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计校验规程

合集下载

温湿度计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校准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本规程规定了公司内在用的温湿度计的校准流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在用的温湿度计。

3 职责3.1 质量管理部负责负责对温湿度计进行校准并出作好校准记录。

3.2各使用部门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温湿度计的校准工作。

3.3 设备管理部负责对校准不合格的温湿度计进行维修和处理。

4 校准周期温湿度计的校准周期为一年。

5 校准条件5.1 由具有校验资质的专业机构校验合格的人工气候箱一个;5.2 由具有校验资质的专业机构校验合格的温湿度计一个。

7 校准流程7.1 外观检查7.1.1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7.1.2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

7.1.3读数部分:a.刻度板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清晰均匀。

b.湿度刻度范围不小于30~95%RH,最小刻度不小于2%RH.。

c.温度刻度应不小于5~40℃,最小刻度应不小于1℃。

d.指针应平直,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7.2 温度和湿度的校准7.2.1将人工气候箱设置到温度25℃,相对湿度60%RH。

7.7.2将需要校准的温湿度计与校验合格作为比对的温湿度计同时放入设置好的人工气候箱内,每隔一小时读取被校表及比对表的温度和湿度值,共计3次,然后将两者进行比较。

7.2.3温度示值误差△T△T=∣TS -Td∣Ts:比对温湿度计的温度读数Td:被校温湿度计的温度读数平均值T s =(Ts1+ Ts2+Ts3)/3T d =(Td1+Td2+Td3)/37.2.4湿度示值误差△S△S=∣Ss -Sd∣Ss:比对温湿度计的湿度读数Sd:被校温湿度计的湿度读数平均值S s =(Ss1+Ss2+Ss3)/3S d =(Sd1+Sd2+Sd3)/37.3 校准记录及结果的处理校准的同时填写相应的《温湿度计比对校准记录》,确保记录按规范及时填写。

校准结果外观符合要求且△T≤2℃,△S≤5﹪RH的,视为校准合格,粘贴合格标识,校验不合格的出具《校准结果通知书》。

温湿度计校验规范

温湿度计校验规范
3.3.1.3比较两量测值误差是否于允收范围内,如是则校验完成。
3.3.1.4量测点:依温度使用范围或目前使用状况,选取5个量测点。
3.3.2湿度校验程序:
3.3.2.1将标准件与待校件置于同一个湿度环境空间内(使用chamber制造环境)。
3.3.2.2于5分钟后将标准件与待校件量测值记录于〝量仪校验报告〞。
操作。量测值如超出误差范围,需将〝暂停使用〞标签贴于量仪上并送修。
4.0相关窗体
4.1量仪校验报告
批 准:
审 核:
拟 制:
3.3.2.3量测点:依湿度使用范围或目前使用状况,选取5个量测点。
3.3.2.4比较两量测值误差是否于允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围内,如是则校验完成。
3.4允收范围:温度计(标准件)之量测值±3℃,湿度计(标准件)之量测值±10%RH。
3.5校验周期:12个月。
3.6校验报告:依品保部〝量仪校验报告〞单。
3.7校验完毕后判定OK者将〝校验合格〞标签贴于量仪上,以供使用人员能正确
*****有限公司
WI指引文件
文件编号:WI-P018
版号:1.0
页号:1/1
分发日期:
1.0目的
为使温、湿度显示器及记录器能经由定期校验进而保证仪器精准度,避免因磨耗
或其它变异所造成的误差影响产品质量。
2.0范围:
2.1指针型或数字型温、湿度显示器及记录器。
2.2权责:品保部。
3.0作业内容:
3.1使用标准器及设备
温度计或温湿度计及可调整温湿度chamber,加热器。
3.2校验前准备事项
标准件及待校温、湿度计校验前先暖机15分钟。
3.3校验程序:
3.3.1温度校验程序:

(完整版)湿度计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完整版)湿度计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完整版)湿度计校验标准操作规程湿度计校验标准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湿度计准确测量湿度,并提供准确的校验标准。

湿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湿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

为了保证湿度计的测量准确性,校验工作的进行至关重要。

2. 目的和适用范围2.1 目的:确保湿度计的准确性,提供校验标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湿度计校验的场合。

3. 定义在本操作规程中,以下术语的定义适用:- 湿度计:用于测量环境湿度的仪器。

- 校验: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测量,保证湿度计的准确性。

- 校验标准:用于比较湿度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的参照物。

4. 校验设备和材料4.1 校验设备:包括温度控制设备、湿度源和校验仪器等。

4.2 校验材料:包括校验标准和校验样品等。

5. 校验过程5.1 校验前准备5.1.1 校验设备的准备:确保温度控制设备、湿度源和校验仪器的正常工作。

5.1.2 校验材料的准备:准备校验标准和校验样品。

5.2 校验操作5.2.1 温度控制:将温度调整到校验要求的温度范围内。

5.2.2 湿度源设置:将湿度源设置到校验要求的湿度范围内。

5.2.3 校验仪器校准:根据校验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校准操作。

5.2.4 校验样品测量:将校验样品放置在校验仪器中,进行湿度测量。

5.2.5 记录校验结果:根据校验仪器的显示结果,记录测量值。

5.3 校验结果分析5.3.1 比较结果:将校验样品测得的湿度值与校验标准进行比较。

5.3.2 确定准确性:判断校验样品的测量结果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5.3.3 记录分析结果:记录校验样品的测量结果,并进行分析说明。

6. 校验频率和记录6.1 校验频率: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湿度计的校验频率。

6.2 校验记录:对每次校验的时间、校验结果以及分析结果进行记录。

7. 校验结果处理7.1 合格:校验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被视为合格。

7.2 不合格:校验结果超出可接受范围,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温湿度计校准规程目的:规范温湿度计的校准操作,确保温湿度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温湿度计的校准操作要求。

责任:计量主管、兼职计量员及相关人员。

内容:1外观要求1.1温湿度计外型结构应完好、无明显机械损伤,无影响仪器计量性能的外观缺陷。

1.2温湿度计上标有制造厂名(或厂标)、型号、出厂编号及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1.3刻度板位置应正确而不偏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

1.4湿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30%RH〜90%RH最小刻度应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1%RH每整10%RH或20%RH刻度标以相应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1.5温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10°C〜40°C,最小刻度应不大于1°C,并能保证可读数至0.5 C。

每10C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2、温湿度计性能要求2.1温湿度计的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土 2.0 C2.2温湿度计的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得超过:2.21 ±5%RH (40%RIH 70%RH 20°C);2.22 ± 7%R(40%RH以下或70%RH以上, 20C);2.3重复性2.31温度重复性:w 0.5 C2.32湿度重复性:w 2%RH3、校准方法3.1温度示值误差校准:温度校准点为:15C ,20 C ,30 C。

校准箱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min 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数为标准器和被测仪器的温度示值(T B和T)。

示值误差:△ T=T—T B— d i,其中d i为标准器温度修正值。

3.2湿度示值误差校准:依照从低湿到高湿的顺序进行校准,校准点依次:40%RH,60%RH,80%R湿度校准时,箱内温度调定在20C。

校准箱的湿度达到设定值后,应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校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1 目的规范温湿度计校准的操作,确保温湿度计的校准结果真实、可靠。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式温湿度计和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校准和使用中检验。

3 职责工程设备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温湿度计的校准及校准记录的管理。

4 定义4.1 机械式湿度计:利用毛发、尼龙及有机物高分子镀膜材料等作感湿元件,可直接指示相对湿度的指针型和记录型。

4.2 机械式温湿度计:由湿度部分(机械式湿度计或干湿表)和温度部分(双金属温度计或玻璃液体温度计)组成的一体式温湿度两用仪器。

4.3 数字式湿度计由电子式湿度传感器和指示仪表所组成,用于环境条件的相对湿度测量。

湿度传感器主要有电容式和电阻式两种,其安装形式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

5 内容5.1 计量性能要求5.1.1 数字式温湿度计:Δ=±a%F.S.;式中:Δ—数字式温湿度计的允许基本误差(℃);a—准确度等级,它常选用的选取值为2、3、5,也可按照制造厂的规定;F.S.—仪表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上、下之差(℃)。

5.1.2 机械式温湿度计: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2℃;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超过±5%RH。

5.2 外观5.2.1 温湿度计外形结构完好,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或允许基本误差、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及编号等应有明确的标记。

5.2.2 指针式温湿度计表盘所用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读数的缺陷或损伤。

5.2.3 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数字显示器应显示清晰、无缺笔划、闪烁等影响读数的缺陷。

5.2.4 指针式温湿度计的其他要求5.2.4.1 刻度盘位置应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5.2.4.2 湿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30%RH~95%RH,最小刻度应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1%RH。

每整10%RH或20%RH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5.2.4.3 温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10℃~40℃,最小刻度应不大于1℃,并保证可读数至0.5 ℃。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温湿度计内部检验校准规程,以规范温湿度计内部校验操作正确可靠。

2. 适用范围本公司的所有温湿度计设备。

3. 职责计量人员负责对要检验校准的温湿度计进行校验和出具检验结果。

4. 内容4.1 计量性能要求4.1.1温度示差误差温湿度计的温度示差误差不超过:±2℃。

4.1.2相对湿度示差误差温湿度计的相对湿度示差误差不超过:a) ±5%RH (40%RH~70%RH,20℃)b) ±7%RH(40%RH以下或70%RH以上,20℃)4.2通用技术要求4.2.1外观4.2.1.1温湿度计外型结构应完好、无明显机械损伤,表面应无划痕和锈蚀。

4.2.1.2温湿度计上外标识完整,无掉落、撕裂。

4.2.1.3温湿度计刻度板位置应正确而不偏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

4.2.2温湿度计指针应平直,能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4.3校准条件4.3.1检验用标准仪器设备将已外校合格温湿度计作为标准件,用来比对被校仪器的准确性。

4.3.2环境条件温度:15~25℃,温度波动应不超过±3℃/6h;相对湿度≤75%RH。

4.4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4.4.1通用技术要求用目测和手动方式检查温湿度计应符合本规程4.2.1、4.2.2规定。

4.4.2示值误差校准4.4.2.1温度示值误差校准将标准件与被校仪器同时放入恒温箱同一位置附近。

温度校准点为:15℃、20℃、30℃。

恒温箱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min开始读数,先读标准件,再读被校件,间隔5min 后再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件和被校仪器的温度示值(T B和T)。

示值误差:△T=T-T B-d1,其中d1为标准件温度修约值。

4.4.2.2湿度示值误差校准(温度为20℃)将标准件与被校仪器同时放入恒温箱同一位置附近,箱内温度调定在20℃。

通过在箱内放置敞口盛水培养皿以改变恒温箱湿度条件,进行三次。

温湿度计校验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校验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校验操作规程1.目的Purpose:制定温湿度计的标准校验操作规程,确保在用温湿度计指示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Scope:适用于公司在用的温湿度计的校验。

3.程序Procedure:3.1校验准备3.1.1校验条件——温湿度计应挂置在通风良好处,避免装在阳光直射的墙面、空调机出口。

——温湿度计不得装置对铜起腐蚀的气体环境中。

——温湿度计的校验应在无风小环境中进行。

3.1.2校验所需试剂和设备——KNO3饱和溶液;——NaCl饱和溶液;——CH3COOK.1.5H2O饱和溶液;——标准温度计(温度范围0~50℃,分度值0.1℃);——辅助设备:密封干燥容器、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可以控制在20-40℃之间)。

3.2校验项目3.2.1外观和结构外观和结构应符合3.3.1规定。

3.2.2湿度校验温湿度计的湿度示值误差不超过:±6 %RH。

3.2.3温度校验温湿度计的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2℃。

3.3校验过程3.3.1外观和结构检测——仪器表面干净、清晰;——调节旋钮应能正常工作;——用目力观察,温湿度计外型结构应完好。

3.3.2湿度的校验——将配制好的CH3COOK.1.5H2O饱和溶液、KN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密封干燥容器里面同时放入待测温湿度计,密封。

——将密封干燥容器放在设定温度值为25℃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

6小时后,用标准温度计测量各饱和溶液的温度,若溶液的温度在25±1℃时,即可开始记录温湿度计的温度及湿度值。

——测量湿度值减去标准湿度值就是湿度示值误差。

3.3.3温度的校验——将温湿度计和标准温度计一起放进的冰箱冷藏室中, 1小时后分别记录下温湿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

——温湿度计和标准温度计同时放在室温环境中,1小时后分别记录下温湿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

——将温湿度计和标准温度计放入恒温干燥箱内,设定恒温干燥箱温度为40℃,1小时后分别记录下温湿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

jjg(苏)99-2010《数字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jjg(苏)99-2010《数字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jjg(苏)99-2010《数字温湿度计检定规程》一、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数字温湿度计的检定。

本规程规定了数字温湿度计的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计量器具控制等内容,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引用文献以下引用文献中的规定均适用于本规程。

如有其他相关规定,以引用文献为准。

三、术语和计量单位本规程定义了以下术语和计量单位:1. 数字温湿度计:采用数字显示技术测量温度和湿度的计量器具。

2.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为摄氏度(℃)。

3. 湿度:表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物理量,单位为相对湿度(%)。

4. 准确度: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单位为百分比(%)。

5. 分辨率:测量结果能够分辨的最小变化量,单位与测量单位相同。

四、概述本规程规定了数字温湿度计的计量性能要求和检定方法,以确保其在各行业中的温度和湿度测量准确性。

通过对数字温湿度计的外观、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测试,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计量性能要求1. 准确度:数字温湿度计的准确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2. 分辨率:数字温湿度计的分辨率应满足以下要求:温度分辨率应不高于0.01℃;湿度分辨率应不高于0.1%。

3. 稳定性:数字温湿度计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其示值变化应不超过规定的准确度等级。

4. 外观和标识:数字温湿度计的外观应整洁,无明显损伤;标识应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

5. 输入输出接口:数字温湿度计应具备与计算机或其他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6. 操作界面:数字温湿度计的操作界面应简单易懂,便于用户操作。

显示应清晰、易于辨识。

7. 报警功能:数字温湿度计应具备报警功能,当测量值超过设定范围时能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报警信号应清晰、易于辨识。

温湿度计内校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内校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内校操作规程温湿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仪器,正确的内校操作规程能够确保温湿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份关于温湿度计内校操作规程的示范,供参考:一、目的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温湿度计的内校操作。

三、设备和工具1.温湿度计2.校准器(如校准炉、校准气囊等)3.清洁布4.校准标准5.计算机和校准软件(可选)四、内校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1.检查温湿度计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电源充足并检查是否有损坏或异常情况。

1.2.选择一个适宜的校准器,并将其设置在所需的温度和湿度值。

1.3.将校准标准调整为正确的数值,并确保其准确性。

1.4.准备好计算机和校准软件(如适用)。

2.开始内校2.1.将温湿度计放置在校准器中,并等待温湿度计稳定,记录下校准器的温度和湿度值。

2.2.使用清洁布擦拭温湿度计的感应器,确保其表面干净无尘。

2.3.打开校准软件(如适用),输入校准标准的数值,并将校准标准与温湿度计连接。

2.4.等待校准软件读取温湿度计的数值,并记录下校准结果。

2.5.重复以上步骤,至少进行三次内校,记录下每次的校准结果。

3.校准结果分析3.1.根据三次内校的结果,计算平均值,并与校准标准进行比较。

3.2.如果温湿度计的测量结果与校准标准相差不大,则表示温湿度计可以正常使用。

3.3.如果温湿度计的测量结果与校准标准存在较大偏差,则可能需要对温湿度计进行调整或维修。

4.结束操作4.1.关闭校准器,并将温湿度计取出。

4.2.关闭校准软件(如适用)。

4.3.清洁温湿度计的感应器,并将其存放在干燥且安全的位置。

4.4.记录校准操作的相关信息,包括校准结果、日期、校准人员等。

五、注意事项1.在进行内校操作前,确保校准器和校准标准的准确性。

2.内校操作应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

3.内校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操作正确和可靠。

4.内校结果应记录并保留,以备后续参考。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湛江市事达实业题目温湿度计校准规程新订■修订□ 共3页文件编码SOP/EM-420-00编制部门机修车间制定人高海权审核人批准人制定日期2021年 1月 7日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人力资源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机修车间温湿度计校准规程目的:标准温湿度计的校准操作,确保温湿度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温湿度计的校准操作要求。

责任:计量主管、兼职计量员及相关人员。

内容:1、外观要求温湿度计外型结构应完好、无明显机械损伤,无影响仪器计量性能的外观缺陷。

温湿度计上标有制造厂名〔或厂标〕、型号、出厂编号及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刻度板位置应正确而不偏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

湿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30%RH~90%RH,最小刻度应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 1%RH,每整 10%RH或 20%RH刻度标以相应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温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 10℃~ 40℃,最小刻度应不大于 1℃,并能保证可读数至℃。

每 10℃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2、温湿度计性能要求温湿度计的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温湿度计的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得超过:±5%RH〔40%RH~70%RH,20℃〕;±7%RH〔 40%RH以下或 70%RH以上,20℃〕;重复性温度重复性:≤℃湿度重复性:≤ 2%RH。

3、校准方法温度示值误差校准:温度校准点为: 15℃ ,20 ℃,30 ℃。

校准箱的温度到达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min 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 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数为标准器和被测仪器的温度示值〔T B和 T〕。

示值误差:△ T=T-T B-d1,其中 d1为标准器温度修正值。

湿度示值误差校准:依照从低湿到高湿的顺序进行校准,校准点依次:40%RH,60%RH,80%RH。

湿度校准时,箱内温度调定在20℃。

校准箱的湿度到达设定值后,应稳定30min 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校仪器,间隔5min 后重复读数一次。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操作规程温湿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仪器,它在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如气象、农业、建筑等。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温湿度计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需要进行内部校准操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操作的规程。

1.准备工作(1)确认温湿度计的工作状态,如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外壳是否完好等。

(2)准备校准装置,包括校准盒、参考温湿度计等。

(3)温湿度计所处环境要稳定,无明显温湿度波动。

2.校准前的检查(1)检查温湿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否符合校准要求。

(2)检查温湿度计的精度等级,以确定校准的要求和标准。

3.温湿度计的校准操作(1)将校准盒连接到温湿度计的测量接口上,并确保连接紧固。

(2)打开校准盒上的开关,校准盒会提供一个已知的稳定温湿度值。

(3)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温湿度计的读数稳定在所提供的稳定温湿度值上。

(4)记录下校准盒提供的稳定温湿度值和温湿度计的读数值。

4.数据处理和校正(1)将校准盒提供的稳定温湿度值与温湿度计的读数值进行对比,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偏差。

(2)根据校准要求和标准,确定温湿度计的校正参数,如零点偏差、温度系数等。

(3)根据校正参数对温湿度计的读数进行修正计算,使得修正后的读数更接近真实温湿度值。

5.校准结果验证(1)将参考温湿度计放置在已知温湿度条件下,如稳定的温湿度室中。

(2)将校准后的温湿度计放置在参考温湿度计旁边,进行读数比较。

(3)若校准后的温湿度计读数与参考温湿度计读数一致或接近,则校准结果有效,否则需要重新进行校准操作。

6.校准记录和证明(1)在校准完成后,将校准结果和校准日期等信息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上。

(2)将校准记录表与温湿度计配对保存,以备日后参考和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温湿度计的内部校准操作时,应按照生产商提供的操作手册或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此外,校准操作应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以确保温湿度计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9-2010数字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99-2010数字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99-2010数字温湿度计检定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数字温湿度计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数字温湿度计的检定。

第三条:检定对象数字温湿度计是指能够测量温度和湿度的仪器。

第四条:检定条件数字温湿度计的检定应该在标准温度和湿度下进行。

第五条:检定要求数字温湿度计应具备以下要求:1.温度测量范围符合使用要求;2.湿度测量范围符合使用要求;3.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4.工作稳定性满足要求。

第二章:检定程序第六条:仪器准备1.准备标准温湿度计;2.准备温度和湿度稳定性验证装置;3.准备其他所需设备。

第七条:仪器校验1.使用标准温湿度计对数字温湿度计进行校准;2.比较校准后的数字温湿度计与标准温湿度计的测量结果。

第八条:测量结果处理1.计算数字温湿度计的测量误差;2.考虑数字温湿度计的工作稳定性。

第三章:检定结果第九条:检定报告1.检定报告包括数字温湿度计的基本信息、仪器校准结果和测量误差;2.检定报告应保存至少5年。

第十条:检定记录1.检定记录包括数字温湿度计的基本信息、仪器校准结果和测量误差;2.检定记录应保存至少5年。

第四章:检定周期第十一条:检定周期根据数字温湿度计的使用情况和要求,确定检定周期。

第十二条:仪器状态监测在检定周期内,应定期对数字温湿度计进行状态监测,确保仪器工作正常。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规程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以上内容为99-2010数字温湿度计检定规程的概述,详细内容可参考具体的规程文件。

本规程的实施可以有效确保数字温湿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用户提供可信的测量结果。

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温湿度计检定规程一、总则2. 温度计的检定工作由检定机构进行。

3. 有权发证的检定机构仅可发放检定证书,检定报告必须签发给检定机构所在单位。

4. 温湿度计的检定细节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温度计检定规范》(JB/T 10492-2017),应当符合国家标准(GB2423. 1-2008)。

二、检定室要求1.检定室温湿度符合JC/T 10492-2017标准,温度为20 ± 0.2℃,湿度为30~70 %RH 。

2.检定室内应有高精度温度计或湿度计,以确保检定的准确性。

3.检定时应该保持室内的恒定温湿度,并定时检查。

三、检定项目1.功能检查按照JC/T10492-2017标准对装置进行完整性、精准性、准确性检查,包括:(1)功能检查:温度范围和精度(包括它的溶差和分辨率),湿度范围和精度(包括它的溶差和分辨率),以及相关报警装置的功能和报警值;(2)准确性检查:准确性根据校准认定的读数和测量值的关系对温度范围内的读数给定的最大偏差进行检查;(3)稳定性检查:检查温湿度计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温度、湿度变化≤1.0℃/0.5%RH 。

2.标定检查根据JC/T10492-2017标准,对温湿度计进行校准,通过检查其读数与测量值的差值,检查其校准认定的读数和校准值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其准确性。

3.不接点检定温湿度计应通过不接点检查和不管爪检查,以确保温湿度计具有良好的精度和稳定性。

机构应对温湿度计的检定结果开具检定报告和检定证书,以记录相关细节。

检定证书应当以本行格式编制,具体内容如下:1.检定机构的信息;2.测量仪器的型号和编号;3.检定结果:温度范围、湿度范围、温度精度、湿度精度、报警值、检定结论等;4.下次检定日期;5.检定机构公章。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温湿度表内部校准操作规程,以保证温湿度表内部校准的正确操作。

2. 范围适用于亿腾药业(泰州)有限公司的温湿度表的内部校准。

3. 职责3.1. 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负责督促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3.2. 操作人:负责按照本操作规程正确操作;3.3. 复核人:负责核对操作人的操作、填写正确性、有效性。

3.3. 结果调查:QA负责不合格校准的调查。

4. 内容4.1. 外观检查4.1.1. 温湿度计外形结构应完好、无明显机械损伤,表面应无划痕和锈蚀。

使用中的温湿度计可放宽要求,应无影响仪器计量性能的外观缺陷。

4.1.2. 温湿度计上应标有制造厂名(或厂标)、型号、出厂编号等。

4.2. 校准条件4.2.1. 校准用仪器设备4.2.1.1. 标准器具应选用便携式温湿度表,能同时显示相对湿度和温度,其技术指标均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4.2.1.2.1. 温湿度校准箱温湿度校准箱必需具有自动调温调湿功能,箱内工作室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40L,且应配有开门和大面积透明观察窗,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2的要求。

另外,当校准对象为干湿表时,箱内封速应不大于0.2m/s。

(公司自校用恒温恒湿试验箱为稳定性试验箱)4.2.1.2.2. 温湿度计用于环境实验室温湿度测量,其最大允许误差应满足:温度±2℃,相对湿度±5%RH。

表2 温湿度校准箱4.2.2.1. 温度15℃~25℃,温度波动应不超过±3℃/6h;相对湿度:≤75%RH。

4.2.2.2. 所用标准器和其他配套设备工作的环境应符合其相应规定的条件。

4.3. 校准项目4.3.1. 温度示值误差校准温度校准点为:10℃,20℃,30℃,40℃,50℃。

校准箱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数的算数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检一起的温度示值(TB和T)。

示值误差:△T=T-TB4.3.2. 湿度示值误差校准依照从低湿到高湿的顺序进行校准,校准点依次为:35%RH,45%RH,55%RH,65%RH,75%RH。

数字温湿度计检验规程

数字温湿度计检验规程
各部门负责日常工作使用的计量器具的维护和保养。
3.0程序
3.1校验项目和校准工具:
序号
校验项目
主要校准工具
1
外观
/
2
示值误差
标准数字温湿度计
3.2检定周期:一年
3.3检定条件:温度:23±5℃,湿度:≤80%
3.4技术要求和校准方法:
3.4.1外观:数字温湿度计表面标识清楚,无明显污渍、缺陷,显示屏读数清晰,无缺少笔画现象。
3.4.2示值误差要求:±1℃,湿度≤±3%
3.4.3校准方法:将标准数字温湿度计与被检数字温湿度计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校准,读出标准数字温湿度计与被检数字温湿度计的数值进行对比,然后根据显示进行调整以保证器具正常工作。
4.0质量记录
《内部检定证书》
5.0附件(N.A.)
编 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审 核
批 准
XXXX有限公司
编号:XX-QC-017
版本:A
文件种类
数字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生效日期:
计量校验规程
页码:PAGE 1 OF 1
1.0目的和范围
确保本公司使用的数字温湿度计在要求范围内,从而保证可读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具有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用于各车间使用的用于测量温度和湿度的数字温湿度计.
2.0职责
QA部计量室负责本公司数字温湿度计的校准。

温湿度计校验规范(参照模板)

温湿度计校验规范(参照模板)

温湿度计校验规范1. 目的:为了保持温湿度性质之仪器与环境符合检验要求,并提供负责人员执行的准则及方法,来维持仪器之最高精密度,并提高产品质量。

2. 范围﹕温湿度计及其它适用之温湿度量具。

3. 权责﹕3.1各使用单位:温湿度计使用、清洁、保养。

3.2品保部: 温湿度计的鉴定、校正、修理、稽核、备份、报废处理。

4. 定义﹕无5. 作业内容﹕5.1校准条件5.1.1使用校正标准温湿度计、恒温恒湿箱(外校)。

5.1.2检定室内温度(20±5)℃湿度不超过60%RH。

5.2温湿度计校验点0℃~50℃温度计,分别取点为15℃、35℃。

湿度取点为45%RH、65%RH。

允收误差为±2℃, ±5﹪RH。

5.3.准备事项﹕5.3.1实施现场校正。

5.3.2毋须刻意改变现场温湿度。

5.4校正步骤﹕5.4.1将待校温湿度计与标准件温湿度计一起放入校正点之场所(恒温恒湿箱)。

5.4.2待数分钟温湿度稳定后记录之。

5.5记录:5.5.1校正后将结果逐项填写在量测仪器内校记录表,并且至少保存2年。

5.5.2其校验周期依年度校验计划表规定实施并记录。

5.6判定与识别:5.6.1判定规格其偏差范围须在允收水准之内。

仪器校正后,设定值与实际值相符合时,则贴绿色标签识别参照《检验量测与试验设备管制程序》。

5.6.2仪器校正后仍无法达到标准或外观不良,须送相关单位检修或判定不可使用,检修未完成前,则贴红色标签识别参照《检验量测与试验设备管制程序》。

6.相关文件:6.1检验、量测与试验设备管制程序6.2校正管制规范7.表单﹕7.1温湿度计校正记录温湿度计校正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目的: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0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温湿度计。

3.0校准依据:
3.1 CSB/QP-13《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3.2 JJG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3.3 GB/T11605-2005《湿度测量方法》
3.4 GB6999-1986《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
3.5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0职责:
4.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相关使用部门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0校准方法:
5.1校准项目及要求
序号项目指标要求
1 外观符合要求
2 温度示值误差±2℃
3 相对湿度示值误差±5?RH
4 温度重复性≤0.5℃
5 湿度重复性≤2?RH
5.2校准条件与设备:
5.2.1校准条件
环境温度:15~25℃范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6h?湿度:不大于75%RH?.
5.2.2校准用标准器:
恒温鼓风干燥箱1台,0~100℃温度计2只.
5.3校准过程:
5.3.1外观?采用目视观测。

5.3.1.1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5.3.1.2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等。

5.3.1.3读数部分?
a.刻度板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清晰均匀。

b.湿度刻度范围不小于30~95%RH,最小刻度不小于2%RH.。

c.温度刻度应不小于5~40℃,最小刻度应不小于1℃。

d.指针应平直,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5.3.2. 温度示值误差
5.3.2.1温度校准点:28℃.将恒温鼓风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28℃.
5.3.2.2放入所要校准的温湿度计,恒温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恒温干燥箱的温度,再读温湿度计的温度,以后每隔5min读一次,重复读三次,取平均值.
5.3.2.3结果计算: 应符合表1要求
T平均=T1+T2+T3/3
温度示值误差△T=T平均-T标准
式中: △T----温湿度计的示值误差; ℃
T平均----温湿度计测定的温度平均值; ℃
T标准----恒温干燥箱设定的标准温度值;28℃
5.3.3相对湿度示值误差
5.3.3.1取2支型号规格相同的0~100℃温度计,一支做为干球温度计t,另一支在球部用洁净的纱布缠好(不得有皱折),并用蒸馏水充分湿润,做为湿球温度计tw,垂直悬挂于干燥箱内.
5.3.3.2在恒温28℃30min的干燥箱内,开启鼓风机,3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湿球温度,再读干球温度,每隔1min读一次数,共读3次.(超过6min时需重新湿润纱布).计算每次测定的干,湿球温度差(t-tw).
5.3.3.3根据干湿球的温度差,查GB6999-1986《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其中相关参数为:球状的温湿度计,类型为0.8型,t=28℃,详见表2.
5.3.3.4根据测定的干湿温度差,查出相应的相对湿度,并记录校准温湿度计显示的相对湿度.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5.3.3.5结果计算: 应符合表1要求
U测定平均=U测定1+U测定2+U测定3/3
U标准平均= U标准1+U标准2+U标准3/3
相对湿度示值误差△U= U测定平均- U标准平均
式中: U测定平均----校准温湿度计显示的相对湿度; %RH
U标准平均----干湿温度差查表的相对湿度%RH
△U ----温湿度计的相对湿度示值误差; %RH
表2 28℃时球状水银温度表相对湿度查算表
P=110KPa, A=0.7947×10-1C-1(0.8m/s)
项目单位查算数值
干湿温度差 t-tw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相对湿度 %RH 99.2 98.4 97.6 96.8 96.0 95.2 94.4 93.6 92.8 92.0
干湿温度差 t-tw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相对湿度 %RH 91.2 92.4 89.7 88.9 88.1 87.3 86.6 85.8 85.1 84.3
干湿温度差 t-tw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相对湿度 %RH 83.5 82.8 82.0 81.3 80.5 79.8 78.3 77.6 77.1 76.9
干湿温度差 t-tw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相对湿度 %RH 76.1 75.4 74.7 74.0 73.8 72.5 71.8 71.1 70.4 69.7
干湿温度差 t-tw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相对湿度 %RH 69.0 68.3 67.6 66.9 66.2 65.5 64.8 64.1 63.4 62.7
干湿温度差 t-tw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相对湿度 %RH 61.4 60.0 58.7 57.4 56.0 54.7 53.4 52.1 50.9 49.6
干湿温度差 t-tw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相对湿度 %RH 48.3 47.1 45.8 44.6 43.3 42.1 40.9 39.7 38.5 37.3
干湿温度差 t-tw 9.2 9.4 9.6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
相对湿度 %RH 36.1 34.9 33.8 32.6 31.5 30.3 29.2 28.0 26.9 25.8
干湿温度差 t-tw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相对湿度 %RH 23.0 20.3 17.7 15.0 12.4 9.9 7.4 4.9 2.5 0.1
5.3.4温度重复性
按5.3.2温度示值误差的三次温度测定值最大与最小值的差值即为温湿度计的温度重复性,应符合表1要求.
温度重复性=T最大-T最小
式中?T最大-----三次测定温度时的最大值?℃
T最小-----三次测定温度时的最小值;℃
5.3.5相对湿度重复性?
按5.3.3相对湿度示值误差的测试方法?由温湿度计三次的显示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即为温湿度计的相对湿度重复性,应符合表1要求。

相对湿度重复性= U最大-U最小
式中?U最大-----三次测定相对湿度时的最大值; %RH
U最小-----三次测定相对湿度时的最小值; %RH
5.4.1 A类不确定度(测量分散性):
5.4.2 B类不确定度平方(检定时恒温干燥箱与温度计的不确定度的平方和)
5.4.3合成不确定度
5.4.4扩展不确定度:U=k UC(k=2)
5.5校准周期:12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