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行政执法风险防范能力几点设想
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
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指的是在行政执法活动中,为了防止风险和降低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行政执法是政府机构对社会行为人的违法活动进行法律制裁和监督的活动,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行政执法活动所涉及的利益冲突和行政执法本身的特殊性,往往容易带来各种风险。
因此,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对于确保行政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合法性和效果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前风险防控1.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规范制度。
制定出台科学的执法规则和标准,明确执法权限和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避免出现执法过度、滥用职权等问题。
2.加强执法人员培训。
通过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使其具备科学、公正、务实和高效的执法能力。
3.加强对风险区域和重点行业的监管。
对于容易产生风险的地区和行业,要加强监管,采取更严格的执法措施,确保执法效果。
二、事中风险防控1.实行执法过程的全程记录。
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要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包括事前准备、执法行为和执法结果等,确保执法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加强对执法程序的监督。
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执法程序进行监督,确保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开展执法评估和评价。
定期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评估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三、事后风险防控1.建立健全投诉和申诉机制。
对于执法结果不满意的当事人,要设立投诉和申诉渠道,及时处理他们的诉求,调查处理由此引发的风险。
2.加强对执法效果的评估。
对执法结果进行评估,确保执法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3.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和失职行为,要严格追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执法人员的廉洁从业。
最后,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也需要广大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执法活动中加强风险防控,才能更好地保障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效果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推动社会进步。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司法行政方案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司法行政方案1. 整体计划1.1背景故事在当今社会,各种风险随时可能影响司法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
比如说,法律政策的变动如果应对不及时,就像开车突然遇到路况变化却没准备一样,会导致工作陷入混乱。
还有社会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在司法行政环节得到妥善处理,就像小火苗不及时扑灭会变成大火一样,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所以,我们搞这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司法行政方案,就是为了未雨绸缪,让司法行政工作能平稳、有序地进行。
1.2计划框架这个方案就像一张保护网。
核心就是围绕司法行政工作的各个环节,从人员、制度、执行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风险防范。
就好比保护一个城堡,我们要从城墙(制度)、守卫(人员)、防御策略(执行)等多个方面去完善,这样才能抵御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风险攻击。
2. 实施步骤2.1分阶段行动2.1.1启动阶段(第1 - 2周)2.1.1.1具体做什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梳理现有的司法行政工作流程。
这就好比给一个复杂的机器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看看每个零件(工作环节)是怎么运作的。
同时,要组织一个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这个小组就像一群侦探,专门去寻找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2.1.1.2责任人安排这个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的主管来牵头,他需要有丰富的司法行政工作经验,熟悉各个工作流程。
小组成员从各个业务科室抽调,这些成员需要具备细心、耐心以及对司法行政工作有深入了解的能力。
主管要负责协调大家的工作,就像乐队指挥一样,确保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2.1.2排查阶段(第3 - 6周)2.1.2.1具体做什么在这个阶段,风险评估小组要深入到各个司法行政工作环节中去。
比如查看法律文书的审核流程有没有漏洞,就像检查一道堤坝有没有缝隙一样。
还要调查工作人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的合规性,这就像检查运动员有没有遵守比赛规则。
2.1.2.2责任人安排风险评估小组的成员要各自负责一块工作内容,小组组长负责汇总和整理信息。
小组成员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技能,组长需要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将大家发现的问题有条理地整理出来。
执法风险点的防控措施
执法风险点的防控措施执法风险点的防控措施导言: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风险点,可能会对执法行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执法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障执法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本文将深入探讨执法风险点的防控措施,以帮助读者对这一主题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一、执法风险点的定义和分类1. 执法风险点的定义执法风险点是指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对执法行动及执法人员安全产生威胁的因素或情况。
2. 执法风险点的分类执法风险点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人员风险:包括执法人员面对暴力威胁、身体伤害和袭击等的风险。
- 环境风险:包括执法地点的安全条件、交通状况及现场环境等对执法行动的威胁。
- 社会风险:包括社会群体的抵触情绪、反执法情绪及暴力事件等对执法行动的威胁。
- 法律风险:包括执法行动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纠纷、程序不当及规范性文件不合规等的风险。
二、执法风险点的防控措施为了保障执法行动的顺利开展,并确保执法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应对执法风险点的存在。
1. 健全执法制度与机制- 建立健全的执法制度和机制,对执法行动的规范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
- 完善执法流程,并确保执法规范的执行,减少因程序不当而引发的法律风险。
2. 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装备- 提供执法人员必要的培训和技能训练,使其具备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 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弹衣、盾牌等,以降低人员风险。
3. 加强执法地点及现场环境的管理- 针对执法地点,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环境安全,避免因环境风险导致的安全问题。
- 在执法行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和阻挡措施,保障执法人员的安全。
4. 做好社会沟通和协调工作- 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做好预案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
- 积极宣传执法工作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缓解可能产生的反执法情绪。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配合- 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关于领导干部提高防范应对公共安全风险能力的思考
关于领导干部提高防范应对公共安全风险能
力的思考
在当前社会,社会安全风险不断加剧,领导干部更需要提高防范和应对公共安全风险的能力。
我认为,领导干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自身防范能力。
首先,加强对公共安全风险的了解。
领导干部要了解社会上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和风险,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以及应急预案要有全面掌握。
同时还要深入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其次,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领导干部要对相关单位和部门安全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将安全管理纳入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中。
加强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落实责任到位,提高危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第三,加强网络安全防范。
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增加,领导干部要了解和掌握互联网安全相关知识和技能,对重要信息和计算机网络给予严密保护。
并且要规范使用移动设备,提高相应的密码学和数据防泄漏技能。
最后,建立公共安全风险意识。
安全意识是防范公共安全风险的基础,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增强公共安全风险意识,时刻准备应对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
总之,领导干部要在加强学习、增强管理办法、提高防范水平等方面努力,借鉴其他城市和单位的先进经验,在工作中履行好应有的职责,为社会公共安全大打基础。
行政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行政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行政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对行政活动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不良后果。
因此,行政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以确保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行政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这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等环节。
通过全面了解行政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行政部门可以提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
例如,针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行政部门可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控制和审计监督,确保行政经费的合理使用和风险的最小化。
其次,行政部门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是指行政部门内部通过确立目标、制定政策和规程、明确职责权限等方式,保证行政活动进行的规范、高效和透明的一种管理方式。
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机制,行政部门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避免风险的扩大化。
例如,在人事管理方面,行政部门可以建立完善的招聘和选拔程序,确保人员素质的符合要求,避免人事风险对行政工作的负面影响。
此外,行政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外部风险的应对能力。
外部风险是指来自与行政部门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政策变化、社会事件、自然灾害等。
行政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策略,以降低外部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面对新的政策法规调整,行政部门应及时组织培训和宣传工作,确保全体工作人员了解并按照新政策来开展工作,减少政策风险对工作的干扰。
最后,行政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应急预案。
即使在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下,仍然无法完全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因此,行政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应急预案应该包括对风险事件的快速响应措施、应对方案和资源配置等内容,以确保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减少损失和影响的扩大。
综上所述,行政部门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是保障行政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执法工作也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行政执法工作的特殊性质,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障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势在必行。
一、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行政执法人员是行政执法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行政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执法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增强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
二、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规范行政执法制度和规范是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也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保障。
要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规范,明确执法职责和权限,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行政执法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率性。
三、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行政执法工作的必然趋势。
要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信息化平台,实现执法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减少执法风险和误判。
四、加强行政执法风险评估和预警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要加强行政执法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执法风险和问题,减少执法纠纷和矛盾,保障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行政执法协作和合作行政执法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要加强行政执法协作和合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加强执法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执法风险和挑战。
总之,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是保障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规范,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强行政执法协作和合作,共同推动行政执法工作的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机制
为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避免违法行为的出现,需要建立健全行
政执法风险防范机制。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科学合理的执法标准。
执法机关需要确定一系列行为准则,以明确何时可以使用行政执法手段,以及如何使用。
这些标准应该具
有明确性、条理性和可操作性,以方便执法人员掌握和运用。
2.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行政执法程序对于规范执法行为和保障被
执法对象合法权益非常重要。
因此,执法机关需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
程序,包括行政执法的程序性规定、程序透明度要求等,以保障执法
行为的合法性。
3.加强执法人员培训。
执法人员应该具备合法执法的知识、技能
和态度,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执法程序和操作规程,有
效地运用执法技巧,提高行政执法的专业水平。
4.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
执法机关应该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对
执法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政治风险、舆情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对风险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5.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对于违法执法、失职渎职等执法人员行为
应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对失职失责、违法执法等问题进行惩处,进
一步强化执法机关的法治意识,提高执法公信力。
总之,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机制,有利于提高法治水平,
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浅谈基层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
浅谈基层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第一篇:浅谈基层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浅谈基层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当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管执法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风险。
如何合法规避和预防这些风险的发生,已成为新形势下各级工关和广大工商干部不得不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各类执法风险及产生的根源(一)内因引起的几种执法风险第一是执法能力不足导致的风险。
部分工商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出现偏差,对当前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认识,造成执法随意性大,执法质量不高。
如制作执法文书不严谨、不规范,使用文书或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执法过程中超越执法权限用自由裁量权,不注意收集证据或收集的证据证明力不强等。
第二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的风险。
实际执法办案中,特别在基层,一个案件从立案到处罚往往由一个单位办到底,法制机只是从法律依据、书面呈报的程序、事实材料上把关,而对执法过程中的显失公正以及结案后的各项工作不进行后续监督。
第三是作为风险。
工商执法要受各种法律实体的、程序的制约,由于执法主体在执行或解释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所赋职责职能中应作为而“不作为”、未完全作为或作为了未赋予的职责职能范围内的管理事务的“乱作为”,都可能受到党纪、政纪纪的追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是缺乏严格的考核、激励制度引起的风险。
在工商行政执法中,缺乏一个完善、有效的考核与激励制度。
执法人员办案办案、办案多少、大小对自身的利益影响不大,相反,执法人员办案越多,承担错案追究风险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在这种只罚不奖制下,多数执法人员在一般情况下会力求稳妥,尽量少办案或不办案。
(二)外因引起的几种执法风险第一是干扰执法。
在当前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和需要,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对执法行为加以限制或干涉。
这种风险危害较大,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工商执法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
还有来自各方面各种形式的,影响执法公正,导致执法“放水”、“缩水”。
执法风险防控措施有哪些
执法风险防控措施有哪些执法风险防控是指在执法活动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和减轻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保障执法的顺利进行,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公平、高效。
以下是执法风险防控的几种常见措施: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执法规程在执法工作中,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执法规程非常重要。
这些规程应该包括执法的基本原则、执法的程序和方法、执法的具体要求等内容,以确保执法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同时,规程的制定也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确保规程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性。
二、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执法人员是执法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于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是一项必要的措施。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执法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执法工作的需要。
三、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为了避免执法过程中出现渎职、滥用职权等问题,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建立监督机构、制定监督规程、开展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工作中的问题,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四、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调执法工作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协调非常重要。
通过与各方面的对话和交流,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及时修正和改进执法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同时,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可以共同努力解决执法工作中的问题和风险,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执法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可以提高执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问题。
同时,信息化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支持,为执法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总结起来,执法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面考虑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并结合执法目标和原则来确定具体措施。
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执法风险防控体系,才能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行政执法的风险预防
行政执法的风险预防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行政机关面临的各种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
如何有效预防行政执法中的风险,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质量,是当前行政管理领域需要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行政执法风险的原因行政执法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制度不完善。
行政法律制度是行政执法的依据和保障,如果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或者空白,就会导致行政执法出现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从而引发风险。
2、执法主体不规范。
行政执法需要由合法的执法主体来实施,如果执法主体不规范,就会出现越权执法、违规执法等问题,从而引发风险。
3、执法程序不严格。
行政执法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规定,如果程序不严格,就会导致执法出现错误或者漏洞,从而引发风险。
4、执法监督不到位。
行政执法的监督是保障执法合法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如果监督不到位,就会导致执法中出现违规行为或者违法行为,从而引发风险。
二、行政执法风险预防的措施为了有效预防行政执法中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法律制度。
建立健全行政法律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的依据和保障,确保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同时,对于法律制度中的缺陷和空白,要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2、规范执法主体。
建立健全执法主体管理制度,明确执法主体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执法主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对于越权执法、违规执法等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3、严格执法程序。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执法流程和环节,确保执法程序的严格性和规范性。
同时,对于违反程序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4、强化执法监督。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职责和范围,确保监督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同时,对于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5、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公正意识和责任心,从而降低执法中的风险。
三、结论行政执法的风险预防是行政管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广东省司法厅关于加强行政执法风险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
广东省司法厅关于加强行政执法风险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20.07.17•【字号】粤司函〔2020〕563号•【施行日期】2020.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司法厅关于加强行政执法风险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粤司函〔2020〕563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强行政执法领域的风险防范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行政执法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防止行政执法工作出现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错误倾向和做法。
——坚持底线思维。
深刻认识当前我省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善于从讲政治、防风险、重大局的角度,认真评估每一次行政执法的具体风险,准备在先、防患未然。
——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行政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气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公正执法。
结合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坚决杜绝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二、主要内容(一)坚持依法行政,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执法风险。
1.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实施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登记、行政裁决、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
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政执法主体不得实施行政执法行为。
关于提高行政执法风险防范能力的几点设想
关于提高行政执法风险防范能力的几点设想【摘要】笔者在本篇论文中总结归纳了我国行政执法存在风险的现状,并加以分析。
笔者认为,要提高防范这些风险的能力,关键是要认清产生风险的各种原因,并从源头遏制。
之后笔者各个原因的角度讨论提高防范能力的对策。
最终形成了一套相关的宏观以及微观制度设想。
【关键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素质提高监管腐败【引言】:从杨佳袭警案,到瓮安6.28打砸抢烧事件,再到孙中界断指引发的钓鱼执法大调查……层出不穷的大小案例,均是由于行政执法违法或不当而引发的,从县政府办公大楼的烧毁,到无辜18岁青年自断小指,再到活生生的七条人命的猝然逝去,一次次血的教训凸显我国行政执法风险的加剧。
如何防范,如何化解风险,又如何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成为行政法领域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行政执法潜在风险之分析行政管理机关以及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日所做的相关执法工作涉及几千部相关法律法规。
行政管理及执法的管理领域越宽,行政责任就越重,执法风险也就相应地越大。
下面笔者就分层次分角度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做一个相对透彻的分析。
1.1因执法行为本身而导致的风险引言中所提及的三个近年来轰动全国的案例均可归为此种风险,笔者在此也将其作为重中之重进行详细的分析。
1.1.1由于执法不严而被追究责任的风险该类风险主要源于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依法行政,执法随意性大。
我认为这类风险主要是由于执法人员对于执法职责的不明确,以及对于工作的态度不端正导致的。
例如工程监察人员由于麻痹大意没有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隐患,导致由于质量问题发生重大损失,所被追究的相关行政以至刑事责任。
例如,前不久发生的北京一别墅内壁炉倒塌砸死5岁女童的案件,在调查中发现壁炉的安装时竟然是用胶水固定的,这样严重的安全隐患就必须追究工程监理人员的责任。
1.1.2由于执法水平低出现执法错误的风险由于相当一部分管理和执法机关在业务上领域较广,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繁多,而执法人员的法律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有些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普遍较低。
对行政执法风险的一点看法
对行政执法风险的一点看法随着社会经济、民主法制的发展和工商行政管理监管领域的拓宽,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都感觉到监管责任日益加重,执法风险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觉得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成了“高危行业”。
如何正确认识和防范执法风险,对于确保工商队伍的稳定和安全,促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工商执法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相比,是涉及法律法规最多的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等涉及3000多部。
由于监管市场职能领域越宽,行政职权越多,行政责任就越重,工商执法风险也越大。
一是政治风险。
工商执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随着监督渠道的不断拓宽,如果工商执法未做到依法办事,很有可能受到投诉,或被媒体曝光,特别是在推行问责制的当今社会,相关人员很容易遭到自我追究、党政追究、职位任免,从而使责任人的政治前途受到影响。
二是法律风险。
工商执法要受各种法律实体的、程序的制约,不论是行为人未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实施行政行为不完全彻底的“作为”;还是行为人应当依法作出行政行为,却未作出行政行为的“不作为”;或是行为人履行法律职责中滥用行政权力,不依据法定程序、职权等作出行政行为的“乱作为”,都可能受到党纪、政纪、法纪的追究,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是执法冲突风险。
即工商人员在行政执法工作中遇到不正常、不合理的监督、制约、阻碍和抗拒造成的风险。
如执法干扰、暴力抗法、集体上访等等。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执法风险,都会影响到执法人员的个人前途,甚至危及执法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都会影响工商部门和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能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执法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
二、提高防范和抵御执法风险的建议行政执法风险虽然存在,但并不是不可以防范和抵御的。
因为执法风险与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和相关制度分不开的。
执法风险与执法人员主观过错以及沟通、协调等能力不强有一定的关系。
行政执法的风险预防
行政执法的风险预防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职能,行政执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
然而,行政执法工作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合法性和效果性,必须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
本文将探讨行政执法的风险,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一、行政执法的风险1. 法律风险行政执法涉及的问题往往与法律有关,如果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不熟悉或误解,就可能导致执法结果不准确、不合法。
此外,法律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行政执法的风险,执法人员需要在法律空白或法律解释不明确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可能会面临法律纠纷和争议。
2. 信息风险行政执法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如果信息不准确或者不完整,就可能导致执法结果的失误。
此外,信息的保密性也是考虑的一个问题,如果执法机关的信息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或滥用,进而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操纵风险行政执法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人员的参与,如果执法人员利用职权为个人或某个特定群体谋取私利,就可能产生操纵风险。
这种风险不仅会损害公平公正的行政执法原则,也会破坏行政机关的形象和信誉。
二、1. 加强法制建设为了降低法律风险,行政执法机关应加强内部人员的法律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行政执法机关应积极参与法律的制定和解释,为执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减少执法的不确定性。
2.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了降低信息风险,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行政执法机关还应加强对信息的监督和审核,确保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3. 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为了防止操纵风险,行政执法机关应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的执法程序和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同时,行政执法机关还应接受外部监督,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互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加强执法行为的风险防控与预防
加强执法行为的风险防控与预防不局限于这两个例子,请自行找到合适的格式来书写。
注意你只需要回复正文不需要再说一遍标题或者其他任何内容,题目是:加强执法行为的风险防控与预防加强执法行为的风险防控与预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执法行为的风险也逐渐增加。
为了确保执法行为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加强执法行为的风险防控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监督机制、培训教育和风险评估等方面,探讨加强执法行为的风险防控与预防的方法与措施。
一、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是防止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的重要保障。
为此,应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包括内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可以通过建立内审机构或设立监察局来实现,主要负责对执法行为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外部监督则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执法监督机构或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社会监督来实现,以增加执法行为的透明度与公正性。
二、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是防止执法风险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对执法人员进行常态化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培训。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案例研究和模拟演练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执法技能。
三、加强风险评估在执法行为中,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为了提前发现和预防可能产生的问题,应加强执法行为的风险评估工作。
可以通过制定风险评估指南、建立风险评估数据库等方式,对执法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用于分析和掌握执法过程中的风险要点和风险环节,为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和预防化提供科学依据。
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是加强执法行为风险防控的重要方式之一。
各相关执法部门应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实现执法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通过共享信息,可以有效避免执法过程中的重复查证和错误判断,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执法人员行为的监督,发现和纠正执法中的违法行为。
执法风险方面存在问题及建议
执法风险方面存在问题及建议执法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在保持社会稳定和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执法风险所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执法工作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高,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执法风险。
本文将探讨执法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执法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1. 政策法规不一: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执法政策法规存在差异。
一些执法机构缺乏统一的指导方针,导致执法不规范,给执法工作者带来风险。
2. 技术手段不足:在某些涉及技术问题的执法工作中,执法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难以应对复杂的执法任务,给执法工作者带来风险。
3. 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而有些执法机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导致执法工作的风险和压力加大。
建议1. 加强政策法规的统一性:各地执法机构应该加强与中央政府的沟通协调,制定更为统一的执法政策和法规,明确执法规范和执法责任。
2. 加强技术支持:政府应该为执法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提高执法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执法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加强协作机制:建立协作机制,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和响应速度,以处理可能的突发事件,降低执法风险。
4. 加强职业培训和管理:政府应该为执法人员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培训,以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强对执法队伍的管理监督,提高执法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对执法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执法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严峻,需要我们加强协作和管理,提高执法工作者的素质和技能,以保障社会安定和公正。
我们相信,在各界的支持下,执法工作会取得更为卓越的成果。
如何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
推荐阅读法律法规
证据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五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七)项的规定,被告向人民法 院提供的现场笔录,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执法人员和当事 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 ,可由其他人签名。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现场笔录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 其规定。
目录
一 如何有效防范和 二 化解执法风险 二
一、如何正确看待执法风险
二、如何有效防范执法风险
一、如何正确看待执法风险
(一)风险无处不在,防止鸵鸟心态。 社会结构转型是激发社会风险的重要源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我国正从传统社会 向现代社会转型,经历着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政治转型和发 展转型,其中孕育着机遇与繁荣,但同时也造成风险加剧和社 会矛盾的激变。我国已经步入高风险社会时期。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贝克 从历史的角度,按不同的社会形态将社会风险划分为三类:一 是前工业社会的风险,主要是地震、飓风、传染病等外部力量 导致的风险;二是工业社会早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安全事故、 劳资矛盾、两极分化、失业、腐败等;三是 20世纪后期以来, 人类社会进入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后工业时代,德国 学者贝克将这个时代称为“风险社会。后工业社会时期的风险, 也称现代风险,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核技术威胁、 化学和基因风险、信息风险、金融风险等。
一、如何正确看待执法风险
2、分类 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分为内生型风险和外生型 风险。内生型风险主要是由于不敢为、不愿为、不能 为、不会为等内部原因导致的执法风险;外生型风险 包括政治风险、体制风险、制度风险、技术风险等等 。外生型风险可以分为正向风险和负向风险。正向风 险是指对执法部门的依法监督,其目的在于确保行政 执法合法、合理、合情。 根据风险影响范围:可以分为基本风险、特定风 险 按风险潜在损失形态,可将风险分为政治风险、 财产风险、人身风险、法律风险和信誉风险等等。 按风险表征形式,分为显性风险与隐性风险。
如何加强执法风险防控措施
如何加强执法风险防控措施执法风险防控是指在执法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障执法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执法风险防控措施,从组织管理、技术手段和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组织管理1. 建立健全执法指导制度:制定和修订相应的执法指导制度,明确每个执法行为的法律依据、操作方法等,使执法人员在实施执法行为时有明确的依据,减少执法风险。
2. 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内部监督、事中事后监察等环节,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管和审核,防止执法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或滥用职权现象。
3. 加强信息管理和安全保密: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和安全保密制度,严格规定执法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使用等环节,确保执法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等风险。
二、技术手段1. 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在执法场所和关键部位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视执法过程,记录执法行为,为执法行为的合法性提供有力证据,防止恶意诬告和不当指责。
2. 身份验证技术的使用:运用身份验证技术,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对执法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减少冒用他人身份从事执法活动的风险。
3. 数据加密和备份:对执法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同时,建立健全的数据备份制度,防止数据丢失和损毁,保障执法行为的可追溯性。
三、人员培训1. 法律法规培训: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风险防控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参加风险防控培训,提高识别、评估和应对执法风险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执法风险防控方法。
3. 心理健康培训:加强执法人员的心理健康培训,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执法中的各种复杂情境和人际关系,减少工作压力对执法风险的影响。
结语加强执法风险防控措施是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通过组织管理、技术手段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以有效地降低执法风险,提升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法治思维,防范行政执法风险
法治思维,防范行政执法风险篇一:工商行政执法风险及防范工商行政执法风险及防范工商机关作为综合性的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公民及法人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经营者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工商行政执法人员的时刻接受着监督和制约,工商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就产生了相应的执法风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风险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
在推进工商法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进程中,规避和防范执法风险是维护执法人员切身利益的需要,也是树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良好形象的需要。
严格依法执法,强化执法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行政执法监管质量,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工商行政机关必须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执法风险的概念风险,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可能发生的危险”。
有执法行为必定产生执法风险。
工商行政执法风险是指工商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由自身的作为或不作为引致并受外在种种不确定因素诱发、对本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产生的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这种不利影响和严重后果在执法过程中表现为产生行政争议,引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诉讼中面临败诉;被追究行政执法责任,甚至面临被检察院以涉嫌职务犯罪提出指控。
二、工商执法风险的易发部位和环节(一)行政许可:1、对市场主体准入审查把关不严,使得不具备法定条件和要求的申请人获准设立(变更)登记取得市场主体资格,并因此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危及社会公共安全,这类情况主要存在于前置审批行业的设立(变更)登记中。
2、对公司的股东(股权)变更登记、减资登记、注销登记等审查把关不严,给股东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等都对公司股东以及股东股权的变更登记、减资登记、注销登记都作了明确和严格的实体和程序方面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公司股东、相关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行政执法的风险防范思考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行政执法的风险防范思考作者:林立气来源:《南北桥》2022年第04期[ 作者简介 ]林立气,男,福建宁德人,中共宁德市委党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学。
[ 摘要 ]全面依法治国具体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我党的领导下,全面依照宪法以及法律规定,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障全社会各项工作都能够依法进行。
虽然随着“服务型政府”“政府权力清单”等被普通人所熟悉,人民群众也深切体会到我国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不论是在工作态度还是工作效率上都有大幅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显著,近年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政策引领下,我国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都在致力于如何解决行政权的行使,主要是从源头对行政权的行使进行科学规范,并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
本文主要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视角,对行政执法的概念及我国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防范行政执法风险的可行性措施。
[ 关键词 ]依法治国;行政执法;风险防范;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1 行政执法风险概述在对行政执法风险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风险”和“行政执法”等相关概念,风险存在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金融风险、人身风险、信用风险等,风险随着社会管理的扩大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而传统的行政管理主要针对的都是确定的决策,因此,不管是针对具体的行政事项处理或者是行政相对人的具体行政措施,都必须要有明确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虽然风险所涉及的大多领域即使是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也难以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是风险的这种不确定性也不是完全不可预知,通过对这种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可以充分实现风险的防范,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行政执法主要指在国家公共行政部门行使行政职能时,国家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行政执法分为广义行政执法和狭义行政执法,广义行政执法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进行行政事务管理的活动,狭义的行政执法主要是指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的具体行政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提高行政执法风险防范能力的几点设想【摘要】:笔者在本篇论文中总结归纳了我国行政执法存在风险的现状,并加以分析。
笔者认为,要提高防范这些风险的能力,关键是要认清产生风险的各种原因,并从源头遏制。
之后笔者各个原因的角度讨论提高防范能力的对策。
最终形成了一套相关的宏观以及微观制度设想。
【关键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素质提高监管腐败【引言】:从杨佳袭警案,到瓮安6.28打砸抢烧事件,再到孙中界断指引发的钓鱼执法大调查……层出不穷的大小案例,均是由于行政执法违法或不当而引发的,从县政府办公大楼的烧毁,到无辜18岁青年自断小指,再到活生生的七条人命的猝然逝去,一次次血的教训凸显我国行政执法风险的加剧。
如何防范,如何化解风险,又如何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成为行政法领域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行政执法潜在风险之分析行政管理机关以及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日所做的相关执法工作涉及几千部相关法律法规。
行政管理及执法的管理领域越宽,行政责任就越重,执法风险也就相应地越大。
下面笔者就分层次分角度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做一个相对透彻的分析。
1.1因执法行为本身而导致的风险引言中所提及的三个近年来轰动全国的案例均可归为此种风险,笔者在此也将其作为重中之重进行详细的分析。
1.1.1由于执法不严而被追究责任的风险该类风险主要源于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依法行政,执法随意性大。
我认为这类风险主要是由于执法人员对于执法职责的不明确,以及对于工作的态度不端正导致的。
例如工程监察人员由于麻痹大意没有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隐患,导致由于质量问题发生重大损失,所被追究的相关行政以至刑事责任。
例如,前不久发生的北京一别墅内壁炉倒塌砸死5岁女童的案件,在调查中发现壁炉的安装时竟然是用胶水固定的,这样严重的安全隐患就必须追究工程监理人员的责任。
1.1.2由于执法水平低出现执法错误的风险由于相当一部分管理和执法机关在业务上领域较广,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繁多,而执法人员的法律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有些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普遍较低。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执法人员对法律规定的程序执行不力,援引法律条文以及使用法律文书错误,取证时固定证据的能力不强;第二,一些执法人员对于法律法规了解的不够,或者在理解上存在错误和偏差,而基于自己的错误理解盲目执法,引发一系列的行政复议或诉讼1.1.3由于行政执法不作为而导致的风险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作为与不严格作为的现象比比皆是,由此使得有些行政相对人只好戏称行政执法或管理人员为“官大爷”。
这种怠于行使管理和执法权力的现象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通常表现为执法随意性大、疏于管理、碍于情面、失于职守、违法不究等等。
如执法中遇见朋友、家人、上级、熟人等就宽松处理甚至既往不咎,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恶性循环,即熟人相安无事,无关系人加重处罚或者不合理处罚。
杨佳在上海闸北公安局的遭遇可略见一斑。
1.1.4由于不文明执法引发的风险由不文明执法引发的风险也屡见不鲜。
问题最突出可以算是城管监察部门。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过城管监察部门执法时的情形:小贩们拼命逃窜,只见几个头戴大盖帽身穿制服的人大摇大摆走来,随意挑拣着没有来的及逃走的小贩的货物,扔上后面紧跟的小卡车。
他们有的叼着烟卷,有的骂骂咧咧,他们随意没收路边摆摊人的货物还有工具,从始至终没有一句说明。
最后他们将卡车装满心满意足的离去。
“城市管理者”走后,路边一片狼籍,简直堪称“城市浩劫”。
这样讽刺的情景在一些地区确实是每天在上演的现实,就连笔者都曾经见到过类似现象,欲消除这种不文明执法的情况,恐怕要从城管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选拔开始做起,执法的程序同样亟待规范。
1.1.5因为信息不公开导致的风险《政府信因为息公开条例》已经颁布一年多了,但是执行却有相当大的阻力。
有很多与权利人密切相关的信息,权利人没有渠道去了解,致使一些旁门左道得来的信息成为主流,混淆人们的视听,甚至以讹传讹,最终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例如瓮安的打砸抢烧事件,就是由于案件的被害人家属无法得到官方的正确信息而听信了传言,最后传言愈演愈烈,演变成为了一场民众对抗政府的“战斗”,最终导致了相当严重的后果。
而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政府大楼和公务人员的时候,围观群众竟然没有人前去阻止或者劝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一些地方的政府工作人员、执法人员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这样的威信又何以拥有权力去管理和约束民众的行为呢?1.2因执法行为之外的行为引发的风险这类风险总是与行政执法行为本身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部分时候这种外来风险是前文所述的行政执法行为自身风险产生的诱因。
如执法腐败、受贿、索贿和贪污等行为,这类行为不仅会直接导致前文所述的各种执法错误和不作为,同样会单独构成严重的风险,甚至是刑事责任。
权力大,诱惑多,人类作为一种欲望最多奢求最复杂的生物,总被现实的利益所迷惑。
记得读过弗朗西斯培根的《金钱的阴谋》,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它揭示的真理之深刻让我震惊:“在你获得金钱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紧张或屈辱,那么,获得金钱之后就不要指望会生活得怡然自得,用起这些钱,你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这就是金钱本身固有的阴谋。
”这个曾任英国议会议员,英国首席大法官,写过无数名著、名言的大文豪之所欲能够对于金钱了解的如此透彻,就是因为他在六十岁时因受贿而被囚禁于伦敦塔,被剥夺了一切公职。
一个精通法律的大法官,竟然会知法犯法,不禁令人震惊。
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腐败现象的根源。
1.3来自行政机关内部的风险,此种风险的法律依据是《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行政机关的上下级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国家机关工作过或者实习过的人都知道,在国家机关中,任何一项重要决定或者决策都需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批才能对外公布和生效,这种领导体制很容易让一些进行行政执法的公务员,在上级做出错误决定时即使发现也“敢怒不敢言”,《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赋予公务员的这种过失责任是对这种心理的一种警示。
但是至于实效如何,由于公务员法实施时间并不长,所以我们很难对此做出总结和判断。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风险的隐蔽性和普遍性是值得我们去重视并加以研究的,以便设计出相关的具体制度来防范这种风险的发生。
2. 综合我国现实情况总结对于提高行政执法风险防范能力的总体设想2.1.归纳行政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综上所述,行政执法的风险原因来自于执法人员平日的执法行为,现时法治环境、腐败风气、内部风险等等。
2.2通过遏制风险产生的原因才可真正的防范风险不能等到风险产生后去堵风险,必须将风险在可能产生的时候遏止住,也就是将以上提及的源头风险产生的原因消灭。
3.相关制度设计3.1宏观制度设计3.1.1针对执法能力差,执法形象差的问题从公务员的选拔制度开始改革。
寻找适合职位的人员,并非一味追求优秀的专业知识或者极高的办事效率,一定要关注人的本质是不是朴实。
善良。
笔者认为这些特质更加重要。
3.1.2针对法制不完善的问题任何行政机关都应内设相关的处理法律事务的机关,例如商务部条法司。
行政机关的任何处罚决定、规章发布等涉及法律的事项都应当经过该法律部门把关。
法律部门人员必须定期考核。
这种自我检查纠错机制,可以大大减少违法决定规章的发布,减少因此产生的风险。
3.1.3针对腐败风气的问题弗朗西斯培根的《金钱的阴谋》应当成为即将成为公务员的人的必读篇目。
现在我国各级行政机关正在开展的“小金库举报”活动就是很好的一种警示方式。
就如国家商务部,进入大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红色的“小金库”举报箱,这对于工作人员们是一种长期的心理警示,同时还保证了匿名监察通道的畅通。
3.1.4针对行政机关内部风险应存在相应的内部通道,比如一种登记备案系统,也就是当公务员无法规避风险时通过一种内部的备案系统来登记自己的不相同意见,且这个系统只有相关的监察部门才可以登陆查看。
这样即使该错误决定最后被迫通过发布,产生的行政责任也可以通过从该备案机提取的证据免责。
3.2具体微观制度设计3.2.1过程透明化出台相关的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明确规定执法过程的证据采集保全方式,以及资料备份的必要性。
特别是当行政相对人进入行政机关做笔录或者询问程序时(限制人身自由的状态之下的所有行政执法行为)须有全程录像。
法律对此应当有强制性的规定。
此外对于公布信息的时间和周期应当有明确的法律细化。
希望执法过程透明化实现后,能再也不出现杨佳,孙中界等等的悲剧。
3.2.2严格定期考核对于相关的执法人员必须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
3.2.3提高行政机关内部监察的工作成效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察部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却颇具“保护色彩”,很难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笔者建议在内部监察部门的人员设置和办事方法上加以研究,结合本机关的性质制定相关的对策,以便达到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目的。
4.结论在本篇论文中,笔者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总结归纳了我国行政执法存在风险的现状,并一一加以分析。
笔者认为,要提高防范这些风险的能力,关键是要认清产生风险的各种原因,并从源头遏制。
故笔者用大量的篇幅对风险的成因做了相关分析,并从各个原因的角度讨论提高防范能力的对策。
最终形成了一套相关的宏观以及微观制度设想。
笔者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分析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受益匪浅的。
作者介绍:樊雯雯(1985.09-),女,汉族,北京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