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2019年精选文档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一、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与类型划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
现实社会思想多元化、行为多样化中常常导致一些道德标准失范,价值评判失衡,违法犯罪上升的现象。
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样式的道德行为规范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影响着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常常使他们出现各种越轨行为。
因此,增强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认识和控制,帮助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是高校乃至社会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越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
越轨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教育大辞典》将其界定为“违反一定社会的行业准则、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的行为。
”在社会学中,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犯罪、违法及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它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
大学生越轨行为主要指作为其特殊身份,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过程中违反学校的纪律、规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完全属于消极的、被社会否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法犯罪,以及自杀等行为。
从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常见的大学生越轨行为有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和伤害自我的越轨行为。
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包括“买饭插队”、“在教学区或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课桌上乱画”、“两性关系不检点”等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包括“逃课”、“迟到”、“考试作弊”、“留宿异性”、“酗酒”、“赌博”等行为;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包括“打架斗殴”、“卖淫嫖娼”、“盗窃”、“抢劫”、“网络违法”等行为;伤害自我的越轨行为包括“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
解码青少年的反叛行为原因与对策
解码青少年的反叛行为原因与对策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极具挑战性的阶段,反叛行为常常会在这个时期出现。
了解青少年反叛行为的原因以及有效的对策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少年反叛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针对这些行为的应对策略。
青少年反叛行为的原因
1.自我认同与独立性
青少年期是自我认同和独立性建立的时期,他们渴望获得自主权和掌控权,反叛行为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独立的意愿。
2.沟通障碍
家长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不畅可能导致青少年选择反叛作为表达情绪和需求的方式。
3.社交压力
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和社交压力也是青少年产生反叛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可能试图通过反叛来获取认同感。
应对青少年反叛行为的对策
1.建立良好沟通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倾听青少年的想法和需求,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让青少年感受到支持和理解。
2.提供积极引导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态度。
3.建立信任与尊重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与青少年建立互信关系,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同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共同面对成长中的困难和挑战。
青少年反叛行为是正常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供积极的引导和建立信任与尊重的关系,可以帮助青少年度过这一阶段,培养出健康积极的人格和态度。
愿家长和教育者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和耐心引导,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初中生“越轨”行为初探
初中生“越轨”行为初探〔摘要〕初中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朝气蓬勃,思维敏捷,但也承受着理想与现实、激情与理智、自由与纪律、内化与外塑等各种矛盾的撞击,在这些矛盾的作用下,他们出现了各种越轨行为,其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和矫正?〔关键词〕初中生越轨行为预防矫正初中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朝气蓬勃,思维敏捷,但也承受着理想与现实、激情与理智、自由与纪律、内化与外塑等各种矛盾的撞击,在这些矛盾的作用下,他们出现了各种越轨行为,其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和矫正?1初中生越轨行为的特点1.1模仿性。
初中生对外界事物的分辨性较差,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初中生的影响比较大。
他们或多或少的会接触到一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东西。
模仿其中的镜头或者网络游戏中的虚拟场景,把现实当做了虚拟世界,仿照游戏中的情景对同学施以暴力,直到这位同学趴在地上没有了还击的力气才才肯罢手。
还有些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化妆,穿衣,觉得是潇洒、漂亮的表现。
有一个男生,看见成年人喝酒很有派头,就买了一瓶白酒,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饮而尽,没有几分钟就倒地呼呼大睡,包级领导走到他跟前,摇了他一下,他睁开醉眼看了一下,仍然烂醉如泥。
而他自己感觉不到这是一种越轨行为,其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初中生行为规范的要求。
1.2刺激性。
初中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有时会萌发出许多畸形心理。
为了满足欲望,他们常常会选择一些特殊的方式来刺激自己。
有一个男生,在学校搜查管制刀具时,在其书包里搜出了一把匕首,老师问他原因时,他回答说是好奇。
还有些同学给代课老师全部起了绰号,在街道碰到老师会大声喊叫其绰号,觉得刺激,过瘾。
个别男生会把毛毛虫捉来悄悄放到女同学的笔袋里,等到女同学打开笔袋看到是吓傻或者尖叫时,他就觉得很刺激,浑然不知这是越轨行为。
1.3社会性。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初中生年龄小,不谙世事的特点,来引诱,诱惑他们做一些违法违纪的坏事。
关于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思考
VS
后果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后果也是多方面的。例 如,受到学校处分、开除学籍、留校察看 等惩罚;受到社会歧视和排斥,难以融入 社会;甚至可能会面临法律追究和刑事处 罚等。因此,对于青少年越轨行为,必须 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及时采取有效的 干预措施,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02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
展和完善。
影响因素和机制
03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复杂,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
了解。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跨文化研究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青少年越轨行为在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预防和干预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针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预防 和干预措施,以减少青少年犯罪和社会不稳定性。
法律和政策
需要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法律和政策,为青少年提供 更好的法律保护和支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家庭结构
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不完整 的家庭结构可能导致青少年缺 乏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容易引
发越轨行为。
家庭教育
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不当,或 是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引导,可 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行为 问题。
家庭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经常吵 架或冷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进而引发越轨行为。
关于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思考
2023-10-27
contents
目录
• 青少年越轨行为概述 •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分析 •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干预措施 •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预防与教育 •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矫治与治疗 •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青少年越轨行为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青少年越轨问题
青少年越轨问题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浅谈青少年的越轨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内容摘要: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复兴的道路,很多家庭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许多家庭忙于工作,却疏于孩子的教养问题,尤其是在1990年之后的新生代,很多青少年出现了很多社会越轨问题。
基于越轨行为的二重性和类型以及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追溯其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支柱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应该找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所在,并对其采取控制和引导的措施,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使社会多了一份和谐发展的力量,祖国才能越发展越好。
关键词:青少年越轨行为社会控制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越轨行为具有反常型越轨和不遵从性越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越轨行为是一个中性词,对于社会越轨行为的理解我们不应该有所偏颇,应该全面理解社会越轨行为的含义。
要全面理解社会越轨行为,就要理解越轨行为的相对性。
越轨行为的相对性体现在:第一,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在不同的社会里面对于不同的社会规范的评判;第二,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社会规范的评判;第三,越轨行为是指在不同的场景之下的一种行为被接受的程度;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因为行为主体的社会地位而不同;第五,越轨行为是指对同一种行为,人们有不同的认知。
可以说,越轨行为就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越轨就没有社会生活。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和青年的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期之后,成人之前。
青少年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危害的行为。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城市化改革过程,青少年群体出现了很多越轨行为,导致出现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例如社会青少年的犯罪率在连年攀升。
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影响因素
汇报人:日期:•青少年网络越轨概述•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心理因素•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家庭因素•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学校因素•青少年网络越轨的社会因素目•青少年网络越轨的预防与干预措施录青少年网络越轨概述定义类型定义与类型现状趋势青少年网络越轨的现状与趋势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破裂。
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心理因素自我意识增强心理发展特点情绪波动大社交需求增加对网络的认知偏差一些青少年可能对网络的作用和影响存在认知偏差,他们过度依赖网络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了网络的负面影响。
这种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网络上表现出越轨行为。
对越轨行为的认知偏差一些青少年可能对什么是越轨行为存在认知偏差,他们可能认为在网络上的一些不良行为是可接受的或者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的严重性。
这种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网络上表现出越轨行为。
认知偏差与网络越轨情绪调节与网络越轨通过越轨行为来调节情绪对情绪的认知偏差自我认同与网络越轨通过越轨行为来寻求自我认同一些青少年可能通过在网络上表现出越轨行为来寻求自我认同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例如通过发表反社会言论、参与网络暴力等行为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这种自我认同的需求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网络上表现出越轨行为。
对自我认同的认知偏差一些青少年可能对自我认同的作用和影响存在认知偏差,他们可能认为通过表现出越轨行为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尊重或者忽视自我认同的负面影响。
这种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网络上表现出越轨行为。
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越轨030201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子女易感到孤独和无助,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求安慰和归属感,增加网络越轨的风险。
高亲密度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密,能够给予子女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有助于减少网络越轨行为。
低亲密度家庭家庭亲密度与网络越轨VS富裕家庭子女可能面临更多的诱惑和压力,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和行为偏差,增加网络越轨的风险。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2019年精选文档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一、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与类型划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
现实社会思想多元化、行为多样化中常常导致一些道德标准失范,价值评判失衡,违法犯罪上升的现象。
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样式的道德行为规范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影响着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常常使他们出现各种越轨行为。
因此,增强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认识和控制,帮助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是高校乃至社会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越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
越轨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教育大辞典》将其界定为“违反一定社会的行业准则、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的行为。
”在社会学中,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犯罪、违法及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它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
大学生越轨行为主要指作为其特殊身份,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过程中违反学校的纪律、规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完全属于消极的、被社会否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法犯罪,以及自杀等行为。
从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常见的大学生越轨行为有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和伤害自我的越轨行为。
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包括“买饭插队”、“在教学区或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课桌上乱画”、“两性关系不检点” 等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包括“逃课”、“迟到”、“考试作弊”、“留宿异性”、“酗酒”、“赌博”等行为;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包括“打架斗殴”、“卖淫嫖娼”、“盗窃”、“抢劫”、“网络违法”等行为;伤害自我的越轨行为包括“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
浅谈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青年与社会
浅谈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宋春 雪
( 齐齐哈 尔林业学校 ,黑龙江 齐齐哈 尔 1 6 1 0 0 0 )
【 摘
要】 新时期的青少年越轨行为逐渐的增多,这将在很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发展。从青少年在新时期越轨行为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所表 现 出来的特点入手 ,分析 了青 少年越轨行为 出现的原 因,同时,针对这 些原 因提 出了一定的对策。
手,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同时,要不断的转变传统教学理 念 ,真正把素质教育落 实到实处。改革传统 的教学方式 ,注 重对 学生的个 人素质以及个人道德 品质 的培养 。 ( 三) 优 化社会 环境。社会 对于青 少年 的行为导 向有很 重要 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 中 , 要 实现社会客 观环境的综合治 理。注意对 青少年 的保护 ,为青少 年建立 一个 向上 的环 境 。
一
、
犯罪在犯 罪的种类 中排在首位 。
( 二) 多变性 以及模 仿性 的行为方 式。这主要体现在 近 年来 的犯罪方式 问题上 。由于在改革 开放以后 ,随着我 国的 经济发展 ,人 民的物质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 的情况下 , 人 民的文化生活要求也在加大 。所以,相如有线电视 、互联 网 等的文化传播方式得到了极大 的普及。在这样 的文化环境下 , 人们 的视 野在得到 了极大 的满足 过程 中 , 一些 西方的不健康 思想 也随着普及到 了青少年 的生 活中去。由于青少年本身 的 判断能力比较薄弱,而且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 时期 ,在这个 阶段 比较容易模仿一些 行为。所 以 ,很多的青 少年犯罪 行为都是从模仿大众传媒 中的片段而来的。媒体 中 的错误导 向将直接的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 三) 突发性 和盲 目 性 的时机选 择。 由于青少年本 身正 处在身体 和心 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 阶段 , 他 们的精力 都 比较充沛 ,对 于 自 身所 遭受 的压力 ,释放 的欲望 比较强 。 但是 ,由于其本 身的是非判断能力 比较薄弱 , 在这 个过程 中 比较容易 冲动 。所 以 ,很 多的青少年在越轨行 为发 生的过程 中都表现 出没有一 定的 自我控制 。发生 的时候没有任何 的明 显动机 。这样一触 即发的现象使得对于青少年 的越 轨行 为控
大学生“越轨”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越轨”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大学生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大学里的越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因此应分析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寻找预防学生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一)越轨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违法犯罪、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等。
犯罪与违纪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又存在密切的联系。
从根本上说。
两者都是反社会行为。
所谓反社会行为,指人们对一定社会的道德、法律、社会习俗和共同生活准则等社会规范的抵触或反抗性行为。
犯罪行为是反社会行为发展到最尖锐时的表现形式。
而大学生行为无疑就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不适应、抵触和反抗等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品质的反映。
(二)心理问题的表现自我意识发生偏差,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过强或过弱;心理脆弱,耐力低下;环境转换、角色转换不适;具体表现在学习上障碍:学习负担重,学习方法不当,彼此间的激烈竞争,都会形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引发神经衰弱、焦虑、抑郁。
人迹交往障碍:主要由于认知不良、沟通不畅、情绪反应不当以及缺乏社交基本态度与能力而引发的人际关系失调和人际冲突。
就业压力产生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失真、心理期望值过高;经济压力引发的障碍:主要表现在贫困学生由于经济压力而产生的自卑、失望、无助和焦虑情绪;情绪调适不良主要表现在当遇失恋、单相思、恋爱冲突等情感挫折时产生的易激怒、抑郁、冷漠甚至自虐:性心理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性困惑、性冲动与性压抑的冲突及性行为异常。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一)社会原因第一、大学生的对社会的认识观念出现混乱。
而此时的大学生正处在对社会认识的关键期,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在毕业分配上还掺杂着许多人为因素。
一些成绩表现欠佳的学生借助各种关系和金钱找到好单位。
相反成绩优秀的学生却找不到理想工作。
这种不公平竞争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对社会产生失望和敌对心理,这种心理会在一次又一次求职失败后进一步加剧,加之物质诱惑、利益诱惑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大学生极易产生越轨心理。
当代中国社会越轨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读默顿越轨理论的启示
当代中国社会越轨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读默顿越轨理论的启示默顿越轨理论是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一种解释社会越轨现象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社会越轨可以被解释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紊乱,个体没有得到社会期望的认同和支持而产生的行为。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社会越轨问题也很突出,具体包括青少年犯罪、家庭暴力、道德沦丧等现象。
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变革引发的价值观冲突:中国社会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观念和现代价值观之间产生了冲突。
这种冲突导致了一些人对传统规矩和道德失去了敬畏,导致越轨行为的出现。
2. 教育系统的问题:教育在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注重考试成绩和功利性,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教育模式容易导致个体对于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的忽视,从而引发社会越轨行为。
解决当代中国社会越轨问题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加强价值观教育:通过各级教育机构开展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包括校园文化建设、道德教育、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2. 完善社会规则和法律制度:加强对社会规则和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同时,要加强对越轨行为的打击和惩处,保证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3. 增强社会的关怀和支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系统,提供更多的社会帮助和支持给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
同时,要加强社会对于越轨个体的关怀和帮助,通过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方式,帮助个体重新融入社会。
解决当代中国社会越轨问题需要从教育、法律以及社会关怀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和谐、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越轨问题
青少年越轨问题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浅谈青少年的越轨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内容摘要: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复兴的道路,很多家庭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许多家庭忙于工作,却疏于孩子的教养问题,尤其是在1990年之后的新生代,很多青少年出现了很多社会越轨问题。
基于越轨行为的二重性和类型以及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追溯其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支柱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应该找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所在,并对其采取控制和引导的措施,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使社会多了一份和谐发展的力量,祖国才能越发展越好。
关键词:青少年越轨行为社会控制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越轨行为具有反常型越轨和不遵从性越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越轨行为是一个中性词,对于社会越轨行为的理解我们不应该有所偏颇,应该全面理解社会越轨行为的含义。
要全面理解社会越轨行为,就要理解越轨行为的相对性。
越轨行为的相对性体现在:第一,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在不同的社会里面对于不同的社会规范的评判;第二,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社会规范的评判;第三,越轨行为是指在不同的场景之下的一种行为被接受的程度;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因为行为主体的社会地位而不同;第五,越轨行为是指对同一种行为,人们有不同的认知。
可以说,越轨行为就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越轨就没有社会生活。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和青年的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期之后,成人之前。
青少年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危害的行为。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城市化改革过程,青少年群体出现了很多越轨行为,导致出现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例如社会青少年的犯罪率在连年攀升。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成因及其教育对策(论文)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成因及其教育对策提要:多年以来,教育在不断地成为社会的焦点。
关注教育,就是关注未来,关爱孩子,才能成就未来。
然而,在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下,却使许许多多的孩子和家长迷失了方向。
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
它既是自身及家庭幸福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和必备条件。
青少年处于改革发展和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自主意识强,思想敏锐,行为大胆,果断,打扮新潮入时,不拘一格,欠缺社会经验且心智尚未健全。
近年来,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青少年行为发展对其人格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行为问题不仅影响青少年个体的学业学习和人格发展,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干扰,甚至对社会造成危害。
本文从青少年行为问题入手,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一定的教育对策。
如何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实施有效干预,提高塑造健全心理,培养适当行为,是社会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棘手问题。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理解:指青少年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心理冲突,环境刺激或机能失调等原因而导致的青少年偏离常态,违反社会规范不良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不适当行为。
通常指是的那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阻碍学生智力发展,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
其中的行为问题,对于青少年行为问题来讲,所指的是经常谈到的行为障碍和问题行为。
1、行为障碍:是指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期的行为异常,在程度上比问题行为稍重,更具有心理学和医学的意义。
一般包括下列情况:(1)不良习惯动作。
(2)心理生理行为偏异。
(3)退缩行为。
(4)习惯性品行不端或违法行为。
2、问题行为:3、是指与情绪和人格有关的、较高级的整体行为活动问题。
①指的是那些偏离常态,给他人或自己的身体,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危害甚至危险的行为。
(P8)在范围和表现形态上,既包括多动、攻击、违纪等外向性行为问题,也包括抑郁、焦虑、社交退缩等内向性行为表现。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及成因分析作者:池莹慧来源:《人间》2016年第17期摘要:青少年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偏离社会化轨迹而导致对抗社会规范的行为。
目前青少年越轨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席卷全球的严重社会问题,并已将其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
我国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青少年犯罪大幅度上升,青少年越轨行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青少年越轨行为;特点;成因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74-01一、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一)在越轨类型上,青少年越轨行为种类日趋多样化,暴力犯罪突出,贪利性犯罪已成为主要类型。
过去,青少年越轨行为多以盗窃为主,越轨行为单一,而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已呈多元形式迅速渗透发展。
凶杀、抢劫、绑架、强奸等暴力行为大幅度增加,贪利性犯罪在全部犯罪案件中居于首位。
据统计,在1998年至2003年间,贵州遵义因侵犯财产罪而被判处处罚的未成年人1270人,占同期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76.85℅,2002年的抢劫、盗窃、诈骗三类案件的犯罪人数是185人,占同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的96.41℅,高居首位。
(二)在越轨方式上,青少年越轨行为具有模仿性和多变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有线电视、VCD、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体走进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扩充了人们的视野。
青少年的犯罪方式多是从大众传媒中模仿学习而来,诸如绑架、奸淫、抢劫、故意伤害等暴力型犯罪,无不具有模仿的痕迹。
同时,由于受国内外的不良影响,特别是一些影视作品的错误导向,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不再停留于某种固定模式而是处于经常变化之中。
(三)在成员构成上,青少年越轨主体年龄呈集中性和阶段分布,低龄化趋势明显,女性犯罪增加。
由于发育年龄的提前和频繁接触不良文化的影响等诸多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3岁。
青少年越轨问题研究
标题:青少年越轨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分析社会家庭环境、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青少年行为表现来研究青少年的越轨行为。
研究越轨行为理论,对于正确认识青少年越轨的成因,有效防范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保护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仅就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并对这些理论在加深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科学认识,有效防范其越轨行为发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防范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家庭环境;价值观念;社会规范;行为表现;防范目录摘要 (1)目录 (2)引言 (3)1影响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因素 (4)2青少年越轨行为主要特点 (6)3越轨行为的动机分析及应对防范策略 (8)结束语 (10)致谢语 (11)参考文献 (11)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开放和发展,青少年成长所受到的外部影响越来越复杂。
一些青少年在缺乏良好的教育和行为规范下,出现了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
对越轨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有很多,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寻求对越轨行为的科学解释。
失范的概念由埃米尔·迪尔卡姆引入现代学。
他在其名著《自杀论》中用失范这一概念描述当社会规范和价值相矛盾、冲突或社会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的混乱状态。
对这一概念加以修改并将其运用于越轨行为研究的是罗伯特·莫顿(Merton Robert)。
默顿认为,当社会的文化和结构之间存在紧张和冲突时,越轨就可能发生。
在默顿看来,有两个因素在理解越轨方面极为重要:“以文化或规范的方式描述的目标”和“以结构的方式描述的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
每个社会都有其认可和提倡的某些目标和达到这些目标的合法手段,但是,在社会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由于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相互冲突和相对脆弱,人们在选择社会行为的手段和目标时便会存在各种越轨行为。
或者失去对这些目标的兴趣时,或者失去通过合法的途径达到目标德文兴趣,或者同时失去二者,从而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
青少年越轨问题解读
浅谈青少年的越轨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内容摘要: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复兴的道路,很多家庭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许多家庭忙于工作,却疏于孩子的教养问题,尤其是在1990年之后的新生代,很多青少年出现了很多社会越轨问题。
基于越轨行为的二重性和类型以及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追溯其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支柱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应该找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所在,并对其采取控制和引导的措施,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使社会多了一份和谐发展的力量,祖国才能越发展越好。
关键词:青少年越轨行为社会控制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越轨行为具有反常型越轨和不遵从性越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越轨行为是一个中性词,对于社会越轨行为的理解我们不应该有所偏颇,应该全面理解社会越轨行为的含义。
要全面理解社会越轨行为,就要理解越轨行为的相对性。
越轨行为的相对性体现在:第一,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在不同的社会里面对于不同的社会规范的评判;第二,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社会规范的评判;第三,越轨行为是指在不同的场景之下的一种行为被接受的程度;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因为行为主体的社会地位而不同;第五,越轨行为是指对同一种行为,人们有不同的认知。
可以说,越轨行为就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越轨就没有社会生活。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和青年的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期之后,成人之前。
青少年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危害的行为。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城市化改革过程,青少年群体出现了很多越轨行为,导致出现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例如社会青少年的犯罪率在连年攀升。
青少年越轨行为及其教育对策
青少年越轨行为是指未成年人脱离家庭、学校和社会伦理准则,采取违法、违背道德、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引起了社
会的高度重视。
青少年越轨行为主要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缺乏监管,亲子
关系缺乏沟通,孩子无法得到家庭的关怀和支持;学校环境以及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够完善,学生缺乏正确的行为规范;社会环境混乱,青少年缺乏正确的观念。
为了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越轨行为,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
首先,家庭要给予关爱
和支持,家庭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帮助孩子提高自身的
能力;其次,学校要加强课程设置,多元化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行为规范教育;最后,
社会要加强社会风气的建设,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才能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越轨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影响因素汇报人:2023-12-21•青少年网络越轨概述•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影响目录•学校因素对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影响•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影响•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影响•个人因素对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影响目录01青少年网络越轨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青少年网络越轨是指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违反社会规范、法律法规或伦理道德的行为。
特点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匿名性、跨地域性等特点,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有效监管。
普及程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网络越轨现象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
行为类型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欺凌、网络色情、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
影响因素青少年自身特点、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都会对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产生影响。
青少年网络越轨现象的普遍性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如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
身心健康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可能影响学业和职业发展,如成绩下滑、辍学、失业等。
学业和职业发展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可能破坏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
社会关系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可能破坏社会秩序,如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行为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社会秩序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危害02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网络越轨的影响家庭氛围紧张、缺乏温暖和支持,可能导致青少年寻求网络上的安慰和认同,从而容易发生网络越轨行为。
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无法了解青少年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容易使青少年在网络上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
家庭环境与氛围缺乏沟通家庭氛围紧张过度溺爱可能导致青少年缺乏自律和责任感,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等。
严格管教过于严格的管教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寻求网络上的自由和刺激。
过度溺爱家庭教育方式VS家庭经济状况与父母职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可能导致青少年缺乏教育和娱乐资源,更容易接触不良网站和信息。
父母职业影响父母从事与互联网相关的职业,可能使青少年更早接触网络并产生兴趣,但也可能导致监管不足或不良示范。
理解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成因与行为矫正策略
理解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成因与行为矫正策略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成长中最为关键和复杂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许多青少年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的行为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理解这些行为问题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矫正策略,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成因及行为矫正策略。
一、成因分析1. 生理变化青少年期间,由于激素的影响,他们的身体发生了许多变化。
这些身体上的变化,如性征的发育和体重的增加,对青少年的自尊心和情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些青少年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易怒等行为问题。
2. 心理压力青少年处于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的阶段,他们常常面临来自家庭、学校和同伴的巨大压力。
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家庭关系问题等都可能导致他们出现消极行为,如逃避学习、抑郁等。
3. 社交环境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交环境有关。
例如,不良的同伴关系、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和暴力影片的观看等,都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产生影响,使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和挑战性行为。
二、行为矫正策略1. 沟通和倾听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倾听的关系,是行为矫正的重要一步。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困惑和挫折,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2.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对于行为矫正至关重要。
家庭和学校应该鼓励并赞美他们的努力和成就,让他们感受到自我肯定和自信。
3. 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对于出现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这可以包括帮助他们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计划,以及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
4. 教授应对技巧教授青少年有效的应对技巧对于行为矫正也非常重要。
例如,教授他们情绪管理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构建积极关系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5. 建立健康的社交圈子鼓励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社交圈子也是行为矫正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宋春雪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2期
【摘要】新时期的青少年越轨行为逐渐的增多,这将在很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发展。
从青少年在新时期越轨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青少年越轨行为出现的原因,同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定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越轨行为;成因及对策
我们所说的越轨行为,指的就是那些偏离了正常的准则、道德观念、价值规范的行为。
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指的是那些青少年主体,在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偏离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体现出对社会规范的对抗行为。
在目前来讲,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不仅仅是一个个别性的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
并且也逐渐的成为了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的犯罪大幅度上升,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由于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分析
(一)多样化的种类发展趋势。
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出现了日趋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暴力犯罪的现象比较突出。
功利性的犯罪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冲动型的犯罪成为了主要的犯罪类型。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青少年的犯罪主要是以盗窃为主的,其行为有比较大的单一性。
但是,新时期的青少年越轨行为在种类上的发展趋势相对比较多样化。
凶杀、强奸、故意伤害等的暴力犯罪行为大幅度的上升。
有目的的功利性犯罪在犯罪的种类中排在首位。
(二)多变性以及模仿性的行为方式。
这主要体现在近年来的犯罪方式问题上。
由于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的文化生活要求也在加大。
所以,相如有线电视、互联网等的文化传播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普及。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人们的视野在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过程中,一些西方的不健康思想也随着普及到了青少年的生活中去。
由于青少年本身的判断能力比较薄弱,而且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比较容易模仿一些行为。
所以,很多的青少年犯罪行为都是从模仿大众传媒中的片段而来的。
媒体中的错误导向将直接的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三)突发性和盲目性的时机选择。
由于青少年本身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精力都比较充沛,对于自身所遭受的压力,释放的欲望比较强。
但是,由于其本身的是非判断能力比较薄弱,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容易冲动。
所以,很多的青少年在越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都表现出没有一定的自我控制。
发生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明显动机。
这样一触即发的现象使得对于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控制很困难。
二、青少年越轨行为成因分析
(一)从主观上分析。
青少年本身的越轨行为是由于青少年处在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决定的。
在青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一种比较大的变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身体机能等方面日趋的成熟,神经系统也在逐渐的发育完全。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表现出比较大的冲动性和易怒性。
从心理方面上来讲,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开始发育,所以,这个过程中其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随着自我意识逐渐的萌发,他们往往表现出比较大的自信心和比较强的自尊心。
他们往往都比较向往自由,而且比较希望摆脱法律和道德的束缚,实现自我的完全自由。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往往就表现出比较强的随意性和冲动性。
这本身就是青少年的自身特点,但是也是青少年易于发生越轨行为的主要主观原因所在。
(二)从客观上分析。
上文中我们也提到过,现阶段,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青少年所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
但是从客观上讲,首先,新时期下的青少年在所接触的家庭教育方面是比较缺失的。
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的家庭中往往都是有一个孩子或者是最多两个。
这样的家庭环境往往不利于青少年的自我心理素质发展。
同时,由于现阶段的学校教育本身是只注重分数的教育形式,这样的形式往往就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烦恼和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并且,由于现阶段的社会教育和社会环境中,存在比较多的诱惑因素,社会的传媒也对青少年产生了很多的不良导向,这就为青少年的个人越轨行为提供了比较有力的发展环境。
三、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预防对策分析
(一)强化家庭教育。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教育,从家庭的角度入手是最为科学的一点。
父母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要为青少年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自觉的带给孩子以好的想到。
同时,父母也应该积极主动的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要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
要多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动向。
同时,还要为孩子树立起一定的规范,要引导孩子学会判断是非善恶。
(二)加强学校管理。
改革学校的管理,将是影响学生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当前的学校教育方式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本文不做详细的分析。
但是,传统的分数本位观念是需要不断改进的。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需要从多个方面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清理道路。
主要的要从教师本身的素质下手,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同时,要不断的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
(三)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对于青少年的行为导向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社会客观环境的综合治理。
注意对青少年的保护,为青少年建立一个向上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就要实现媒体以及出版物的分级制度。
同时,要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注意对学校以及周边环境的整顿,加强对于存在越轨行为或者是有越轨行为趋势青少年的教育。
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参考文献
[1] 秦海丽,乔有力.社会变迁中农村留守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6).
[2] 穆金辉,李艳平,孔令倩.新时期河北省青少年犯罪新趋势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3).
[3] 严多佳,邱杰.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防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4] 周丽雯.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