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数列解题方法集锦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分析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考点。

数列的性质和运算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列时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解题或者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推导和计算。

本文将针对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一、了解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数的集合,通常用a₁,a₂,a₃,...,aₙ,...表示。

其中a₁,a₂,a₃,...分别称为数列的项,n称为项数。

数列可以分为有限项数的数列和无限项数的数列两种,其中有限项数的数列又称为有穷数列,无限项数的数列称为无穷数列。

对于数列的项,有些数列存在着特定的规律,通过这种规律可以逐项推算出数列的每一项。

这种规律通常称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

了解数列的基础概念和规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掌握了数列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应用相关的方法去解答题目。

二、数列的求和技巧数列的求和是数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中经常考察的内容。

对于求和问题,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数学归纳法,一种是直接求和法。

1.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证明方法,用于论证某种数学结论对于一切自然数都成立。

对于数列的求和问题,数学归纳法的思路是假设对于n=k时结论成立,然后证明n=k+1时结论也成立,从而得出结论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的证明。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aₙ=2n+1(n∈N*)求前n项和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求和公式Sn=n(2a₁+(n-1)d)/2成立,从而对全体自然数n成立。

这样,就能得到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通式公式的证明。

2. 直接求和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列,也可以通过直接求和的方法来计算数列的和。

例如等差数列的和Sn=n(a₁+an)/2,等比数列的和Sn=a₁(1-qⁿ)/(1-q),对于这一类数列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快速求出数列前n项和的结果。

高考数学数列题求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数列题求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数列题求解题技巧数学数列题是高考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考查学生对数列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给出一些解题技巧,帮助你在高考中更好地解答数列题。

1. 确定数列类型在解答数列题时,首先要明确数列的类型。

常见的数列类型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通过观察数列的通项公式、公式中的递推关系或者数列中的规律,确定数列的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问题。

2. 求解等差数列对于等差数列,我们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求解:(1)已知前n项和:当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等差数列的的首项a1和公差d:Sn = (n/2)(a1 + an)Sn = (n/2)(2a1 + (n-1)d)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第n项,d为公差。

(2)已知前n项和的两倍:如果我们知道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的两倍为2Sn,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首项a1:2Sn = n(2a1 + (n-1)d)(3)已知前n项和的平方:如果我们知道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的平方为Sn²,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公差d:Sn² = n(2a1 + (n-1)d)²/43. 求解等比数列对于等比数列,我们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求解:(1)已知前n项和:当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 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等比数列的的首项a1和公比q:Sn = a1(1 - qⁿ)/(1 - q)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q为公比。

(2)已知前n项积:若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积为Pn,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首项a1和公比q: Sn = a1(1 - qⁿ)/(1 - q)4. 拆分序列有时,在解答数列题时,我们可以将给定的数列拆分为两个或多个较为简单的数列进行求解。

例如,当我们遇到递推关系较为复杂的数列时,可以考虑将数列拆分为两个或多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然后分别求解。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归纳及解题方法梳理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归纳及解题方法梳理

1数列典型例题分析【题型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 例1 (2010陕西文16)已知{a n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1=1,且a 1,a 3,a 9成等比数列.(Ⅰ)求数列{a n }的通项;(Ⅱ)求数列{2an}的前n 项和S n . 解:(Ⅰ)由题设知公差d ≠0,由a 1=1,a 1,a 3,a 9成等比数列得=, 解得d =1,d =0(舍去), 故{a n }的通项a n =1+(n -1)×1=n.(Ⅱ)由(Ⅰ)知=2n,由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得S m =2+22+23+ (2)==2n+1-2.小结与拓展:数列{}na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na a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da ,其中a 是常数,d 是{}na 的121d +1812d d++2ma 2(12)12n --公差。

(a>0且a≠1).【题型2】与“前n项和Sn与通项an”、常用求通项公式的结合例 2 已知数列{a n}的前三项与数列{b n}的前三项对应相同,且a1+2a2+22a3+…+2n-1a n=8n对任意的n∈N*都成立,数列{b n+1-b n}是等差数列.求数列{a n}与{b n}的通项公式。

解:a1+2a2+22a3+…+2n-1a n=8n(n∈N*) ①当n≥2时,a1+2a2+22a3+…+2n-2a n-1=8(n-1)(n∈N*) ②①-②得2n-1a n=8,求得a n=24-n,在①中令n=1,可得a1=8=24-1,∴a n=24-n(n∈N*).由题意知b1=8,b2=4,b3=2,∴b2-b1=-4,b3-b2=-2,2∴数列{b n+1-b n}的公差为-2-(-4)=2,∴b n -b n=-4+(n-1)×2=2n-6,+1法一(迭代法)b n=b1+(b2-b1)+(b3-b2)+…+(b n-b n-1)=8+(-4)+(-2)+…+(2n-8)=n2-7n+14(n∈N*).法二(累加法)即b n-b n-1=2n-8,b n-1-b n-2=2n-10,…b3-b2=-2,b2-b1=-4,b1=8,相加得b n=8+(-4)+(-2)+…+(2n-8)34 =8+(n -1)(-4+2n -8)2=n 2-7n +14(n∈N *).小结与拓展:1)在数列{a n }中,前n 项和S n 与通项a n 的关系为:⎩⎨⎧∈≥-===-)N n ,2( )1(111n S S n S a a n n n.是重要考点;2)韦达定理应引起重视;3)迭代法、累加法及累乘法是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高中数学中,数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对于数列题型的掌握和解题方法的运用,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数列题型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斐波那契数列等。

下面将介绍这几种数列的定义和解题方法。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常见的解题方法有:- 求通项公式:通过已知条件求出公差d和首项a1,然后利用通项公式an=a1+(n-1)d来求解。

- 求和公式:通过已知条件求出公差d、首项a1和项数n,然后利用求和公式Sn=n/2(a1+an)来求解。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常见的解题方法有:- 求通项公式:通过已知条件求出公比r和首项a1,然后利用通项公式an=a1*r^(n-1)来求解。

- 求和公式:通过已知条件求出公比r、首项a1和项数n,然后利用求和公式Sn=a1*(1-r^n)/(1-r)来求解。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常见的解题方法有:- 递推公式:利用递推关系an=an-1+an-2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每一项。

- 通项公式:通过特征方程x^2=x+1,求出两个根φ和1-φ,然后利用通项公式an=Aφ^n+B(1-φ)^n来求解,其中A和B为常数,通过已知条件求解得出。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求解数列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意理解数列的性质,例如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常数,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常数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数列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提高对数列问题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数列解题方法总结

数列解题方法总结

数列解题方法总结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解决数列问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数学建模和应用问题中常常遇到的情况。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数列解题方法,并且展开讨论它们的应用。

一、等差数列的解题方法:等差数列是最常见的一类数列,它的特点是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差值都相等。

解决等差数列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来求解。

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应用等差数列的解题方法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求和、确定项数等。

二、等比数列的解题方法: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特点是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比值都相等。

解决等比数列问题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可以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来求解。

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应用等比数列的解题方法可以解决一些和增长、衰减、利率等有关的问题。

三、斐波那契数列的解题方法: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特点是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解决斐波那契数列问题的方法相对复杂一些,可以利用递推关系式来求解。

递推关系式为:an = an-1 + an-2,其中an表示第n项。

应用斐波那契数列的解题方法可以解决一些和排列组合、递归、动态规划等有关的问题。

四、其他数列的解题方法: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数列,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数列,如等差等差数列、等比等比数列、二次数列等等。

解决这些数列问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可以利用数列的性质、递推关系、通项公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总之,解决数列问题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理解数列的特点和规律,并且应用数列的解题方法来进行推理和计算。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可以提高解决数列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知识框架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

(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

求a n 。

例1、解? ∵a n+1-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n =1+2(n-1) 即a n =2n-1例2、已知{}n a 满足112n n a a +=,而12a =,求n a =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例3、已知{}n a 中112a =,12141n n a a n +=+-,求n a .解: 由已知可知)12)(12(11-+=-+n n a a n n )121121(21+--=n n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a n -a n-1)★ 说明 ?只要和f (1)+f (2)+…+f (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 (n )以n=1,2,…,(n-1)代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3)递推式为a n+1=pa n +q (p ,q 为常数)例4、{}n a 中,11a =,对于n >1(n ∈N )有132n n a a -=+,求n a .解法一: 由已知递推式得a n+1=3a n +2,a n =3a n-1+2。

两式相减:a n+1-a n =3(a n -a n-1) 因此数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 2-a 1=(3×1+2)-1=4∴a n+1-a n =4·3n-1 ∵a n+1=3a n +2? ∴3a n +2-a n =4·3n-1 即 a n =2·3n-1-1 解法二: 上法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于是有:a 2-a 1=4,a 3-a 2=4·3,a 4-a 3=4·32,…,a n -a n-1=4·3n-2,把n-1个等式累加得:∴an=2·3n-1-1(4)递推式为a n+1=p a n +q n (p ,q 为常数))(3211-+-=-n n n n b b b b 由上题的解法,得:n n b )32(23-= ∴n n nn n b a )31(2)21(32-==(5)递推式为21n n n a pa qa ++=+思路:设21n n n a pa qa ++=+,可以变形为:211()n n n n a a a a αβα+++-=-,想于是{a n+1-αa n }是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就转化为前面的类型。

高中物理数学高中数列10种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数学高中数列10种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数学高中数列10种解题技巧
当涉及到高中物理和数学中的数列问题时,以下是10种解题技巧:
确定数列类型:首先,确定数列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还是其他类型的数列。

这将有助于你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寻找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寻找通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尝试找到递推关系式,从而得到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对于需要求和的数列,使用相应的求和公式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Sn = (n/2)(2a + (n-1)d),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利用递推关系求解: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列问题,可以利用递推关系式逐步求解。

通过已知的前几项,推导出后续项的值。

利用数列性质:数列有许多性质和特点,例如对称性、周期性等。

利用这些性质可以简化问题,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利用数列图像:将数列表示为图像,有时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列的规律。

通过观察图像,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利用数列的性质进行变形:有时,对数列进行一些变形可以使问题更容易解决。

例如,将等差数列转化为等比数列,或者将复杂的数列转化为简单的数列。

利用数列的对称性:如果数列具有对称性,可以利用对称性来简化问题。

例如,利用等差数列的对称性可以减少计算量。

利用数列的周期性:如果数列具有周期性,可以利用周期性来简化问题。

通过观察周期内的规律,可以推断出整个数列的性质。

多角度思考:对于复杂的数列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有时,换一种思路可能会带来新的启示。

高考数学数列解题技巧必备

高考数学数列解题技巧必备

高考数学数列解题技巧必备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基本离不开背、记,运用,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一样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考数学数列解题技巧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数学重点:数列公式及结论总结数学中有很多的概念和公式,只有理解这些概念,才能正确解题。

数列中有很多性质和公式,这些是我们做题的基础,很多同学觉得数列的性质公式太多太杂,记不住。

其实按照一定方法将数列性质公式进行归纳总结,记住它们就简单多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列基本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高中数列基本公式:1、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Sn=Sn=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当q≠1时,Sn=Sn=三、高中数学中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1、等差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3、等比数列{an}中,若m+n=p+q,则4、等比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比数列。

5、两个等差数列{an}与{bn}的和差的数列{an+bn}、{an-bn}仍为等差数列。

6、两个等比数列{an}与{bn}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anbn}、、仍为等比数列。

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数列通项公式的十三种求法 讲义 (解析版)

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数列通项公式的十三种求法  讲义 (解析版)

数列通项公式的十三种方法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如同函数中的解析式一样,有解析式便可研究其性质;而有了数列的通项公式则可求出其任意一项以及前项和等.因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关键点.本文总结出几种求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观察法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时,常用“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思想方法,即先找出各项相同的部分,再找出不同的部分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并用n 表示出来.{}{}{}{}{}.2,12,,)1(,,;;,.:.232)1()2(.)12)(12(2.1212,,75,53,31,2)1(:;6461,3229,1613,85,41,21)2(;9910,638,356,154,32)1(.,:11等如列要注意联系一些基本数进行验证或调整再次是写出通项公式后号的联系与序其次要分析变化的因素而变化哪些因素随序号的变化与序号无关而保持不变首先要观察哪些因素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发现与序号要善于从数值点评的通项公式为别考虑可以得出此数列将符号、分子、分母分式为故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的积和是两个连续奇数分母为分子为偶数列解通项公式写出下面各数列的一个根据数列的前几项例----•-=+-=+-⋅⋅⋅⨯⨯⨯⋅⋅⋅--⋅⋅⋅n n n n n nn n n n n a a n n na n n n 二、定义法.)0,(.11的数列为常数且或递推公式为这种方法适用于式的方法叫定义法比数列的定义求通项公直接利用等差数列或等≠=+=++q q d qa a d a a n n n n 三、累加法).()1()3()2(),2()3()1()(,).2(),3(,),1(),(:),(11122321111n f n f f f a a f f n f n f a a f a a f a a n f a a n f a a n f a a a n n n n n n n n +-+⋅⋅⋅+++=++⋅⋅⋅+-+=-=-=-⋅⋅⋅-=-=-=-----即得相加所有等式左右两边分别即可以用“累加法”且已知.22,2)1(1,1),1(321112........................321,:,1,:22111223322111111+-=∴-=-∴=-+⋯⋯+++=--⎪⎪⎪⎪⎭⎪⎪⎪⎪⎬⎫=-=--=--=--=-=-+==+=-----+++n n a n n a a n a a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a a n a a a n a a a a n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又得个式子相加所以得由解求已知例.,)1(,)1(,,2,1)(,)1()2()1(:1称为累加法个等式累加而求可得个代入以中就可以将的和是可求的只要点评n n n a n n n n n f a a n f f f --⋅⋅⋅=+=-+⋅⋅⋅+++四、累乘法).()1()3()2(),2()3()1()(,).2(),3(,),1(),(:),(11122321111n f n f f f a a f f n f n f a a f a af a a n f a a n f a a n f a a a n nn n n n n n•-•⋅⋅⋅•••=••⋅⋅⋅•-•===⋅⋅⋅-===----即得相乘所有等式左右两边分别即可以用“累乘法”且已知{}{}.,)(:.2,2,21122232........................32221212,1222)22(:.,)22(,2,:31111223322111111n n n n n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n n f n a a n a a n a a a a n n a a n n a a n n a a n n n a a a n a a a na a a 可用累乘法求项积可求前数列点评又得个式子相乘所以得由解求通项公式中已知数列例•=∴=•=-⎪⎪⎪⎪⎪⎪⎪⎭⎪⎪⎪⎪⎪⎪⎪⎬⎫•=•=--•=--•=-•=∴+•=+=+=+==------+++五、构造法(构造成等比数列).,)1(1.,11),1(1),1(1,)1(,,)1(),(:)1(.)01(:111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p p qa p q a p p qa p q a p q a p p q a p p qq p q pa a p pa a a p a q p q pa a 从而求出所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以为首项是以因此数列所以所以比较系数得与题设得设构造法项相减法”可用“构造法”或“逐且类型-+++++•-+=-+-+⎭⎬⎫⎩⎨⎧-+-+=-+≠-==-+=-+=+=+≠≠+=λλλλλ{}.,,),(),2(),1(:)(.212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p a a a a p a a q pa a q pa a 从而求出为首项的等比数列公比为是以从而得数列两式相减得得由阶差法逐项相减法---=-+=+=+-+-+{}{}{}.213,313,13,33331)113(,3).(3,1313:1.,131,.4111121111-111-=∴=-+∴+==•=-∴=-+⨯=---=-+=+=+==+-++-+++n n n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其首项为的等比数列是公比为因此数列两式相减得得由解法的通项公式求数列且满足中在数列例{}.3,33331)113(,31:2111121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可用“累加法”求出已知其首项为的等比数列是公比为得数列由解法解法=-=•=-∴=-+⨯=--+-++.,31:.213,32321,2321,321),21(32121,21,23),(313:3111111但殊途同归构造出的等比数列不同与解法解法点评首项为的等比数列是公比为数列即可化为设递推公式解法-=∴•=+∴=+⎭⎬⎫⎩⎨⎧+∴+=+∴=∴=∴+=+=++=-++++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λλλλλ.1,1.1,,).0,10(:2111111即类型的数列则转化形如令得两边同除以由且类型+•==+•=+=≠≠≠+=+--+++n n n n n n nn n n n n n n n n b q pb q a b qa q p q a q q pa a q p p q pa a {}{}.133,3133.3,232,323313),3(313,23313,32:.),2(32,6,:511111111111的等比数列首项为为公比是数列即令得由解的通项公式求数列满足中已知数列例-=-⎭⎬⎫⎩⎨⎧-∴-=∴=-∴-•=+•=+∴+•=⨯+=≥⨯+==--------a a k k k a a k a k a a a a a a n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1.1,,)0,10(:.33)31(33,)31(33,)31(1331111111111的数列则转化形如令得可先在其两边同除以的数列且对形如点评+•==+•=≠≠≠+=-=•-=∴-=∴⨯-=-∴+--+++-+--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b qpb q a b q a q p q a q q p p q pa a a a a ..,,,)1()2(),2(),1(.:3211211的通项公式从而分奇偶项求出数列偶数项分别是等比数列所以奇数项得由得由类型q a a q a a q a a q a a nn n n n n n n n n n ==•=•=•++++++{}{}⎪⎩⎪⎨⎧=∴=•=•==•=∴=∴=•⋅⋅⋅⋅⋅⋅∴==•=•=•=------++++++.,2,,22222;22,2,2;,,,;,,,,2)1()2(),2(2,)1(2:.,2,1,:6221112211112212864275312112111为偶数为奇数又成等比数列成等比数列得由得由解的通项公式求数列满足中已知数列例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n n nn n n n n n nn n n n n n n n n n n n .,)()1(,)1()2(),2( )1(),1( )()(:21211项公式分奇偶项求出数列的通得由得由数列形如点评n f n f a a n f a a n f a a n f a a n n n n n n n n +=+=•=•=•+++++六、待定系数法{}.,,.)1()1(,)1()1(,),()1()0,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b B An a b bA B P k A P b kn pa A B P An P Pa a PB PAn Pa B A An a B An a P B n A a k p b k b kn pa a 求出通项是等比数列从而构造了数列令比较系数得设是常数且类型++=⎩⎨⎧=--=-++=--+-+=∴++=+++∴++=+++≠≠++=++++{}{}{}.132136,361.611,31,1.1,1,.123,22,,1232323,3333],)1([3:.),2(123,4,:7111111111--•=--•=∴•=++∴=++++∴++=++∴⎩⎨⎧==⎩⎨⎧-=+-=-+=+-+=∴+-+=++∴+-+=++≥-+==-------n n a n a a n a n a B An a B A B A A n a B A An a a B A An a B An a B n A a B An a a n n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的等比数列首项为是公比为数列解得比较系数得设解的通项公式求数列满足中已知数列例{}.,.,),()1(,)0,1,(:11n n n n n n a p B An a B A B An a P B n A a k p b k b kn pa a 从而求出通项的等比数列是公比为则构造了数列比较系数相等求出设的数列是常数且递推公式为点评++++=+++≠≠++=++{}.,,.2,)2()(,2),()1()1()0,1,,(:222212212212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b C Bn An a b c C B A pC b A B PB aA pA c bn an pa CB A pC n A B PB n A pA Pa a pC PBn PAn Pa C B Bn A An An a C Bn An a P C n B n A a a p c b a c bn an pa a 求出通项是等比数列从而构造了数列令比较系数得设是常数且类型+++=⎪⎩⎪⎨⎧=---=--=-+++=---+--+-+=∴+++=++++++∴+++=+++++≠≠+++=++++{}{}{}.181032,18103218103232,23218103.321811013,218103.18103,18103,5242232,54322)22()2(2,22222),(2)1()1(:.,1,5432:82424211221222221221221121---=---=---•=∴•=+++∴=+⨯+⨯+++++++=+++∴⎪⎩⎪⎨⎧===⎪⎩⎪⎨⎧=---=--=-+++=---+--+-+=∴+++=++++++∴+++=+++++=+++=++--++++n n a n n n n a n n a a n n a n n a C Bn An a C B A C B A C A B B A A n n a C B A C n A B B n A A a a C Bn An a C B Bn A An An a C Bn An a C n B n A a a a n n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为首项的等比数列为公比是所以数列解得比较系数得设解的通项公式求数列满足已知数列例{}.,,.,,),()1()1(,)0,1,,(:222121n n n n n n n n a b C Bn An a b C B A C Bn An a P C n B n A a a p c b a c bn an pa a 从而求出通项是等比数列则构造了数列令比较系数得设的数列是常数且形如点评+++=+++=+++++≠≠+++=++七、特征方程法{}.,,,,)(),().,(:1121121212的等比数列是公比为于是解得比较系数得所以可以变形为设为常数类型βαβααββααββααβα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qpa a a a a a a qa pa a q p qa pa a -⎩⎨⎧-==+-+=-=-+=+=++++++++++{}{}.)31(:1.),3731,3731231,131:2(.1,31:1.131311,3132,)(),(3132:.,3132,2,1,:911111211211211212122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q p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法类型从而变成的等比数列首项为是公比为数列法的等比数列首项为是公比为数列法或解得比较系数得可以变形为设解求中已知数列例βαβααββααββααβα.314347]311[431,311311313131,)1(,)1(,2,13111121111-----+⎪⎭⎫ ⎝⎛-⨯-=⎪⎭⎫⎝⎛--+=∴+⎪⎭⎫⎝⎛--=⎪⎭⎫⎝⎛-+⋅⋅⋅+⎪⎭⎫ ⎝⎛-+⎪⎭⎫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n n n n a a 得个等式累加再把代入以中将八、公式法{}.2,1,.,11求解利用公式法”的通项公式可用“公式求数列的关系与项和若已知数列前⎩⎨⎧≥-==-n s s n s a a a s n n n n n n n{}{}.,,1),2(,,:.2,261,5,51113,1,26)353(13]1)1()1(3[13,2:.,13:101111211222212否则要用分段函数表示才是通项公式相等时求得的与由时的当其方法是利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项和公式已知数列的前点评所以不符合上式时当时当解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前项和已知数列例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s a s a n n s s a n n n n a s a n n n n n n n n n n s s a n a n n s a ==≥-=⎩⎨⎧≥-===++•===-=+--++=+-+--++=-=≥++=--{}{}{}.,,:.12,122)1(3,2,320),(2))((,422:)2()1(),2(342,2),1(342,3,0,342,1:..342,0..11111111121211212111221的式子与含将所给关系式转化为只因此需利用已知条件中含点评的等差数列公差为是首项为数列,又式得式时当解得时当解的通项公式求数列已知的前项和为数列例------------=+=∴+=⨯-+=∴∴=-∴+=-+∴=--+-⋅⋅⋅⋅⋅⋅+=+≥∴⋅⋅⋅⋅⋅⋅+=+=+=+=+=+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s s a a s n a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s a a n s a a a a a a a n a s a a a a s n九、数学归纳法{}{}{}{}.,,:.)1(),1(,)2)(1(.,1.)2()1()2()1(),2)(1()1()1(22,1,)1(),1(,)2(.,1)1(:.)1(),1(.25,20,16,12,9,6.,2:.,,,,,,)(,,,,,,4,2,,:122222221121224433221211432432*11111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其通项公式根据前几项的规律猜测前几项关键是准确求出数列的证明”求解数列问题的—猜测—使用“归纳点评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可知由结论也成立时所以当时那么当即时结论成立假设当由上知结论成立时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测由此可得由条件得解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值及求成等比数列成等差数列且中在数列例+=+=+=+=+++==++=+-+=-=+=+=+===+=+========+=∈==+++++++++n b n n a k n k k k k b a b k k k k k a b a k n k b k k a k n n n b n n a b a b a b a b b a a a b b a b b b a a a N n b a b a b a b a b a n n k k k k k k k k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十、重新构造新方程组求通项法{}{}{}{}{}{}.,,,:.)311(21)311(21,)31(1.)31()()31()()31()(31,1.,2),(31,),2(31),2(31:.,),2(31),2(31,2,0,,1,.13.,,111111122211112211*11111111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N n n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a b a b a b b a a n b b a a b a b a b a b a 出从而再通过解方程组求等差或等比数列相加或相减后恰好构成观察两个式子结构特征点评解得所以所以都成立对得由解求时当中数列中已知数列例和然后解方程组求得的方程组和关于必须重新构造与要想求出给出的通项以方程组的形式和有时数列⎪⎪⎩⎪⎪⎨⎧-=+=⎪⎩⎪⎨⎧=-=+=-=⋅⋅⋅=-=-=-=+=⋅⋅⋅=+=+=+∈≥-=-+=++=+=+=+=≥==-------------------------十一、取倒数法{}{}.121,122)1(11,11,21,211,121,12:.,12,2,1,:1411111111-=∴-=⨯-+=∴=⎭⎬⎫⎩⎨⎧∴=-+=+=+=≥=------n a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的等差数列首项为是公差为数列两边取倒数得将解的通项公式求数列时且当满足中已知数列例.1,11,,)0,0(:111111cbb c d b b a a c d c b ca d ba a a bcd d ba ca a n n n n n n n n n nn +•==•+=+=≠≠+=+++++则令型即转化为构造新数列可用两边取倒数的方法型数列的通项公式求点评十二、取对数法{}{}{}.,lg ,lg lg lg ),0,0(:.13,31,3lg 23lg )1lg(.3lg )1lg(,2)1lg()1lg(2)1lg(,)1lg()1lg(,)1(121,2:.,2,2,:151112221112122121211111类型则变成令两边取对数得形如点评的等比数列首项为是公比为数列两边取对数得得由解的通项公式求数列满足中已知数列例q pb b a b a r c a a c c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r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十三、平方(开方)法{}{}{}.,,),,0(:.13,0.133)1(4.3,4,3,3:.),2(3,2,:161222121221221221211类型则变成令则两边平方得为常数形如点评又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为首项是以数列两边平方整理得将解的通项公式求数列满足中已知数列例q pb b a b da c a c d da c a n a a n n a a a a a a a a n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一、基本概念在高中数学中,数列是一个数的有序集合,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通常用字母表示。

数列中的项的位置或顺序称为项数。

数列一般通过通项公式或递推式来表示。

通项公式直接给出数列中第n个项与n之间的关系,递推式则通过前一项得出后一项,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可递推出通项公式,即第n项的表达式。

解题方法1.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等差数列的性质2.利用通项公式或递推式解决问题3.注意区分公差和项数的不同,避免混淆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等比数列也有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性质。

解题方法1.确定数列是等比数列2.利用通项公式或递推式解决问题,计算项之间的比3.注意等比数列的比值,及时列出通项公式或递推式四、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1. 求等差数列第n项或前n项和•要求: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和首项,求第n项或前n项和•解题方法:利用通项公式或递推式计算第n项或前n项和2. 求等比数列第n项或前n项和•要求:已知等比数列的比和首项,求第n项或前n项和•解题方法:利用通项公式或递推式计算第n项或前n项和3. 求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一些特殊性质•要求:已知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相关条件,求解一些特殊的性质•解题方法:根据数列的性质列出条件,运用相关知识推导出需要的结果以上是高中数学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学习数列有所帮助。

如果想深入了解更多数列知识,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相关内容。

高三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是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集合。

在高三数学学习中,数列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掌握好数列的性质和求解方法对理解和应用其他高阶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高三数学数列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相关概念和解题方法。

一、数列的定义和性质数列可以定义为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无穷多个数的集合。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与它前面的一个数之差保持相等的数列。

一个等差数列可以由首项a和公差d来确定。

其通项公式为:an = a + (n-1)d。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 通项公式:an = a + (n-1)d;- 前n项和公式:Sn = (n/2)(a + l),其中l为该等差数列的末项;- 通项公式中的n表示数列中的第几个数;- 公差d表示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值。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与它前面的一个数之比保持相等的数列。

一个等比数列可以由首项a和公比q来确定。

其通项公式为:an = a * q^(n-1)。

等比数列的性质包括:- 通项公式:an = a * q^(n-1);- 前n项和公式(当q ≠ 1):Sn = a(1 - q^n) / (1 - q),其中q ≠ 1;- 前n项和公式(当q = 1):Sn = na;- 通项公式中的n表示数列中的第几个数;- 公比q表示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

二、数列的求解方法1. 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对于已知的等差数列,可以利用前n项和公式来求解数列的前n项和。

需要注意的是,前n项和在求解时需要根据公式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2. 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对于已知的等比数列,可以利用前n项和公式来求解数列的前n项和。

同样地,需要根据公式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3. 求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已知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来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2023高考数学----数列的通项公式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

2023高考数学----数列的通项公式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

2023高考数学----数列的通项公式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规律方法】常见求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有如下六种:(1)观察法:根据所给的一列数、式、图形等,通过观察法猜想其通项公式. (2)累加法:形如1()n n a a f n +=+的解析式.(3)累乘法:形如()()*1()02,?n n n a f n a a n n −=⋅≠∈N … (4)公式法(5)取倒数法:形如11n n n p ta a ma −−=+的关系式(6)构造辅助数列法:通过变换递推关系,将非等差(比)数列构造为等差(比)数列来求通项公式.【典型例题】例1.(2022·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三期中)在数列{}*(N )n a n ∈中.12a =,n S 是其前n 项和,当2n ≥时,恒有n a 、n S 、2n S −成等比数列,则n a =___________ 【答案】22122n n n n=⎧⎪⎨≥⎪−⎩,,【解析】当2n ≥时,由题可得()22n n n S a S =−,即()()212n n n n S S S S −=−−,化简得1122n n n n S S S S −−+=,得1122n n n S S S −−=+,两边取倒数得11111211222n n n n n S S S S S −−−−=+=+, 11112n n S S −∴−=, 所以,数列1n S ⎧⎫⎨⎬⎩⎭是以111112S a ==为首项,以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1111222n nn S ∴=+−⋅=,2n S n∴=, 当2n ≥时,()12222211n n n a S S n n n n n n−=−=−=−=−−−−, 所以,22122n n a n n n =⎧⎪=⎨≥⎪−⎩,,.故答案为:22122n n n n =⎧⎪⎨≥⎪−⎩,,.例2.(2022·黑龙江·肇州县第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1a =,()21(21)2,N n n n S n S n a n n *−−−=≥∈,则数列n S =_____________. 【答案】2(1)n n +【解析】由题意可得2*11(21)(),(2,N )n n n n S n S n S S n n −−−−=−≥∈, 所以221(1)(1)n n n S n S −−=−,所以21(1)1(1)(1)1n n S n n S n n n −−−==+−+, 所以32121121(1)!2(1)!341(1)2n n S S S n n n S S S n n n −−−⨯⨯⋅⋅⋅⨯=⨯⨯⋅⋅⋅⨯==+++,又因为111S a ==,所以2(1)n S n n =+,故答案为:2(1)n n +例3.(2022·福建·高三阶段练习)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26n n S n a =+−,则n a =______. 【答案】23n +【解析】当1n =时,11126a a =+−,则15a =; 当2n ≥时,()211126n n S n a −−=−+−,两式相减,整理得1212n n a a n −=−+,设公差为d ,则1121n n n a a d a n −−−==−+,即()5221n d n d +−=+−, 所以2d =, 所以23n a n =+. 故答案为:23n +.例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a =,且+1=3+1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a ______. 【答案】131n − 【解析】由+1=3+1n n n a a a 两边取倒数可得+111=3n n a a +,即+1113n na a −=.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2,公差为3等差数列. 所以()123131n n n a =+−=−,所以131n a n =−. 故答案为:131n −. 例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在数列{}n a 中,12a =,3211223nn a a a a a n+++++=−,则n a =__________. 【答案】2n 【解析】因为3211223n n a a a a a n +++++=−,当2n ≥时,31212231n n a a a a a n −++++=−−, 则1n n n a a a n +=−,即有11n n a a n n +=+,当1n =时,122a a =−,得24a =,2121a a=满足上式, N n *∈,11n n a a n n +=+,因此数列{}n a n是常数列,即121n a an ==,所以2n a n =. 故答案为:2n例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在数列{}n a 中,156a =,111132n n n a a ++⎛⎫=+ ⎪⎝⎭,则n a =______.【答案】3223n n− 【解析】因为156a =,111132n n n a a ++⎛⎫=+ ⎪⎝⎭,所以1122213n n n n a a ++=⨯+,整理得()11223233n n n n a a ++−=−,所以数列{}23n n a −是以14233a −=−为首项, 2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1422333n n n a −⎛⎫−=− ⎪⎝⎭,解得3223n n na =−. 故答案为:3223nn −. 例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n a 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22*11(1)(21)0(N )n n n n na n a n a a n ++++−+=∈,且1+≠n n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_________ 【答案】n a n =【解析】依题意11a =,22*11(1)(21)0(N )n n n n na n a n a a n ++++−+=∈,所以()()1110n n n n a a na n a ++−−+=⎡⎤⎣⎦, 又因为1+≠n n a a ,所以10n n a a +−≠,所以()101n n na n a +−+=,()111,21n n n n a a n nn a n a n +−+==≥−, 所以1321122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13211221n n n n n −=⋅⋅⋅⋅⋅=−−, 经检验,11a =也符合上式. 所以()*N n a n n =∈.综上所述, n a n =. 故答案为: n a n =.例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2a =,12n n n a S n++=(*N n ∈),则n S =___________ 【答案】2n n ⋅【解析】因为12n n n a S n ++=,则12n n na S n +=+,当2n ≥时,1(1)1n n n a S n −−=+,因此1(1)21n n n na n a a n n +−=−++, 化简整理得1221n n a a n n +=⋅++,而211336a S a ===,有21232a a=⋅,即有*N n ∈,1221n n a a n n +=⋅++, 因此,数列{}1n a n +是以112a=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121n n a n −=+,即1(1)2n n a n −=+⋅, 所以1(2)2222n n n n n n S a n n n n +==⋅+⋅=⋅++. 故答案为:2n n ⋅例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数列{}n a 满足:123a =,()()()21*12122N n n n n a a n +++−=−∈,则{}n a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答案】()()122121nn nn a +=−− 【解析】由()()2112122n n n n a a +++−=−得,1122222122121n n n n n n a a ++++−−==⋅−−, 则123112211312312121212122222121212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11322121n n n −+⋅−−, 即()()111322121n n n n a a −+⋅=−−,又123a =,所以()()122121n n nn a +=−−. 故答案为:()()122121n n nn a +=−−.例10.(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甲、乙两人各拿两颗骰子做抛掷游戏,规则如下:若掷出的点数之和为3的倍数,原掷骰子的人再继续掷;若掷出的点数之和不是3的倍数,就由对方接着掷.第一次由甲开始掷,则第n 次由甲掷的概率n P =____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 【答案】1111223n −⎛⎫+− ⎪⎝⎭【解析】易知掷出的点数之和为3的倍数的概率为121363=.“第1n +次由甲掷”这一事件,包含事件“第n 次由甲掷,第1n +次继续由甲掷”和事件“第n 次由乙掷,第1n +次由甲掷”,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13n P ,()1113n P ⎛⎫−− ⎪⎝⎭,故()11112113333n n n n P P P P +⎛⎫=+−−=−+ ⎪⎝⎭(其中11P =), 所以1111232n n P P +⎛⎫−=−− ⎪⎝⎭, 所以数列12n P ⎧−⎫⎨⎬⎩⎭是以112P −为首项,1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于是11111223n n P P −⎛⎫⎛⎫−=−⋅− ⎪ ⎪⎝⎭⎝⎭,即1111223n n P −⎛⎫=+− ⎪⎝⎭.故答案为:1111223n −⎛⎫+− ⎪⎝⎭。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方法与技巧一、引言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数列是一个重要的章节。

数列解题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在考试中也占有比较大比重。

数列解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正确理解题意,判断题目要求,2.找准解题方法与策略,3.实际操作,不放过每一道小问题。

二、数列概念1.数列的定义所谓数列,就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一个数均称为这个数列的项,数列中第一个项的位置称为“第一项”。

数列可以写作:a1,a2,a3,a4,a5,…,an比如:1,3,5,7,9,…,n,其中的5表示数列的第5项,n表示数列的第n项。

2.数列分类数列可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Fibonacci数列等。

其中,等差数列的相邻两项之间的公差相等,为d;等比数列的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相等,为q;递推数列则是通过前项计算出后项,最后项由第一项通过递推公式推出。

三、数列解题方法1.等差数列(1)判断等差数列一般来说,判断一组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需要寻找其中的通项公式。

可以借助相邻两项之差是否相等的方法来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

比如:5,8,11,14,17,…判断方法如下:8-5=11-8=14-11=33=d,为常数,因此,判断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

(2)求等差数列公式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与公差d,求通项公式an的方法如下:an=a1+n-1×d其中,n为数列的项数。

此公式可以自己推导得出,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首项与公差可推出所有项,若题目信息不足,则需要另外的方法解题。

(3)等差数列求和等差数列求和有两种方法:平均数法和公式法。

平均数法:将首项与尾项之和除以2,再乘以项数n,即为等差数列之和。

Sn=[a1+an]n2公式法:首项加末项n次方乘公差除以2,即为等差数列之和。

Sn=na1+nna22.等比数列(1)判断等比数列判断一组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需要寻找其中的通项公式。

可以借助相邻两项之比是否相等的方法来判断是否为等比数列。

高考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考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考数列题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基本知识的掌握。

2. 通项公式的求解:这类题目要求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使用递推关系或利用已知条件来推导。

3. 求和公式的应用:这类题目要求计算数列的和,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数列的和。

4. 数列的极限:这类题目考察数列极限的概念,包括求解数列的极限、判断数列的收敛或发散等。

5. 不完全归纳法:这类题目要求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来猜测数列的规律,并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证明。

解题方法:1. 熟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 学会观察数列的规律,找到数列之间的关系。

3. 熟练运用递推关系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4. 利用已知条件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或求和。

5. 掌握不完全归纳法的解题方法,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来猜测数列的规律,并进行证明。

案例:1. 等差数列题目: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a1=1,求a10。

解: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代入已知条件,得到a10=1+(10-1)×2=19。

2. 通项公式题目:已知数列{an}满足an=2an-1+1,a1=1,求an。

解:根据递推关系,得到an+1=2(an-1+1),即an+1=2an,所以数列{a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因此,an=2^(n-1)。

3. 求和公式题目:求等差数列1,4,7,10,...的前n项和。

解: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2×(a1+an),代入已知条件,得到Sn=n/2×(1+3n/2)=3n^2/4+n/4。

通过对高考数列题型的分类和解题方法的总结,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数列题目,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高中数列10种解题技巧

数学高中数列10种解题技巧

数学高中数列10种解题技巧数列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经常被考察的概念。

它在数学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数列的解题方法非常多,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

为此,本文总结了数学高中数列10种解题技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求和公式有些数列如果求和,使用求和公式可以极大地简化计算。

例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非常常见和重要的。

2. 递推式递推式是数列的一种描述方法,是一种基于之前项和公式推导下一项的方法。

有些数列通过递推式很容易得到通项公式,进而求解问题。

3. 归纳法归纳法是数列题目解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证明一个命题对于某个特定的数成立,以及每一个下一个数都满足这个性质,我们就可以得到它对于所有数都成立的结论。

4. 图像法有些数列的图像规律比较明显,通过观察它们的图像,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从而解决一些问题。

5. 交替数列交替数列是一种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出现不同的项的数列。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它进行分割,分别计算奇数项和偶数项的和,然后再将结果相加。

6. 通项公式对于某些数列,如果能够求得它们的通项公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它们的各个项。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等。

7. 变形技巧变形技巧是数列解题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常用于将原有的数列问题转化为其他已知的数列问题,从而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8. 逆推法逆推法是一种通过倒向考虑来解决数列问题的方法,通常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个数列的特定项。

9.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之间的关系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是数列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它们之间有着一些重要的关系。

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它们的性质和规律。

10. 特殊的数列有些数列非常特殊,它们没有通项公式,没有明显的规律,但是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些特殊的数列及其应用,那么在应用数学中会有更多的灵活性和优越性。

高考数列求解技巧

高考数列求解技巧

高考数列求解技巧高考数列题目在高中数学中占据很大的比例,掌握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高考数列题目的求解技巧:1. 常见数列类型:高考中常见的数列类型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了解不同数列类型的性质和特点,对于解答题目非常有帮助。

2. 等差数列的求解技巧:对于等差数列,常见的求解技巧有:- 求公差:通过已知条件求出公差,进而推算出数列中任意一项。

- 求和公式: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快速求解数列的和。

- 求项数:已知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可以通过求解项数的方程得出项数。

3. 等比数列的求解技巧:对于等比数列,常见的求解技巧有:- 求公比:通过已知条件求出公比,进而推算出数列中任意一项。

- 求和公式: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快速求解数列的和。

- 求项数:已知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比,可以通过求解项数的方程得出项数。

4. 数列的递推关系:数列题目中经常会给出递推公式,通过利用递推关系可以求解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递推关系的求解方法有: - 利用前后项之间的关系求解。

有时候可以通过前一项和后一项的关系,得出递推公式。

- 利用首项和递推步长求解。

有时候可以通过知道数列的首项和递推步长,推算出递推公式。

5. 数列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类型的数列有其特点和性质,通过了解数列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更加快速地解决题目。

例如:- 等差数列:相邻项之间的差值是常数。

- 等比数列:相邻项之间的比值是常数。

- 斐波那契数列:每一项等于其前两项之和。

6. 选项中的数列特征:在选择题中,有时候题目给出一系列数列,并要求选择符合某种特征的数列。

这时候可以通过观察选项中数列的特征,判断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7. 尝试常用的数列运算技巧: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尝试一些常用的数列运算技巧,例如:- 差分法:将数列中的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构成一个新的数列,可以通过观察差分后的数列特点来求解题目。

- 通项归纳法:通过观察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归纳和推理来求解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复习-------数列解题方法集锦ﻩ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而且往往还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在复习时应给予重视。

近几年的高考数列试题不仅考查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而且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数列的基础知识ﻩ1.数列{a n }的通项a n与前n项的和S n 的关系ﻩ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已知S n求a n ,二是已知an求Sn ;1.1 已知S n求a nﻩ对于这类问题,可以用公式a n =⎩⎨⎧≥-=-)2()1(11n S S n S n n .ﻩ 1.2 已知a n 求S n这类问题实际上就是数列求和的问题。

数列求和一般有三种方法:颠倒相加法、错位相减法和通项分解法。

ﻩ2.递推数列:⎩⎨⎧==+)(11n n a f a a a ,解决这类问题时一般都要与两类特殊数列相联系,设法转化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有关问题,然后解决。

例1 已知数列{a n }的前n项和S n=n 2-2n+3,求数列{an}的通项an ,并判断数列{a n }是否为等差数列。

ﻩ解:由已知:S n =n 2-2n+3,所以,Sn -1=(n-1)2-2(n -1)+3=n2-4n+6,两式相减,得:a n =2n-3(n ≥2),而当n =1时,a 1=S 1=2,所以an =⎩⎨⎧≥-=)2(32)1(2n n n . 又a2-a1≠a 3-a 2,故数列{a n }不是等差数列。

注意:一般地,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an 2+bn ⇔Sn 2)(1n a a n +. 数列{an }是等比数列⇔Sn =aq n-a. ﻩ例2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的和Sn=2)(1n a a n +,求证:数列{a n}是等差数列。

ﻩ证明:因为S n =2)(1n a a n +,所以,2))(1(111++++=n n a a n S 两式相减,得:2)())(1(1111n n n a a n a a n a +-++=++,所以 n n n na a n a a -++=++111)1(2,即:11)1(a na a n n n -=-+,同理:11)1()2(a a n a n n n --=--,即:11)2()1(a a n a n n n +-=--,两式相加,得:n n n a n a n a n )22()1()1(11-=-+--+,即:n n n a a a 211=+-+,所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

例3 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的和Sn + an =2n+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解:因为S n+ a n =2n+1,所以, S n+1+a n+1=2(n+1)+1,两式相减,得:2a n+1-an =2,即:2a n +1-a n+2=4,2a n+1-4= a n -2,所以21221=--+n n a a ,而S 1+a 1=3,a1=23,故a 1-2=21-,即:数列{an }是以21-为首项,2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a n-2=21-(21)n-1= - (21)n ,从而a n =2 - (21)n。

例4 (2000年全国)设{a n}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n+1)a n+12-na n 2+a n+1an=0,(n=1,2,3,…),则它的通项公式是a n = .分析:(1)作为填空题,不需要解题步骤,所以可以采用不完全归纳法。

令n=1,得:2a 22+a 2-1=0,解得,a 2=21.令n=2, 得:3a32+21a 3-21=0, 解得,a 3=31.同理,a 4=41由此猜想:a n =n1. (2)由(n+1)a n +12-n an 2+a n+1a n =0,得:[(n+1)a n+1-na n ](a n+1+a n )=0, 所以(n+1)an+1=na n,这说明数列是常数数列,故na n=1,a n =n 1. 也可以由(n+1)a n+1=n an ,得:11+=+n n a a n n ,所以 nn n n n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1121121112211=⋅⋅⋅--⋅-=⋅⋅⋅⋅=--- 。

例5 求下列各项的和(1)n n n n n n n C n nC C C C )1(321210++++++- . (2)1+2⨯21+3⨯22+4⨯23+…+n⨯2n -1.ﻩ(3)1⨯2+2⨯3+3⨯4+…+n(n +1).(4))2(1421311+++⨯+⨯n n . 解:(1)设 S n =n n n n n n n C n nC C C C )1(321210++++++- ,则ﻩ S n =0112)1(n n n n n n C C nC C n +++++- , 两式相加,得:2Sn = (n+2)n n n n C n C n C )2()2(10+++++=(n+2)(n n n n C C C +++ 10)=(n+2)2n , 所以S n=(n+2)2n-1.思考:n 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112102242+-+++++ 又如何求呢?(2)设S n=1+2⨯21+3⨯22+4⨯23+…+n ⨯2n-1,则2 Sn = 1⨯2+2⨯22+3⨯23+…+(n -1)2n-1+n2n . 两式相减。

得:- S n =1+21+22+…+2 n-1-n2 n =n n n 22121⋅---=2n (1-n)-1. S n =2n (n-1)+1.(3)1⨯2+2⨯3+3⨯4+…+n(n+1)=(12+1)+(22+2)+(32+3)+ … +(n 2+n ) =(12+22+32+ … +n 2)+(1+2+3+ … +n) =)1(21)12)(1(61++++n n n n n =)2)(1(31++n n n . (4) ∵)211(21)2(1+-=+n n n n ∴)2(1421311+++⨯+⨯n n =)211111151314121311(21+-++--++-+-+-n n n n =)2111211(21+-+-+n n =)2)(1(3243+++-n n n . 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1.定义: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a n +1-a n =d ⇔a n+1-an =a n -a n -1;数列{bn }为等比数列⇔q a b n n =+1⇔11-+=n n n n b b b b 。

2.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数列{an }为等差数列,则通项公式a n =a1+(n-1)d, 前n 项和S n =2)(1n a a n +=2)1(1d n n na -+. 数列{an}为等比数列,则通项公式a n =a 1qn-1, 前n项和S n=⎪⎩⎪⎨⎧≠--=)1(1)1()1(11q q q a q na n . 3.性质:(4)函数的思想:等差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一次函数型的函数;等比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指数函数型的函数。

可以利用函数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有关数列的问题。

例6 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 项的和,已知31S 3与41S 4的等比中项为51S5,31S 3与41S 4的等差中项为1,求等差数列{an }的通项。

(1997年高考题) 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则 ⎪⎪⎩⎪⎪⎨⎧=+=⋅24131)51(4131432543S S S S S ,即⎪⎪⎩⎪⎪⎨⎧=++++=+⋅+2)64(41)23(31)105(251)64(41)23(31112111d a d a d a d a d a , 解得:⎪⎩⎪⎨⎧=-=⎩⎨⎧==45121011a d a d 或,所以n a a n n 5125321-==或。

评说:当未知数与方程的个数相等时,可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这两类特殊数列的首项与公差或公比,然后再解决其他问题。

例7 设等比数列{an }的前n 项的和为S n ,若S3+S 6=2S 9,求数列{a n }的公比q (1996年高考题)。

解:若q=1,则S3=3a1,S 6=6a 1,S9=9a 1, 由已知S 3+S6=2S 9, 得:3a 1+6a 1=18a 1,解得:a 1=0,这与数列{an }为等比数列矛盾,所以,q ≠1。

由已知S 3+S 6=2S 9, 得:qq a q q a q q a --=--+--1)1(21)1(1)1(916131,整理得: 0)12(363=--q q q ,解得:243-=q 。

例8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7=8,求S13.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未知数有两个:首项a 1与公差d,但方程只有一个,因此不能象例6那样通过解方程解决问题,必须利用这两类数列的性质或者利用整体性思想来解决问题。

解:因为a 7=8,所以a1+a 13=2a 7=16,故S13=.1042)(13131=+a a 例9 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1>0,S n 是它的前n 项的和.已知S 3=S 11,求Sn 的最大值。

分析:和例8一样,也是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所以须考虑等差数列的性质。

解:由已知:S3=S 11,故.0132,551133111<-=+=+a d d a d a 得:而因为S 3=S 11,得a 4+a5+a6+…+a10+a11=0.由于a 4+a11=a 5+a 10=a 6+a 9=a7+a 8,所以a 7+a 8=0。

故a7>0,a 8<0,所以 S7最大。

评说:(1)本题也可以利用函数的思想来解,即把S n 表示成某一变量的函数(比如n ),然后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大值。

ﻩ(2)本题还可以利用方程与不等式的思想来解,即Sn 最大当且仅当a n>0同时an +1<0,解这个不等式组即可。

ﻩ三、数列综合问题对于综合问题,要注意与其他数学知识相联系,如函数、方程、不等式,还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如归纳法、类比、叠加等。

例10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的和为S n ,令bn =n S 1,且b 4=101,S 6-S 3=15,求数列{bn }的通项公式和∑=∞→ni i n b 1lim 的值。

ﻩ分析:欲求b n ,需先求S n,而Sn是数列{a n }的前n 项的和,所以应首先求出a n。

因为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故只要能找到关于a1与d 的两个方程即可。

解:设数列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由已知得:⎩⎨⎧=+=+⇒⎩⎨⎧=-=151231064151011364d a d a S S S ,解得:⎩⎨⎧==111d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