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分析之古漪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石小路 园林道路地坪,也是园林艺术的组成部分,道路地坪用于行走外,也可当作一 种艺术来欣赏。古猗园的路面变化多样,与猗园环境自然和谐,富有情趣,加 强了视觉的效果,点拨游人行进、徘徊、停留,动静凝聚甚至引人遐想万千
园区传统植 物 竹子
它以地栽和盆栽的形式向 游客集中展现适合上海地 区生长的具有独特观赏价 值的竹子,通过拟自然的 园艺布局手法,塑造出绿 竹成荫的“竹径”、多姿 多彩的“竹丛”、浑然天 成的的“竹石图”,进一 步体现竹子观形、观秆、 观叶的景观效果。 古猗园内的青清园是一座以 竹为主、着力突出“绿竹猗 猗”景观的园中园是赏竹、 听竹的最佳场所。
大事记
当代古猗园变迁研究 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古猗园的发展 变迁提供了强劲的动力。1957年,南翔 镇集资5807元修缮古猗园,3月开工, 当年10月1日竣工开放。1958年,上海 市园林管理处拨款13万元,对公园进行 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由市园林处 设计科柳绿华负责规划及绿化设计。园 界向西、南两面扩展,全园面积增至 5.84万平方米。主要的工程 有:园四周围起了竹篱, 把原城隍庙前的一对石狮移置于改建过 的北大门前; 在竹枝山南部开挖新河道,其两端与戏 鹅池相通,并重建湖畔的浮筠阁;在新 河上架九曲桥,桥中建湖心亭;在桥东 筑曲廊联接临湖的新建茶室;挖河的土 堆成南山和熊山;园南辟大草坪和儿童 乐园;其他原有建筑也修葺一新,并移 栽了大雪松、广玉兰、水杉、紫藤等一 批乔灌木。
大事记
一座古典园林的历史变迁总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从明代到当今, 从私园漪园到现代的公园旅游景点,古猗园经历了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由于战
争被毁是必然的,但每一次的改变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向公园的转型可以说也是必然
的,古猗园与其他江南古典园林最不同的就是,它大,所以说这是现代社会发展下的一 次成功的转型。
园区特色
明代建筑 古猗园的亭台楼阁,平 面形式多种多样,立体 造型丰富多变,体现了 江南园林建筑精巧、自 由、活泼的特点。小瓦 覆顶,屋脊镂空,各种 斗拱、飞檐翘角、门窗 式样、雕刻装饰、油漆 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具 有明代园林建筑艺术风 格 猗猗绿竹 “猗园”之名,乃取意于 《诗经》“绿竹猗猗”之意 境,明代建园时就植有方竹、 紫竹、佛肚竹等诸多竹种, 因此猗猗绿竹可谓古猗园之 传统特色。《猗园》中有云, “据一园之形胜者,莫如 山”,此山便指园内竹枝山, 体现了竹叶青山、竹山青青、 绿竹猗猗的意境
漪园简介
பைடு நூலகம்
古漪园,位于上海市西北 郊嘉定区南翔镇。占地10 公顷。
大事记
古猗园历史悠久,在其近6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不同的社会经济为其提供了园林发展所必备 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社会文化则为其注入了园林 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按照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 古猗园的历史变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古代古猗园变迁 ⑴明代 南翔人杰地灵,文人雅士竞建园林,明、 清两代建园25座,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称, 其中古猗园就是其中之一。这段时间算是古猗园 的建成初期。 ⑵清初至近代开端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 叶锦购得猗园,次年春大兴土木重修和改建,乾 隆十三年秋落成,改名古猗园。这段时期是段十 分重要的时期,古猗园经历了比较大的变革。先 是在乾隆初年经历了一次大的重修与改建,并由 于漪园是明代所建而更名为“古猗园”。这个园 名便由此沿用至今。这次的改建大致形成的古猗 园如今的格局,便是以戏鹅池为中心来组织园内 其余空间与建筑的布局。可以说,这次改建是古 猗园最为重要的一次改建,像是今后所有改建的 基础。其次,这一时期是古猗园从私人化到公众 化的一个转型期。
大事记
近现代古猗园变迁 民国21年(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 军于3月3日占领南翔,古猗园被侵略军 占用两个多月。逸野堂被作马厩,鸳鸯 厅内的明代刻字屏门一堂6扇,其中2扇 被作为燃料。日军撤退后,园内房屋残 墙断壁,假山倒坍,树木被砍,花草枯 败。翌年4月,由当地爱国人士朱寿朋、 陈少芸、王荃士、李梁才等60人署名发 起,成立古猗园整理委员会,募集银元 6000元进行局部修复,并新建补阙亭, 此时全园的面积为27亩(1.8万平方 米)。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南翔遭受 战火,园内大部建筑被毁,仅存的缺角 亭(补阙亭)、小云兜、五老峰等假山 也伤痕累累,面目全非。抗日战争胜利 后,镇政府将其作为公园开放。当地人 士又集议修复古猗园,先后筹款重修了 缺角亭、不系舟(书画舫),新建了微音 阁、南厅、白鹤亭,并种植了一批树木 花草。因为仅作局部修复,所以景色已 远不如战前。
古漪园
古 漪 园 景 区 分 析
目录
• 古漪园简介 • 古漪园特色 • 古漪园整体景区浏览介绍 • 景区分析
漪园简介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 一。
古漪园,是南翔古猗园的别名。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占地10 公顷。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名猗园,取“绿竹漪漪”之意;后 由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的规模营造,又在立柱、椽子、 长廊上刻着千姿百态竹景、显得生动典雅;清乾隆11年(1746年)扩建重葺,更 名古猗园,因园内绿水涟漪,故又通俗写作:古漪园。 园中保存的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尤以珍贵。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古猗园,以猗猗绿竹、幽静曲水、典雅的明代建筑、韵味隽永的楹联诗词及优 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于世。
幽静曲水
古猗园的园艺布局,自明 代起就以戏鹅池为中心。 戏鹅池如一面明镜,映现 着不系舟与浮筠阁的清晰 倒影,倍添幽情。清代至 建国后,此园的历次修复 和拓扩均注重挖河理水, 使戏鹅池、鸳鸯湖、荷花 池、龟山湖等水体相互连 通,缓流不断
园区特色
楹联诗词 匾额楹联在中国园林中,如人之须眉,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古猗园中的许多匾额,令人深省遐想, 如“白鹤亭”使人联想到南翔镇得名的由来;“微音阁”意为发出呐喊微音,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翔知识分子在黑暗中的 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