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诗词五首》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绘画面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 欲转千帆舞”这一句所呈现的画面。
•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 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 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 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 云涛起伏。
探究诗歌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好在哪里?
诗 词 五 首
饮酒
陶渊明
作者简介
•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自号五柳先生,卒 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九江县) 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 《饮酒》是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 五首诗。其诗歌体裁是五言古体诗。五言古诗是汉、 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 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 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 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 言古诗。
写作背景
•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 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 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 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 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 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描绘画面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联所展现的画面。
描绘画面
•我来到庭院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之 间,苍翠巍峨的南山映入眼帘。
•此时夕阳西下,山上飘渺的云气形成了美 丽的景色,林中的飞鸟也在薄薄的雾气中 呼朋唤友地结伴飞回巢中。
分析情感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读出诗意
•一截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 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 的遗物。
•那时如果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 打败了曹操,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 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读出诗意
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 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感世伤时,看到鲜花反 而落泪;怨恨别离,听到鸟的啼叫,惊动人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 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 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 簪子也插不上了。
探究诗歌
探究题目
• 首联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 • 破: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 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 心。
• “深”:一个“深”字,草木深深,意味深长。写 出了战乱之后长安城的衰败景象。
探究诗歌
• 探究课后题一
•“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 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 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 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描绘画面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联所展现的画面。
视觉:边塞上血流遍野,染红了泥土,将士的血 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探究诗歌
•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
• 1.一个“满”字,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敌 军依仗人多势众,但守军并不因人少而怯阵, 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2.“夜”照应“日”字,说明交战时间之长。 一个“凝”字表现出了流血之多,以泥土写血 迹,仿佛让人闻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
读出诗意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 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 邀。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我回报天帝说: 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学做诗,枉有 妙句人称道,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 蓬莱三岛去。
描绘画面
•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这一句所呈现的画面。
探究诗歌
• 从用典的角度赏析尾联 •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 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 金招揽天下奇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主将 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寸土必争, 奋死抗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小结
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场面: 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 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 表现出将士们为国效命、战死疆 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寄托 了诗人为国立功的壮志情怀。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读出诗意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 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号角的声 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 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 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 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 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夸张。极言战争时间之长,家书 之珍贵。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家 思乡之情。
尾联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突出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头发越挠越短,满头白发簪不住,刻画了 一个因焦虑、伤感而频频搔头的诗人形象 ,突出诗人伤时、忧国、思家、悲己的心 情。
小结
《春望》这首诗是诗人忧乱伤春之 作。诗的前四句即前半部分是诗人 感时忧国的内容,诗的后四句,是 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 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 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 想望亲人,盼望军官,将前面感时、 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 体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 《春望》这首诗歌,体裁为五言律诗。五言律 诗,简称五律,是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 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 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 成熟于盛唐时期。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 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
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杜甫赴奉先探家,未几,安 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 北上避难,安家于鄜(fú)州。七月,肃宗即位 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途中为贼兵 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 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放,感人 至深。
品味情感
•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 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只 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 种逼人的英气。同时,诗人借古讽今,告诫当 朝统治者要把握时局,不要因轻敌而亡国。
小结
渔家傲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 族,济南(今属山东)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 表,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 女,擅长书、画,通晓金 石,而尤精诗词。
探究诗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你能看
到怎样的战争场面?从哪些字词中看得出来?
“ 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 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我方城池摇摇欲坠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敌 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 生路。
探究诗歌
• 颔联分别从哪两个感官角度写战地气氛? 听觉: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 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 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 诗的颔联写到“花”“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 情?
•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 悲伤落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心惊。 这两句诗以乐景写哀情,借充满生机的花开 鸟啼之景,抒发感时伤世、恨别思亲之情。 (也可从拟人修辞、移情于物等角度)
•诗的颈联以叙事为主,“连三月”“ 抵万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
探究诗歌
诗人在本诗中多处 显现出了自己的 “闲适自得”,请 你找出相应词语或 句子并加以分析。
探究诗歌
•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 呢?
•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 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 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赤壁
杜牧
作者简介
•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 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擅长长篇五 言古诗和七律。
•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 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 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 之作。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作者简介
•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他一生 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 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27岁就 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 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李贺的诗非常 有特色有个性,人称“诗鬼”、“鬼才”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标题中的“行”是标明诗的体裁,乐府的一 种。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 的诗歌体裁。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 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钱 塘湖春行中》的“行”与《雁门太守行》的 “行”不一样,前者是行走。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出诗意
• 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 问我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
处偏远了。 •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不经意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 山间的云气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回家。 •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没有合适的语言
探究诗歌
•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 样写有何作用?
•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 沙而仍未销蚀,诱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正由 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 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 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写作背景
•《渔家傲》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 《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春间,李清 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 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 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探究诗歌
•历史上一般怎样评价赤壁之战?诗人是怎样评 价赤壁之战的?
•周瑜火烧赤壁,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多赞美之词。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 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 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探究诗歌
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 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 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 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 而是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 别出心裁。这两句也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 平和豪爽胸襟: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也会大有 作为。
根据刚才的分析,本诗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对官场的虚饰和奸诈 的厌恶 二、坚守自己的节操 三、获得恬静的心境
Leabharlann Baidu
小结
作业
• 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应习题。 • 同桌互相背诵并默写本首诗。
春望
杜甫
作者简介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 《三吏》《三别》《春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