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据通信笔记
华为HCNA笔记
![华为HCNA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c603652d5bbfd0a7856733d.png)
重点:OSI参考模型,TCP/IPIp编址交换机生成树路由知识点: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接收和发送比特流(即数字信号),说明电压,线速等,设备:HUB所在设备在同一冲突域所在设备在同一广播域CSMA/CD 在等待监听16次之后无结果则取消发送(冲突域:相当于一条总线,同一时间,只能是一条总线传输一条数据,否则发送冲突,类似于半双工)数据链路层由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type类型组成设备:交换机(全双工工作模式,同在一个广播域,有mac地址表)Mac地址组成:6个字节48位,前三个字节为厂商代码,后三个字节为制造商自己分配数据帧封装方式:以太网数据帧封装,802.3封装802.3:mac子层LLC 层LLC可分为公有sap(STP生成树0x42)和私有snap(思科CDP发现协议0xaa)网络层数据包所占字节为20,由源ip地址(4个字节)和目的ip地址、协议号组成设备:路由器(有路由表,路由表由网络号和接口组成,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都是一个广播域)传输层(主要作用在控制方面)提供可靠或者不可靠的连接服务,即STP UDP主要协议:TCP(三次握手成功后,第4个包才正式发送) UDP(第一个包就开始正式发送)数据的封装,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在传输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但是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则会在做相应的改变。
Tcp端口在传输过程中随机生成,并且大于1024或者小于1024Syn置为1表示请求,syn置0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主要作用在数据,在TCP/IP中已经融合为“应用层”)TCP窗口:在链路上确定一个最适合传输数据量,使传输数据达到最高效=TTL值初始值为255,当每经过一个设备是,ttl值减一MTU最大传输单元是相对于接口来说的,当接口的mtu与要传输的数据包大小不同时,路由器将会对数据包进行分片,再进行发送,最后由主机进行组合。
分片传输时遵循端口最大传输单元值成倍传输。
华为HCNA考试笔记:路由交换协议和其他协议部分
![华为HCNA考试笔记:路由交换协议和其他协议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d67eeb9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b.png)
华为HCNA考试笔记:路由交换协议和其他协议部分路由协议名词解释: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学习路由条目的协议,包括RIP、OSPF、IS-IS、BGP等被路由协议:可以被路由器路由的网络层协议,包括IP、IPX等,路由协议运行在被路由协议之上。
路由匹配原则:①最长匹配原则②路由优先级③路由度量路由分类: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1、直连路由:由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
(优先级为 0)2、静态路由:有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适用于结构简单的网络。
优点:配置简单,不占用 CPU资源缺点:不能自适应拓扑变化,需管理员手工配置浮动静态路由:在主路由失效的情况下,加入路由表做备份。
[RTB]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20.0.12.1 preference 100// 浮动静态路由配置缺省路由:用来转发未知目的地址的报文[RTB]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Nexthop // 缺省路由配置3、动态路由: RIP、OSPF等RIP(路由信息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基于UDP封装,端口号 520优点:配置简单、易于维护、占用资源少、适合于小型网络缺点:V1版本不支持VLSM、CIDR、也不支持认证;收敛速度慢,可扩展性差,易产生环路等问题RIPv1 采用广播更新报文,目标地址 255.255.255.255RIPv2 采用组播更新报文,目标地址 224.0.0.9工作原理:运行RIP后,路由器会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收到路有更新请求的路由器会发送自己的路由表进行响应,稳定后变周期性更新。
RIPv2的报文格式:1. AFI:地址族标识除了表示支持的协议类型外,还可以用来描述认证信息。
2. Route tag:用于标记外部路由。
3. Subnet Mask:指定 IP地址的子网掩码,定义 IP地址的网络或子网部分。
华为 VLAN、TRUNK实验笔记记录
![华为 VLAN、TRUNK实验笔记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eba2898d4d8d15abe234ed4.png)
配置要求:PC1与PC3之间互通,PC2/PC4之间能互通,PC1与PC2/PC4不能互通,PC2与PC1、PC3不能互通。
LSW1:The device is running!<Huawei><Huawei>u t mInfo: Current terminal monitor is off.<Huawei><Huawei>system-view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Huawei][Huawei][Huawei]sy[Huawei]sysname SW1(命名)[SW1][SW1]vlan b[SW1]vlan batch 10 20 (批量创建vlan)Info: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seconds.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done.[SW1][SW1]int g[SW1]int GigabitEthernet 0/0/2[SW1-GigabitEthernet0/0/2][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link-type[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 Access portdot1q-tunnel QinQ porthybrid Hybrid porttrunk Trunk port[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 (配置交换机接口类型Access)[SW1-GigabitEthernet0/0/2][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d?default discard[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de[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default vl[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 default vlan 10 (将接口加入到vlan)[SW1-GigabitEthernet0/0/2][SW1-GigabitEthernet0/0/2]dis this (查看当前配置)#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port default vlan 10#return[SW1-GigabitEthernet0/0/2]q[SW1][SW1]int g[SW1]int GigabitEthernet 0/0/3[SW1-GigabitEthernet0/0/3][SW1-GigabitEthernet0/0/3]po[SW1-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SW1-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SW1-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a[SW1-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access[SW1-GigabitEthernet0/0/3][SW1-GigabitEthernet0/0/3]po[SW1-GigabitEthernet0/0/3]port d[SW1-GigabitEthernet0/0/3]port de[SW1-GigabitEthernet0/0/3]port default vlan 20[SW1-GigabitEthernet0/0/3][SW1-GigabitEthernet0/0/3]dis this#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accessport default vlan 20#return[SW1-GigabitEthernet0/0/3][SW1-GigabitEthernet0/0/3][SW1-GigabitEthernet0/0/3]q[SW1][SW1][SW1][SW1]int[SW1]interface g[SW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 (配置接口类型:trunk)[SW1-GigabitEthernet0/0/1][SW1-GigabitEthernet0/0/1]Mar 13 2017 16:55:39-08:00 SW1 DS/4/DATASYNC_CFGCHANGE:OID 1.3.6.1.4.1.2011.5.25.191.3.1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changed. The current change number is 11, thechange loop count is 0,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records is 4095.[SW1-GigabitEthernet0/0/1][SW1-GigabitEthernet0/0/1][SW1-GigabitEthernet0/0/1]dis this (查当前配置)#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return[SW1-GigabitEthernet0/0/1][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t[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Allowed vlanpvid Specify current port's PVID VLAN characteristics[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允许当前vlan通过此接口)[SW1-GigabitEthernet0/0/1][SW1-GigabitEthernet0/0/1]dis this#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return[SW1-GigabitEthernet0/0/1][SW1-GigabitEthernet0/0/1][SW1-GigabitEthernet0/0/1]q[SW1][SW1][SW1][SW1]q<SW1>sa (保存配置)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Are you sure to continue?[Y/N]yInfo: Please input the file name ( *.cfg, *.zip ) [vrpcfg.zip]:Mar 13 2017 17:01:30-08:00 SW1 %%01CFM/4/SAVE(l)[0]:The user chose Y when decidi ng whether to save the configuration to the device.<SW1><SW1>dis<SW1>display por<SW1>display port v<SW1>display port vlan (查看vlan接口类型)Port Link Type PVID Trunk VLAN List-------------------------------------------------------------------------------GigabitEthernet0/0/1 trunk 1 1 10 20GigabitEthernet0/0/2 access 10 -GigabitEthernet0/0/3 access 20 -GigabitEthernet0/0/4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5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6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7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8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9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0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1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2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3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4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5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6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7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8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9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0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1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2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3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4 hybrid 1 -<SW1><SW1><Huawei><Huawei>system-view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Huawei][Huawei][SW1][SW1]dis int br (查看接口情况)PHY: Physical*down: administratively down(l): loopback(s): spoofing(b): BFD down(e): ETHOAM down(dl): DLDP down(d): Dampening SuppressedInUti/OutUti: input utility/output utilityInterface PHY Protocol InUti OutUti inErrors outErrors GigabitEthernet0/0/1 up up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2 up up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3 up up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4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5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6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7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8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9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10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11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12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13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14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15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16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17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18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19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20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21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22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23 down down 0% 0% 0 0 GigabitEthernet0/0/24 down down 0% 0% 0 0 MEth0/0/1 down down 0% 0% 0 0 NULL0 up up(s) 0% 0% 0 0 Vlanif1 up down -- -- 0 0[SW1][SW1][SW1] User interface con0 is availablePlease Press ENTER.---------------------------------------------------------------------------------------------------LSW2The device is running!<Huawei><Huawei>u t mInfo: Current terminal monitor is off.<Huawei><Huawei>sy<Huawei>system-view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Huawei][Huawei]sys SW2[SW2][SW2][SW2]v[SW2]vlan b[SW2]vlan batch 10 20Info: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seconds.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done. [SW2][SW2][SW2]dis[SW2]display po[SW2]display por[SW2]display port ?vlan Virtual LAN[SW2]display port v[SW2]display port vlanPort Link Type PVID Trunk VLAN List------------------------------------------------------------------------------- GigabitEthernet0/0/1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3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4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5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6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7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8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9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0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1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2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3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4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5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6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7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8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19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0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1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2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3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4 hybrid 1 -[SW2][SW2][SW2]vlan b[SW2]vlan batch 10 20Info: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seconds.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done. [SW2][SW2][SW2][SW2]int g[SW2]int GigabitEthernet 0/0/1[SW2-GigabitEthernet0/0/1][SW2-GigabitEthernet0/0/1]por[SW2-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SW2-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SW2-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SW2-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SW2-GigabitEthernet0/0/1][SW2-GigabitEthernet0/0/1]por[SW2-GigabitEthernet0/0/1]port t[SW2-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Allowed vlanpvid Specify current port's PVID VLAN characteristics[SW2-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SW2-GigabitEthernet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SW2-GigabitEthernet0/0/1][SW2-GigabitEthernet0/0/1]dis this#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return[SW2-GigabitEthernet0/0/1]q[SW2][SW2][SW2]int g0/0/2[SW2-GigabitEthernet0/0/2]por[SW2-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SW2-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SW2-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 [SW2-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 [SW2-GigabitEthernet0/0/2][SW2-GigabitEthernet0/0/2]por[SW2-GigabitEthernet0/0/2]port de[SW2-GigabitEthernet0/0/2]port default v [SW2-GigabitEthernet0/0/2]port default vlan 10 [SW2-GigabitEthernet0/0/2][SW2-GigabitEthernet0/0/2]dis this#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port default vlan 10#return[SW2-GigabitEthernet0/0/2]q[SW2][SW2][SW2][SW2]int g0/0/3[SW2-GigabitEthernet0/0/3][SW2-GigabitEthernet0/0/3]por[SW2-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SW2-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SW2-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a [SW2-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access [SW2-GigabitEthernet0/0/3][SW2-GigabitEthernet0/0/3]por[SW2-GigabitEthernet0/0/3]port de[SW2-GigabitEthernet0/0/3]port default v[SW2-GigabitEthernet0/0/3]port default vlan 20[SW2-GigabitEthernet0/0/3][SW2-GigabitEthernet0/0/3]dis this#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port link-type accessport default vlan 20#return[SW2-GigabitEthernet0/0/3]q[SW2][SW2][SW2]dis[SW2]display po[SW2]display por[SW2]display port v[SW2]display port vlanPort Link Type PVID Trunk VLAN List ------------------------------------------------------------------------------- GigabitEthernet0/0/1 trunk 1 1 10 20 GigabitEthernet0/0/2 access 10 - GigabitEthernet0/0/3 access 20 - GigabitEthernet0/0/4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5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6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7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8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9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10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11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12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13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14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15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16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17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18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19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20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21 hybrid 1 - GigabitEthernet0/0/22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3 hybrid 1 -GigabitEthernet0/0/24 hybrid 1 -[SW2]q<SW2><SW2>sa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Are you sure to continue?[Y/N]yInfo: Please input the file name ( *.cfg, *.zip ) [vrpcfg.zip]:Now saving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to the slot 0.Save the configuration successfully.<SW2><SW2>----------------------------------------------------------------------------------------------------- ping测试。
华为hcna数通笔记
![华为hcna数通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8ddb394be1e650e53ea99b1.png)
以太网: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应用数据需要经过TCP/IP每一层处理之后才能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端,每一层上都使用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Protocol Data Unit)彼此交换信息。
不同层的PDU中包含有不同的信息,因此PDU在不同层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
如上层数据在传输层添加TCP报头后得到的PDU被称为Segment(数据段);数据段被传递给网络层,网络层添加IP报头得到的PDU被称为Packet(数据包);数据包被传递到数据链路层,封装数据链路层报头得到的PDU被称为Frame(数据帧);最后,帧被转换为比特,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这种协议栈逐层向下传递数据,并添加报头和报尾的过程称为封装。
从上往下:封装网络上传播数据包,数据包在以太网介质中传输之前封装头部和尾部信息,封装后称为数据帧。
数据帧中的信息决定了数据如何传输。
两种数据帧的格式:不同的Type字段值可以用来区别这两种帧的类型,当Type字段值小于等于1500(或者十六进制的0x05DC)时,帧使用的是IEEE 802.3格式。
当Type字段值大于等于1536 (或者十六进制的0x0600)时,帧使用的是Ethernet II格式。
以太网中大多数的数据帧使用的是Ethernet II格式。
0x0800的帧代表IP协议帧,0x0806的帧代表ARP协议帧。
以太帧中还包括源和目的MAC地址,分别代表发送者的MAC和接收者的MAC,此外还有帧校验序列字段FCS,用于检验传输过程中帧的完整性。
以太网在二层链路上通过MAC地址来唯一标识网络设备,并且实现局域网上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大多数网卡厂商把MAC地址烧入了网卡的ROM中。
发送端使用接收端的MAC地址作为目的地址。
以太帧封装完成后会通过物理层转换成比特流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数据帧的传输过程:帧从主机的物理接口发送出来后,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目的端。
共享网络中,这个帧可能到达多个主机。
(华为)SDH原理_笔记提纲
![(华为)SDH原理_笔记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e5c251e964bcf84b9d57b1d.png)
SDH原理学习提纲及笔记目录第一章SDH概述 (2)第二章SDH信号的帧结构和复用步骤 (2)第三章开销与指针 (3)第四章SDH设备的逻辑组成 (6)第五章SDH网络结构和网络保护机理 (9)第六章光接口类型和参数 (11)第七章定时与同步 (11)第八章传输性能 (12)附1:SDH原理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13)附2:习题答案 (14)模拟考题(一) (15)模拟考题(二) (18)模拟考题(三) (20)第一章SDH概述1、SDH的优势:接口统一(横向兼容、速率一致)、同步复用(信号位置可预见)、运维OAM功能字节丰富(自动化程度加强)、兼容性强(前后兼容PDH、ATM、FDDI等信号)2、SDH的缺陷:频带利用率低(开销字节占比高)、指针调整机理复杂(指针抖动滤除困难)、安全影响(大量软件的使用)3、其它知识点:字节间插复用;网络自愈:在网络发生故障时,无需人为干预,网络自动在极短的时间内(ITU-T规定为50ms以内),使业务自动从故障中恢复传输,使用户几乎感觉不到网络出了故障(仅使业务恢复,故障点仍需人工修复)第二章SDH信号的帧结构和复用步骤1、STM-N的帧结构:以字节(8bit)为单位的矩形块状帧结构,9行、270×N列个字节(N=1,4,16,64……),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传输,帧频8000帧/秒,帧长125us(帧周期恒定)2、STM-N的帧结构组成:段开销SOH(再生段开销RSOH监控STM-N整体性能,位于第1~3行的第1~9×N列、复用段开销MSOH监控每一个STM-N性能,位于第5~9行的第1~9×N列)、管理单元指针AU-PTR(位于第4行的第1~9×N列)、信息净负荷payload(通道开销POH、支路单元指针TU-PTR、有效负荷)3、SDH的复用结构:STM-1至STM-N(直接字节间插复用)、PDH至SDH(映射:在SDH边界处将支路信号甜酸进虚容器的过程→定位:通过指针调整,使指针的值时刻指向VC帧的起点在TU或AU净负荷中的位置→复用:字节间插)4、SDH的复用结构中的基本复用单元:C-容器、VC-虚容器、TU-支路单元、TUG-支路单元组、AU-管理单元、AUG-管理单元组5、将140Mbit/s的E4信号复用进STM-1:E4→C4(比特塞入法,9行×260列)→VC4(加POH,9行×261列)→AU-4(加AU-PTR)→AUG→STM-1(加SOH,9行×270列)6、将34Mbit/s的E3信号复用进STM-1:E3→C3(比特塞入法,9行×85列)→VC3(加3字节的TU-PTR)→TUG3(加入6字节冗余信息,9行×86列)→C4(三个TUG3字节间插复用,再加入2列冗余信息,9行×260列)→VC4→AU-4→AUG→STM-1 7、将2Mbit/s的E1信号复用进STM-1:E1→C12(比特塞入法,单帧→复帧)→VC12(加LP-POH在每个基帧左上角缺口)→TU12(加TU-PTR在每个基帧右下角,9行×4列)→TUG2(3个TU12间插复用,9行×12列)→TUG3(7个TUG2间插复用,并加入2列冗余信息,9行×86列)→C4→VC4→AU-4→AUG→STM-18、复帧(9行×16列)结构表:复帧周期500us,4个基帧复用在连续的4帧STM-1中,分离时有必要知道每个基帧在复帧中的位置(由POH 中的H4字节指定)O为开销字节、R为塞入比特、C1为负码速调中控制比特、S1为负码速调整中码速调整位置、C2为正码速调中控制比特、S2为正码速调整中码速调整位置(C=0时S=I,C=1时S=R*)。
华为知识点集锦
![华为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a8f864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0.png)
目录一、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 (2)1.1节数据通信网络基础 (2)1、什么是通信 (2)2、什么是网络通信 (2)3、常见的术语 (2)5、交换机 (2)6、路由器 (2)7、防火墙 (3)8、网络划分 (3)9、什么是网络拓扑 (3)1.2节网络参考模型 (3)1、数据 (3)2、网络参考模型与标准协议 (3)1.3节华为VRP系统基础 (6)1、什么是VRP (6)2、VRP的发展 (6)3、VRP用户界面 (7)4、VRP用户级别 (7)5、WEB网管方式登录 (7)6、命令行方式-本地登录(1) (8)7、命令行方式-本地登录(2) (8)8、命令行方式-远程登录 (9)9、命令行界面 (9)10、基本命令结构 (9)11、命令行视图(2) (10)12、编辑命令行(1) (10)3.配置命令等级 (12)4.配置用户通过Password方式登录设备 (12)5.配置用户界面参数 (12)6.配置接口IP地址 (12)7.查看当前运行的配置文件 (12)8.配置文件保存 (12)9.查看保存的配置 (12)10.清除已保存的配置 (12)11.查看系统启动配置参数 (12)12.配置系统下次启动时使用的配置文件 (12)13.配置设备重启 (12)一、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1.1节数据通信网络基础1、什么是通信通信,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过某种媒介和行为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2、什么是网络通信网络通信,是指终端设备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通信。
功能:终端设备(PC、服务器等)的网络接入、二层交换(Layer2Switching)6、路由器网络层设备,可以在因特网中进行数据报文转发。
路由器根据所收到的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将报文传送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目的地,路径中最后的路由器负责将报文送交目的主机。
功能:实现同类型网络或异种网络之间的通信、隔离广播域、维护路由表(Routing Table)、运行路由协议、路径(路由信息)选择、IP报文转发、广域网接入、网络地址转换、连接通过交换机组建的二层网络。
华为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共70页文档
![华为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共7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893eb31102de2bd97058881.png)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华为数通笔记
![华为数通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0dec061998fcc22bdd10d82.png)
目录目录 (1)一、网络通信协议 (1)1.1协议栈:一组协议的集合 (1)1.2分层设计的意义: (1)1.3分层模型OSI (1)1.4以太网帧格式 (2)1.5 IP编制 (2)1.5.1 IP地址分类 (2)1.5.2私有地址范围 (3)1.5.3特殊地址 (3)1.6 CIDR(无类域间路由) (3)1.7网关 (4)1.8 ICMP(控制报文协议) (4)1.9传输层协议 (4)1.9.1 TCP特点: (4)1.9.2 UDP特点: (5)1.10 ARP(地址解析协议): (5)二、路由协议 (7)2.1静态路由: (7)2.2动态路由(互相学习,自动维护) (7)2.3 RIP(路由信息协议) (8)2.3.1 RIP工作原理: (8)2.3.2 RIP防止环路的方法: (9)2.3.3 RIP特点: (10)2.4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11)2.4.1 OSPF协议的特点: (11)2.4.2 OSPF工作原理: (11)2.4.3 OSPF报文类型: (12)2.4.4 OSPF状态机: (12)2.4.5 LSA描述: (15)2.4.6 区域间路由: (15)2.4.7 OSPF配置命令: (16)2.4.8特殊区域: (16)2.5 BGP(边界网关路由协议): (17)2.5.1 BGP特征: (17)2.5.2 BGP报文种类: (18)2.5.3 BGP状态机: (18)2.5.4 BGP通告原则: (20)2.5.5 BGP属性: (20)2.5.6 BGP路径选择过程: (22)2.5.7 BGP路由聚合概述: (23)三、交换协议 (25)3.1交换机工作模式: (25)3.2交换机转发行为: (25)3.3 STP(生成树协议) (25)3.3.1 STP工作原理: (25)3.3.2 Stp配置命令: (29)3.4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 (29)3.4.1 RSTP技术原理: (29)3.4.2 RSTP端口状态: (31)3.4.3 RSTP配置命令: (34)四、其他协议 (35)4.1 Telnet应用场景: (35)4.1.1 Telnet配置命令: (35)4.2 ACL(访问控制列表): (35)4.2.1 ACL基本原理: (36)4.2.2 ACL配置命令: (36)4.3 FTP(文件传输协议): (36)4.3.1 FTP运行机制: (37)4.4 链路聚合: (38)4.4.1 链路聚合的好处: (38)4.4.2 交换机配置命令 (40)4.5 VLAN(虚拟局域网) (40)1.基于端口的VLAN (41)2.基于MAC地址的VLAN (42)3.基于网络层协议的VLAN (42)4.根据IP组播的VLAN (43)5.按策略划分的VLAN (43)4.5.1 VLAN配置命令: (44)4.5.2 Access端口状态: (44)4.5.3 Trunk端口状态: (44)4.6 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45)4.6.1 NAT和NAPT的区别: (45)4.6.2 NAT配置命令: (46)4.7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46)4.7.1 DHCP报文类型 (46)4.7.2 地址池: (47)4.7.3 DHCP租期更新: (47)4.7.4 DHCP配置命令: (47)4.8 单臂路由: (48)4.8.1 单臂路由配置命令: (48)五、其他 (49)一、网络通信协议1.1协议栈:一组协议的集合不同的协议栈用于定义和管理不同网络的数据转发规则。
华为数通要点
![华为数通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177e1aff00bed5b9f31dc9.png)
1.OSI网络七层模型以及相关概念
2.TCP/IP协议如何分层,每层各举1-2个该层协议例子。
3.ARP概念RARP概念以及原理
4.面向连接的服务和面向非连接服务的区别,并列举对应协议和
优缺点。
5.面向连接的服务和面向非连接服务的区别,并列举对应协议和
优缺点。
6.Traceroute功能以及原理 tracert功能以及原理
7.冲突域、广播域、管理域(交换机,路由器)
8.您知道哪些路由协议?以及各路由协议的功能。
9.TRUNK功能以及概念
10.试举出一个您最精通的协议,并描述其基本工作原理和过
程,给出具体拓补说明。
11.数据封装过程(数据、数据段、数据帧、数据流、数据包)
12.IP地址、子网掩码
13.路由汇聚
14.TCP/IP分层 IP报头
15.交换机学习MAC过程以及原因
16.IGP EGP
17.Vlan之间通信,vlan概念、划分、vlan标签格式
18.路由算法以及分类
19.交换机、路由器实现原理以及所工作OSI层
20.ACL含义以及作用
21.PPP协议工作层次
22.Bras设备、工作层、接入方法、ipox接入方法
23.AAA、PAP、CHAP
24.TCL语言(读程序选答案)
20.广播域、管理域、冲突域
21.请说明PIC1 ping PIC3的报文流程,同时指出这些报文的MAC 和目的IP(特别是ARP报文的目的IP)以及该过程中的PC2、PC3、PC4能够看到那些报文。
华为HCDA笔记摘要
![华为HCDA笔记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572a9007f18583d049645936.png)
HCDA笔记摘要1、VPN解决网络互联安全性问题。
2、核心层:快速转发汇聚层:数据策略和相关限制接入层:接入用户,简单用户认证3、物理介质:同轴电缆,粗---500米细---185米电视线双绞线,一收一发,100米减少干扰,扭在一起; A--B 交叉线 B--B 直通线全反线光纤:单模--长距离,贵;多模---局域网串口电缆:广域网4、双工模式:半双工---CSMA/CD协议(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检测冲突)--共享式以太网原理; 全双工 ---- 一收一发5、以太网帧结构:以太网根据IEEE 802.3标准来管理控制数据帧。
6、分层模型-OSI:应用层---人机交互界面,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表示层---数据格式化,表示为计算机识别的语言会话层---建立维护管理会话传输层---建立维护管理端到端的链接网络层---IP寻址,路由选择数据链路层---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帧传输物理层---比特流,位7、分成模型-TCP/IP: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PDU数据 segment数据段 packetb包帧比特流(层层加头)8、帧格式:Ethernet II相对简洁--数据帧长度64-1518之间 IEEE802.3冗长---帧长度字段小于等于15009、IP编址:网络位(路由寻址,不同网段网络位不同)+主机位10、IP地址分类:A类---0-127 B类---128-191 C类---192-22311、子网掩码:标识网络位有多长,区分网络位和主机位,默认子网掩码A类--8位 B类--16 C类--2412、VLSM:扩展网络机位 CIDR:扩展主机位13、网关:转发来自不同网段之间的数据包,处理ARP请求14、IP包分片:15、TTL(time to live 生存时间):防环16、协议号:17、ICMP协议:ping,tracert,差错检测18、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通过目的IP地址来获取目的MAC地址;ARP报文不能跨越路由器。
华为_网络工程师_初级笔记(完整版)
![华为_网络工程师_初级笔记(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a175f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5.png)
华为_⽹络⼯程师_初级笔记(完整版)初级⽹络⼯程师笔记完整版1.1 企业⽹架构了解企业⽹络的架构是如何适应业务的需求将变得⼗分必要。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
仅仅提供数据传输的基础⽹络已经不能满⾜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
如今的企业⽹络需要针对不同业务,提供不同的⽹络服务,还需要通过配置策略来应对越来越多的内部和外部的安全威胁,以保障企业⽹络的安全。
因此,扩展现有的企业⽹络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1)⽹通最基础东西(2)安全问题考虑(3)扩展企业⽹架构(1)接⼊、汇聚、核⼼区域、数据中⼼区域、DMZ区域、企业边缘、⽹络管理区域(2)核⼼层、汇聚层、接⼊层(3)可扩展、可靠性、安全性、可管理性扩展企业⽹络(1)任何时间、地点访问到企业内⽹(2)IPsec提升⽹络性能(1)优化:QOS(2)冗余:可靠性,VRP、堆叠安全(1)内部(2)外部管理企业⽹络(1)⽹管软件的实时检测可以提⾼⽹络的可⽤性下⼀代企业⽹络云2.0 OSI 七层模型2.1 OSI模型-简介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简化了相关的⽹络操作提供设备间的兼容性和标准接⼝促进标准化⼯作结构上可以分隔易于实现和维护OSI参考模型OSI模型的特点OSI与TCP/IPPDU的封装2.2 OSI模型-物理层物理层规定介质类型、接⼝类型、信令类型规范在终端系统之间激活、维护和关闭物理链路的电⽓、机械、流程和功能等⽅⾯的要求规范电平、数据速率、最⼤传输距离和物理接头等特征物理层介质同轴电缆10base5 10M 基带 500⽶10base2双绞线5类:100⽶超5类:1000⽶6类:万兆光纤单模多模⽆线电波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线缆双绞线线序2.3 OSI模型-数据链路层MAC Sub-layer :Media Access Control Sub-Layer 介质访问控制⼦层指定数据如何通过物理线路进⾏传输,并与物理层通信LLC Sub-layer:Logic Link Control Sub-layer逻辑链路控制⼦层识别协议类型并对数据进⾏封装通过⽹络进⾏传输数据链路层-⽹卡MAC地址有48位,华为产品前3个字节是0x00E0FC。
华为数据之道-读书笔记
![华为数据之道-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ce1045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45.png)
华为数据之道-读书笔记1、华为数字化转型蓝图举措1:实现“客户交互⽅式”的转变,⽤数字化⼿段做厚、做深客户界⾯,实现与客户做⽣意更简单、更⾼效、更安全,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举措2:实现“作战模式”的转变,围绕两⼤业务流,以项⽬为中⼼,对唯⼀线精兵团队作战,率先实现基于ROADS的体验,达到领先与⾏业的运营效率。
举措3:实现“平台能⼒”提供⽅式的转变,实现关键业务对象的数字化并不断汇聚数据,实现流程数字化和能⼒服务化,⽀撑⼀线作战⼈员和客户的全连接。
举措4:实现“运营模式”的转换,基于同⼀数据底座,实现数字化运营与决策,简化管理,加⼤对⼀线⼈员的授权。
举措5:云化、服务化的IT基础设施和IT应⽤,统⼀公司IT平台,同时构建智能服务。
2、华为数字化转型对数据治理的要求基于统⼀的数据管理规则,确保数据源头质量以及数据⼊湖,形成清洁、完整、⼀致的数据湖,这是华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业务与数据双驱动,加强数据联接建设,并能够以数据服务⽅式,灵活满⾜⾃助式的数据消费诉求。
针对汇聚的海量内外部数据,能够确保数据安全合规。
不断完善业务对象、过程与规则数字化,提升数据⾃动采集能⼒,减少⼈⼯录⼊。
3、华为数据治理实践4、华为数据⼯作框架数据源:业务数据化是数据⼯作前提,通过业务对象、规则与过程数字化,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建⽴清洁可靠的数据源。
数据湖:基于“统筹推动、以⽤促建”的建设策略,严格按六项标准,通过物理虚拟两种⼊湖⽅式,汇聚华为内部和外部的海量数据,形成清洁、完整、⼀致的数据湖。
数据主题联接:通过五种数据连接⽅式,规划和需求双驱动,建⽴数据主题联接,并通过服务⽀撑数据消费。
数据消费:对准数据消费场景,通过提供统⼀的数据分析平台,满⾜⾃助式数据消费需求。
数据治理:为保障各业务领域数据⼯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建⽴统⼀的数据治理能⼒,如数据体系、数据分类、数据感知、数据质量、安全域隐私等。
华为传输10G设备学习笔记
![华为传输10G设备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5e7b8bd1a37f111f1855b8a.png)
●数据总线速率都是622M的重点了解:✓485总线速率和作用都是不同的✓主控SCC板上COM1口外接速率为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内部速率为10M,ACOM板上COM2口外接速率为10/100M自适应●10G设备中只有前4个端口支持复用段、ECC、公务和辅助数据口等的配置●10G设备5.10.01.*系列主机共支持80路ECC,平均每个槽位固定分配4路●10G设备5.10.02.*系列主机共支持60路ECC,每个槽位可自由分配最多4路ECC,并且支持ECC的展宽、透传●OptiX 10GV2的开销总线速率为8M,分A、B、C、D四个时隙●段开销中其他字节都在线路板处理,例如A1、A2等,而S1则通过485到交叉板●对于SLQ4、SLO1、SP08这些多端口板,系统默认本板前四个端口顺序占用A、B、C、D四个时隙。
对于这些单板比较特殊,如果释放某一端口占用的相应时隙,则该单板就能够提供该时隙中的部分字节或整个时隙的穿通。
●交叉时钟板交叉处理部分和时钟处理部分相对独立●交叉的主备和时钟的主备关系相对独立●支持2路外部2Mbit/s或2MHz时钟的输入●时钟单元可以工作在自由振荡的模式下,其精度小于4.6ppm。
82525的A通道,传递同步配置信息,TPS相关功能。
同步配置是指在交叉数据变化时线路板、主备交叉板协调一致的更新交叉页面的行动。
RS232串口实现主控与公务板、风扇板、电源监控板的通信。
公务板没有IP地址,只能通过RS232串口与主控通信,并通过主控板转换信号格式,才能和其他单板通信。
LANSWITCH通道:传递的是主机和单板之间的正常配置信息:ASCC需要下发到单板的正常配置数据、单板需要上报给主机的配置数据,及单板需要上报给主机的告警、性能数据等。
单板间以太网通信是通过ACOM板的Switch功能实现的,同时ACOM板也提供直接和单板通信的功能。
82525的B通道,传递交叉时钟板主备倒换信息,S1字节信息等,实现主备交叉倒换和时钟倒换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HCDA认证笔记第一章:网络互连基1—1 课程介绍一、网络工程师的证书体系:思科:CCNA CCNP CCIE华为:HCDA HCDP HDIE网络工程师发展的方向:1、RS—路由和交换2、网络安全—防火墙VPN3、ISP—运营商4、无线5、DC--数据中心6、云计算,存储二、本套视频的主要容:HCDA考试中的所有知识点,都会由浅入深的和大家讲,零基础的同学,绝对可以看得懂同时华为有自已的模拟器叫ENSP,因此我会做大量的实验,帮助大家在实际的项目中解决问题其次我讲的所有容,都是华为官方要求HCDA掌握的,绝对不会少,请大家放心;1、网络互联基础2、路由和路由协议基础与实现(静态路由、RIP、OSPF)3、以太网交换技术基础与实现(VLAN、STP)4、广域网技术基础原理与实现(PPP、HDLC、FR)5、网络安全基础(防火墙)华为:政府、国有企业;思科:外企;1—2 数据通信基础一、数据:1、组成:字母和数字2、如:图片,视频,文字等二、数据通信:1、数据交换的过程2、传输介质来进行数据传输3、传输介质:网线、无线、光纤等三、数据通信系统组成1、发送方2、接收方3、传输介质4、约定—协议5、数据包—报文四、数据流的方向1、单工—只会接收数据,不会发送数据—电视机、显示器2、半双工—在发送数据的时候,不能接收数据—对讲机3、全双工—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同时也能接收数据—手机1—3 网络和Internet简介一、常见网络的拓扑结构二、互联网的组成局域网(LAN)--一所学校,一家公司由无数个局域网组成互联网三、局域网常用的设备和特点HUB(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1、距离短2、延迟小3、传输速率高4、传输是可靠的五、广域网(Internet)的分类1、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2、DDN—数据通信网3、X.25分组交换网4、帧中继—Frame relay5、异步传输模式—ATM(已经被淘汰)1-4 常见的标准化组织一、数据通信标准的分类两类:1、事实标准:未经官方认可但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接收的标准。
2、法定标准:由官方认可的标准。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EE—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ANSI—美国国家标准局EIA/TIA--电子工业协会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Internet工程任务委员会三、IETF标准的种类两种:1、Internet Graft—互联网草案2、RFC互联网草案:任何人都可以提交,IETF的很多草案都是由互联网草案产生的;RFC:被采纳并且实施的草案;1—5 IP网络的基本结构一、IP网络的典型结构骨干网:是整个Internet的核心,需要连接上一级的城域网,对骨干设备的要求也是极高的1、高可靠性2、灵活性和可扩展性3、平坦化(扁平化)4、QoS合理的规划5、可运营可管理1—6 OSI七层模型一、OSI参考模型有哪七层以及功能开发: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目的:做兼容,思科、华为、H3C等协同一致工作7、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6、表示层处理数据的加密和数据格式5、会话层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以下四层是我们主要学习的容:4、传输层建立主机端到端的连接(端口号)3、网络层寻址和路由选择2、数据链路层提供介质的访问和链路的管理1、物理层负责比特流的传输(1、0)二、TCP/IP协议栈以及应用OSI是理论上的模型(七层),TCP/IP是实际应用的模型(四层)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主要封装的协议 HTTP、Telnet、FTP、TFTP 传输层------------主要封装的协议 TCP/UDP网络层------------主要封装的协议 IP网络接口层------主要封装的协议 HDLC PPP FR1-7 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封装过程解封装过程1—8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一、物理层的介质和物理层的设备介质:1、同轴电缆(电视的有线通)2、双绞线(网线)3、光纤4、无线设备:网线,中继器,集线器(这两个设备几乎被淘汰了)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网络接口层)LLC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是用来和网络层传输数据的;MAC子层:介质控制子层,是用来和物理层进行通信的;数据链路层中典型的设备:交换机三、数据链路层的协议:HDLC PPP FR四、E2帧头的结构:Destination:目的MAC地址Source:源MAC地址什么是MAC地址,就是E2帧头中的地址,用来给二层交换机选路。
二层交换机根据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来转发数据的。
Type:0ⅹ08000ⅹ:该符号后面跟的数字为十六进制0800:如果看到0800说明,E2帧头上面承接的是IP报头E2:以太网2帧头:E2称之为帧头报头:IP称之为报头五、华为设备的MAC地址:MAC地址:48bit长度的大小空间Bit(也叫位):1 或0代表一个bitMAC是由48个0或48个1之间组成的16进制数。
前24bit,代表生产厂商,后24bit是该生产厂商自已定义的华为设备的MAC地址前24bit是固定:00-E0-FC一个完整的华为设备的MAC地址可能是00-E0-FC-11-11-118bit(也叫位)=1Byte字节1—9至11 网络层协议一、网络层的功能和设备功能:是为了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转发数据192.168.1.1和192.168.2.1不是在同一个网络中网络层中典型的设备:路由器二、常见的网络层协议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三、IP报头1、版本(version):IPV4(IP的版本4协议)。
IPV62、报文长度(Header length):IP报头的大小为20Byte3、服务器类型:CCIE4、总长度(Total length):IP报头+IP报头的上层协议的总长度注:总长度不包括E2帧头的长度5、生存时间(Time to live):1、TTL有三个默认的值:64、128、255;如果看到默认的值为64说明这个数据包目的设备的操作系统为linux , 128说明是windows , 255说明是一台路由器;2、每经过一台路由器TTL的值会减1,如果减到0,那么网络中的设备会丢弃该数据包;3、为了数据包在网络中,不停地被发送。
专业的叫法是——防止路由环路6、协议(protocol):如果IP报头中的协议号为6,说明IP报头上承载的是TCP协议7、报头校验和(header checksum):用来验证IP报头的完整性8、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MTU(最大传输单元):默认网络中一个最大的数据包不能超过1500byte,如果超过了1500byte,路由器或交换机就必须对这个数据包进行分片。
9、标志(flags):3 个bit第一个bit:做保留位,没有意义第二个bit:如果为1代表该数据包可以分片,如果这一位为0,代表这个数据包不能被分片第三个bit:如果为0代表最后一个分片,如果为1代表该数据包后面还有其余的分片10、标示符(identification):用来表示该分片的数据包是从哪一个完整的数据包中分片出来的,如果标示符相同,说明这些分片是由同一个数据包分片出去的分片数据包。
11、片偏移(fragment),还叫偏移量:作用:片偏移字段的作用就是当数据包到了目的以后,把该分片进行整理,然后在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1—12至13 TCP和UDP一、传输层的协议及特点TCP:面向连接(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可靠的,开销比较大UDP:无连接,不可靠,传送数据的速度快二、传输层的封装类型三、常见的端口号WINDOWS中存放端号的文件位置: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servicesFTP:TCP 20和21号端Telnet:TCP 23号端HTTP:TCP 80号端SSH:TCP 22号端四、TCP连接的建立和解除三次握手:建立连接1、client发送同步号(SYN)里有序列号2、server收到了序列号以后,给client回复自已的序列号(b)和ACK=a+13、client发送ACK=b+1给server四次握手:解除连接五、滑动窗口的概念是不是发送1bit数据,就要做一次三次握手呢?否一次可以发100bit只收到50bit说明:client和server之间的网络很拥塞(卡,丢包)滑动窗口的做用:做流量的控制(client向server发送了100个包,但是server只收到50个包,它就会告诉client自已只收到了50个包,那么client下次就会只发送50个包)1-14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一、ping---用来检测网络连通性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ping 192.168.50.1Pinging 192.168.50.1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50.1: bytes=32 time=1ms TTL=63Reply from 192.168.50.1: bytes=32 time=1ms TTL=63Reply from 192.168.50.1: bytes=32 time=3ms TTL=63Reply from 192.168.50.1: bytes=32 time=4ms TTL=63Bytes=32:ping的数据包默认大小为32字节Time=1ms:一个ping的数据包从源到目的,然后在从目的返回到源所花费的时间TTL=63:生存时间Ping使用的协议叫做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Ping的数据结构图Ping默认会发两个数据包:request、replyRequest的代码为:8----从源到目的Reply的代码为:0----目的到源二、telnet----是一个远程登入工具课后思考:1、OSI网络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2、TCP/IP协议栈各个层次的功能?3、TCP/IP协议栈中报文封装和解封装过程?4、MAC地址和IP地址有什么区别?5、TCP如何提供可靠性?6、TCP滑动窗口技术的目的?1—15至22 IP编址一、IP地址位于数据包的哪个位置位于IP报头中二、十进制和二进制互转1、十进制转二进制十进制数:100凑数法二进制数:11001002、二进制转十进制二进制数:1010101十进制数:64+16+4+1=85三、IP地址的地址空间大小是多少,表示格式是什么以及IP地址的组成IP一共分为4块,每一块的大小为8bit,8个0或8个11、当为8个0的时候,转换成十进制数为02、当为8个1的时候,转换成十进制数为255所以每一块的大小是不可能大于255的因为每一块的大小为8个bit,一共有4块,所以IP地址的空间大小为32bit因为每一块中是用十进制数来表示的,并且块和块之间用点来分隔,所以称之为点分十进制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