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分析题

合集下载

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1]

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1]

论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幼儿教育小学化,其原因,在观念层面,主要是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 在操作层面,主要是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未于以应有的重视,以及学前教育学科的不成熟导致的科学指导不到位。

这种现象也造成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要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同时加强幼儿教育工艺学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幼儿教师德教育水平,以尽量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涵及其表现(一)内涵幼儿教育小学化,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在实践上有不同层面的表现。

有的小学化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

人们对这种小学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知识是可以提前学的,只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和能够接受的方式就可以;有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小学的知识还是超过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幼儿也容易忘记, 没有多少效果, 即使有效果,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知识没有新奇感,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学习习惯不好,不利于幼小衔接。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小学化侧重干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

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搬来,往幼儿身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等;教学的形式则完全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课后还有很多的作业等等,这种小学化在农村学前班较为常见。

大多数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则兼而有之, 只是程度各异。

举例来说,一个孩子从一所很有名的正规幼儿园出来,走进一所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

时间不久, 他就发现, 一年级的课他竟然跟不上了, 汉语拼音成绩尤其不好。

老师还为此而找了孩子的家长, 家长自然也很焦急。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分析题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分析题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分析题(请各位在座的老师交流这个现象及具体的应对措施)案例一:教师说:“这些字这么简单,教多少遍他们都学不会,我让他们在作业本上练习了还学不会。

”孩子学不会的这些字是什么呢?笔者看到,教师在给他们教“魔法玩字”。

案例三:一位家长:这位老人说她的孩子能认识并会写很多的字,像“牛、中、级、国”等,完后就让幼儿在桌子上用手比划。

我问:“孩子年纪这么小,怎么会写这么多的字?”老人说她每天晚上都让孩子练习写字,并建议幼儿园要给幼儿布置写字作业。

案例四:大班十几名幼儿家长联名强烈要求幼儿园大班教汉语拼音、书写汉字、计算等知识。

案例五:学期末,幼儿园中班教师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为汉字听写和数学题。

案例六:幼儿园大班幼儿严重流失,在园大班幼儿数远远少于中、小班,而所谓的“学前班”却爆满。

案例七:某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表:从上午9:00到下午4:00一共排了六节课。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中,园长对在幼儿园开展特色课程――手心算教学显得尤为满意。

他们关注的是幼儿会算多少道题,幼儿能不能快速解答黑板上的数字。

这明显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和《指南》等教育性文件的精神相悖。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指南》中也提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任务不是教多少知识,更不是会算多少道题,当然也不需要向小学的教学模式和标准看齐。

案例二中,教师只注重幼儿对知识的把握,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学前幼儿机体和神经系统还处于薄弱阶段,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学习,大脑容易疲劳,直接损害其大脑神经系统。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1. 引言1.1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倾向,即对幼儿进行学习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过于追求学术化和成人化,忽视了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使得幼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轻松、愉快和有效的特点。

这种倾向的出现主要是受到社会竞争压力和家长期望的影响,导致幼儿教育过早地转向了“功利化”和“功课化”,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如何及时发现和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成为当前幼儿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可能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和参考。

【2000字】2. 正文2.1 表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内容过于繁重、超出幼儿认知能力范围在一些幼儿园或幼儿班中,教师往往将大量的学习内容灌输给幼儿,包括字母、数字、语文、数学等,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范围。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消化这些内容,导致学习压力过大,甚至出现学习焦虑情绪。

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幼儿难以保持注意力和积极性。

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幼儿的兴趣培养和学习效果提高。

3. 忽视幼儿游戏、体验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为了追求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一些教育机构忽视了幼儿游戏、体验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幼儿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体验世界,也难以与同伴互动,影响了幼儿的综合发展。

以上表现反映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严重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2.2 1.学习内容过于繁重、超出幼儿认知能力范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之一是学习内容过于繁重、超出幼儿认知能力范围。

在传统观念中,很多家长和教育机构会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划等号,导致幼儿在学习内容上承受了过多的压力。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3、常规管理“小学化”:部分幼儿园为了方便管理,采用小学的常规管理模 式,如规定统一的上课时间、课间操时间等。这种模式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 点,缺乏对孩子们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 原因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1、家长需求:由于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未来占得先机,早 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教育。他们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就应开始为未来学业打基础, 因此要求幼儿园加入更多的小学教学内容。
2、影响
2、影响
(1)损害幼儿身心健康:过早地接受“小学化”教育,容易使幼儿产生压力 和焦虑情绪,损害身心健康。
2、影响
(2)制约幼儿个性发展:“小学化”教育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容易忽视幼 儿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导致幼儿的潜能无法得到充分挖掘。
2、影响
(3)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小学化”倾向容易使幼儿在接受义务教育时缺乏 新鲜感和求知欲,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义务教育质量。
三、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问题的对策
1、教育部门措施
1、教育部门措施
(1)加强幼儿园教育的监管力度: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监管,确 保幼儿园遵循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式。
1、教育部门措施
(2)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教育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编制符合幼儿发展需求 的课程教材,推广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
四、总结
四、总结
总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个性和谐发展以及义 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幼儿园、家长和 教师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等 措施是必要的。只有遵循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 发展,为未来的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公民。

园本教研活动防止小学化(3篇)

园本教研活动防止小学化(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园教育逐渐从“小学化”的倾向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仍有部分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违背了幼儿教育的本质。

为了有效防止园本教研活动中的小学化倾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确园本教研活动的目标园本教研活动的目标应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关注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培养。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优化教研活动内容1. 关注幼儿兴趣,尊重幼儿个性园本教研活动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园本教研活动应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整理床铺、穿衣、洗手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3. 强化幼儿道德品质教育园本教研活动应注重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故事、游戏、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园本教研活动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手工制作、户外探索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教研活动形式1. 互动式教研园本教研活动应采用互动式教研,让教师与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

通过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2. 多元化教研园本教研活动应采用多元化教研,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如网络、图书、视频等,丰富教研内容,提高教研效果。

3. 案例研讨园本教研活动应注重案例研讨,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小学化探究与创新案例分析 幼儿园小学化

幼儿园小学化探究与创新案例分析 幼儿园小学化

探究与创新案例分析一、前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而小学教育则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建立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探究与创新正是为了实现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和过渡,促进孩子良好的成长和发展。

二、探究与创新的意义1. 提升教育质量在幼儿园小学化教育中,探究与创新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提升,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社会需求,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2.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与创新教育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 促进幼小衔接通过探究与创新教育,可以让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更加贴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缩小幼小教育之间的鸿沟,促进幼小衔接。

三、探究与创新的实践案例分析1. 多元活动设计某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实践中,教师结合儿童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兴趣,设计了多元化的活动。

通过主题活动、课外实践、游戏探究等教学形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2. 融合课程设置某小学在教育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幼儿园阶段的学习状况,对小学化课程设置进行融合。

通过跨学科整合、项目学习、体验式教学等方式,使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内容更具有连续性和衔接性,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

3. 科学探究活动某小学采用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求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通过设计有趣的科学实验、课外调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探究与创新的挑战与对策1. 教师教育培训教师在幼儿园小学化教育中需要有更高水平的探究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需要进行持续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一、概述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凸显,引起了广泛关注。

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园阶段,过早地引入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使幼儿园教育呈现出小学化倾向。

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兴趣。

在现实中,一些幼儿园为了追求短期效果,迎合家长和社会的期望,过早地将小学的知识和技能引入幼儿园教育,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这种倾向不仅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初衷,也给幼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深入分析和探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及危害,对于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并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危害,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概述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凸显,成为教育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简而言之,即是指幼儿园在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等方面过度倾向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点,过早地向幼儿灌输小学阶段才应接触的具体知识,如拼音、算数、识字等。

这种现象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导致幼儿园教育失去其应有的启蒙性和游戏性,而过度强调知识传授和学业成绩。

在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逐渐脱离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过程。

原本应该是充满欢笑、探索和发现的幼儿园生活,被枯燥的知识灌输和机械的训练所取代,这不仅剥夺了幼儿快乐童年的权利,也对其未来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并非孤立,它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家长的观念误区、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偏差、教育资源的不足等。

深入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对于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分析及危害及工作总结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分析及危害及工作总结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分析及危害及工作总结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及危害范文一(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

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

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

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

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

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教学方法小学化。

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记得看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神童教育留争议》的文章,讲的是天才少年宁铂的故事。

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违返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

看完之后,有一种新时代的伤仲永的感觉,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的孩子正在被拔苗助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体现以下种种:1、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上课时小手背后,像小学生一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及分析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及分析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及分析在当今社会,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即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的倾向。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这种倾向,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案例描述:某幼儿园是一家私立幼儿教育机构,由于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声誉良好的教师团队,成为了家长们争相送孩子就读的热门幼儿园之一。

然而,与其他幼儿园相比,该幼儿园的教学安排和内容更加偏向于小学化。

在幼儿园入学初期,孩子们就接触到了较多的课本知识,如字母、数字、拼音等。

在上课时间上,该幼儿园每天都有安排严格的学习计划,学生需要一个个地完成各个科目的学习任务。

此外,幼儿园还进行模拟小学教室布置,引入小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例如黑板、讲台、课桌椅等。

由于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了过于复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而忽略了他们应有的游戏、探索和自主发展的机会。

一些家长反映,孩子们整天在学习课业上过度紧张,缺乏乐趣和对学习的兴趣。

部分幼儿在适应上小学之前需要幼小衔接教育的环境。

分析:这种小学化倾向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家长的期望。

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通过幼儿教育为孩子铺就上小学的成功基础,以便孩子能够在小学阶段有更好的表现。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提前掌握小学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期望使得一些幼儿教育机构感到压力,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推行小学化教学成为了一种吸引家长的手段。

另一方面,政策导向也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幼儿教育普及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然而,在政策执行中,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将上小学阶段的要求提前到幼儿教育阶段。

此外,一些监管不力的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迎合政策导向和家长需求,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采用了小学化的教学方式。

解决办法: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确保它们符合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原则。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分析-模板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分析-模板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分析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然而,近年来发现,越来越难的小学入学测试打乱了幼儿园应有的教学方式,围绕升学指挥棒,幼儿园教育开始出现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年来的教育现象,它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兴起应试教育消极影响的强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广泛性。

而幼儿教育小学化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违反幼儿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剥夺幼儿幸福童年,又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由于广泛性和严重性,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对这一倾向我们必须予以纠正,然而更重要的是要防止。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有弊无利。

幼儿教育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必须坚持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将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违背教育规律,是在拔苗助长,不利于孩子今后健康发展。

心理学教师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强制性延长幼儿学习知识、技能的时限,会增加儿童神经系统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会伤害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诱发幼儿的厌学倾向,重复型教育还容易使儿童养成不良学习态度、习惯,危害极大。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幼儿园向父母意愿妥协的结果。

幼儿园一位老师认为,幼儿园这样做全是父母逼的,现在很多父母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好坏,只看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这让很多幼儿园很难坚持原有的办园理念,而且幼儿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幼儿园要生存就必须满足父母的口味,幼教小学化在所难免。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幼儿教育指的是3~6岁孩子接受的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幼儿园教育和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是给孩子打好基础的关键。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使得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这种现象不但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也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首先,基于社会各界的压力,教育中教学内容过多,教学任务过重,使很多家长都相信给孩子提前打好基础是必要的,这就促使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为迎合家长心态,逐步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显示教学实力,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教学体系混乱,教学方式过于简单,使得一些符合幼儿成长的教学内容按照小学的教育方式进行传授,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教学方式互相混淆,严重影响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同时,由于家长望子xx、望女成凤,使得家长的教育观念急于求成,他们在教育中试图寻找捷径,以期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特长班。

这种行为减少了孩子的兴趣,剥夺了孩子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二、应该采取的措施1.从幼儿教育实际出发,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在幼儿时期,孩子的特点是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主要是通过游戏来摸索,进而了解世界。

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在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场所,不要急于求成,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和给孩子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压力。

所以不单单是孩子家长,社会各界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避免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套用在孩子身上,也要避免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向小学过度而对孩子进行题海战术式的教育辅导。

2.加强幼师素质的培养,提供好的领路人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领路人不但能够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还能极大地挖掘孩子的潜力。

加强幼儿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对幼师进行培训,培养幼师具有绘画、跳舞、唱歌等基本功,并对幼师传授先进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教育经验。

整治学前教育小学化案例(3篇)

整治学前教育小学化案例(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

然而,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却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这种现象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探讨如何整治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回归教育本质,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案例背景某市一家知名幼儿园,近年来在家长和社会的口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该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开始出现了小学化倾向。

具体表现为:1. 课程设置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

2. 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灌输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3. 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4. 过分强调课外辅导,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

这种小学化倾向引发了家长和社会的担忧,家长纷纷表示担忧孩子的身心健康,社会舆论也对此现象进行了广泛批评。

整治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当地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治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1. 加强政策引导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明确要求幼儿园回归教育本质,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制定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 规范课程设置教育部门对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规范,要求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适合的课程。

例如,减少了文化知识的传授,增加了游戏、体育、艺术等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改革教学方法教育部门要求幼儿园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

例如,鼓励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减轻幼儿负担教育部门要求幼儿园严格控制幼儿的学习负担,减少课外辅导,确保幼儿有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同时,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1. 引言1.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在近年来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追求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幼儿教育的本质。

幼儿园应该是一个充满快乐、游戏和探索的地方,而不应该成为一个灌输知识、强调竞争的场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一些幼儿园开始过度强调学习内容,减少了游戏和亲子互动时间,让幼儿失去了快乐和自由探索的机会。

这种“小学化”倾向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逐渐破坏了幼儿园教育的原本意义。

为了纠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的本质,让幼儿园重回快乐、探索和发现的天地。

【200字】1.2 幼儿教育的本质幼儿教育的本质在于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中,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和亲子互动来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身体的发育和大脑的发育。

幼儿教育的本质也包括对幼儿的情感关怀和个性化教育。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发展潜力。

幼儿园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的本质还包括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追求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的高分。

幼儿园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和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幼儿教育的本质是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幼儿园能够牢记这一本质,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字数:304】2. 正文2.1 过度强调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过度强调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会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日益明显。

在过去,幼儿园是以游戏和亲子互动为主要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和情感社交能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家长期望的提高,一些幼儿园开始过度强调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将幼儿教育变成了一场严肃的“功课竞赛”。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浅析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浅析
(三 )政 府 监 管 层 面的 缺 失 在 实 践 操 作 层 面 ,主 要 是 现 在 有 些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对 幼 儿 教育 未予 以应 有 的重视 ,对 国家 教育 政策 的执行 力方 面 缺 乏切实可 行的方法保 障 。随着经济体 制改革 的推 进 ,对市 场 经 济 下 幼 儿 教 育 多 元 化 的 情 况 还 缺 乏 深 入 研 究 .幼 儿 教 育基本上 是 自发 状态 .某些幼 儿教 育机 构根本 没有 办 园办 班 的条件 ,片 面追求经 济利 益 ,这些 幼教 机构 根本没 有遵循 幼儿 的教 育规律 ,但 由于监管 不 到位 .小学化 现象普 遍存 在 。尽管有些 幼教机 构想按照幼儿 教育 规律来办 ,但为 了生 源 ,为 了幼儿 园的生存 ,这些幼 儿教 育机 构迫 不得 已迎合 家 长 的小学化要 求 。 (四 )幼 儿教 师 队伍 素 质 有 待 提 高 在 幼儿 教育 实践 中存在 的 “小 学化 ”问 题 .与 幼儿 教 师 自身 的教育 素质 也有着较 大 的相关性 。教 师缺乏 应用 于实 践 的 教 育 技 能 、教 学 方 法 ,在 教 育 实 践 中也 就 很 就 容 易 出现 “小学化 ”的倾 向 。有 一些 私立幼 儿 园还存 在聘用 一些 不具 有幼 儿 教育 专业 学历 的人 员从 事 幼儿 教 育 工作 的 问题 .更 无法保 障教育质 量 。 三 、幼 儿 园 教 育 “小 学 化 ”问题 的 思 考 (一 )正 确 认 识 幼 儿 园教 育 “小 学 化 ”问题 人们对 幼儿 园教育 “小 学化 ”问题 应该 明确 的态度 是幼 儿 园教育 “小学 化”是 违背 幼儿 的身心 发展 规律 的 。心理 学 研究 表明 ,人 的身心发展 有一定 的阶段性 ,阶段与 阶段之 间 不仅有量 的差异 ,而且有 质的差异 。每个 阶段 儿童 的身心发 展有着不 同 的水平 ,有着 不同的主要 活动形式 。幼儿园教育 “小学 化 ”恰恰 违 背了幼 儿 的身 心发 展水 平 和年龄特征 .它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应对措施分析蔡佩珊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应对措施分析蔡佩珊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应对措施分析蔡佩珊发布时间:2022-03-01T12:19:36.467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2月下36期作者:蔡佩珊[导读]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要求,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基础阶段,其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基础能力培养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就当前来看,幼儿园教育呈现出了“小学化”的倾向,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南安市水头镇中心幼儿园蔡佩珊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要求,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基础阶段,其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基础能力培养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就当前来看,幼儿园教育呈现出了“小学化”的倾向,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就对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对措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让孩子有更高的起点,很多家长从幼儿阶段开始就加强对孩子的理论教育,过早掌握知识,呈现出了“小学化”的倾向。

实际上,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让孩子在本该快乐成长的时期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阻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为幼儿提供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当前幼儿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分析(一)教育目标小学化就当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言,教职工专业水平不高的情况普遍存在,现有幼儿教师大多为中专毕业,水平有限,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关注到幼儿的发展特点,盲目制定教学目标,过分关注幼儿园和小学知识的衔接,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幼儿园教育本该的功能。

深入分析,一些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求幼儿学习基础的拼音和汉字,还额外增加了很多的课外作业,为学生增加了较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育的效果很难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分析题
(请各位在座的老师交流这个现象及具体的应对措施)
案例一:教师说:“这些字这么简单,教多少遍他们都学不会,我让他们在作业本上练习了还学不会。

”孩子学不会的这些字是什么呢?笔者看到,教师在给他们教“魔法玩字”。

案例三:一位家长:这位老人说她的孩子能认识并会写很多的字,像“牛、中、级、国”等,完后就让幼儿在桌子上用手比划。

我问:“孩子年纪这么小,怎么会写这么多的字?”老人说她每天晚上都让孩子练习写字,并建议幼儿园要给幼儿布置写字作业。

案例四:大班十几名幼儿家长联名强烈要求幼儿园大班教汉语拼音、书写汉字、计算等知识。

案例五:学期末,幼儿园中班教师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为汉字听写和数学题。

案例六:幼儿园大班幼儿严重流失,在园大班幼儿数远远少于中、小班,而所谓的“学前班”却爆满。

案例七:某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表:从上午9:00到下午4:00一共排了六节课。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园长对在幼儿园开展特色课程——手心算教学显得尤为满意。

他们关注的是幼儿会算多少道题,幼儿能不能快速解答黑板上的数字。

这明显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和《指南》等教育性文件的精神相悖。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指南》中也提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任务不是教多少知识,更不是会算多少道题,当然也不需要向小学的教学模式和标准看齐。

案例二中,教师只注重幼儿对知识的把握,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学前幼儿机体和神经系统还处于薄弱阶段,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学习,大脑容易疲劳,直接损害其大脑神经系统。

对幼儿进行强化性、重复性的训练学习,不但不会使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反而为幼儿后续的发展设置障碍。

案例三中家长让幼儿学习写字,并对此感到自豪。

民办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不顾幼儿发展的特点,强行让幼儿写字,教授很多内容,并将错误的教育理念宣传给家长,像这种“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早已在大部分家长思想中根深蒂固。

《指南》中明确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案例中家长的教育理念明显和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理念一样。

三、应对措施
由此看见,除了教育部门加大对幼儿园监管以外,遏制小学化教育倾向现象的“主战场”还是在幼儿园。

首先,幼儿园要坚持自身的原则。

幼儿园要坚持素质教育,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南》为发展标准,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身心素质。

其次,幼儿园及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改善家长育儿理念,让其更加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面向家长及社会提供专业的幼教咨询与指导,让家长以及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引导家长及全社会正确看待幼儿教育的作用,树立科学教育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

再次,幼儿教师应具备科学、先进的育儿理念,熟知《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内容,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之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游戏教学;突出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