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共有4个,分别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向、农业资源利用专业方向、公共管理专业方向、工商管理专业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代码:120405)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综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用来解决土地规划与利用的一门综合学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该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系统的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专门只是;具有从事土地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工作的专门技术水平;能够熟练运用土地管理理论和技术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地产开发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就业前景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般,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走俏,促使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房地产行业,有的从事测绘、土地整理、土地估价、地勘、施工现场指挥等。
此外,还有少量的毕业生留校任教。
相关职位土地拓展专员,土地复垦技术员,土地估价师,土地规划师,报建专员,前期规划师,开发报建员,投资咨询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2:(专业硕士)农业资源利用专业介绍此专业为专业硕士(学科代码:095103)。
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
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农业资源利用学科以土壤资源、土地资源、肥料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和农业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田间试验、盆栽实验、化学分析为技术核心,测绘技术和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农村、农业和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该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具有较强学术研究能力、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与世联地产、中原地产等建立了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使该专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自1997年输送第一届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硕士毕业生至今,该专业毕业生在业内已经成为招聘单位的首选对象,很多往届毕业生已经成为该行业的专业骨干,就业单位的中层干部、部门经理、老总。凭借该专业与行业的密切联系与固定的实习基地,可以推荐学生到如下单位就业:各级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房屋与住房保障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投资顾问公司、房地产评估公司、物业管理公司、银行、投融资公司等。
本专业由全国最早设立的城市经济专业及房地产经营方向发展演化而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风,着重研究大都市区域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房地产经营管理等问题。注重应用经济学与地理、生态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区域与城市经济、土地及房地产经济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在经济与管理领域具有较宽的就业空间,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房地产开发经营、金融及投资咨询现代服务业组织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及各类经济管理工作。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3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本专业拥有数字城市、首都生态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3个实验室,设施条件齐全,拥有“首都圈一体化发展”、“都市郊区及城乡一体化”、“首都圈生态环境建设”和“首都国际化进程”等专业科研平台4个,北京市人才强教创新团队、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3项。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一般在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中都能够找到。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掌握相关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包括土地资源概论、土地管理制度、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管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了解土地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课程,将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政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土地资源评价是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土地资源评价,学生将了解土地资源的评价方法、指标、技术等相关知识,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土地管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课程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城市规划、乡村规划等相关知识,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写到这里,文章已经达到2000字数限制了,以上是我的全部创作内容。
感谢阅读!】第二篇示例: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是指专门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的课程。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管理愈发显得重要。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涵盖了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评价、土地保护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的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涵盖了土地规划这一重要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学》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206中文名称:土地资源管理适用专业: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4总学分:6一、课程简介:《土地资源管理学》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是研究和分析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科学,它既是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该课程主要解决为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矛盾。
二、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土地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
(二)教学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该课程主要包括基础管理、用地管理、措施管理。
基础管理主要认识土地资源的属性,摸清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为土地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用地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其根本任务是对土地利用实行宏观控制和微观计划管理。
措施管理是管理实现的手段,包括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一系列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和生态的手段和措施。
2、实验技能方面: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习、土地潜力分析实习、土地资源利用动态监测实习、土地复垦实习及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实习,让学生增加动手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比较法,实践实验法等教学手段。
三、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土地、土壤、土地资源、国土的概念甄别及其辨析;熟悉土地和土地资源的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权籍属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地、土壤、土地资源、国土的概念甄别及其辨析;土地和土地资源的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权籍属性。
2024年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况及问题思考
2024年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况及问题思考一、专业发展历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
当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最初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立在农业院校中,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
随后,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体系。
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设立该专业的院校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学科层次也更加丰富。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经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硕士、博士等多层次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教育资源与师资在教育资源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课程,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
此外,许多高校还积极开展与国外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师资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些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还在学科研究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培养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学科研究与实践在学科研究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多学者在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分析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还为实践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在实践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也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例如,许多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等项目。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学36212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36212制定单位: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制定人(执笔人):江民锦审核人:周早弘制定(或修订)时间:2014年2月16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1《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本课程大纲是以2010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36212课程代码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名称资源经济学、管理课程性先修课专业选修232周学时总学时江民旅游与城市管理学任课教开课院201江民编写时周早江民大纲主审课程负责《土地资源管理学(第二版,王万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使用教《土地资源管理学,刘卫东,彭俊主编,复旦大学出版, 2005.8 .教学参考资《土地资源管理学,张正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5《土地资源管理学,张占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课程教学目3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课程教学要详见三、教学目本课程的重详见三、教学重点难和难闭卷考课程考2二、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分实验(上机668462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讲绪论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土地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土地的概念、特性和功能,管理的概念、要素和原理。
【重点难点】土地的概念、管理的要素和原理【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的概念、特性和功能;第二节管理的概念、要素和原理;第三节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第四节土地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讲地籍管理第二章地籍管理概述【教学目的】了解地籍与地籍管理,掌握地籍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手段。
【重点难点】地籍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手段【授课要点】第一节地籍与地籍管理;第二节地籍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手段;第三节我国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第四节国外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
中山大学201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资料汇总
中山大学201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资料汇总一、考研基本信息●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631公共管理学(A)(4)829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初试参考书:《统计学原理》黄良文中国统计出版社《统计学》袁卫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公共管理导论》欧文.e.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中山大学出版社●复试专业课:F1302土地资源管理综合考试●复习资料:《2013中山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复习精编》《2013中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2013全套考研资料二、学院介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于2001年9月30日组建(简称政务学院)。
现由著名的行政学家夏书章教授任名誉院长,马骏教授任院长,梅成达任党委书记,肖滨教授、倪星教授、岳经纶教授、郭志坚任副院长,陈征宇任党委副书记,蔡立辉教授、郭忠华教授、牛美丽副教授任院长助理。
学院现有2个系:政治科学系、行政管理学系;3个本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学;7个硕士点: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预算、公共管理硕士(MPA);5个博士点: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获公共管理和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设有公共管理、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设有MPA教育中心;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若干校级学术研究机构:政治学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开发中心、地方治理研究所、公共事务调查中心、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志愿服务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讲师10人。
现有在校学生261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8人,硕士研究生221人,MPA(公共管理硕士) 1250 人,本科生1027人。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20207-劳动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外语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0202Z3-房地产经济与管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专业综合(含房地产经济、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投资与金融),外语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120401- 行政管理01-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中国政府与政治,外语学科基础含经济学、社会学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卫生经济学,外语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社会学120404- 社会保障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外语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社会学120405-土地资源管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综合(含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法学、土地估价),外语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经济学1204J1-城乡发展与规划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城乡发展与规划,外语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经济学1204Z1- 00-无101-思201英语一620-学841-公共公共政策与学科基础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想政治理论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科基础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外语含管理学、经济学1204Z2-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外语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经济学125200- 公共管理01-北京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4英语二----专业综合课、英语全日制学生学制2年,非全日制学生学制3-4年125200- 公共管理02-苏州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4英语二----专业综合课、英语全日制学生学制2年,非全日制学生学制3-4年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学科,以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房地产信息中心、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土地规划研究中心和土地管理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
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利用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
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利用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土地遥感与信息, 土地利用与保护, 土地规划与管理
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学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土壤化学过程与养分高效利用、土壤资源与信息技术、土壤生态与环境保护
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植物营养机理与调控、果树根系与营养、新型肥料研制与应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植物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污染生态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国土资源信息化工程、3S技术的集成与应用、遥感应用与制图工程
研究方向: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与生态毒理、污染治理与修复、环境监测与管理
研究方向:土壤质量演变与退化治理、植物营养机理与调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肥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新型肥料研制与应用
研究方向:土地遥感与信息、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整治与保护
资源与环境学院草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草坪绿地管理、草地生态与环境、草作物遗传育种、牧草栽培与利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专业)生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污染修复工程、非点源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管理
研究方向: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应用、农业遥感应用、精准农业技术应用、国土资源信息化、农业大数据
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农村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2023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书目
1. 《土地资源学》邱海洋著
2. 《土地资源管理概论》赵国君、祖湘等编著
3. 《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胡学文、程协兵编著
4. 《土地资源经济学》宋庆龄、郭大红、郭兴华编著
5. 《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张晓慧、王东方编著
6. 《集约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资源管理》张国华等编著
7. 《土地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吕登国、徐华瑶编著
8.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郑光、邓天玲编著
9.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与实践》王志成、李兰等编著
10. 《土地资源管理学》江小勇、胡承绪编著
11. 《土地智能信息管理》杨云龙著
12. 《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郑光、高宇彪等编著
13.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刘鹏、李红英、姚为民编著
14. 《土地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钱德帅等编著
15. 《土地资源规划与利用》刘德武、赵建琴编著
16. 《土地资源科学导论》杨宏源著
17. 《土地利用与规划》熊泰林等编著
18. 《土地资源管理与决策》叶明、程浙林编著
19. 《土地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吴立新、张枝芳编著
20. 《土地资源科技管理》王成彪著。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重点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点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公共财政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
此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还有一些核心课程,如《不动产估价》、《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土地评价》、《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等。
这些课程涵盖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进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和经营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土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总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点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课程
(二)从传统价值评价到可持续价值 评价
1.自然资源开发的传统评价
传统的项目投资分析只关心直接的经济成本与效 益,并将其进行比较,从而对该项目投资进行决策。
∑(Bt-Ct)(1+r)-t>0
这里r是贴现率,t是时间,Bt 和Ct只涉及到项目的直 接价值。
2.自然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可持续项目应符合下列标准: 对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经济价值评估; 尽可能避免破坏关键性自然资源; 避免不可逆转的过程; 将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之内,否 则例如通过“补偿性”项目,包括替代这些资产的费 用; 运用评估价值,来确定现实中的“绿色”价格。 与传统的项目经济评价相比是综合考虑了资源、环境 的成本价值,并将之纳入到投资决策之中。可持续发展评价 成本——效益模型变为:
这时的开采量才是社会最优开采量R*(t)。
(三)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
1.可再生性资源的特性
种 群 k 数 量 (N)
dN/dt=rN(1-N/K)
逻辑斯谛型
时间
t
2.可再生性资源的管理
从资源种群的最优管理角度来看,资源开采 控制侧重于对种群规模或资源存量的最优控制。 从一个连续时间过程看,管理者的目标是使整个 开发周期的净收益现值最大化。
目标优化配置可持续利用规划设计综合调查评价比较分析组织实施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效果评价配置效率持续利用图一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内容与程序2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内容与程序比较优势市场分析技经条件宏观政策3自然资源管理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的目标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宏观社会配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球层次上的可持续利用3自然资源管理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的手段经济手段税收法律手段法律责任及惩罚3自然资源管理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税收技术手段监测与信息技术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议曹银贵;周伟;吴涛;王冠利【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征求毕业校友对2010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反馈,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校友对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的认识及其差异.基于调查问卷结果从激发专业兴趣、培养专业认同,拓宽专业基础、构建专业体系,坚定专业特色、夯实专业精品,尊重专业市场、预测专业需求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案修订建议.【期刊名称】《中国地质教育》【年(卷),期】2016(025)004【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作者】曹银贵;周伟;吴涛;王冠利【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兼有社会科学属性和自然科学属性的交叉性学科[1]。
目前中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90多所,各高校结合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研究特色形成了各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特色[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1999年在原有“测绘工程” 专业基础上创办,该专业在学科发展上依托中国地质大学的地学优势,侧重于土地利用工程领域[3]。
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逐步形成了以土地整治工程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特色专业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资格[4],并以土地整治工程方向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5]。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多学科多理论相互渗透,具有现时性、专业性、实践性、交叉性强的综合学科[6]。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众多高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均体现为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模式,并结合地方特色与院校特色强化实践环节[7]。
清华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清华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清华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土地资源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土地资源的价值、如何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如何保护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清华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一、专业概述清华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土地资源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土地资源的价值、如何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如何保护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土地资源的价值、如何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如何保护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专业课程清华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包括土地资源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土地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胜任各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三、就业前景清华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各种机构中找到工作。
他们可以担任土地资源评估师、土地利用规划师、土地资源管理师、土地资源保护师等职位。
此外,他们还可以在房地产、建筑、环境保护等行业中找到工作。
四、专业特色清华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个特色是注重实践教学。
该专业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习、实验等。
这些实践活动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个特色是注重国际化教育。
该专业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如海外研修、国际会议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土地资源管理的最新发展,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总结清华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土地资源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土地资源的价值、如何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如何保护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土地资源管理学是研究土地资源与资产之利用、配置和管理的一门科学,是人地关系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具有应用基础和管理基础。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且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良好、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研究、教育、规划与管理专家。
2.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土地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或应用前景。
二、研究方向根据当前学科发展趋势,结合本校和本系的强项方向,师资队伍与技术条件,研究生方向培养方向主要有: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IGBP研究领域之一,当前地球科学研究之前沿,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响应与模拟研究、GIS 与RS在LUCC研究中的技术应用、土地质量等。
2.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之纲要,具有龙头和引导的作用,对土地利用、城市化发展、耕地保护等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应用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规划与整治、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
3.土地经济:土地作为基本的资源类型,基本的生产要素,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功能,涉及自然和经济等多个领域。
土地经济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包括“三农”问题等,其主要内容有: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评价(城镇与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三、招生对象土地资源管理内容涉及面广泛,生源可来自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及相邻学科的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坚实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或拟深造的在职人员。
年龄限制同国家规定。
四、学习年限三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
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外国语、政治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32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控制职能
主要任务:通过监督、检查和反馈,掌握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 施,纠正偏差,保证“行政机器”按科学轨道有效运行,最终达到 预期管理目标。
(三)组织职能
包括 对有关机构的设置、调整和保证有效运转 对工作人员的选拔、调配、培训和考核 对已有人员、资金、物质等作出合理安排利有效运用 对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等
目标:具体落实决策和计划。有效的组织工作是实现决策和 计划的关键。
(四)协调职能
行政管理中的协调职能,是指对各行政机关之间、行政人员之间以 及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改善,使它们按照分工协作的原 则,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完成预定的任务和工作。
(一)政府的土地管理职能
1.土地政策法规的管理 2.地籍和地政管理,中心问题是权属管理 3.土地供应管理 4.土地利用管理
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及政府对土地使用者 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开发利用活动的宏观管理。 5.土地的流通管理 6.土地监察
(二)土地管理部门的双重身份
国家土地管理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主管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 工作,它既是国家行政体系中的监督和执法部门,同时也是国 有土地的产权代表。
第二部分 土地管理职能
第一节 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原则
一、行政管理职能的含义
行政管理的职能,通常可称为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 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担负的职责和应起的作用。它反映 着政府所代表的国家的性质及其活动的基本方向,决定着 管理的内容、方式以及行政系统的机构设置等。
行政管理职能的分类
职能
任务职能体系
在组织管理方面除必须遵循总体原则外,还应当遵循精干合理原则, 权限与责任一致原则管理幅度适当原则,逐级接权原则等;
在人事管理方面,应当道循行政人员择优录用和任人唯贤的原则, 能位原则即行政人员的能力与行政职位相适应的原则,晋升唯功原 则,考核与奖您相结合原则等;
在行政财务管理方面,应当遵循积极服务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 排原则,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
决策是行动的先导,是最重要的管理职能
(二)计划职能
实际上是决策活动的继续,是对现实决策 目标和任务做出具体的设想和安排。
计划必须讲究科学,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包括计划 的制定,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的监督检查,要求三个基本环节相互 配套,形成闭合回路。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计划职能,就是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规定 的行政决策目标,对整体目标进行科学分解和测算,并筹 划必要的资金、物质和人员,拟定具体实施的步骤、方法 以及相应的政策、策略等一系列重要活动
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职能
职能
程序职能体系
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
贯必
有
穿不
效
过 程
可 少
发 挥
始
终
二、行政管理程序职能体系
从行政管理过程来考察行政管理职能,存在着一个程序职能 体系,其中主要包括:
决策职能 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 协调职能 控制职能
(一)决策职能
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决策行为贯穿于行政管理 过程的始终,行政管理的其它各项职能都离不开决策活动,整个 行政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系列决策活动的总汇。
控制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搜集、分析、研究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的有关情报资料,依 据这些情报资料,对活动的数量、时间、质量因素加以控制 另一方面,对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进行控制。
三、行政管理的原则
行政管理原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 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是行政管理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之 间本质联系的反映,是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概括。
(二)整体原则
所谓整体原则,就是要求在各行政管理机关及其人员合理分工的基 础上进行有效的密切协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网络结构,协调一 致地实现行政管理目标。
(三)法制原则
法制原则即依法管理原则,就是依法运用国家权力管理国家 事务、社会事务原则。
法制原则适用于行政管理的一切方面和各个环节
(四)沟通原则
在行政决策环节上,还应当遵循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原则,决策优化 原则等;
在行政监督的环节上,还应当遵循经常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公正 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等
第二节土地管理职能和原则
一、土地管理职能
土地管理职能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在土地管理方 面所负有的职责和应起的作用;二是特指各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 部门在土地管理方面所负有的职责和应起的作用。
责任原则、整体原则、法制原则、 沟通原则、利益原则、效率原则
(一)责任原则
所谓责任原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工 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必须通过其工作和职能的履行为 国家为社会服务。这是“行政受政治控制”的一种表现。
例如,
各级土地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国务院 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具体表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因此,社会 主义行政管理必须一切对人民负责。
(六)效率原则
行政管理的效率原则,就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 行政管理活动中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行政效果的原则。
效率原则告诉我们,要提高土地管理效率必须合理设置行政管理 机构,提高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并改善其构成,对行政管理 程序、环节、手段等要规范化、科学化。
总体原则与分类原则相统一
信息沟通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对行政管理的生命力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信息沟通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过程,行政管理的 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沟通,并通过它形成管理的 有机整体。
反映行政管理活动和管理对象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 消息、情报、资料、数据等,统称为行政信息
(五)利益原则
利益原则是一切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行 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所要遵循的利益原则,主要 是通过政府部门所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在保证和维护社会整 体利益的前提下,协调社会不同群体利益关系,顺畅利益表达 渠道和方式,使社会各种合理的利益要求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