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重点课下注释默写及答案【2020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上下两册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上下两册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上下两册】班级:姓名:上册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2.《论语》十二章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二、古文背诵篇目16、诫子书/诸葛亮一、期中之前古诗理解性默写学生版(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并且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诗句是: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4、该曲的主旨句是:(五)《<论语>十二章》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7、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8、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9、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10、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11、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重点课下注释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重点课下注释

七年级上全册古文重点课下注释【2020部编版】(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部编版七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七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带答案)

目录:一、古诗理解性默写:期中之前课内古诗:1、《观沧海》曹操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3、《次北固山下》王湾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期中之前课外古诗:1、《峨眉山月歌》李白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4、《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期中之后课外古诗:1、《秋词》刘禹锡2、《夜雨寄北》李商隐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4、《潼关》谭嗣同二、古文理解性默写:1、《论语》十二章2、《诫子书》诸葛亮三、现代诗理解性默写:1、《天上的街市》郭沫若班级:姓名:成绩:一、古诗理解性默写:期中之前课内古诗:《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写望海的初得景象,描写大海神奇壮观的语句是“”。

2.《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3.《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4.《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5.《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6.《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7.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8.《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9. 《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朋友的诗句是: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次北固山下》王湾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托大雁传书,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5.《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6.《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7.《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3.《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其中是哪两句:4.《天净沙秋思》中主旨句是:5.《天净沙?秋思》中写景的诗句是:;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6、《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期中之前课外古诗理解性默写:《峨眉山月歌》李白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2、《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两句是:3、《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盛,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4、《江南逢李龟年》中暗写现实之衰的两句诗是:5.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既暗示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6.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1、寄托诗人对饱经忧患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1、描绘边塞月色的独特景色,借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的诗句是:2、正面写情,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点明主旨的诗句是:3、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4、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期中之后课外古诗理解性默写:《秋词》刘禹锡1.《秋词》中: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2.《秋词》中使用对比手法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和自己被贬后乐观的心情的句子是:3.运用了借物抒怀的写法,抒写了作者的凌云壮志的诗句是:4.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5.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6.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版】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版】

七年级上全册古文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班级:姓名:题型:【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习题(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习题(三)第16课《诫子书》习题(四)第20课《狼》习题(五)第24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习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2、【儿女】3、【文义】4、【俄而】5、【骤】6、【何所似】7、【差可拟】【差】,【拟】,8、【未若】9、【因风】【因】, 10、【公大兄无奕女】【无奕】,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期】,2、【日中】3、【舍去】【舍】,【去】,4、【乃】5、【尊君在不】【尊君】,【不】,6、【相委而去】【相】,【委】,7、【家君】8、【引】9、【顾】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尊君在不.:②与儿女..讲论文义:③未若柳絮因.风起:④与儿女讲论文义..:⑤太丘舍去.:⑥相委.而去:⑦下车引.之:⑧元方入门不顾.:⑨陈太丘与友期.行:⑩陈太丘与友期.行:?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友人惭.:2、一词多义:相:①相委而去:②相顾惊疑:日:①日中不至:②寒雪日内集:时:①元方时.年七岁:②故时.有物外之趣:若:①未若.柳絮因风起:②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而:①俄而.雪骤:②相委而.去:3、判断文言句式: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④去后乃至:⑤待君久不至,已去:⑥白雪纷纷何所似:⑦撒盐空中差可拟:⑧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三、选择题: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B.去后乃.至(才)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D. 太丘舍去.(去……地方)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雪日内集..雪骤(不久)..(内在联系) B.俄而C.讲论..文义(讲解) D.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3、选出与“相委而去”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出淤泥而.不染B、思而.不学则殆C、环而.攻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4、选出下列“之”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渔人甚异之B.何陋之有C.下车引之D.属予作文以记之5、选出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渔人甚异之B.无案牍之劳形C.具答之D.吴广佐而杀之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去:去到)B、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你的父亲)C、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D、日中不至.(至:至于)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去后乃至..(乃至:才到) B.相委.而去(委:委托)C.与友期.行(期:约定)D.下车引.之(引:拉)8、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A.白雪纷纷何所似(译:纷纷扬的大雪飘向什么地方?)B.俄而雪骤,公欣然曰(译:不久雪花突然停止了,公因此高兴地说。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一、《观沧海》(曹操)1.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是: , 。

, 。

2.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3.总写大海水波动荡, 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

, 。

5、这首诗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 但是也有两句叙事的是: , 。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 。

2.把明月人格化, 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 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 帆船顺风而行的是: , 。

2.表现时序变迁, 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是: , 。

3.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渲染萧条. 冷落. 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

2.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名句是: , 。

3、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五、《世说新语》两则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 。

2.咏雪的直接原因: 。

3.两个比喻句: ;。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 。

6、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 , 。

7、表明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

六、《<论语>十二章》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 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 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3.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 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 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5.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 《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6.求学应该谦虚, 正如《论语》中所说: , 。

7、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有重要的意义: , 。

8、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 , , 。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版】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版】

10、《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11、《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 “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12、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写出一句与此相关的名言 :
参考答案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尊君在 不.:通假字,“不”通“否” , 读 f ǒu, 表示否定 , 相当于“吗”。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今异义, 古义:子侄辈的人 , 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 指子女。 ③未若柳絮 因.风起: 古今异义,古义:趁 , 乘, 凭借。今义:因为。 ④与儿女讲论 文.义.:古今异义,古义:诗文 . 今义:文章的意思。 ⑤太丘舍 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 ⑥相委.而去 :古今异义,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⑦下车 引.之:古今异义,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⑧元方入门不 顾.:古今异义,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⑨陈太丘与友 期.行:古今异义,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⑩陈太丘与友 期.行: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 元芳时年七岁, 门.外.戏: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 友人 惭.: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 一词多义: 相: ①相委而去: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②相顾惊疑: 互相,交互。 日: ①日中不至: 太阳。
11、下列是对《咏雪》课文写法上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文对人物的描写主要采用语言描写。
B. 文章用“公大笑乐”侧面反映出道韫的才华。
C. 本文的两个比喻句只有喻体,分别是盐和柳絮。
D. 本文开始写下雪的环境描写是用来渲染寒冷、孤寂的气氛。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一、《观沧海》(曹操)1、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是: ,。

,。

2、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总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5、这首诗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叙事的是:,。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2、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是:,。

2.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2、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名句是:,。

3、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五、《世说新语》两则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2、咏雪的直接原因:。

3、两个比喻句:;。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6、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7、表明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六、《<论语>十二章》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3、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5、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6、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7、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有重要的意义:,。

8、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9、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10、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

部编最新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一、《观沧海》(曹操)1、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是: ,。

,。

2、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总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5、这首诗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叙事的是:,。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2、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是:,。

2.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2、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名句是:,。

3、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五、《世说新语》两则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2、咏雪的直接原因:。

3、两个比喻句:;。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6、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7、表明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六、《<论语>十二章》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3、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5、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6、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7、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有重要的意义:,。

8、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9、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10、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版】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版】

七年级上全册古文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目录:(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三)第16课《诫子书》(四)第20课《狼》(五)第24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2、【儿女】3、【文义】4、【俄而】5、【骤】6、【何所似】7、【差可拟】【差】,【拟】,8、【未若】9、【因风】【因】, 10、【公大兄无奕女】【无奕】,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期】,2、【日中】3、【舍去】【舍】,【去】,4、【乃】5、【尊君在不】【尊君】,【不】,6、【相委而去】【相】,【委】,7、【家君】9、【顾】8、【引】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2、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9、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世说新语》由南朝人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2、指出下列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①即公大兄...:②尊君..在不:③待君.久不至:④君.与家君..:3、《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4、《咏雪》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5、《陈太丘与友期》中请分别用一两个词语评价文中的人物:6、《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7、如何理解“公大笑乐”这句话?8、《咏雪》文章结尾为什么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9、《咏雪》一文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10、《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11、《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12、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写出一句与此相关的名言: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全册文言文课下注释

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全册文言文课下注释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课下注释说明:古文学习,课下注释的背诵是重点,方便大家编辑整理使用。

目录:一、第八课《世说新语》二、《论语十二章》三、《诫子书》四、《狼》五、《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下注释:一、第八课《世说新语》《咏雪》1、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2、【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

死后追赠为太傅。

3、【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4、【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5、【文义】文章的义理。

6、【俄而】不久,一会儿。

7、【骤】急。

8、【何所似】像什么。

9、【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10、【差(chā)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11【未若】不如,不及。

12【因风】乘风。

【因】,趁、乘。

13、【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摄(yu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14、【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陈太丘与友期》1、【陈太丘】即陈寔(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颖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曾任太丘长。

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2、【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3、【日中】正午时分。

4、【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5、【乃】才。

6、【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7、【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8、【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9、【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10、【引】拉,牵拉。

11、【顾】回头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散文理解性默写(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散文理解性默写(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散文理解性默写
(全册带答案)
本文档提供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散文理解性默写题的全册答案。

在下面的列表中,您可以找到每篇古散文的题目和相应的答案。

1. 古诗默写1:
文言文古诗:《登鹳雀楼》
默写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古诗默写2:
文言文古诗:《春晓》
默写答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古文默写1:
文言文古文:《国风·秦风·白驹过隙》
默写答案: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广车之车,左旅而右始。

4. 古文默写2:
文言文古文:《国风·邶风·静女》
默写答案: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5. 古文默写3:
文言文古文:《国风·周南·关雎》
默写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 古文默写4:
文言文古文:《国风·唐风·终风》
默写答案:终风且暴,劲草如火。

卷我屋上三重茅,深根固相如也。

7. 古文默写5:
文言文古文:《国风·唐风·葛覃》
默写答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理解性默写习题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理解性默写习题

七年级上全册古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020部编版】班级:姓名:目录:(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三)第16课《诫子书》(四)第20课《狼》(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班级:姓名:理解性默写:1、你认为《咏雪》中对雪的比喻最恰当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2、《咏雪》这篇课文交代咏雪的背景的语句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3、《咏雪》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的句子是:公大笑乐。

4、《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检测题班级:姓名:理解性默写: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8、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第16课《诫子书》检测题班级:姓名:理解性默写: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完整版)部编本七年级上古诗词默写带答案

(完整版)部编本七年级上古诗词默写带答案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虚写),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三)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而“ 闻道龙标过五溪”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5.诗中以景衬情,并写朋友被贬之地偏远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梳理(20201128111119)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梳理(20201128111119)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梳理一、直接性默写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理解性默写1.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部编版人教七年级语文上下册中考古诗词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七年级语文上下册中考古诗词默写(含答案)

2020年中考七年级必背古诗文默写【上册】观沧海曹操1.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诗中总写景物(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诗中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也有两句诗是叙事,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诗中写景叙事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李白在诗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1.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诗中写游子思乡情深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曲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曲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该曲的主旨句(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李白1.诗中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诗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句子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诗中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心情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诗中写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句子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1.诗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七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部编版语文上下两册带答案】

七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部编版语文上下两册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上下两册】班级:姓名: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上册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2.《论语》十二章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二、古文背诵篇目16、诫子书/诸葛亮一、期中之前古诗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借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并且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全册带答案)班级:姓名:说明:自己整理印刷使用的材料,可以直接下载后直接打印使用,不需要重新排版,也可以重新编辑排版使用。

一、期中之前古诗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XXX)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XXX)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并且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诗句是: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XXX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四)《天净沙·秋思》(XXX)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2、XXX在《天净沙·秋思》中衬着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3、XXX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4、该曲的主旨句是:五)《十二章》1、阐述研究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生活中表示既擅长从正面进修,也擅长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援用《论语》中的话: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研究,常用: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研究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XXX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能够表达这种喜悦:“7、阐述研究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8、肄业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9、复是研究的重要方法,且对研究者有重要的意义:10、XXX赞叹XXX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11、XXX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立场是:12、XXX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全册古文重点课下注释默写【2020部编版】班级:姓名:目录:(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三)第16课《诫子书》(四)第20课《狼》(五)第24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班级:姓名: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2、【儿女】3、【文义】4、【俄而】5、【骤】6、【何所似】7、【差可拟】【差】,【拟】,8、【未若】9、【因风】【因】, 10、【公大兄无奕女】【无奕】,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期】,2、【日中】3、【舍去】【舍】,【去】,4、【乃】5、【尊君在不】【尊君】,【不】,6、【相委而去】【相】,【委】,7、【家君】8、【引】9、【顾】参考答案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检测题班级:姓名: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子】2、【时习】【时】,3、【不亦说乎】【不亦……乎】,【说】,4、【愠5、【君子】6、【吾】7、【日】8、【三省】【三】,【省】,9、【为人谋】10、【忠】11、【信】12、【传】13、【十有五】【有】,14、【立】15、【惑】16、【天命】【命】,17、【耳顺】18、【从心所欲】19、【逾矩】【逾】,【矩】,20、【温故而知新】21、【罔】22、【殆】23、【堪】24、【之】25、【者】26、【好】27、【乐】28、【饭疏食,饮水】【饭】,【疏食】,【水】,29、【于】30、【如浮云】31、【焉】32、【善者】33、【川上】【川】,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夫】,35、【三军】36、【夺】37、【匹夫】38、【笃志】【笃】,39、【切问而近思】【切】,40、【仁】参考答案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19、【逾矩】越过法度。

【逾】,越过。

【矩】,法度。

20、【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2、【殆】疑惑。

23、【堪】能忍受。

24、【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

25、【者】代词,“……的人”。

26、【好】喜爱,爱好。

27、【乐】以……为快乐。

2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

【饭】,吃。

【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29、【于】介词,对,对于。

30、【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31、【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2、【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33、【川上】河边。

【川】,河流。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夫】,语气词,用于句未、表示感叹。

35、【三军】指军队。

36、【夺】改变。

37、【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38、【笃志】志向坚定。

【笃】,坚定。

39、【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切】,恳切。

40、【仁】仁德。

(三)第16课《诫子书》检测题班级:姓名: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夫】2、【静】3、【以】4、【淡泊】5、【无以】6、【明志】【明】,7、【致远】【致】,8、【广才】9、【[淫慢】【淫】,【慢】,10、【励精】【励】,11、【险躁】【险】,12、【治性】【治】,13、【年与时驰】【驰】14、【意与日去】15、【枯落】16、【多不接世】17、【穷庐】18、【将复何及】参考答案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4、【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5、【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6、【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7、【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8、【广才】增长才干。

9、【[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10、【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11、【险躁】轻薄浮躁。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轻薄。

12、【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13、【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4、【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15、【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6、【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17、【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18、【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四)第20课《狼》检测题班级:姓名: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参考答案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五)第24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检测题班级:姓名: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参考答案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