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麻醉复苏室患者转入
麻醉复苏室患者转入、转出流程转入到转出的流程:转运——交接——转出转运:手术结束后,将患者从手术台转至有护栏的担架上,这种担架可在必要时将患者置于头高位。
患者转运到PACU时应有主麻陪同,未清醒的患者从手术台转至有护栏的担架上,由麻醉医师支持呼吸护送进入复苏室,巡回护士共同参与护送。
对于全麻已拔管患者从手术室向外转运时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反流误吸。
转运过程中常规吸氧,特别对于年龄大于60岁、体重大于100kg的患者。
另外危重患者应在恰当的密切监护和吸氧支持下转运。
交接:1、病人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时间及麻醉方法。
2、现病史和既往病史及其治疗。
3、麻醉用药 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的用量及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拮抗药及其它药物的应用。
4、术中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及管路交接。
5、麻醉和手术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如插管困难、支气管痉挛、ECG改变、异常出血等。
6、存在问题和措施,可耐受的生命体征范围、转出计划。
7、当台手术主麻应详细与复苏室医师交接。
8、每5-10分钟测定并记录一次血压、心率、心律、SpO2、呼吸频率及神志恢复情况,以判断恢复程度和速度。
对于恢复缓慢者应进行治疗,如残余肌松药或麻醉性镇痛药的拮抗等。
转出:Steward评分≥4分可转出,还包括对疼痛、恶心呕吐和手术出血等的评估。
术后患者转出复苏室与他科交接流程:1.患者转入相应科室后,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必须与他科接应的医师、护士对患者进行识别。
2.交接内容:生命体征、意识、皮肤状况、引流情况、静脉通路情况、其他特殊情况。
3.与科室接班医师交接完毕后,接班医师必须为有证医师,签署姓名、日期及时间。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转入的标准麻醉复苏室所起的作用:对于所有麻醉病人手术后,不能达到ICU 收治标准、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或术毕全麻苏醒不完全的手术病人,即麻醉药、肌松药与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全麻气管导管尚未拔除或已拔除而苏醒不完全患者以及全麻的小儿,进行检测与必要的处理。
术后神志、呼吸与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的全麻(气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病人、椎管内麻醉平面在T5以上与术中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皆符合入PACU条件。
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或因手术、麻醉因素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并经责任麻醉医生确认须送入PACU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的患者,术后由责任麻醉医生护送至PACU。
转出的标准全身麻醉患者转出标准:1、全麻患者Steward评分>4分方可转出恢复室。
2、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剂、镇痛药的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方可转出恢复室。
3、如病情严重或出现呼吸并发症,仍需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呼吸支持或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4、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面罩吸氧时PaO2高于9、33kPa(70mmHg),SpO2不低于术前3-5%、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出血等。
7、拔管指征:没有单一的指征能保证可以成功地拔除气管导管,下列指征有助于评估术后病人不需要辅助通气:(1)、PaO2或SpO2正常。
(2)、呼吸方式正常。
病人能自主呼吸,呼吸不费力,呼吸频率<30/min,潮气量>300ml。
单纯测定肺活量或最大吸气气压的价值有限,因为并不可靠。
(3)、意识复苏,可以合作与保护气道。
(4)、肌力基本完全复苏。
(5)、拔管前PACU的麻醉医师应警惕原已经存在的气道情况,并可能需要再次气管内插管。
麻醉复苏室患者转入、交接及转出流程
麻醉复苏室患者转入、交接及转出流程
手术病人在PACU恢复后,当其生命体征和神志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时,方可考虑转出。
转出前应进行全面评估,确保病人的安全和稳定。
转出前应完成以下工作:
1、交接者应将病人的基本信息、麻醉用药、手术过程中的情况、管道使用情况、病人皮肤和用物等情况向接收者进行详细交接。
2、接收者应全面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恢复情况、管道通畅情况等,并记录在病历中。
3、病人转出前应妥善固定四肢,保护受压部位,防止翻身或跌落等意外情况。
4、转出时应将病人转移到有护栏的推车上,并安装床护栏,确保病人的安全。
5、转出时应有一名熟知病人情况的医护人员陪同,对于需要氧疗的患者应维持吸氧状态,确保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6、转出后应及时记录病人的转出时间和转出情况,并通知病房医护人员做好接诊准备。
在整个转入到转出的流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规范化操作流程,确保病人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应及时记录病人的情况,便于后续的医疗工作。
麻醉复苏室工作流程
麻醉复苏室转出标准
1、中枢神经系统;神志清楚,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 恢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肌张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 5 秒以上。 2、呼吸系统: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 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22次/min,paO2 在 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面罩吸氧spO2 高于 9.33kPa (70mmHg),SpO2 高于 95%,呼吸空气状态下,spo2下 降不低于3-5%。
3、循环系统: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 的±20%。并且 稳定 30min 以上; 心律正 常,ECG 无 ST-T 改变。
4、椎管内麻醉后,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 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不需用升压药。 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 30min无异常反 应。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性出血等。
1、患者转入相应科室后,麻醉的医师、巡回护士必须与 他科接应的医师、护士对患者进行识别。 2、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应当与相应科室接应的医师、护 士认真交接。 3、交接内容:神志、生命征、皮肤状况、引流情况、其 他特殊情况。
全身麻醉患者Steward评分标准 1、清醒程度:完全清醒 2分、对刺激有反应1分、 对刺激 无反应 0分、 2、呼吸通畅程度:可按医师吩咐咳嗽2分、可自主维持呼 吸道通畅1分、呼吸道需予以支持0分、 3、肢体活动程度:肢体能作有意识的活动 2分、肢体无意 识活动1分、肢体无活动 0分。
(5)、麻醉和手术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如插管困难、支 气管痉挛、ECG 改变或血 流动力不稳定、异常出血等。 (6)、其他特殊情况。 3、患者转入恢复室后,麻醉记录单及复苏记录单由复苏 室的医师记录。
术后患者转出恢复室流程
患者复苏达转出的标准:全身麻醉患者Steward评分达4分 以上:椎管内麻醉后,循环功能稳定,不需用升压药:术 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 30min无异常反应; 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性出血等,可计 划转出麻醉复苏室。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转入的标准麻醉复苏室所起的作用:对于所有麻醉病人手术后,不能达到ICU收治标准、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或术毕全麻苏醒不完全的手术病人,即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全麻气管导管尚未拔除或已拔除而苏醒不完全患者以及全麻的小儿,进行检测和必要的处理。
术后神志、呼吸和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的全麻(气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病人、椎管内麻醉平面在T5以上和术中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皆符合入PACU条件。
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或因手术、麻醉因素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并经责任麻醉医生确认须送入PACU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的患者,术后由责任麻醉医生护送至PACU。
转出的标准全身麻醉患者转出标准:1、全麻患者Steward评分>4分方可转出恢复室。
2、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剂、镇痛药的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方可转出恢复室。
3、如病情严重或出现呼吸并发症,仍需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呼吸支持或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4、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面罩吸氧时PaO2高于(70mmHg),SpO2不低于术前3-5%.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出血等。
7、拔管指征:没有单一的指征能保证可以成功地拔除气管导管,下列指征有助于评估术后病人不需要辅助通气:(1).PaO2或SpO2正常。
(2).呼吸方式正常。
病人能自主呼吸,呼吸不费力,呼吸频率<30/min,潮气量>300ml。
单纯测定肺活量或最大吸气气压的价值有限,因为并不可靠。
医务人员《麻醉复苏室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 7&双方核对无误后,填写交接记录、签名!
❖ 8&患者在恢复室监护期间,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 况,经过外科医生及麻醉医师积极处理治疗,生 命体征还难以维持平稳,则与中心ICU联系,及 时将患者护送至中心ICU,由麻醉医师、外科医 师和护士共同运送!
❖ 7&全身麻醉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标准,达到4分 者可离开PACU!
Steward苏醒评分表
病人情况 1、清醒程度
完全清醒 对刺激有反应 对刺激无反应 2、呼吸通畅程度 可按医师吩咐咳嗽 可自主维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需予以支持 3、肢体活动程度 肢体能作有意识的活动 肢体无意识活动 肢体无活动
标题:
0
2
以下为备用图标模板 可根据需要选用编辑
亦可一键删除......
0
标题:
3
以下为备用图标模板
可根据需要选用编辑
亦可一键删除......
以下为备用图标模板可根据需要选用编辑亦可一键删除......,以下为备用图标模板可根据需要选用编辑亦可一键删除......
点击输入您的标题:
step 01
(6)坚守工作岗位,因工作需离开恢复室者,应向 上级医师汇报并向恢复室护士交代去向及联系方 式!
四、麻醉恢复室护士岗位职责
(1)麻醉恢复室护士在护士长的领导下,承担恢复室护理 工作!
(2)做好呼吸、脉搏、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监 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3)密切观察和处理呼吸道问题,掌握吸痰技术、观察病 人的意识活动,术后出血等情况!
呼吸、循环,及时记录!
二、麻醉复苏室转出标准与流程
麻醉复苏室(PACU)转出标准
麻醉复苏室ACU转入标准及流程
盐城新东仁医院麻醉复苏室(PACU)转入标准及流程一、患者转入麻醉复苏室标准(一)收治范围:1.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患者;2.高龄、婴幼儿、危重和麻醉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其他麻醉患者。
(二)排外条件:1、病情危重,循环不稳定,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
应在不间断监测和治疗的条件下转入ICU;2、呼吸衰竭、其他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者,休克尚未彻底纠正者,或估计较长时间呼吸仍不能恢复到满意程度,或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复杂的口腔、咽腔等特殊部位手术后患者,仍需行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的患者应在呼吸机支持和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3、心肺复苏后患者直接转入ICU;4、术前即有昏迷、呕吐误吸等情形者,直接送ICU;5、感染伤口大面积暴露的患者;6、特殊感染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炭疽杆菌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HIV感染者、狂犬病患者等);7、其他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需要特殊隔离的患者;8、其他器官、系统功能异常或病情需要送入ICU进一步治疗的情形。
二、患者转入麻醉复苏室流程22者应在转运呼吸机支持和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3、循环系统标准: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20%并循环稳定30min以上;正常心律,ECG无ST-T改变或恢复到术前水平。
若患者循环不稳定,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应在不间断监测和治疗的条件下转入ICU;4、局部麻醉患者特别是椎管内麻醉后,呼吸循环稳定。
麻醉平面在T6以下;最后一次麻醉加药时间超过1小时;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无需使用升压药。
门诊患者则待运动功能和本体感觉恢复,循环、呼吸稳定才可回家,并且门诊患者均应有家属陪伴返家;5、患者在复苏室内由于严重疼痛或躁动等使用过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物者,应警惕再度发生呼吸和意识抑制的可能,应观察30min 无异常反应才能送回病房;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性出血等;7、对苏醒程度评价可参考Steward 苏醒评分标准,达到4分以上者方能离开麻醉复苏室。
麻醉恢复室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
麻醉恢复室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目的:为规范管理手术麻醉病人转入、转出麻醉复苏室及规范交接。
范围:麻醉科1.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依据麻醉复苏室转入标准转入病人。
麻醉复苏室转入标准:全麻结束后尚未清醒,或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病人;高龄、婴幼儿、危重和麻醉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其他麻醉病人。
病人由麻醉医师、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陪同转入。
2.手术麻醉医师评估病人生命体征的:已拔除气管导管病人,给予面罩或鼻导管吸氧;未拔除气管导管病人,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氧浓度、气道压,保证有效通气。
复苏室麻醉医师连接心电图、血氧和度、有创血压、无创血压、中心静脉压监测等需要监测项目。
复苏室麻醉医师做好详细记录。
3.手术麻醉医师与复苏室麻醉医师交接;交接内容:病人一般资料、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中特殊情况,出入量及需要关注的事项等。
手术医生与麻醉护士交接手术名称、手术情况和需要特殊关注的事项。
巡回护士与麻醉护士交接物品、引流管、皮肤等。
复苏室麻醉医师与麻醉护士做好交接记录。
4.复苏室麻醉医师评估病人:评估病人神志、呼吸道、肌力的恢复情况;连续监测心率、心律、SPO2,有创血压或至少每5 分钟测定一次血压。
复苏室护士评估病人皮肤、动静脉穿刺点、静脉通道、呼吸道、刀口,引流液量及颜色,各种管道,体温等。
复苏室麻醉医师、护士将结果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
5.病人出现病情变化,复苏室麻醉医师需积极对症处理,包括:一般情况:拮抗残余的肌松药,麻醉镇痛药,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保持循环稳定等;特殊情况:病人出现重大病情变化,复苏室麻醉医师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6.复苏室麻醉医师对病人进行Steward 评分,总分六分,内容包括:清醒程度;呼吸道通畅程度;肢体活动度。
7.复苏室麻醉医师和护士将达到转出病人的标准,送返病房:一般病人:ASA分级在0~Ⅱ级,Steward 评分4 分以上;特殊病人:ASA 分级Ⅲ级,Steward 平分4 分以上;血气分析指标正常。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汇编)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转入的标准麻醉复苏室所起的作用:对于所有麻醉病人手术后,不能达到ICU收治标准、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或术毕全麻苏醒不完全的手术病人,即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全麻气管导管尚未拔除或已拔除而苏醒不完全患者以及全麻的小儿,进行检测和必要的处理。
术后神志、呼吸和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的全麻(气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病人、椎管内麻醉平面在T5以上和术中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皆符合入PACU条件。
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或因手术、麻醉因素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并经责任麻醉医生确认须送入PACU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的患者,术后由责任麻醉医生护送至PACU。
转出的标准全身麻醉患者转出标准:1、全麻患者Steward评分>4分方可转出恢复室。
2、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剂、镇痛药的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方可转出恢复室。
3、如病情严重或出现呼吸并发症,仍需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呼吸支持或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4、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面罩吸氧时PaO2高于9.33kPa(70mmHg),SpO2不低于术前3-5%.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出血等。
7、拔管指征:没有单一的指征能保证可以成功地拔除气管导管,下列指征有助于评估术后病人不需要辅助通气:(1).PaO2或SpO2正常。
(2).呼吸方式正常。
病人能自主呼吸,呼吸不费力,呼吸频率<30/min,潮气量>300ml。
单纯测定肺活量或最大吸气气压的价值有限,因为并不可靠。
(3).意识复苏,可以合作和保护气道。
(4).肌力基本完全复苏。
(5).拔管前PACU的麻醉医师应警惕原已经存在的气道情况,并可能需要再次气管内插管。
麻醉复苏室(恢复室)PACU规章制度
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一.麻醉后恢复室的工作规范(一)概述麻醉后恢复室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病室。
全麻病人,硬膜外平面在T5以上以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均需送麻醉恢复室观察治疗。
一般白天开放,急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可转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恢复室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麻醉科医师和护士负责,麻醉科医师负责制定该病人的监测和治疗计划,并决定是否转送普通病房或的指征。
(二)工作内容1、定期进行药品和物资和监护仪设备的检查,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病人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推入苏醒室,共同交接。
3、病人由手术室转往恢复室的过程中,麻醉科医师负责维持病人呼吸及循环功能的稳定。
4、病人安置稳定后,立即建立常规监测及治疗。
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合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输液或输血;保留气管插管及呼吸功能未恢复者,应以呼吸机扶助或控制呼吸。
5、麻醉科医师向值班医师和护士交班,包括如下内容。
(1)病人姓名、年龄、现病史和既往史及治疗情况等术前相关情况、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法等等。
(2)麻醉用药。
包括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药、麻醉性镇痛药物和肌松药的用量及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拮抗药及其他药物。
(3)手术中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体温等)情况,有无险情或重大病情变化等等,术中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
(4)麻醉和手术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如插管困难、支气管痉挛,改变或血流动力不稳定、异常出血等。
经过何种治疗性药物或措施处理,效果如何。
(5)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转出计划。
6、值班医师应全面检查病人并对麻醉后恢复情况作出评价,主要集中在神志、呼吸道及肌力的恢复。
并将患者妥善固定,以免摔伤或擅自拔除各种导管。
7、恢复室病人管理内容(1)所有病人必须监测、、、2,特殊病人监测体温。
(2)观察意识状态。
(3)观察呼吸、颜面与口唇颜色,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交接制度麻醉药品箱管理制度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交接制度麻醉药品箱管理制度一、前言麻醉复苏室是医院重要的临床部门,涉及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因此转入转出交接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做好麻醉复苏室的转入转出交接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制定以下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交接制度。
二、转入交接1.接班人员在接班前需充分准备,了解当班患者的病情和麻醉情况,核对相关信息。
2.接班人员与交班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情况、用药情况等。
3.接班人员要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床号、性别、年龄等。
4.接班人员要认真复核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静脉输液、麻醉药物等,确保用药准确无误。
5.接班人员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6.交接人员要将患者的病历、医嘱等资料一并交接,确保信息畅通。
7.接班人员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患者安全。
8.接班人员要主动与其他医护人员协调配合,共同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转出交接1.接班人员在交班前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详细记录在案。
2.接班人员要将患者的病历、医嘱等资料整理齐全,准备交接。
3.接班人员要与交班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接,确保信息畅通。
4.接班人员要将患者的用药情况、治疗方案等详细讲解给交班人员,确保顺利进行治疗。
5.接班人员要做好交接记录,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生命体征等。
6.接班人员要将患者的病历、医嘱等资料整理好,妥善保存,确保信息完整。
7.接班人员要将设备进行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进行交接。
8.接班人员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协调配合,确保患者的顺利转出。
四、总结麻醉复苏室的转入转出交接工作是医院重要的工作环节,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只有做好转入转出交接工作,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都能认真遵守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交接制度,共同努力,为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做出积极贡献。
一、为了规范麻醉药品箱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药品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图
麻醉复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转入的标准麻醉复室所起的作用:对于所有麻醉病人手术后,不能达到ICU 收治标准、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或术毕全麻醒不完全的手术病人,即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全麻气管导管尚未拔除或已拔除而醒不完全患者以及全麻的小儿,进行检测和必要的处理。
术后神志、呼吸和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的全麻(气管麻醉、静脉麻醉)病人、椎管麻醉平面在T5以上和术中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皆符合入PACU条件。
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或因手术、麻醉因素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并经责任麻醉医生确认须送入PACU 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的患者,术后由责任麻醉医生护送至PACU。
转出的标准全身麻醉患者转出标准:1、全麻患者Steward评分>4分方可转出恢复室。
2、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剂、镇痛药的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方可转出恢复室。
3、如病情严重或出现呼吸并发症,仍需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呼吸支持或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4、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PaCO2在正常围或达术前水平,面罩吸氧时PaO2高于9.33kPa(70mmHg),SpO2不低于术前3-5%.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出血等。
7、拔管指征:没有单一的指征能保证可以成功地拔除气管导管,下列指征有助于评估术后病人不需要辅助通气:(1).PaO2或SpO2正常。
(2).呼吸方式正常。
病人能自主呼吸,呼吸不费力,呼吸频率<30/min,潮气量>300ml。
单纯测定肺活量或最大吸气气压的价值有限,因为并不可靠。
(3).意识复,可以合作和保护气道。
(4).肌力基本完全复。
(5).拔管前PACU的麻醉医师应警惕原已经存在的气道情况,并可能需要再次气管插管。
麻醉复苏室(PACU)转出标准及流程
麻醉复苏室(PACU)转出标准及流程1. 概述1.1 PACU麻醉复苏室(PACU)是为手术患者提供手术麻醉后监测、护理、治疗和康复的专门病区,是保证手术安全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1.2 PACU转出标准及流程PACU转出标准及流程是指术后患者在PACU照顾期间,满足一定的麻醉深度、过程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呼吸通畅、疼痛缓解等一系列要求后,即可转入下一护理区域,如病房、医院住院部或回家。
2. 转出标准2.1 麻醉深度患者在PACU内必须表现出较浅的麻醉状态。
根据《手术麻醉管理规范》标准,患者的麻醉深度应达到:清醒状态、能够完成简单指令或手术协作、呼吸道通畅、无呼吸道梗阻、无喉痉挛、患者无剧烈的咳嗽或闹呛现象。
2.2 过程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身体状况应稳定。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病人情绪、神志清醒。
2.3 呼吸通畅患者的呼吸道必须通畅,如果有异常需要及时处理。
如果出现重度呼吸道梗阻、无效合并症或呼吸急促、缺氧等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2.4 疼痛缓解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每位患者在PACU必须得到有效的疼痛缓解,达到患者能够清醒、安静、舒适的状态。
3. 转出流程3.1 转出医嘱当患者达到PACU转出标准后,由主治医师或其指定的医师出具转出医嘱,并告知护士处置措施。
3.2 病情评估转离PACU前,护士必须以系统的评估工具对转出患者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结果要求符合评估工具的要求。
3.3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包括监测、护理、康复等工作。
护士必须按照医师和护理计划的指导开展术后护理工作。
3.4 转出记录护士在患者转出时,必须记录患者病历信息和转出情况,并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注意事项等。
4. 总结PACU转出标准及流程是手术麻醉护理的重要环节。
在患者到达PACU后,如果能够满足转出标准,则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实际护理中,我们必须加强医护队伍的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
麻醉复苏室转出标准及流程
盐城新东仁医院麻醉复苏室(PACU)转出标准及流程一、麻醉复苏室(PACU)转出标准1.复苏室Steward苏醒评分达4分及以上,特殊患者需血气指标正常。
2.麻醉医师确认达到转出标准可以离室后,一般患者由麻醉医师和护士送回病区,与病区护士交接;病情危重者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护士一起转到ICU,与ICU医生护士交接。
二、患者离室指标1、中枢神经系统标准:麻醉前神志正常者意识恢复,神志清楚,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恢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肌张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10s以上。
患者经过较长时间监测治疗仍处于深或浅睡眠状态,或术中有过较长时间低血压或低氧过程或低体温,估计需较长时间才能苏醒者,或原有神经系统疾病和(或)并发症者,送ICU 继续监测治疗;2、呼吸系统标准: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30次/分,能自行咳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吸入空气条件下PaO2高于70mmHg,或SpO2高于95%。
如病情危重,不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或估计较长时间呼吸仍不能恢复到满意程度,或出现呼吸道并发症仍需行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转运呼吸机支持和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3、循环系统标准: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20%并循环稳定30min以上;正常心律,ECG无ST-T改变或恢复到术前水平。
若患者循环不稳定,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应在不间断监测和治疗的条件下转入ICU;4、局部麻醉患者特别是椎管内麻醉后,呼吸循环稳定。
麻醉平面在T6以下;最后一次麻醉加药时间超过1小时;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无需使用升压药。
门诊患者则待运动功能和本体感觉恢复,循环、呼吸稳定才可回家,并且门诊患者均应有家属陪伴返家;5、患者在复苏室内由于严重疼痛或躁动等使用过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物者,应警惕再度发生呼吸和意识抑制的可能,应观察30min 无异常反应才能送回病房;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性出血等;7、对苏醒程度评价可参考Steward苏醒评分标准,达到4分以上者方能离开麻醉复苏室。
麻醉恢复室进出标准
D
13
3、循环系统标准: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20%并 循环稳定30min以上;正常心律,ECG无ST-T改变或 恢复到术前水平。
若患者循环不稳定,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应在 不间断监测和治疗的条件下转入ICU;
D
接受带气管插管
连接呼吸机、血 氧饱和度、心电 图、血压等,准 备好吸引器、急 救物品
D
19
做好交接班登记,包括特殊病情、麻醉方 法、手术名称、术中生命体征、失血量、 输血量、液体量、尿量、皮肤情况
密切监测、遵医嘱用药、吸痰,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患者在麻醉复苏室内的监护结果 和处理均应真实、准确、完整、符合规范地 记录在麻醉复苏室记录单上。
6
标准C
有麻醉复苏室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
患者在复苏室内的监护结果和处理均有记录。 转出的患者有评价标准(全身麻醉患者Steward评分),
评价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有患者转入、转出麻醉复苏室交接流程与内容规定。 准确记录患者进、出麻醉术后复苏室的时间。
D
7
D
8
排外条件
1、病情危重,循环不稳定,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 应在不间断监测和治疗的条件下转入ICU;
评价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有患者转入、转出麻醉复苏室交接流程与内容规定。 准确记录患者进、出麻醉术后复苏室的时间。
D
5
标准B 符合C,并 科室定期自查、分析、整改 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有改进措施。 标准A 符合B,并
患者的监护和处理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病历记录 完整率100%
D
D
12
2、呼吸系统标准: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 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30次/分, 能自行咳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PaCO2在正常范围或 达术前水平,吸入空气条件下PaO2高于70mmHg,或 SpO2高于95%。
麻醉后复苏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麻醉后复苏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医院中,麻醉后复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涉及到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转入的标准麻醉复苏室所起的作用:对于所有麻醉病人手术后,不能达到ICU收治标准、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或术毕全麻苏醒不完全的手术病人,即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全麻气管导管尚未拔除或已拔除而苏醒不完全患者以及全麻的小儿,进行检测和必要的处理。
术后神志、呼吸和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的全麻(气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病人、椎管内麻醉平面在T5以上和术中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皆符合入PACU条件。
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或因手术、麻醉因素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并经责任麻醉医生确认须送入PACU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的患者,术后由责任麻醉医生护送至PACU。
转出的标准全身麻醉患者转出标准:1、全麻患者Steward评分>4分方可转出恢复室。
2、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剂、镇痛药的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方可转出恢复室。
3、如病情严重或出现呼吸并发症,仍需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呼吸支持或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4、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面罩吸氧时PaO2高于9.33kPa(70mmHg),SpO2不低于术前3-5%.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出血等。
7、拔管指征:没有单一的指征能保证可以成功地拔除气管导管,下列指征有助于评估术后病人不需要辅助通气:(1).PaO2或SpO2正常。
(2).呼吸方式正常。
病人能自主呼吸,呼吸不费力,呼吸频率<30/min,潮气量>300ml。
单纯测定肺活量或最大吸气气压的价值有限,因为并不可靠。
(3).意识复苏,可以合作和保护气道。
(4).肌力基本完全复苏。
(5).拔管前PACU的麻醉医师应警惕原已经存在的气道情况,并可能需要再次气管内插管。
给予吸氧,吸引气管导管内、口腔内和咽部异物;拔管前正压通气、面罩给氧,监测SpO2,估计是否有气道梗阻或通气不足的征象。
椎管内麻醉转出标准:1.呼吸循环稳定。
2.麻醉平面在T6以下,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不需用升压药。
3.超过最后一次麻醉用药1小时。
4.若用过镇痛药者应待药物作用高峰期过后再转回原病房。
Steward 苏醒评分标准手术麻醉后转送普通病房标准绝大多数病人手术结束后被送回原病房,即普通病房。
在那里他们将接受一般的护理和监测,度过手术麻醉后恢复期,鉴于普通病房的工作性质,人员及硬件设备的配置,无法对麻醉后需严密观察或监护的手术病人提供更高层次的诊疗服务。
因此,麻醉医师应于手术结束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生命体征,麻醉状态的恢复等),医院的现有条件,决定病人去向,确保病人恢复期安全。
术后麻醉病人能否送回普通病房,其标准可参考生命体征稳定程度和病情总体状况两方面加以评判:1、根据生命体征稳定程度评定:可将病人术后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稳定程度大致分成四级,粗略衡量麻醉病人是否达到转送普通病房的标准:Ⅰ级——生命体征稳定,无需经常观察病情或麻醉恢复情况,也不需要进行有创监测的病人;Ⅱ级——术后生命体征稳定,但为防止意外而须予以某些必要监测(如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和治疗(如吸氧)的病人;Ⅲ级———生命体征虽稳定,但仍需进行有创监测(如中心静脉压、挠动脉测压等),且麻醉处于较深状态需加强护理的病人;Ⅳ级——生命体征明显紊乱(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和/或受麻醉药残余作用影响较明显,必须严密监测和治疗的病人。
Ⅰ~Ⅱ级病人可送回普通病房,对于Ⅲ级病人普通病房难以满足其监测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要求,Ⅳ级病人切勿送原病房。
2、根据病情总体情况评定:手术结束时麻醉病人若总体情况能达到下述标准,即可直接送返普通病房:(1)一般情况:神志清楚,定向力恢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
能接受指令性动作。
肌张力恢复/接近正常。
平卧位抬头能持续5秒钟以上。
无急性麻醉和/或手术并发症,如呼吸道水肿、神经损伤、内出血、恶心和呕吐等;(2)循环:血压、心率稳定,末梢循环良好。
心电图无明显心律失常和/或ST-T改变;(3)呼吸:呼吸道通畅。
保护性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无需安放口咽或鼻咽通气道,通气功能正常,能自行咳嗽并咳排出分泌物。
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到术前水平,PaO2不低丁70mmHg,SpO2>95%;其他方面:胸/肺X线片无特殊异常,尿量在25ml/h以上,血浆电解质及血球压积(HcT)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
术中最后一次应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催眠药无异常发观。
且已观察30min以上。
总而言之,凡手术结束麻醉病人能达到:①醒觉和警觉状态,能辩认时间、人物的地点;②血压、脉搏平稳,或血压虽比麻醉前低,但不超过20mmHg(收缩压>90mmHg);③能作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呼吸频率和幅度正常;④能自动或按指令活动四肢/抬头;⑤末梢循环良好,皮肤红润、温暖等,皆可直接送返原病房。
手术麻醉后病人回普通病房交接班内容手术麻醉后病人送至普通病房时,责任麻醉医师应以书面(麻醉记录单)和/或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病房护士详细交班,内容主要包括: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及最终所施手术名称;术中麻醉管理、失血量、输液/血量和尿量、术中特殊情况及处理经过、恢复期应注意的重点问题等。
手术麻醉后转送重症监护室标准有些情况下,手术后的麻醉病人鉴于手术、麻醉及病情等诸多因素,须直接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严密监测和治疗,主要涉及到;1、手术复杂且时间冗长,病情较重且麻醉管理困难的病人;2、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病人;3、手术麻醉中或术后有严重并发症者;4、术后病人全身情况不稳定,需严密观察的病人;5、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需要监测重要器官功能者;6、休克或心衰病人需行心血管功能支持疗法者:7、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麻醉前呼吸功能差术后需予以机械通气呼吸支持者;8、败血症/中毒、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重失衡的病人;9、器官移植手术麻醉后的病人;10、手术麻醉期间曾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的病人;门诊病人手术/麻醉后离院标准门诊病人手术麻醉后的一项特殊要求,就是能尽快离院。
而病人能否离院则要依据综合评估主要生命体征、并发症、神志、创面渗/出血、生理反应能力及功能、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疼痛控制程度以及心血管功能稳定与否等各方面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对情况严重或复杂的病人非但不能尽快离院,必要时还应收住入院,进一步观察、治疗。
1、离院标准(Chung’s麻醉后离院评分表):病人意识和定向力恢复,肢体的感觉和肌张力恢复正常,呼吸/循环功能正常,坐起或走动后无明显眩晕、恶心或/和呕吐,闭眼站立时无摇摆不稳现象。
2、患儿离院标准:门诊小儿手术一般要求术后患儿能迅速恢复,早期活动,以便尽早离院。
离院标准主要涉及几个方面:充满活力,无呼吸抑制,能经口进饮/食;咳嗽及咽喉反射敏感,无严重恶心/呕吐;能达到同龄组儿童行走活动能力,无眩晕;留观期间知觉状态良好。
除此之外,小儿离院需有人护送回家,同时留下住址和/或通信地址(电话号码),以防离院后出现并发症。
3、其他需注意的问题:全麻或榷管内麻醉后病人,尽管已达到离院标准,但仍需有人陪伴回家,以防意外。
并要求病人:(1)至少24小时内不得饮酒、驾车和操作复杂机器或仪器,不得参与工作讨论和决策;(2)饮食从少量清淡流质开始,逐渐增量,以不出现胃胀、恶心或呕吐为原则。
转入到转出的流程:转运——交接——转出转运途中,应由麻醉医生和护士护送患者返回原病房,并向病房值班护士或医师详细交代病情,并移交病历,包括监护与治疗记录。
在转运途中经常发生患者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患者坠床等,另外有可能出现电梯停电或出现故障、转运车损坏等意外情况。
护送人员均应考虑到并及时处理,安慰患者,保持患者安静十分重要;保证患者在运送途中的安全是护送人员的重中之重。
总之,复苏室将患者处理到最佳状态后,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情况将最小。
转运:手术结束后,将患者从手术台转至有护栏的担架上,这种担架可在必要时将患者置于头低脚高位或头高位。
患者转运到PACU时应有一名熟知其病情的麻醉组成员陪同,对于全麻已拔管患者从手术室向外转运时患者应保持侧卧位,以减少起到阻塞或呕吐,误吸胃内容物的危险。
转运过程中常规吸氧,特别对于年龄大于60岁、体重大于100kg的患者。
另外患者应在恰当的密切监护和支持下接受连续的评估和治疗。
交接:病人回PACU时,麻醉医生应护送病人至PACU,并向复苏室医生简述病人情况;手术室护士应随病人至PACU,并与PACU护士进行物品、药品、血液制品等交接(血液制品必须交接),并实施交接签字;将病人转运至病房时,应与病房护士进行血压、血氧饱和度、药品、物品、血液制品的交接及核对,并实施交接签字。
交接的内容:1、病人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时间及麻醉方法。
2、现病史和既往病史及其治疗。
3、麻醉用药:术前药,麻醉诱导及维持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的用量及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拮抗药及其它药物的应用。
4、术中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
5、麻醉和手术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如插管困难、支气管痉挛、ECG改变或血流动力不稳定、异常出血等。
6、存在问题和措施,可耐受的生命体征范围,转出计划。
7、值班医师应全面检查病人并对麻醉后生命体征范围,转出计划。
主要集中在神志、呼吸道及肌力的恢复。
8、至少每15分钟测定并记录一次血压、心率、心律、SpO2、呼吸频率及神志恢复情况,以判断恢复程度和速度。
对于恢复缓慢者应进行治疗,如残余肌松药或麻醉性镇痛药的拮抗等。
转出:患者转出PACU前应达到一定的标准。
评分表是活动度、呼吸、循环、意识及氧饱和度等一系列量化分数的简单总和;除生命证和活动之外,还包括对疼痛、恶心呕吐和手术出血等的评估。
麻醉医生应该在患者出PACU前记录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