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_合金中的相及相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b)原子尺寸因素
所谓原子尺寸因素,是指形成固溶体的溶质原子半径与溶剂
原子半径的相对差值大小,常以⊿ r表示。 ⊿ r =(rA-rB)/rA×100% ⊿
r越大,固溶度越小,这是因为溶质原子溶入将引起溶剂
晶格产生畸变。
随着溶质原子溶入量的增加,引起的晶格畸变亦越严重,畸
r的大小限制了固溶体中 的固溶度。显然,溶入同量溶质原子时, ⊿ r越大,引起的晶
的组成部分 。
6
合金相 固溶体
中间相(金属化合物)
间隙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7
(1)固溶体 一种组元(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组元(溶剂,一
般是金属)中,其特点是溶剂(或称基体)的点阵
类型不变。
8
固溶体的特点
溶质和溶剂原子占据一个共同的布拉菲点阵,且 此点阵类型和溶剂点阵类型相同。
有一定的成分范围,也就是说,组元的含量可在
很高的熔点和极高的硬度。
当 金 属 ( M ) 与 非 金 属 ( X ) 的 原 子 半 径 比 值
RX/RM < 0.59 且电负性差较大时,化合物具有比较
简单的晶体结构,称为间隙相(若 RX/RM < 0.59 且 电负性差较小时,可形成间隙固溶体);
而当 RX/RM > 0.59 且电负性差较大时,形成具有
电负性是指元素吸引电子的能力,即表示该元素的原 子在化学反应中或和异类原子形成合金时,能够得到电 子成为负离子的能力。 元素的电负性具有周期性,同一周期的元素,其电负 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在同一族元素中,电负 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17
(d)电子浓度因素
人们在研究以Cu、Ag、Au为基的固溶体时,发现随 着溶质原子价的增大,其溶解度极限减少。
25
中间相的性能明显不同于各组元的性能,一般是硬
而脆的。中间相是许多合金中重要的第二相,其种
类、数量、大小、形状和分布决定了合金的显微组
织和性能。
中间相的形成也受原子尺寸、电子浓度、电负性等
因素的影响。许多中间相是在原子尺寸有利的条件 下形成的,常称为几何因素决定的金属间化合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而另一些中间相如电子化合物则决定于电子浓度。
19
固溶体的微观不均匀性
溶质原子的分布通常会偏离完全无序状态,呈现微观 的不均匀性。若同类原子结合力较强,会产生溶质原子 的偏聚;若异类原子结合力较强,则溶质原子趋于以异 类原子为邻的短程有序分布。
(a)完全无序 (b)偏聚 (c)短程有序 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分布示意图
20
25﹪Au+75﹪Cu合金的晶体结构
22
23
固溶体的物理性能
固溶体的电学、热学、
磁学等物理性质也随 成分而连续变化,但 — 般都不是线性关系。
固溶体的电阻率是随
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增 加的,而且在某 —中间 浓度时电阻率最大。
Cu-Au合金的电阻率与成分 的关系(a)淬火合金 (b)退火合金
24
(2)中间相
构成合金的各组元间除相互溶解形成固溶体外,还可发 生化学相互作用,形成晶体结构不同于组元元素的新相。
CuAuⅡ型超结构,半周期 M=5
21
固溶体的性质
固溶体的点阵畸变 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
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往往高于各组元,而塑性则
较低,这种现象就称为固溶强化。
间隙式溶质原子的强化效果 —般要比置换式溶质原
子更显著。
溶质和溶剂原子尺寸相差越大或固溶度极限越小,
固溶强化越显著,则单位浓度溶质原子所引起的强 化效果越大。
26
正常价化合物
金属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一些电负性较强的
ⅣA 、 ⅤA、ⅥA族元素,按照化学上的原子价规律所形成的 化合物,称为正常价化合物。它们的成分可以用分子 式来表达,如Mg2Si、Mg2Sn、ZnS、ZnSe等。
这些化合物的稳定性与组元间电负性差有关,电负性
差越大,化合物越稳定,越趋于离子键结合。电负性 差越小,化合物越不稳定,越趋于金属键结合。
耐蚀的金属间化合物,如某些金属的碳化物,硼化物、 氮化物和氧化物等在侵蚀介质中仍很耐蚀,若通过表 面涂覆方法,可大大提高被涂覆件的耐蚀性能;
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和消震性的金属间化合物, 如 TiNi,CuZn,CuSi,MnCu,Cu3Al等已在工业上 得到应用。
40
41
36
Fe3C晶体结构
37
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具有超导性质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b3Ge,Nb3Al,Nh3Sn, V3Si,NbN等;
具有特殊电学性质的金属间化合物,如InTe-PbSe, GaAs-ZnSe等在半导体材料用;
具有强磁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如稀土元素(Ce,La,Sm, Y等)和Co的化合物,具有特别优异的永磁性能;
纯金属的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强度等重要 性能指标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它的应用范围也 受到了限制。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绝大部分是合金, 合金化后纯金属的性能得到大大的提高,合金化是
提高纯金属性能的最主要的途径。
所谓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
金属,经过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
具有奇特吸释氢本领的金属间化合物(常称为贮氢材料), 如 LaNi5,FeTi,R2Mg17和R2Ni2Mg15。(R等仅代表稀土 La,Ce,Pr,Nd或混合稀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储能和 换能材料;
39
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具有耐热特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i3Al,NiAl, TiAl,Ti3Al,FeAl,Fe3Al,MoSi2,NbBe12,ZrBe12 等不仅具有很好的高温强度,并且,在高温下具有比 较好的塑性;
它们在二元相图上所处的位置总是在两个端际固溶体之间
的中间部位,所以将它们统称为中间相。
中间相大多数是由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亚金属组成的化合
物,故这类中间相又称为金属间化合物。
中间相通常按一定或大致一定的原子比组成,可以用化学
分子式来表示,但是除正常价化合物外,大多数中间相的分 子式不遵循化学价规则。
如果将浓度坐标以电子浓度来表示,则它们的溶解 度极限是近似重合的。 所谓电子浓度是指固溶体中价电子数目 e与原子数目 a之比。 除此之外,固溶度还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在大多数 情况下温度越高,固溶度越大。而对少数含有中间相 的复杂合金系(例Cu-Zn),则随温度升高,固溶度减小。
18
间隙固溶体
金属特性的物质。
4
工业纯Fe、Al、Cu合金化前后σ b的变化
5
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
合金
非金属元素,经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组
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通常组元 就是组成合金的元素。 是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相同晶体结
组元
相
构,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
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两种。
间 隙 固 溶 体
置换固溶体
10
按溶质原子在固体中的溶解度,固溶体可分为 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两种。 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内分布是否有规则,固溶 体分为有序固溶体和无序固溶体两种。
11
置换固溶体的固溶度
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之间都能形成置换固溶体,但 是只有少部分金属元素之间,可以形成无限固溶体, 即不同溶质元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固溶度大小是不相同 的。固溶度的大小,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键型:金属键(金属-金属)。
贵金属 Cu 、 Ag 、 Au 与 Zn , Al , Sn所形成的合金。
Pb基轴承合金中的电子化合物
29
电子化合物的特点是:凡具有相同的电子浓度,则该相
的晶体结构类型相同。亦即结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电 子浓度因素(休姆-罗塞里定律)。
电子化合物晶体结构与合金的电子浓度有如下关系:
型、M23C6、M6C等。
式中 M可表示一种元素,也可以表示有几种金属元素
固溶在内。例如,在渗碳体Fe3C中,一部分Fe原子若被
Mn原子置换,则形成合金渗碳体 (Fe,Mn)3C;而Cr23C6 中 往 往 溶 入 Fe 、 Mo 、 W 等 元 素 , 或 写 成 (Cr,Fe,Mo,W)23C6 ;同样, Fe3W3C 中能溶入 Ni 、 Mo 等 元素,成为(Ni,Fe)3(W,Mo)3C。
明显的金属特性:金属的光泽、较高的导电性、正的电阻 温度系数。
结合键为共价键和金属键。
33
间隙相
34
V在纯金属时为 体心立方点阵,而 在间隙相VC中,金 属V的原子形成面心
立方点阵,C原子存
在于其间隙位置。
间隙相VC的晶体结构
35
间隙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它的类型较多。一
般在合金钢中,常出现的间隙化合物有 M3C 型、 M7C3
一定范围内改变而不会导致固溶体点阵类型的改变。
由于固溶体的成分范围是可变的,而且有一个溶解
度极限,故通常固溶体不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具有比较明显的金属性质,例如,具有一定的导 电、导热性和一定的塑性等等。固溶体中的结合键 主要是金属键。
9
固溶体的分类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固溶体可分为
组织的概念: 在金属与合金中,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可能形成不同 的相,并且相的数量、大小、分布状态也不同,即形成 不同的组织。组织是一个与相紧密相关的概念。通常, 可以将直接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微 观形貌图象统称为组织。 宏观组织: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到的。 显微组织:用显微镜观察到的。 电子显微组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 相是组成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但是,同样的相,当它 们的大小、分布不同时,就会出现不同的组织。 组织是决定材料性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条件相 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组织使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因 此,在实际生产中,控制和改变材料的组织具有极为重 要的意义。
正常价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脆性。在合金中
弥散分布在基体上,常可起弥散强化作用。
27
一些正常价化合物及其晶体结构类型
28
电子化合物
指按照一定价电子浓度的比值组成一定晶格类型的
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的熔点和硬度都很高,而塑性较差,
是有色金属中的重要强化相。
形成:电子浓度起主要作用,不 符合原子价规则。
第3章 二元合金的相结 构与结晶
1
本章知识结构
合金中的相及相结构 匀晶相图及固溶体的凝固 共晶相图及合金的凝固 相图分析 包晶相图及合金的凝固 二元相图的分析和使用
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其他类型的二元合金相图
2
3.1 合金中的相及相结构
为何工业上很少使用纯金属,而多使用合金?
3
虽然纯金属在工业上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
当一些原子半径比较小的非金属元素作为溶质溶入金 属或化合物的溶剂中时,这些小的溶质原子不占有溶剂 晶格的结点位置,而存在于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固溶体。 形成间隙固溶体的溶剂元素大多是过渡族元素,溶质元 素一般是原子半径小于 0.1nm的一些非金属元素,即氢、 硼、碳、氮、氧等。 溶质原子存在于间隙位置上引起点阵畸变较大,所以 它们不可能填满全部间隙,而且一般固溶度都很小。固 溶度大小除与溶质原子半径大小有关以外,还与溶剂元 素的晶格类型有关,因为它决定了间隙的大小。
变能越高,结构稳定性越低。所以 ⊿ 格畸变越大,畸变能越高,极限溶解度就越小。
14
形成置换固溶体时的点阵畸变
15
元素的原子直径 (虚线表示与铁的原子直径相差15﹪的上下限)
16
(c)电负性因素
元素间化学亲和力的大小显著影响它们之间的固溶度。 如果它们之间的化学亲和力很强,则倾向于形成化合物 而不利于形成固溶体;即使形成固溶体,固溶度亦很小。
复杂结构的化合物,称为间隙化合物。
32
间隙相的主要特点
在间隙相中金属原子组成简单点阵类型的结构,此结构
与其为纯金属时的结构不相同。
间隙相的一般可以用简单的化学式来表达,而且一定的
化学表达式对应着一定的晶体结构类型。
尽管间隙相可以用简单的化学式表示,但大多数间隙相
的成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间隙相具有极高硬度和熔点,但很脆。许多间隙相具有
当电子浓度为21/14时,电子化合物(一般称为β相)多
数是体心立方结构。
当电子浓度为 21/13 时的电子化合物具有复杂立方结构。 当电子浓度为 21/12 时,形成具有密排六方结构的电子
化合物,称为ε相。
30
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
过渡族金属能与原子半径比较小的非金属元素 C 、
N、H、O、B等形成化合物,它们具有金属的性质、
(a)组元的晶体结构类型
(b)原子尺寸因素
(c)电负性因素(化学亲和力)
(d)电子浓度因素
12
(a)组元的晶体结构类型
晶体结构相同是组元间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必要条
件,组元间要无限互溶,晶体结构类型必须要相同。
因为只有这样,组元之间才可能连续不断地置换而 不改变溶剂的晶格类型。 形成有限固溶体时,如果溶质与溶剂的晶体结构 类型相同,则溶解度通常也较不同结构时为大;否 则,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