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学科竞赛引领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性学科竞赛引领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摘要]针对信息类专业方向的特点及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围绕全面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中心任务,把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
重要内容,通过以学科竞赛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项目开展,促进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信息类专业学科竞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专业人
才培养改革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既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目前各高校大力推进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作为以 it 产业为发展背景的学院,针对信息类专业方向的特点、学院过去在高素质应
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围绕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中心任务,把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创新性学科竞赛引领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一、目前信息类专业在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信息类本科专业,在过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般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未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2. 专业课程体系相对落后,教师未能紧跟学科知识发展,对新知识掌握程度不高,
3. 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严重,不利于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
4. 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压力大,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愿投入足够时间精力进行实践创新教学,实践创新教学难以保质保量;
5.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工程项目开发能力,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创新实践指导,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缺乏有
效的保证;
6. 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为了应付考试,以填鸭式方式强行消化理论知识。另外,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不强,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不够,主体意识不强,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在动手实践方面,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软硬件设计等实践创新能力较差;
7. 学生实践活动场地、经费不足,实验室设备增加数量跟不上快速扩展的学生数量,配套软硬件工具更新速度慢,部分高配置的实验项目难以开出。尤其是高端设备较少,实践创新活动基本条件得不到保障。
针对上述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近几年来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等学科竞赛为引领,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以点带面,通过竞赛活动带动学院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探索信息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3]。
二、创新性科技竞赛引领学生素质拓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践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七个本科专业都是以 it 产业为发展背景的信息类专业,目前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各级学科专业学会主办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数模竞赛、全国机器人锦
标赛和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这些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紧密结合学科发展,以专题的形式和竞赛为载体,通过组织大学生科技爱好者共同解决某些学科实际问题或前沿问题,来培养大学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等特点。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高度重视这些竞赛活动,把这些活动纳入到学院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项目中。通过组织本院学生参加竞赛,不仅推进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而且还促进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发挥学科竞赛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
1. 结合学科竞赛,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从历届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试题看,其知识面涵盖了无线电、应用电子、传感器、自动控、计算机编程等信息类多学科专业内容,体现多学科专业内容交叉运用。尤其竞赛设计内容紧跟现代信息科技发展,从竞赛设计内容可了解现代信息科技发展方向,因此,我们每年都会根据学科竞赛的方向,及时对课程体系或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设现代科学发展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课程,及时引入新器件应用教学内容,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
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如:增加“电子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选修课,该课程融合单片机、高频电子、dsp、嵌入式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通过该课程,使学生能获得全面的电子设计技能训练,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创新潜能的发挥。
又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eda技术渗透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和电子工艺实习等课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样既加强了基于分立器件测量、安装与调试的实验,又引入了流行的电子设计软件的仿真分析,还包括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让学生在大二阶段就能较全面地接触电子设计的方法和技术。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起到巩固和促进的作用。
2. 参照学科竞赛规则,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科竞赛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竞赛要求参赛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独立分析以及团队协作等形式就实际问题提出设计方案,并采用合适技术手段在规定时间内加以解决。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真刀真枪地设计实现作品,通过学科竞赛,来锻炼参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快速反应能力及团结协助的精神等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