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维创新设计大赛通知图形与图像混合建
全国3D大赛3DDS工作简报2012(五)
工作简报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秘书处编2012-8-15 [2012]第5期[编者按]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全国3D大赛”或“3DDS”)是在国家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转变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赛事,体现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是科技竞赛与全民创新实践活动的一次新的发展。
全国3D大赛分工业与工程方向(工业设计、机电工程结构设计、逆向设计、工程分析、工业仿真、模具设计、数控编程等)、数字表现方向(工业设计、CG与数字艺术设计、影视动漫设计、游戏与虚拟现实设计等)、数字建筑BIM方向(数字建筑BIM设计、建筑与室内外表现设计)、3D创新创业方向、3D摄影/DV方向、企业命题项目实战方向与3D产业年度风云榜评选等七大方向、三十多项竞赛项目,覆盖3D应用各个领域和方向,鼓励多元应用,鼓励跨界融合。
全国3D大赛自2008年发起举办以来,越来越受到各地方、高校和企业的重视,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参赛高校连续每届超过600所、参赛企业超过1000家,初赛参赛人数连续突破100万人;参赛作品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设计作品与团队,备受业界关注;产学研合作联动不断深化,3D技术、人才与项目合作对接及产业链上下游带动的平台作用突显,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水平最强、影响最广的全国大型公益品牌赛事与3D行业盛会。
全国3D大赛经过5年不断摸索、扎实积累和快速成长,现以全新姿态,为打造成为中国“创新设计”界“奥斯卡”和“3D”界“奥林匹克”目标而昂扬迈进!!复赛作品提交结束,大赛进入复赛作品网络公示投票阶段7月31日,按照大赛赛程安排,2012全国3D大赛大学生组别复赛作品提交截止。
经初步汇总,全国共计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75所高校、培训机构的师生及529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参赛,初赛参赛人员再次超过100万人;30个赛区共选拔推荐赛区复赛参赛团队2670个,复赛参赛作品4806件,其中,工业与工程方向2679件,数字表现方向1630件,数字建筑BIM 方向320件。
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标准1-4级
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标准V1.0.2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科普培训与应用推广中心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联盟科普服务平台: 官方考试平台:2018年6月总体说明本标准由中国电子学会科普培训与应用推广中心制定。
V1版本由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联盟标准工作组开发,由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适用于由中国电子学会举办的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由经授权的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中心承担招生和考试服务工作。
本标准旨在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学习三维设计和3D打印的热情和兴趣,充分适应我国青少年的认知心理和水平,从三维创意设计软件的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出发,普及创客教育理念,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引导青少年建立工程化、系统化的逻辑思维,使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更具科普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本标准不以评价教学为目的,考核内容不是按照学校要求设定,而是从实现三维设计项目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国内3D打印教育的普及情况而确定,主要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
本标准由低到高分为一级至四级,分别对应着青少年在借鉴模仿、二次创新、独立创新设计、实用设计四个层面的水平能力。
本标准版权属中国电子学会所有。
本标准使用者仅限于经中国电子学会直接授权的相关合作单位,包括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服务中心/服务网点、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教育基地。
未经中国电子学会允许,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复制、摘编、变造本标准所含文字、图片、链接等信息,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单位查询网址为和。
所有相关本标准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电子学会。
标准工作组织标准工作组组长:杨晋副组长:孟献军、张旭生工作专家(按拼音排序):程晨、刁彬斌、甘延霖、高勇、李雯、刘秀丰、刘征、乔凤天、单良、苏从尧、孙洪波、索士辉、王璇、吴俊杰支持单位(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科技高级技术学校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福建三明林业学校青岛市黄岛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首钢工学院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太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天威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先临启智科技有限公司等级范围说明一、适用对象:适合8-18岁以下未成年人群二、软件范围: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软件、开源编程软件三、硬件范围:3D打印机(FDM类型)、激光切割机、开源电子硬件四、考核范围:1.3D打印及创新创客教育相关理论知识;2.三维创意设计软件的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3.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4.FDM桌面级3D打印机、激光器切割机的操作与使用。
三维动画设计大赛比赛说明
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比赛说明(比赛科目:三维动画设计)一,软件要求与硬件要求●软件要求3ds Max 2009中文版Mental Ray 渲染器(3ds Max 2009自带渲染器)Adobe Photoshop CS4中文版●硬件要求♦处理器:Intel 或AMD,要求主频不低于2.0G。
♦内存:不低于1024MB(1GB)。
♦硬盘:要求软件安装完成后系统盘有1GB以上的硬盘空间。
♦显示器:要求最低支持分辨率1024x768,16位真彩色的显示器及配套显示卡。
♦输入设备:鼠标(最好三键,中键是滑轮)、键盘。
●运行环境Windows XP或Windows 7系统二,题型、题量、考试方式和时间●预赛题1)题型为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和主观题(基础操作题和综合操作题)。
主客观题分值比例为1:2。
2)题量是81道,其中单选题60道,每道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道题2分,操作题1道,分值为50分。
试卷满分150分。
3)比赛方式采用全国统一时间在线考试的形式,客观题系统自动阅卷,主观题由大赛组委会提供评分标准,各考点自行组织阅卷。
4)比赛时间为3小时。
●复赛题1)题型为主观操作题。
2)题量为2道操作题+1道附加题。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附加题为50分。
3)比赛方式为上机操作,由大赛组委会安排专家组统一阅卷。
4)比赛时间为3小时。
●决赛题1)题型为较为复杂和技术难度较高的三维动画设计作品创作题。
2)题量为2道,其中一道考察参赛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道考察参赛者自主创意设计、制作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试卷满分为120分。
3)比赛方式为上机操作,由大赛组委会安排专家组统一阅卷。
4)比赛时间为5小时。
三,比赛大纲三维动画设计本身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与我国动画制作及播映需求相适应。
因此,参赛者在比赛准备期间,一方面要全面、系统的学习三维动画设计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三维动画行业的实际需求,并进行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临摹与创作。
重大社2023《三维建模可视化表现》赛题及评分标准03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赛题《莫高窟探秘》一、立意《莫高窟探秘》VR项目设计与制作展现敦煌石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成就,敦煌石窟艺术创作者高超的技艺与匠心,传播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宝藏。
二、情境创设敦煌莫高窟,丝路明珠,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是建筑、彩塑、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
故事内容如下:一位艺术家千里迢迢来到莫高窟,利用自己的智慧打开了莫高窟的大门,使用VR的形式感受敦煌莫高窟文化。
三、任务设计题目简述:打开U 盘指定目录下的“莫高窟探秘”参考文件,仔细研读文件并结合任务书要求,完成VR建模、VR引擎制作、动作交互制作、VR项目设计四项任务,并能在指定设备上运行。
1、任务一:VR 模型制作制作莫高窟塑像、莫高窟外景观、马、模型。
1.1 制作“莫高窟塑像”模型1个参照提供的照片和三视图完成人物三维模型的制作。
(1)莫高窟塑像照片。
(2)莫高窟塑像三视图。
(3)莫高窟塑像贴图。
1.2 制作“莫高窟外景观”模型1个参照提供的照片和三视图完成莫高窟外景观模型的制作。
(1)莫高窟外景观照片。
(2)莫高窟外景观三视图。
(3)莫高窟外景观贴图。
1.3 制作“马”模型1个参照提供的照片和三视图完成古书模型的制作。
(1)马照片。
(2)马三视图。
(3)马贴图。
1.4 要求:(1)命名、保存位置、格式等达到要求(2)比例准确(3)布线合理(4)材质细节逼真(5)UV展开划分合理、贴图美观(6)模型面数合理(7)总体效果美观1.5 评分意见(多个模型参照该分值比例给分):2、任务二:VR引擎制作2.1 进入场景。
书桌上一本《敦煌石窟艺术图录》以高亮方式出现在(我)前方,我使用手柄翻开。
一幅精美的画面出现,同时“敦煌,像一盏心灯,迟早会照亮每一个新来者。
”字幕以渐显方式出现。
文字播放结束后,延时5秒,出现按钮“进入”,手柄扣动扳机键选中按钮,场景切换。
2.2 场景切换,我在沙漠中行走,面前出现一条深沟,自动跳出文字提示框“跳过深沟”。
全国三维创新设计大赛通知图形与图像混合建
全国三维创新设计大赛通知图形与图像混合建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关于“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参赛的通知各学院(系、部):根据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的“2010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通知”,我校组织优秀学生参加2010年3D-CAD-VR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具体参赛事宜通知如下:一、参赛目的通过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竞赛活动,促使学生学习和使用三维CAD和虚拟现实VR软件,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二、参赛内容“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突出体现三维数字化技术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和推进。
要求是实用创新的设计活动,同时必须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平台或使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工具实现,体现现代三维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流程,最终以三维数字化形式表现设计结果。
大赛设置“工业工程组”与“数字表现组”两个方向,鼓励多元应用。
大赛着重考察设计文档、设计过程、设计源文件及设计结果(形式),评审标准包括视觉美观性、工程实用性、技术复杂性、设计创意性等因素。
大赛官方网站为.(详见大赛规则)三、参赛对象我校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三维CAD应用能力、虚拟现实VR应用能力(可仅具有某一软件能力)的在校本科生。
参赛学生在我校组织下,以团体方式报名参赛,大赛不接纳个人报名。
参赛学生首先在校内报名,然后统一集体报名。
参加复赛,获得全国决赛资格者将代表我校参加全国大赛。
四、报名时间参赛学生须填写报名表,2010年5月20日前将报名表交到创新实验学院办公室(研教楼816同时,将报名表的电子版发至:, 不收报名费。
五、参赛计划5月12日(周三)晚6:00在机械学院151介绍参赛安排和去年大赛情况。
5月25日前,完成初赛作品,校内以作品竞赛的方式进行初赛,选拔参加复赛的团队。
15年三维竞赛规程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YG-070赛项名称: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英语翻译:3D Modeling of Digit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加工制造类二、竞赛目的本项竞赛旨在三维扫描、数字建模、逆向工程、创新设计以及数控编程与加工等方面的技能竞赛。
通过竞赛,展示各职业院校的教学成果;检阅各省市选手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创新设计的技能水平以及跨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引领各职业院校专业改造方向,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人才素质和质量,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的企业岗位能力要求。
三、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将以任务书形式公布。
针对目前批量化生产的具有鲜明自由曲面的产品(或零部件)进行三维扫描、数字建模,并对产品(或产品局部)外形进行数控编程与加工,对无自由曲面的结构或零件根据机械制造类专业知识按要求进行局部的创新(或改良)设计和制造。
竞赛总时间为5.5小时,分为第一阶段“数据采集与再设计(3小时)”和第二阶段“数控加工”(2.5小时),分别为70%和30%的权重。
1.第一阶段:数据采集与再设计该阶段竞赛时间为3小时,竞赛队完成四项竞赛任务。
任务1:产品三维数据采集。
利用给定三维扫描设备和相应辅助用品,对指定的外观较为复杂的样品进行三维数据采集。
该模块主要考核选手利用三维扫描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的能力;任务2:三维建模。
根据三维扫描所采集的数据,选择合适软件,对上述产品外观面进行三维数据建模。
该模块主要考核选手的三维建模能力,特别是曲面建模能力;任务3:产品创新设计。
利用给定样品和已经完成的任务2内容,结合机械制造知识,按给定要求对样品中无自由曲面部分的结构或零件或附属物进行创新设计。
该模块主要考核选手机械创新设计的能力。
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的策划书
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的筹划书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的筹划书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要求实现从“制造大国”转换为“创造大国”。
在以往,我国以廉价的劳动力占据国际上的生产大国地位,但随之我们发现光靠廉价劳动力难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式上“长治久安”,截至今日,我国的劳动力平均工资已经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四倍,“人工红利”已经不再可观,许多国内企业因此倒闭。
为了实现以低价的生产本钱创造更多的财富,制造业必须升级至高端化竞争,为此我国提出了机器换人这一新思路。
3D数字化比赛作为在全国范围内的公益赛事,在这新的时代背景下,符合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是科技竞赛与全民创新实践活动的一次新的开展。
三维数字化技术(3Dimensional,简称3D)是推进工业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发动机,是促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推动力,是各国争夺行业制高点的竞争焦点,并正在开启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
为了扩大全国3D大赛的影响力,让我校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现代化三维数字技术,增强自身专业技能和竞争力,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团委、浙江师范大学智造社联合浙江师范大学团委、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共同举办此次“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1)提高学生对3D技术和3D开展的认识,并借此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三维软件的热情,推动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
(2)提高我院的.竞赛气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的能力,为以后自己参加省赛国赛提供助力。
(3)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自己从事相关专业积累珍贵经历。
主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团委承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团委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协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智造社浙江师范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鼓励跨专业组队,每支参赛队可以由1~3名队员组成参赛选手自接到竞赛通知后,按照竞赛内容的要求进展准备,竞赛以作品展示为主,要求完成如下工作:1.根据大赛要求,提出总体设想。
南京林业大学机械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
南京林业大学机械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3D大赛)选拔赛章程一、总则(一)“机械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简称3D大赛)由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主办,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承办。
大赛组委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大赛事项。
(二)3D大赛以“推动三维数字化技术普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题,通过以赛促课、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赛促新,推动培养我校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其科研和动手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发挥特长的舞台。
促进优秀3D应用人才和优秀3D成功案例脱颖而出,在校内掀起学3D、用3D的热潮,并在我校和3D技术应用企业间搭建直通就业的桥梁,促进就业,推动创新。
(三)3D大赛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突出体现三维数字化技术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和推进。
要求首先是实用创新的设计活动,同时必须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平台或使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工具实现,并且体现现代三维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流程,最终以三维数字化形式表现设计结果。
(四)3D大赛强调以机械、车辆为主要设计对象,鼓励多元三维工程软件的应用。
大赛着重考察设计文档、设计过程、设计源文件及设计结果(形式),评审标准包括视觉美观性、工程实用性、技术复杂性、设计创意性等因素。
二、举办时间本届大赛2010年11月开始,2011年3月下旬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大赛决赛答辩和颁奖典礼。
三、参赛对象南京林业大学在校本科生。
四、课题范围(一)参赛项目内容范围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相关的课题项目。
可以是传统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学科的课题项目,如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木工机械等。
也可以是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机械、车辆类课题项目,如利用其它学科知识(机电、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等)解决机械、车辆相关问题的课题项目。
(二)设计要求参赛作品须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完成,可以使用一款或多款三维工程软件完成设计,使用软件不限,但必须是正版软件。
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实操
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实操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实操部分是一个重要的考核环节,旨在评估考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三维创意设计能力。
以下是对该考试实操部分的详细介绍:一、考试内容实操考试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图纸或要求,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如3DOne等)进行模型创建和设计。
考试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1.基本实体创建:如圆柱体、圆锥体、六面体等基本形状的创建和摆放。
2.组合运算:使用基本实体间的组合运算(如加、减、交等)来完成更复杂的模型创建。
3.尺寸与位置要求:确保每个模型的尺寸和位置都符合图纸或题目要求。
4.模型整合:将多个基本实体合并为一个整体模型。
二、考试流程1.登录考试系统:考生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登录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系统。
2.接收实操题目:系统会自动显示实操题目,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
3.进行设计搭建:考生根据题目要求,使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模型创建和设计。
4.提交作品:设计完成后,考生需要将作品保存为指定的格式(如.Z1等),并通过考试系统上传。
三、注意事项1.软件熟练度:考生需要提前熟悉并掌握所使用的三维设计软件。
2.时间管理:实操考试通常有时间限制,考生需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
3.文件命名与保存:考生需要按照题目要求命名并保存文件,以便上传和评分。
4.遵守考试规则:考生需要遵守考试规则,不得作弊或抄袭他人作品。
四、备考建议1.多加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三维设计能力和熟练度。
2.熟悉考试软件:确保熟练掌握考试所使用的三维设计软件。
3.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理解并遵循所有指示。
4.时间模拟:在备考过程中进行时间模拟,以适应考试的时间限制。
5.保持冷静:在考试过程中保持冷静和专注,避免因紧张而影响发挥。
五、实例解析以手电筒模型创建为例:1.题目要求:根据图示手电筒模型图纸上的尺寸值(单位为mm),使用基本实体摆放出手电筒造型。
2.解题步骤:o使用圆柱体和圆锥体等基本实体来创建手电筒的各个部分。
立体建模大赛策划书3篇
立体建模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立体建模大赛策划书》一、大赛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立体建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家对立体建模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特举办本次立体建模大赛。
二、大赛主题创意无限,立体呈现三、大赛目的1. 提供一个展示学生创意和技能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促进学生对立体建模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四、参赛对象全校学生五、大赛时间[具体时间]六、大赛地点[详细地点]七、大赛流程1. 报名阶段:时间:[具体报名时间]方式:学生自行组队报名,每队人数[X]人,填写报名表格并提交至指定。
要求:队伍成员需具备一定的立体建模基础知识和技能。
2. 培训阶段:时间:[具体培训时间]方式:邀请专业教师或有经验的学生进行培训,讲解立体建模的基础知识、软件操作技巧和设计理念等。
目的:帮助参赛学生提高技术水平,为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3. 作品创作阶段:时间:[具体创作时间]要求:参赛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设计,使用指定的软件或工具进行立体建模作品的创作。
注意事项:作品应符合大赛主题,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作品尺寸和格式应符合规定要求。
作品提交时需附上详细的设计说明和创意阐述。
4. 作品评审阶段:时间:[具体评审时间]方式:邀请专业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审标准包括创意性、技术难度、实用性、美观性等方面。
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5. 作品展示及颁奖仪式:时间:[具体展示及颁奖时间]地点:[展示及颁奖地点]内容:展示优秀参赛作品,让观众欣赏和学习。
举行颁奖仪式,为获奖队伍颁发证书和奖品。
邀请获奖队伍代表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八、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证书及奖金[具体金额]2. 二等奖:[X]名,证书及奖金[具体金额]3. 三等奖:[X]名,证书及奖金[具体金额]4. 优秀奖:[X]名,证书及奖品5. 最佳创意奖:[X]名,证书及奖金[具体金额]6. 最佳技术奖:[X]名,证书及奖金[具体金额]九、大赛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等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吸引学生的关注。
2013全国3D大赛_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全国3D 大赛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一、 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与评审标准根据《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规则》,并参照往届3D 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2013全国3D 大赛现场总决赛: 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 数字表现(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数字建筑BIM 设计大赛、微电影大赛、“海尔智慧生活奖”设计大赛现场总决赛采用参赛团队现场作品介绍(10分钟)和评审答辩(5分钟)方式进行。
作品介绍内容应包含作品展示(图片、视频、模型等)、作品创意、原理说明(重点)、设计思路、设计任务流程展示、作品创新点与技术难点等部分。
逆向设计赛大赛场总决赛采用命题赛。
参赛团队现场对命题物体进行3D 测量,然后在计算机上完成产品质量检测分析(Geomagic Qualify )、逆向设计及创新设计(共计210分钟)。
竞赛现场3D 测量设备采用天远三维扫描仪OKIO 系列,各参赛团队分批次,轮流完成。
产品质量检测分析(Geomagic Qualify )、逆向设计及创新设计环节,每个参赛团队只允许派2名代表在竞赛现场完成设计及设计报告,完成该环节任务所用电脑(建议笔记本电脑)参赛团队自备,并提前调试好应用软件。
全国3D 大赛现场总决赛竞赛评审标准: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现场总决赛注意事项:1. 请根据《2013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现场总决赛入围团队名单》核查名单里的指导教师、团队、团队成员等信息,大赛秘书处将以此信息为准进行总决赛证书、入场证件的印制工作。
如发现名单不符请及时联系大赛秘书处进行更正。
2. 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现场总决赛竞赛内容有较大调整,由往届12小时现场竞赛调整为现场答辩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让参赛团队更好地发挥创新设计思想,提高作品的工程实用性及可开发价值,使大赛作品更好进一步孵化与企业开发对接。
3. 逆向设计大赛参赛团队每个团队需自带两台笔记本电脑,并事先调试好软件,竞赛现场提供设计场地。
2023 年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竞赛手册说明书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竞赛手册2023年7月24日目录一、竞赛组织安排 (1)二、竞赛日程安排 (1)三、报到、住宿和餐食安排 (1)四、赛场安排 (3)五、教师休息场所 (3)六、医疗服务 (4)七、赛前测试 (4)八、竞赛要求及说明 (5)九、开放式赛道线上答辩 (7)十、报到抵达线路 (8)附件一:注意防暑的温馨提示 (12)附件二:卡伦特平台操作手册 (13)一、竞赛组织安排第十六届成图大赛全国总决赛由重庆交通大学和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联合承办。
开闭幕式主会场设在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学术报告厅, 开幕式直播分会场设在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活动中心。
二、竞赛日程安排1.7月28日,08:00-20:00,现场报到。
2.7月29日08:00-08:50,开幕式;09:00-12:00,各类别先进成图技术赛道进行封闭式比赛;14:00-18:00,各类别开放式赛道进行线上答辩;3.7月30日,赛卷评阅及抽查复核;4.7月31日,15:00-17:00,闭幕式。
三、报到、住宿和餐食安排机械类参赛队伍的报到、住宿和赛场安排在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建筑、水利、道桥三类别参赛队伍安排在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1.报到时间:7月28日,08:00-20:002.报到地点: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地址:重庆市江津区福星大道1号;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地址:重庆市南岸区梨花大道857号。
3.报到指引:1)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赛区①报到地点机械类:学生活动中心。
②住宿地点女生宿舍:德园4栋宿舍;男生宿舍:德园1栋、2栋、3栋、5栋、6栋宿舍。
③就餐地点德园餐厅一、二层。
2)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赛区①报到地点建筑类: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道桥类、水利类: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
②住宿地点女生宿舍:1号、4号学生公寓;男生宿舍:2号、3号、5号学生公寓。
③就餐地点校内住宿学生在宿舍楼下领取,返回宿舍用餐;校外住宿师生在二食堂领取并用餐。
第二届IDEA创意共享3D设计大赛方案【模板】
附件1:第二届“IDEA”创意共享3D设计大赛方案一、大赛背景3D打印是21世纪新兴技术的代表之一,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基点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汽车、航空航天、文娱产品、创意设计、医疗器械等制造领域。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3D打印将对现有的制造业技术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助推制造生产方式的变革,协助工业界完成由“制造”到“智造”的全面升级。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的转变,自治区科技厅协同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XX 公司共同举办“第二届‘IDEA(Innovative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创意共享(宁夏)3D设计大赛”。
二、组织机构(一)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二)协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XX公司(三)承办单位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大学、**大学、**大学、**学院、**大学新华学院、**大学银川学院、**学院、**学院、**学院、**学院、**学院、**学院(四)大赛组委会主任郭秉晨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副主任黄思明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王春秀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何建国 **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孙涛 **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红艳 **大学校党委常委赵惠娥 **学院院长郭少新 **大学新华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白克义 **大学银川学院校长赵平 **学院执行院长李晓延 **学院副院长杨树森宁夏财经技术学院院长关世春 **学院院长马精凭 **学院院长田振林 **学院院长彭凡 XX公司董事长……成员马小明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高新技术处处长翟家驹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叶学军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工业科技处调研员夏雪花 **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张龙 **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刘东 **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余国林 **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牛志军 **学院双创学院院长何振华 **大学新华学院教务处长、双创中心常务副主任魏佳**大学银川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马玉明 **学院副校长、双创学院院长杨献智 **学院教务处副主任冯雪驱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徐秋红宁夏财经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贾军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崔阳 **学院副院长白洪涛 **学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军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五)评审委员会艺术设计组各高校及行业相关专家工业设计组各高校及行业相关专家(六)颁证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三、参赛对象与报名方式(一)参赛对象1、个人或团队参赛(1)区内外高校学生;(2)企事业单位创新创业者;(3)草根创业者;2、企业参赛(1)仅限学生创办的小微企业和团队(二)报名方式“第二届‘IDEA’创意共享(宁夏)3D设计大赛”设有官方网站(【网址】),参赛者须登录网站,完成用户注册,使用账号登录后进入“创客社区”→“创意专区”,根据作品种类,选择“艺术设计类”或“工业设计类”选项进行大赛报名,并按照提示要求完成作品的提交,最终进入决赛作品需在决赛前进行作品实体打印,并于决赛现场展示。
2018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校内选拔的通知
2018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校内选拔的通知各学院: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3D设计大赛,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先后得到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门指导,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水平最强、影响最广的全国大型公益品牌赛事与3D行业盛会。
为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学院决定在全校举行预选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主办单位:创新创业学院二、承办单位:机电工程学院三、赛项方向设置大学生组可参加:-工业APP大赛;-新能源电动车设计大赛;-3D打印创新创意设计大赛;-3D电商设计大赛;-逆向工程与在线检测大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大赛;-VR/AR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四、竞赛规则1.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大学生组参赛团队由学生队员(学生2-4人)与指导教师(1-2人)组成。
3D大赛以学校为单位参赛,不接纳学生个人参赛。
2.作品申报:参赛作品必须是比赛当年完成的作品。
参赛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准时上交作品,未按时上交者作自动放弃处理。
3.作品评审:我校将组织专家评委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和经济性等指标对作品进行评审,并提出优秀作品代表学校参加全省赛事。
五、竞赛日程1、校内初赛:各学院自行组织。
2、作品初审:2018年5月15日前各学院以学院为单位将通过初赛的竞赛作品(包含作品说明书、视频、图片、源文件)至行政楼913办公室,联系人:郝老师,联系电话:87929017。
3、校内复赛:2018年5月底,组织专家进行作品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
4、省内复赛:创新创业学院将依据评审结果于6月初将优秀作品报送省组委会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湖北省赛区复赛。
创新创业学院2018年4月2日全国3D大赛报名统计表序号姓名班级联系电话负责人团队名称指导教师。
三维设计大赛]
——————————————————————————————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
2009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结果提交:
答辩结束团队需将最终设计结果(设计说明书、原文件、图片、视频)提交大赛评审组,未提交者作弃权处理。 z 设计说明书要求:设计说明书以文字、图片、视频清晰的描述设计过程,并兼顾展示任务要求内容。 z 原文件要求:设计结果需包含设计原文件一份。原文件为作品创作所用三维设计软件保存的原格式文件。例如 UG 的*.prt 文件等。 z 图片要求:设计结果图片不少于 3 张(结构展示图片或渲染效果展示图片),图片分辨率不低于 800×600DPI。 z 视频要求:如果作品涉及运动机构仿真、动态展示、动漫动画、虚拟现实、游戏交互等内容,建议保存视频形式结果。 注意事项: 决赛作品设计允许使用多款三维设计软件。 决赛团队自带主讲用笔记本电脑并调试好相关应用软件。
竞赛过程中参赛团队的精神风貌 竞赛参赛过程中团队的纪律表现
要求说明
分值
10 28
决赛办法: 各决赛参赛团队派一名主讲队员进行 10 分钟作品设计说明,然后由队员完成 10 分钟现场答辩。各决赛参赛团队需提前准备决赛作品设计说明文档 (建议以幻灯片形式组织),文档内容包含作品创意说明、作品展示(模型、图片、视频等)、作品技术难点自评三部分内容。
分析报告(图文)
10
凸凹模图片
20
模具结构图片
28
工程图截图或者 DWG 格式文件
10
分析报告、仿真视频
20
分析报告、开模过程仿真视频
14
分析报告(图文)
10
零件展开、条料排料图片、工艺 20
表单
模具结构图片
三维一体融合本相约在高校2021数学
三维一体融合本相约在高校2021数学
【原创版】
目录
1.背景介绍:2021 数学建模竞赛
2.三维一体融合理念的含义
3.三维一体融合在本次竞赛中的应用
4.三维一体融合对未来数学建模的影响
正文
2021 年,我国高校的数学建模竞赛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参加。
在这次竞赛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三维一体融合”理念的广泛应用。
那么,什么是“三维一体融合”?它又是如何在本次竞赛中发挥作用的呢?
“三维一体融合”是指数学建模、计算机技术与实际问题解决三方面的紧密结合。
这一理念强调数学建模不仅是理论知识的运用,更需要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优化求解。
这样的融合,不仅能够提高数学建模的实际应用价值,还能推动数学建模竞赛的发展,使其更具挑战性和实用性。
在本次数学建模竞赛中,许多队伍都成功地运用了三维一体融合的理念,将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求解。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和求解。
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维一体融合在本次竞赛中的成功应用,预示着未来数学建模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建模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越来越贴近实际问题。
这种趋势将对数学建模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促使教育者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2021 年数学建模竞赛中三维一体融合的成功应用,为我国数学建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参赛的通知各学院(系、部):
根据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的“2010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通知”,我校组织优秀学生参加2010年3D-CAD-VR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具体参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目的
通过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竞赛活动,促使学生学习和使用三维CAD和虚拟现实VR软件,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二、参赛内容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突出体现三维数字化技术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和推进。
要求是实用创新的设计活动,同时必须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平台或使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工具实现,体现现代三维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流程,最终以三维数字化形式表现设计结果。
大赛设置“工业工程组”与“数字表现组”两个方向,鼓励多元应用。
大赛着重考察设计文档、设计过程、设计源文件及设计结果(形式),评审标准包括视觉美观性、工程实用性、技术复杂性、设计创意性等因素。
大赛官方网站为. (详见大赛规则)
三、参赛对象
我校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三维CAD应用能力、虚拟现实VR应用能力(可仅具有某一软件能力)的在校本科生。
参赛学生在我校组织下,以团体方式报名参赛,大赛不接纳个人报名。
参赛学生首先在校内报名,然后统一集体报名。
参加复赛,获得全国决赛资格者将代表我校参加全国大赛。
四、报名时间
参赛学生须填写报名表,2010年5月20日前将报名表交到创新实验学院办公室(研教楼816同时,将报名表的电子版发至:, 不收报名费。
五、参赛计划
5月12日(周三)晚6:00在机械学院151介绍参赛安排和去年大赛情况。
5月25日前,完成初赛作品,校内以作品竞赛的方式进行初赛,选拔参加复赛的团队。
初赛作品包含源文件、图片、视频(如果有)、作品说明书,放入一个文件夹压缩,
文件夹名为“作者姓名+作品名”,发至:
6月30日前,参加复赛的团队完成复赛作品,上传到全国大赛网站。
9月25日前,复赛作品在大赛官方网站网上公示投票,赛区评审。
11月26-27日,获得全国决赛资格者代表我校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六、参赛的组织
本次参赛工作由机械工程学院工程图学教研室和校团委科创部承担,其中参赛技术工作由工程图学教研室承担(机械学院126,电话:84708427-83),参赛组织工作由校团委科创部承担。
附件一:
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报名表
(团队成员2-4人)
5月20日前将报名表交到创新实验学院办公室(研教楼816), 同时,将报名表的电子版发至:dutjx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