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综合实践自学考试大纲-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软件工程自考课程内容大纲
(一)课程内容第1节软件工程的产生第2节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生存周期第3节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方法和工具(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1节软件工程的产生1. 软件的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 软件生产的发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3. 软件危机的产生、表现、原因,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 软件工程的定义、性质、目标、内容、面临的问题,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2节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生存周期1. 软件工程过程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 软件生存周期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第3节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方法和工具1.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1.1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定义、重要性,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2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作用、准则,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3 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变换模型、基于知识的模型,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 软件开发方法2.1 软件开发目标,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2 方法的作用和重要性,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3 结构化方法、Jackson方法、维也纳方法、面向对象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 软件开发工具3.1 工具的重要性,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2 工具箱,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3 开发环境,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4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第2章软件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开发计划(一)课程内容第1节可行性研究第2节系统流程图第3节成本--效益分析第4节项目开发计划(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1节可行性研究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要求达到识记的层次。
2.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步骤,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2节系统流程图,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第3节成本--效益分析1.投资回收率达到识记层次。
2.回收期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纯收入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第4节项目开发计划,要求达到识记层次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一)课程内容第1节需求分析的任务第2节结构化分析方法第3节数据流图(DFD)第4节数据字典(DD)第5节加工逻辑的描述第6节 IDEF方法第7节结构化分析方法小结(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1节需求分析的任务1.需求分析的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2.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要求达到领会层次第2节结构化分析方法1.结构化分析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2.结构化分析步骤,要求达到领会层次第3节数据流图(DFD)1.数据流图,要求达到识记层次2.数据流图中的符号、画数据流图注意的事项,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02334 软件工程(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代码:02334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加深对软件工程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熟悉软件工程的规范、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开发,为后继的毕业设计和未来的科学研究及软件开发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含学时、学分要求)32学时,1学分具体要求如下:第1章概论(1学时)要求:(1)了解软件开发的本质(2)了解软件、软件工程、模型等基本概念第2章软件需求与软件需求规格(2学时)要求:(1)了解软件需求和需求规格的基本概念;(2)掌握需求和需求规格的基本特征;(3)掌握需求发现的基本技术和表达规约需求的基本手段;(4)针对一个小型简单的系统,运用合适的需求发现技术,按一定要求的规格说明格式,给出该系统的需求规约第3章结构化方法(5学时)要求:(1)掌握结构化分析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给出小型简单系统的功能模型;(2)掌握结构化设计方法,并基于功能模型给出系统的总体设计;(3)能应用详细设计工具给出若干模块的详细设计。
第4章面向对象方法UML(5学时)要求:掌握在创建系统/产品模型中用于表达信息的基本术以及用于表达模型的用况图、类图、顺序图和状态图。
第5章面向对象方法-RUP(5学时)要求:(1)掌握在创建系统/产品需求获取模型、需求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中的基本活动和任务,并能运用RUP建立小型简单系统的用况模型、需求分析模型,。
(2)了解RUP设计模型的基本结构以及在设计中如何处理共性的非功能需求第6章软件测试(5学时)要求:(1)掌握三种软件测试技术(2)针对小型简单系统创建系统的事物流测试模型(3)针对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运用白盒法测试技术,创建该模块的被测试对象模型,并给出相应的测试用例(4)针对一个简单的程序,运用等价类划分技术创建其测试模型并给出相应的测试用例第7章软件生成周期过程管理(5学时)要求:(1)了解围绕软件开发所需的过程、活动和任务(2)基本掌握一个软件项目的过程规划和监控(3)针对一个小型简单系统的开发,建成该项目的生存周期过程第8章集成化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4学时)要求:掌握过程改善所基于的基本思想,针对开发的CMMI有关“最佳实践”的组织以及两种过程改善的路劲– 能力等级和成熟度等级。
软件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集中实践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
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编码和软件测试等过程。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参与到一个完整的、连贯的、符合软件产业规范的软件开发活动中。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技术及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综合管理、合作开发项目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1. 能够具有创新的态度和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因素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2. 能够结合所选课题背景,结合软件开发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3. 能够利用相关知识对所开发的课题为行业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4.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课题使用行业及团队成员进行课题沟通和合作,使最终的软件更具有实用性和高效性。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表1 本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三)课程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本课程为集中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课程支撑的课程目标设计课题,明确课题内容和要求,指导课程设计整个实施过程,严格课程设计成果考核。
在课程考核环节,根据课程支撑的课程目标选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知识和能力。
总之,本实践课程整个环节充分贯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理念和要求,实现本课程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课程设计题目能够满足该课程的课程目标,学生可以选择教师指定的题目,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拟定课程设计题目,1人1组。
具体内容包括:(1)根据选题要求,进行需求分析;(2)设计系统架构和模块,给出合理的总体和详细设计方案;(3)代码编写与系统测试;(4)整理、撰写课程设计报告;(5)总结设计,进行答辩。
2024年专升本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考试大纲
湖北工程学院2024年专升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正确理解C语言的结构、语法与环境;C语言的基本概念、函数及其调用;各类语句的语法,语义和各种数据类型的使用特点;问题的分析、设计及C语言实现及调试方法,并得到充分的程序设计训练。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运算和程序分为“掌握”和“应用”两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第1章程序设计和C语言考试内容:(1)什么是计算机程序;(2)什么是计算机语言;(3)C语言的发展及其特点;(4)C语言程序的结构;(5)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6)程序设计的任务。
考试要求:(1)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2)掌握:运行C程序的步骤和方法;(3)应用: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屏幕输出程序第2章算法----程序的灵魂考试内容:(1)算法的概念;(2)算法的特性;(3)算法的几种表示方法;(4)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考试要求:(1)了解:最基本的算法;(2)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第3章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考试内容:(1)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2)运算符和表达式;(3)C语句;(4)数据的输入输出;考试要求:(1)掌握: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表示形式,以及定义于基本数据类型之上的各种运算(算术、赋值、关系、逻辑、条件、逗号等);(2)掌握:常量的意义及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常量的表示形式,符合常量的定义与使用,变量的定义及自定义标识符的规范;(3)掌握:混合运算的表达式中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及结合方向;(4)掌握: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规范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考试内容:(1)选择结构和条件判断;(2)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3)if选择控制语句;(4)switch选择控制语句。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大纲视图(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
第一章绪论1.1 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与发展1.2 软件开发的本质1.3 本章小结第二章软件需求与软件需求规约2.1 需求与需求获取2.1.1需求定义2.1.2 需求分类2.1.3 需求发现技术2.2 需求规约2.2.1 需求规约定义2.2.2 需求规约(草案)格式2.2.3 需求规约(规格说明书)的表达2.2.4 需求规约的作用2.3 本章小结第三章结构化方法3.1 结构化需求分析3.1.1 基本术语1.数据流2.数据存储3.数据源和数据谭3.1.2 系统功能模型表示数据流图(Dataflow Diagram)3.1.3 建模过程1.建立系统环境图, 确定系统语境2.自顶向下, 逐步求精, 建立系统的层次数据流图3.定义数据字典数据流条目给出所有数据流的结构定义数据存储条目给出所有数据存储的结构定义数据项条目给出所有数据项的类型定义4.描述加工(1)结构化自然语言(2)判定表(3)判定树3.1.4 应用中注意的问题(1)模型平衡问题(2)信息复杂性控制问题3.1.5 需求验证3.2 结构化设计3.2.1 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目标及其表示(1)Yourdon提出的模块结构图(2)层次图(3)HIPO图2.总体设计步骤(1)变换型数据流图——变换设计(2)事物型数据流图——事物设计3.模块化及启发式规则(1)模块化1)耦合①内容耦合②公共耦合③控制耦合④标记耦合⑤数据耦合2)内聚①偶然内聚②逻辑内聚③时间内聚④过程内聚⑤通信内聚⑥顺序内聚⑦功能内聚(2)启发式规则1)改进软件结构, 提高模块独立性2)力求模块规模适中3)力求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适中4)尽力使模块的作用域在其控制域之内5)尽力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度6)力求模块功能可以预测3.2.2 详细设计1.结构化程序设计2.详细设计工具(1)程序流程图(2)盒图(N-S图)(3)PAD图(Problem Analysis Diagram)(4)类程序设计语言IPO图、判定树和判定表等也可以作为详细设计工具3.3 本章小结第四章面向对象方法——UML 4.1 UML术语表4.1.1 表达客观事物的术语1.类与对象1)类的属性(Attribute)2)类的操作3)关于类语义的进一步表达①详细叙述类的职责(Responsibility)②通过类的注解和/或操作的注解, 以结构化文本的形式和/编程语言, 详述注释整个类的语义和/或各个方法③通过类的注解或操作的注解, 以结构化文本形式, 详述注释各个操作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甚至注释整个类的不变式④详述类的状态机⑤详述类的内部结构⑥类与其他类的协作4)类在建模中的主要用途①模型化问题域中的概念(词汇)②建立系统的职责分布模型③模型化建模中使用的基本类型2.接口(Interface)(1)采用具有分栏和关键字《interface》的矩形符号来表示(2)采用小圆圈和半圆圈来表示3.协作(Collaboration)4.用况(Use Case)5.主动类(Action Class)6.构件(Component)7.制品(Artifact)8.节点(Node)4.1.2 表达关系的术语1.关联(Association)(1)关联名(Name)(2)导航(3)角色(Role)(4)可见性(5)多重性(Multiplicity)(6)限定符(Qualifier)(7)聚合(Aggregation)(8)组合(Composition)(9)关联类(10)约束①有序(ordered)②无重复对象(set)③有重复对象(bag)④列表(list)或序列(sequence)⑤只读(readonly)2.泛化(Generalization)①完整(Complete)②不完整(Incomplete)③互斥(Disjoint)④重叠(Overlapping)3.细化(Realization)4.依赖①绑定(Bind)②导出(Derive)③允许(Permit)④实例(InstanceOf)⑤实例化(Instantiate)⑥幂类型(Powertype)⑦精化(Refine)⑧使用(Use)可模型化以下各种关系(1)结构关系1)以数据驱动2)以行为驱动(2)继承关系(3)精化关系(4)依赖关系4.1.3 表达组合信息的术语——包1)访问(Access)2)引入(Import)4.2 UML模型表达格式1.类图(Class Diagram)(1)模型化待建系统的概念(词汇), 形成类图的基本元素(2)模型化待建系统的各种关系, 形成该系统的初始类图(3)模型化系统中的协作, 给出该系统的最终类图(4)模型化逻辑数据库模式2.用况图(Use Case Diagram)所包含的内容(1)主题(Subject)(2)用况(Use Case)(3)参与者(Actor)(4)关联、泛化与依赖模型化工作1)关于系统/业务语境的模型化①系统边界的确定②参与者与用况的交互③参与者的语义表达④参与者的结构化处理2)关于系统/业务需求的模型化①确定系统/业务的基本用况②用况的结构化处理③用况的语义表达3.状态图(1)状态1)名字2)进入/退出效应(Effect)①entry②exit③状态内部转移3)do动作或活动4)被延迟的事件(2)事件1)信号(Signal)事件2)调用(Call)事件3)时间事件4)变化事件(3)状态转移①源状态②转移触发器③监护(guard)条件④效应(effect)⑤目标状态实际应用中, 使用状态图的作用①创建一个系统的动态模型②创建一个场景的模型4.顺序图(1)术语解析1)消息2)对象生命线3)聚焦控制(the Focus of Control)(2)控制操作子1)选择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Optional Execution)2)条件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Conditional Execution)3)并发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Parallel Execution)4)迭代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Iterative Execution)4.3 本章小结第五章面向对象方法——RUP5.1 RUP特点1.以用况为驱动2.以体系结构为中心3.迭代增量式开发5.2 核心工作流5.2.1 需求获取1.列出候选需求2.理解系统语境(1)业务用况模型(2)业务对象模型3.捕获系统功能需求(1)活动1: 发现并描述参与者(2)活动2: 发现并描述用况(3)活动3: 确定用况的优先级(Priority)(4)活动4: 精化用况(5)活动5: 构造用户界面原型1)用户界面的逻辑设计2)物理用户界面的设计3)开发用户界面原型并演示为了执行该用况, 用户怎样使用该系统(6)活动6: 用况模型的结构化5.2.2 需求分析1.基本术语(1)分析类(Analysis Class)1)边界类(Boundary Classes)2)实体类(Entity Classes)3)控制类(Control Classes)(2)用况细化(Use Case Realization)(3)分析包(Analysis Package)2.分析模型的表达3.分析的主要活动(1)活动1: 体系结构分析(Architectural Analysis)1)任务1: 标识分析包2)任务2: 处理分析包之间的共性3)任务3: 标识服务包4)任务4: 定义分析包的依赖5)任务5: 标识重要的实体类6)任务6: 标识分析包和重要实体类的公共特性需求(2)活动2: 用况分析1)任务1: 标识分析类①标识实体类②标识边界类③标识控制类2)任务2: 描述分析(类)对象之间的交互(3)活动3: 类的分析1)任务1: 标识责任2)任务2: 标识属性①关于实体类属性的标识②关于边界类属性的标识③关于控制类属性的标识3)任务3: 标识关联和聚合①关于关联的标识②关于聚合的标识③关于泛化的标识(4)活动4: 包的分析4.小结(1)关于分析模型1)分析包2)分析类3)用况细化(2)关于分析模型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3)用况模型和分析模型比较(4)分析模型对以后工作的影响1)对设计中子系统的影响2)对设计类的影响3)对用况细化[设计]的影响5.2.3 设计1.设计层的术语(1)设计类(Design Class)(2)用况细化[设计](3)设计子系统(4)接口(Interface)2.设计模型、部署模型以及相关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1)设计模型及其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1)子系统结构2)对体系结构有意义的设计类3)对体系结构有意义的用况细化[设计](2)部署模型及该模型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3设计的主要活动(1)活动1: 体系结构的设计1)任务1: 标识节点和它们的网络配置2)任务2: 标识子系统和它们的接口①标识应用子系统②标识中间件和系统软件子系统③定义子系统依赖④标识子系统接口3)任务3: 标识在体系结构方面有意义的设计类和它们的接口4)任务4: 标识一般性的设计机制①标识处理透明对象分布的设计机制②标识事务管理的设计机制(2)活动2: 用况的设计1)标识参与用况细化的设计类2)标识参与用况细化的子系统和接口(3)活动3: 类的设计1)任务1: 概括描述设计类2)任务2: 标识操作3)任务3: 标识属性4)任务4: 标识关联和聚合5)任务5: 标识泛化6)任务6: 描述方法7)任务7: 描述状态(4)活动4: 子系统的设计1)任务1: 维护子系统依赖2)任务2: 维护子系统所提供的接口3)任务3: 维护子系统内容4.RUP设计小结1)RUP设计的突出特点2)关于RUP的设计方法①给出用于表达设计模型中基本成分的4个术语, 包括子系统, 设计类, 接口, 用况细化[设计]②规约了设计模型的语法, 指导模型的表达③给出了创建设计模型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指导3)RUP的设计模型①设计子系统和服务子系统②设计类(其中包括一些主动类), 以及他们具有的操作、属性、关系及其实现需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考核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考核大纲(一)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汉字输入1 计算机显示属性的设置、汉字输人法的添加和删除方法2 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设置方法3 熟悉资源管理器的用途,掌握文件管理如创建新文件夹、创建新文件,文件及文件夹的移动、复制、查找、删除等操作方法4 能正确进行桌面、窗口、菜单栏、工具栏、对话框等操作5 会正确使用一种汉字输人法(二)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 文档的创建、打开、编辑、查找、替换、保存、关闭等基本编辑方法2 文字格式、段落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以及边框和底纹等文本格式的编排方法3 自动制表、手工制表的方法,并能对表格及表中内容进行调整和设置4 在文档中的指定位置插入图片并进行图文混排的方法5 常用页面格式的设置方法,以及页面效果的预览方法6 熟悉打印设置及文档的打印方法(三)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1 表格创建、数据输入和编辑方法2 工作表和工作簿的管理方法3 能对工作表中表格格式及内容进行灵活的设置4 工作表中几个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5 表格中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方法6 图表的生成及编辑方法(四)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1 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编辑、保存、播放、关闭等基本操作方法2 动画效果设定、幻灯片切换、动作按钮添加、超级链接设定等操作方法3对演示文稿中的文字对象及图形对象进行编辑的方法4幻灯片的演示方法、常用的页面格式的设置方法以及演示文稿的打印及打包方法(五)因特网接、浏览网页和电子邮件的收发1 拨号接入因特网的方法2 应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的方法3 IE浏览器属性的设置方法4 电子邮件的发送、查找、阅读以及回复、转发的方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考核大纲(一)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VFP应用中的一些基础知识1 了解VFP命令的语法结构2 了解C、N、D、L、M、G六种数据类型的数据表示形式及区别3 部分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4 了解常量和变量的类型、区别及应用方法5 熟悉各类运算符的含义及使用方法,能根据要求组成合法的表达式6 熟悉命令中记录范围的表示方法7 能正确使用FOR和WHILE表示相应的命令条件(二)能熟练使用下列VFP中的常用命令1 创建数据表、打开数据表、关闭数据表命令2 数据输人、数据添加、数据表内容显示命令3 浏览表结构、修改表结构、表结构复制命令4 数据表内容修改、数据表内容浏览、数据表复制命令5 记录指针定位、跳转,记录的逻辑删除、恢复、物理删除命令6 数据表记录的排序、索引及查询命令7 数据表中的记录分类统计命令8 数据表中数据的求和、求平均值、汇总命令(三)熟悉应用程序中的专用命令并能编制简单的VFP应用程序1 程序文件的建立、修改、运行及调试2 系统设置命令的使用3 INPUT、WAIT、ACCEPT键盘输人命令的使用4 IF分支语句、CASE分支语句DOWHILE循环语句的使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实践考核大纲(一)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汉字输入1 计算机显示属性的设置、汉字输入法的添加和删除方法2 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设置方法3 熟悉资源管理器的用途,掌握文件管理如创建新文件夹尼建新文件,文件及文件夹的移动、复制、查找、删除等操作方法4 能正确进行桌面、窗口、菜单栏、工具栏、对话框等操作5 会正确使用一种汉字输人法(二)Word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 文档的创建、打开、编辑、查找、替换、保存、关闭等基本编辑方法2 文字格式、段落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以及边框和底纹等文本格式的编排方法3 自动制表、手工制表的方法,并能对表格及表中内容进行调整和设置4 在文档中的指定位置插人图片并进行图文混排的方法5 常用页面格式的设置方法,以及页面效果的预览方法6 熟悉打印设置及文档的打印方法(三)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1 表格创建、数据输入和编辑方法2 工作表和工作簿的管理方法3 能对工作表中表格格式及内容进行灵活的设置4 工作表中几个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5 表格中数据的计算用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方法6 图表的生成及编辑方法(四)公文管理信息系统(VFP的应用)l 掌握数据表的建立、浏览、编辑、修改的操作命令2 掌握数据表记录的逻辑删除、恢复、物理删除命令3 掌握数据表记录的排序、索引命令、查询命令4 掌握数据表记录的统计命令,数据表中数据的求和、求平均值、汇总命令5 了解程序文件的建立、修改及运行方法6 理解系统设置命令、键盘输入命令、分支语句和循环语句的含义(五)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应用1 能正确使用IE进行网上浏览2 能对IE浏览器的属性进行设置3 掌握电子邮件的发送、查找、阅读以及回复、转发的方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理(工)实践考核大纲实验报告学号:姓名:仪器序号:实验日期学院: 专业:班级:教师签字:预习情况: 操作能力:实验报告:实验纪律: 总成绩:实验题目:仪器用具: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1、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实验原理测量中依据的主要公式,注明公式中各量的主含义,公式成立所应满足的实验条件等;2、画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3、仪器操作步骤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数据表格与数据处理:(1、用钢笔或油笔记录实验数据;2、记录中应有仪器编号、规格及完整的原始数据;3、完成数据计算、绘制曲线及误差分析;4、写明实验结果。
2023年自考专业部分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员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员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考试内容:(1)计算机科学基础-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软件与硬件-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数据结构与算法(2)计算机编程- C语言程序设计- Java程序设计- Python程序设计- Web前端开发技术-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3)计算机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二、课程名称:工商管理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员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员具备较强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考试内容:(1)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概论- 组织行为学-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2)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基础- 财务报表分析- 成本管理与控制- 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 资本运作与融资策略(3)运营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供应链管理- 项目管理-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创新与创业管理三、课程名称:法学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员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员具备较强的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考试内容:(1)法学基础理论-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法学(2)法律实务操作- 法律文书写作与审查- 法律调查与取证- 法律诉讼与仲裁- 法律咨询与服务- 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
2024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
1、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以下哪项活动主要用于确定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A. 系统分析B. 系统测试C. 系统部署D. 系统维护(答案)A2、下列哪种设计模式主要用于创建一个对象的接口,让该对象的子类可以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A. 工厂方法模式B. 单例模式C. 原型模式D. 建造者模式(答案)A3、在面向对象编程中,以下哪个概念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通信?A. 封装B. 继承C. 多态D. 消息传递(答案)D4、下列哪种工具通常用于软件项目的版本控制和协作开发?A. JIRAB. GitC. JenkinsD. Docker(答案)B5、在软件架构设计中,以下哪项原则强调系统应该设计成多个层次,每层只对上一层提供服务?A. 开闭原则B. 依赖倒置原则C. 单一职责原则D. 分层原则(答案)D6、下列哪种测试类型主要用于验证软件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A. 单元测试B. 集成测试C. 系统测试D. 验收测试(答案)D7、在敏捷开发方法中,以下哪个角色负责协调团队工作,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A. 产品负责人B. Scrum MasterC. 开发工程师D. 测试工程师(答案)B8、下列哪种算法常用于解决最短路径问题?A. 冒泡排序B. 迪杰斯特拉算法C. 快速排序D. 二分查找(答案)B9、在数据库设计中,以下哪项活动涉及将概念数据模型转换为物理数据模型?A. 需求分析B. 逻辑设计C. 物理设计D. 数据字典编写(答案)C。
24年软考 软件设计师 考试大纲
24年软考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
2024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 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2. 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3. 熟悉数据库与网络基础知识。
4. 熟练掌握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和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
计语言(如C++或Java)。
5. 熟悉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6. 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工具和方法,熟悉软件设计的标准和规范。
7. 熟悉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8. 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编程等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核心概念和技术。
9. 能够编写高质量的代码,按照要求进行软件设计和文档编写。
10.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要求,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规格说明书等相应的文档,组织和指导程序员编写、调试程序,并对软件进行优化和测试,开发出符合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高质量软件;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大纲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软件专业《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践)》自学考试大纲
软件技术专业应用本科《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践)》自学考试大纲(试用)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特点和设置目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践)》课程是与《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所对应的一门实践课。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使应考者在比较全面地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关系数据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使用技术,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知识,具备设计基于SQL Server 2000的C/S和B/S 体系结构的关系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基本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使用技术;2.掌握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技术;3.具备设计基于C/S模式和B/S模式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基本能力;4.完成一个综合应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课程设计。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部分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实验实验1 SQL Server 2000管理工具的使用(一)实验内容1. 安装和配置SQL Server 2000运行环境2. 企业管理器的使用3. 查询分析器的使用(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 安装和配置SQL Server 2000运行环境,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2. 企业管理器的使用,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3. 查询分析器的使用,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实验2 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一)实验内容1. 创建数据库2. 创建表3. 表的更新4. 数据的更新(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 创建数据库,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2. 创建表,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3. 表的更新,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4. 数据的更新,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实验3 数据库查询(一)实验内容1. 使用查询分析器查询2. 简单查询3. 连接查询4. 嵌套查询(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 使用查询分析器查询,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软件专业《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践)》自学考试大纲
软件技术专业应用本科《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践)》自学考试大纲(试用)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特点和设置目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践)》课程是与《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所对应的一门实践课。
Java语言具有面向对象、与平台无关、安全、稳定和多线程等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使应考者对使用Jav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基本掌握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为今后各种应用编程特别是网络编程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和综合实训,达到如下目标:1.进一步理解Java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特征;2.熟练掌握Java平台的使用;3.掌握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如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输入输出操作和文件操作等以及线程的使用和异常处理等;4.具备用Java语言开发一个小的应用系统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部分实验实验1 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一)实验内容1. 安装和配置Java运行环境2. 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3. Java程序的编译及其运行(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 安装和配置Java运行环境,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2. 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要求达到“初步掌握”层次。
3. Java程序的编译及其运行,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实验2 GUI程序设计(1)(一)实验内容1. 创建窗口与Swing使用2. 对话框使用3. 菜单与工具栏的使用4. 组件的简单使用(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 创建窗口与Swing使用,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2. 对话框使用,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3. 菜单与工具栏的使用,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4. 组件的简单使用,要求达到“基本掌握”层次。
实验3 GUI程序设计(2)(一)实验内容1. 布局方法2. 树和表格组件使用3. 父子窗体的实现(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 布局方法,要求达到“基本掌握”层次。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践自学考试大纲
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应用本科)《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践)自学考试大纲(试用)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特点和设置目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践)课程是与《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所对应的一门实践课。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使应考者加深理解本专业所必需的软件及硬件的基础知识,帮助应考者掌握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代码编译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基本素质。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如下目标:1.基本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简单应用;2.基本掌握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应用技术;3.初步掌握开发一个简单的编译器;4. 熟悉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环境,基本掌握常用的网络应用技术。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实验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一)实验内容1. 熟悉DEBUG有关命令的使用方法2.利用DEBUG验证相关汇编指令3. 利用DEBUG调试汇编程序段(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 熟悉DEBUG有关命令,要求达到“熟练掌握”层次。
2. 利用DEBUG验证相关汇编指令,要求达到“基本掌握”层次。
3. 利用DEBUG调试程序段, 要求达到“初步掌握”层次。
实验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二)(一)实验内容1. 循环程序设计2.分支程序设计3. 子程序设计(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 循环程序设计,要求达到“基本掌握”层次。
2. 分支程序设计,要求达到“基本掌握”层次。
3. 子程序设计, 要求达到“初步掌握”层次。
实验3 操作系统实验(一)(一)实验内容1. Linux系统的常用基本操作2.Linux系统的文件和权限管理3. Linux系统下的C语言的使用(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 Linux系统的常用基本操作,要求达到“基本掌握”层次。
2.Linux系统的文件和权限管理,要求达到“初步掌握”层次。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2024年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2024年第一章:考试概述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为了评估从事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关工作的人员专业水平而设立的考试。
该考试旨在确保参与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应对现代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开发领域的挑战。
本大纲将对2024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进行全面介绍。
第二章:考试范围本章节将详细列出2024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软件工程与开发: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等环节;- 数据库与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与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内容;- 网络与通信技术:包括网络协议、网络架构、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嵌入式系统:包括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硬件与软件集成等内容;-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包括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章:考试要求本章节将详细介绍考试对参与者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理论知识掌握:参与者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理论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算法等;- 实践操作能力:参与者应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测试和维护;- 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参与者应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参与者应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并能在实际项目中发挥作用。
第四章:考试内容与形式本章节将具体介绍2024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笔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形式,涵盖考试范围内的各个主题;- 上机实验:参与者需要完成一系列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开发有关的实际操作任务,以验证其实践能力;- 项目实践:参与者需要参与一个实际项目,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环节,并撰写相关文档;- 考试时间与地点:考试时间和地点将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参与者需按时参加考试。
2024年秋10月软件工程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秋10月软件工程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CMMI组织过程改善的成熟度等级中的2级是______。
A.已执行级B.已定义级C.已管理级D.已定量管理级2、类的状态机一般有几种不同的运行状态,其中处于等待接收事件,接收处理完事件后又进入等待状态,通常采用______。
A.IdleB.InitializingC.CommandD.Active3、软件生存周期是指______。
A.开发软件的全部时间B.使用软件的全部时间C.开发和使用软件的全部时间D.从形成概念开始到最后淘汰让位于新的软件产品的时间4、使用用况图可以实现业务建模和系统建模,而得到业务模型和系统模型之间具有的关系是______。
A.整体/部分B.一般/特殊C.功能/过程D.静态/动态5、下列可用于概念模型和软件模型的动态结构的是______。
A.类图B.对象图C.部署图D.用况图6、软件结构化设计中,支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详细设计,并且能够以一种结构化方式严格地控制从一个处理到另一个处理的转移,这个详细设计工具是______。
A.PAD图B.程序流程图C.DFD图D.N-S图7、RUP的分析类包括边界类、实体类和______。
A.子类B.控制类C.父类D.活动类8、下列不属于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是______。
A.可重复的B.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C.完整的D.一致的9、“与所规约的系统执行之间的偏差”是指______。
B.失效C.故障D.误差10、RUP中,用于捕获系统语境中的一些重要领域对象,其中领域对象表达系统工作环境中存在的事物或发生的事件,领域模型一般采用______。
A.PAD图B.流程图C.类图D.N-S图11、黑盒测试技术又称为功能测试技术,包括事务处理流程技术、定义域测试技术和______。
A.路径测试技术B.用例测试技术C.状态测试技术D.结构测试技术12、软件测试中,白盒测试技术依据的是程序的______。
00899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实践)课程代码:00899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互联网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并掌握数据库技术、HTML 语言和动态网页技术的基本应用。
为今后走向企业信息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同时,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素质基础。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含学时、学分要求)1、熟悉互联网软件开发的过程以及各个开发阶段具体含义和内容等知识。
2、熟悉UML 建模语言在软件开发中的运用。
3、熟悉常用的 web 数据库、数据库设计和 SQL 的运用。
4、熟悉 II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5、熟悉HTML 语言的构成元素以及运用。
6、熟悉文档对象模型(DOM)以及样式表(CSS)的运用。
7、熟悉 以及 JSP 动态网页技术的运用。
8、熟悉PHP的语法以及访问 MySQL 数据库的基本步骤。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实践课程3学分,建议总课时54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三、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考教材指定教材:杨云主编,《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2012年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10月。
参考教材:莫振杰,《HTML CSS JavaScript基础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
四、实践(技能)考核的场所、设备、师资要求1、学习场所按教学标准班(40人∕班)教学场所应满足以下要求:3、师资要求由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培训,具有软件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指导该实践课程。
五、实践(技能)考核的项目名称、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
1、考核目标(1)能使用UML 用例图描述项目的功能需求。
(2)能根据项目功能需求设计数据库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独立本科段)软件综合实践(6371)自学考试大纲复旦大学编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组编二OO五年十一月软件综合实践课程(6371)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本课程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综合性的软件实践课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当前对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而设置的,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需要着重培养与考核应考者对软件专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的能力,即需要有从事软件工作任务时的动手能力以及相应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因此,必须有一类综合性的软件实践课程予以保证。
软件综合实践课程将根据软件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特点,在应考者已完成相应单门课程的实习或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最近流行的或者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技术的实际需要,选择其中某一方面的典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要求作为课题实例,经适度缩小规模或者选择其中的部分典型内容后,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实践。
在本课程中应考者所选定需要完成的作业,具有综合性,典型性和实践性。
通过完成软件综合实践作业,应能反映出开发与设计相应领域软件的基本方法、技术和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相应软件的应用背景和环境的分析与设计的初步能力,也能反映出使用当代流行工具或CASE开发环境等从事实际软件实现的动手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通过课程内容的自学和综合作业指导,密切联系软件任务开发的实际,领会和掌握相应软件开发所需要的综合知识、思路和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完成有一定质量的某类软件综合实践大作业,应考者所完成的一个综合大作业应能体现出在当前软件开发工作中实际需要的基本能力。
考虑到当代软件应用的广泛性和变动性,又要能体现出培养软件人才需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与练好基本功,并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软件综合实践课程将分成为两个大类,它们分别是:1.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2. 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应考者可以从中选择某一大类进行自学和接受指导,以下一节将会分类叙述各大类的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本课程采用分成大类自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软件综合实践的质量和考虑到软件领域的代表性,这里所选择的大类针对性地对应于当前最主要的系统软件和最流行的应用软件,相应课题的开发和设计将能反映出当代软件项目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主要能力要求。
(三) 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在学习本门课程前,要求应考者有一定的编制程序的能力和实践,因此,必须已较好地学习过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作为基础。
为了在本课程中体现软件实践的综合性,在自学本课程前要求已学习过软件专业中必修的几门相应的主干课程,如: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编译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在这些课程学习和实习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设计与实现本课程中的软件综合实践作业。
本课程不同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在课程内将会根据应考者所选择的不同作业大类,进一步提供完成某大类软件综合实践作业所需要的相应补充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学习,也会提供完成作业所必要配套的软件设计与开发工具或者CASE环境的学习与使用指导。
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和较有效地指导应考者胜任软件综合实践作业的任务。
在某种意义上说,软件综合实践的作业将会构筑起在各单门课程的实习或实验与最终毕业论文之间的一座坚实的桥梁。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为了提高软件综合实践的质量和考虑到软件领域的代表性,软件综合实践课程将分成四个大类,应考者可以选择某一大类进行学习。
以下将从两个大类分述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这两个大类分别是:(1)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2)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第一部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类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一)课程的性质与学习目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类软件综合实践课程是软件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程。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能用VISIO等工具实现信息系统的设计。
能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库应用技术,具备从事数据库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设置要求和主要内容1、进一步深入理解信息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信息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的原理。
2、掌握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设计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工作内容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3、掌握信息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的典型方法以及数据库设计等。
4、能用VISIO实现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实施和维护,并具有数据库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
5、能利用工具绘制实体联系图(ERD)或类图。
在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原则的同时,密切结合实际,在所学理论方法的应用中,多实践、多练基本功,自觉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特点由于本课程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本专业对于课程设置的要求是,强调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该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应用性方面除了系统地介绍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外,还介绍了客户机/服务器、数据仓库、数据库互联技术等先进技术。
(四)考核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在应用中,具有分析和解决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以及维护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并能运用某些工具实现一个应用的开发过程。
同时具有设计数据库,操纵数据库的能力。
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类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一)课程的性质与学习目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类软件综合实践课程属于软件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程。
根据当前网络应用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本课程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软件工程与信息系统等多方面的知识,掌握基于WEB的网络应用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基本方法与主要技能,并能用动态服务器页面等技术与工具实现系统的设计,能结合后台数据库的基本应用技术,具备从事基本网站设计与实现的动手能力和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系统初步开发和运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设置要求和主要内容1、进一步深入理解基于WEB的多层结构的网络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网络信息系统设计思路,以及WWW 与数据库的连接与操作的基本原理。
2、学习和理解组建一个网站所需要的基本软硬件配置、基本思路和实施原则,学习网页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方法,学习用户与网站间的数据交换,了解网站安全的基本知识。
3、理解与掌握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在网络应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理解与掌握SQL Server类数据库的操作与应用的典型方法,以及T-SQL有关的功能特点和应用技巧。
4、掌握一类面向对象的动态交互页面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并能以此类工具或开发环境进行编程,从事必要的有关组件的开发和实现,实施基于WEB 方式下的数据库操作(如WEB数据库数据编辑,记录的增加、删除与修改,以及WEB数据库的数据查询等)。
5、能综合以上所述的课程内容,完成一个软件综合实践作业,实现一个小型的、基于WEB的网络应用系统的基础课题的开发和设计,并能考虑到实用性、安全性与基本功能的实现效率。
在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原则的同时,密切结合实际,在所学理论方法的应用中,多实践、多练基本功,自觉培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特点本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该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先进性与现实的实用背景。
除了需要系统地介绍采用某类工具和使用环境与SQL Server数据库结合在一起进行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外,还将密切联系当前常用的各类流行的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网络与数据库互联技术等先进网络应用系统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
(四)考核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当前流行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经历该大类某个综合作业的实践,能对常规的简单网站进行必要的软硬件配置与构建,并能运用某些工具软件具体实现一个基于WEB的网络应用小系统的开发过程。
从中考核应考者分析和开发B/S信息应用系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还要求能结合服务器端脚本(Script)的实现,具有设置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库服务器与操纵数据库的初步能力。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提法的说明遵循与参照软件专业其他课程同样的提法作为依据。
(二)自学主要参考书参考书:各相关课程教材。
(三)课程学分本课程教学时数为21学时。
本课程为2学分,含综合实践作业在内。
综合实践作业的实践报告每年5月15日或11月15日交主考学校。
(四)软件综合作业的基本指导要求1、在自学本课程前要求已学习过软件专业中必修的几门相应的主干课程,如: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编译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
2、建议由专门领域的教师分工指导相应大类应考者的综合作业,保证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水平。
3、所选择的作业课题应强调实用性和一定的先进性。
即应该与实际软件任务的开发有着同样的思路与方法,不应采用已经被淘汰或过时的工具或平台实现课题的工作。
4、软件综合实践的考核应在主考学校或主考学校所指定的单位进行。
5、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良好的开发风范和严肃踏实的科学作风。
6、所采用的软件工具、平台和使用的CASE环境等要保证版权保护,根据需要及时加强建设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