至超过360度。而合体的裙摆围的设计要考虑到人体的活动范围。当裙摆
围小于人体的一般行走步幅时,下肢的活动会有控制感,走路就很不方便。
如果既要小下摆又要便于行走,可采用开衩的方法,如旗袍。但衩也不能
开得太高,以免不雅。一般开在距腰围线40cm以下为宜。如果不开衩,那
么裙摆围应随着裙长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摆围的设计要求艺术性与实用性
省道的形状在不同的部位有所不同,在 人体腹部,由于。腹肌的外突应采地瘪 形省;在人体的臀部,由于近腰围处四 进,而在近臀围处义开始凸出,故应采 用胖形省。
图2-1-3 人体腰、臀截面图
图2-1-4 腰、臀部省形的比较
11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人体下身凸点特征与分布,及在裙子基本纸样中的结构处理
12
(2) 臀围:臀围放松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裙装的造型风格。对于一些宽松型的 裙装,放松量可不做严格的规定。而对于合体的裙装,其臀围的加放就要 考虑到人体的体型特征及它的一般活动变化范围。若满足人体一般的坐立 变化需要,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控制在4~6cm。
(3) 摆围:摆围的大小由款式造型而定。宽松型的裙装的摆围可以呈A形、圆形、
6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下装的松量设计
臀围松量:≥4CM-材料弹性伸长量 腰围松量:2cm左右 上档松量: 0~3CM -材料弹性伸长量
7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1) 围度因素 (1) 腰围:在裙装中,腰围是最小的围度,它的尺寸规格不受款式造型的影响,
是裙装中围度规格中变化最小的。人在呼吸、站、坐时,腰围会有2cm的 差值变化。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腰部周长缩小2cm时,人体不会产生强 烈的压迫感,所以裙装的放松量可以控制在0~2cm。对于一些靠腰围固定 的裙装,放松量取下限。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裙子结构线名称
13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一、裙原型制图 1、款式特征:两片裙,装腰, 前后片各有四个省
H/4-1
2、尺寸规格: 160/68A 裙长 L=63 腰宽3 裙片长L-3=60 腰围 W=W*+2=70 臀围 H=H*(W*+22)+4=94
Pg:50 图3-15
H/4+1
14
4.2 常规裙装结构设计
1)裙前片制图 (1)裙基础线 (2)前中心线 (3)裙长线 (4)臀围线 (5)前臀宽线 (6)中臀围长线 (7)侧腰翘 (8)省位线 (9)绘制轮廓线
2)裙后片制图 (1)后片基础线 (2)后中心线 (3)裙长线 (4)臀围线 (5)后臀宽线 (6)中臀围线 (7)侧腰翘 (8)省位线 (9)绘制轮廓线
图2-1-1 腰臀部形态比较图
图2-1-2 腰、臀部的表面差异比较图
10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基本款式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臀差结构处理
人体腰、臀截面图上,将每一区间内的 腰围三等分,并与o点相连。在每一等 分区间内将腰、臀围长度分别比较,可 以看出从前中线到后中线,它们的差分 别是a、b、c、d、e、f、g,这7个量 在结构设计时一般作如下形式处理: a:前裤(裙)片门襟撇去量; b:前裤(裙)片栋缝撇去量; e:后裤(裙)片栋缝撇去量; f、g: 后裤(裙)片省道量;
从侧面观察,腰臀之间呈S形,人体的这种形态使得腰
际线前后不在一个水平截面上。一般侧臀高大于前臀
高1 cm左右,前臀高大于后臀高1 cm左右。
9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人体腰臀部相互关系
腰、臀部形态差异腰、臀部的截面差异(如图2-1-1所示),两者在前 中线至侧缝线部位差异不大,仅在数量上HL大于WL,在后中线至侧缝线 部位差异很大。
腹部在前中线处的垂直 交角为<a,正常体的 <a约为8°左右; 臀
部在后中线处的垂直交 角为<B,正常体的< B约为20°左右; 臀沟 处的交角为<y,正常 体的< y 约为10°12°(男10°、女 12°); 臀部在侧面 的垂直交角为<a,正 常体的<a约为8°。
从表面形态看,腰、臀
部在后中线处差异较大 。
人体下肢特征
人体的下肢由胯部,腿 部和足部组成。腿部上粗 下细,大腿肌肉丰满、粗 壮,小腿后侧形成“腿 肚”。
从正面看,腿部的大 腿从上至下略向内倾斜, 而小腿近于垂直状。
从侧面看,大腿略向 前弓,小腿略向后弓,形 成S型曲线状。
特殊体型:
1 肥胖体:男性腿根部脂肪堆
积在前腿,女性堆积在侧面
2 凸臀、平臀、翘臀;凸肚;
体褶等。
5
4.1 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
下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人体运动时体表形态发生变化,并且通过人体体表与服装 之间的摩擦作用引起服装的变形。
人体运用时,内外层衣服摩擦力不同,服装变形量不同 人体部位与相对应的服装间隔量不同,服装变形量不同 人体部位与相对应的服装材料布纹不同,服装变形量不同 相同材料,相同松量,服装结构不同,服装变形量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