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推荐学习]2019版高考地理(B版浙江选考专用)教师用书试题:专题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
第三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2013课标Ⅱ,10,4分)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4.答案 C 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故C项正确。
知识拓展雾形成的主要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即水汽含量增加。
雾消散的主要原因:一是下垫面增温,雾滴蒸发;二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
5.(2013课标Ⅱ,11,4分)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5.答案 D 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D项正确。
疑难突破本题要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判断出气候类型。
一般情况下,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6.[2014四川文综,14(2),10分]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下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6.答案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解析本题以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为切入点,考查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
N所处的海域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多阴雨天气,风浪大;M所处的海域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与N地相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海面风浪小。
考点二世界气候的类型、特征和成因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问题。
8.(2014上海单科,20,2分)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答案 D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
2019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Ⅰ第3章 第9讲 地球表面形态
两条断层线
之间,岩层
线之间, 判 从岩层的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岩层相对 断 老关系上 两翼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两侧上升 方 法 图示
相对两侧下
降
构 未侵蚀地貌
造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
盆地
块状山地 裂谷、凹
地
貌
背斜顶部受张 向斜槽部受挤 侵蚀后地貌 力,常被侵蚀 压不易被侵蚀, 成谷地 常形成山岭
必修Ⅰ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9讲 地球表面形态
考试内容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地质构造的类型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考查点拨
a
常以选择题或 填空题出现: 主要通过材料 考查地质构造、 板块运动和外
使地表趋于缓和平坦
各种地表形态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1
2
3
4
命题探究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 肖,令人叹为观止。读“南欧某国的‘猫咪山’图”,完成1~2题。 1.形成“猫咪山”形态的根本力量来源是( )
√
A.太阳辐射
C.大气作用 解析
B.岩浆活动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 地壳运动 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 情形。 (2)主要类型:褶皱和断层。
答案
向 ①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 ,形成褶皱。其中A处岩层中间__
上隆起 ,叫 背斜 。B处岩层中间 向下凹陷 ,叫 向斜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4讲 第2课时 洋
模 北半球 式 南半球
大洋西岸 (大陆东岸)
暖流
大洋东岸 (大陆西岸)
寒流
— 寒流 暖流
暖流 寒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北印度洋洋流的季节变化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 化。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 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 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 动(见图甲)。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 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西南风)的影响,深层冷水上泛, 在上升流的影响下,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 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 动(见图乙)。
一
二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暖流 增温增湿 ,寒流 降温减湿 。 2.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1)寒暖流交汇海区形成渔场:如日本的 北海道 渔场。 (2)上升流形成渔场:如 秘鲁 渔场。 3.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 航行速度 。 4.影响近海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 净化速度 ;扩大污 染 范围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的判断 【典题示例】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 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闭
第(1)题,该半球在中低纬度形成了三大洋流圈,在中高纬度形成了一个大
规(模1)的由洋①流②圈③,故④该组地成是的以洋南流极环点流为中圈心位的于俯( 视图);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判定洋流流向 洋流位于海水等温线弯曲度最大处,并与等温线垂直,洋流流向 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图1中的洋流M和N)。 3.判定洋流性质 (1)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图1中的洋流M);反 之则为寒流(图1中的洋流N)。 (2)通过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 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 (3)通过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 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讲 第2课时 外
地(1壳)CA.下南沉(部2)与C河外流(力3入)堆D海积泥速沙度比相北当,部导的致少两条贝壳堤在图示南部地区合二为一。
D.南部地壳下沉与外力堆积速度相当
解析 答案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方法提升外力作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1.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判断方法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 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 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 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 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 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
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 壑、瀑布)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 区(例:桂林山水)
水易渗漏
冰川侵 蚀
形 冰成 蚀冰 平斗 原、、角冰峰蚀、洼“U地”型等谷、冰 地 大川 区 湖分 (、例布 千:挪的 湖威高 之峡山 国湾和 芬、高 兰北纬) 美度五
颗粒小、 比重小的 后沉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 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 高原的黄土)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几组易混外力作用区别 (1)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的区别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 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 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2)流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区别。 ①从地表形态上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 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 ②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冰 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2讲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貌课件
-20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如何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 (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 风向,如下图:
-21-
热喀斯特地貌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 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如冰洞、冰塔、热融 滑塌、热融洼地等。据此完成第1~2题。
-8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回归外力作用与对应的地表形态 1.常见外力地貌的景观图片 考查外力地貌时,常常以景观图片呈现的方式考查对地表形态的 理解,所以记住一些常见的图片有助于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峡谷 (“V” 型谷) 冲积 扇
风蚀 蘑菇
三角 洲
-9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冰斗、 角峰、 “U”型 谷、刃脊 海蚀柱、 海蚀崖
T2、T1、T0,说明T2和T1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 关闭 减小 D项。 3.A ,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故选 4.A 5.D
解析 答案
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 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大兴安岭北、祁连山东的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夏季, 所以 项正确。 1.A B2.B
解析 答案
关闭
-23-
(2018· 全国Ⅰ卷)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 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 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 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第3~5题。
-12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冰川沉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积 形成冲积扇(出 沉 流水沉 山口)、三角洲 颗粒大、 积积 (河口)、冲积平 比重大的 作 原(中下游) 先沉积, 用 形成沙丘(静止 颗粒小、 风力沉 沙丘、移动沙 比重小的 积 丘)和沙漠边缘 后沉积 的黄土堆积
2019版浙江高考总复习地理(选考部分B版)课时训练: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 (含解析)
第3课时气候的特点及成因[课时训练]1.图甲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乙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图甲中Ⅰ、Ⅱ两阶段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乙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解析第(1)题,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在其控制下终年高温多雨。
第(2)题,B位于东北信风带,多吹东北风。
第(3)题,Ⅰ阶段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Ⅱ阶段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这是因为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造成的。
第(4)题,图乙中C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
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
(2)画图略。
(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3)Ⅰ阶段气压带位置比Ⅱ阶段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2.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风。
(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亚欧大陆上出现高压中心,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
2019届B版浙江选考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五节水循环和洋流讲义
(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 丰水期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 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 规律)。 3.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图中可知,水库建成前该河流水文观测站最高水位出现在6月,这与雨带 移动带来的降水有关,C正确;台风多发于8—9月,D错误。
方法诠释
方法二 洋流图的判读方法
1.确定南、北半球 (1)常用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
热带或副极地海区);第二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A.A是暖流,且为赤道逆流 B.B属于中低纬海区洋流 C.C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D.D为大陆东岸的寒流
方法应用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图可知,图示为中低纬 环流;该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可推断其为南半球中低纬环流。进 而可得:A是南赤道暖流,不是赤道逆流;B属于中低纬海区洋流;C为西风 漂流,按性质属于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D为大陆西岸的 寒流。 参考答案 B
图Ⅰ
图Ⅱ
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
方法应用 第一步 识别图中信息 (1)由图Ⅰ可知,甲地位于南美洲东南部,该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 响,冬夏季的风向会发生交替变化,从而影响到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 (2)由图Ⅱ可知,横坐标是时间轴,结合纵坐标,从左图中可读出该地气温 与降水状况,从右图中可读出该地河流径流的年内变化。 (3)由图Ⅰ中沼泽的位置,可推测其对河流流量变化的影响。 第二步 判读水位特征 (1)根据水位年变化图,分析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 (2)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3)读出降水量变化与河流流量变化的差异。
2019版浙江高考总复习地理(选考部分B版)课时训练: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4 (含解析)
第4课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时训练]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洋流按性质分,a是________流,b是________流,c是________流,d是________流。
请在图中用箭头标注洋流的方向。
(2)若该海区位于大西洋,则洋流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3)A、B、C、D四处能够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海域是太平洋,则该渔场是________。
(4)假如A处有一油轮出现石油泄漏,则B处海域海水________(会或不会)受到污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图中能够看出此图属于北半球,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及东西向的风海流都为暖流。
在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
洋流能够把污染物带到更远的海域,使污染范围扩大。
答案(1)暖寒暖暖画图略(洋流流向呈顺时针)(2)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北大西洋暖流(3)C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4)会A处泄漏的石油被C洋流携带至B处2.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2)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________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上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________。
(4)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甲到乙,又返回甲,依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依次利用的洋流有哪些?(5)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与图示环流方向相同,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②开罗正值少雨时节③正是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④新疆天山牧民在海拔高处放牧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第(1)题,由纬度及大洋环流可知,此流域为北半球海域。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讲 第1课时 内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关闭
第(C1.)向题斜,河谷西处侧最外大侧是D石.背灰斜岩,向西里侧依小次是页岩,砂岩,河谷处岩层地层
年代(2)表矿现产为调中查间发新现、,两在翼此老河的段分的布河规床律沙,据中此有判某断种地质贵构重造金为属向矿斜产,图,但中
河由谷于西河侧水的深阶不地易较开东采侧。陡图峻,中说所明示西侧地地点壳可抬能升找幅到度这大种,C贵项重符合金题属意矿。物第
(的2)是题(,从题干) 提供信息可知,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只有乙处沉积 有厚A.厚甲的沙B.、乙卵石C,.沉丙积D环.丁境最好,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B项符合
题意。甲处离河流太近,为黏土结构,丙、丁两处地势太高,都不符合贵重 关闭
金(1属)C矿产(2)的B存在环境。
解析 答案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表
地 壳
水平 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
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 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
运动
皱山脉及谷地
现 形 式
运 动
垂直 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 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 运动
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 伏和海陆变迁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 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 断裂 ,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称为断层构造。其中E处叫 地垒 ,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处叫 地 堑 ,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
一
二
三
四
四、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熔岩物质堆积常形成 火山锥 、 火山口 等地貌。 2.地震:造成地壳 断裂 和错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A .变质岩B.沉积岩运动和能量交换(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 (2017 •浙江仿真模拟)日出前天空就已经亮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 散射作用 C.吸收作用答案 A多佛白崖(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 )位于英国英吉利海峡比奇角,是一片长达 5公里2 .组成多佛白崖的石灰岩属于 ( )B.反射作用 D.折射作用的白色悬崖,由细粒石灰石组成,悬崖的最高点达 110米。
某年3月因极端严寒天气突然发生大面积坍塌,重约数千吨、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巨块岩体掉进海中 (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2〜4题。
C岩浆岩3.多佛白崖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是4.多佛白崖突然坍塌的原因最可能是A.地震B.大风天气,风浪破坏C.雨水进入裂隙,结冰冻胀D.气候干燥,崖壁干缩开裂答案2.B 3.D 4.C D.生物岩A.生物沉积流水侵蚀B.泥沙沉积风力侵蚀C.泥沙沉积冰川侵蚀D.生物沉积海浪侵蚀(2017 •浙江教学质量检测)读图回答5〜7题。
5.如果该图表示近地面“城-郊”热力环流的气流情况,则①甲是城市②乙是城市③甲处气温高④乙处气温高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 .如果该图表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 甲、乙位于近地面且甲处纬度较乙处高,则甲乙之间的风向是()A.东南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 东北风7 .如果该图表示北赤道暖流,则()A.该洋流可能越过赤道B.该洋流在北印度洋海域不存在C.甲处可能受来自北方的寒流影响D.乙处可能受来自北方的寒流影响答案5.A 6.B 7.D(2017 •浙江模拟)下图为“ 2016年12月12日8时我国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时刻()A.呼和浩特降水概率大于上海B.太原气压高于呼和浩特C.乌兰巴托风速小于上海D.乌兰巴托风向与呼和浩特相反9.未来两天内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A.乌兰巴托B .呼和浩特C .上海D .太原答案8.A 9.D(2017 •台州模拟)下图为“青海省 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
读图完成 10〜11题。
10.图中A 处年降水量最可能是( ) A . 150 mm C. 230 mm11.下列关于青海省降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 10.C 11.D13.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地层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12.C13.B解析 先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层,然后受内力挤压,发生褶皱运动,岩层弯曲。
后 来又有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层,地表沉积岩层或岩浆岩缺失,说明发生侵蚀搬运过程。
② 岩层处形成山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
B. 180 mm D. 80 mmA . 受湖泊的影响,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增加最为明显B . 东南部主要受来自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量最多 C.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农业以发展灌溉农业为主 D. 西北部地区受越山后下沉气流的影响,降水量最少解析 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确定D 是可能正确的,再根据右图确定C 正确。
(2017 •杭嘉宁五校联考)读“某地区地质图”,回答12〜13题。
II II12.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A . 固结成岩一岩浆侵入一褶皱运动一侵蚀搬运B . 地壳抬升一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褶皱运动 C. 固结成岩一褶皱运动一岩浆侵入一侵蚀搬运 D. 褶皱运动一岩浆侵入一侵蚀搬运一地壳抬升UH I"lull如世姑)0年世祈)4 :::(2017 •浙江百强中学联考)读“澳大利亚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4〜15题。
J2i]-14.造成澳大利亚大陆 1月、7月不同气压状况的原因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15.达尔文夏季、冬季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 )答案 14.B 15.D(2016 •台州第三次统考16.图中2号冰川主体的流动方向是(A .向南B .向西C .向东D .向北17.甲缩减处( )答案 16.D17.C小了 0.3平方千米。
甲缩减前以冰川侵蚀为主,甲缩减后以冻融风化为主。
I 鼎)6 I 導压纽IhMi ——1 nU專压线(hPill2(11"①地形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气压带风带移动④洋流A .东南风西北风 B.西南风 东北风 C.东北风西南风D.西北风东南风A . 甲缩减处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 . 甲缩减处面积增大了 0.9平方千米 C. 甲缩减前以冰川侵蚀为主D. 甲缩减处面积缩减了约 9平方千米解析 北部为冰舌前端,即冰川末端,应为山谷处,故向北流动。
冰川按比例尺计算大约缩)读图完成16〜17题。
埔减述川 新増冰川k ------ 2匕漂川范因引 Ml m(2016 •杭州五校联考)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风景照,照片上显示出的拍照时间为 8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18〜19题。
18.富士山顶部的岩石,按成因类型划分应属于 ( )A .喷出岩B .侵入岩C .变质岩D .沉积岩 19.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 ( )A •亚洲低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洲高压D.阿留申低压答案 18.A19.B(2017 •杭嘉宁五校联考)读“海河水系图”和“海河各支流径流特征值表”, 回答20〜21题。
inr<1潮海/V\/河名 测站 集水面积(km 2)统计 年数多年平均径 流量(10 8m )最大径流量最小径流量—8 310 m 年份—8 310 m 年份潮白河 苏庄 17 595 62 18.4 64.7 1939 3.35 1941 永定河 官厅 43 402 61 17.8 32.2 1939 7.16 1930 滹沱河 黄壁庄 23 272 56 22.0 65.6 1954 7.90 1931 漳卫河观台17 8004017.947.419636.93197920.分析表中数据后判断,永定河为图中 ( )A .①B .②C .③D .④21.各支流径流年际变化的大小不同,与之相关不大的因素是 A .集水面积 B .统计年数 C .植被状况 D .夏季风强弱答案 20.B21.DfT —、--牛 r ■.1(1'■O -解析 永定河面积最大,其上游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径流量小;各支流同处于温季风 气候区,夏季风强弱不是主因。
(2016 •杭州五校期中联考)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湖22.影响湖泊东岸风向的主要因素为 ( )23. 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答案 22.D 23.C解析 湖泊东岸是偏西风。
此时湖泊是高压区,湖岸是低压。
影响湖泊东岸风向的主要因素 为热力环流,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湖泊升温慢形成高压,最可能为地方时(2016 •杭州五校期中联考)2015年3月,美国东北部地区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
F 图为“3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
读图完成 24〜25题。
24. 图中等压线a 与b 的数值大小关系、c 处的风向分别为 A . a>b 东北风 B . a<b 西北风 C . a>b 东南风 D . 25.本次暴雪强度大、时间长、范围广,主要原因是(答案 24.D 25.Aa 气压值小于b (a<b );本次暴风雪强度大、时间长、范围广,是多个冷锋系统过境的结果,加剧了影响深度和寒冷程度。
A .海陆位置B .大气环流C .季风环流D .热力环流 A . 0 点 B . 5 点 C . 15 点D . 20 点15点。
序睜fhP;订玲1^a<b 西南风A .多个天气系统的叠加影响 B.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滞留时间长C.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D.五大湖完全封冻,降温作用明显解析锋面形成于低压系统中,故22〜23题。
(东西宽约90 km )东湖岸II 11121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 (2017 •浙江仿真模拟)下图为“东南亚、 大洋洲2013年5月8日等压线图”。
读图回答 问题。
(10分)(1)A 地的风向为(4)海峡E 是世界重要的交通咽喉, 但海轮经过海峡时都会感觉到风浪很小,其原因是终年受控制,气流以上升为主。
周围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5)亚欧消亡27. (2017 •温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流域内联系密切。
2016年将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 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及“拉萨和杭州两地气候资料图”。
3(X1 降 ■tlRI 沓21 Ml I1(X1 - |n性江上扁*何卜艸-一綴节点城疳 诃担険我节点城心 —测也线…町追紳缎轴罐(2)C 地未来几天天气情况是 (降水状况)、气温下降、气压⑶洋流D 的性质是 ,对C 地气候的影响是(5)B 岛位于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 边界,多火山地震活动。
答案 (1)东南风 A (2)先阴雨后转晴 升高 (3)寒流降温减湿(4)赤道低气压带(10 分)IIW211“2(r3(1",A 地与B 地风力较大的是。
wr山用lilt'i4(r 5 hl%^=1 r-111出II h 112( H )丸与武汉市相比,上海市服务范围 长江为沿岸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分析长江中下游经济圈的产业转入上游经济圈给转入地带来的影响。
答案(1)高温多雨 地形(2)植树造林 洪涝(或旱涝)(3)广(4)水源换)(5)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可能会带来环 境污染。
28.【加试题】(2017 •丽水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5分)图1为“中亚地区地形示意图”,图 2为“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图”。
1=1 ptmm)哈萨克斯坦年平均粮食产量超过 2 000万吨,国内对粮食的年需求量约为 800万吨。
传统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于北非、西亚、东南亚国家。
但近年来为保护本地商家,不少国家如 伊朗等出台了关于小麦等多种商品的进口禁令。
(1)比较分析甲、乙两城市 1月和7月降水量的差异。
(2)中亚地区的耕地比重北高南低,简要说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1)1月,甲地较少、乙地较多。
1月,乙地位于中纬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甲地地 形起伏和缓,对中纬西风的抬升作用小,7月,甲地较多、乙地较少。
7月,乙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