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
湘教版 高中地理 选修6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优质PPT课件
5.兖州矿务局对于煤炭采掘区废弃耕地、塌陷区进行科学整理,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采空区上方建现代新城镇 B.沉陷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C.在地表下陷区上建设工厂 D.在陷落区建设大型娱乐中心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要点一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1.水土流失的危害 土壤侵蚀导致的水土流失影响到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很多方面,主 要是破坏土壤肥力,危害农业生产,同时也危害水利、交通、工矿事 业。由于土壤侵蚀,大量泥沙流入河川,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 由于河水暴涨,下游很容易泛滥成灾,淹没城镇、村落,冲毁大片耕 地,造成重大损失。防治土壤侵蚀的最根本措施是保护植被,植树造 林。
问题探究 1.我国在保护耕地、加大对耕地的开发力度的同时,为什么在东 北停止了宜农荒地的开发?
提示:东北荒地多为沼泽、湿地,具有很好的环境功能,停止开 荒主要是为了保护湿地,防止湿地退化,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
2.为什么在缓坡修建梯田,有利于水土保持?
提示:梯田的修建改变了坡面形态,增加了水流的下渗,减缓了 坡面径流,有利于保持水土。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森林对土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的作用。
【答案】 B
4.我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 A.吸烟降尘、防风固沙 B.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解析】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 用。城市树木起到吸烟降尘的作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树木起到防 风固沙作用。
3~6 年内总收入减少,6 年后总收入增加。原因:3~6 年内部 分耕地改为果园、林地,短期内收益减少。但 6 年以后果园、林地 产生收益,并且水土流失减轻,生态改善,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降低, 有利于耕地、鱼塘的稳产、高产。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学案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意义:维持和改善土地①__________,保持和提高土地的②____________,使土地生产能力不断③____________。
2.主要措施:④____________。
3.防护林带类型: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4.防护林目的:防御⑧________、⑨________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5.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⑩________、轮作、______________和等高线犁地、______________。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____________的力度。
(3)防止__________________,重视________条件的限制。
2.土地整理(1)概念: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________面积,提高农用地________为目的的土地________和恢复工程。
(2)条件:________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____________多。
因工矿生产建设________、塌陷和________等,废弃了大量土地。
(3)意义:可________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________耕地。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中最适合低山丘陵地区的是()A.轮作B.修筑梯田C.保护性犁地 D.防风林“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无答案)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学习重难点】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意义:维持和改善土地,保持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使土地生产能力不断。
2.主要措施:。
3.防护林带类型: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
4.防护林目的:防御、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5.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轮作、和等高线犁地。
思维活动1.美国在对西部的建设和改造中采取作物留茬,大力推行免耕法的目的是什么?2.我国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这些防护林起到了什么作用?(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3)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重视条件的限制。
2.土地整理(1)概念: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面积,提高农用地为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
(2)条件: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多。
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等,废弃了大量土地。
(3)意义: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备用耕地。
思维活动3.“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和“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相矛盾吗?4.举例说明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开源”和“节流”。
二、探究活动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_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等省的山区。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E 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_,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六配套同步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课前预习·巧设计 (shèjì)
设计1
设计2
名师(mínɡ shī)课 堂·一点通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创新(chuàngxīn)演 练·大冲关
第一页,共31页。
第二页,共31页。
第三页,共31页。
1.知道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lìyòng) 的含义
以及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2.理解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 (lìyòng)
带
(shuǐyuán)
等。 涵养
2.防风护沙林的目洪的涝
防御(gfsēhnā)、
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
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3.减少水保土护流性失犁的地 耕作方法 轮作
防风林、
、梯田、 、带状耕种和等高线
犁地。
第六页,共31页。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zhěnglǐ)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
[答案(dá àn)] (1)土地生产力下降。 (2)生态条件 粮食生产 (3)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等。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2.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省临汾市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 弱的地方。多年来当地人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植 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gēngzhòng)草披褂子,山腰兴 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 子”的治理开发模式。读图,回答(1)~(2)题。
第二十页,共31页。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bǎochí)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
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
一、选择题阅读下列图片,完成1~3题。
1.图中森林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片④的主要功能是()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D.净化空气3.为减少西北地区风沙对耕地的侵蚀,应大量种植图片________中的防护林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保持水土”是题眼,一般来说,坡度较陡的区域,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第2题,图片④中的文字是题眼,说明图片中的森林是水源涵养林。
第3题,防风护田林可以减少风沙,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区域。
答案:1.C 2.C 3.A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主要分布在松辽、海河、淮河等河流的发源地,地面组成物质是石多土少,石厚土薄,地面土质松散,夹杂石砾。
据材料回答4~5题。
4.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B.荒漠化C.盐碱化D.洪涝5.关于北方土石山区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石山区全部封山育林B.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修梯田,植树种草C.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D.引进南方速生树种,尽快恢复植被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我国北方土石山石多土少,土质松散,又在河流附近,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应是水土流失。
山区应该发展立体农业,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答案:4.A 5.C6.造成下图所示地区耕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A.土壤的次生盐渍化B.土地沙漠化C.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D.建设征地过多解析:选D。
通过图中的海陆轮廓可知,此图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因该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和城市发展以及交通建设征地过多,造成该区耕地大量减少。
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云南省按照“盘活存量、内涵挖潜”要求,积极开展旧城和旧村改造,推进建设用地清理。
目前,全省清理出闲置土地1 293家,收回135.6公顷闲置土地。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行为属于合理利用土地的是()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的收入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标准是()①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②能改善生态环境③单位面积产值的高低④不占用耕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7题,基本农田是肥力高、质量好的耕地,不能占用;城市开发区的建设也要本着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的原则进行,必须适度开发。
湘教版选修VI:第二章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Word版含答案
湘教版选修VI :第二章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Word 版含答案[学习目的] 1.了解土地资源的应用与维护措施。
2.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3.了解迷信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缘由。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正确措施:植树造林。
2.防护林带的类型⎩⎪⎨⎪⎧ 水源修养林带水土坚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3.防护林的目的(1)进攻风沙、洪涝等自然灾祸。
(2)为工农业消费和人们生活发明良好的条件。
二、迷信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继续供应1.迷信开发土地的原那么(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2)严厉维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防止自觉扩展耕空中积,无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迷信行为。
2.土地整理阅读以下资料,完成以下效果。
资料一 2021年3月28日参考音讯:法媒称,数十名迷信家26日正告,除非人类中止破坏赋予我们生命的资源,否那么在2050年前,土地退步将招致一场涉及至少5 000万人、最多7亿人的大规模迁移。
这些迷信家在首份土地状况片面评价报告中说,不可继续的耕种、采矿活动、污染和城市扩张招致的土地退步正在破坏约3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0%)的福祉。
土地退步—土壤消费才干和植被的丧失—将迫使人们迁移。
在这些土地上生活将变得不再可行。
土地退步效果对食品平安、由土壤调理的清洁水资源和适宜呼吸的空气以及生长在外地的植物构成要挟。
但是,仅有不到1/4的土地免于遭到人类活动的〝实质性影响〞。
土地退步不只意味着土地的流失,还意味着野生动植物的流失,以及可吸收令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并发生氧气的森林的流失。
资料二«山西省土地整治条例»于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举标志着山西省土地整治任务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实施的新阶段。
土地整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是国度维护土地权益人合法权益、维护耕地、提高粮食消费才干的重要举措,是完成耕地占补平衡、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手腕。
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利用与保护》教案(湘教版选修6)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土地利用类型图》,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分类2.引导学生阅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及其在构成和分布上的主要特点。
3.联系实际说明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保护土地资源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合理利用、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
教学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学媒体土地利用类型图、中国地形挂图、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简表。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讨论法。
教学过程【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地资源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基本特点?【讨论】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开发利用呢?【板书】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当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八页楷体字,思考我国当前土地资源遭到哪些破坏?【归纳】土地遭受水蚀、风蚀、水土流失、沙漠侵吞、次生盐碱化和建筑用地不断扩大,耕地不断缩小。
全世界有l/4的可耕地,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水蚀和风蚀。
1/5的土地受到沙漠侵吞威胁。
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损失土壤约50亿吨,目前世界上每年有5万~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变为沙漠,更多的土地呈现出沙化问题。
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有5万平方千米。
仅1957~1977年的这20年中,被占用的土地面积相当于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1/4以上。
我国土地资源遭受到如此的破坏,所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是密切相关的,是当前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
【转承】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当前存在的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的严峻事实,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利用和保护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呢?【讨论】我们总结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四条基本特点,与此相对应,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归纳】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种多样的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各类土地资源的优势,要因地制宜地安排农、林、牧、矿等各业生产。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2章第3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共15张PPT)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二)、保护性的开发耕地,与环境相协调 (三)、科学平整/复垦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长期与短期并重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科学整理,恢复土地生产 功能的土地主要有两类,分别是:
农村废弃地和工矿塌陷用地
材料一: 正阳县地处平原,全县管辖287个行政村。在这287个行政村里, 建房缺乏统一规划,宅基地普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且由于 经济相对落后,村中人口稀少,分布稀疏,很多房屋无人居住, 有68个村已成空心村。
土地资源有限
人均占有量少 土地利用率低
环境破坏严重,土地资源恶化
防风固沙
水土保持
水源涵养 水土保持林
防风固沙林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1. 目的:
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
2.防护林类型: 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
保护与开发并重
1.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 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以土地资源为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维持和改善土地生态性状的基础上, 保持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使土地生产能力不断恢复 土地得到合理
新华访谈
中国用了世界8%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为世界和平作出了 贡献。同时,我们要看到资源短缺,看到资源利用效率很低。 比如我们的土地产出率(单产率)靠的更多是消耗我们的投入 资源。比如,肥料、农药、水等等,资源的投入。中国尽管生 产了世界五分之一的粮食,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们用去世界三分之一的资源, 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3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湘教版选修6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课标解读1.以土地资源为例,认识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并理解其主要特征。
2.结合中外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经验,知道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
3.结合具体案例说明我国在保证耕地持续供应中进行的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方面成功的经验。
●新课导入建议由我国“3·12”植树节和《土地复垦条例》的出台进行设问,导入新课——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植树造林对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作用。
2.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的措施。
3.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1.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重点)2.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难点)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植树造林。
2.防护林带的类型: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
3.目的: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
4.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保护性犁地、梯田、轮作、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1.我们为什么要大规模植树造林?【提示】植树造林的理由: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保持水土抵御风沙,③进行碳中和,④人类生存保障,⑤创造经济价值,⑥履行责任环保教育,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⑧亲近自然回馈自然等。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3)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2.土地整理(1)目的: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
(2)我国农村用地的现状: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多。
(3)废弃土地⎩⎪⎨⎪⎧ 类型: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整理的目的:恢复土地的生产功能,或作为备用耕地(4)主要方式:退宅还耕、塌陷区的土地复垦。
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
姓名,年级:时间: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的意义及具体措施。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在维持和改善土地生态性状的基础上,保持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使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恢复更新,土地得到合理利用。
2.植树造林(1)重要意义: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
(2)防护带类型与意义3.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保护性犁地、梯田、轮作、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1)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2)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2.科学整理土地(1)土地整理的目的①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
②提高农用地质量。
(2)土地的整理对象①农村无用的沟坎、不整的道路沟渠、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
②工矿建设占用地和废弃地、城市不合理用地.一、判断题1.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
( )2.建设防护林带的目的是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 )3.忽视生态条件,强力推行粮食生产是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一项主要原因。
( )4.土地退化最明显的表现是不合理的灌溉.()5.土地整理工程能充分挖掘农村闲置地、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复耕潜力。
( )答案:1。
√2。
√ 3.√4。
×5。
√二、选择题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
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
据此完成第6题。
6.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干旱、洪涝频率减小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解析:选C.从“辽宁西北部某地”这一条件可以看出,该地靠近内蒙古高原,处在农牧过渡带,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从1979-2015年耕地挤占了大量湖泊,湖泊面积减小,则空气湿度会明显减小,水生生物物种会减少,干旱、洪涝的频率会增加,故A、B、D项错误;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次生盐渍化会加剧,C正确。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导学案:第二章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
第二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植树造林对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作用。
2.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具体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重点难点】重点: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难点: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措施【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地理已接近一年半的时间,对于环境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懂得了环境问题的简单成因及治理措施。
但掌握的知识零散,对知识缺乏整体认识,缺乏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
本部分的教学要求不高,难度也不大,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活动形式。
活动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环境意识。
【导学流程】旧知回顾自然资源的分类自主学习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________。
2.防护林的类型:①________带、②____________带、③__________带。
3.目的:防御____、____等自然灾害。
4.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____________、________、轮作、带状耕种和______犁地。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________相协调。
(2)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________的力度,又要防止________耕地面积,忽视____条件的限制。
2.土地整理(1)目的:增加____土地面积,特别是______面积,提高______质量。
(2)我国农村用地的现状:沟坎过多、____________、零星未利用和______多。
(3)工业生产导致废弃土地,主要是____________挖损、塌陷和压占等。
(4)整理效果:恢复土地____功能,或作为________。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6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湘教版选修6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上石油、煤炭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特征。
2.认识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我国石油、煤炭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3.认识煤炭开采、利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应对的环境保护措施。
4.学会独立或合作查阅、收集关于石油、煤炭资源的地理信息,开展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信息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用以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讨论、交流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应用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开发进展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学生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关心我国石油、煤炭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问题,关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趋势。
3.增强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了解掌握有关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石油、煤炭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的有关应对措施,主要涉及技术性、生产性的问题,学生的知识背景欠缺,教材提供的材料也不多,对学生的学习理解造成一定困难。
[教学媒体与教具]课本插图以及网络资料收集[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思考】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开发和使用不同的能源资源。
请同学们:①将下列各历史阶段及其开发利用的最主要能源资源连接起来:农耕时代煤炭蒸汽时代水力电气时代石油②从蒸气时代到电气时代,人类利用的能源资源出现了石油资源代替煤炭资源的情况,想一想,人类为什么在不断地寻找可代替的资源?【新课导入】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矿物能源,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矿物能源的开采强度越来越大,而矿物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矿物能源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2章 第3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1.科学开发 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⑥__生__态__环__境__相协调。 2.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以增加农用土地⑦_面__积___,提高农用土地⑧_质__量___ 为目的。包括农村土地的⑨_平__整___和工矿废弃地的⑩_复__垦___。
1.我国为什么要全民动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森林具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丘陵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森林破坏,但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的生态环 境问题虽然是由于草原退化而导致土地荒漠化,但荒漠化的分布 不只是在这四个省(区),它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半干旱区;保 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和退田还 湖。
答案:(1)B (2)D
6.为了加强水土保持,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段中, 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3.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 (1)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 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 不减少。 (2)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鼓励合理 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3)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 林、村;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产出能 力,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一、课本第 34 页活动 1.植树节:英国是 11 月 6 日~12 日;西班牙是 2 月 1 日; 朝鲜是 4 月 6 日;芬兰是 6 月 24 日;泰国是 9 月 24 日;约旦是 1 月 15 日;巴基斯坦是 8 月 9 日;澳大利亚是 5 月的第一个星期 五。
2.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3 月 12 日。我国植树节节徽的含 义是: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 3~5 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 地;“中国植树节”和“3·12”字样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扎根地下);5 棵树可意会为“森林”, 由此引申连接外圆,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 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湘教版选修6(考试必备)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植树造林。
2.防护林带的类型⎩⎪⎨⎪⎧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3.防护林的目的(1)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
(2)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2.土地整理探究点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3月28日参考消息:法媒称,数十名科学家26日警告,除非人类停止破坏赋予我们生命的资源,否则在2050年前,土地退化将导致一场波及至少5 000万人、最多7亿人的大规模迁徙。
这些科学家在首份土地状况全面评估报告中说,不可持续的耕种、采矿活动、污染和城市扩张导致的土地退化正在破坏约3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0%)的福祉。
土地退化—土壤生产能力和植被的丧失—将迫使人们迁徙。
在这些土地上生活将变得不再可行。
土地退化问题对食品安全、由土壤调节的清洁水资源和适宜呼吸的空气以及生长在当地的植物构成威胁。
然而,仅有不到1/4的土地免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实质性影响”。
土地退化不仅意味着土地的流失,还意味着野生动植物的流失,以及可吸收令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的森林的流失。
材料二《山西省土地整治条例》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举标志着山西省土地整治工作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实施的新阶段。
土地整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是国家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手段。
(完整版)2019秋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第二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精品教育.doc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意义:维持和改善土地①生态性状,保持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使土地生产能力不断②恢复更新。
2.主要措施:③植树造林。
3.防护林带类型:④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
4.防护林目的:防御⑤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5.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⑥保护性犁地、⑦梯田、轮作、⑧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思维活动1.美国在对西部的建设和改造中采取作物留茬,大力推行免耕法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作物的根系大都分布在土壤的疏松耕作层里,作物留茬或免耕,根系就可以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2.我国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这些防护林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三北”防护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减轻旱灾的作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⑨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3)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重视⑩生态条件的限制。
2.土地整理(1)概念: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⑪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⑫质量为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
(2)条件: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⑬废弃地多。
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⑭压占等,废弃了大量土地。
(3)意义:可⑮恢复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备用耕地。
思维活动3.“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和“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相矛盾吗?答案不矛盾。
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并非单指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措施。
若是不顾当地的生态环境要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不仅不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反而会引起土地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的意义及具体措施。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在维持和改善土地生态性状的基础上,保持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使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恢复更新,土地得到合理利用。
2.植树造林(1)重要意义: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
(2)防护带类型与意义3.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保护性犁地、梯田、轮作、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1)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2)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
2.科学整理土地(1)土地整理的目的①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
②提高农用地质量。
(2)土地的整理对象①农村无用的沟坎、不整的道路沟渠、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
②工矿建设占用地和废弃地、城市不合理用地。
一、判断题1.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
()2.建设防护林带的目的是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3.忽视生态条件,强力推行粮食生产是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一项主要原因。
()4.土地退化最明显的表现是不合理的灌溉。
()5.土地整理工程能充分挖掘农村闲置地、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复耕潜力。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
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
据此完成第6题。
6.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干旱、洪涝频率减小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解析:选C。
从“辽宁西北部某地”这一条件可以看出,该地靠近内蒙古高原,处在农牧过渡带,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从1979-2015年耕地挤占了大量湖泊,湖泊面积减小,则空气湿度会明显减小,水生生物物种会减少,干旱、洪涝的频率会增加,故A、B、D项错误;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次生盐渍化会加剧,C正确。
故答案选C。
7.下列关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中,属于长效措施的是()A.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B.人工降雨,促进植被生长C.修梯田、淤地坝D.修建水库、灌渠等解析:选A。
防治土地退化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和恢复植被。
三、综合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并发挥想象,耕地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扩大,会加大用水量)、湖泊萎缩(入湖水量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
应对措施从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等方面来叙述即可。
答案: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学生用书P30]【合作探究】读教材P35图2-17“防风林”、教材P36图2-18“梯田”和图2-19“等高线耕作”,探究下列问题。
(1)防风林在农田中有何分布特点?主要作用是什么?(2)在缓坡上修筑梯田,沿等高线耕作有何好处?提示:(1)防风林多在农田中呈“田”字形分布。
主要起到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对农田危害的作用。
(2)可以减缓水土流失。
【核心归纳】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从生态的角度看,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
种类目的植树造林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耕作方法防风林主要适合平原和滨海地区;梯减少水土流失田适合南、北方山区;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适合北方缓丘岗地;保护性犁地和轮作适合北方平原地区(2)我国主要的生态林工程及其生态功能我国的生态林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
其所在的地区不同,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平原农田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沿海防护林主要是防风防浪。
【跟踪训练】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2)保护和恢复西北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新疆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内蒙古和宁夏水土流失所占比重大致相同,但由于内蒙古的土地总面积远大于宁夏,故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比宁夏多;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破坏植被;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是造成其沙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第(2)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破坏了不易恢复,因此在开发建设中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减少对林草的开发,还可实行生态退耕;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不可能减少对资源的开发。
答案:(1)C(2)A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学生用书P31]【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示意图。
(1)近年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要解决材料二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3)材料二中,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原因是什么?(4)为使土地供求关系向良性循环转变,应采取哪些措施?提示:(1)不断减少。
原因:人口的快速增长;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
(2)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3)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4)①科学开发,提高耕地质量;②加强土地管理,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③合理开发宜农荒地,搞好土地整理工作。
【核心归纳】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跟踪训练】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展开,新的农业技术逐步推广。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施行该耕作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
下表是M地区(如图所示)推行“保护性耕作”前后的相关数据。
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质大气水分实施前 6.3% 25.5% 0.7% 14.6% 18.6%实施后23.5% 16.7% 3.2% 3.4% 34.5%(1)M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
该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2)结合表格数据和相关知识,分析M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后,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哪些改善?(3)常见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还有哪些?解析:M地形区为河套平原,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灌溉水源。
保护性耕作不讲究“深翻”和“疏松”,北方旱田带茬越冬,即保墒,又固沙、保水,同时,残茬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答案:(1)河套平原灌溉水源土地沙化(荒漠化),土地盐碱化。
(2)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局部气候。
(3)梯田、轮作、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等。
一、选择题阅读下列图片,完成1~3题。
1.图中森林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片④的主要功能是()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D.净化空气3.为减少西北地区风沙对耕地的侵蚀,应大量种植图片________中的防护林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保持水土”是题眼,一般来说,坡度较陡的区域,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第2题,图片④中的文字是题眼,说明图片中的森林是水源涵养林。
第3题,防风护田林可以减少风沙,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区域。
答案:1.C 2.C 3.A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主要分布在松辽、海河、淮河等河流的发源地,地面组成物质是石多土少,石厚土薄,地面土质松散,夹杂石砾。
据材料回答4~5题。
4.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B.荒漠化C.盐碱化D.洪涝5.关于北方土石山区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石山区全部封山育林B.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修梯田,植树种草C.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D.引进南方速生树种,尽快恢复植被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我国北方土石山石多土少,土质松散,又在河流附近,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应是水土流失。
山区应该发展立体农业,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答案:4.A 5.C6.造成下图所示地区耕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A.土壤的次生盐渍化B.土地沙漠化C.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D.建设征地过多解析:选D。
通过图中的海陆轮廓可知,此图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因该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和城市发展以及交通建设征地过多,造成该区耕地大量减少。
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云南省按照“盘活存量、内涵挖潜”要求,积极开展旧城和旧村改造,推进建设用地清理。
目前,全省清理出闲置土地1 293家,收回135.6公顷闲置土地。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行为属于合理利用土地的是()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的收入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标准是()①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②能改善生态环境③单位面积产值的高低④不占用耕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7题,基本农田是肥力高、质量好的耕地,不能占用;城市开发区的建设也要本着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的原则进行,必须适度开发。
第8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标准包括:①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②能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