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杂剧相关知识
元杂剧即元代的戏曲。杂剧,最初是一个总的名称,意即各类的戏。杂剧约始用于唐末,宋金两代虽已有杂剧名称,但所包括的内容,有歌舞、滑稽表演、杂耍,讲唱文艺等类的技艺,仍然不是纯粹的戏剧。到了元代,在前代“杂剧”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真正的元代戏剧。他在十三世纪后期繁荣起来,形成我国文艺史上的奇观。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有时为剧情的需要,在四折之外,加上“楔子”,有的穿插在剧本中间,相当于现代剧中的过场,有的放在剧首,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元杂剧的唱词占比重很大,在音乐上要求严格,每一折由联缀同一宫调(乐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一折中不变调子。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对白)、科(动作、表情)三部分。全剧一般由主要演员一人来唱,其他角色有白无唱。主要的角色通常是“正旦”或“正末”,故剧本分“旦本”或“末本”。
元杂剧角色上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末,多扮演中年男子。正末指剧中的男主角。旦,扮演妇女的角色。正旦指剧中的女主角。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通称花脸。杂,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元杂剧知识问答
1. 何谓曲牌?
所谓曲牌即曲调之名,如《点绛唇》、《山坡羊》、《油葫芦》等。每个曲牌都有一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可以据以填词。
2. 什么是曲牌联套体戏曲?
曲牌联套体是我国戏曲音乐结构形式的一种。所谓曲牌联套就是将若干支曲牌相联成套,构成一折戏的音乐。一套之中调数可多可少,多一韵到底。一本戏若干折,即由这样的若干组套曲构成。套曲的构成方式有三种,一为单曲体,即一套曲牌除引子和尾声之外,都是同一曲牌的重复;二为循环曲体,即一套曲子除引子和尾声之外,完全或部分由两支曲牌
循环组成;三是多曲体,即一套曲子由多个不同的曲牌组成。这种音乐结构方式,开始于南北曲,至昆山腔渐趋成熟。在梆子、皮簧出现以前,曲牌联套曾是中国戏曲唯一的音乐结构形式,运用这种音乐结构形式创作的戏曲就是曲牌联套体戏曲。
3. 何谓南北曲?
所谓南北曲即南曲和北曲。所谓北曲是金元时流行于北方的杂剧、散曲所用的曲调的总称,它在北方民间传唱的歌曲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大曲、唐宋词、诸宫调的部分曲调而形成的乐曲体系,风格慷慨激昂。所谓南曲是宋金对立时期,在东南沿海村坊小曲和里巷歌谣的基础上,吸收大曲、唐宋词、诸宫调甚至北杂剧的曲调而形成的乐曲体系,风格纡徐绵邈。宋元南戏及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在昆腔流行之后,南北曲的差异逐渐消失。
4. 何谓花部?
花部又称为“乱弹”,是与“雅部”相对称的。清朝乾隆年间,剧坛上明显分出“花部”、“雅部”之别,而且花部的势头已经压倒了雅部。所谓“雅部”即昆曲,而“花部”则包括弋阳腔、京腔、梆子腔、秦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地方剧种在内。其中的弋阳腔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在江西弋阳地区兴起,是一种风格粗犷富有民间气息的声腔。在昆腔独占剧坛之后,一度成为绝响。清朝初年复兴,又称为高腔。京腔是弋阳腔流行于京都,经过润色变化之后形成的一种新腔。梆子腔是乾隆年间最为流行的花部声腔,但是因为资料缺乏,很难考定其源出系统,可能是当时各种地方戏剧的泛称。秦腔又称陕西梆子,乾隆后期曾经风行京师,但后来遭到官方禁止。罗罗腔也叫罗罗调,康熙年间流行于湖北、江西等地。二黄即后来皮黄戏的源起,乾隆后期传入京师。
5. 所谓百戏、踏谣娘、大面、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各是什么?
百戏:又名“角觗”,是古代一种以杂技为主的民间表演艺术,汉代已经出现,项目包括扛鼎、吞刀、吐火、爬杆等。
踏谣娘:又名“苏中郎”,是南北朝及唐代的一种散乐。《教坊记》载:北齐有人姓苏,自号中郎,嗜饮酗酒,醉后辄殴打妻子。其妻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使男子着妇人衣,徐步入场,且行且歌。每歌一叠,旁人齐声合唱“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因为且行且歌,故曰“踏谣”,又因其妻悲苦,故曰“苦”。又令人扮演苏中郎,作殴打妻子之状,以为笑乐。后世相传,称为“踏谣娘”。
大面:又名“代面”,是古代一种具有一定故事内容的乐舞的名称。《教法记》及《旧唐书·音乐志》载:北齐兰陵王元长恭,勇猛善战,但是相貌姣好如妇人。长恭觉得自己的相貌临阵之时不足以威慑敌人,乃刻木为面具,带之出战。曾经大败北周军队,勇冠三军。北齐人因此作乐舞效仿,称之为“代面”。
参军戏:又名““跳加(假)官”或“加官”,是流行于唐宋时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由参军和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诙谐的表演,并有歌唱和音乐伴奏,多借以讽刺时政。
宋杂剧:是宋代在参军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表演艺术,包括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演出。其中艳段一般演出一些寻常熟事,用来延迟正式表演的时间,安定早到的观众的情绪;正杂剧共两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杂扮则是正杂剧之后演出的一些滑稽调笑的段子。演员也由参军戏的两个增加到四或五个。
元杂剧相关知识
金院本:是金代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用的底本,也用来指称这种表演艺术。院本比宋杂剧段数更复杂,音乐更简单,内容多戏谑调笑,插科打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