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础工业工程现场管理优化
基础工业工程(第二章)
![基础工业工程(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fa54b3e18762caaedc33d441.png)
HFUTIE
第二节 生产率
生产率的定义
生产率是经济学上用来衡量生产系统转换效率的指标,一 般定义为:“生产率就是产出和投入之比”。
即,生产率(P)=产出(O)/投入(I) 其中,产出——满足外界需要而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投入——为获得这些产出而投入的生产要素。 学习生产率的意义
是指将所有资源的成本总计作为投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要素生 产率。 另外:外汇生产率、信息生产率等
HFUTIE
2、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分类 • 单要素生产率:
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一种给定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 • 多要素生产率:
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几种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 • 总生产率或全面生产率:
• 资本生产率: 是指用固定资产帐面值或折旧费作为投入计算的生产率。
• 设备生产率: 是指投入资源为设备额定产出能力或可利用工时的生产率。 •能源生产率: 是指用能源这一项资源(通常以千瓦为单位)作为投入的生产率,
HFUTIE
• 原材料生产率: 是指以投入生产过程的原材料重量或价值来计算的生产率。 • 成本生产率:
第一节 典型制造企业的生产运作
(二)流程型钢铁制造企业 流程型制造是指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形状或
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
类型:重复生产和连续生产
钢铁制造企业是典型的流程制造企业,也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属于多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
钢铁制造企业的生产是以使用重型机械设备进行连续生产为基 础。其产品结构呈现哑铃型特征,即投入较单一的原料与多种 辅料,中间产品如铁水或钢水,经过轧制和其他工艺,又转换 成许多不同规格的成品.
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现场管理优化中的实施情况分析
![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现场管理优化中的实施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57bfe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3.png)
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现场管理优化中的实施情况分析
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现场管理优化中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工业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和优化,可以减少生产线上的浪费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和产出率。
工业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对物流系统的优化,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物流网络,优化物流路线,提高物流设备的利用率,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工业工程技术还可以通过优化工厂布局,提高企业的空间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从而提高整个工厂的生产效率。
工业工程技术还可以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
通过合理分工和协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在实施工业工程技术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工业工程技术的重要性,并积极引进和应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企业可以通过与工业工程专业的研究机构合作,引进专业的工业工程技术人才,进行现场管理优化的设计和实施。
企业还可以通过培训和人员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现场管理优化中的实施。
在实施工业工程技术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每个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不同,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
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较高的投入和技术支持,对企业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挑战。
由于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层面的合作,需要有效的协调和沟通。
企业在实施工业工程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和评估风险,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并注重团队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现场管理优化中的实施情况分析
![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现场管理优化中的实施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4f49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f.png)
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现场管理优化中的实施情况分析
工业工程技术是一种以科学方法分析现场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提高设备、设施和人员等生产要素联合协作,减少无效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技术。
在企业现场管理优化中,工业工程技术可以发挥以下方面的作用:
一、流程优化
工业工程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系统分析和精益化改进来优化现场生产流程。
通过对现场生产流程的管理和规划,可以达到生产流程优化的效果。
优化后的生产流程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制造质量。
二、设备优化
工业工程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设备的选型、布局和维护保养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设备选型和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同时,通过合理的设备布局和维护保养,可以减少生产事故和故障,提高企业的安全性。
三、人员优化
工业工程技术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无效劳动,从而减少员工工作强度。
同时,工业工程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四、质量优化
工业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对生产流程和设备的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水平。
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可以对企业的品质管理和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善。
总之,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现场管理优化中的价值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的技术工具,才能实现企业生产效率最大化和经济效益优化的目标。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采用工业工程技术,并不断完善和提升企业现场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基础工业工程
![基础工业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86e7c8172ded630b1cb660.png)
• 作业测定的目的 • 1、制定作业系统的标准时间 • 制定实施某项作业所需的标准时间,作 为工作计划、指导、管理及评价的依据。 • 2、改善作业系统 • 观察某项作业的全过程,以及测定各单 元作业的所需时间,其数据作为改进工作 的依据。 • 3、制定最佳的作业系统 • 实施某项作业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时,以 每种作业方法所测定的时间作为比较依据, 好中选优,以制定最佳方案。
作业测定 (时间研究法、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 准、标准资料法) 作业测定的定义 • 作业测定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 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 (1)合格工人是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 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使 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 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 (2)规定的作业标准是指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 标准的工作方法,及其有关设备、材料、负荷、 动作等一切规定的标准的状况。
现代工业社会中,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 项活动. 生产就是制造产品(有形生产)和提供服务(无形 生产).
生产过程
生产要素 人力 材料 机器 设施 信息等
生产的 财富 产品\服 务
投入
产出
转换
2.生产率
• 经济学上,用生产率来衡量生产系统的转 换功能,表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生产 率=产出/投入)。 • 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如 何充分有效地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 效率。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达到这种目的: 改进生产技术和改善管理。 • IE就是一门把技术和管理结合起来的学 科,用来提高生产和服务系统的生产率。
•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IE追求高效和优质的统一。IE产生以来,推行工作简化 (Simplification)、专门化(Specialization)和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即所谓的“3S”,对降低成本、提 高效率起到重要作用。尽管现代企业面对多变的市场需求, 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更新技术,以多品种、小 批量为主要生产方式。但是,工作简化和标准化依然是保 证高效率和优质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 体会到,越是简单、熟练的作业,工作效率就越高,出错 率就越低。所以,IE设计工作内容或进行工艺、工具改善 时,都要朝向简单化、防呆化、专门化的方向努力,并且 尽量将每一次生产技术改进结果以标准化的形式确定下来, 并加以贯彻,这是IE的重要手法。
基础工业工程(IE)试卷二(含答案)
![基础工业工程(IE)试卷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2e86841a37f111f1855b7a.png)
基础工业工程(IE)试卷二一.选择题1.经济学家用()来衡量生产系统这种转换功能.A.经济效益 B.效率 C.生产率 D.效益2.从科学管理开始,IE 发展经历了()时代A.科学管理和工业工程 B.科学管理,工业工程和IE运筹学C.科学管理,工业工程和IE与系统工程D.科学管理,工业工程和IE 与运筹学,IE与系统工程3.企业中IE 活动的主要领域是()A.生产设计 B.经济分析 C.工作研究 D.质量管理4.从IE 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应用经验来看,()是发展的起点,也是现代IE 的基础和组成部分.A.系统工程或价值工程 B.质量管理或成组技术 C.传统IE或基础IE D.线性规划或网络计划技术5.按测定方式,生产率可以分为()A,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 B.财务和审计C.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外汇生产率D.直接劳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6.影响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因素有()A.产品设计,生产系统设计 B.生产规模,职工素质 C.人力资源,科技水平 D.宏观管理7.基本生产过程包括()、A.生产准备过程 B.劳动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8.方法研究内容包括()A.劳动过程分析 B.基本生产过程分析 C.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D.自然过程分析9.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对一个劳动对象或一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成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称()A.工艺B.工序C.操作D.动作10.工艺程序分析是对现场宏观分析,把()作为分析对象.A.工艺方法 B.生产系统 C.工艺程序 D.空间配置11. 在生产现场中,常有()对一台设备(一项工作)进行操作,则称为联合操作作业A.一个工作人员 B.一组工作人员 C.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 D.班组人员12.利用联合操作分析图对联合操作进行分析的基本原则是()A.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 B.减少周期时间 C.人与机的动作如能同时完成为最佳 D.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13.双手操作程序图以双手为对象,记录其动作,表示其关系,并可(),提供一种新的动作观念,找出一种新的改善途径.A.研究双手的动作平衡 B.发掘“独壁”式的操作C.指导操作者如何有效地运用双手,从事生产性的工作D.发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14. 核心动素为()A.身手,移物,持住 B.装配,拆卸,使用 C.检查,寻找,握取 D.放手,计划,对准15.消耗性动素为()A.伸手,移物,持住 B.计划,休息,延迟,故延 C.装配,检查,使用 D.检查,寻找,预定位16. 作业测定的目的是()A.平衡作业组成员之间的工作量B.提供估算标价,销售价格和交货合同的基础资料C.制定作业系统的标准时间,改善作业系统,制定最佳作业系统D.确定机器利用率指标和劳动定额,并可以作为制定奖励办法的基础17.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有()A.估工法 B.统计法 C.时间研究 D.工作抽样 E.预定时间标准法 F.标准资料法18.时间研究步骤为()A.测时,剔除异常值,决定观测次数,计算正常时间,计算标准时间B.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计算正常时间,决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C.决定观测次数,测时,进行评比,决定管理界限,决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D.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评比,宽放,计算标准时间.19.“5S”活动的目的就是()A.要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B.不断改善现场,使现场环境和人们的心情处于最佳状态C.严格控制检查,评比,考核制度 D.不懈地坚持,不断地改善,不断地循环20.定置管理是研究()三者相互关系.A.人与物处于立即结合状态,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B.人与机操作情况,物流情况,作业者情况C.人,机,物D.人有良好的工作状态,人有部分工作处于寻找状态人与物无关二.填空题1.经济学上,用__________来衡量__________的这种转换功能,表示__________的使用效率.2.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的作用,提高__________.3.国内外数例证明,IE的应用对_________和_________生产率的提高确有积极作用,取得很大效益.4.从IE发展历程和国外应用经验来看,_________或_________是发展的起点,也是现代IE的_________和_________部分.5.产出与投入比值愈大,即__________愈高,能创造__________的经济价值,具有__________效益.6.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__________,使之更有效的运行,取得__________的效果.7.方法研究帮助我们寻求______________的方法,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使______________标准化.8.作业测定是制定______________时间标准,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时间.9.标准时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内容组成10. 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的联系在于,标准时间是____________的依据,工时定额是____________的结果.11.以__________的速度将30只销子插入30只孔内,为正常速度.12. 常用的速度评比尺度有__________种,即__________分法,__________分法和__________分法.13.“5S”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项活动的总称.14. “5S”活动具体于现场管理是:将“5S”活动___________,严格执行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三.问答题1. IE可应用于哪些领域?解释为什么有如此广泛的适用性?2. 什么是生产率?提高生产率有什么重要意义?3. 动作经济原则有哪些?4. 生产流程有哪几种类型?生产流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 如何进行现场管理优化?为什么要在现场管理应用工业工程?四.计算题1. 用模特法分析下列动作并求 MOD 数:伸手 30cm ,把桌子上的杯子抓起,放到桌子的另一端,移动距离 40cm 。
基础工业工程 (2)
![基础工业工程 (2)](https://img.taocdn.com/s3/m/d599b3f8f705cc175527094a.png)
5S管理
5S管理
1 5S管理的概述 2 5S管理的内容 3 5S管理的延伸 4 5S管理的方法 5 5S管理的应用
5S管理的概述
1 5S的含义 5S是指整理(SH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 (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 音均为“S”开头,所以简称为5S。 2 5S的沿革 5S起源二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 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二整理,终二整理整顿” 。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 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清洁、修养 ,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 的著作逐渐问丐,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幵由 此掀起了5S的热潮。
5S管理的方法
检查要点 11.工夹具、计测器等是否放在所定位置上 12.秱劢是否容易 13.架子的后面或上面是否置放东西 14.架子及保管箱内乊物,是否有按照所标示物品置放 15.危险品有否明确标示,灭火器是否有定期点检 16.作业员的脚边是否有零乱的零件 17.相同零件是否散置在几个丌同的地方 18.作业员的周围是否放有必要乊物(工具、零件等) 19.工场是否到处保管着零件
5S管理的概述
3 5S的发展 日本式企业将5S运劢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 的管理手法,第事次丐界大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 升,奠定了经浌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 ,5S对二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 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 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诃 。随着丐界经浌的发展,5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 流。
基础工业工程复习资料
![基础工业工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517f968f7ec4afe04a1dffd.png)
第一章一、工业革命的开始:泰勒和吉尔布雷斯的侧重点(掌握)1、日本工业工程协会(JIIE)的定义:工业工程师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日本强调IE应该以人为驱动,通过改善达到经营目的)2、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AI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美国强调IE应该以技术为驱动,通过设计达到经营目的)三、工业工程的组成:1、基础IE;属于古典IE,是指方法研究(ME:Method Engineering)和作业测定(WM:Work Measurement);2、应用IE;以基本IE为基础,把生产活动中的所有因素作为对象的IE,包括QC、VE、OR等;四、基础IE的组成:(掌握)1、动作分析;动作分析就是对作业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研究,消除不合理现象,使动作更为简化,更为合理,从而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法。
2、工程分析;对作业集合(即工程,比如完成某一产品生产的一系列作业,如生产电路板的插件、焊接、组装、检查等一系列作业)进行改善。
3、时间分析;找出时间利用不合理的方面进行改善。
4、搬运与布置;即现场管理。
第二章一、生产率的含义:(知道)生产率就是衡量企业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
(知道)二、生产率概念的发展:(知道)1、单要素生产率:只考虑一种资源投入所计算出的生产率,既产出量和资源投入量之比。
生产率=产出量总和/某要素投入量2、全要素生产率:考虑全部资源投入所计算出的生产率,既产出量与全部资源投入量之比。
全要素生产率=产出总量/全部资源投入量三、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测定:(知道)1、实物指标:采用重量、容量、件等单位2、标准实物指标:将实物指标转换成一种标准指标3、价值指标:设定一个标准价值作为计量单位;4、劳动消耗量指标:常用度量劳动量的单位,常“人·日”“人·年”;四、生产率测定方法:(掌握怎么计算)1、静态生产率:静态生产率=测定时期内总产出量/测定时期内要素投入量2、动态生产率:动态生产率=测定时期内静态生产率/基准期静态生产率动态生产率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
基础工业工程
![基础工业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4938b0b728ea81c759f5781b.png)
基础工业工程试卷(B)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技术性布置工作地的时间和________成正比2、IE的功能具体表现为:①规划、②设计、③评价、④________3、生产过程可分为________和劳动过程。
4、工作研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准资料法并不能从根本上________其他测定方法。
6、现场管理优化的特征有________、目的性、整体性、群众性、开放性。
7、目视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简明、醒目、实用、________。
8、工作时人体的动作可分为5级,将5级动作比较,动作级次越________所需时间越短,所耗体力越小。
9、常用的速度评比尺度有三种,即__________分法、__________分法和__________分法。
10、联合操作作业分析常采用的是________图。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请简述工作抽样的特点?2、请简述时间研究的操作步骤?3、预定时间标准法的特点?4、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的区别、联系?5、请简述流水生产的特点?三、计算题(共30分)1、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10次,得其延续时间分别为,现要求误差界限控制在5%以内,取可靠度为95%,求应观测多少次?2、某一操作单元,观测次数21次,其中漏记一次,其余20次观测数据如下:20、20、21、20、22、20、19、24、20、22、19、21、20、28、21、20、20、22、20,试剔除异常值。
3、对一条学习速率为95%的曲线,如果生产第一件产品需10个工时,生产第二件产品平均只需要9.5个工时,生产第4件产品则平均只需要9个工时,以此类推,求(1)求生产第51件产品的工时。
(4分)(2)设产品的标准时间为7小时,要生产多少件产品才能达到标准时间?(4分)4、一操作者双手伸至40cm 处的零件箱中抓起M6 螺栓和垫圈,并将垫圈套入螺栓,然后移向30cm 处螺纹孔,插上并吻合。
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caa8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b.png)
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工业工程是一门涉及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优化的学科,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1. 系统思维: 工业工程的核心理念是将企业视为一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的系统,通过优化系统的各个环节来实现整体性能的提升。
工业工程师需要全面把握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和决策。
2. 综合管理: 工业工程不仅关注生产线的效率提升,还关注企业的全局管理。
通过评估和优化生产流程、资源配置、人员协作等方面,帮助企业实现综合管理的目标。
3. 数据驱动: 工业工程强调基于数据的决策和管理。
通过采集、分析和利用各类数据,帮助企业了解当前状态、预测未来趋势,并基于数据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二、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1. 工序分析: 工序分析是工业工程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详细观察和分析,确定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资源、人力等,并找出潜在的瓶颈和改进点。
2. 现场优化: 工业工程师经常进行现场优化,即通过改变设备布局、调整人员分配、优化物料流动等方式,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 作业测量和标准化: 工业工程师通过测量和记录员工的作业时间、动作和操作等信息,制定工作标准和作业规范,以提高作业效率和一致性。
4. 运筹优化: 运筹优化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方法,对企业的生产、供应链等方面进行优化分析,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成本的降低。
5. 质量管理: 工业工程师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分析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减少缺陷率和客户投诉,提升用户满意度。
6. 持续改进: 工业工程的目标是不断改进和创新。
工业工程师注重从持续改进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并跟踪和评估改进效果。
总结起来,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旨在通过系统思维、综合管理、数据驱动等方式,优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提高效率、质量和竞争力。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库(4套).doc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库(4套).doc](https://img.taocdn.com/s3/m/ea6f8ea27fd5360cbb1adba7.png)
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就是(A) o a.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b. 一种转换功能c.创造物质和经济财富d.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活动2.工业工程的功能具体表现为(D )oa.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b.规划、设计、实施、评价和创新c.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d.预测、规划、设计、改善和设置1、A2、D3 B 4 B 5 A 6 D 7 B 8 B 9 C 10 A 11 C 12 C 13 D14 C 15 D 16 D 17 C 18 B 19 B 20 B3.泰勒系统地研究了工场作业和衡量方法,创立了(B )oa.动作研究b.时间研究c.甘特图d.赋税原理4.吉尔布雷斯夫妇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B )。
比时间研究b.动作研究c.甘特图d.统计质量控制5.按测定方式,生产率可分为(A ) oa.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b.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c.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d.直接劳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6.基本生产过程包括()。
a.生产准备过程b.劳动过程c.辅助生产过程d.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7.程序分析可从()来建立新方法。
a.操作、贮存、检验、运输b.六大提问c.动作经济原则d.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原则8.工艺程序分析是对现场的宏观分析,把()作为分析对象。
a.工艺方法b.生产系统c.工艺程序d.空间配置9.流程程序图是对生产现场的整个制造程序作()的记录。
a.全而b.大概c.详细d.部分10.线路图是以作业现场为对彖,对()进行分析。
a.现场布置及物料和作业者的实际流通路线b.物料的加工路线c.人员的流通路线d.机器、工作台的相互位置1L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的动素名称为()。
a.伸手b.移物c.握取d.持住12.人机操作图可将生产过程中,工人操作的()和机器的机动时间清楚地表现出来。
a.开机吋间b.停机吋间c.手动时间d.辅助时间13.在生产现场中,常有()同时对一台设备(一项工作)进行操作,则称为联合操作作业。
基础工业工程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基础工业工程第六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16353fde80d4d8d15a4f86.png)
第六章工业工程与现场管理1. 什么是现场管理?现场管理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有哪些?2. 如何进行现场管理优化?为什么要在现场管理应用工业工程?3. 5S 的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4. 如何正确认识 5S ? 5S 的各种说法有何共同点?5. 常见的 5S 问题有哪些?6. 5S 活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7. 如何将 5S 活动导入企业?其具体方法有哪些?8. 什么是定置管理,其基本原理有哪些?9. 定置管理的作用和要求有哪些?10. 简述定置管理的实施步骤。
11. 什么是目视管理?目视管理的优缺点有哪些?12. 简述目视管理的内容及其分类。
13. 推行目视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4. 实施目视管理的主要难度在哪里,需要关注那些问题?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1.现场管理是对生产现场的一切活动,按照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的总称。
其工作内容包括:确定与现场管理相关的工作项目,设置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规范要求,提出并组织推进现场管理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对生产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服务和控制等。
现场管理的作用(1)现场管理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现场管理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3)现场管理为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奠定了基础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现场管理是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综合性管理,是企业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总体水平的综合反映。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现场管理优化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预定生产目标,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生产现场的各生产要素,如人(操纵者、管理者)、机(机器设备、工艺装备)、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在制品)、法(操作方法、工艺流程、规章制度)、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方法,将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达到一体化,使整个现场的生产经营活动按计划有效运行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基础工业工程现场管理方法
![基础工业工程现场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9613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9.png)
基础工业工程现场管理方法导言在基础工业工程领域,现场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高质量交付的关键要素之一。
合理的现场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础工业工程现场管理方法,以帮助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和执行工程项目。
1. 现场布局规划在项目开始之前,合理的现场布局规划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现场布局规划应该考虑以下要点:•安全性:确保现场布局符合安全规范,设置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安装必要的消防设备等。
•流程优化:合理规划设备和材料的存放位置,优化材料和工人的流动路径,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和等待时间。
•资源分配:根据项目需求合理分配工作区域和设备,并确保各项资源充分利用。
•环境保护:考虑环境因素,将噪音、粉尘等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2.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以下是一些人员管理的方法和建议:•人员组织:根据项目需求合理组织人员,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培训和指导: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每个人员了解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和责任。
•沟通: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避免误解和冲突。
•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检查,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进度和质量控制进度和质量控制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进度和质量控制方法:•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期的合理安排和控制。
•现场巡检:定期进行现场巡检,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质量抽查和检测,确保施工过程和成品符合要求。
•问题解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问题扩大或导致项目延误。
4. 安全管理在现场管理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安全管理的方法:•安全培训:对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设施: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帽、安全鞋等,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危险识别和控制:定期进行危险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危险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和损害的发生。
基础工业工程--“5S”管理教程
![基础工业工程--“5S”管理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0f2a2106a5e9856a56126033.png)
整理 整顿 清扫 清洁 素养
SEIRI SETION SEISO SEIKETSU SHITSUKE
倒掉垃圾、长期不用的东西放仓库 30s内就可找到要找的东西 谁使用谁负责清洁(管理) 环境随时保持清洁 严守标准、团队精神
一、“5S”管理概述
(二)“5S”的形成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 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 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 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 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 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 清洁、素养,从而形成目前广泛推行的5S架构, 也使其重点由环境品质扩及至人的行动品质,在 安全、卫生、效率、品质及成本方面得到较大的 改善。
3天之内使 用的物品 摆பைடு நூலகம்在作 业者附近
整理的方法: (1)用拍摄的方法进行整理。对未经整理的现场进行拍照, 对照片进行分析,区分出经常使用的和不常使用的物品。 (2)利用标牌进行整理。根据标牌可以很容易知道物品在 什么地方,以节省寻找物品的时间。
二、“5S”管理的内容
(二)整顿(SEITON)
整顿是指把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定位放置,摆放整齐,使用时随时能找 到,减少寻找时间。整顿是对整理后需要的东西的整理,对需要的东西定 位摆放,做到过目知数,用完的物品归还原位,做到用时能立即取到,用 后能立即放回。工装、夹具、量具按类别、规格摆放整齐。在工作现场使 用的零件和材料如有相似的,为了避免混淆,整顿时,就要对不同场所使 用的物品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在放置场所的标志牌上,要标明放置物 品的形状,使人很容易知道这里放置的是什么。
工业工程103班 李晶晶 109094087
(完整word版)基础工业工程考试综合试题
![(完整word版)基础工业工程考试综合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c3389baf1ffc4fff47acee.png)
一。
填空题: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正常评比*(1+放宽率)2.1MOD= 0.129 秒3.平准化法: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和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为超佳﹑优﹑良﹑平均﹑可﹑欠佳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4.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
5。
MOST是Management Operation Standard Technique的缩写,即动作分析方法.6.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7.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ECR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8。
人体的动作分为5等级。
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
9. 动素分析(Therblig)的基本动作元素有18种。
10. 工作抽样中获得记录结果的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
11, 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国的泰勒;12, 工业工程-‘IE'是INDUSTRIAL ENGINEERING两英文单词的缩写;13,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14,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17.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8.IE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9。
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简称_MRP_系统.20. 模特法(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21.模特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22.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
21.基本生产过程包括操作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存储过程 .23. 作业宽放包括组织性宽放和技朮性宽放。
24。
方法研究的内容有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25。
线路图主要用于搬运或移动线路的分析.26。
预定时间标准法简称PTS法。
MOD法中M4G3=0.903。
28。
IE的最高目标是提高系统的总生产率。
30. 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和影片分析。
基础工业工程选择
![基础工业工程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edf9681dd3383c4bb4cd2e8.png)
一、单项选择题1.在IE的萌芽和奠基时间,首先应用于(A )b。
A.建筑业B.制造业C.冶金业D.服务业2.工业工程的首要任务是(C )。
A.供应系统的设计B.服务系统的设计C.生产系统的设计D.管理系统的设计3.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是(D )。
A.资本生产率B.总生产率C.全要素生产率D.静态生产率4.密集抽样是在一段时间内,利用秒表(C)观测操作者的作业。
A.随机地B.分散地C.连续不断地D.间断地5.用手握住物体并保持静止状态,称为(B)。
A.握住B.持住C.定位D.检查6.工作评比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 D )。
A.计算公式B.作业时间C.作业方法D.评比系数7.工作抽样需要对操作者或机器进行(D )。
A.连续观察B.规律性观察C.间断观察D.随机瞬时观察8.历史上被称作“工业工程之父”的人是( C )。
A.甘特B.吉尔布雷斯C.泰勒D.亚当•史密斯9.IE强调的优化是( B )的优化。
A.生产要素B.系统整体C.局部D.分级10.5W1H提问技术中的what表示(D )。
A.何处做B.何时做C.如何做D.做什么11.在程序分析中,符号“○”表示( A )。
A.操作B.运输C.检验D.贮存12.空手移动,伸向目标的动作称为( A )。
A.伸手B.指向C.移动D.寻找13.手持物品,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动作,称为(C )。
A.运输B.移动C.移物D.手动14.由几个连续动作集合而成的工作阶次称为(B )。
A.动作B.单元C.作业D.制程15.若用工作抽样处理的现象接近于正态分布曲线。
以平均数为中线,两边各取标准差的2倍,其面积占总面积的( B )。
A.68.25%B.95.45%C.99.73%D.99.99%16.标准资料最常用的形式是(D)。
A.文章B.经验公式C.图线D.表格17.确定进行某项工作所需时间的长短叫做(B)。
A.工作研究B.作业测定C.工效学D.方法研究18.劳动生产率=( A )。
工业工程(IE)现场改善方法_图文(精)
![工业工程(IE)现场改善方法_图文(精)](https://img.taocdn.com/s3/m/33e73df4998fcc22bcd10de6.png)
3、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
基本符号和应用符号
①加工:表示直接改变制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或处于分解装配中。
A35第五道加工工序
A制品的第3道加工工序
以加工为主,同时检验
直径3/8吋
②搬运:表示材料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或
③检验:进行数量或质量的检验。表示数量检验表示质量检验表示数量和质量同时检验,以质量检验为主
•在纸上采用适当的间隔分开人与机,作出垂线。最左方为工人操作时的动作单元及垂线,在此垂线上按所取的时间比例,由上向下记录工人每一动作单元所需时间。当工人操作时用实线(或其它方式表示,空闲用虚线(或其它方法表示,机器同样。•待人与机器的操作时间均已记录之后,在此图的下端将工人与机器的操作时间、空闲时间及每周期人工时数予以统计,供分析时参考。
联合作业分析研究对象: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者所进行的分析联合作业分析研究目的: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使工作平衡,減少周期時間,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
联合作业分析研究工具:联合作业图
联合作业图的构成:表头、图表、统计。示例
联合作业图的特点:机器的作业情况画在图表的最左栏
操作者的作业情况画在图表的右栏
利用联合作业图分析的基本原则:
工作A工作A工作A
工作B
工作B
工作B
4h4h
4h
3h
3h
3h 1h
等待
8h 7h
使各个对象的工作进度协调,取消空闲和等待时间,缩短周期。
结论:
1消除工作中的等待,可以有效的缩短工作的周期时间
2如果有多项工作,则同时开展工作,周期时间最短
人机操作图的构成
•以适当的线段的长短代表时间比例。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基础工业工程》在线考试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基础工业工程》在线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25b55bb8cf84b9d529ea7aa4.png)
基础工业工程——在线考试一、单选题1.线路图是以作业现场为对象,对( )进行分析。
A.现场布置及物料和作业者的实际流通路线B.物料的加工路线C.人员的流通路线D.机器、工作台的相互位置2.流程程序图是对生产现场的整个制造程序作( )的记录。
A.全面B.大概C.详细D.部分3.程序分析可从( )来建立新方法。
A.操作、贮存、检验、运输B.六大提问C.动作经济原则D.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原则4.基本生产过程包括( )。
A.生产准备过程B.劳动过程C.辅助生产过程D.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5.流程程序分析中进行以操作者的作业流程为对象的分析所采用的图表为( )。
A.物型流程图B.人型流程图C.操作分析图D.程序分析图6.工业工程的具体功能表现为( )等四个方面。
A.预测、设计、改善和设置B.把人员、物料、设备和能源组成集成系统C.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D.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效率、保证安全7.工作抽样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活动事项的( )。
A.消耗时间B.工作时间C.停工时间D.发生次数和发生率8.将实测作业时间调整为正常作业时间的方法是( )。
A.作业测定B.测时C.工作抽样D.工作评比9.PDCA循环是指P:计划,D:执行,C:检查,A:( )。
A.管理B.控制C.维持D.处理10.优化现场管理就是( )。
A.对生产现场的一切活动,按照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计划,控制,协调与激励的总称B.通过实现企业的这些目标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这一目标C.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按一定的形式实现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D.对生产现场进行综合治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现场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管理职能,保证现场按预定的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11.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 )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bdde6fbceb19e8b9f6ba50.png)
工时制定的方法?
方法
说明
时间研究法: 工作抽样法: 预定时间法: 标准资料法:
秒表测量法; 随机间断的观察; MOD,MTM,BWF etc.; 建立动作单元时间资料库。
Presented By
李成兵(Li ,Victor)
什么是时间研究?
时间研究:
是一种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训练有素的作业员,在标准状 况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基础IE
Presented By
李成兵(Li ,Victor)
什么是生产 率?
投入(I)
人力,设备 设施,材料 能源,信息等
系统
转换过程
生产率 O/I
产出(O)
产品 服务
生产率种类?
劳动
工资
材料
生产率
流动资金
能源
固定资产
= 产值或产量 …
Presented By
李成兵(Li ,Victor)
什么是ECRS原则?
技巧
说明
一个不忘: 四大原则: 五个方面: 5W1H技术:
不忘动作经济原则; 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操作,运输,存储,检验,等待; 对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 进行提问。
Presented By
李成兵(Li ,Victor)
什么是操作分析?
提高 質量和產能
減輕勞動強度, 減少工時消耗
以人為主的 操作者 科學地結合
布置与路径分析 线图,线路图
人机操作分析 联合作业分析 双手操作分析
动作动素分析 动作经济原则
Presented By
李成兵(Li ,Victor)
程序分析五个基本符号?
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 A状态——良好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
置 B状态——需改进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
管 C状态——需彻底改进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
理
3)物与场所的结合 •区域定置——划分现场区域、信息标准化
•设备定置
•仓库定置
•人员定置
二、定置管理基本理论
3、信息媒介与定置的关系
第 生产现场的信息媒介应达到如下要求:
三 节
4、清洁(Seiketsu)——整理、整顿、清扫这三
活 项的坚持与深入就是清洁。 动 5、素养(Shitsuke)——培养现场工作人员执
行作业、遵守现场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提高人员素质。
s”
系
“5s”活动的目的就是不断的改善现场,
第 使现场环境和人们的心情处于最佳状态。具 二 体的现场管理是: 节 1、将“5s”活动纳入岗位责任制——使每一 “ 部门、每一个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 5 作标准
置 • 工位器具的配备和使用
管 • 生产现场物品摆放
理 • 生产现场物品搬运
• 质量保证和安全生产
• 设备运转和利用
• 生产中各类消耗
概 述
2、经济效益原则 企业要树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
济效益原则。应根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选择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坚持高质量、低消耗、
低成本,以少的投入换取大的产出的经济效
益原则。
第二节 “5s”活动
一、 “5s” 活动定义 二、 “5s” 活动内容 三、 “5s” 与现场管理的关系
• 复习思考题
源、信息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计划、
控制、协调和激励等管理职能,保证现场按预定的企
业经营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
文明的生产。
二、现场管理优化的特征
企业管理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最高领 导层的决策管理、中间管理层的执行性管
第 理和基础管理层的现场管理。 一 1、基础性 节 2、目的性 概 3、整体性、系统性 述 4、群众性、开放性
节 B状态: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
定 C状态:物与人、生产、工作无关
置 管 理
•使人与物的结合状态保持A状态,是降低 工时消耗及成本的好方法
二、定置管理基本理论
2、人、物与场所的关系
1)人的状态
第 A状态——良好状态应保持下去
三 B状态——有部分工作需改进
节 C状态——无效劳动过多
2)场所本身状态及其对人的影响
• 场所标志清楚;
• 场所设有定置图;
定 • 物品台帐齐全;
置 管
• 存放物的序号、编号齐备;
理 • 信息标准化,
• 区域所放物品有标牌显示。
三、如何推行定置管理
1、现场调查 调查的内容为:
第 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人机操作情况 • 物流 • 作业者
节 • 生产作业面积和空间利用
• 原材料在制品管理
定 • 半成品库和中间库的管理
生产,优化劳动组合,严格按工艺规范进行生
产,组织均衡生产。
3、治理现场,改变生产现场“脏、乱、差”
的状况。
三、 现场管理优化的任务与内容
(二)现场管理优化的内容:
从优化现场的角度看,包括以下内容:
第 一 节
•作业管理; •物流管理; •文明生产与定置管理;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概 述
•生产现场设备管理; •生产现场成本控制;
机、物三者相互关系,并通过运用调 整生产现场的物品放置位置,处理好
定 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的关系, 置 从而把形成和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人、 管 机、物、法、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理 实现生产现场的秩序化、文明化。
二、定置管理基本理论
1、人与物的三种结合状态及其经济效益
第 三
A状态:人与物处于立即结合的状态
5、动态性
二、 现场管理优化的任务与内容
(三)现场管理优化的任务:
1、消除生产现场的浪费现象
加强定员定额管理、降低物料和能源消耗、
第 一 节
减少生产储备和资金占用; 科学地组织生产,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开展技术革新活动,不断的完善各项专业管理
概 保证体系。
述 2、落实现场管理职责,严格按标准组织现场
•生产现场计划与控制;
•优化劳动组织与班组建设;
•岗位责任制;生产现场管理诊断等。
一、 “5s” 活动定义
1、科学管理原则
从产品的设计、加工、装配工艺与方法,
机器、设备、工具的使用,工厂的布置与物料
第 流动,原材料的使用到工人的操作方法,都要
一 节
讲究科学性,建立生产现场的方法标准、时间 标准,作业指导书要规范化、标准化。
产、制造或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例如厂区、车间、
仓库、运输路线等,也包括机关、图书馆、医院等。
第 一
2、 现场管理——对生产现场的一切活动,按照企
业的经营目标,进行计划、控制、协调与激励的总称。
节 3、 现场管理优化——对生产现场进行综合治理,
概 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现场的各 述 种生产要素,如人、机、物、方法、环境、资金、能
2、严格执行检查、评比、考核制度
活 3、坚持“5s”循环,不断提高现场的“5s”水 动平
其循环是以素养为中心,并始终围绕着素 养的不断提高而不停的进行运转。
s”
第三节 定置管理
一、 何为定置管理 二、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三、 如何实施定置管理
• 复习思考题
一、 何为定置管理
第 三 节
定置管理是研究生产现场中的人、
活 中,要使生产现场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和 动 生产秩序。
s”
二、 “5s”活动的内容
1、整理(Seiri )——对停滞物的管理,重点是
第 区分要与不要。 二 2、整顿(Seiton )——把必要的东西定位放置, 节 是对整理后需要的东西的整顿。
“ 3、清扫(Seisoh)——保证生产或工作现场地 5 面整洁、干净。
基础工业工程
现场管理优化
现场管理优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5s”活动→ 第三节 定置管理→ 第四节 目视管理→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概述
一、现场管理优化 二、现场管理优化特征 三、现场管理优化任务与内容 四、现场管理优化的原则
• 复习思考题
一、几个概念
1、现场——生产现场和工作现场,即从事产品生
一、“5s”活动的定义
1. “5s”活动是优化现场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 二
2. “5s”活动是生产现场整理(Seiri )、整顿
节 (Seiton )、清扫(Seisoh)、清洁(Seiketsu)、
素养(Shitsuke)的五项活动的总称。
“ 3. “5s”活动其含义之一是生产文明化或科
5
学化,其含义之二是指在生产现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